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武威 >> 凉州区 >> 五和镇

五和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威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4.4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2件,一级文件170件,二级文物278件,三级文物594件,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以铜奔马、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发展武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目前,该馆下辖文庙、西夏博物馆、大云寺、文物复制厂四个单位。  文庙位于武威城东南隅,院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庄严雄伟,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传闻文庙最早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碑载复建于明英宗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东西宽135m,南北长187m,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全庙由三组建筑构成,东以供奉"万世文宗"文昌帝君的文昌宫为中心,南为山门,北为崇圣祠;中为孔庙,是供奉"万世师表"孔子的地方,以大成殿为中心,南为戟门、棂星门、状元桥及泮池,北为尊经阁;西为凉州府儒学院。  西夏博物馆位于武威文庙门前,座东向西,为"回"字型仿古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357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西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个成员,曾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叱咤一时。然而,由于在蒙古铁骑的征服过程中,西夏文物典籍在刀光剑影中累遭损失,历经数百年沧桑,连党项族本身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了。而武威是迄今发现西夏文物、遗迹最多的地方,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是研究西夏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有不少还是国内独一无二的。现从馆藏众多的西夏文物中,精选了150多件,分三大部分陈列展出,使西夏王国的兴亡、西夏的经济、西夏的文化等历史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碑、国宝木缘塔、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木板画及西夏泥活字版-等。展览用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大云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时期称为护国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为东晋十六国时的前凉张天锡所建造。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国颁《大云经》,下诏各州郡修建大云寺。凉州遂将宏藏寺改名为大云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专程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被传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  明、清时期大云寺香火不断,游人众多,是凉州有名的游览胜地。1927年4月23日武威发生8级地震时,大云寺遭到严重损坏,唯有寺内的古钟楼岿然独存。解放后,文物部门从别处搬迁来火神殿、春秋阁等古建筑,与古钟楼组成今日大云寺规模。1993年3月,大云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乘车线路:乘8、13、15、16、17路公交到达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43号  类型:博物馆古迹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935-2228884  开放时间:  8:30-18:00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雷台公园

雷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武威市雷台公园是中国旅游樗”铜奔马”的出土地。观赏游览点有:一号、二号汉墓、雷台观、雷台湖、九天灵泉瀑布、西凉伎乐馆、把盏听涛阁、醉听堂、仙泉亭、双孔石桥、群马玉雕等10多处。待建景点有:丝绸之路群雕、汉白玉祈坛、铜天马等20多个。内设铜天马等文物复制部、旧货交易所、文物商店、旅游产品商店。  雷台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位于甘肃武威城区北关中路,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雷台是丝绸之路上精品旅游景区,1983年雷台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雷台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3年12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11月被定为甘肃省建设系统第三批"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2004年4月被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史料记载,雷台为前凉(公元301年-375年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资冶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现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长106米、宽60米、高8.5米。台上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周围古树参天,湖波荡漾,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  1969年9月在台下东南角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中、后室等部分组成,通长40米;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墓葬虽经盗掘,但遗存尚多,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1971年9月全国著名考古学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时发现铜奔马,称其为"马踏飞燕"。1973年外交部长陈毅决定让铜奔马赴世界各地展览。作为中国考古文化优秀代表于1973年4月至1975年8月先后到法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奥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兰、比利时、美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高度赞誉。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为了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雷台及雷台汉墓这一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改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区的服务质量和综合接待能力。撤地设市后,在国家、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3500多万元对雷台旅游区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扩大占地面积66670m2,雷台旅游区以崭新的面貌向中外游客充分展示了雷台文化一条街、堪称"中华第一门"的-格大门、大型音乐喷泉、天下第一马"马踏飞燕"、凝聚汉文化精萃的巨型浮雕、牌楼、图腾柱以及堪称"世界之最"的整体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队列,建成并布展了具有天马艺术风采的天马艺术馆。进行了古建筑维修、绿化、美化建设,建成后,中央及各省、市领导、专家、学者参观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雷台旅游区环境的改善、汉文化和马文化全方位的展示,给国内外游客提供了舒适优美的游览环境,我们热忱欢迎中外游客来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目睹那神奇的"马踏飞燕"出土地及古代人民智慧的杰作。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雷台东路附近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935-2215852  开放时间:  8:30-18: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只进公园无需门票,进入雷台汉墓45元。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于1994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在甘肃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基础上设立。位于武威星火产业带沙产业示范区内,占地1万公顷,距武威市区20公里。已建成办公楼、招待所、了望塔等基础设施2679平方米,动物驯养繁殖场37320平方米,动物半放野区围栏7000公顷,建成神州休闲园一处,修建钓鱼池1800平方米,人工湖15万平方米,.建成占地1100平方米的沙产业馆,800平方米的动植物标本馆和各类动物展馆13800平方米。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于东关乘车,穿清水镇,过清源街,再向东约10公里即到  门票:20元  最佳旅游时间:5至10月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大街西环路80号  类型:动物园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天乙生态园

天乙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乙生态园,位于凉州区武南工业园区、312国道古永高速公路武南收费站东侧,总占地面积160亩。园区以山、石、水、鸟、花为生态特色。目前已建成的景点有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以展示南国雨林风情、名贵花木、观赏鱼群、花卉盆景、休闲美食为主的百花园;占地4000平方米以展示珍奇异石的奇石馆和占地12000平方米以繁育、观赏名犬藏獒为主的藏獒馆。生态园的规划及表现形式以汉代建筑风格为主,入口和大门围墙及园内建筑均用汉代建筑风格的门楼及窗户体现;园区绿化更以突出自然、生态、健康为主旨,用花草、林木营造园区的优美环境,使园区自然生态艺术与休闲娱乐有机结合,小桥、流水、山坡、石峰等景观布局错落有致,体现别样园林风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综合景观。  电话:18709358978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南高速入口处  乘车线路:乘武威--黄羊--古浪 乡村公交

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

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是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周边旅游资源,于近年来开发创建的旅游景区,现已建成中心服务区,现代农业展示区,葡萄长廊观光区,黄羊河工业园区,餐饮娱乐区,明、汉长城遗址沙漠旅游区,时令果蔬采摘区等七个功能区,并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电话:0935-26084812608009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黄羊河农场  乘车线路:乘武威--黄羊 乡村公交

凉州植物园

凉州植物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凉州植物园是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区东北角的园林式公园,总面积65公顷。  凉州植物园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区东北角,东依二环路天马湖,南邻复兴路,西接兴胜路,北靠北一环路。景区总面积65公顷,975亩,以百年薄皮核桃树和梨树为主,种植各类苗木1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修建了游客中心、购物场所、景观大道、中心广场、星级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现已建成核桃园、梨园、银杏园、植物迷宫等旅游景点,利用核桃树和梨树树冠高大茂密遮阴面积大的特性,建成武威最大的休闲茶园,引入凉州地方特色饮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露天茶园饮食文化。正在筹建的天马文化产业园暨摩天轮主题公园,将极大地提升园区的市场吸引力,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游乐”为一体的园林式公园。

磨嘴子神泉山庄

磨嘴子神泉山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磨嘴子神泉山庄,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小河村十组,距武威城区18公里,总面积58亩,地处祁连山东部山川滩地交汇地带,毗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磨嘴子汉墓群、出土西夏珍贵文物的亥母洞及宋代爱国名将杨家将杨满堂征西营寨遗址。主要景点有神泉卧龙厅、鳟鱼池、荷花池、神泉人家、垂钓中心、神泉文化艺术长廊等,景区水资源十分充沛,日流量达400多立方米的天然泉水,汇聚成了人间奇葩——神泉,水流汩汩,自然天成,常年不竭,同时利用榆树、杨树、柳树等树冠高大茂密遮阴面积大的特性,建成景区各具特色的休闲餐饮园,就地选用自产蔬菜、家禽等材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露天休闲饮食文化,现已成为集养殖、垂钓、餐饮、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文化传承为格局的理想旅游胜地。  电话:18919458088  地址:凉州区古城镇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址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最大的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和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形生动,神态威严,形象各异。窟内南北两壁上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熠熠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闪发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气势磅礴,形象逼真。  大佛巍然端坐,左手平放在膝盖,略出膝部;右臂前伸,手掌外撑,向对面的山推去,所指之处叫磨脐山。对此,民间有“张义川,水湖滩,大佛爷手指磨脐山”的歌谣和许多美丽传说。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不但为佛教的传播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石窟的开凿造就了力量,形成我国佛教艺术史上有名的“凉州模式”。石窟建成后,世人仿此陆续开凿了金塔寺、马蹄寺、文殊山、榆林窟等。后来,北魏在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主持人也是凉州僧人昙曜,所用能工巧匠大都是凉州人。因此著名考古学者宿白先生将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在风格上称之为“凉州模式”。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国家文物部门从1995年开始就立项修复天梯山石窟。目前,石窟第一期工程已顺利竣工,在淹没大佛的高峡平湖中已围筑出一道气势如虹的围堰,复原的大佛重现当年的风采。新开辟的天梯山庄集餐饮娱乐为一体,载着游人的游艇穿梭在堤岸和大佛之间的湖面上,一群群游人在山水之间寻幽探趣。已建成的石窟文物陈列馆将一展古老的文物将风采。天梯山石窟以它独特的湖光山色和古老的佛教文化艺术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  乘车线路:乘武威--张义乡村公交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张义镇  张义乡位于凉州区张义盆地,总面积77平方公里,其中水浇地16936亩,山旱地51571亩,有牧草地33937亩。辖堡子、张庄、石头坝、康庄、大庄、河湾、沙金台、长达沟、夹台9个村、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565人。乡政府驻堡子村。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15万元,财政收入6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有中小学13所,在…… 详细++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武威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中心,是四大翻译家之首鸠摩罗什祖师初入内地译经-演教之所,姚秦时高僧云集,慕罗什而驻足于此者,络绎不绝。罗什寺历经沧桑,多劫多难。殿宇僧舍无一幸存,现仅存的罗什塔,即罗什祖师圆寂荼毗后“薪灭形碎,唯舌不坏”之舌舍利塔。虽风尘满面,仍挺立如初。  据史料记载,武威鸠摩罗什寺,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演教之处。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  罗什祖师一生翻译经典七十余部,三百八十四卷,其贡献在玄奘之上,被称为译经泰斗。他所译的经、律、论既能做到不失原意,又保存有原本语趣,诵读中使人感觉到文辞优美,朗朗上口。因而一直为人们所乐诵,至今不衰。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圆寂,荼毗后奉罗什祖师生前遗愿,舌舍利奉归武威罗什寺修塔供养,即现存寺内鸠摩罗什祖师舌舍利塔。据唐朝碑记记载“罗什地基,四址临街,敬德记”。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66号  乘车线路:乘1、3、6、9、11、16路公交到达

武威西郊公园

武威西郊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西郊公园亦称儿童公园,位于城区西关,是出土国宝级文物西夏木缘塔的地方。初建于1980年,占地19万平方米,居城市规划中心,交通便利,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园林公园,是集游乐休闲、餐饮娱乐、赏花观光、林木栽培、动物驯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公园由三部分组成。西南角为花圃,育花卉数百种,姹紫嫣红,争艳斗奇,尽展芳容;西北部为园林,有花果树及松柏树等千余株,现为避暑休闲区;其余地方为游乐场所。公园注重文化建园,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品味,相继建成了自控飞机、海陆空大战、空中飞车,豪华转马、电动碰碰车、太空冲浪、海盗船、新奇乐城、豪华游船等游乐设施30多个,成为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心驰神往的乐园。  公园动物园内有狮子、老虎、白唇鹿、豹子、金丝猴、狼、驼鸟、野骆驼、珍珠鸡、孔雀、熊等动物达50多种;有旱冰场、人工湖、游龙戏水等游乐设施,还有由退役坦克、大炮、飞机等组成的国防教育基地等。逢年过节,园内举办各种题材的大型灯展及群众性联谊活动,增添了公园的热闹气氛。   景点位置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公园路10号  

凉州莲花山

  莲花山位于城西15公里,莲花山形势雄伟,气象深邃,周围有8峰环列,形如莲瓣,故名。此寺依山而建,始建于汉唐,原名灵岩寺,元改正光寺,明改善应寺。庙宇多达70多座,700余间;有寺庙宫观,殿0塔、庭院堂舍等建筑。是佛道二教的胜地。明成化乙酉3月重修, 已丑10 月落成。清代增修扩建,寺庙更趋完善。历代流传,每逢农历5月13口,莲花山上举办盛大庙会,城乡群众纷至沓来,有拜佛烧香的,有求子还愿的,有游山玩景的,有经营生意的……。山上建筑群屡遭毁坏,灾后均得到善士们的资助维修,直到50年代后期,建筑物仍保持原有数量。1960年前后,人为拆除,毁于一旦。至今山上山下,留有残垣断壁等殿宇遗迹。  莲花寺,藏语称努瓦姆岱,是萨班广授显宗佛法之道场。他的妹妹索巴让摩,在这丛出家修行,长期在静修处坐禅。萨迦班智达在百塔寺患病期间,她经常去探视,并询问永别的时间。—次听到法王圆寂的消息,她说:“藏族的后代今后躺着死,索巴让摩站着死”。话音刚落便圆寂了。圆寂后将其灵骨舍利、两颗牙龄,装入用生铁铸成的佛像里,供奉于殿内。  据熟知莲花山名胜古迹的李忠文先生考证,莲花山原有寺庙、道观72处,亭榭、楼阁、僧房、塔、庭院等建筑999间,寺庙依山而建,殿宇相望,规模宏伟,环境优美,山泉秀丽,景色宜人;佛、道塑像壮严,栩栩如生;壁画技艺高超,线条流畅自如;门柱匾额,书法挺拔俊秀,艺术价值极高。现存遗址:佛教有善应寺即莲花寺、莲花殿、达摩庵、极乐宫、西竺寺、弥勒殿、准提殿、无量殿、观音殿、眼光殿、转轮殿、韦驮殿、百塔寺、大观音殿、小观音殿、大悲阁、白衣洞、佛塔殿、接引寺等。道教有玉皇阁、五龙宫、上台子殿、药王殿、华陀殿、三教殿、牛王马祖殿、三皇殿、五岳殿、三宫殿、孤魂殿、龙王殿、雷祖殿、娘娘殿、七星殿、土地殿、土地祠、黑虎财神殿、三星殿、油驮殿、春秋阁、木帮殿、三霄殿、新百子阁、旧百子阁、文昌宫、魁星阁、王母殿、无生0殿、地母殿、灵宫殿、老君洞、功德殿等。另有上朝阳洞、下朝阳洞、上天桥、玉带桥、关煞洞、头天门、二天门、上天门等设施建筑。  现存文物古迹有金顶塔、上天桥、玉带桥、曾文石、药王泉及古钟一口、石碑一通。  历代文人墨客多到莲花山抒情咏诗作画,以赞山势之奇巍壮观。唐朝诗人高适《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元朝西藏佛教领袖萨班法王在莲花山讲经灌顶,萨班之妹坐禅修行而圆寂在金顶处,明代戴弁作有 《咏塔诗》及清代武威人张召美作有《夏五游莲花山四首》诗,陈炳奎作《兽文石歌》。更有著名画师张大千两次登临莲花山,赞美山势雄奇壮观,画有《莲花山》图一幅 (此画现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其画题跋云:“武威西南莲花山梵宫琳宇,犹多口口之元明结构,一览之胜,口口两登绝顶,此大痴樵,方家法写之,用作游记,乙酉七荷月爰。”武威满族人丁美如于民国二年作《莲花山画》 一幅观存,题诗:“叠嶂重峦翠屏开,莲峰金顶映楼台。虹梁例挂悬飞瀑,羊肠曲径带环迴。烟霭晴云接霄汉,钟产乐韵天半来。偶兴绘成可卧游,以免跋涉碌形骸。”这两幅诗画佳作,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莲花山自然与人文的奇妙景观,使探胜者读后有一种身临迴其景之感。  莲花山镇魔塔(又名金顶),坐落在莲花山腹的诸寺之巅,称文殊师论菩萨塔,其塔之位置,恰是索巴让摩站着圆寂的地点,也是班禅授灌顶时取净瓶水与彩粉的地方。此塔是仿印度楼阁式建筑,塔内供有药师佛等像。塔侧拉强沟里有一眼清泉,称药王泉,泉水清凉。农历5月13日的庙会,数万人畜上山,均饮用此水,传说水能治病。泉边有一磐石,相传此处原无水,是索巴让摩用脚踏动了磐石后,出现了泉水,石上留下她的足迹。至今塔身裂缝,但仍巍然耸立于山腹之上,站在城内高地,向西眺 望,天气晴朗时,塔身可见。  信息来源: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信息来源: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凉州战役纪念馆

凉州战役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凉州战役纪念馆原名凉州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位于凉州区永丰镇四十里堡村祖师宫院内。2008年7月成立,2011年11月13日更名为凉州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由缅怀广场、纪念建筑物、烈士纪念碑、展馆、红西路军战斗遗址等组成,展柜14组,展板52块,文物82件,图书106册。  1936年11月14日,红西路军先头部队进入武威县境。21日,红30军进占四十里堡。红88师263团固守土堡,265团置于外边准备反击进攻敌人。22日,敌步骑总指挥马元海指挥步骑6个团与青海的5个民团,向红30军88师防地发起进攻。  马元海命令敌骑5师祁明山步兵旅马如林团和100师刘呈德团为主力,正面进攻红88师占据的土堡,其他部队为侧翼围攻。战斗开始后,敌人以民团为先锋,以正规军和重火器为掩护,向红军发动进攻。当敌军拥至堡寨墙下时,堡寨内的红军用轻重火器一起射击,同时派部队由两翼迂回,将敌人打得进退无路,死伤惨重。此后,马家骑兵潮水般涌来,在红军的阻击下,退下去又涌上来,战斗异常激烈。  激战至午后,敌人攻破土堡,成百上千的敌人冲了进来。危急时刻,红88师政委郑维山带领100余人的通信队(手枪队)冲进敌群,同敌人展开拼杀,敌人顿时大乱阵脚,红263团、265团指战员也趁势-,歼灭了冲入土堡的敌人。  1936年11月23日,敌人连续发起攻势,红军与敌肉搏拼杀,打退进攻。24日,敌大量增兵,再度发起进攻,红军英勇坚守,奋力拼杀,将敌击溃。晚上11时左右,红军放弃了四十里堡及其附近各堡寨,向永昌方向靠拢,西移至永昌八坝一线。  红30军在四十里堡血战3天,毙伤敌2400余人,自身亦伤亡500余人。红30军政治部常务书记蔡仁年及连营干部牺牲10多人。  凉州战役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凉州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永丰镇  永丰镇位于凉州区西部,旧名四十里铺,因境内有古建筑“永润宫”,解放后人民寄寓“乐业永丰”之意而得名。乡域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800亩。辖毛沟、永丰、沿沟、大路、四十里、四坝桥、朵浪、朵云8个村,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82人。乡政府驻在四十里铺集镇。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297万元,财政收入8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050万元,农民人…… 详细++

罗什寺塔

罗什寺塔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罗什寺塔矗立在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  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386年~400年),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其间于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光供养”。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文庙内。  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全以条形方砖砌成。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巍然屹立的罗什寺塔,象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也是15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鸠摩罗什简介:鸠摩罗什的祖先是印度人,出身于相国之家,罗什于344年生于新疆库车。因他少时聪颖过人,被称为“鸠摩罗什”,意思是神童。7岁时当了和尚,12岁游历西域诸佛教国,以精于佛学闻名。吕光在383年破龟兹,征服了西域30余国,得鸠摩罗什和2万多峰骆驼,载着西域的珍宝、文物而归。386年,吕光回到凉州,建立了后凉国,定都姑藏。随这而来的鸠摩罗什就住在武威,讲经说法,传播佛教达十七八年之久。401年,姚苌之子后秦国王姚兴灭后凉国,迎鸠摩罗什到长安,尊为国师,奉之如神,让罗什住在陕西草堂寺译经-,他临死时说:“所译经典,要是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死后焚身舌不烂”。409年8月12日,罗什死于长安,享年70岁。相传,武威罗什寺塔是埋葬他不烂之舌之处。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7:00-20:00  景点位置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  

凉州白塔寺

凉州白塔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塔寺,位于城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相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   萨班在白塔寺圆寂后,阔端在白塔寺内按藏式佛塔修建了一座高16层40多米,周边60多米的白塔,将萨班灵骨葬于塔内。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帝师萨班居,师后化于本寺,乃建大塔一座,高百余尺。其后凡由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都到塔前顶礼膜拜。白塔寺及萨班灵骨大塔毁于1927年的大地震。700多年过去了,白塔寺及大塔塔基和《重修凉州白塔寺》(明)、《建塔记》(明)、《重修白塔碑记》(清)碑刻尚存。这些遗址和碑刻,将永远记载着西凉王阔端和萨班大师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所开创的伟业。白塔寺保护维修工程已被国家列为“十五”期间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2001年,白塔寺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31日,白塔寺重建工程正式开工,现已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当中。不久的将来,白塔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国内外游客。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白塔村白塔寺遗址  类型:古塔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935-2736599  官方网站:http://www.lzbts.com/  开放时间:  (4月1日-10月31日)8:30-17:30;(11月1日-3月31日)9: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6.0元    武南镇  武南镇位于市区东南8公里,兰新、干武铁路交汇处。镇域面各84.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207亩。辖1个街道办事处,16个村,即张林、百塔、上中畦、下中畦、鲁子沟、小东河、唐新庄、范家寨、花盛、青石、元湖、大河、马行河、宋府、西寨、武南村,下设1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0人,其中城镇人口20158人。镇政府驻武南村。2001年实现农业…… 详细++

武威沙漠公园

武威沙漠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威沙漠公园是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位于甘肃武威城东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前缘,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游泳池,还有跑马场、赛马场、沙浴场以及“大漠亭”、“陶心阁”、“鸳鸯亭”、“桃花亭”等游乐设施。园内沙丘起伏,百草丛生,有梭梭、桦木、红柳、沙米、蓬棵等沙生植物,是我国第一座大漠风光与沙漠绿洲相结合的游览乐园,现在又请了兰大地理系专家教授进行重新设计,进一步建设完善,使其成为一座展示治沙成果、旅游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沙漠公园。   昔日的沙漠公园沙丘遍布,原名“狼墩子滩”,“朝为庄园夕为沙,不知何处是我家”就是当时对此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今天,当你走进这座颇有规模的公园里,沙丘起伏,景点耸立,既有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又有雄奇壮丽的北国风光。园内有占地近4000平方米可供沙浴、沙疗、游泳的综合游泳池,还有跑马场、赛驼场、沙浴场以及大漠亭、陶心阁、鸳鸯亭、桃花亭、蒙古包等建筑和游乐设施。  公园内每个景点各有特色。在形同中国地形图的旅游池中畅游,一种“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涌在心头;在池畔的沙浴场绵沙上或仰天而卧,或滑沙而下,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在跑马赛驼场上,可以跨上矫健神勇的骏马,体验昔日“凉州大马走遍天下”的况味,还可以骑上“沙漠之舟”的骆驼,在茫茫沙海中跋涉。状似长城的围墙、形如城堡的场地是公园里新建的射箭场;人工湖碧波荡漾,湖畔垂柳轻拂,湖中波光粼粼;在人工湖湖心岛上,耸立着一座清幽雅致的“陶心阁”,雕梁画栋,绿树掩映,阁影水色,相映成趣,阁柱上 书写着“淘心陶心百里黄沙陶情,嬉波戏波一潭碧水戏乐”的对联;鸯亭沙丘比翼,拥颈相吻;桃花亭色翘檐飞,笑颜迎宾;梨树园梨花烂漫,如彩如虹;大漠歌厅,古朴典雅,给人返朴归真的感觉,高歌一曲,尽展风流;别具民族风情的蒙古包大漠渡假村,可向中外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服务,也是情侣度假的最美去处……整个沙漠公园随处可见到各种沙生植物,被称为“固沙先锋”的梭梭屹立在高大的沙丘上,显示出一幅“一览众山小”的雄姿;红柳、白茨、黄蒿、沙竹、麻黄、骆驼草等数十种沙生植物,在沙丘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顽强地生长繁衍着,成为腾格里沙漠的卫士。登上那32米高的伊斯兰风格的观景塔,放眼四望,大漠风光一览无余。  门票  5.00元  开放时间  08:00~18:00  景点位置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  

海藏公园

  海藏公园南湖北湖,地形狭长蜿蜒,泉源密布,林木葱郁,绿草如茵,湖水清澈,游鱼竞翔,禽鸟和鸣,实为天然园林之地。四周阡陌纵横,瓜田菜畦,四季丰茂。城区通往公园道路平直,往来车辆畅通无阻,商贸游客络绎不绝,历为古城凉州的游览胜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日,凉州人有“逛海藏,消百病”之习俗,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信息来源: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信息来源: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五和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五和社区

----

沙金村

----

五和村

----

五爱村

----

下寨村

----

候吉村

----

胜利村

----

支寨村

----

新沟村

----

五和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