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位于河北省滦南县潘家戴庄村,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是经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由省、市、县共同投资557万元兴建的,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动工,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到目前,累计接待观众上百万人次。 惨案遗址一直是周边群众凭吊遇难同胞,追忆民族耻辱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宣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纪事碑、悼念广场、纪念卧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主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两侧有音像室、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衬托,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性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地理位置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坐落在河北省滦南县潘家戴庄村东, 自然气候 滦南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具有冬干、夏湿、降水集中、无霜期较长、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的特点。春季气温回暖快,但天气冷暖多变,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多春旱;夏季高温、高湿,风速小,降水集中,天气闷热,多雷暴、暴雨、冰雹、大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秋季降温快,风速小,多晴好天气,俗称“秋高气爽”;冬季较寒冷,天气干燥,降水稀少,盛吹西北风。 交通线路 京唐高速公路转唐港高速公路滦南出口至潘家戴庄村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9:00~16:00国家法定工作日 历史文化 1942年12月5日,日本侵略军第27师团第27步兵团所属第一联队骑兵队,按少将团长铃木启久“彻底肃正该村庄”的命令,在队长铃木信的指挥下,以枪杀棒打、锹铲镐砸、活埋火烧等极其残忍的手段,血洗了潘家戴庄,-和平居民1280人,烧毁民房1030间,村内财物被抢劫一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戴庄惨案。 1952年,唐山地区专员公署主持在潘家戴庄村西南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同胞纪念塔”;1967年,滦南县增建纪念馆,陈列惨案遗物;1971年;滦南县革命委员会将纪念塔迁至“千人坑”惨案遗址处,更名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烈日纪念碑”,1976年毁于唐山大地震;1991年7月7日,滦南县人民政府重修惨案遗址纪念碑;1997年11月,由省、市、县共同投资557万元兴建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2000年12月9日正式开馆。 |
成兆才纪念馆 | 成兆才纪念馆是为纪念评剧创始人成兆才而建,坐落于滦南县南大街,建于1989年12月20日,占地7026平方米,由仿古门楼、花岗岩雕像、戏圣堂、坟丘、墓碑、碑墙等组成,是唐山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纪念馆坐北朝南,门楼为斗拱翘檐三劵门式仿古建筑,绿琉璃瓦盖顶,主配楼,庄重典雅,古朴大方。正门顶部镶嵌大理石匾额,上刻“成兆才纪念馆”六个描金大字,为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的高占祥所书。 进入大门,迎面是成兆才的花岗岩雕像,全身通高3.2米,身着长袍,右手握书,左手倒背,凝目深思。院墙内侧,有成兆才的代表作《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杜十娘》的评剧人物彩色绘画。纪念馆主建筑戏圣堂坐落在中心位置,阔五间,前出廊,“戏圣堂”金字匾额为邑人韦远东书、刘国宾刻。四根大红明柱上,悬两副楹联。 一幅为行书:“拓业开基 一曲平腔登大雅 化民警世 百出剧作付新风”此联为滦南县文联集体撰,邑人徐立东书刻。 一幅为篆书:“艺冠群芳尊戏圣 德孚众望誉宗师”此联由邑人葛恒撰联并书刻。 戏圣堂内,环墙以连环画形式,介绍了成兆才创始评剧的艰辛历程以及对他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对为评剧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任连会、月明珠、金菊花、张彩亭、金开芳等老一代艺术家予以介绍。展柜内,陈列着成先生的手抄孤本照片、衣物、用具、各种版本的剧作。 戏圣堂北面是成兆才的墓地,由坟丘、墓碑、碑墙三部分组成。坟丘高1.3米,汉白玉护栏环绕,内殓成先生的骨灰。前面的墓碑高1.8米,阴刻“成兆才先生墓”六个金色大字。坟丘后的碑墙上镶嵌着成兆才先生墓志铭,系以隶书刻于黑色大理石上,铭文由邑人肖波、朱永远撰写,杨玉平书丹。 成兆才 (1874~1929) 成兆才 (1874-1929),字捷三,艺名东来顺。河北省滦县人。18岁学唱莲花落,后成为职业艺人。1909年与月明珠、余钰波、姚及盛等在唐山组成庆春班。借鉴河北梆子、京剧唱腔、伴奏、表演程式和角色行当,对莲花落进行了改革,创造了平腔梆子戏(即蹦蹦戏、唐山落子)。为后来的评剧艺术奠定了基础。1908年前,曾为彩扮莲花落编写过《拾万金》、《劝爱保》…… 详细++ 成兆才 (1874~1929) 成兆才 (1874-1929),字捷三,艺名东来顺。河北省滦县人。18岁学唱莲花落,后成为职业艺人。1909年与月明珠、余钰波、姚及盛等在唐山组成庆春班。借鉴河北梆子、京剧唱腔、伴奏、表演程式和角色行当,对莲花落进行了改革,创造了平腔梆子戏(即蹦蹦戏、唐山落子)。为后来的评剧艺术奠定了基础。1908年前,曾为彩扮莲花落编写过《拾万金》、《劝爱保》…… 详细++ |
滦南北河公园 | 北河是滦南北河绿化水景带“一带,一环,两心,两轴,三区”城市发展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初,滦南县委县政府提出北河公园改扩建,北河大桥,北河生态园林为北河新区的先导工程。北河公园工程已由北京园林大学完成设计,占地2500亩的高标准北河生态园林2010年5月竣工。北河公园总面积88.3公顷,水面积41.8公顷,总投资1.5亿元。 北河是滦南县城的一道靓丽风景,是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独特资源。北河水城被唐山老百姓评选为“唐山八景”之一。北河公园是滦南县委、县政府实施惠民工程的又一丰硕成果。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唐港路 |
北河大桥 | 北河大桥 南接兆才大街,跨过北河与崇法大街相连,主要工程包括桥梁主体、两侧引路及桥下人行道,外在形制为13跨连拱桥,共设14个承台,每个承台下设置12根灌注桩,承台上依次设置桥墩、拱板、立墙、桥面板。大桥全长近540米,其中主桥长224米,桥宽33米,纵坡2%,双向6车道设置,南侧引路长84米,北侧引路长213米。北河大桥工程是我县北河新区开发建设的先导工程,也是一座连拱景观桥,由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江西有色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项目总投资8822万元,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5月1日建成通车。 |
三娥苑 | 三娥苑 位于北河公园访客中心西侧,为纪念民国奇女子、替姐-告状的滦南人杨三姐(乳名三娥)而建,主题是弘扬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苑中央设置杨三姐塑像,让人们不忘杨三姐追求正义、勇于抗争的精神;杨三姐左侧是“三道门”雕塑,右侧是3个巨型大碗雕塑,最西侧是“海之韵”雕塑。其含义是:杨三娥告状经过了三次大的过堂,-之路曲折艰难。今人要吸取教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这样就不会再出现不公正的案件,社会就像海鸥与大海依偎一样,美好和谐。苑内设有丁香园,栽植松柏、腊梅及各色花卉,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布局典雅大方,也称和谐广场。 |
惠民广场 | 惠民广场 位于北河北岸,与三亭苑隔河相望,是展示滦南历史文化与发展成果的综合市政广场。广场中心两侧设置16座花岗岩图腾柱,展示滦南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间主轴路由北向南硬化铺装“滦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L”、“N”,北侧入口用绿化植物拼出“少说多干、奋勇争先”八个大字,表现滦南人民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南端修筑“曹妃岛”,表达滦南人民对支持曹妃甸建设的永久情怀,南侧水中建设大型音乐喷泉;广场东部设有展示滦南“三米”、“三镇”、“三枝花”和四大开发场景的铜质地雕,西部建设聚会广场。 |
三娥苑系列雕塑 | 三娥苑系列雕塑 “三道门”,由高12米至16米不等的三道抽象大门组成,采用钢结构着白色氟碳漆,象征杨三姐不畏权势,勇闯三关为姐伸冤;“三个大碗”,高2.3米,碗口直径7.16米,采用不锈钢材质,表面着白色氟碳漆,寓意“三碗水”端平——公开、公平、公正,也代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海之韵”,雕塑高16.8米,不锈钢材质,主体为蓝色浪花之上17只海鸥展翅奋飞,寓意由17个镇(街道)组成的滦南广大人民弄潮渤海,共建和谐家园。 |
三亭苑 | 三亭苑 位于北河公园主入口北侧,是在老公园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苑内保留了原有的3个琉璃顶凉亭,因而取名“三亭苑”。三亭苑以冀东文艺“三枝花”为主题,3个凉亭分别被命名为赏心亭、悦目亭、欣闻亭,对应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三种艺术形式;中间是成兆才纪念广场,矗立着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的胸像;东侧的三枝花广场竖立冀东文艺“三枝花”主题雕塑。苑内大树繁茂、曲径环绕,设有亲水平台、遮阴廊架、游船码头、渤海女儿雕塑等,是北河公园的核心景区。三亭苑 |
图腾柱 | 图腾柱 惠民广场主轴路两侧矗立着16根图腾柱,每根高12米、直径1.28米,记录着滦南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永远值得滦南人民骄傲和自豪。图腾柱分别题为:夷齐让国,曹妃传奇,马城置县,倴城始建,戏圣兆才,三姐伸冤,大师文然,影王绳武,京东名镇,三米之乡,北方大港,薛村火种,抗日-,慧英夺冠,华西北上,水城新颜。 |
健民广场 | 健民广场 位于北河北岸东端,主要承担体育公园的功能。广场中央矗立“女排夺冠”雕塑,为了纪念中国女排前队长、滦南籍人士曹慧英与队友首夺世界冠军。广场南侧有露天天然地下涌泉浴场,凸显出北河水城的特色。广场设有儿童乐园、排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设施,是适合不同阶段人群休闲锻炼的场所。 |
尚民广场 | 尚民广场 位于北河北岸、北河大桥东侧,广场上设有我国古代十大名儒的青铜塑像,塑像面向惠民广场方向,寓意崇尚人民,广场因此得名。广场南端连接夷齐岛。夷齐岛是北河上的天然小岛,上面建有伯夷叔齐纪念馆、茶楼、凉亭、游廊等设施。尚民广场和夷齐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 |
渤海女儿雕塑 | 渤海女儿雕塑 也称美人鱼雕塑,位于三亭苑内,高5.5米,石材选用花岗岩,采用雕刻工艺制成。雕塑内容为人面鱼身少女,象征着勤劳善良的滦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成兆才评剧传承基地 | 成兆才评剧传承基地是依托绳各庄村村民中心和健身广场建设项目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既是滦南县扒齿港镇推进评剧文化惠民专项行动的主要基础设施,也属于河北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项目。项目建设内容有:评剧排练场、文化广场、成兆才墓、纪念馆、雕像、古戏楼、传承中心、其他生态园林及建筑等。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460万元。选址在绳各庄村南,占地面积200亩。该项目采取财政投入和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计划工期2012年至2014年,2012、2013年已经连续投资共460万元,评剧排练场、文化广场等建筑设施主体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2014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其中,已自筹200万元,尚有资金缺口800万元。 作为评剧故里,扒齿港镇民间评剧团体已经多达16个、票友500多人。其中,滦南县绳各庄成兆才家乡评剧团注册了独立法人资格,并且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和支持,评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罗慧琴多次来团指导,并出任剧团名誉团长。 该项目是以河北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为目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本村及周边村的农民及企业职工的日常休闲、娱乐、健身活动需求,传承中心以培训评剧爱好者,开办各种评剧票友活动、评剧比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同时满足本地举办特色文化品牌节庆会展活动场地需求等,将成为评剧故里的地标性建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滦南县评剧博物馆 | 滦南是评剧的发祥地,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即是滦南人。评剧博物馆设有三个主展厅、三条辅助展线以及“成兆才大戏院”、“戏迷舞台”、“音像室”、“题字室”等相关辅助馆室。展览通过历史图片、说明文字、评剧文物和相关历史遗物等,展示和描述评剧的发展过程,清晰地绘制出评剧传承创新的艺术史画卷。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城关南大街 交通:唐港高速滦南出口沿和谐路北行至城西工业区,右转沿中大街东行2公里 开放时间:全天 国家法定工作日 电话:0315-4122531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