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巴音阿门景区 | 巴音阿门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巴音阿门旅游风景区是精河风景游的首选。它位于县城以南38公里处,海拔1600米-2000米。 地表平坦开阔,水分、气温适宜,山峦叠嶂,秀木成林,河水叮咚,花草繁茂,毡房星点,奶茶飘香,清泉喷涌。游人不仅可领略高山牧场浓墨重彩的风情及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可以品尝蒙古族草原上特有的风味食品,这里已成为理想的避暑、消夏的绝佳去处。夏天,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悠悠的白云举手可及,成群的牛羊散游草地。茶余饭后,您可骑马漫游阳光下的草原,还可观赏赛马、摔跤、套马、驯马等表演。这里有风味独特的草原奶制品和正宗的民族餐饮,还可观赏民族歌舞,听蒙古族姑娘用嘹亮的歌声为您敬酒献哈达,您会感到如临人间仙境。您也可在这里参加祭敖包活动,那盛大的场面,真切的感受,会使您对巴音阿门和那里的人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
精河滨河风景区 | 精河滨河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精河滨河风景区是一个集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城市旅游景区,由生态园、河道景观工程、民俗风情园、人民公园等部分组成。2003年我县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了主雕塑桥、丝绸古道、古生物建设,提高了景区的景观效应;2005年投资860万元启动实施了人工湖建设,完成了人工湖、防护坝、景观桥及配套景观设施建设等,种植各类乔木、灌木1200余棵。该景区与人民公园隔河相望,院内景观丰富、寓意深刻,有主雕塑“桥”、丝绸古道、古生物化石、植物长廊、宝泉山、人工湖等景观,景区绿化覆盖率达75%。 |
达勒特古城遗址 | 达勒特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达勒特古城又称达勒特破城子,位于博乐市东南37公里的破城子村北缘,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江之处的黄土台地段上。整个古城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干枯河分为两部分。 从地理位置看,在历史上地处唐代西域丝绸之路北路的中段,其东北与阿拉山口遥遥相望,可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中国境内的塔城、阿尔泰,西南可逾金山、本岭沿赛里木湖穿果子沟可通月城和伊犁河,直达中亚,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初步勘察,现有遗址以干枯的河床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最宽处约400米,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遗址分内外两重城,外城南墙东西长约450米,土夯筑,每层厚10—12厘米不等。墙基宽约3米,残存最高处约3米,中段有一段宽5米的缺口,可能是外城的城门。南墙外约50米处,有一条宽约20米的护城河,自西向东,与遗址东侧的河流相通。城门偏东残有一处土坯砌台形建筑,可能是了望台或窗楼。西墙大部分坍塌成破状。仅北部墙存一段约30米长,不足一米高的残垣。西墙外偏南有火烧的痕迹,是宋军做饭的地方。内城位于遗址北部偏西,每边长约80米,四再基本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构与外城相同。城墙残高约3—5米。西北墙濒临河岸,南北墙可见马面遗址,城门为东北向,瓮城的痕迹依稀可见。 东部遗址沿河岸布局,长约1000米,宽约300米,这部分遗址现基本成为现代居民区。现在遗址偏南地方仅有三间房屋建筑。遗址北侧是基葬区。1987年5月当地居民建房时,掘十数副人首,金币数十枚。 河床西岸遗址,西半部三面环水,城墙矗立,友邻据于河岸高地。地表散布大量夹砂红陶片,陶片组合以大型瓮类器物为多。东丰部则地势平坦,相对较,遗址环河岸布局,不见城垣,地表散布大量灰陶先,红胎采由陶片、酱色来由碗碟瓷的残片,以灯罐类为多。出土有金、银、铜带、铜统、铜盒、铜炉等文物。金币最大重10.5克,最小重5.1克。其中一枚正面中央第一行有地名“阿力玛里”,下面是“除了皮拉外别元它神,穆罕默得是唯一的使者”。银币最大重2.3克,铜币最大重2.4克。 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物上的铭文以及钱币资料专家初步认为该古城东西西部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河西遗址较早,可是唐代遗址,有人认为是唐代双河都督府都在地。河东遗址较晚,可能是西辽舒建,其下限可见到明代初期。也有的学者认为东西本是一座城,由于河流改造冲刷形成两部分,建于西辽,废于元末明初,有待进步考证。 对上述古城,1985年8月博乐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作为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 古城遗址把我们带到了驼铃摇曳、岁月悠悠的远古时代。不过古人说,以史为鉴可知兴云,了解一下博尔塔拉悠远的历史,发掘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很有意义的。亲爱的游客,你说对吗? |
乌孙土墩墓 | 乌孙土墩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乌孙土墩墓是我国古代在西北地区过着游牧生活的古老民族—乌孙人的坟墓。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博尔塔拉一直都是乌孙人的游牧地区,因此在博州境内有大量的乌孙土墩墓。 乌孙始见于西汉初年,族源为商周时代的昆夷、昆戎。乌孙人的乌孙人原游牧在河西走廊的敦煌、祁连山,它是哈萨克的祖先,公元前161年乌孙人在匈奴人的支持下赶走了大月氏,入居伊犁河流域,对伊犁河流域的开发和奠定祖国的西北版图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前105年,乌孙昆寞猎骄靡畏惧匈奴的强大要求和汉朝通好,派遣使者献马,要求与汉朝联姻,汉武帝欣然接受,便在公元前105年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嫁给乌孙王猎骄靡,后来由于细君公主非常不适应乌孙国的生活习俗,两年之后便病死了,细君公主死后,乌孙王继续向汉武帝请求联姻,于是,汉武帝又把楚王刘戍的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王军须靡,军须靡死后,按照乌孙人的习俗,将解忧公主嫁给翁归靡,并生了三男两女。解忧公主性格坚强、果敢能够协助翁归靡处理国家大事,翁归靡死后,解忧公主于公元前51年在孙儿三人的扶持下返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优待,三年后病死。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两次和亲,体现了汉朝和乌孙国双方主动要求修好结盟的愿望。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都为汉朝与乌孙以及西域各国间的友好做出了贡献,对密切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关系、促进西域经济的发展和后来汉朝统一西域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乌孙土墩墓土墩通常高7-8米,大土墩的底周可达200-300米,每个群落是2-3个至几十个不等,墓葬的布局不仅有南北走向、链状成单行或多行排列形式,而且还有近似马蹄形、品字形和散状不规则排列形式。大都以南北方向排列,而且都以奇数为群。 据有关调查资料记载:乌孙土墩墓在温泉有两处,博乐市有四处,精河县有五处,共计11处,坟丘有150座。各处墓葬数量的多少差别很大,集中的地方墓葬有几十座,稀少的地方仅有2-3座。封土堆积的大小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土墩墓底径有近百米长,高约十几米,最小的底径仅有2-3米长,高度却不到1米。大多数墓顶均有坍塌的凹坑。有的封土堆积植被和当地的草原植被相同,有的封堆却是黄土、细砂、砾石堆积而成的。 六十年代以来,经发掘研究发现,这些土墩墓下均为竖穴墓室,大型墓的墓室中有木棺,有殉葬的奴隶以及大量的牲畜,出土的文物有大量的铁器、丝织物、细泥红陶及金戒指、金耳环等。 |
小海子湖 | 小海子的海拔大约在2000米左右,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湖水面积不是很大。在离岸边很近的地方,稀疏生长着一些芦苇。 小海子四面环山。南坡松林茂密、绿草如茵、沟谷幽深,是牧人们天然的草场,也是北山羊、黄羊的天然栖息藏所。其余三面都是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荒凉,零星点缀着沙棘等一些绿色的植物。西面的山最为陡峭,以一种几乎直立的姿势站立着,山脊被冲刷成了深深浅浅的沟沟槽槽,像极了如来佛的五指,参差不齐而错落有致。 许多野鸽子在这里筑巢,当成百上千的野鸽子“咕咕噜噜”从我们头顶上在呼啸而过时,仿佛是一支在演练的空中飞行大队,引诱着我向更深更远的大山深处走去。东面的山也很荒芜,在山体最顶峰的地方高高矗立着一座敖包,五颜六色的神幡随着风的方向飘扬着。 精河县的小海子位于精河县城东南34公里处,海拔2000米左右,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是由雪融水和地下水混合形成的咸水湖。和附近的大海子、巴音那木风景区形成一个风景链条。 |
安阜城遗址 | 安阜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城址分新、旧两城。旧城略呈矩形,南北长约166米,东西宽约122米。四周城墙大半犹存,黄土夯筑,高一般约5米。南墙中段辟城门,宽约4.5米,高4米。北墙中段残存马面一座。东墙因紧邻民居,破坏较严重。城内文化堆积层厚约0.60米。并有现代伊斯兰墓群。 新城遗址在旧城遗址东约1公里,城中现代民居鳞次栉比,巷道纵横,古城已破坏殆尽。据《清史稿?地理志》载,城周二里二、高一丈七尺三寸、城楼四座,雉牌五百八十个,有四座城门:东曰登青、西曰永丰、南曰辑和、北曰保康。 关于新旧安阜城,-明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准部平始建安阜城于精河,设典史”,安阜取“永保康宁”之意。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于“安阜城东二里建新城,仍旧名。” 安阜新旧城沿袭两个多世纪,因战乱,居民逐渐外迁,此城遂废。 |
三台森林公园 | 三台森林公园于二00六年十月二十五日被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此公园位于博乐市以南60公里的天山的婆罗科努尔山北麓西段,北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毗邻,东距精河县60公里,西与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相接。森林公园规划面积37026公顷,地理坐标介于东经80 °45 '—82 °30 ',北纬44°14' —44 °32 '之间,自西向东包括三台湾景区、高山湖泊科学考察区、萨尔巴斯套风情园区、高山风景游览区、森林生态区、阿克土别克休闲娱乐区、克孜尔托干高山峡谷探险区。 |
艾比湖 | 艾比湖蒙语意为"向阳之湖"。位于阿拉山口以南,是典型的内陆盐湖,海拔189米,湖面面积550平方公里。是准噶尔盆地西部的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也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湖畔是国家级白梭梭自然保护区和自治区级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马鹿、黄羊、野兔和野鸭等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野生植物的宝库。2000年6月,艾比湖被批准为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东部还有82万亩国家级甘家湖白梭梭自然保护区。 |
巴音那木自然风景区 | 巴音那木自然风景区 |
查干莫墩石人 | 查干莫墩石人位于精河县托里乡查干莫墩村以南7公里处,高1.5米,宽0.4米,为长型石人像。据考古学家推测,此石人像为1300年前的北魏时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自然古朴的雕刻风格,极富艺术研究和观赏价值,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
怪石峪 | 怪石峪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怪石峪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斑岩象形怪石景观区,中国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怪石峪地理位置示意图(橘色) 怪石峪风景区位于新疆博乐市东北约38公里处的中哈边境中国一侧的卡浦牧尕依山谷,以阿拉套山主峰自然分水岭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国相邻。海拔在780-1350米之间。整个风景区东西延伸18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最大宽度22公里),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的象形怪石群落。怪石峪风景区紧傍亚欧大陆桥第一关--阿拉山口口岸,相距26公里;与准噶尔盆地名湖艾比湖相邻,相距30公里。西距全国唯一以地热命名的县--温泉县130公里,南距新疆海拔最高、最大的淡水湖--赛里木湖130公里。 怪石峪景区景点分布示意图 怪石峪景区被十多条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山泉溪流切割成风光独特迥异、各具奇趣的山谷,其中主要的有空灵佛谷、仙子瀑布谷、突厥古墓谷、和平飞鸽谷、红金龙谷、野大葱谷等七条山谷。而以一条沿东西走向的溪流而行的公路为主轴展开几条游览线路,把散布的景点如珍珠般串联起来。 怪石峪风景区 2.3亿年前是海底,由于火山爆发岩浆堆积而成花岗斑岩。1.9亿年前地壳运动,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化而为陆地。 怪石峪第一自然奇观:天然雕塑 王将军像 大部分地区岩石裸露,怪石嶙峋,象形会意,鬼斧神工。 代表性的景点有怪石峪第一自然奇观--“王将军像”、以及“中国地图”、“西去列车”、“虎啸山鸣”、“滴水之恩”、“兔想嫦娥”、“蜀犬吠日”、“雄鹰回眸”、“英雄救美(愚公移山)”、“小象吸水”、“小羊思春”、“海豚出水”、“佛谷龙脉”、“狮身人面”、“卧虎藏龙”、“涅槃石佛”、“白头偕老”、“知足常乐”、“平步青云”、“母子情深”、“大象阔步”、“红龙显圣”、“孔雀开屏””、“狮王守山”、“犀牛望月”、“瀑布仙子”......等等。 怪石峪风景区 既有岩石裸露的怪石群落,沿红金龙谷向北至瀑布谷,曲径通幽,也有人迹罕至,风景独秀的高山草甸、雪松林和白桦林,其中有黄羊、狐狸、马鹿、狼等野生动物出没;登山而上,不仅能够领略随着海拔增高立体分布明显的植被,站在沙拉套山山顶,还能远眺艾比湖、俯视怪石峪、体会“一览众山小”、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受,为徒步探险者的理想之所。 远眺艾比湖 俯视怪石峪 阮国春 摄 怪石峪风景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保存了很多原生态的动植物资源。增加了景区的景观价值。 目前,怪石峪以一条顺东西走向的溪流而建的公路为轴心,开辟佛谷、瀑布谷、红金龙谷等多条游览线路,把散布其间的景点如珍珠般串联起来,有点、有线、有面,形如展开的袈裟。 大自然杰作造就了独具魅力的神奇世界,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仙、墨客、摄影家、探险家前来练笔、采风、摄影、探险、猎奇,饱览奇景。游客到此,总会情不自禁,浮想联翩、遐思泉涌,叹为观止。 |
温泉县圣泉景区 | 温泉县圣泉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温泉县圣泉景区风景。温泉县“圣泉”又称“博格达尔”温泉,位于温泉县城北1.5公里处,泉水中含有碘、硫、磷等多种矿物质,水温在42~61℃之间,能治多种皮肤病,对关节炎、气管炎、高血压、胃病、眼病及妇女不孕症有极佳疗效。交通:东邻博乐市,南傍伊犁地区,距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均为170公里 电话:0909-8222715 |
赛里木湖 | 赛里木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中国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州霍城县,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1.9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处达106米,蓄水量210亿立方米。 赛里木湖(SayramLake)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宁市西面,丝绸之路的北道,博乐市西南90余公里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乌鲁木齐--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过。赛里木湖以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享誉古今中外。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米,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周长90公里,水域面积455——460平方公里,呈椭圆形,最大水深92米,蓄水总量210亿立方米,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发量较大,湖水矿化度为3克/升左右,略带咸味,属微咸湖。 赛里木湖有着诸多称谓:因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古籍亦称天池。当地人称呼赛里木湖为三台海子,因清代在湖的东岸设有鄂勒著依图博木军台(即三台)而得名。赛里木湖古称“西方净海”,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突厥语中“赛里木”意为“平安”之意。而赛里木湖是哈萨克语,是祝愿的意思;因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又被称为天池和乳海。 赛里木湖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湖泊,是天山博乐霍洛山脉的断隔湖。海拔2,073米,面积45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92米。湖四周是倾斜低岸,水草丰美,为优良牧场。无大河注入湖内,流域内也少冰川和永久积雪,湖水主要来源为雨水补给和地下水。50年代曾测得赛里木湖东侧水位明显上涨,原因可能为湖盆的抬升运动。湖水于12月下旬封冻,冰厚1~2米,次年5月解冻。 电话:0909-2319510赛里木湖 塞里木湖 塞里木湖 |
阿拉山口口岸 | 阿拉山口口岸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部的桥头堡,阿拉山口位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是一条宽广、平坦的通道,长约90公里,宽约20公里,素有“准噶尔山门”之称,阿拉山口的铁路口岸建于1990年7月,同月开办临时货运;1972年12月,向第三国开放;1995年6月,正式开办客货运输。 |
鄂托克赛尔河谷风光 | 鄂托克赛尔河谷风光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鄂托克赛尔河谷风光 鄂托克赛尔河谷位于博格达尔镇以南40公里处,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全长101公里,源头海拔3500米,是博尔塔拉河最大支流。河谷群山环抱,森林植被茂盛,树木葱茏,藤蔓缠绕,层峦叠翠,蜿蜒曲折的流溪河像一条飘带纵贯其间。蔚蓝蔚蓝的天空、高低起伏的远山、郁郁葱葱 |
积福寺 | 积福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温泉县查屯乡东西1.5公里处的博尔塔拉河北岸,有乡间小路可以到达,交通较为便利。 积福寺是北疆地区蒙古族最大的庙宇,察哈尔旧部八旗的总庙,蒙古语称为“查干苏木”民间称之为“白庙”。1770年察哈尔蒙古迁来屯垦成边后,伊犁将军奏请乾隆皇帝核准,在察哈尔旧部柯畏夏尔夏牧场穆鲁、胡斯塔、查干赛三沟的江合地建庙,庙内供奉释牟迦尼布、德萨巴、宗喀巴、麦德尔等佛的金铜像和挂轴画像。有-二三百人,香火极为盛,后受沙俄的侵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逐渐衰败。1882年复建于霍城尔哈。1909年,在现寺庙所在地建成规模宏大的积福寺,占地20余亩,庙前有一座高大壮观的白塔,后几经波折,至文革后期,-还俗,庙体消毁。 1988年,通过当地政府出资与群众集资等方式,在原址重建积福寺。寺庙占地面积4875平方米,南北长75平方米,东西长65平方米。在院落的正中后部,有一座庙宇建筑物,建筑面积131·8平方米,其顶部呈人字梁结构,有边饰,上雕六条巨龙,正中筑小型宝塔,屋外有经纶,部内供奉经书、观音佛、搭、班禅的像以及大量佛教的画像。屋前有四座石雕,2个狮子及时10个老虎,还有香炉,寺内有神职人员14人。 现积福寺每年有5 次大型的-,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均有-布道、讲经,周围善男信女前来拜谒。接受祝福。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炎最大的一次-,有500人前来从事宗教活动。 积福寺受到宗教部门的保护,平常有2人专门守护寺庙。每年有专家、学者及拜谒者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