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邢台崆山白云洞 | 邢台崆山白云洞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邢台崆山白云洞简介 崆山白云洞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境内,东距县城6公里,南距邢台市56公里,北距石家庄市86公里。沿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乘车去崆山白云洞旅游十分便利。 邢台崆山白云洞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洞穴景观,现已探明的有4个较大洞厅,总面积4000平方米。第一洞厅宽敞宏大,有山有水,一片人间和平景象;第二洞厅垂帘悬幕,富丽堂皇,犹如天堂;第三洞厅怪石林立,阴森恐怖,颇似想象中的地府。第四洞厅树枝珠串、水潭密布,很像龙宫。洞内岩溶造型齐全,单位面积景观密集,风景形态瑰丽多彩,原始本底保存完好。四个洞厅景观各异,各有特色。整个封闭空间都充满了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石帘、石瀑布、石帘花等碳酸盐造型,其中网状卷曲的“节外生枝”、“线型石管”、形态奇丽的牛肺状“彩色石幔”、石帘、晶莹如珠的石葡萄、石珍珠等,在国内其它溶洞中是极其罕见的。洞内的拟人物拟景物多达109处。景观的体量大小不一,大体量的有石柱、石幕、石瀑布、石平台等。最大的石柱周长达4.3米,顶天立地,蔚为壮观。最大的石幕宽达8米,而最小的景观石针,直径仅有几毫米。还有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鹦鹉石、雄狮等。整个溶洞景观给人以形态美、线条美、空间美等多种艺术享受,堪称岩溶造型“博物馆”和“地下迷宫”。 崆山白云洞现已成为一个集山、水、洞为一体,旅游服务功能齐全的风景名胜区,每年到这里来参观游览的中外游客达几十万人次 |
丰乐园 | 丰乐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邢台丰乐园位于邢台市临城县东部,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占地面积3000多亩。 东距107国道3公里,西距县城6公里,南临省道南郝线,交通十分便利。 建设发展 邢台丰乐园始建于1998年,该园是市交通局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绿化荒山”口号,而实施的“万亩荒山”开发工程的一部分。为了解决养路工再就业问题,全国劳动模范、时任市交通局副局长兼公路处处长范永丰同志抓住了国家“扶贫攻坚、绿化荒山”的机遇,提出进军太行,开发荒山的构想。在临城、内邱、邢台县等地承包荒山一万亩,建起“一区两基地”即扶贫开发荒山试验区、交通职工转岗分流基地和交通职工旅游、疗养、娱乐基地,并把临城荒山基地作为开发实验区。 景区现况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丰乐园已由昔日杂草丛生,砾石乱卧的荒山坡,变成了绿荫满山、瓜果飘香、湖光山影、景色迷人的花果山。丰乐园共栽种冬枣、中华寿桃、美国凯特杏、金太阳杏、黑、红宝石李子、薄皮核桃等名优稀特果树45万株,形成5大系列38个品种,可供游人在不同季节采摘。还建有人工湖12座、狩猎场1座、鹿苑1座、宾馆1座、别墅3处,成为一处集旅游观光、果品采摘、休闲疗养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 主要景点 该园区主要景点有:狩猎场、鹿苑、结义坡、鸟鸣涧、临风阁、杏林、桃园、特种养殖场、云通寺、金秋乐园等20多处。 景区荣誉 2005年10月25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 |
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 | 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临城县西部太行山中段,总面积6.95万亩,其主峰海拔1508.1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据卫星遥感监测,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蝎子沟”西部山体为典型的“嶂石岩”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地质科研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是太行山雄险、壮美的典型代表。东部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变质岩石峰奇特壮观,与嶂石岩地貌交织在一起,形成峡谷、奇石、尖峰等地貌景观,为国内乃至世界所罕见,是科学考察、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2008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气候 “蝎子沟”西部山体为典型的“嶂石岩”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地质科研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是太行山雄险、壮美的典型代表。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临城县西部太行山中段,总面积6.95万亩,其主峰海拔1508.1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据卫星遥感监测,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东部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变质岩石峰奇特壮观,与嶂石岩地貌交织在一起,形成峡谷、奇石、尖峰等地貌景观,为国内乃至世界所罕见,是科学考察、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 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 小天池 公园规划总面积4634.1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9%。园内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植被繁茂,古树众多,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春夏秋冬异彩纷呈,景色随季节更替变幻多样。春季山桃花、山杏花、杜鹃花次第开放,漫山遍野争奇斗艳,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夏季满目葱翠,清凉宜人,是避暑的理想所在;秋季层林尽染,红色的五角枫、毛黄栌,黄色的橡栎类、桦木类等姹紫嫣红;冬季雪压青松,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公园山峰海拔大部分在1200米以上,最高峰1508.1米。西部山体为典型的“嶂石岩”地貌景观,造型形形色色、栩栩如生;东半部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变质岩峰林奇特壮观。金銮殿垴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石人寨的九个石柱形如玉女,面北而立,惟妙惟肖。蝎子沟山高谷深,夏季空气湿度很大,极易形成云海和流雾,规模宏大,景色壮观。浓时如海气势磅礴,云海之上是山是岛还是瑶池仙境,令人分辨不清;薄时如纱,轻飘慢舞,缓缓上升,山体忽隐忽现,犹如仙境。 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高等维管束植物约100科604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野生动物有52科149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15种,被誉为“太行生物资源库”。 公园分为小天池、双石铺、三峰山、寺台、金銮垴五大景区,共100多个景点,以其原始的自然风光、茂密的森林植被、千年古树群、奇特的嶂石岩地貌、景色壮观的云海和流雾,赢得了客人的青睐,是科学考察、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理想胜地。 景区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相继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共包括小天池景区、三峰山景区、双石铺景区、金銮山景区、寺台景区等五大景区,100多个景点,有植物600多种,其中百年以上古树约2000棵,可谓是“天然大氧吧”。 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基础建设 蝎子沟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后,临城县按照有关要求,不断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开发了寺台景区、小天池景区,建设了公园山门、管理处,新修、拓宽公路75公里,新修步游路24公里,开发建设“农家乐”家庭旅馆50家,可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800多人住宿,为揭牌开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为改善旅游环境,加快基础建设投入,修通了通往蝎子沟的公路,并在景区开辟了登山游览路线,建设了5处停车场,6家宾馆、30家家庭旅馆及其他服务设施,年接待游客数量5万多人。 |
临城天台山景区 | 天台山景区距崆山白云溶洞西北8公里,它包括大平台、五谷仓、石柱峰、-山、九尖山等诸峰,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99米。远远望去,天台山就像一尊首东而足西的巨型睡佛。天台山岩石是由红色石英砂岩组成的丹霞地貌,岩峰和峭壁具有顶平、壁陡、坡斜、树茂的特点。因山体挺拔参天、顶平如台小巧玲珑,奇特多变,景色丰富多彩而得名。 进入天台山景区,但见千亩古柏林苍翠茂密,气质古朴幽雅,衬托着神奇挺拔的天台山主峰犹如端庄、肃穆的天台睡佛,构成一幅绝妙的自然美景。在草丛、在花前、在石涧、条条细流淙淙,掬一捧饮下甘冽清纯。因为柏树的根系发达且具中药性和山中其它众多的中草药,使这里的水也饱含了灵气,饮之可祛病健体,用之洗浴可治疗多种皮肤顽疾。 天台山可谓四时都有美景供人游赏:春有焰火般燃遍山野的红杜鹃;夏有点缀于绿丛中的山丹丹;秋有漫山野花清香阵阵;冬有挺拔的苍松翠柏傲雪斗霜。 登上天台极顶,举目四望,农家的炊烟、房舍、耕田、小路、湖潭等历历在目,一派田园风光,似诗如画。据说在天气晴朗时视野更为宽阔,四周眺望,赞皇、元氏、赵县、宁晋、高邑、柏乡、隆尧、邢台、内丘等九县尽收眼底,故称“九县垴”。 登天台,必经龙首峡的上天梯。峡谷中怪石狰狞、嵯岈,状如蛟龙,昂首欲飞。明代四川巡抚、都察院右监都御史乔壁星由此登临揽胜,名之为“龙首峡”,并留有诗句:“云根高出古城西,一片苍茫望转迷。几度游观攀石磴,巍然疑是上天梯。” 天台峭壁,笔直如削,造型奇特,犹如飞檐斗拱,它记载着最古老岩层的起伏、错落、风化、剥蚀过程。 在悬崖半腰,有一条长百余米的“栈道”崎岖狭窄,一般人极难通过。当地人传说,很早以前曾有仙人攀岩出入,故名“悬崖仙道”。其实可以想象,那攀岩出入的,绝非什么仙人,因这山中极多奇珍药材,只不过是当地采药的农人罢了,日久天长,便有此“仙道”。在山之半腰原来还建有一亭,因址在陡崖之上,所以取名“悬空亭”。因为原来无路可通,何年何人如此建筑,给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只知是木质龙角灰瓦、四角小亭。现在的小亭是后来根据传说建造的。飞檐斗拱红柱黄瓦,富丽堂皇。站立亭中,上悬百丈峭崖,下临万丈深渊,颇有仙风道骨之感。 天台山不仅峰奇,而且多异石。在半山腰,孤伶伶有块巨石,石呈兰色,与山上岩石格格不入,像从天外飞来,人们叫它“飞来石”。相传僧人本宽自觉-日久,-已精,有一天深夜和他的好友一起想试试法力,于是便念咒语,从远方唤来巨石一块,飘飘荡荡轻落在这儿。可惜在送“客”时,因太过得意,却忘记了咒语,结果这块巨石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山上还有“凤凰蛋”,因其形酷似而名。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密林覆盖,虎豹出没。常常从山缝中冒出烟气白云形成云,布满天空,暴雨说下就下,时时给周围百姓造成巨大灾害。一天,太乙真人降落于此,顿时佛光四射,祥云四起,驱祛了-,造福于人。从此,每天都有众多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膜拜,并修建了仙岩庵,香客如云,香火旺盛,盛景极为壮观。一只凤凰目睹此景,竟连快要下蛋也忘了,结果把蛋下到了山下,即现在的“凤凰蛋”。 天台山在古时就有天台八景之说。主要景点有:溪谷、瀑布、清泉、五谷仓、龙首峡、天圈、九县垴、大-山、小-山、云海亭、半壁殿及南禅、北禅、慈云阉、仙岩庵、桃源洞等近三十多处。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崆山白云溶洞西北8公里 乘车线路:临城县乘开往溶洞或西竖镇的班车在溶洞客运站下车,下车后在乘摩的前往景区。 |
临城云通寺 | 临城云通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云通寺位于太行山东麓浅山区,河北省临城县城东南方向北盘石村,国家2A级生态旅游区邢台市交通局丰乐园内。寺后远山千岭竞秀,门前近水泜河东流,周围果木塞川,林木蔽坡,红墙金顶犹如海市蜃楼在绿海碧波之上浮现。置身寺中,梳风沐翠,目送白云悠悠,耳闻山泉淙淙,呼吸清香空气,人不由生出尘之想。 云通寺原名同果寺,据《临城县志〉记载,肇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唐朝末年,唐武宗“会昌法难”时遭废。明宪宗成化十一年重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再修。一度僧徒众多,香火兴盛。后屡遭天灾兵祸,几兴几废,终被历史烟尘湮没。 公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一高僧云游临城,途经盘石岗,忽见路北一里之遥瑞气氤氲,祥光闪烁,遂驻足环视神望,见这里虽无峻岭深壑,但山脉水势藏锋聚气,乃建寺筑刹之善地,揣疑此地历史上必有僧寺禅院。后经佛教管理部门批准,以僧建、僧住、僧管方式在同果寺遗址附近重建新刹,并有高僧更名为云通寺。适时,邢台市交通局公路处丰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已对周围山场进行了开发,昔日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树成荫、果实累累的花果山。应周边佛教信众之要求和开发旅游资源之需要,将已经开发成林的寺庙遗址割爱出来,供重建寺院之用。 云通寺在各位功德主、佛门众弟子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5月奠基动工,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和尚精心谋划和领建,仿明代寺院建筑风格兴建,历时一年零四个月,于2007年10月竣工。当月29日(农历2007年9月19日),在驻寺方丈净慧大和尚的主持下,举行了隆重的云通寺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仪式。 云通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为传统的汉传佛教寺院布局,以中轴线上的建筑为主体,两侧建筑均衡对称布置,寺院殿堂矗立在半山高台上,从山下沿石桥穿过荷花塘、放生池,拾级而上,步十米之遥,庄重阔朗的山门,便突现在眼前。 山门和天王殿为一体。踏进山门便是天王殿。穿过天王殿就来到主殿院落,东钟楼、西鼓楼对称而建。左右两厢并列庑、殿。建在中央高台上的大雄宝殿拔地而起,气势雄伟,云蒸霞蔚,给人以庄严、壮美之感。大雄宝殿后院两座法堂分建两侧,北面院墙紧靠一座突兀而起的山包,曲径蜿蜒,林木繁茂,使整个寺院形成倚山临水、建筑对称的传统格局。 寺院东侧是僧众生活起居区域,方丈院,香积厨、斋堂等建筑秩序整齐,自成院落,各有月亮门与主院相通。 总览整个寺院,建筑规模、佛像规格、生态环境堪称全省一流。据《临城县志》记载,临城历史上有佛教寺院近三十处,但都荡然无存。云通寺的重建开临城古寺恢复扩建之先河,也填补了临城县没有载册寺院之空白。 |
补要村遗址 | 补要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补要村遗址位于临城县东部临城镇补要村与村东南镇楼公路南北两侧的农田中。 公路切割遗址形成了3-5米的断崖。遗址位于路南的部分东至补要村内土路,西界以村中生产桥为界,南端至村南小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90米。位于南水北调干渠内面积约8000平方米。路北遗址南北直线距离超过200米,东西约250米,南水北调干渠内面积约28000平方米。其中遗址堆积较丰富的部分位于路北东南侧,大部分位于干渠渠道内。经初步调查勘探,遗址面积约6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米至3.2米。经过发掘与整理,发现各个时期的灰坑300余座,墓葬37座,房屋4座,灰沟19条,窑址5座,地面青铜冶铸基址1处。经初步整理,已复原各个时期陶瓷器200多件,石、骨、木、角、蚌器及青铜小件逾千件。 补要村还有下述几大发现:首先是甲骨,其次是祭祀坑,还有唐墓,“里面出土了唐三彩”。 学术界认为,按照学术界较为公认的观点,商代之“邢”虽不在临城境内,但补要遗址丰富的早商晚期、晚商时期的遗存却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商代中晚期王畿周边地区的政治形态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同时,对于仰韶时期的遗存,河北省除少量遗址外少有堆积丰富、地层序列完整的纯粹的仰韶时期遗存,在众多遗址中仅有零星单位甚至仅发现零星的仰韶时期陶片。在仰韶文化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冀中、冀南地区同时期的文化面貌如何,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重大课题。补要村遗址仰韶遗存的发现为探索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
临城小天池 | 品悟自然小天池 距崆山白云洞西27公里的小天池原始森林景区,海拔高度平均在900米以上,林地面积6.7万亩,原始次生林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极具价值,盛夏平均气温仅230C,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全区分为小天池、长沟、三峰山、寺台、金銮殿垴和九树垴6个景点,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 由于地形封闭,生态环境处于原始状态,自然景观千姿百态、特色鲜明,既有奇峰怪石陡崖峭壁千余处,溪泉瀑潭100余条,又有花、木、乔、灌、草等高级植被700多种,鸟、虫、畜、兽等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金龟驮书”、“棋盘仙迹”等宜人景观16处,狍、獾、野猪、野羊等珍惜动物30余种,雉鸡、秃鹫、猫头鹰等稀有鸟类80余种。景区内的银泉水富含硒等多种矿物质元素,是防癌长寿一绝。有史以来,当地居民饮用此水,从未患过癌症,人均寿命80岁以上。 地址:河北省临城县距崆山白云洞西27公里处 交通路线:自驾车东行出石家庄市上京珠高速南行,到“柏乡、临城” 出口下道,到临城县城后,向崆山白云洞方向行驶,过了崆山白云洞、岐山湖后,到东管等村,就能看到到小天池路标;也可以到邢台市的胜南客运站乘车到临城,每日7时40分开始发车,约40分钟一趟,1小时40分钟即可到达临城县汽车站,车费为13元。从汽车站打车到崆山白云洞,只需30元左右,然后坐小中巴到小天池。 |
岐山湖 | 岐山湖 岐山湖位于崆山白云洞西南2.5公里的岐山湖景区,始建于1958年,是县内农业灌溉用人工水库,库容量为1.76亿立方米。湖水清澈无污染,水质达国标二级。 该湖具有水面开阔,湖岸线长的特点。开发度假、游泳、垂钓、戏水、游乐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景区规划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8平方公里。这里湖水一碧如洗,平静清澈,湖边浅处呈淡绿色,湖中深处一片蔚,与远山互映,构成绿水青山的画面。湖的西北端,水漫潭林,树在水中长,水在林中流,船在树中游,意境优美独特。 湖中水产资源鲜美丰富,拥有数十种浅水鱼类,有重过百斤的青鱼,有大如锅盖的圆鱼,还有身长数寸的湖虾。金秋时节,常有野鸭栖落飞翔,别有一番野趣。湖边逶迤的低丘园林地带,绿草茵茵;岸边沙滩,细软洁白,纵目西眺,群山如黛。像一枚晶莹碧透的蓝色宝石,静静地镶嵌在巍巍太行脚下。这里四季如春,平和、幽静、起浮的峰峦倒影水中,游艇飞驰激浪花,一派“人间仙境”。她的端庄秀碧,她的含蓄静美,既可使乐山仁者陶然,又为乐水智者所迷恋。 目前,已建成大型游乐设施“激流勇进”、中国名塔园和度假别墅群等,环湖公路和绿岛生态科技示范园、蓝天绿色庄园、野战俱乐部等环湖开发项目正有条不絮的建设中。 地址:河北省临城县岐山湖景区 |
邢窑博物馆 | 临城邢窑博物馆位于崆山白云洞旅游区内,建于2009年9月,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邢窑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现有藏品30多种共计604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已成为展示陶瓷文化的窗口和科普教育基地。邢窑遗址于1980年在临城县被首次发现,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窑是我国古代生产白瓷最早的窑场之一。它始烧于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了鼎盛阶段,成为我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唐代邢窑白瓷造型独特,产品精美,产销量巨大,无论是对我国的物质文明还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邢窑白瓷的烧制成功,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争奇斗妍的两大体系。邢窑的烧造历史从北齐、隋代、唐代至五代、宋、金、元,代代传承,源远流长。 邢窑的范围跨州连郡,是一个庞大的窑区,包括内邱、临城、邢台的窑址均为邢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遗址主要位于河北省内邱、临城、邢台三县和邢台市区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带,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的泜河、李阳河流域,集中在临城县西双井以南、邢台县西坚固以北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 |
桐花“奇石谷” | 桐花“奇石谷” 在赵庄乡桐花村西,新发现一处风景区,当地人名为奇石谷,北接省级森林公园,距崆山白云洞48公里。10平方公里景区内峰险石奇,谷幽气清,林深水秀,乃太行风景名胜之奇葩。 奇石谷得名,因石奇。奇石则由花岗岩,经亿年风蚀和第四纪冰川作用造化而成。进入景区,但见群峰挺拔而像形,巨石突兀而有灵。如龙马、如麒麟、如神鹿、如织女者惟妙惟肖,似小猪、似小鸟、似喇叭花、似龟者栩栩如生。谷内山泉常年不断,有银蛇瀑布更为瀑布一绝,天然壁画玉女神思、君臣对话、织女图更是鬼斧神工令人称奇!森林遮天蔽日,空气清新如洗,为游人增氧润肺消暑,令人畅快。峰石间走兽戏跃,林深处飞鸟鸣啼,难得幽悠!涧峡内清泉九曲,潭瀑连珠,无比秀美。 此地春可踏芳草,夏可纳清凉,秋可赏红叶,冬可观冰瀑,一年四季景色皆宜。 地址:河北省临城县赵庄乡桐花村 交通路线:南来游客沿京珠高速在“隆尧、临城”出口下道穿过107国道西行76公里,或沿107国道在“冯村”向西76公里即到;北来游客沿京珠高速在“柏乡、临城”出口下道穿过107国道西行76公里,或沿107国道在“镇内”向西76公里即到;沿平涉线游客到赵庄村后往西3公里即到。 |
歧山湖 | 歧山湖位于崆山白云洞西4公里,以度假休闲为特色的风光湖资源。岐山湖最大蓄水量1.7亿立方米。建有商周古城、激流勇进、中华名塔园和一批水上游乐项目。投资用1800万元的岐山湖银苑已投入使用,投资2000余万元的岐山湖度假别墅群正在建设之中。 岐山湖,又名临城水库,始建于1958年。湖水清澈无污染,水质达国标二级。该湖具有水面开阔,湖岸线长的特点。开发度假、游泳、垂钓、戏水、游乐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景区规划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8平方公里。被誉为山川秀丽,林幽水秀,山水宜人的“临城之胜”。 岐山湖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同时兼顾景观房产的开发,设有生态展示区、休闲度假中心、疗养中心、戏水场、综合服务中心、旅游配套区、景观房产区等十大功能区块,真正构筑了一个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生态人居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度假园区。 |
普利寺塔 | 普利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又名万佛塔,座落在临城县城关东北部。据重修普利寺碑文记载:“宋皇祐三年建(公元1051年),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四年重修。”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我市保存完整的第二古塔,省级文保单位。 该塔座北向南,塔的基层砖墙上刻有974个小佛像,内壁四周砖刻佛像40个,故又名千佛塔,万佛塔。塔内有井,井内葬有志云异僧佛牙舍利,故又称舍利塔。塔居城北岗南,依坡就岗,塔基为高10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23米的石砌方台。塔身呈正方形,砖砌而成,高33米,九级八檐,大型飞檐斗拱,顶端有金属塔刹,每层四角原均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徐徐,叮当悠远,“普利晚钟”为临城八景之一。 一九五九年该塔遭一次雷击,塔顶稍向东斜。1981年国家拨款对塔身进行了维修。1991年,塔台东壁石墙遭暴雨冲毁,省文物局拨款进行了抢修。 |
歧山湖度假村 | 歧山湖度假村 歧山湖位于崆山白云洞西4公里,以度假休闲为特色的风光湖资源。岐山湖最大蓄水量1.7亿立方米。建有商周古城、激流勇进、中华名塔园和一批水上游乐项目。投资用1800万元的岐山湖银苑已投入使用,投资2000余万元的岐山湖度假别墅群正在建设之中。 歧山湖渡假村依湖而建,隶属于河北日报集团,别墅式酒店。为你提供:住宿、餐饮、会议,休闲、游览等服务。 |
河北临城国家地质公园 | 河北临城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河北临城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中段,临城县境内,总面积298㎞2,主要地质遗迹面积198km2,是一座以岩溶洞穴为主体,融峰林地貌、嶂石岩地貌、重要地层单位标准剖面、典型滨浅海沉积特征、水体景观和人文历史古迹为一体的“人间仙境”。 园区由崆山白云洞景区、天台山景区、小天池景区、岐山湖景区、古陆核地质遗迹景区五部分组成。园内核心区地下有北方稀有的石灰岩溶洞奇观,地面既是风景秀丽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又是研究地球科学、发掘古文化渊源的重要基地,使各种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地质景观得到有效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持续、和谐发展。 主要景区 崆山白云洞景区 ——研究北方温带岩溶洞穴及其景观形成的最佳场所 位于临城县城西6km的“华北第一洞”,发育在古生代中寒武世晚期张夏组灰色厚层鲕状灰岩中。洞体呈囊(袋)状,洞内碳酸盐岩岩溶造型类别齐全,单位面积景观载体密集,景观形态瑰丽多彩,原始本底保存完好。整个封闭空间都充满了琳琅满目,色彩鲜明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石帘、石瀑布、石花、石葡萄、石盾、鹅管等碳酸盐积淀造型。现已初步探明并开发了“人间”、“天堂”、“地府”、“龙宫”、“迷洞”五个连环套接的洞厅,最大洞厅约2170平方米,主要景点200多处。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溶蚀残留体构成特殊景观,次生钙华沉积规模较小,粗壮石钟乳、石笋、石柱不多,小者较多,尤以卷曲石、鹅管、石花为特色。该溶洞先后被国内外洞穴专家赞誉为“北方一大奇观”、“地下岩溶造型博物馆”和“世界喀斯特风景洞穴世博园”。 天台山景区 ——沉积岩学的天然博物馆 位于崆山白云洞西北8km,园区面积23km2。由距今18亿年沉积的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组成。山体挺拔,顶平如台。主峰为五座桌状山并列雄伟挺拔,山脚500亩古柏林点缀着古刹和优雅,峡谷溪流清澈,丹岩飞瀑四溅。主要景点有象形山“天台卧佛”、“五谷仓”、“登天梯”、“龙首峡”以及慈云庵等八大寺庵遗址。石英砂岩层面多保留造型奇特的波痕、泥裂、槽模、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形态多变,类型众多。 岐山湖景区 ——人类祖先繁衍生息的故乡 位于崆山白云洞西南2.5 km,始建于1958年,原称临城水库,是县内农灌用大型水库,库容量为1.7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为国家二级饮用水;水面达10平方公里以上,是省会石家庄周围唯一一个未列入饮用水源地的大型人工湖。湖周有广阔的丘陵,现正在开发建设高级政务与商务接待中心。这里历史上曾是人类祖先繁衍生息的故乡,湖畔有龙山文化遗址、商周古城遗址等。 小天池森林景区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位于崆山白云洞西27 km,山体主要岩性为下元古界浅变质的砂岩、板岩,变玄武岩、长城系石英砂岩以及后期侵入的脉岩,经过构造运动的抬升、侵蚀、剥蚀等内、外营力交互作用,把山体雕凿成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高山、峡谷等地貌景观。该景区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平均在900米以上,森林面积6.7万亩,原始次生林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盛夏平均气温仅23℃。拥有高级植物700多种,野生动物100余种。 古陆核地质遗迹景区 ——地质遗迹保护和地学科考、科普、旅游基地 地处园区腹地,具有重要的地质旅游科学考察重要意义,全区共包括四个景群:以郝庄乡石家栏—上红鹤一带为重点的赞皇岩群岩石地层景群,以郝庄乡官都一带为重点的古元古代官都岩石地层景群,以赵家庄七峪—小天池一带为重点的古元古代甘陶河群岩石地层景群,以西竖镇黑城乡天台山—王家庄一带为重点的中元古代长城系常州沟组砂岩—寒武奥陶系景群。 古文物景区 在4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临城孕育形成了普利寺塔、唐宋邢瓷窑遗址、息波亭、-桥及古柏畅城遗址等文物积淀。其中邢窑遗址、普利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邢窑遗址并被列为全国大遗址规划保护项目。 农业生态园生机勃勃 园内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邢台丰乐园、绿岭公司)、省级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闫家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邢台丰乐园)。绿岭公司已建成中国最大的薄皮核桃生产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前南峪 | 前南峪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西部浆水镇,距邢台市区60公里,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分为抗大观瞻区、生态观光区、化山揽胜区、川林果园区、三支锅景区、大石岩景区和龙宫景区十大景区。景区内有邢和线,平涉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景区面积26平方公里,内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180 多处。 进入园区门口的抗大纪念馆、纪念碑、抗大旧址,2001 年被0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被-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5 年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大培养出少将以上军官240余名;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勋。这里是-、彭德怀、-、-、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森林覆盖 素有"太行明珠"之称的前南峪,植被覆盖率达94.6 % ,林木覆盖率90.7 % ,主要树种50 多种。95 年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五百佳”提名奖.被林业专家省为“太行山 前南峪(10张)最绿的地方”。万邦珍果园内万亩板栗漫山遍野,新疆薄皮核桃、没过凯特杏、没过红提葡萄、澳洲秋红油桃、大杏仁、欧洲榛子、乌克兰大樱桃以及杜仲、树莓、北海道黄杨和千株玫瑰等在此安家落户。在这里您可亲口品尝异国他乡的果实,亲身体会在绿色海洋里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景点陈列 抗大陈列馆、纪念碑和大型浮雕像矗立在景区入口处:笔架山、练胆峡、斧劈峰、七星阁、文昌阁、泽后亭等景点点缀于茫茫-之中;万邦珍果内已有美国红提葡萄、澳洲秋红油桃和乌克兰樱桃等品种安家落户;万株唐代板栗树和西洋参、杜仲、丹参、金银花等数十种保健药用植物枝繁叶茂,独成奇景;还有14亿年前的植物化石、古长城、志高厣、温泉寺等古迹。景区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七月平均气温24度,是人们消夏避暑、回归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前南峪旅游区 由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帏题名的“前南峪生态旅游区”系全国百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之一,它位于邢台县西部浆水镇,距邢台市区60公里,景区内有邢和线,平涉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北距云梦山23公里,南距峡谷群25公里,东距白云山7公里,西邻九龙峡7公里,处于邢台县主要景区的中心地带,景区规划面积116.8平方公里,内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80多处,共分为十大景区:抗大观瞻区、生态观光区、化山揽胜区、川林果园区、三支锅景区、大石岩景区和龙宫景区等。景区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七月份平均气温24摄氏度,是一处集旅游观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科学考察和传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 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西部浆水镇,距邢台市区60公里,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分为抗大观瞻区、生态观光区、化山揽胜区、川林果园区、三支锅景区、大石岩景区和龙宫景区十大景区。景区内有邢和线,平涉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景区面积26平方公里,内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180 多处。 抗大观瞻区 抗大观瞻区是前南峪景区的灵魂。来到前南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宏伟的抗大纪念馆、巍峨耸立的抗大纪念碑和生动逼真的抗大学员的群体塑像。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延安辗转迁址到这里,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瑞卿、何长工及抗大学员生活、学习、战斗的峥嵘岁月。抗大纪念馆陈列着自抗大1936年建立到新中国成立14年的建校史和艰苦卓绝的战斗史的大量图片和实物。置身抗大纪念馆内,观赏着件件珍贵的文物,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营养会潜移默化地洗涤着人们的灵魂,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抗大精神会自然而然地浸染着人们的心灵。这里已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军委副主席-亲笔题写的“国防教育基地”的匾牌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 生态观光区 生态观光区是前南峪景区的精髓。漫步在绿树掩映、鲜花芬芳的林荫小道上,板栗树千姿百态、枝虬叶肥;苹果园,春天鲜花惹人醉,秋季果实枝满头;还有那迷人的红果树、茁壮的橡子树以及叫上名、叫不上名的奇花野草,构成一幅幅和谐、优美的动人画卷,使人自觉不自觉地沉醉在大自然的梦里,忘却了尘世的一切忧愁、烦恼,熨平了一颗颗或激动、或浮躁的不安心灵。前南峪的植被覆盖率已达94.7%,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五百佳”提名奖,被林业专家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万邦珍果园是前南峪景区的点睛之笔。用常青小柏树栽植而成的再造秀美山川六个大字,浓缩着前南峪人民战天斗地的昂扬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不止脚步。站在泽后亭下,放眼远望,工程浩大的层层梯田不由你不对人定胜天的前南峪人肃然起敬;展现在眼前的一片片异国他乡的奇花珍果,美国的凯特杏、红提葡萄、乌克兰的大樱桃、澳大利亚的秋红油桃源区、欧洲的榛子区、西洋参园区令人大开眼界,使人不由发出不出前南峪、便可列国游的慨叹。果实成熟时节,信手采摘品尝,六国的风味,别样的享受。 化山揽胜区 穿过一条槐荫小道,我们就到了炼胆峡,炼胆峡是通往坐化山揽胜区的所经之路,峡内曲折险峻,盘绕向上直通云天,是游客攀岩、炼胆,手脚并用攀向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必经之地。通过步步登高的198步台阶和蜿蜒曲折的18道弯,再沿道而上108米,就到了坐化山上的静心台和文昌阁。 坐化山山势险峻奇特,海拔1024米,登上山顶,一身的疲惫顿被一览众山小的惊奇一扫而光,但见笔架山、斧劈峰、军寨山、太子峰、流钱山、大寨山等群山竟秀拜服脚下,令人回味无穷,豪气万丈。坐化山上密植800亩松林浴场,恰似一个庞大的氧气供应站,给人们常年提供着用之不尽的清新空气。穿梭流动在绿色海洋中的气流,含有大量的负离子,置身于松林之中,携几缕凉爽的清风,吸几口新鲜的空气,使人顿觉神清气爽。松林浴场不但有健身作用,而且这里的松涛啸月、松涛观景、松涛闻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有关坐化山的来历,更加优美动听。传说文曲星是北斗星第四星,武曲星是北斗星第六星,他俩均是掌管天下黎民百姓文武功名的神仙。在没入仙班之前,他俩结伴云游来到太行山一片森林小憩,发现此地地貌景观雄奇险峻、祥云缭绕、气象万千,顿觉万翠盈胸心旷神怡。于是,他俩商议在此地隐居修行。文曲星掷笔化成笔架山、武曲星挥斧劈出斧劈峰,然后他俩就地打坐,经过10多年的修行,得道成仙,其肉身居然变成了通天拔地、气势宏伟险峻的坐化峰。坐化峰上的文昌阁,相传文昌帝掌管人间的生死爵禄,是古今文人墨客供奉的地方。 浆水镇 邢台县辖镇。1953年建浆水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1公里。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2.4万。通公路。辖浆水、营房台、栗树坪、八里丈、坡子峪、水门、寨上、寨沟、河东、安庄、南口、大寨、前南峪、后南峪、下店、冯家沟、宋家峪、川林、吕家庄、马兰、安上、珍珠套、潮子、坪上、贾庄、清沙坪、滑子、翟沟、翟沟门、前…… 详细++万邦珍果园抗大纪念碑文昌庙军寨山前南峪七星潭化山松林佛头山洗砚池斧劈峰化石谷凯特杏林抗大总校旧址秋红桃林连心河叠瀑丹青湖纱帽山化山瀑布古树名木景观练胆峡苹果林将军林青年林邢台笔架山坐化山大樱桃林 |
邢台天梯山 | 邢台天梯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邢台天梯山简介 天梯山游览区位于邢台市西东牛庄,距市中心22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7路公交车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山势突兀,雄浑险峻,千余级石阶直上云霄;山腰有远古洞群,洞连洞、洞套洞,曲折回环,幽深莫测;洞中遍布石花石瀑石钟乳,肖人肖兽,千奇百怪,目不暇接;山脚哟暗和金水洞,泛舟洞中,灯影浆声,如入仙境。游人登临绝顶长寿峰,但见群山环拱,村庄历历,田畴锦绣,川口湖烟波浩淼,令人心旷神怡。景区西部,冷风洞天下绝伦,宝剑峡壁如刀削,黑龙潭清冷沉绿,另有一番野趣。特别难得的是,这里是抗金名将牛皋的家乡。牛大将军曾在这里依山凭险,率众抗金。至今山腰间遗迹尚存。另外还有众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世代流传。总之,这里54景景景美,36洞洞洞奇。在这里可登山、可戏水、可垂钓、可泛舟、可考古、可科研、是邢台不可多得的一处西郊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