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音郭楞州 >> 和静县

和静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巴音布鲁克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巴音布鲁克景区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部、地处天山中部南麓腹地,总面积约1118.48平方公里。景区以天山高位大型山间盆地中以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背景,以开都河上游河曲、沼泽湿地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东与和静县巴伦台镇相连,南与轮台、库车、拜城三县交界,西邻特克斯、巩留两县,北界新源、尼勒克、乌苏、沙湾四县;距离和静县城288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360公里,直距乌鲁木齐市约500公里。景区以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和河曲、沼泽湿地景观美体现了天山的世界遗产价值。在地理区位上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在景观上具有稀有性和多样性。适宜开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运动健身、科研科考、科普教育、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景区因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具特色,被称之为“绿色净土”,是全国最大亚高山高寒草甸草原所在地。景区包括“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之一、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天鹅湖,中国绝品景点开都河九曲十八湾;中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最美村镇—巴音布鲁克镇。景区具有草原之恋、天鹅家园、扎克斯台观鸟台、巴润库热、巴西里克观景台、草原圣山塔格楞山、胡参库热等景观,是集山丘、盆地、草原、湿地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素有“天山南麓最肥美的牧场”的美誉。巴音布鲁克还是西蒙古土尔扈特部落的东归之地,孕育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草原游牧文化。  景区内视野开阔,风景层次突出,随着海拔的升高,垂直景观带明显。可谓一山一景,一景一坡,车随境转,景景入画。同一观景点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四季景观富于变化。3月,数以万计的天鹅和120余种水禽,候鸟便会云集天鹅湖,景色蔚蔚壮观。由此,天鹅湖便拉开了春天的序幕。4月,冰雪初融,站在山底往上看,脚下绿茵缭绕,山顶白雪皑皑,垂直景观带明显,可欣赏到一山四景。4月底——6月中旬,成群天鹅云集天鹅湖,景色蔚蔚壮观,无垠的草原上万紫千红,各种鲜花竞相开放。6月底——7月底,优美的草甸草原风光,风吹草低见牛羊。8月——9月,巴音布鲁克草原绿草如茵,鲜花烂漫,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一派夏季的景象。10月,金色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犹如散落在金色地毯上的绣花图案,显得格外美丽。10月中旬,随着气温变冷,天鹅以家族为单位集结,陆续南迁越冬。11月——次年4月,草原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里幅员辽阔,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环抱,河流如带,植物种类繁多,纵横交错的泉水宛如晶莹剔透的兰宝石,与四周的雪岭冰峰交相辉映。  信息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信息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巩乃斯景区

巩乃斯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新疆巩乃斯森林公园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境内,巩乃斯河上游。放眼望去,冰岭雪山、蓝天白云、松涛-,奔腾的巩乃斯河,星罗棋布的蒙古包,满山遍野的绿草山花,撒满山岗的珍珠般的羊群,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无不让人心旷神怡。巩乃斯,蒙古语意为绿色谷地,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2001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  巩乃斯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特征为“两山夹一谷”,园区属剥蚀堆积的高中山区。其中分布有志留系、侏罗系,第四系地层岩性。其上为崩塌堆积物,腐植土覆盖。园区植被茂密,垂直地带明显:海拔1900-2800米以上为冻原—草甸植被,1900-2800米地带,以天山云杉、雪岭云杉群系为主。1900米以下,沟谷地带多为柳、山杨等,形成独特的山地森林、高山草原、亚高山草原景观。雪山倒映在湖泊中,漫山都是松树和野花,高山顶部有一群群的盘羊,北山羊、雪鸡等珍稀野生动物,它是一座巨大的动植物宝库,林中有马鹿、狍等,还盛产雪莲、党参、贝母等珍贵药材。  巩乃斯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降水量839.6毫米,有新疆干旱区“湿岛”之称。7月平均气温13.5oC,是消夏避暑胜地。巩乃斯远看山峦起伏,群山叠翠。阴坡幽谷密林,云雾缭绕;阳坡山花烂漫,牧草茂盛。山间道路迂回盘旋,沟中流水潺潺,瀑布深潭时现。  乃斯四季分明,每季的景色都有显著特点,春天0满园、夏天百花争艳、秋天秋高气爽、冬天白雪皑皑,是避暑和旅游胜地。  巩乃斯有著名的阿尔先温泉,水温平均在摄氏43-63度之间,部分高温泉孔涌出的水可直接用来浸泡中草药或沏茶。每个泉孔的出水,都有不同的医疗作用,如“去毒泉”、“去关节病泉”、“生肌健骨泉”、“降温泉”、“点滴冰泉”等。每到春暖花开之际,来阿尔先沟温泉沐浴治病者络绎不绝。  巩乃斯距库尔勒市330公里,但距巴音布鲁克只有95公里,建议与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放在一块儿游。  地址:和静县城巩乃斯管委会  电话:0996-5013889, 5030256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是戈壁荒山变成森林公园的典型代表,也是改善和静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北山原为砂石料场和戈壁荒滩,每年春秋季,狂风常裹挟着漫天沙土侵害县城居民,是城市主要沙尘源。如今,山上的生态林、防护林已展绿生枝,昔日亘古荒原如今绿意盎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也成为市民休闲、观赏、娱乐的主要场所。  景点分布:  北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以北,有生态林果采摘园16000亩,旅游观光园3000亩,生态休闲园4000亩,蒙古族陵园2000亩。园内设置游客广场、观景亭等,也可乘坐观光车游览公园。

东归生态园

东归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和静东归生态公园是大美生态之城和静县的一大亮点园区,特别是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歌舞表演,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居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和静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迁徙——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的主要聚居地,被誉为“东归故乡”。土尔扈特人举部东归故土虽然过去了243年,然而人们始终没有忘记土尔扈特人不畏-、反抗压迫剥削与追求和平自由的光荣传统。作为东归的故里,东归生态公园不仅传承、弘扬东归文化,而且让人们随时从东归故事中接受爱国精神的洗礼,可谓寓教于乐的好地方。  景点分布:  东归生态公园位于县城东归大道以北,巩乃斯路以西,总占地1268亩。公园分三期,一期包括观演广场区、蒙古大营餐饮区、康体娱乐区、滨水游憩区;二期包含生态酒店、别墅群、婚庆广场、葡萄庄园、跑马场等;三期包含巴音布鲁克剧院、和静博物馆。  

黄庙景区

黄庙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景点特色黄庙是主体建筑,整个建筑结构严谨,轩宇昂然,并与却金库热等14座庙宇组成气势森严的-寺庙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的黄庙、却金库热、盖干拉吾龙等殿堂尚保存完整,1987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位于和静县巴仑台镇老巴仑台沟内。  景点介绍  黄庙建在巴伦台镇乐南,原老巴伦台所在地的一条山沟中,庙宇依山就筑就,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黄庙建于1888年,是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为新疆-都四大庙宇之一。该庙是聘请西藏、内蒙的能工巧匠,耗费500两黄金建造的。整个黄庙群山27座寺院组成,绵延2。5千米,总建筑面积达24000平方米,历史上最盛时,-多达四五百人。遗憾的是遭“文革”破坏,现只存下两座庙宇。黄庙正殿四方四正,上下两层,砖墙瓦顶,一律作杏黄色,高10多米,庙檐上翘,给人以飞动美感。庙中高墙上置一金轮,两边各站一头金色祥鹿。正中台上矗立着一尊金坐像。庙门和两旁的墙上,绘有10多幅鲜艳的佛教题材的壁画。庙前还竖着两根高大的木柱华表,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条。黄庙现有-12人,每年有五次大型佛事活动。尤其是正月十五的麦得尔节,数以千计的蒙古族信徒从巴音布鲁克等地赶来朝拜,香火缭绕,佛事鼎盛,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  

察吾乎古墓群

察吾乎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察吾乎沟口墓葬群也称为"哈尔莫墩古墓"。它位于和静县以西约30余公里的天山察吾乎沟口,属和静县北哈尔莫墩乡。该古墓群数量较大,在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约二千余座墓葬,是新疆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密集,排列有序,规模大,石围墓、屈肢葬和带流彩陶器是其文化特征。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化内涵地域特征明显,被命名为“察吾乎文化”。时代除三号墓为东汉早期外,其余大都在公元前1000-前500年。“察吾乎”蒙古语意为“悬崖的沟”。  察吾乎古墓群主要由1号—8号墓地组成,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特征鲜明、气势宏大。地表几无植被,为戈壁砾石地层。  察吾乎沟口墓葬群在地面上的标志有三种:一种是用大卵石围成一个大石围;另一种是用大卵石堆成一个圆石堆;还有一种是在石围之中又围之中又堆小石堆。墓穴中所葬多为青年和中年人。石围边缘有儿童墓、马头坑、牛头坑等分布。儿童墓与成人墓葬式略同,每墓葬一至数十人。牛头坑、马头坑则埋以牛头或马头,再加上牛腿或马腿。这些墓葬多为竖穴石室,出口以大石板遮盖。多为多人二次合葬。  挖掘出土的随葬器中,铜器有刀、簇、矛、牌、马衔、戒指、针、锥等;铁器有铁釜残片、锥环等;石器有磨石、锥、珠、纺轮等,且数量较多;骨器有纺轮、簇、管珠等。木器有盘、勺、纺轮、箭等。数量都不少。其中尤以各种陶器为最多,彩陶最具特色,其上绘制有网络纹、几何纹、三角纹、竖条纹等。出土文物5000多件。墓葬年代主要为距今3000年至春秋战国时期。  一号墓地位于察吾乎沟口西南2.5公里处一山前台地上。台地南部与戈壁漫滩接。台地略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南北长250米,东西宽50米。分布墓葬总数约700座。地表特征:墓葬密集紧连,排列有序,均有石围,多完整,石围以弧腰三角形为主,主要集中在墓地南部、中部,尖端多向西北或北。墓地北部出现圆形和椭圆形石围,少数石围中或有小石堆,也见别无石围的石堆。墓室形制:均竖穴石室,墓地由南向北依次以AⅠ、AⅡ、AⅢ、AⅣ式嬗变,AⅢ式墓葬最多,有石盖板(木),有葬具。葬俗、葬式:以合葬墓为主,占4/5;有少量单人葬墓,流行二次葬,并存一次葬,多仰屈或侧屈头向西或西北,墓地北部出现马头坑和儿童祔葬坑。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多夹砂红陶,手制,素面,实用器,多平底器,盛行带流陶器,占全产出土陶器2/5,以带流杯和带流罐最多,彩陶发达,流行斜带彩、通体彩和一周颈彩,纹饰繁缛,主要有方格纹、三角纹、折线纹、回纹等,晚期彩陶开始退化,多小件铜器,铁器增多。  二号墓地位于察吾乎沟口南约3公里处,相邻山前短续的台地,台地向南至绿洲之间是茫茫戈壁砾石漫滩。分布墓葬约100座。地表特征:地表有圆或椭圆形石围。墓室形制:均竖穴石室,有AⅡ、AⅢ、AⅣ式,但无AⅠ式,少见盖板。葬俗、葬式:以合葬墓为主,占4/5;有少量单人葬墓,流行二次葬,并存一次葬,多仰屈或侧屈头向西或西北,墓地北部出现马头坑和儿童祔葬坑。随葬品:带流陶器减少,彩陶退化;小件铜器多;铁器明显增多。  三号墓地位于察吾乎沟口西南,山前砾-壁滩与绿洲交接处的两片黄土台地上。略呈长圆形,南北长200、宽65米。北距1号墓地约1公里。分布墓葬约255座。地表特征:地表起石堆,无石围。墓室形制:基本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偏室墓。葬俗、葬式:基本是单人葬墓,一次葬为主,多仰身直肢,头向东;无马头坑和儿童祔葬坑。随葬品:陶器甚少,无彩陶;有较多小件铜器;普遍出铁器。  四号墓地位于察吾乎沟口北侧一台地上。东、北与天山山体相连,西为察吾乎沟干河床,南为砾-壁滩。台地北高南底,大体呈西北—东南向的长方形,南北长约165米,东西宽约65—80米,地表特征:墓葬密集紧连,排列有序,均有石围,多完整,石围以弧腰三角形为主,主要集中在墓地南部、中部,尖端多向西北或北。墓地北部出现圆形和椭圆形石围,少数石围中或有小石堆,也见别无石围的石堆。墓室形制:均竖穴石室,墓地由南向北依次以AⅠ、AⅡ、AⅢ、AⅣ式嬗变,有石盖板(木),有葬具。葬俗、葬式:以合葬墓为主,占4/5;有少量单人葬墓,流行二次葬,并存一次葬,多仰屈或侧屈头向西或西北,墓地北部出现马头坑和儿童祔葬坑。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多夹砂红陶,手制,素面,实用器,多平底器,盛行带流陶器,占全产出土陶器2/5,以带流杯和带流罐最多,彩陶发达,流行斜带彩、通体彩和一周颈彩,纹饰繁缛,主要有方格纹、三角纹、折线纹、回纹等,晚期彩陶开始退化,多小件铜器,偶见铁器。  五号墓地位于察吾乎沟内,沟西南一台地上,南距沟口约2公里。台地西与天山主体山脉连为一体。台地呈不规则状,长95,宽50~70米。共有墓葬约150余座。地表特征:墓葬密集紧连,均有石围,但多残缺简陋,完整者均作弧角三角形,但多不规则。墓室形制:均为穴石式,均AI式,有石(木)盖板,无葬具。葬俗、葬式:基本是单人葬墓,有少量合葬墓,流行一次葬,并存二次葬,多仰身屈肢,少量侧身屈肢,头向西或西北。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多夹砂红陶,手制,素面,偶见彩陶,带流陶器较多有带流罐、壶、杯等,有少量小件铜器,无铁器。  2001年06月25日,察吾乎古墓群作为青铜时代至春秋时期的宝贵文化遗迹,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天鹅湖

  天鹅湖位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尤勒都斯山间盆地,海拔2000-2500米,是一个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高原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连绵的雪岭,耸入云霄的冰峰,构成了天鹅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天山雪水汇入的湖中,水丰草茂,食料富足,气候凉爽而湿润,适合天鹅生长。每当春天来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大批天鹅从印度和非洲南部成群结队飞越丛山峻岭,来到天鹅湖栖息繁衍。在和煦的阳光下,湖水、天光、云影、天鹅,构成一幅“片水无痕浸碧天,山容水态自成图”的画卷。  当地蒙古族牧民把天鹅视为“贞洁之鸟”、“美丽的天使”、“吉祥的象征”,格外珍爱。  天鹅湖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水禽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有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一万余只;还有灰雁、斑头雁、白头鹞、燕鸥、白鹭、雕、秃鹫、胡兀鹫等近10余种珍稀鸟类,均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保护站在天鹅湖畔的高地上建有瞭望台,可供旅游者登高观赏看天鹅

满汗王府

  土尔扈特蒙古族在和静定居的200多年里,曾建立了许多王宫和庙宇,有的已成为不朽的艺术杰作。坐落在县城以北的满汗王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王宫。  满汗王府民族博物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静县城中心。距库尔勒市80公里,是展示“东归”历史文化及察吾呼沟文化等专题型博物馆。该馆包括土尔扈特“东归”前后历史文化、建筑实体、艺术展品及察吾呼沟文化出土文物两部分。民族博物馆前身为满汗王府也称王爷府,1990年改名为民族博物馆,1927年落成,为中欧结合的宫殿式建筑,造型别致,占地面积8510平方米,是土尔扈特部落最后一个汗王府和盟长公署,曾一度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最高权力机关。主体建筑由正殿和东、西两宫组成,坐北朝南。正殿为两层0式建筑,正殿大厅为汗王兼盟长行使权力的场所。0供奉着历代汗王的神位及佛像。东、西两宫设有满汗王的卧室、客厅、厨房、娱乐室、仓库等。整个建筑群为土木结构。大小房间共60间,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满汗王府正前方设有大铁门,大门外还有-庙。满汗王府四周是围墙高耸、碉堡林立、壁垒森严。随着岁月流失,特别是“文革”期间,王爷府便没有了往日的威严。目前正在修复。   

班禅沟

  紧靠国道217线,海拔2280米。巩乃斯沟,蒙古语叫巩乃斯郭楞,是绿色谷地的意思。这里沟壑纵横,河流交错,到处洋溢盎然生机。  1984年7月16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到此观光,目睹这里风光如画,景色秀美,特别是沟中有4棵并蒂而生的大松树,枝叶茂密,非同寻常,便在树下休息。班禅大师在这里-观赏,但见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牛羊满坡,景色宣人,佛心大悦,于是为当地群众诵经祈福至深夜。  为了永久纪念班禅大师,当地蒙古族牧民将此沟改称班禅沟,大松树也由原来的“哈拉尔萨拉”更名为“包格达哈拉尔”,是佛爷呆过的大松树的意思。如今,大松树已是当地蒙古族牧民心中的“神树”。班禅大师圆寂之后,牧民们又在这里修建了纪念碑,举行祭拜活动。班禅沟由此而成为佛光永照的圣洁的山川宝地,因而也成为旅游者最神往的一块旅游胜地。   

古代岩画

  1993年冬在和静县巩乃斯乡的冬草场胡斯台沟发现大量古代岩画,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分析认为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这批岩画主要分布在胡斯台沟的乌坦特、莫敦和西克夏格孜沟的阿尤特、忙托海阿门。其中以乌坦特最为集中,数量最大。岩画残留于巨型卵石的铁褐色向阳面上,不仅数量极大,内容也十分丰富,在各地较为罕见。画中多野山羊和捕猎的人物图案,其中野山羊形态各异。猎手有空手围堵者;有张弓射野山羊、射狼者,有双人对射者;有空手捕羊、徒手捕狼者;有射到猎物放下弓箭单足站立双手上扬作欢欣舞蹈状者;有未能取下背着的武器被狼咬着手臂者;还有鹿及其它一些不可辨识之线条符号等。更为奇特的是十数只狼围住了一只野山羊,其中一只咬住了羊的喉部,另外两只咬住了羊的后腿。图案均由单线条组成,构思奇特、笔法浑朴、简洁明快,人物、动物栩栩如生。   

察吾呼沟古墓群

察吾呼沟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新疆最大的古墓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静县城以西约40公里,坐落在天山山脉山前冲积扇,古河-地上。距库尔勒市80公里。根据出土文物,经c14测定法,距今2500~3000年间,为西周至春秋时期。从上千件出土文物中来看,琉陶灌制作工艺令考古专家们惊叹,更令人惊叹的是,墓0土的一枚铜镜背面的团纹龙饰耐人寻味。团纹龙饰龙身头尾分明,通体无麟、无翅无足,身体卷曲,是我国早期龙的形象,是新疆出土文物中所见最早的龙纹标本,被称之为新疆第一龙。察吾呼沟古墓群的发现,被考古专家称之察吾呼沟文化,作为文化现象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天山石林

    天山石林位于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西南,石林区海拔3500米,长9公里,宽5公里,相对高度30米左右。石林似林非林,它是由半胶洁的砂砾岩层经外营力的长期雕塑,变得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有的高矮参差,重叠错落,宛如中世纪的古堡群;有的似人物、走兽,或行或站;有的象参天古树,根枝相连;有的似宝刀利剑,直插蓝天,其间石窟洞穴比比皆是,这里人迹罕至,环境幽静,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奎克乌苏石林

  位于巴音布鲁克以西120公里,是200万年前天山造山运动形成的一组造型奇特的高山石林。坐落在天山腹地,海拔3202米,长约9公里,宽约5公里,相对高度30米左右。为风蚀半胶结砂砾岩层结构。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自然的鬼斧神工,把石林雕凿得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石林中有“欧洲古堡”肃穆森严,有“宝剑出鞘”刺破青天。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世外桃源”,成群结对的大头羊、鹅喉羚、以及野猪穿梭往来,栖息繁衍。   

斩妖石

  斩妖石,相传英雄尕腾拜听说阿尔先沟出现一条巨大妖蛇,见人就咬,见畜就伤,阻档人们去温泉洗浴治病。于是他找到妖蛇,与之大战七七四十九个回合不见胜负,再战三天三夜,打得妖蛇东躲西逃,无法招架,便跃上一巨石上,没等妖蛇盘稳,尕腾拜举剑奋力劈去,将妖蛇与巨石一起切成两截。  至今,那块被劈开的巨石还在通往阿尔先温泉的路边,人们称之为“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和静县巴伦台黄庙,又称“永安寺”,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的总庙,位于和静县城东北部,地处天山中段南坡的老巴仑台沟,是巴州地区最大的一个综合性喇嘛教寺庙群,法名为“夏尔布达尔杰楞”,它有着严密的寺庙组织和严格的学经制度。巴伦台黄庙由15个寺庙组成,黄庙是主庙,位于寺庙群的中心,其他14所寺庙则错落有致地颁在黄庙四周,布局严整,浑然一体。

浩腾萨拉瀑布

  从巴音布鲁克草原出发,骑马穿过奎克乌苏石林,再行三四十公里,就到了山高谷深、云雾笼罩的浩腾萨拉峡谷。在这条长不过10里、宽不及半公里的峡谷中,被人们称为“雪山银练”的浩腾萨拉高原瀑布,从落差约30米的断崖上飞泻而下,跌进深潭,银花四溅,水雾弥漫,声如雷鸣。浩腾萨拉瀑布海拔3200米,顶宽6--7米,底宽15米。瀑布周围景色,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隆冬初春,瀑布四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是水晶世界。盛夏之时,瀑布两旁,青松翠柏郁郁葱葱,百花争艳,甜香飘逸,雨霁雾散,彩虹当空,山明水秀,清新怡人。

和静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和静镇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巴伦台镇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巴润哈尔莫墩镇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哈尔莫墩镇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巴音布鲁克镇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巩乃斯镇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乃门莫墩镇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协比乃尔布呼乡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克尔古提乡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阿拉沟乡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额勒再特乌鲁乡 巴代 沙海 蒙古族 巴岱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巴音郭愣乡 巴音布鲁克景区 巩乃斯景区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 黄庙景区 东归生态园 察吾乎古墓群 天鹅湖 满汗王府 班禅沟 古代岩画 察吾呼沟古墓群 奎克乌苏石林 斩妖石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浩腾萨拉瀑布 阿尔先温泉

和静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