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承德 >> 双桥区 >> 西大街街道

西大街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历时89年。清代前中期的几位皇帝几乎每年都来这里消夏避暑,处理政务,通常是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个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山庄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苑景区又分为山区、湖区、平原区三部分。以山区面积最广,约占山庄总面积的70%多。山庄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  清代山庄内共有亭子90座,堤桥29座,碑刻摩崖25处,假山叠石70余组,殿宇、楼堂、寺庙、亭台、塔阁等各种建筑120余组,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康熙皇帝以4个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皇帝以3个字命名的36景最为著名,合称“避暑山庄72景”。康熙皇帝称赞这里是“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山庄宫墙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著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绕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当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变更,避暑山庄也历尽了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山庄才得到了新生,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清朝初年,中国藏传佛教在我国蒙、藏地区(包括青海、新疆)势力强大,教徒信仰虔诚,佛经教义是蒙、-民的精神支柱。喇嘛教上层人物在政治上有效地控制着地方政权,经济上汇聚着大量财富,文化上掌握着经堂教院。清政府为加强对北疆的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怀柔”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蒙藏民族采取“因其教不易其俗”、“以习俗为治”的方针。乾隆说“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反映了清统治者以顺应少数民族习俗、尊重蒙藏上层人物宗教信仰,来实现密切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巩固国家统一为目的的战略思想。  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驻跸使用以后,皇帝每年秋狝(秋狝(xiǎn):中国古代在不同的季节打猎有不同的称呼。在春季称为春蒐;在夏季称为夏苗;在秋季称为秋狝;在冬季称为冬狩。)前后均要在此长期停住,消夏避暑,处理军政要务。由此而来的大批蒙藏等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每年都要到承德谒见皇帝,参加庆典。借此,清廷便在承德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为前来的上层政教人物提供瞻礼、膜拜等宗教活动场所,功能上同避暑山庄相辅相成,互为补遗。

普宁寺

普宁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经过整体维修后,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普宁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普宁寺是乾隆时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是一所汉藏结合的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结合的相当完美  普宁寺始建于1775年,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国务院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庙占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既有金碧辉煌皇家寺庙的宏大规模,又是佛门圣地“曼陀罗佛国世界的中心”。整座寺庙平面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伽蓝,即寺庙。七堂一般是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后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便供奉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中。2007年,普宁寺被评为我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  普宁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部烈河畔,由于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称大佛寺。普宁寺地理位轩适中,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占地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宗教活动的中心。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寺。普宁寺的修建和取名都表明清政府希望天下永远太平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始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普宁”普天下安事羲。  普宁寺的总平面布局呈纵深对称式格局,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主要建筑都位於中轴线上。普宁寺的建筑风格明显分为两部分,前部采用“伽蓝七堂”式布局,後部采用“蔓陀罗’式布局。  大乘之阁是普宁寺建筑的热潮,总高39米,是我国现存古建中较高的一座,占第三位。阁内供奉一尊世界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观音高22.28米,腰围15米,重约二百一十吨,用木材近一百二十立方米,其造形优美比例匀称,堪称世界艺林中的精品。普宁寺 普宁寺 普宁寺 普宁寺

普乐寺

普乐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乐寺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东岸山岗上。据《普乐寺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民族0活动后,西北边疆地区多年的0混战局面得以统一。因巴尔喀什湖附近和葱岭以北各少数民族首领每年来避暑山庄朝见乾隆帝、扈从木兰秋□而建此寺。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乐寺占地面积2.17万平方米,面西。以宗印殿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布局为典型的汉族佛寺传统形制,依次为庙前广场、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配殿和宗印殿。宗印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建于1.36米的基座上,前后各出三阶,正面中央设御阶,雕刻精美。屋顶为重檐歇山绿剪边、黄琉璃瓦顶,正脊满饰三彩琉璃云龙纹,中置□嘛塔宝顶,两侧饰佛教八宝。殿内供奉三方佛和木雕八大菩萨。殿前及两侧之山门、配殿、钟鼓楼均为一般清制官式做法。  宗印殿后部为以条石砌筑高3.36米的金刚墙围砌而成的高台。台上建有4门和与之连接的72间围房(已无存)。正门西向,为面阔3间,进深一间前后廊单檐歇山式。内置乾隆御笔镌刻《普乐寺碑记》碑1通。围房正中为44.4米见方的2层石砌方台,下层高7.2米,四面正中辟拱门,台上砌雉堞,俨若城池。南北拱门为深龛,东西拱门内左右有石级可登台顶,出口处各建三间卷棚歇山风雨蹬道亭。台顶正中为32.8米见方的石台,高6.6米。四面正中亦辟拱门,东西为深龛,南北拱门内东折有石级可登台顶,出口处亦建有风雨亭。这2层方台称为“□城”,即坛城,为□嘛教密宗-、传授密法之地。此形制为中国仅有的实例。  □城正中为普乐寺后部主体建筑旭光阁。阁平面为圆形,直径21米,高24米,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檐柱、金柱各12根,环布成两个同心圆,东西南北四方设门。檐柱支撑下檐,金柱支撑上檐。额枋、垫板及檐桁均为圆弧状。阁内顶部饰龙凤天花和云龙戏珠藻井,溜金斗□逐层上收,藻井构件满敷金叶,为中国古建藻井之冠。在英武石雕砌的圆形须弥座上建有中国最大的立体“曼陀罗”,内供□嘛教密宗本尊“上乐王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普乐寺一直受到重点保护,1980~1981年国务院拨专款进行了重点大修。  

磬棰峰

磬棰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导游   磬锤峰的形成得归功于地质运动,数百万年以来,随着地壳运动,承德渐渐形成许多千奇百怪的岩石,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构成了千岩竞秀的“丹霞地貌”。  看点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承德一带是汪洋大海,磬锤峰处是海眼,岸边人以捕鱼为生。有一个海怪经常出来吃人,一个小伙子为民除害,用鱼叉扎瞎了海怪双眼。龙王大怒,将小伙子擒入龙宫绑在后花园,准备剖腹挖心。龙女路过见小伙儿眉清目秀,威武不屈,遂产生爱慕之情,决心搭救。于是就盗取了龙王的定海针,带小伙子逃出龙宫。龙王派兵追赶,龙女便甩出定海针,将海眼堵住,这里就渐渐变成了陆地,龙王无奈就逃到别的大海去了。龙女和小伙子结了婚,日子过得很美满。  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就派兵来抓龙女,龙女宁死不屈,被点化成桑树,栽在定海针即棒槌山半山腰上。现在这棵桑树还年年结出桑葚,色儿白,个儿大,味甜。老人们说,若是能吃到它,年轻人长生不老,老年人返老还童,有情人终成眷属,蜜月夫妇能白头偕老。 介绍  位于市区东部的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内,因其形似棒槌,故又俗称棒槌山。罄锤峰古称石挺,是河北承德的名山,走在承德市区,抬眼即可见到这一景观。    河北承德市

承德魁星楼

承德魁星楼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魁星楼风景区位于承德市区南部半壁山之巅。占地5万平方米,周围800米围墙由虎皮墙石,青砖砌成雉堞,顺山崖蜿蜒,似一条巨龙与主楼相掩相映,增强了景观气势。主景区由数组仿青建筑组成,占地规模比原址要大出数十倍,又增添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新景观。整组建筑色彩斑斓,宏伟壮观。  魁星楼景区主体建筑依山就势,叠峙而起,自上而下依次为楼、廊、殿、阁、苑,呈现独特的道教建筑风格。主楼建于山巅,拔地接天,气势宏伟,供奉开文运点状元的魁星神。山腰处的碑廊开阔舒展,镶68块古代先贤人物碑刻,16块与道教和魁星信仰相关的特色碑刻,还有11块大型木雕情景画,展现五千年中国文化精髓,激励后人上进求学。其下荣仕、乐真二殿供奉“福禄财安”和“寿喜乐和”八仙,其木雕塑像。光彩照人。背景壁画趣意绵绵。门殿配有大型道教护法神张天师等系列壁画,均采用沥粉描金手法,众神像栩栩如生,堪称庙宇壁画精品,门殿两侧是百幅珍稀翰墨、名人珠玑。象征道家36洞天的36级丹阶之下是高大的龙门,与主楼魁星手的才斗、珠笔遥相呼应。  广场之上是展现几千年道教文化和延袭千余年古代科考内容的绿色苑区,“五魁苑”展示了中国古代科考内容程序和“五经”真谛。“八仙奉魁苑”可感受到中国道教诸神的形成,排位关系和道教高深讲究的-内容。  苑区东侧一字排开为承德民俗工艺系列屋,到此不仅可以够到独特的旅游纪念品,还可欣赏承德民间工艺师们的各项绝活,如剪纸、布糊、泥人、布画等等。景区内戏楼、广场每天定时演出有关魁星点状元和古代科考方面的文艺节目,各项演出活动都可供游人参与。  景区内美化绿化别具风格,于道教民俗氛围相融相衬。有独立成园的芍药园,樱桃园,枣园、香春园、红果园等果木园林区,春夏秋三季游客即可赏花看景又可品尝时令鲜果。  半壁山上有泉水涌出,相传为聪明泉。清水常注,清凉爽口,满而不溢,泉水一侧半壁山临流险峻,其崖边铁锁结链筑成百余米临崖栈道。环半壁山顶依式置七盏石制星灯,似乎讲述着北斗七星的信仰和传说。景区内还设有供游客用餐,供游人小憩的木屋及娱乐等服务设施。每年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均举行法会、庙会等大型活动。

热河烈士纪念馆

热河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是根据原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议修建,该馆始建于1956年,1964年正式开始接待参谒人员。占地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占地1200平方米高达31.6米的纪念碑和1500平方米的三座陈列馆,年接待参谒人员和游览人员达16万余人次。是中宣部、民政部、河北省委省政府、承德市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精神文明单位。  自建馆以来,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始终坚持以“褒扬先烈、教育群众”为工作宗旨,累计接待观众达300余万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以弘扬爱国精神为主旨,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先烈们的爱国精神,激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向先烈学习,培养和造就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过不懈努力,不断加强馆内软硬件建设,我馆于1995年以来先后与十余所院校以及当地驻军部队、企事业单位结为爱国主义教育共建单位,同时还与六所中小学校结为德育教育基地。现已成为寓教育与游览为一体的良好场所。  功能主体区—纪念碑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承德市区松鹤山岗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区内,是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主体建筑之一,同时也是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纪念碑1957年建造,占地1200平方米,高31.6米,建于两层碑栏之上,由花岗岩砌筑。其建筑风格、碑身式样、汉白玉浮雕均同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背面由热河省委、省政府题写的碑文。热河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建造蕴中华之威壮,集革命志士之英灵。时至1964年4月5日清明节,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了落成典礼及公祭大会。  功能主体区—陈列馆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区域是有三座陈列馆组成,总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分主馆和南北两座配馆。是传统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大屋顶、琉璃瓦、五脊六兽,座西面东。现展览为2003年进行了重新布展,2004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其中两座展馆展出的是原热河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外来侵略的革命斗争史及部分英烈的革命事迹。展线200余延长米,展出文物100余件、图片200余幅。第三展室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专题图片展。  甬道两侧游览休闲区  登上九十八级台阶,展现眼前的便是苍松翠柏映衬中的百米甬道,两侧分别是接待室、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史展览室。甬道两旁松柏滴翠、绿树成荫,牡丹园、芍药园争妍斗艳。两座仿古式纪念亭流芳亭、景仰亭分列两旁,它既为人们参观提供休憩场所,同时也表现了后人对先烈事迹的“流芳”和对为民族为革命牺牲的无数仁人志士的“景仰”。景仰亭西侧是董存瑞烈士舍身炸碉堡的塑像,形象生动的再现英雄舍身为国的壮举。  纪念馆正门及上山台阶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1956年破土动工,1964年正式开放。原热河省政府主席李运昌亲笔题写了馆名。纪念馆大门于2009年重修,以花岗岩为材质,更显庄重古朴。走进纪念馆大门,沿着九十八级台阶拾阶而上,对革命先烈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石阶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军侵占热河时期设置忠灵塔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修建。几经维修改造,已与原貌相去甚远,为了保留历史的印记,在中间留出宽3米的原石阶,静静的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同时更让人们勿忘历史,以醒后人。

布达拉·行宫景区

  布达拉·行宫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正北狮子岭南麓,占地25.79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组成,两座寺庙先后修建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因仿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和班禅行宫。布达拉·行宫景区为两座汉藏结合式寺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庄严,形成了一幅雪域高原的风情画卷。游览布达拉·行宫景区,沐浴在赐寿祈福的宏伟神光之中,是对藏文化的一次全面解读。  体验吉祥  无须远行高原,就能望见西藏的布达拉。  无须跋涉雪域,就能听到藏民的达玛鼓。  走进布达拉·行宫景区,在御座楼欣赏“普陀之光”原生态藏族歌舞;在金贺堂亲见手绘唐卡,回味藏民俗特色,感受藏民族智慧;在千佛阁体验皇家福寿文化,于一千零一十九尊无量寿佛前求福祈寿……  感悟心灵  布达拉·行宫景区浇灌对知识渴求的心灵。  在东罡殿听《盛世佛光——观音文化展》讲述观音教化、传说故事、民间信仰、祝圣仪轨。  在万法宗源听《天国使者——班禅文化展》讲述-转世、金瓶掣签、历代班禅额尔德尼。  拜无量寿佛 祈福寿绵长  公元1771年是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80岁的寿辰,乾隆是位非常孝顺的皇帝,为了母亲的寿辰,1767乾隆皇帝下旨在承德修建普陀宗乘之庙,并且要求庙内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作为给母亲举办生日庆典的场所,1771年寺庙建成并且成为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中规模最庞大的一座寺庙。  拾级而上,会发现庙内的大红台壮丽无比,红台的女儿墙以及南面正中都嵌饰有琉璃佛龛,龛内供无量寿佛,黄绿相间,色彩极为绚丽。进入红台,在南群楼“秘密胜境”的东西次间内各有一座八方紫檀木塔,两座九级木塔坐落在须弥座上,通过二、三层空井直达群楼平台之上,每座木塔内供奉有鎏金铜无量寿佛1080尊,堪称世间难得一见的奇观。这些无量寿佛都寄予着乾隆皇帝希望母亲福寿绵长的美好心愿,如果想为自己和家人祈求一份与崇庆皇太后一样的福气,就一定要前往无量寿佛前拜一拜啦!  万法归一殿——世界为之着迷的辉煌金庙  万法归一殿是宗教建筑中的瑰宝,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隐于大红台群楼之中,楼台下部被三层群楼合围,耀眼的金顶高出群楼之上,远远望去金光闪烁,犹如一座金山。殿顶全部覆以鱼鳞铜瓦,每块瓦鎏金所用的黄金有50克,相当于每块瓦都含有重约1两的黄金,当年建整个大殿共用黄金15000多两。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典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计划在中国寻找一座第一流的喇嘛庙,并搬到芝加哥参加于1932-1934年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斯文·赫定四处寻找合适的目标,但都不尽人意。直至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看到了万法归一殿,为它金光四射的金顶,色彩斑斓的彩绘,精湛独特的建筑风格所深深吸引。于是斯文·赫定一行人开始了与当局的谈判,如何才能在不损毁原建筑的前提下,将万法归一殿搬到芝加哥?最后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一句话使得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可以提供建筑的模型”。由梁思成先生主持,200多名能工巧匠日夜兼赶,历时一年按照原建筑物十比一的比例,将万法归一殿两万八千多个主要部件复制完成。斯文·赫定将复制品带回美国后,再次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将万法归一殿复制出来。在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上展出的这件来自中国的建筑艺术杰作,引起了当时世界的轰动,由于其金光灿烂的金顶,万法归一殿的复制品被西方人亲切地称为辉煌金庙。布达拉·行宫景区 布达拉·行宫景区 布达拉·行宫景区 布达拉·行宫景区

热河文庙

热河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热河文庙建于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积淀,它不仅是当时大清陪都祭祀孔子之处,还是承德府及所属州县的“教育中心”。由于承德在清代所处的特殊地位,热河文庙在全国文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建制上考证其为全国三大孔庙之一,与北京、山东曲阜孔庙齐名。清朝皇帝曾多次在这里举办祭孔大典,同时促进了当时热河的科举制度发展到空前盛世。热河文庙作为皇家敕建寺庙,与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等其它寺庙共同构成环列避暑山庄周围的皇家寺庙群,是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百年间,它不仅见证了康乾盛世祭祀礼仪的庄重神圣、钟磬悠扬,也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重要历史过程。如今的文庙,在承德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以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北方地区具备清文化和儒家文化双重特色的旅游景区。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环抱承德市区,距市区约2.5公里,公园自然景观奇特,以千岩竞秀、异峰峥嵘的丹霞地貌著名。总面积1.06万公顷,规划为四个景区,和闻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相融。山庄和寺庙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在公园之中。公园四周群山绵延,青山如黛,层层的山峦如列屏障,武烈河蜿蜒流淌,有机地将山庄、寺庙、森林、奇峰联结起来,融于苍穹。朴素淡雅的山庄,金碧辉煌的寺庙,形貌各异的奇峰,窈窕似练的流水,和大片的森林交相辉映,互相借景,组成了一幅壮阔无比的绮丽风景。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众多,有擎天而立的磬锤峰,有昂首凸目的-石,有袒胸露腹的罗汉山,有高没云端的僧冠峰,有雄居峰顶的鸡冠山,有造型宏伟的夹石墙。这些岩峰形貌奇特,体量宏大。其中以磬锤峰最为奇特,它下悬绝壁,上接蓝天,峰体上粗下细,形如棒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此有极为逼真的描述。  景区内有一挺拔峭立的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石柱高59.42米,其上粗下细,形如洗衣用的棒棰,故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俗称“棒棰山”。磬锤峰为承德十大名山之一,古称“石挺”, 在峰峦起伏的山间,磬锤峰孤峰拔起,犹柱擎天,与峰峦涧濮,宏伟的寺庙,山庄的园林,巧妙地溶为一体。现已成为中外游客不可不至的必游之地。   为了观赏磬锤峰,康熙帝在避暑山庄西山上建造了一座“锤峰落照亭”,与磬锤峰遥遥相对,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二景,为一方亭。每当夕阳西照,漫天红紫。此时,东山的磬锤峰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康熙、乾隆、嘉庆曾在近黄昏时率文武百官及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登亭举行蒙古风味的野宴,并观看磬锤峰落日余下的雄奇俊秀的景象。此亭与“北枕双峰”、“南山积雪”、“四面云山”三亭均位于山庄岗峦之巅,遥相互应。  磬锤峰半山腰有棵树龄达300余年的桑树,名蒙桑,虽生长在石缝间,却长得枝繁叶茂,结白桑葚,又肥又大,据说,吃了它可以益寿延年。  磬锤峰南500米左右的山崖边上,一块大石昂首凸目,跃跃欲试,远远望去,酷似一只蹲坐的大-,这就是-石。石-背北面南,头探出悬崖,大嘴微微启动,其态十分惹人喜爱。-石身高约14米,体长约20米,腹下有两个空洞,两洞南北相连,东西贯通,人可爬行而过。盛夏登游,洞内凉风习习,清爽异常。   关于磬锤峰的成因民间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承德一带是一片0大海,磬锤峰处为海眼。当时有一只海怪经常伤人,一个小伙子为民除了害,却触怒了龙王,被绑入龙宫。龙女路过见小伙 儿眉清目秀、威武不屈,产生爱慕之情,于是就盗取了龙王的定海针,带小伙子逃出龙宫。龙王派兵追赶,龙女便甩出定海针,将海眼堵住,这里就渐渐变成了陆地。龙女和小伙子结了婚,日子过得很美满。玉皇大帝知道以后派兵来抓龙女,龙女宁死不屈,被点化成桑树,栽在定海针即棒槌山半山腰上。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5年12月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修建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1956年破土动工,1964年竣工并正式开放。纪念馆位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区南部的松鹤山上。坐西朝东,地势高敞,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馆区内松柏苍翠,建筑古朴,与历史文化名城格调合谐,相映成辉。走进大门拾阶而上,依山就势的98级台阶,寓意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九一八”国难,永远不会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随着台阶的逐步升高,一种崇敬、庄严的感觉油然而生。通过长达百米的宽阔甬道,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纪念碑主体展现在眼前。两层碑栏之上,矗立着由花岗岩砌筑、高达31.6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其建筑风格、碑身式样、汉白玉浮雕均出自建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同一批能工巧匠之手。碑身正面,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纪念碑的后面是占地 1400 平方米的“陈列馆”。展厅正面悬挂着肖克将军题写的“陈列馆”牌匾。  建馆40余年来,纪念馆收集了数百万字的烈士资料和大量的革命文物,保存了5000多名烈士英名录,并通过声、光、电、沙盘等现代化陈展形式,先后举办过6次大型热河革命斗争史陈列、革命烈士事迹展览;革命文物展览;接待观众达200余万人次。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广大青少年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馆藏著名烈士有:民族英雄孙永勤,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陈镜湖、韩麟符,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迁遵兴联合县县长姚铁民,西安事变中捉蒋功臣刘桂五,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等数十位烈士事迹。其中团职以上30余名,立卷达200多名。1995年以来,这里曾先后被民政部,河北省委、省政府,承德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德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河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每年北京、天津、内蒙、辽宁来这里参谒和游览的人员络绎不绝。每逢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的生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承德市各界人士都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这里已成为青少年入队、入团、新党员入党、新战士入伍宣誓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场所,是集教育与游览为一体的花园式单位并早已成为承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旅游向导: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处于承德市中心区,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磬锤峰、魁星楼等景区遥相呼应,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通达,附近有露露大酒店、金泰饭店两座三星级饭店,可为游客提供高标准的旅游服务。

夹墙沟

  夹墙沟自然风景区位于承德市东桲椤树村境内,是国务院批准的一级自然风景区。由于千万年沧海变迁,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了雄伟神秘、平行排列的三道石墙,故为“夹墙沟”。  夹墙沟内有三座石墙山,其中第一道石墙山长566.69米,高106.5米,最厚处6米,最薄处不足1米,石墙上有4个天然石窗,虽然不大,隔山可见蓝蓝天空,比如远看像一只碗大小的三角天,此景观在我国极为罕见,堪称天下一绝。  第二道石墙山长300米,高80米,石墙上有两个大溶洞,洞中泉水终年不断。在主峰半山腰有一个长38米,高20米的灵龟洞,洞门上方形成的滴水观音形象逼真,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第三道石墙体积小,两洞之间的回音超响,两道石墙似乎欲合拢倾倒,令人头晕,有登上夹墙顶,能观承德的八大名山之称。  景区的第一道石墙山最为壮观,似一道天然屏障立在面前。盛夏,山前阳光灿烂,山后却清爽如秋。行走在茂密的槐树林间,真是避暑胜境。而你到侧面看是,山就变成了一根擎天柱了。  夹墙沟还有众多奇石怪洞,如“观音圣水洞”、“滴水姻缘洞”、“石人床”、“龟背石”、“财神洞”、“平安洞”等,对面是“娘娘篹”“老宫帽”,还伴随着一连串神奇的传说。相传夹墙山北峰的大旗山顶是当年王君可元帅点将的地方,当年花木兰大战小红山就在此处,所以,下山路上的石人床也称“木兰床”。  更让人称奇的是,从第一道墙山后向里走登山,走过百步云梯到海拔700米的山顶沿羊肠小路向后转下山,下到一半处突然没路了,下面是山涧。而左侧贴身的山岩有个半米高的岩洞,透进了阳光,原来是平安洞,爬过去是山那边,也就是下山的路了。  整个景区都特别天然,没什么人文景观,紧邻田园风光。四周是群山峻岭,沟壑里袅袅炊烟。紧挨城市,还那么世外桃源,很值得一来。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桲椤树村东侧  乘车线路:承德市内乘21路公交下车后大约还要走1.5公里的路即到;或乘1路公交车到红石峦处下车,再打车走约4公里的路即到。

僧冠峰

  介绍  位于市区南部,因形似僧帽而得名。海拔650米。相传观此山山顶的景色变化可知天气的变化,所以为人所称奇。春夏秋三季,一早一晚,峰顶都会有淡淡的云雾笼罩,严冬时节则银装素裹,苍茫壮丽。   承德著名旅游风景区——僧冠峰风景区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正南,峰的相对高度300米,海拔650米。峰顶形似一僧帽,乾隆帝题名僧冠峰。山峰风景山峰东临武烈水,南倚九华山,绵亘起伏,层峦叠嶂。春夏秋三季,早晚之间,峰顶云雾升腾,似薄纱轻绢,清丽淡雅。严冬时节银装素裹,苍茫壮丽。这座山的奇妙之处在它还能“以云气聚散占晴雨辄验”,据说一年四季只要看山顶景色的变化,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景区风情景区占地面积400公顷,自然、人文景观浑然一体。御赐僧冠峰、天成达摩像、龙王拜佛等奇峰异石形似神俱;缤纷灿烂的樱花园使人如同置身于暮春四月的东京,体味浪漫的异国风情;精致的丁香园、葡萄绿廊、枫树园等植物景观使景区四季风景如画;60公顷森林浴场缥缈浩瀚,置身其中神形俱爽;武烈河傍山而行,充满情致和灵性;《世界佛教之光》摩崖雕刻汇集了世界各国佛教经典艺术造像之大成,高妙庄严,气势非凡;德国威岗管轨式滑道惊险刺激,有惊无险,令人乐此不疲;四星级锦江(文冠)饭店功能齐全,闹中取静、幽中取雅,别致舒适。当地民谚这座山最奇之处,还不在于景物风华,而是能“以云气聚散占晴雨辄验”。当地民谚说:“下雨戴雨帽,刮风戴风帽”。当地百姓,看到云层集在僧帽山顶,缭绕不散,都知道天将下雨;看到云层偏在僧帽山脑后,就知道要刮风。周边景致僧冠峰为承德名山之一,附近景色秀丽,武烈河水从山脚下蜿蜒南流。夏秋朝暮之际,僧冠峰云雾升腾,似薄纱轻绢,清丽淡雅;严冬雪后初晴,山峰若皎然寒玉,别有一番天地。登上僧冠峰,锦绣山城尽入眼底。

广缘寺

广缘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广缘寺位于普佑寺东,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占地面积0.45公顷,汉式,由普宁寺堪布喇嘛擦鲁克集资敕准建设,乾隆题“广缘寺”。今后殿已毁,其余建筑残存。山门南向,三楹,内立哼哈二将。北为天王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三楹。东配殿为经房,供关羽画像;西配殿置舍利塔三座;正殿五楹,供三世佛,后殿两层,面阔七楹,为诺门汉-住所(乾隆的经师)。乾隆时期,此庙常驻喇嘛22名,银响由理藩院供给。  广缘寺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0.45公顷),长方形院落。属汉式四合院样式中的大式建筑,它也是外八庙中最小的、最后建成的寺庙。山门也称为门殿,面南向三间式殿宇,正中镌石匾,门额题为“广缘寺”,东西围墙中部开左、右掖门,门殿内供奉护法金刚,即哼哈二将和一尊。山门内两侧有幢竿,为挂经幡之用。正北为硬山顶五楹天王殿,殿内供奉布袋和尚尊像和护法四大天王尊像。  天王殿北有大殿七间。此殿为该庙的主殿。殿内供奉金漆木雕的三世佛:迦叶像、释迦牟尼像(中)、弥勒像。主殿硬山灰布瓦,无彩绘,有跑兽七尊,这种建筑样式在外八庙其他建筑中是不多见。大殿东西建有配殿。东配殿内供有奉护法伽蓝关帝(关羽)画像,殿内曾有经案,是喇嘛念经的地方。西配殿内供三座舍利塔、佛挂画,是存放-骨灰的地方。  大殿正北是全寺的后院,靠近山根处建有七间二层楼一座。正中三间为佛堂,两侧是经堂、居室,是主持堪布喇嘛即诺门罕-乾隆的经师)念经和修行的地方。楼的两侧各有僧房十余间,供住寺喇嘛的居住。据《热河园廷则例》记载时期,此庙常驻喇嘛22名,银响由理藩院供给。现后殿已毁,其余建筑残存。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普宁路普宁寺东侧  乘车线路:承德市内乘坐6路、26路公交车到普宁寺站下车即到。

承德城隍庙

承德城隍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  承德城隍庙景区位于承德市中心,西大街路北,距避暑山庄约1公里。这是一座典型的汉式寺庙,格局简炼。一如随意散落在江南某个小镇的庵院庙堂,但是稍加留意便可看出这座寺庙的气度与众不同。  首先庙前高悬的道幡说明这是一座道教寺庙,这在热河街上可谓凤毛麟角。遍布避暑山庄周围的多为藏传佛教寺庙,而修建这样一座道教寺庙则是出于对汉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尊重,同时由乾隆钦定“热河都城隍庙”似可说明古热河在当时社会的政治地位。热河都城隍庙黄琉璃披顶,彩饰飞扬,有意无意地显示它傲然于各地城隍庙的尊贵。现内设神像近九十座,除“天下第一城隍庙”外,其余各殿供奉文、武、义、财神、孔子、朱熹、文昌帝君和极具特色的六十甲子神。主体建筑福荫严疆殿供奉着一尊城隍坐像,面目慈善,号称“天下第一城隍”。  传说城隍神是康熙皇帝十七皇子允礼,允礼自幼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政绩斐然。他死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乾隆三十七年值工部尚书周礼元理奏请修建热河都城隍庙,乾隆下旨拨款施工,封允礼为热河城隍神。 城隍庙现为承德市为数不多的一家道教寺庙,风格有别于外八庙,很值得一看。这里每日上午9:00-10:00有道教法事活动,且每逢重大道教节日,必举行道教法会庆贺。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避暑山庄博物馆坐落在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内,现由避暑山庄正宫区、松鹤斋、万壑松风三组建筑组成。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同为我国清朝历史三大博物馆。馆内现设有部室12个,包括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务科、展览部、宣教部、安全保卫部、文物保管部、旅游管理科、维修队、文物管理科、资料研究室、开放部。  避暑山庄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闻名于世,馆藏文物以清宫宫廷御用珍宝为主,计有宫廷艺术品3万余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500家博物馆之一。现有复原陈列(澹泊敬诚、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与专题展览(挂屏、钟表、瓷器、珐琅、玻璃器皿)近30个,系统的展示了东方文明史上厚重,明丽的一页,为我们感悟历史、思考人生提供了拾捡之明、积累智慧的精神享受。  正宫: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修建竣工。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缮改建,占地一万余平方米,殿宇219间,是清帝驻跸承德期间处理朝政,日常起居的主要场所。它根据中国古代关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和“天保九如”的传统惯例,营建了前朝、后寝九重院落。沿中轴线依次建有丽正门、宫门、午门、澹泊敬诚、四知书屋、万岁照房、烟波致爽、云山胜地、岫云门,两侧对称建有配殿、廊、庑房。整组建筑既严守帝王皇室规整庄严的格局,又错落有致,饱含曲径通幽的园林情趣。在这里,您将亲身领略木兰行围的雄浑、康乾盛世的辉煌、多民族统一的繁荣盛世景象。  松鹤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位于正宫之东,为八进院落,是乾隆帝为其母后修建的颐养之所,取松鹤延年之意,题为“松鹤斋”。这一组建筑包括门殿、松鹤斋、乐寿堂、十五间照房、屏门、继德堂、畅远楼等。继德堂是嘉庆皇帝为皇子时读书起居的地方,道光二十年(1832年)以后,此处供奉清朝历代皇帝的画像。这座庭院古树参天,花草山石点缀其间,环境幽雅别致。  万壑松风:是避暑山庄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它地据高岗,俯临湖水,由半封闭回廊连通环抱。主殿万壑松风殿坐南朝北,其他各殿堂参差错落,布局灵活,颇具江南园林建筑风韵。  避暑山庄博物馆参观路线:丽正门——外午门(博物馆入口)——内午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照房——烟波致爽——云山胜景——岫云门(出口)。  景区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避暑山庄内  乘车线路:承德市内乘5、6、6路区间、10、11、15等路公交在避暑山庄站下车。  自驾线路:  北京出发(京承高速全程):太阳宫桥(北三环)—望和桥(北四环)—来广营(北五环)—后沙峪—高丽营(北六环)—怀柔—密云—古北口—承德,出承德高速口即为承德市区南端。  天津出发:1.天津—蓟县—兴隆—承德县—承德市,全长330公里;2.京津塘高速—北京六环—京承高速—承德。

承德永佑寺

承德永佑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永佑寺位于万树园东侧,建于乾隆十六年(1715年)是山庄内九处寺庙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永佑:取其永远保佑安宁的意思。它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山门、牌坊、天王殿、正殿、后殿、舍利塔及御容楼等建筑。  据载,门殿前有牌坊三座,成品字型,自东向西题额分别是:法瞻龙象,锡振雷音;仁寿世界,慈悲法门;优昙耀彩,檐葡飞香。门殿以北,前殿、宝轮殿、后殿、舍利塔、御容楼,沿中轴线渐次排列。宝轮殿东西配殿分别为“妙觉”、“慧照”,后殿的东西配殿为“普慧”、“广仁”。原殿中供奉弥勒、三世佛、八大菩萨和无量寿佛等。御容楼是专门供奉清代已亡皇帝画像的地方。康熙皇帝死后,他的画像即供于这所楼上;每年,乾隆到山庄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到这里祭拜。后来雍正和乾隆的画像也供奉于此。现永佑寺除舍利塔及四座石碑外均已无存。四座碑文分别是:《永佑寺碑文》、《永佑寺舍利塔记避暑山庄后序、《避暑山庄百韵诗序》。  永佑寺经过兵灾和战乱,解放后寺内仅存舍利塔和四通石碑。上世纪90年代,修复了围墙和门殿,巍然的舍利塔在250多年后依然向世人昭示着自己的青春,御容楼却淹没在时间的流里,让人生发出几多感慨。

西大街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西大街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