景点 | 简介 |
---|---|
乌鲁木齐九龙生态园 | 乌鲁木齐九龙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乌鲁木齐九龙生态园位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家陵园,是一家集观光、旅游、休闲、祭祀、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陵园。 九龙生态园于2003年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批准,由新疆遥安陵园有限公司与兵团农十二师104团共同投资3.2亿元兴建,地处乌鲁木齐西山桌子山上。园区四周群山环抱,左面有一座睡佛山,园区所在山势犹如睡佛的右掌,由南向北形成一个典型的“佛手五子登科穴”地形,是一个“地灵足千秋,富贵发万代”的风水宝地。 整个园区占地4500亩,绿化面积达76%以上。园区内建筑既有江南园林艺术的古典气质,又有西域风情的气势宏大,园区有“塞外江南”“丝绸之路”“楼兰古城”三大主题公园,园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并以商品为载体,融合“儒、道、释”三家的精神理念,传承至诚孝道,弘扬传统文化。 九龙生态园作为集旅游、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祭祀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生态陵园,以“生命在绿树鲜花中延续”为经营宗旨,将传统的殡葬文化和现代理念相结合,开辟了西北陵园建设的新思路,推动了乌市殡葬改革事业的新进程,成为中国陵园界一颗璀璨的明珠,于2008年6月正式跨入国家AAAA级景区行列。 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4A级景区处理名单中,被警告处理。 主要景点 园区内建有莲花湖、九龙广场、西域风情胡杨林景观、全国最大的红十字遗体捐献纪念园、望佛台、紫云阁、千秋阁等颇具特色的景观,将江南的建筑风格与新疆少数民族风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同时,在九龙生态园还能看到西部歌王王洛宾、开国少将毛少先等众多新疆杰出人物的纪念碑、艺术墓雕。九龙广场占地2.6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陵园中最大的广场。 |
中国彩棉科技园 | 中国彩棉科技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科技园位于乌鲁木齐市乌昌路18号, 距乌、昌两地分别为17、14公里。乌昌、乌奎高速公路直通园区,11路、525路等多路公交车直达,交通十分便捷。 园区远离尘嚣,终年阳光丽日,景色宜人。园内有200亩生态园林,八万坪绿地,上万棵果树花木,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齐备。景区内附设中国棉花博物馆、现代化人工气候室,世界名犬动物园、天彩湖、可容纳60人就餐娱乐的超豪华蒙古包和4幢集客房、会议室、餐厅、厨房、桑拿、卡拉OK于一体的五星级田园别墅、3星级4层公寓一幢;有2000平米的室内专业篮球馆、室内标准游泳池、羽毛球及乒乓球运动场所。运动馆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另有精装修的可改建成宾馆或酒楼的3层办公楼两幢。是科普教育、参观游览、高端接待、商务洽谈、会议培训、单位集体活动、体育比赛、亲朋聚会、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581号,是自治区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全疆最大的文物和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1953年成立筹备处,1958年始建,1959年正式成立,原馆初步设计是农业展览馆,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迁至现址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委员长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为博物馆题写的。 新疆博物馆下设保管部、考古部、陈列部、群工部、文物保护技术部、资料室、研究室、办公室、保卫科和后勤管理科10个部室。职工由维、汉、哈、蒙、回、锡伯、满、俄罗斯、撒拉、壮10个民族组成。建馆至今,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发掘和征集了大量珍贵文物,现已收-史、民族、革命等各类文物和标本4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400件,约占全疆总数的60%。 建馆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博物馆充分运用新疆各地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己任,在突出新疆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在区内、区外,国内、国外,共举办了各种形式和题材的专题性和临时性的大小陈列展览八十余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上千万人次。在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科学普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宣传了新疆。 地址:西北路581号 电话:0991-4536436 |
乌鲁木齐红山公园 | 乌鲁木齐红山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山位居乌鲁木齐市区中心,乌鲁木齐河东岸,像一条巨龙东西横卧。高昂的龙头伸向河中,悬崖峭壁,气势雄伟。山高海拔910.6米,山体巍峨,美丽壮观。因西端断崖呈褐红色,故称红山。它以其显要的位置和奇特的山势,被古人视为"神山"。 峰头有一座8米多高的九级青灰色实心砖塔,与对面雅玛里克山的砖塔遥相对峙,统称"镇龙塔"。据文献记载,1785年和1786年连续两年乌鲁木齐河洪水泛滥,当时迷信的人们认为这是瑶池飞来的两条恶龙变成红山和妖魔山(雅玛里克山)作怪。并说这两座山即将合拢,乌鲁木齐就要变成一片汪洋泽国了。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乌鲁木齐都统尚安便在红山和雅玛里克山各建一座宝塔,以镇恶龙。红山宝塔历经2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依然完好无损地矗立在红山悬崖顶峰。 昔日的红山,荒山秃岭。1958年起,乌鲁木齐市各族军民凿石换土,修渠引水,植树造林,架桥铺路,建造园林景观。年复一年,把红山装点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1985年5月正式开放。如今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道路通畅,溪水潺潺,景点错落有致,给人以"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感受。公园面积870亩。园内有"塔映斜阳"、"虎头赤壁"、"古楼揽星"、"臣龙喷泉"、"石碑英烈"、"双迎宾"、"佛庙云烟"、"吉坛遥祭"、"红山瀑布"、"林中栈道"、"奇妙生肖"、"太白崖洞"、"千木峥嵘"等十几个颇具古典传说色彩又含现代英姿的风景点。 步入造型新颖的园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劲有力的石雕,石雕上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上面刻有王恩茂同志"前人绿化,后人幸福"题词。它记载着乌鲁木齐市各族军民几十年来团结奋斗、绿化红山的不朽业绩。再往前,是碧波荡漾的清水湖。湖中桥、亭设置相得益彰。岸边桃柳扶摇,倒映水中,胜似江南。微波涟漪中,叶叶小舟,对对情侣,轻摇桨,慢漂游,别有情趣。湖北岸,断崖峭壁,红山瀑布飞流直下,有奋然冲破万顷烟波之势。瀑布宽9米,落差18米,流量12立方米/秒。水帘内还有开形状各异的几孔山洞,洞内石猴火眼金睛,流光闪烁,是一座以假乱真的水帘洞。 沿彼上行,一条宽阔笔直的台阶直通山巅远眺楼。330多级四米多宽的台阶用红色沙岩条石铺砌。两侧大叶榆成荫,坡面丁香、榆时梅、玫瑰等花频频送香。宝塔、憩亭、乐亭掩映在绿树丛中宛如漂浮在绿色波涛之上,大有林中栈道的意境。登上远眺楼,又是一重天。南门大红柱上一幅楹联:"高层逼云霄边城宏图收眼底,举目看天池雪山美景留心中。"真实地反映了登楼的感受。极目远眺,天山横亘,峰岭逶迤,博格达冰峰云蒸霞蔚,立苍穹。俯首市区条条街道,绿浓花艳,人车如流,一派繁华景象。"虎头赤壁"是中世纪地壳变动形成的断崖,犹如怒吼的猛虎昂首向前。清代文人纪晓岗诗云:"缥缈灵山行不到,年年只拜虎头峰。"虎头峰就是红山嘴。须晴日,夕阳西照,整个峰峦红光四射,宛如神话中的宝光出现,又似瑶池仙境巧移红山,此乃乌鲁木齐八大景之一--"塔映斜阳"。 从红山塔拾级而下,林则徐的汉白玉全身雕像出现在眼前。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近代史上-外来侵略的杰出英雄。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领导这场反侵略斗争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社稷遭受危难的时刻,林则徐不顾个人的福祸得失,发动禁烟运动,号召民众抵抗外国侵略者,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842年,林则徐遭受打击,被革职充军新疆,但他坚决要求抵御外辱,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誓死不改。在新疆期间,他为促进边疆的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许多有益的事。凝望雕像,林公紧锁双眉,沉思时势,穆而立,仿佛在给我们倾诉一个民族的苦难历程,并谆谆告诫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在雕像的侧面刻着林则徐的诗句:"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 沿山路温步,但见树木千姿百态,碧绿成荫,花草遍地。园中绿化面积58公顷,绿人覆盖率达97.46%。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佳景。当年诗人肖雄的咏"花从内地旨移栽,半畏寒多不肯开"的时代已成历史。 红山的古庙群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99)前后,原有大佛寺,玉皇庙,地藏庙等。每逢庙会,各庙全都开放,酬神演戏,大办祭祀,善男信女朝供不绝。可惜这此古迹解放前被焚毁。为保护文物,增加景观,后在红山上恢复了"大佛寺"。寺院内大雄宝殿、藏经阁高大雄伟,金碧辉煌,尊尊佛像栩栩如生。殿前左右厢房周围绿荫环抱,花草繁茂,环境幽静。当您需要小憩时,绿树丛中的"龙泉阁"正欢迎您的光临。这是一座中西合璧,装饰雅致的接待室。室外池边太湖石形态怪异,平台悬空,上竖一飞来亭。但见青石雕龙昂首岸边,口喷清泉,在曲池中回旋激浪。汉白玉雕少妇汲水,神态可掬。池水盈溢,水流数十米,呈三级瀑布自空而下,水声哗然,银珠飞迸,远远望去似朵朵盛开的雪莲花,煞是好看。小憩阁中,品尝浓香喷鼻的清茶、甘甜香脆的瓜果,欣赏山水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你真的流连忘返,那么龙泉阁下,绿荫丛中,一座清新曲典雅,集吃、住、游为一体的园中宾馆鹿溪苑正恭候您的光临。红山,目睹了乌鲁木齐的沧桑巨变,又以独特的风景、优美的环境,笑迎着千千万万游人。它将以更美、更诱人的英姿,张开双臂迎接中外佳宾光临。红山公园美景 红山宝塔 红山的外形象一条巨龙东西横卧,高昂的龙头伸向乌鲁木齐河。建立于红山之上的红山公园是在我国不可多得的山体公园。 红山公园是乌鲁木齐各族军民几十年团结奋斗、绿化荒山的真实见证。昔日的红山,荒山秃岭,从1958年起,乌鲁木齐市政府号召各族军民凿石换土,修渠引水,植树造林,修路架桥,建造园林景观,将红山公园建成一座美丽的公园。王恩茂同志曾题词“前人绿化,后人幸福”, 为纪念各族人民绿化红山的业绩,市人民政府特建造了“绿化红山”的石雕。红山公园的驰名也在于它的文化底蕴深厚。关于红山宝塔的传说,就有三个版本:一是传说在远古时代,乌鲁木齐是一片汪洋大海,从天池飞来了两条恶龙兴风作浪,海水消退后,两条龙就化为红山和妖魔山(雅玛里克山)。当时的都统尚安请准修塔,便在两山各修一座“镇龙塔”,期望镇山镇水,保城安民;二是传说是十八世纪红山脚下的乌鲁木齐河连年水 灾,百姓认为是瑶池飞来的两条恶龙变成红山和妖魔山在作怪,因此,在两个山头各修宝塔一座以镇恶龙;三是传说在周朝时,西天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会上王母娘娘乘由青烈、赤鳞二龙所驾的云香宝与周穆王天子驾驭的由神骑、宝驹马驾的青铜车比赛。后王母娘娘输了大怒,将两条龙贬入瑶池湖底,经过千年苦练,两条龙化为如今的红山、妖魔山,乾隆53年,天逢大旱,两条龙企图游到一块,阻断乌河。当时掌管乌鲁木齐的都统尚安得知消息后,请道士在两座山顶修塔镇妖。 红山公园矗为独特的景观为“塔映夕阳”,红山宝塔建于1788年,塔高10.6米,为六面九级青砖实心塔。红山宝塔历经200多年的风雨变迁,至今完好无损地矗立在悬崖顶端,堪称乌鲁木齐一绝。“塔映夕阳”是乌鲁木齐老八景中第一个奇特的景观。每当夕阳西照,虎头峰断崖红光熠熠,整个峰峦红光四射,宛如神话中的宝光出现,又似瑶池仙境巧移红山。红山宝塔在夕阳的余晕中,塔影斜长,呈现出迷人的风姿,故称“塔映夕阳”。 地址:乌鲁木齐市红山路北一巷40号 电话: 0991-8855671 |
西山老君庙 | 西山老君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乌鲁木齐市西山老君庙是“国家4A级景区”,在104团团部附近,该庙座北朝南,背靠骑马山,面对妖魔山,是新疆历史上建庙较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也是汉民族文化在新疆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距今240年,是该市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也是该市至今最有灵气、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现为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老君庙概况 老君庙占地面积2064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4平方米,建筑群样式完全依照清代风格和传统的道教宫观设计,主要有鼓楼、钟楼、财神殿、药王殿、 文昌殿,其中老君殿是主殿。檀香袅袅,铜铃声声,这不是中国的武当,也不是著名的太清观,而是在以西域风情为主的乌鲁木齐,在这个中国伊斯兰教民众主要聚居之城,竟然完好地保存着一座有240多年历史的道观。历史沧桑让老君庙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厚,如今乌鲁木齐老君庙已成为当地民众传承和发扬道教的重要载体,是一部清代新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的浓缩史,也是当地民众了解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乌鲁木齐西山老君庙始建于1767年,距今已有240多年,是乌鲁木齐重要的古文化遗址,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文革时期的破坏,老君庙旧址已破败不堪。2003年“乌鲁木齐西山老君庙”被乌鲁?木齐市文管所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后投入巨款,对老君庙重新修缮。 焕然一新的西山老君庙建筑布局样式完全依照原有的清代风格和传统的道教宫观设计,整个建筑群青砖灰瓦,玉石栏杆,雕梁画柱,七彩斗拱,古色古香,气势宏伟,是整个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布局也是完全按原来的中轴线设计,中路有牌楼、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君殿,左边是鼓楼、文昌殿、财神殿、右边有钟楼、慈航殿、药王殿。 西山老君庙友情提示 西山老君庙门票:8元/人 西山老君庙开门时间:夏季7:30——20:00,冬季10:00——19:00。 西山老君庙交通:可乘14路、45路、70路、72路、529路、532路、921路104团站下可到老君庙 道教拜法:为双手抱拳,合为太极阴阳鱼形(女子右手在上,男子左手在上),举至眉际,再行跪拜。求仕途发展,拜玉皇;如求健康,拜药王;如要考学,拜文昌;如求财,则拜财神,求子拜慈航真人。 |
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 | 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位于市中心的友好北路47号,与新疆人民会堂、自治区国际博览中心、新疆科技馆、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军区总医院接壤,占地约20万平方米,是新疆惟一一个集科普教育、游艺娱乐、园林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公园。 1981年,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昆仑宾馆对面营造北艺公园。1987年正式开园并命名为儿童公园。现有游乐设施30余种,园林景点多处,树木、花草、植物200余种,绿地覆盖率达86%,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近几年,公园每年都举办大型活动,吸引了各族游客前来参观。1995年,儿童公园举办了”九五大地走红”文化艺术展活动,用4万把红伞组成各种不同的造型,使公园成了红色的海洋,曾在乌鲁木齐市造成了红色轰动效应。1999年,公园又成功地举办了“乌鲁木齐大型花卉造型展”,公园培育山苗40多万株,成形22万株,上盆15多万盆,还有8—9万盆成形苗木作为后备;主题造型19个,小型造型及小型景点造型近20余组,还在全园分布花带。同时还进行了专业插花及盆景艺术大赛,其中鲜切花达80多盆,盆景300多盆,成为乌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次花卉展,参观人数达20余万人次。2000年,公园再次举办“2000年中国乌鲁木齐花卉博览会”,博览会的主题命名为“环境与自然”,充分体现了新世纪之初,人们对保护、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博览会在公园的东侧、西侧及中区分成个号区,各景区又由若干个大、中、小造型组成,以花境花带的表现形式,依托公园原有的湖光山色,地势优势,形成既简洁大方,视觉优美,又极富文化内涵及意境的艺术造型。在花材运用手法上,以运用植物,花卉等生态要素,强化其真实性、可视性。 园区内有各类游乐设备,游乐设备的配电系统由施耐德提供。 公交线路 乘坐1路,309路,502路,526路,59路,76路,906路,909路,916路,926路BRT1路,BRT3路可达。 |
乌鲁木齐人民公园 | 乌鲁木齐人民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人民公园位于乌鲁木齐河西侧,是综合性文化娱乐休闲公园,是乌鲁木齐市中心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公园。 光绪九年(1883年)开始建园,1918年主政新疆的杨增新又予以扩建,疏浚湖底,整修湖岸,仿照古代中原地区殿堂式样,建造了丹凤朝阳阁,后又建龙王庙、醉霞亭、晓春亭、鉴湖亭,还有为纪念清代大学者纪晓岚而建的“阅微草堂”等,现在园中林木参天,花草遍地,有曲径通幽的园中园,光怪陆离的“水晶宫”,亭旁庭前的雕塑,还有儿童游乐园及旱冰场等景点设施,由春及秋,时有花卉展、盆景展、书画展、摄影展,隆冬三九常举办冰雕盛会及开展滑冰运动。 |
新疆科技馆 | 新疆科技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新疆科技馆始建于1985年10月,建筑面积10119㎡,是自治区成立30周年十大献礼工程之一。自建成以来,新疆科技馆通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学术交流活动,为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和繁荣学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疆科技馆始建于1985年10月,建筑面积10119㎡,是自治区成立30周年十大献礼工程之一。自建成以来,新疆科技馆通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学术交流活动,为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和繁荣学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族人民群众,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对新疆科技馆进行改扩建,并作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疆科技馆改扩建工程于2005年4月开工,2008年7月落成。新疆科技馆新馆建筑面积26602㎡,其中展厅11117㎡,会议培训8609㎡,办公用房3663㎡,附属用房(设备转换层、地下车库、门厅等)3213㎡。按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审核批准计划,工程总投资12195万元。 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要把新疆科技馆新馆建设成为一座综合型、现代化科技场馆的要求,自治区科协坚持创新建设理念,努力凸显新疆特色,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开放建馆。经过三年的努力,一座符合国家《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集科普展教、学术交流和科技培训于一体,充分体现新疆科技文化特色,多功能、现代化的新疆科技馆新馆落成。 一、创新建设理念,凸显新疆特色 经专家反复论证,新疆科技馆新馆是在原址不动、房屋基础加固、主楼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一是旧馆主体不拆除,既可节省大量建筑材料,降低成本,又减少了大量固体建筑垃圾,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二是在工程改扩建施工中,采用了粘钢加固、碳纤维加固、喷浆混凝土加固、植盘焊接加固、钢筋套筒冷挤压、钢结构层架顶升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其技术难度和结构复杂程度为国内少有,确保了原有建筑的充分利用和工程质量。三是严格按照国家《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在大楼三锥、四锥、窗体采光、外墙保温、地暖等方面都按照环保节能设计施工。为充分体现新疆科技文化特色,我们打破科技馆建设的常规做法,确立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新疆科技馆捐赠办法》,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形成了以科协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技馆建设的新格局。自治区科协分别与自治区水利厅、卫生厅、气象局、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自治区邮政公司)、测绘局、公安厅消防局、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等单位签定了捐赠协议,共建消防科普展厅、人与健康展厅、通信科技展厅、新疆气象科技展厅、测绘科普地理信息展厅、人水和谐展厅、石油科技展厅,共建面积2158㎡,捐赠投资1656万元。中国科协捐赠了100万元用于展品购置,新疆第三机床厂捐赠了展品。这种由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科普资源有效整合利用的做法,得到了中国科协的高度肯定和各省区市的广泛关注。 二、坚持标准,集科普展教、学术交流、科技培训于一体 结合新疆实际,从设计到施工,我们坚持国家《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努力把新疆科技馆新馆建设成为一座综合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科技场馆。从建筑面积构成上看,新疆科技馆新馆展厅面积、会议培训面积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省级科技馆建设标准,展教功能、学术交流功能和科技培训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同时具有远程教育、网络化管理系统,既可满足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普的需求,又可满足举办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科技培训的需要。 1、是展厅建设以“资源、创新、实践”为主题,既布置了国内外科技发展基础科学的经典展品,又充分展现了新疆主导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厅共四层,一层为临展厅,除科普小剧场、科技文化室外,主要引进展示国内外科技馆推出的重点巡展,如从现在开始将在新疆科技馆新馆举办“科技圆梦想、和谐迎奥运”大型奥运科普互动体验展,日本未来馆“65亿人的生存环境”大型主题展览等;二层为科技乐园展厅,主要包括虚拟世界、视听乐园、设计师的摇篮等板块;三层、四层为新疆产业科技之光展厅,主要包括石油工业、人水和谐、通信科技、气象科技、测绘科普地理信息、人与健康、消防科普等内容。 2、是学术交流功能全,设备设施一流。新疆科技馆新馆共有可供40人至400人不同类型的会议室19个,同时可容纳1200人开会,自治区科协所属118个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综合交叉学科自治区学会,可常年在科技馆内召开学术年会、科学论坛、学术沙龙和举办科技报告等。其中:二楼学术报告厅可容纳400人开会,具有四声道同步翻译系统,可满足国际会议要求。同时装备了4D影院,可进行专业化高科技的科普教育。 3、是科技培训功能强,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基地。新疆科技馆新馆除各类会议室外,设有专业培训教室12间,可同时容纳600至800人进行培训。在主楼设有培训中心,可同时满足200人以上食宿。新疆科技馆新馆的建成,解决了118个自治区学会多年来没有继续教育固定培训场所的问题。同时,将对各级科协和学会干部不定期进行培训。 三、以人为本,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是自治区科协的根本性任务。新疆科技馆新馆的建成,将最大程度满足和服务于各族科技工作者。 1、是组织和动员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随着“天山南北院士行”主题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与自治区科协的工作联系日益紧密,大批院士来疆开展工作日益增多。经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协商,决定依托新疆科技馆有利条件,设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新疆工作站”,专门对院士、专家来疆开展科技咨询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实现自治区所要求的“建立新疆与院士专家合作的长效机制”提供基础性条件。 2、是服务于各族科技工作者在新疆科技馆进行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继续教育,繁荣我区学术,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奉献新疆的光辉业绩。定期举办科技工作者联谊活动,进一步密切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诉求,努力构建和谐科技界。 3、是为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科学素质服务。将常年定期举办科技报告会、科普报告会,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营造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新疆科技馆新馆的落成,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的结果。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按照设计标准和基建程序严格施工。新馆开馆后,我们将坚持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为我区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各族科技工作者服务,管好用好科技馆,发挥科技馆的最大效益,把新疆科技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和科学会堂。 |
地质矿产博物馆 | 地质矿产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的前身是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1984年9月开馆,2002年由自治区拨专款新建并改为现名。新馆于2004年5月正式开馆,并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百家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新馆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展出面积4600余平方米,收藏和展出的标本、模型约2万余件。博物馆每年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并通过地球日、科普月、科普周等宣传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同时为爱国宗教人士和一些特殊身份的观众提供参观服务。 建筑布局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友好路。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是介绍新疆找矿成就、普及地学及相关科学知识的专业展馆,全馆共分五个部分,七个展厅,内容丰富翔实,展品生动多彩.全馆分宇宙地球厅、生命演化厅、金属矿产厅、非金属矿产厅、能源矿产厅、宝玉石厅、旅游地质、环境地质厅,展厅编排有序,内容齐全。本馆是了解新疆的重要窗口,激励人们去热爱新疆、建设新疆。 馆藏文物 该馆收藏的矿物、岩石、矿石、动植物化石标本1.2万多件,一级品100余件。其中有长1.7米、直径62厘米、重约780千克的水晶,直径35厘米、厚25厘米、重102千克、含铜量达99.84%的圆状自然铜,重1.2克拉的新疆第1颗晶体透明的金刚石,产于阿尔泰伟晶岩矿床的大型绿柱石、白云母,中外闻名的和田玉和各色碧玺、宝石等。还有1983年夏在中国首次发现,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完整的两栖类脊椎动物乌鲁木齐鲵和距今1亿6千万年前的脊椎动物苏氏巧龙的化石标本。 该馆设有地球科学、新疆矿产、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地质专业4个陈列厅。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陈列了在新疆发现的121种矿产中的115种。该馆还举办地学夏令营,开展地学科普活动和举办专门性的展览,以扩大服务领域。 发展历史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前身是新疆地质局地质陈列室。1964年改为新疆地质陈列馆。1979年重建陈列大楼,1982年改称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1984年10月1日正式开放。1986年8月改为现名。 新疆地址矿产博物馆左厅是宇宙地球厅,是科学知识,科普教育和科幻假说融为一体的一个展厅。右厅的生命演化厅,以大量的化石标本和再造的远古景观模型,向人们宣传了唯物主义进化观点。二楼三楼是矿产资源厅,分别介绍了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和宝玉石矿产。四楼的旅游地质厅和环境地质厅共处一厅,旅游地质厅一张巨大的新疆旅游地质沙盘和六个著名景点的微缩景观模型,把新疆与地质作用相关的主要景点的旅游线路、景点概貌、特征等,清晰的呈现在你的面前,足不出室,主要景点浏览无遗。 内部展厅 非金属矿产厅 非金属矿产厅占全部矿种数三分之二以上,具有潜力大、易开发、增值效益明显的优势。非金属矿产矿种齐全、资源丰富,储量和资源量在全国占优势或名列前茅的有钠硝石、钾盐、蛭石、膨润土等14种矿产。不仅保证了区内市场需求,也为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出口创汇提供了资源条件。 金属矿产厅 新疆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中国矿产资源战略重要接替区。全厅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稀散金属(元素),分别展出50余种矿产的矿石标本及其工业产品,展物丰盛,模型宏大逼真,是人们了解新疆矿产资源的重要场所。 能源矿产厅 图表概述了新疆和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三大盆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开发;模型略现了塔河、彩南、鄯善三油田风貌一隅;繁多的油化品展示了新疆石化工业的宏大蒸腾;坎儿井模型又带给人胶对聪慧先人的思敬,此外还介绍了煤、铀等矿业的成就。 环境地质厅 自然恩赐给我们丰富的宝藏,还造就了新疆众多秀丽的山川美景,精美图片、微缩的景观模型……,带给人们以遐想、神往。 新疆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危害大,本厅介绍了几种主要环境地质及其防治,意在呼唤:为了今天和子孙后代,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宝玉石厅 宝石、玉石、观赏石是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新疆自古就有"金玉之乡"的美称,宝玉石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展厅陈设别致、古色古韵,展出了新疆已知的宝石21类48个品种,玉石13类21个品种,还展出了风韵独具、寓情万种的部分观赏石,供大家欣赏。 |
功勋苑 | 功勋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功勋苑位于九龙生态园军魂苑的南侧,是为那些建设新疆、繁荣新疆、发展新疆默默付出一生辛劳的党员们奉献的主题园区。主题雕塑是由青石砌成,矗立在功勋苑的中央,肃穆亦不失庄重,象是向人们诉说着每一个生命的无私奉献和不朽功勋。 功勋苑的落成,是继王恩茂同志雕像、毛少先将军雕像、十大将军雕像、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纪念园、军魂苑之后,为九龙生态园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又一新举措。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