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邯郸 >> 邯山区 >> 贸西街道

贸西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晋冀鲁豫革命纪念馆),是按照党的七大精神,为纪念牺牲在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及129师的革命烈士,1946年3月由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决议修建的,于1950年10月21日落成。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晋冀鲁豫革命纪念馆)作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共和国首座宏大革命纪念建筑,是我国建设较早、规模较大、建筑艺术较高、环境较美的全国著名革命烈士纪念地,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陵园(纪念馆)位于具有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中心,分南北两院,总面积21.3万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有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陈列馆(晋冀鲁豫边区革命史迹陈列)、烈士纪念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英烈事迹陈列)、左权将军纪念馆、左权将军墓、四八烈士阁、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等。安葬有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一等杀敌英雄赵亨德、王克勤等200多名为国捐躯的优秀指挥员和著名战斗英雄。园内纪念建筑高大壮观,气势雄伟,园区环境恬静优雅,松柏苍翠,草坪葱郁,鲜花争妍竞秀。特别是2010年园区进行了建园60年来投资最多,规模、力度最大的一次修缮,整体品位进一步提升。  陵园(纪念馆)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亲莅陵园(纪念馆),对陵园(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都做过重要指示,并亲笔题词赋诗。2.1万余件园藏文物、珍贵历史图片中,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之多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地之最。园内展馆常年开放,年均接待国内外观众达100万人次,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胜地。    左权 (1905~1942)  左 权 (1905-1942) 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军事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5年3月出生于醴陵县新阳乡一个贫苦农家。中毕业后投身国民革命。1924年春,进入广州元帅府军政部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同年11月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是黄埔军校第一期优秀毕业生。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校教导团,先后参加过讨伐陈…… 详细++  张兆丰 (1890~1930)  张兆丰,名献瑞,字兆丰,以字行,1890年1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磁县彭城镇(今属邯郸市峰峰矿区),父亲是陶瓷工匠。1908年兆丰同志考入保定育德中学第一班学习。该校是河北省同盟会会员王励斋、李锡九、江著源等创办的,成为同盟会在北方活动的据点之一。兆丰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同盟会,投身于辛亥革命。1912年考入北京大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回乡任…… 详细++  范筑先 (1881~1938)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河北馆陶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临沂县县长,为官清廉,受到地方拥护。 1936年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全国抗战爆发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留在鲁西北地…… 详细++  赵亨德 (1922~1947)  赵亨德(1922~1947),平定城里人。“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游击队。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副连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太行二分区司令部敌工干事、太行二分区侦察队副队长、太行二分区四十二团参谋长等职。民国33年,在太行区召开的群英大会上,荣获一等侦察英雄称号。民国34年,率部在寿阳至芹泉正…… 详细++  王克勤 (1920~1947)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冬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克勤家几辈当佃户,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不够糊口,只好借债度日。0租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绞索,日子越过越难。 王克勤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春天挖野菜,夏天拣麦穗,秋天拾红芋,隔三差五地打点短工。19岁那年,地主串通保长将他卖了壮丁。母亲哭喊着,弟弟追赶着。他冒死逃了出来,被地主狗…… 详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左权 (1905~1942)  左 权 (1905-1942) 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军事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5年3月出生于醴陵县新阳乡一个贫苦农家。中毕业后投身国民革命。1924年春,进入广州元帅府军政部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同年11月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是黄埔军校第一期优秀毕业生。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校教导团,先后参加过讨伐陈…… 详细++  张兆丰 (1890~1930)  张兆丰,名献瑞,字兆丰,以字行,1890年1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磁县彭城镇(今属邯郸市峰峰矿区),父亲是陶瓷工匠。1908年兆丰同志考入保定育德中学第一班学习。该校是河北省同盟会会员王励斋、李锡九、江著源等创办的,成为同盟会在北方活动的据点之一。兆丰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同盟会,投身于辛亥革命。1912年考入北京大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回乡任…… 详细++  范筑先 (1881~1938)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河北馆陶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临沂县县长,为官清廉,受到地方拥护。 1936年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全国抗战爆发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留在鲁西北地…… 详细++  赵亨德 (1922~1947)  赵亨德(1922~1947),平定城里人。“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游击队。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副连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太行二分区司令部敌工干事、太行二分区侦察队副队长、太行二分区四十二团参谋长等职。民国33年,在太行区召开的群英大会上,荣获一等侦察英雄称号。民国34年,率部在寿阳至芹泉正…… 详细++  王克勤 (1920~1947)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冬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克勤家几辈当佃户,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不够糊口,只好借债度日。0租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绞索,日子越过越难。 王克勤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春天挖野菜,夏天拣麦穗,秋天拾红芋,隔三差五地打点短工。19岁那年,地主串通保长将他卖了壮丁。母亲哭喊着,弟弟追赶着。他冒死逃了出来,被地主狗…… 详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张兆丰 (1890~1930)  张兆丰,名献瑞,字兆丰,以字行,1890年1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磁县彭城镇(今属邯郸市峰峰矿区),父亲是陶瓷工匠。1908年兆丰同志考入保定育德中学第一班学习。该校是河北省同盟会会员王励斋、李锡九、江著源等创办的,成为同盟会在北方活动的据点之一。兆丰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同盟会,投身于辛亥革命。1912年考入北京大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回乡任…… 详细++  范筑先 (1881~1938)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河北馆陶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临沂县县长,为官清廉,受到地方拥护。 1936年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全国抗战爆发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留在鲁西北地…… 详细++  赵亨德 (1922~1947)  赵亨德(1922~1947),平定城里人。“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游击队。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副连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太行二分区司令部敌工干事、太行二分区侦察队副队长、太行二分区四十二团参谋长等职。民国33年,在太行区召开的群英大会上,荣获一等侦察英雄称号。民国34年,率部在寿阳至芹泉正…… 详细++  王克勤 (1920~1947)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冬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克勤家几辈当佃户,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不够糊口,只好借债度日。0租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绞索,日子越过越难。 王克勤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春天挖野菜,夏天拣麦穗,秋天拾红芋,隔三差五地打点短工。19岁那年,地主串通保长将他卖了壮丁。母亲哭喊着,弟弟追赶着。他冒死逃了出来,被地主狗…… 详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范筑先 (1881~1938)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河北馆陶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临沂县县长,为官清廉,受到地方拥护。 1936年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全国抗战爆发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留在鲁西北地…… 详细++  赵亨德 (1922~1947)  赵亨德(1922~1947),平定城里人。“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游击队。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副连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太行二分区司令部敌工干事、太行二分区侦察队副队长、太行二分区四十二团参谋长等职。民国33年,在太行区召开的群英大会上,荣获一等侦察英雄称号。民国34年,率部在寿阳至芹泉正…… 详细++  王克勤 (1920~1947)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冬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克勤家几辈当佃户,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不够糊口,只好借债度日。0租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绞索,日子越过越难。 王克勤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春天挖野菜,夏天拣麦穗,秋天拾红芋,隔三差五地打点短工。19岁那年,地主串通保长将他卖了壮丁。母亲哭喊着,弟弟追赶着。他冒死逃了出来,被地主狗…… 详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赵亨德 (1922~1947)  赵亨德(1922~1947),平定城里人。“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游击队。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副连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太行二分区司令部敌工干事、太行二分区侦察队副队长、太行二分区四十二团参谋长等职。民国33年,在太行区召开的群英大会上,荣获一等侦察英雄称号。民国34年,率部在寿阳至芹泉正…… 详细++  王克勤 (1920~1947)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冬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克勤家几辈当佃户,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不够糊口,只好借债度日。0租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绞索,日子越过越难。 王克勤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春天挖野菜,夏天拣麦穗,秋天拾红芋,隔三差五地打点短工。19岁那年,地主串通保长将他卖了壮丁。母亲哭喊着,弟弟追赶着。他冒死逃了出来,被地主狗…… 详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王克勤 (1920~1947)  王克勤(1920-1947),1920年冬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克勤家几辈当佃户,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不够糊口,只好借债度日。0租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绞索,日子越过越难。 王克勤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春天挖野菜,夏天拣麦穗,秋天拾红芋,隔三差五地打点短工。19岁那年,地主串通保长将他卖了壮丁。母亲哭喊着,弟弟追赶着。他冒死逃了出来,被地主狗…… 详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邯郸榕桦寺

邯郸榕桦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邯郸市北张庄村榕桦寺(原名重华寺),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北张庄村东头,始建于东汉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曾是我国佛寺廿五古刹之一。现存的大雄宝殿、伽蓝殿,重建于民国廿六年,属邯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伽蓝殿的西面,占地约亩大的地方是原“祖师塔林”地下埋有祖师的遗骨和随葬的古文物。地面建筑解放初还存在墓塔五座,基中有青石塔(呈莲花状,其莲花底座现仍保存完好)、青砖塔,均高4—5米,并有墓碑一个,上有明朝重建“重华寺”的记载。榕桦寺近年来由于正弘、正修,来依止的居士日益增多,法会最多时一千余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古刹榕桦寺在佛门四众弟子的护持下得以重修扩建。在修复的基础上,于2001年建成念佛堂一座,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这在邯郸乃至河北省也是较大的。寮房100余张床位。去年仅用七个月投资200万元又新建成了一座30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大殿木质结构,纯古建筑,十分庄严。并于2007年12月28日举行了开光大典,迄2000年以来,榕桦寺先后建成念佛堂、五观堂、天王殿、寮房、新大雄宝殿等殿堂建筑面积共计2000平方余米。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村  乘车线路:邯郸市内乘4、5、51等路公交在县二中站下车可达。

圣井岗

  看 点 “圣井”在前殿前的院子里,深丈余,井水常年清澈如镜,且无论旱涝水量均等,故名圣井。旧时附近人民定时前来请牌求雨,应验后再将牌送回,故而井内出土百余块银、铜、铁牌。后殿规模宏伟,是一处可与黄梁梦吕仙祠媲美的古代建筑群。  介 绍 位于邯郸市西北10公里处,其主体建筑有戏楼,山门,前殿,后殿,钟楼,东道房,东配殿,送子奶奶庙、西道房,配殿,眼光奶奶庙等,整体布局对称统一。    河北邯郸市

滏阳公园

  滏阳公园位于邯郸市滏河大街南段,是一座大型古建筑式的公园,占地面积为360亩。园内以湖景为主,配以亭台楼榭,山水相间,绿树成荫。主要景点有东山、前后湖等。  滏阳公园布局以70亩大的人工湖为主,滏河春为古代邯郸一景。湖的一角有一个密封透明的大球,可以把小孩“放进去”玩,可以稍微满足人类水上行走的梦想。球中的小孩在不断重复着他们几年前非常熟悉的动作:爬,翻,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展示着自由的乐趣。  现公园设东山,前后湖等八个游览区并配置了24个各具特色的景点,整个公园以常绿植物和名贵花草,灌木点缀,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形成山水相映,亭榭成趣。园内还有游乐场,过山车、旋转木马等。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南段  乘车线路:邯郸市内乘5、23、24、28、60、65、303等路公交在滏阳公园站下车可达。

涧沟遗址

涧沟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涧沟遗址位于河北邯郸县涧沟村,遗址为沁河环绕,与百家村、齐村隔河相望,面积1万余平方米。1957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遗址北部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发现龙山时代和商文化遗存。  龙山时代文化遗存被商代文化层叠压,遗迹有灰坑、陶窑等。陶器以泥质灰陶最多,夹砂灰陶次之,泥质陶以磨光陶为主,另有泥质红褐陶。纹饰最多是磨光或素面,篮纹、方格纹较多。器类有鬲、罐、盆、壶、器盖等;商代文化层发现窑址2座,发现陶、石、骨器。陶器以泥质灰陶最多,夹砂灰陶次之,纹饰有粗绳纹等,器类可辨者有罐、盆、鬲等。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敷潭

  罗敷,是古代十八美女之一,是赵国邯郸美女的象征。邯郸,自古就是佳丽之地,人杰地灵、美女如云。罗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的众多美女形象外,更重要的是罗敷的“德”美。她不畏-、不慕权势,是一个美丽善良、冰清玉洁的民间美女。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当她被赵王迁追至黑龙潭时,她悲愤至极,为保自己清白,她只能沉潭遗恨、扑潭而亡。过去,潭边桑田数百亩,松柏成林,杨柳成行。潭的上游,泉眼遍地,泉水常年细流,从潭上落下,叮咚有声,如音乐般美妙动听。一到雨季,雨水顺山而下,汇至潭根,猛然跌下,水声轰鸣,震天动地,几里以外可闻其声,形成壮观的罗敷潭瀑布。  据邯郸县三陵乡一带农民讲,美女罗敷,即赵都邯郸城西北姜窑村人,祖父秦义合,一生务农,性情耿直。其父秦敏,性格直爽,勤学好问,他平时多向本村一位秀才讨教,能识文断字,后被聘为本村教书先生,一生家境贫寒。其母张氏,是黄窑张门之女。罗敷兄妹三人,哥秦宝、姐秦莲,她的乳名名小英。由于家父教导,罗敷天资聪颖,四岁便能吟诗写字,七岁对外来客人迎送,礼貌节制,落落大方,不同凡俗。小英十岁那年,由于水灾,其家被水冲塌搬至村西卧龙岗上五龙庙西厢房居住。庙中尼姑见小英超凡脱俗,便收为俗徒,方起下“罗敷”这个名字。  邯郸县志古词中记载: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旧说邯郸女子,秦姓,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罗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案其歌词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不同。若晋陆土衡“扶桑升朝晖”等,但歌佳人好会,与古调始同而未异。  传说,罗敷之夫王仁是南高峒村人,他们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王仁去边关抗秦时,他俩还互赠琴剑,相留誓愿!罗敷为什么那么爱王仁呢?据说,还救过罗敷的命呢!罗敷荡秋千时,双手失控,被王仁双手相托;还有的说罗敷被猛虎追至,被王仁用箭射伤猛虎而得救。传说不一,难以考究。  传说在姜窑村西北,龙兴寺遗址之西,旧有一小溪,溪边有一潭,原名“黑龙潭”。每逢夏秋,常有白气起于潭中,上达云际,历久不散,似黑龙吸水,故名“黑龙潭”。因罗敷扑潭而死,后人为了纪念罗敷,将“黑龙潭”改为“罗敷潭”。  清光绪年间的《广平府志》载:“相传夏季每有白气起于潭中,上达云际,历久不散,如龙之吸水。”现在的罗敷潭又发现“环球第一龙”。这和卧龙坡、五龙庙更加融合,这更增加了“角、徵、商、羽、宫”五龙传说的神奇。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游潭诗。当年李白自广平醉行走马六十余里,游览了当时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碧水回溪的人间仙境——罗敷潭。并写下了“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的绝妙诗句。   

广济宫

  广济宫始建于明,盛于清,分南北两院,与吕仙祠东西相对,使黄粱古迹堪称一方之冠。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兼遭兵燹之苦,这座古建渐显破  残脊,百孔千疮之老态,睹此景者,无不叹惜。八九年春,始于旧址重修广济宫,群众集资,促其大成,使古殿重现新颜。  主殿供奉无生0,第二殿供奉伏羲、女娲,阳为伏羲,阴为女娲。后伏羲女娲结为夫妻遂衍生出九十六亿皇胎儿女,落入红尘,遂成“人间”。红尘世间,风雨多变,凶吉莫测,皇胎儿女历尽苦难,无生0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将他们分三批救出苦海,于是欲以法船渡之,即为“普渡众生”,无生0也成为民间宗教中心唯一的至尊天神。  无生0殿的配殿是民间诸神的代表,如麦奶奶、眼光奶奶、千手千眼、合和二仙、药王等。  广济宫采用古典建筑布局,主殿雄巍宏阔,侧殿对称严谨,朱墙碧瓦,雕梁画栋,炉香缕工,松柏成荫,久居都市者,一进殿宇顿觉心明智达,气爽神清,确是修心养性,静意澄怀之佳所。   

林村墓群

林村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战国至汉  林村墓群,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林村、户村、涧沟、酒务楼一带,为战国、汉朝年代。是邯郸市邯郸县的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2013年5月。  林村墓群共核定发掘面积20000平方米,已全部完成野外发掘,共计完成发掘面积20125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清理发掘墓葬262座、沟渠18条、水井15眼、灰坑238座,龟镇1座,灶1座,出土成型文物1300多件。墓葬时代为汉代、隋代、唐代、宋代、金元及清代,出土遗物为罐、壶、碗、盘、勺、耳杯、樽、盖弓帽等铜、陶、瓷器等。遗址时代推测为夏商之际,灰坑0土有陶、骨、石器等类器物,可辨器型有鬲、鼎、甗、罐、盆、瓮、器盖及铲、镰、斧、凿、锥、匕等。  战国时代大型墓葬的特殊结构、赵国墓地兆域沟、战国前期竖向土洞墓的发现,均填补了河北考古空白。  

天下第一龙

  邯郸市西北10公里的姜窑村,这里西依紫山,山势耸拔,岭麓龙盘,丘岗虎踞。村的西面,巨崖交错,峭壁矗立。闻名于世的邯郸古石龙就发现在这里  ,天下第一龙,龙群共5条最长的369米,高2。5米,宽3米,每节1米左右,龙爪形象逼真,深埋于15米的土层中,土中可见海洋生物排泻物,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此石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龄最古老、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古龙,专家考证与赵王陵修建有关,有的地质专家甚至估计:古龙上层的地貌约有50万年,古称五龙岗.目前尚无资料记载它们的年代与用途.   古石龙在多年前因村民取土而发现,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02年3月,国家文化研究院的许国泰教授等九位专家到此考察后发现,古石龙非同一般,至6月30日,国家文化研究院的专家们到此做了连续四次大的专题考察。每次考察,我都陪同他们,踏遍了附近的岭丘沟壑,对石龙周围的环境与地貌作了细致的现场考察研究,初步揭开了古石龙神秘的面纱。  据有关资料和现场勘测,石龙长度约有369米,已被毁断的龙头同龙体部分约100米。现裸露在外面的部分龙体有17.5米,其余部分仍全部埋藏在土中。龙体是由大致相同的龙节粘接而成,横断面呈椭圆形。经详细考察,石龙不是一个简单的实心圆柱体,而是由龙骨、龙髓、龙爪、龙头、龙翼(两翼呈不对称状)、龙尾(现深埋土中)、龙底盘等部分组成。现在裸露的龙底盘可以说明,底盘是一个整体。其横断面厚50厘米,宽75厘米,随龙体一起收缩。底盘托着龙体覆于黄沙之上。村民们证实20年前龙腔曾向外流水。据70多岁的老人回忆,当年龙口能喷水。在现场发掘出的龙爪座有30厘米,龙牙粗5厘米,可说明石龙的头巨大。构成石龙的石质,似花岗石。经过对从龙体上断裂下来的石块仔细观察,在石块断面有清晰的(树木)年轮形状,由外向内逐层收缩。石的颜色也由浅变深,到“年轮”中心部位颜色最深。石质非常奇特。经现场勘测和走访附近村民证实,方圆20公里以内,没有发现构成石龙的此种石料。  据对石龙所卧地理位置、地层地貌的仔细研究。石龙深埋13米厚的积土层之下,经分析推断,此石龙可能诞生于距今三万余年前。另据国家文化研究院最近出版的《龙鸣宇和——龙文化艺术启示录》一书,该书搜集了古今中外有关龙文化大量资料,是中国龙文化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经参阅比较,分析推断,此石龙迄今为止,是中国境内年代最古、体形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石龙。堪称“天下第一龙”。  在其一旁的卧龙潭也叫罗敷潭,传说是神龙戏水处,也是罗敷投潭自尽处,罗敷是赵国的美女,许配赵王的侍臣王仁,赵王见后欲占为己有, 罗不从,纵身潭中.唐诗人李白在游此地后写下五律一首:  行歌入谷口  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  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  客到花间迷  淹留未尽兴  日落群峰西   

左权墓

左权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左权墓  左权墓位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墓建于1950年,东西宽54.05米,南北长52.5米,高6.6米。前有左权将军浮雕头像,头像前面是高大碑楼。-总理亲笔题“左权将军之墓”刻于汉白玉石碑正面,东面碑刻有-总司令“吊左权将军”诗,西面刻贺龙词。墓的对面是左权将军纪念馆。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权,湖南澧陵人,生于1905年,1924年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1925年加人中国0,1936年后任新十二军军长、红十五军军长兼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前总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反“扫荡”战斗中,指挥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时牺牲于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十字岭,时年37岁,安葬于涉县石门村山麓。1950年10月左权同志灵柩由涉县移葬于今址。左权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邯郸市马头镇,是1945年邯郸战役中-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为了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与民主,将指挥部移至马头镇宣布起义的所在地,也是高树勋与0地下党组织商谈起义事宜的秘密场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5年10月23-11月2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根据毛泽东主席指示,由-、-亲自指挥的一场以马头镇为中心的保卫战,历时十天胜利结束,俘获-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及官兵2300人和大量的武器、弹药。战役进行到10月30日下午,高树勋在其联络员即0地下党员王定南的帮助下,率领新八军及河北民军13  000余人在马头镇指挥部宣布起义,自此加快了战役的结束步伐,为我军取得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进军北上妄图大举进攻晋冀鲁豫边区首府邯郸,妄图打通平汉线、运送兵力、抢占东北的阴谋。为此0中央对这次战役的起义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0月31日-、-等同志亲赴马头镇高树勋处慰问,毛泽东主席、-总司令于11月2日给高将军发来热诚的贺电。根据毛主席的意见,起义部队改编为民主建-,高树勋任总司令,王定南任政治部主任,并指出:“马头距邯郸很近,邯郸系历史名城,因此可称为邯郸起义。”1983年10月30日,河北省隆重纪念邯郸起义38周年,-同志为此亲笔题写“邯郸起义纪念碑”几个大字。  该旧址为一临街四合院,坐北朝南,原有房屋21间,占地面积254.6平方米,由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前楼两层各5间组成。现仅存前楼下层5间。1996年所有权划归市文物局所有,并由其负责维修、保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吕洞宾衣冠冢

吕洞宾衣冠冢为文化旅游景点。  相传邯郸县南吕固村是吕洞宾故乡。在这个村东北处,有座吕祖祠。可是,1986年4月,有人在祠内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墓冢穴。经过挖掘,发现此墓和碑文记载一样。墓是由青石砌成,形呈八卦,高3.3米。  修复后的吕洞宾衣冠墓由主墓、墓道、老眼子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朴实肃穆。主墓由石条石板砌成,有宽厚的门,门前一对石螭把守,墓坑上入着修复好的七尺石棺,棺内有皂仙靴和宝剑,棺旁排列着威武的陶俑仪仗队。  墓道幽深,道中壁画云遮雾绕。地面上的呈八卦形的“老眼子”十分奇特,八个面上有八个门,游人可以自由钻入,据说钻“老眼子”是祈求吉祥。“老眼子”内有花草和柏松,还有吕洞宾成仙时的“百字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贸西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贸西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