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城地区 >> 裕民县

裕民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巴尔鲁克山位于裕民县中南部,横贯东西的巴尔鲁克山脉,是裕民县的标志性山脉。  涉足过巴尔鲁克山的资深旅游人士曾这样描述,巴尔鲁克山是“鲜花的世界、野生植物的万花园、野生动物的天然博物馆”。  巴尔鲁克山有着苏格兰丘陵草原和新西兰高山、峡谷、森林、草甸、湖泊的景致,还有小白杨哨所、孙龙珍烈士陵园等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  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位于塔城地区裕民县南侧,以巴尔鲁克山脉为主,有雪山、草原等多种风光,景色非常优美,是摄影拍照的好地方。每年5-7月,草原上有遍地的花朵开放,更是绝美无比。另外,巴尔鲁克山脉还是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们徒步穿越的一条经典路线。  巴尔鲁克景区内面积很大,可以驱车游玩,拍摄草原和山岭风光,这里也有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可以居住。草原上每年5-7月份会举办山花节,可以来此观花摄影,还可以采摘名贵药材红花丝,活动丰富。  另外,对于探险徒步爱好者,由北向南穿越巴尔鲁克山,是巴尔鲁克山最经典的徒步线路。徒步起点位于裕民县塔斯特河边的河谷度假村,经阿依尔达坂翻越巴尔鲁克山主分水岭,到达山南托里县的托里牧场,再沿山路到达托里-阿拉山口公路,这条线路大约90公里,海拔在1700-2600米左右,大约需要4天。不过绝不适合一般的徒步爱好者,需要有专业领队结队而来,最好雇请当地向导前往。

塔斯特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塔斯特风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巴尔鲁克山塔斯特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南45公里处,夏季山川河谷野花飘香、古木参天、虬枝横生、绿草茵茵、繁花似锦、野花竞相开放。冬季白雪皑皑,是天然滑雪场。在方圆二十几公里以内形成了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身,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集草原风情与田园风光于一处的独特风景。  原上塬是塔斯特风景区旅游设施最齐全的一处,欧式木屋、中式0、草原毡房各具特色,室内环境优美,多功能舞厅与秀丽的山川风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神秘奔放的哈萨克风情使人回味无穷。  双龙湖是电站的拦河水坝。站在坝上向前眺望,东南两条河流翻涌波浪,奔至坝前,东沟水混,南沟水清,宛如一黄、一青两条巨龙蜿蜒而来,故名双龙湖。  野人山:位于双龙湖的东沟上游,这里山高林密,峭壁直立,很少有人涉足。因当地牧民常发现形如人类的长毛怪物而得名。  平安树:因这个路口是古丝绸之路北道折而向西的重要隘口,自古以来的游人商贾都在此拱手道别,各奔东西,在依依惜别之际,在此树下相互祝福,以祈求平安幸福,久而久之,这棵古道旁的杨树就被人们称为“平安树”。  同心树:它是中苏友好的见证。建国之初,中苏两国人民在河谷亲手植下了这片象征和平、友好的枫树林,如今风雨苍桑,世事更新,亭亭玉立的枫树林下,芳草如茵,溪水潺潺,林间百鸟啁啾,金风送爽,碧空如洗,层林尽染,一片火红,象征着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塔斯特电站:位于塔斯特河谷内,塔斯特河自东向西汇入阿拉湖,全长45公里,河水面积668平方公里,从上游河口到中游13公里的河段落差达100多米,有较好的水电开发基础。目前在河谷已建成装机容量为4800千瓦的一、二级电站。雄伟的大坝、奔泻的坝前瀑布,轰鸣的水电机房,为幽静、秀丽的山川平添了几分雄伟的气势。  览秀亭:位于塔斯特风景区内,与原上塬接待处遥遥相对,建于2004年5月。顺千步云梯(1011个台阶)登览秀亭,可观风景秀丽的塔斯特河全景。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位于一六一团11连(塔斯特村)南侧,距“小白杨”哨所东北方向500米,由于之前建设面积小,面貌陈旧,布局结构不合理,绿化面积少,建筑设计缺乏灵气,墓碑艺术比较差,不能很好的衬托烈士和兵团军垦人屯垦戍边、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了加强屯垦戍边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经兵团民政局、发改委批准,对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改扩建,把军垦烈士陵园建设成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军垦文化精品,使其成为一座有军垦文化积淀,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绿色、生态、安详、和谐的军垦烈士陵园。  一、孙龙珍烈士简介  1962年5月,奉党中央、中央军委、兵团党委的命令,近3000名军垦战士,冒着“伊塔事件”尚未散去的硝烟,从兵团工二师奔赴塔城地区裕民县执行代耕、代牧、代管“三代”任务。“高举旌旗奉献爱国心,征程边疆铸就兵团魂”,从此拉开了九师屯垦戍边的历史帷幕。  1969年6月10日,苏军侵入我国领土、武装挑衅,绑架牧工。年仅29岁的十二连孙龙珍为捍卫祖国的尊严,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为国守土的史歌。  孙龙珍牺牲后,她的英雄事迹在多部省级、国家级的书刊、报纸、电视台上刊登、播出。同年,6月14日,兵团党委追认孙龙珍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孙龙珍“革命烈士”称号,9月15日,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作出《开展向孙龙珍同志学习》的决定。1970年,为纪念孙龙珍烈士,农九师党委组织创作歌剧《孙龙珍赞歌》在全师演出,其主题歌《我爱祖国我爱边疆》传唱至今。  1972年裕民县民政局在牧一队的南山坡上建立了“孙龙珍烈士纪念碑”。1983年9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给英雄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1988年8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孙龙珍烈士纪念碑”重题碑文。  一个英雄、一座丰碑;一个英雄、一个为国戍边的传奇。  几十年戍边起起伏伏,几十年屯垦众志成城。九师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大力弘扬龙珍精神,在西陲莽莽国境线上种政治田、放政治牧,筑起了“一道永不移动的有生命的国土屏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热爱军垦、牢记使命、扎根边疆、献身国防”的龙珍精神。  二、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的建设  为传承烈士遗志,弘扬龙珍精神,1999年至2004年,一六一团在兵、师、团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新修建了烈士墓,并重新撰写了碑文,基地周围打了水泥地坪和围栏。并在孙龙珍同志生前所在连队,新建了以学习、训练、教育为一体的“孙龙珍屯垦戍连陈列馆”,收集了实物、图片、文字材料近200余件(幅)。2004年,被兵团党委确定为兵团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民发(2009)36号文件,“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09年,国家民政部批复建设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项目,根据师发改发〔2009〕220号文件《关于下达一六一团孙龙珍烈士陵园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和师财建〔2009〕332号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重点烈士纪念设施基建支出预算的通知》。烈士陵园是传承烈士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爱国热情的重要平台,师团党委、各级民政部门对陵园建设十分重视,把陵园建设做为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来抓,委托新疆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投资210多万元在原址扩建了,面积2367平方米的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修建了汉白玉栏杆、墓碑、军垦浮雕墙,以及陵园绿化、道路等附属设施,该项目2011年5月竣工验收。该陵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浮雕墙左侧雕刻着龙珍精神:热爱军垦、扎根边疆、牢记使命、献身国防。  浮雕右侧雕雕刻着祭孙龙珍烈士的内容:丰碑矗立苍穹,热血铸就英灵,昨日寸土不让,今朝遍地花红;兵团儿女堪歌,岁月书写功名,万里边防巩固,齐绘盛世美景。  墓碑正面雕刻内容:孙龙珍烈士之墓  墓碑背面雕刻内容:孙龙珍烈士简介  墓碑高1.69米(意为1969年),碑体厚0.3米;  墓碑基座:长2.9米(意为孙龙珍烈士逝世时年龄29岁),高0.4米,厚0.55米。  三、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发挥教育辐射功能  兵师党委把孙龙珍军垦烈士纪念设施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并引导、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以孙龙珍烈士为榜样,时刻牢记“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扎实有效的开展爱国主义、屯垦戍边传统教育,大力培育兵团精神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为了积极开发好“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烈士陵园、烈士陈列馆等教育阵地作用,拓展教育方式,通过举办为成人宣誓、入队、入团、入党宣誓等系列活动。各级党政组织每逢清明、“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到孙龙珍烈士陵园开展公祭活动,缅怀革命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烈士的敬仰之情。  据不完全统计:烈士陵园、烈士陈列馆运行以来,前往孙龙珍烈士陵园开展公祭活动,每年达100余场(次),,受教育的各级党员干部达8000人(次),社会各界人士达12000余人,到烈士陈列馆参观学习的社会各界人战士达30000余人(次)。  四、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的保护措施  (一)管理有序,保护到位。保护管理好、保护好烈士陵园、烈士屯垦戍边陈列馆是对烈士的最大安慰。做好烈士陵园和陈列馆管理和保护工作,其意义不仅在于褒扬烈士、教育群众,更在于维护边疆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烈士陵园管理保护工作是一项政治鲜明、政策性强的特殊工作。师团领导把管理好、保护好烈士陵园、烈士陈列馆作这优抚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尽的职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管理好、保护好烈士陵园、陈列馆的建筑物,不断提升管理保护水平,做到常安排、勤部署,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不定期组织武装部、安委会、派出所、工会等部门,对消防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限期整改。  (二)发挥好孙龙珍民兵班的作用。在孙龙珍烈士牺牲的40多年里,用烈士命名的民兵班民兵继承烈士遗志,常年驻守在边境一线,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戍边,忠实履行屯垦戍边神圣使命,为维护边疆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多项殊荣和多次表彰,被誉为新时代边防线上的“花木兰”、“孙龙珍”和“铿锵玫瑰”。孙龙珍民兵班战士常年义务承担着烈士陵园保护和讲解的任务,并制作文明用语、环境保护、爱护公物等一系列的警示牌,定期组织民兵班战士到烈士陵园,打扫卫生、浇灌花草,为前来瞻仰和掉念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人性化环境。  在新的历史时期,九师人高举维稳戍边的伟大旗帜,以“龙珍精神”为引领,认真处理好“三大关系”,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用青春、智慧和热血谱写着一曲曲维稳戍边和“三化”建设新的篇章。  孙龙珍 (1940~1969)  孙龙珍(1940-1969) 孙龙珍烈士是兵团百万军垦战士的杰出代表。1940年出生于江苏泰县,1959年支边进疆,1962年报名参加了“三代”工作队来到裕民县。1969年6月10日的傍晚,前苏军挑起事端,越过布尔干河在我方控制区十一连三角地绑架了正在放牧的职工张成山。消息传到连队,孙龙珍不顾6个月的身孕,拿起铁锹和同志们一道冲向三角地营救战友。途中苏军突…… 详细++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孙龙珍 (1940~1969)  孙龙珍(1940-1969) 孙龙珍烈士是兵团百万军垦战士的杰出代表。1940年出生于江苏泰县,1959年支边进疆,1962年报名参加了“三代”工作队来到裕民县。1969年6月10日的傍晚,前苏军挑起事端,越过布尔干河在我方控制区十一连三角地绑架了正在放牧的职工张成山。消息传到连队,孙龙珍不顾6个月的身孕,拿起铁锹和同志们一道冲向三角地营救战友。途中苏军突…… 详细++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巴什拜陵园

巴什拜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巴什拜陵园  巴什拜陵园座落在巴尔鲁克山北麓的切格尔河畔,距县城西南8公里的一片颇具伊斯兰风格的墓葬群中。巴什拜陵园总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按伊斯兰风格建造的陵园,周围有高高的砖花围墙;另一部分是裕民县人民政府立的两块高2.6米的花岗岩墓碑。一块石碑正面和背面分别用汉、哈两种文字雕刻着巴什拜先生的生平简介,一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  巴什拜·乔拉克·巴平是我国著名的哈萨克爱国民主人士。1889年出生于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区一个牧民家庭;1945年8月至1952年5月担任塔城专署的专员;1953年11月21日,在内地参观时病逝于杭州,享年64岁。  巴什拜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0,热爱世界和平,热爱家乡,热爱各族人民,一生致力于祖国和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他1919年开始经营牧业,并利用自己丰富的畜牧知识和多年的养殖经验,将裕民县的哈萨克羊与野生盘羊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长快、出栏早、耐粗饲、净肉率高、骨肉比高、肉质鲜嫩、品质超群的巴什拜羊。1935年他投资兴办了裕民县第一座九年制学校。1936年他捐资修建塔城新光电灯股份公司。抗战期间他满怀爱国之心,为抗战前线捐献了一架飞机。1940年为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他又捐赠了500匹鞍具齐全的战马。1941年他投资修建了巴什拜大桥。1949年11月他又给驻塔解放军赠送了2吨小麦和40头牛。1951年为保家卫国,支持抗美援朝,他为志愿军捐献了一架战斗机。他一生扶贫济困,热心帮助了不同民族的贫困百姓,深受各民族人民的敬仰。

小白杨哨所

  小白杨哨所  这座哨所设立于1962年,原名叫塔斯特哨所,后改名为小白杨哨所。这里面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领到白杨树前)  在80年代,有一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名叫陈福森,回家探亲,从家乡带来十几棵小白杨树苗,把它们栽种到哨所周围。由于这里气候恶劣,风沙大,小树苗相继都死去,只存活了一棵。战士们非常珍惜这棵小白杨树,洗脸、刷牙时不用香皂和牙膏,将水积存下来给小白杨树浇水,小白杨树终于茁壮成长,日夜陪伴着哨所的战士。  著名的军旅作家梁上泉来到新疆采风,偶然听说了这个故事,欣然创作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歌《小白杨》,随着这首歌的传播,小白杨哨所也传遍了大江南北。2004年中国电影艺术家采风团和心连心艺术团先后来到小白杨哨所,看望了这里的战士。特别一提的是,以《小白杨》这首歌成名的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也来到了这里,演唱了《小白杨》这首歌。  2006年,当年种下这棵树的战士陈福森协同母亲又来到了这里,在白杨树的对面种了一棵小松树,两棵树相对相望,一齐陪伴着哨所的官兵驻守在边疆,保卫着边疆。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尔达库岩画群  裕民县古岩画资源非常丰富,有丘尔丘特岩画、黑山头岩画、红石泉岩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巴尔达库尔古岩画群,位于裕民县西南面23公里处,在略高于周围山丘一片裸露的褐红岩石上,分布着宽度约为1000米,高度约为50米的古岩画群,大约刻凿有40多处500多幅岩画。  据新疆考古专家最新考证,该岩画距今有3600-4000多年的历史,为古代居住这一地区的突厥族先民的遗迹,内容突出的表现了先民对生殖的崇拜及对生殖的大胆描述,反映了古代当地居民生殖崇拜,期盼部族人丁兴旺的愿望。还生动的反映了先民放牧、生活、娱乐的场景,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形象地演示了当时自给自足的原始牧业社会生活景象。此外还有关于马、牛、羊、鹿、熊等动物的描绘,画面线条优美、形象逼真,用料特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是传递草原文化,展示草原先民在这里的生活印迹,昭示历史的久远的见证。该岩画2003年被自治区列入第五批文物保护区。

巴什拜大桥

  巴什拜大桥  很久以前塔城和裕民之间的额敏河水流湍急,给过往行人、车辆带来不便。一个乡绅架了一座独木桥,但不论是行人,还是牛羊马匹,必须交费过桥。1940年,巴什拜有事过桥,恰逢一位穷苦牧民因交不起过桥费而惨遭毒打。他对着大打出手的恶奴怒吼道:“明年你们就不能在这里了”。第二年,巴什拜出资5.5万元建造了一座木质的大桥,并在桥头设立了警卫。这座大桥全长87米,宽6米,载重量25吨,1941年兴建,1942年竣工。大桥的建成方便了来往的民众,被当地人尊称为巴什拜大桥。  1976年国家投资48万元,对巴什拜大桥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大桥为钢筋水泥结构。1978年竣工,共建5个桥墩,每个桥墩相距16.4米,全长90米,宽7米,因地处塔裕边界,故称之为塔裕大桥。为了纪念巴什拜这位民主人士,1983年恢复原名称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乌孙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乌孙古墓群分布在裕民县吐尔加辽草场之上,根据古墓群的形状,可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根据古墓群的结构,可分为土堆墓、土圈墓、石堆墓、土石堆墓和石人墓五种。据考古学者的初步考证,认为裕民吐尔加辽古墓群大约形成于我国汉代时期,为古西域乌孙民族部落的墓地,属于古代亚欧丝绸之路上古代乌孙民族草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许多考古学家研究古代民族草原生活和草原文化的焦点。  乌孙古墓:亦称乌孙土墩墓、突厥古墓。据史学家考证,这种土墩墓殡葬形式,始自塞种,而后为乌孙和突厥相继采用。土墩墓大都呈半锥体,多数呈南北链状分布,或3-5座一列,或10多20座一群。特克斯县境内分布着1500多座土墩墓。多的一处就达200多座,基高8-10米,底周长近300米。阔克铁热克草原上有一群土墩墓,其中2座大墓高20米左右,直径50多米,底周长200多米,大墓四周有4座小墓环衬,颇为壮观。当地柯尔克孜族人把这个地方叫霍斯托别,意为"双丘"。喀拉托海川也有一处10余座土墩墓组成的墓群,最大的直径33米,高16米,墓底周长100多米,最小的直径也有3.5米、高2.5米。这些土墩墓群是活跃在特克斯河谷的古代民族遗存的见证。不仅是特克斯草原上奇特的人文奇观,也是了解特克斯古代民族的珍贵文物宝库。我国史学界认定,这些土墩古墓属于塞种、乌孙、突厥三个时期。经有关文物考古部门发掘发现有铜斧、铜鼎、铜箭头、铜币、牛头形及月牙形饰件等文物。较大的土墩墓多为当时部族首领、头人贵族之墓。   

塔斯提风景区

塔斯提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塔斯提风景区位于裕民县南部,巴尔鲁克山中,塔斯提河由东向西穿越其中,距县城约40千米,有简易公路可直达,塔斯提风景区主要是沿塔斯提河及其支流而展开,塔斯提一名由来已久,系哈萨克语,意为河床内多卵石,河谷两岸山势陡峭,坡面上长满杨树、松树,而阴坡上多为松树,林下或为绿地,或灌木丛生。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新疆的天山中部,1992年被批准设立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15年1月被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  行政区域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奎屯市、沙湾县、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  地理坐标和四界范围。地理坐标:东经83°25′33″—85°08′,北纬43°54′—44°18′30″。四界范围:与乌苏林场经营范围一致。乌苏佛山森林公园2008年12月25日经国家林业局专家实地考察和会议审定,乌苏市佛山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是继天池、那拉提等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之后,新疆又新增了一座具有实力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截至目前,新疆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4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佛山森林公园,横亘天山山脉,山势巍峨,气势磅礴,茂密的云杉松,高大挺拔。公园下设巴音沟、待甫僧、乌兰萨德克三大景区,辖区总面积42828公顷,距312国道40公里,交通便捷,公园由南向北呈品字形分布于乌苏南部地区,佛山森林公园拥有十五个功能区,具有餐饮、会务、温泉浴娱乐等设施。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被批准设立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15年1月被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1]该森林公园总面积3.7万公顷,由巴音沟、待甫僧、乌兰萨得克湖3个旅游风景区组成。  国家林业局考察评审组认为,乌苏市佛山的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基本达到一级标准,森林风景资源权属清楚,管理机构健全,基本符合全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规划,具备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条件,准予设立乌苏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并定名为新疆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北疆天山中段,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丽神奇的地方,这就是自治区级的乌苏佛山森林公园。  公园总面积11万公顷,属亚温带气候,是由雪山、森林、草原、河流、冰川、峡谷交织而成的旅游宝地。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各景区依山傍水,绿草茵茵,群花争艳,原始森林与茫茫草原交相辉映,秀美与粗狂融为一体,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秀色,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世外桃源。  地址:乌苏市和平路09号  电话:0901-8501590

额敏县滨河公园

额敏县滨河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额敏河古称也迷里河,是一条国际内陆河,发源于塔尔巴哈台山和吾尔喀夏依山交汇处,像一条洁白的哈达横贯额敏全境,向西南流经裕民县,塔城市,注入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湖,绵延300多公里,年径流量16亿多立方米,我们所处城区段年径流量约为2.2亿立方米。  现在,每到夜晚额敏河灯火辉煌,为美丽的额敏城区夜景又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整个滨河公园,除了几处广场、红砖人行道和黑色沥青机动车道外,处处绿意盎然。公园在植物景观设计中,采用了乔木、灌木和草坪协调配置,并注重色彩搭配,形成了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色叶苗木同在,观花与观形苗木共生。  大叶白蜡、大叶榆、樟子松、云杉等乔木如谦谦君子侍立道旁。一棵棵垂柳、国槐、苹果、海棠等亭亭玉立于两岸花草丛中。紫丁香、红端木、紫叶矮缨、红王子锦带、紫穗槐、玫瑰等灌木,这一丛,那一片不经意地点缀在公园各处,风情万种。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整修一新的河道近百米宽,白天水面波光粼粼,夜晚两岸灯火璀璨。珍珠般地撒落在河段两侧的个个景点吸引人们徜徉其间,早上晨练,晚上漫步,休闲娱乐,欣赏景致。滨河公园成了额敏县一张闪亮的名片,吸引着千万游客纷至沓来。  

九莲泉水景公园

九莲泉水景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九莲泉在乌苏县城以北的八十四户乡,位于一片低洼沼泽地上。九莲泉的9眼泉所涌之水连成一片水泽,约40亩。九眼泉排列不规则,近似于莲花状,泉水深十余米,冬温夏凉,终年长流不断,汩汩向南汇人农田干渠,成为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宝贵水源。泉水四周,柳树依依,青草丛生,空气湿润,环境宜人。  从九莲泉向南仰视,乌苏镇绿树葱郁;再向南遥望,天山山麓横卧半空;东西两侧,戈壁沙滩浩瀚无际。九莲泉不仅景色瑰丽,似一捧绿色宝石熠熠闪光,而且流传着动人的故事。民间传说,九莲泉是观音菩萨大发慈悲,从莲花座上摘了九片莲叶,洒将下来,点化而成的。   

和什托洛盖双山公园

和什托洛盖双山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双山景观公园位于和什托洛盖镇,总面积314671平方米,总投资8000余万元。公园内建有人工湖、观景台、音乐喷泉、风景树等附属设施,并设有专供游人休息、娱乐的休闲广场、健身广场和儿童乐园。双山景观公园整体郁郁葱葱,环境优美舒适。

托里县生态园

托里县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托里县生态园占地面积609亩,总投资1亿4千万元。生态园被自治区科技厅、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厅、科学技术协会4部门命名为“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由文化休闲区、行政办公区、果园游赏区、儿童游乐区、密林休息区、纪念瞻仰区、运动区、生态花房等八大功能区组成。在设计理念和景观表现上,是将现代感较强的元素和本地民族文化相融合,体现和谐这一主题。

裕民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哈拉布拉镇 苏丹·张波拉托夫 再努拉·沙尼克 哈萨克族 乌拉赞拜·叶高拜 哈萨克族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巴什拜陵园 小白杨哨所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塔斯提风景区
哈拉布拉乡 苏丹·张波拉托夫 再努拉·沙尼克 哈萨克族 乌拉赞拜·叶高拜 哈萨克族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巴什拜陵园 小白杨哨所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塔斯提风景区
新地乡 苏丹·张波拉托夫 再努拉·沙尼克 哈萨克族 乌拉赞拜·叶高拜 哈萨克族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巴什拜陵园 小白杨哨所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塔斯提风景区
阿勒腾也木勒乡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巴什拜陵园 小白杨哨所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塔斯提风景区
吉也克镇 苏丹·张波拉托夫 再努拉·沙尼克 哈萨克族 乌拉赞拜·叶高拜 哈萨克族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巴什拜陵园 小白杨哨所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塔斯提风景区
江克斯乡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巴什拜陵园 小白杨哨所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塔斯提风景区
察汗托海牧场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巴什拜陵园 小白杨哨所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塔斯提风景区
兵团农九师一六一团 裕民县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 塔斯特风景区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 巴什拜陵园 小白杨哨所 巴尔达库岩画群 巴什拜大桥 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库鲁斯台草原 乌孙古墓群 塔斯提风景区

裕民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