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哈生别克·赛依提江 (1927~200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哈生别克·赛依提江同志生平(1927-2008) 原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哈生别克·赛依提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8月1日23时15分(北京时间)在伊宁市逝世,享年81岁。 哈生别克·赛依提江同志,哈萨克族,1927年8月1日出生于额敏县,1945年8月参加工作,195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生别克·赛依提江同志1945年8月从乌鲁木齐师范学校毕业后,在额敏县中学任教。解放后历任乌苏县文教科科长,乌苏县委常委、副书记,塔城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塔城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伊犁州党委常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伊犁州党委常委、副书记、伊犁州政协主席。1986年4月至1994年1月任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委,1994年1月离职休养。 哈生别克·赛依提江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政治立场坚定,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0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威信,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哈生别克·赛依提江同志作风朴实,求真务实,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伊犁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一位有着很高威信的优秀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在各族干部群众中都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以上内容由"浓缩丸子"分享。] |
哈德尔别克·哈木扎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哈德尔别克·哈木扎,男,哈萨克族,1961年12月生,新疆额敏人,1982年5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法律专业毕业,区委党校大学学历。 1982年05月至1987年0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人民检察院塔城地区分院翻译兼书记员(其间:1985年09月至1987年07月,新疆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政法专业学习); 1987年07月至1990年0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人民检察院塔城地区分院干部; 1990年08月至1992年0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人民检察院塔城地区分院副科级助理检察员; 1992年09月至1995年0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人民检察院塔城地区分院刑一科副科长、正科级检察员; 1995年05月至1996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县长助理; 1996年12月至2002年0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委副书记(其间:1998年09月至1999年07月,天津大学新疆班学习); 2002年07月至2003年0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委副书记; 2003年01月至2005年0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2003年08月至2003年12月,挂职任北京市东城区区长助理); 2005年01月至2006年0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行署秘书长、办公室党组书记(2003年09月至200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法律专业在职大学学习); 2006年01月至2008年0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党委常委、副政委; 2008年05月至2014年0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其间:2011年03月至2011年07月,中央党校新疆班学习); 2014年07月至2016年0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厅长级)、办公厅党组成员; 2016年07月至2018年0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厅长; 2018年01月至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厅长。 [以上内容由"楚子情缘"分享。] |
吐尔巴依尔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吐尔巴依尔,1932年6月18日出生。蒙古族,新疆额敏杰勒阿尕什乡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到额敏县城一个蒙古寄宿制学校去上学。1947年在塔城县(现塔城市)蒙语干部培训班学习。1947年9月加入三区革命青年团,同时被选为积极分子。1950年5月在西安参加西北第一次学代会并当选为西北学联执行委员。同年在塔城参加工作任地委青年干事;同年1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调塔城地委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工作。同年在中共新疆分局干校学习;1952年-1963年历任中共新疆分局组织部干事、干部处副科长;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委会组织部副部长;期间1960年-1962年,被组织选送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取得大专学历;1963年当选为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委会副书记,兼任博尔塔拉州直属机关党委书记,1974年被任命为州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7年3月调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农牧委员会副主任兼畜牧厅厅长、党组书记,1988年当选自治区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曾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兽医学会名誉会长,新疆耗牛协会顾问,中国江格尔研究会副会长,新疆卫拉特蒙古研究会副理事长,新疆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新疆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等职。1985年出版了蒙文《新疆畜牧业》一书;1992年编著并用蒙文、维吾尔文两种文字出版了《国外畜牧业见闻录》一书。两本书均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4月,被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中国国际名人学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名人协会、北京名人文化研究中心聘为特邀顾问编委,并被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 [以上内容由"莫名其妙"分享。] |
热合买吐拉 哈萨克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热合买吐拉 (1924~) 原名热合买吐拉·阿甫夏。哈萨克族。新疆额敏人。中专毕业。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额敏县畜牧公司秘书,伊犁养路段职工,《革命报》、《前进报》,《新疆日报》、采通组组长,《新疆文艺》杂志、散文组长,专业作家。新疆作协理事、常务理事、创研室干部。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变高的马》、《兴者与亡者》,剧本《秘密的婚约》、《引起风波的谬语》,长诗《金子与铁的故事》、《火红的心房》、《小山岗》,另外发表《抗灾斗争》、《衷心的感谢》、《我以为是法官》、《狠心的嫂嫂》、《朋友们》、《登高》、《银幕上的明天》、《我以为是女儿》、《讽刺》、《关于未发表的小说》、《歌曲初探》等小说、诗歌、特写、评论100余篇。 [以上内容由"wu198"分享。] |
朱玛拜·比拉勒 哈萨克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朱玛拜·比拉勒 (1941~) 笔名朱拉曼。哈萨克族。新疆额敏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后在塔城地区裕民县任教。1980年创刊《塔尔巴哈台》杂志并任主编。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新疆文联和新疆作协委员,塔城地区文联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深山新貌》、《原野小鸟》、《东方美女》、《同代人》等。《深山新貌》、中篇小说《岁月》分获1984年新疆一、二等奖,短篇小说《婚姻》获1988年中国作协、国家民委山丹奖,短篇小说集《父亲的业绩》获1990年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少数民族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蓝雪》获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骏马奖。 [以上内容由"心随我意"分享。] |
巴孜尔 (1941~1992)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巴孜尔 (1941~1992) 笔名斯·巴孜尔。蒙古族。新疆额敏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新疆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蒙语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协新疆分会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巴谚温都尔》、《故乡的土》,长诗《梦想与现实》、《黎明前》、《巴里金的红马》,中篇小说《蜘蛛的足迹》等。《关于卫拉特蒙古人的宴歌习俗》、《梦想与现实》获198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优秀作品奖。 [以上内容由"冰露"分享。] |
-·伊斯哈科夫 (1921~197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伊斯哈科夫,1921年生,塔塔尔族。新疆额敏人。1944年参加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伊宁日报》总,新疆民族军参谋部科长,伊犁专署主任秘书,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中央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后任青年团新疆省委副书记,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常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7月1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55岁。 [以上内容由"A多谢失恋A"分享。] |
达夏甫 (1912~196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达夏甫,1912年生,新疆额敏人。蒙古族。1945年参加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曾任《塔城日报》、《伊犁日报》蒙文,塔城专署副专员。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新疆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厅长,新疆省人民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65年9月22日在乌鲁木齐逝世。 [以上内容由"爱月の飞"分享。] |
扎达汗·蒙拜 哈萨克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扎达汗·蒙拜 (1939~) 哈萨克族。新疆额敏人。1958年毕业于新疆学院语文系。历任额敏县人民法院干部,额敏县律师事务所主任、特邀律师。二级律师。中国作协新疆分会第五届理事,中国律师协会新疆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及第二、三届理事。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及中篇小说集《心愿》、《爱情之牺牲》、《草原风情》,诗集《面对面》,诗歌、短篇小说集《金翅膀》等。《金翅膀》获1983年新疆儿童文学奖,《面对面》获1989年新疆新时代文学奖,《草原风情》(合集)获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 [以上内容由"寻觅"分享。] |
额敏县滨河公园 | 额敏县滨河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额敏河古称也迷里河,是一条国际内陆河,发源于塔尔巴哈台山和吾尔喀夏依山交汇处,像一条洁白的哈达横贯额敏全境,向西南流经裕民县,塔城市,注入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湖,绵延300多公里,年径流量16亿多立方米,我们所处城区段年径流量约为2.2亿立方米。 现在,每到夜晚额敏河灯火辉煌,为美丽的额敏城区夜景又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整个滨河公园,除了几处广场、红砖人行道和黑色沥青机动车道外,处处绿意盎然。公园在植物景观设计中,采用了乔木、灌木和草坪协调配置,并注重色彩搭配,形成了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色叶苗木同在,观花与观形苗木共生。 大叶白蜡、大叶榆、樟子松、云杉等乔木如谦谦君子侍立道旁。一棵棵垂柳、国槐、苹果、海棠等亭亭玉立于两岸花草丛中。紫丁香、红端木、紫叶矮缨、红王子锦带、紫穗槐、玫瑰等灌木,这一丛,那一片不经意地点缀在公园各处,风情万种。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整修一新的河道近百米宽,白天水面波光粼粼,夜晚两岸灯火璀璨。珍珠般地撒落在河段两侧的个个景点吸引人们徜徉其间,早上晨练,晚上漫步,休闲娱乐,欣赏景致。滨河公园成了额敏县一张闪亮的名片,吸引着千万游客纷至沓来。 |
野果林 | 野果林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野果林 新疆野果林的共同特点是:要求较耐阴的温和湿润气候,具有海洋性落叶阔叶树种特征,树种多为第三纪阔叶林的孑遗,主要分布于伊犁谷地及塔城盆地。分布地区的气候条件正好满足上述生境条件的要求:东、西、北三面有高山,阻挡了北方寒冷气流和南方干热空气的侵袭,向西开口则迎来湿润的西风气流,年降水量400~600毫米;海拔多为1100~1600米,冬季位于山地逆温层内,无严重冻害。以新源(928米)为例,1月均温-8.1℃,极端最低温-25℃。野果林所在的低山带,冬季气温均高于新源。野果林多分布于低山北坡及荫蔽的宽谷。霍城至伊宁虽在南坡,但集中于支沟中的北坡,南坡很少形成纯林。 |
也迷里古城遗址 | 也迷里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也迷里古城遗址 也迷里古城遗址位于额敏县也木勒牧场格生村北距额敏县约14公里,距今780多年。据《元史》记载:“太祖东归,定田子分地”记的是成吉思汗西征(公元1219—1244)后,把所征服的地方分封给他的四个儿子,其中“也迷里河滨之地封三子窝阔台”,历史上称作窝阔台汗国,首府设在额敏,统治范围包括今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和蒙古西部。窝阔台曾率部在也迷里河(额敏河)南岸兴土木,筑高墙,建成一座四方形都城,取名“也迷里城”,也称“都鲁布津城”,随着窝阔台统治地位的巩固,也迷里城也日趋繁荣,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死,窝阔台继蒙古大汗位后,仍致力于成吉思汗未完成的对外征服大业,为适应连年征战的需要,他下令在各地设立驿站,开通道路,修建仓库,储备粮食。由于政治上的暂时统一,交通畅达,促进了商业的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也迷里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公元1306年窝阔台大汗的孙子海都与忽必烈夺帝位失败后,其领地并入察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哈台的封地),而窝阔台汗国首府—“也米里城”则毁于这一次权力之争的战斗中,留下一处古城遗址作为这一历史的见证。 也迷里古城遗址长2000米,宽1800米,面积约3600000平方米,遗址高出平地3—4米,额敏河在也迷里古城遗址西北侧不远处流淌,地势舒展,水源很充足,它的东南面是乌尔喀夏尔山。也迷里古城遗址 |
樊梨花点将台 | 樊梨花点将台 相传,唐朝大将樊梨花率军平定西部,从吾尔喀夏山脉与塔尔巴哈台山脉交汇口入塔额盆地,至巴依木扎时感到此地水草丰茂,地势险要,是作战布兵的好地方,于是便安营扎寨,并在巴依木扎河北边修筑了调兵遣将的点将台,离点将台约20米处立一约1.6米高的石柱,作樊梨花栓马桩,在这儿开始了平定突厥进犯的征战。樊梨花带领将士们打退了突厥人的多次进攻,在一次战后间歇时,樊梨花拿出一面铜镜对着梳理凌乱的头发,一会儿,战鼓又擂响了,原来突厥人又发起了进攻,樊梨花只好跨上战马,带领将士们冲向敌阵,无意将铜镜遗忘在了草地上,后来铜镜变成了一个湖,也就是现人所说的巴依木扎湖(无底湖)。此地离点将台约3公里,在点将台的西南方向,此湖呈椭圆形,周长大约1000米,长年四季无论天旱水涝,湖水总量始终不变,更使人奇怪的是,与它相近的巴依木扎河的水是淡的,可湖里的水却是咸的。据说,是因为铜镜长年携带在樊梨花身上,征战的汗水浸注在铜镜上,铜镜沾上了汗咸味,所以湖水也就成了咸的。后人为了纪念樊梨花的丰功伟绩和平定西部做出的贡献,将她拴马的石桩刻上了她的头像,也就是现在的樊梨花石像。 |
野生虞美人 | 野生虞美人 额敏县霍吉尔特地区种羊场罂粟沟大片的野生罂粟,也是大家所称的野生虞美人。 虞美人和罂粟同属一科,从外形上看,虞美人和罂粟很相似,但实际上区别却非常大。虞美人的全株被毛,果实较小;而罂粟花植物体光滑无毛,果实较大。虞美人花未开时,蛋圆形的花蕾上包着两片绿色白边的萼片,垂独生于细长直立的花梗上,极像低头沉思的少女。 待到虞美人花蕾绽放,萼片脱落时,虞美人便脱颖而出了:弯着的身子直立起来,向上的花朵上4片薄薄的花瓣质薄如绫,光洁似绸,轻盈花冠似朵朵红云片片彩绸,虽无风亦似自摇,风动时更是飘然欲飞,原来弯曲柔弱的花枝,此时竟也挺直了身子撑起了花朵。实难想像,原来如此柔弱朴素的虞美人草竟能开出如此浓艳华丽的花朵。 虞美人姿态葱秀,袅袅娉娉,因风飞舞,俨然彩蝶展翅,颇引人遐思。虞美人兼具素雅与浓艳华丽之美,二者和谐地统一于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国古典艺术中美人的丰韵,堪称花草中的妙品。 |
喀拉也木勒风景区 | 喀拉也木勒风景区 喀拉也木勒风景区位于县城以东65公里处,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北靠直兰特山,南部为天然草场。喀拉也木勒河自东向西横穿景区,沿河两岸为野生杨树,草木茂盛,地域宽阔,夏季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盛夏季节,山坡上森林似海,郁郁葱葱;平原上繁花似锦,鸟语花香;草原上毡房点点,牛羊如云。这里经常举行阿肯弹唱会、摔跤、赛马、姑娘追等民俗娱乐活动。每当夏季,旅游者都慕名而来,置身其中,消暑度假,旅游观光。景区内设有餐厅、客房(具有欧式风格的木板房、旅游帐篷、毡房)、商店、卡拉OK厅等,是盛夏休闲、野饮的良好场所。极具整体开发特色民族村、垂钓区、赛马场、登山观景台、狩猎场等。喀拉也木勒风景区 喀拉也木勒风景区 |
阿克苏水上乐园 | 阿克苏水上乐园位于额敏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始建于1975年,水库主坝长2250米(坝高18.48米,顶宽6米),水深15.68米(库容2000万立方米),已绿化1500亩。以农牧业灌溉为主,库内可供游客垂钓和泛舟游览。 可分为动、静两大功能区。水库西、北部以各种水上运动、近水、亲水、陆上游乐活动;水库东、南部地形变化较大,观景效果较好的用地以度假、休闲、健身、观景等为主。而动、静两区的各项活动则通过环库道路和水上航道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统一体。阿克苏水上乐园 |
喀拉也木勒岩画 | 喀拉也木勒岩画 喀拉也木勒岩画位于县城以东65公里处,吾尔喀夏山和海航山交接处的喀拉也木勒河边的山边上。岩画一般长27厘米,个别长12.4厘米,宽分别为5—6厘米,刻在光亮的黑色岩石上,上面有鹿、牦牛、山羊、骆驼等。图案刻痕不深,但清晰可见,有一幅岩石上还刻有简单的狩猎图。早在6、7世纪前,居住该地区的突厥族以牧业为主,善骑好猎,遗迹充分表达了他们当时的生活轨迹,它是额敏县最早的文物之一。因岩画处于喀拉也木勒河边的石坡上,故而得名。 |
孟布拉克风景区 | 孟布拉克风景区 孟布拉克风景区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吾尔喀夏山腹地。该风景区为天然草场,夏季平均温度为15°左右,每当夏季来临,鲜花满山遍野,奇石、怪石林立,草原上毡房点点,牛羊如云。这里经常举行阿肯弹唱会、摔跤、赛马、姑娘追等民俗娱乐活动。孟布拉克风景区 |
巴依木扎风景区 | 巴依木扎风景区 巴依木扎风景区位于县城东90公里处。该风景区风光秀丽,沿途景点较多,十里花坡、野生玫瑰谷、无底湖、九曲十八湾、草原石人、地图山等,是休闲、观光、消暑的理想之地。巴依木扎风景区 巴依木扎风景区 |
海航民俗风景区 | 海航民俗风景区地处县城以东50公里处,有高山上的平原之称,每当盛夏季节这里鲜花似锦、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海航民俗风景区 |
野猪沟 | 野猪沟景区距县城东南30公里处,地处吾尔喀夏山腹地,高山、怪石、林木、瀑布形成了其独特的景观。野猪沟 |
新疆额敏河国家湿地公园 | 新疆额敏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额敏河湿地公园集湿地保护、文化传承、生态旅游、社区共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湿地公园,为额敏县生态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玛依塔斯 | 玛依塔斯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额敏县城东南约40公里处,在去铁厂沟的公路旁有一块油渍斑驳、与人等高的石头,曾被视为路标,玛依塔斯(油石)即由此得名。玛依塔斯附近,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巨石星罗棋布,有的如奔马,有的似伏虎,景象十分壮观。 由玛依塔斯往北10余公里,是乌尔嘎萨尔山的—条大山沟。春天,雪水从山沟峭壁中溅出,阿魏蘑菇在绿草地上排成圆环;夏日,各种野花盛开,清甜芳香之气扑面而来,杨树、柳树、白桦树排成绿色长廊。到秋季,一片又一片的野苹果林,果实累累,压弯枝头;熟透的野苹果落地、腐烂,发酵,散发出酒香味,熊、野猪、鹿、大头羊或隐或现,在林中觅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西郊社区 |
---- |
滨河社区 |
---- |
桥东社区 |
---- |
阿格勒克路社区 |
---- |
文化路社区 |
---- |
阿尔夏特路社区 |
---- |
友好路社区 |
---- |
迎宾路社区 |
---- |
塔城路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