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东光铁佛寺 | 东光铁佛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新建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
马致远纪念馆 | 马致远纪念馆座落于铁佛寺院内西南角,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民进中央、国家民委及部分专家、学者亲临现场。纪念馆采取南北结合的造园手法,以南方园林布局和北方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正厅为三进三开悬山式垂花大厅,一大两小,明柱明间两进廊厦,次间一进一厦。正中为马致远塑像,雕像为汉白玉材质,高1.80米,底座高0.5米。厅内墙壁上陈列着马致远的代表作品,千古词宗马致远介绍,马致远故里考证研讨会文史资料,及县内现存的有关马致远的历史文物及介绍。 纪念馆游廊内为马致远的传世作品,如《汉宫秋》、《双调夜行船·秋思》、《潇湘八景》、《岳阳楼》等的图文集,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元代文化。馆内东亭内,为清道光年间东光县县令萧德宣为马致远题写的“马东篱先生碑记”全文的碑刻,西亭内为现任东光县委书记许晓明题写的马致远纪念馆建设碑记全文。碑后墙壁上为“铁佛寺长老为马致远赐名”、“一马双进士”、“燕王扫北,冯马不杀”等在东光县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 马致远 (1250~1324)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行省务官(一作-省务提举)。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15种,今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详细++马致远纪念馆 马致远 (1250~1324)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行省务官(一作-省务提举)。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15种,今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详细++马致远纪念馆 |
二郎岗永清观 | 二郎岗永清观是北方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宫观。据《东光县志》记载,二郎岗又名"护邑岭",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李政捐资兴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李义又加以修缮。永清观历经200余年,兵燹灾害,风雨剥蚀,殿宇濒临倾颓。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邑人马永图增屋建宇,广植松柏,永清观始为壮观,庄鹏举为此撰写碑文以示纪念。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二郎岗庙会,俗称"走百遍"、"去百病",届时,十里八乡的民间花会竞相登岗,观者摩肩接踵,盛况空前。文革期间,这座象征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名胜古迹,也遭到了空前破坏。 改革开放以后,为发展旅游事业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县政府决定重修二郎岗永清观, 1992年9月18日破土动工,投资350万元,于1993年12月25日竣工向游人开放再现了昔日北国齐秀的亮丽风采,令人叹为观止。新建二郎岗位于铁佛寺西北部,占地9100平方米,岗长140米,宽65米,岗高8米,永清观址高10米,由牌坊、山门、清源妙道真君殿、三官殿、财神殿、四个角楼组成,为一组布局严谨精巧玲珑的仿明清古建筑群。二郎岗、永清观的鎏金匾额是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亲笔题写。清源妙道真君殿、三官殿、财神殿匾额出自全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之手。观内共有神像十一尊,均为泥塑金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
东光元曲文化公园 | 东光县元曲文化公园,2010年12月3日建成。总投资1.55亿元,占地面积17.3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9.9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79%。 园内建有5个广场,分别是设在四角的文化广场、娱乐广场和休闲广场。中间坐北朝南的主广场,主广场建有大型看台。看台北侧是一条跌水带,人工假山;东部是元曲艺术中心,有39道文化墙,元曲墙上雕刻着马致远、白朴、关汉卿等名家的元曲名篇。此外园内还建有2个篮球场、1个网球场、7个凉亭、3个公厕、1个人工湖。人工湖水面面积5062平方米。园内栽有各种树木79种,草坪面积6375平方米。 漫步在公园中,所有的景致在古朴和高雅、久远和现代之间和谐相融,相得益彰,包容了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高品位、高水平的城市休闲绿地,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茧城大道旁 乘车线路:东光县城内可乘当地小巴车至茧城大道即到。 |
泰山行宫 | 据《东光县志》记载,泰山行宫是东光历史上有名的古寺观,于文革期间被毁,为弘扬历史文化,活跃城乡人民业余文化生活,县政府决定重修泰山行宫, 2000年4月29日破土动工,于2001年7月12日峻工向游人开放。 新建泰山行宫位于铁佛寺东北部,与二朗岗隔永清池相对应,占地4675平方米,长85米、宽55米、岗高3.6米,由渡仙桥、300级登山台阶、山门、碧霞祠、十二生肖殿组成,为一组清代古建筑群。泰山行宫采用移景、借景之手法,仿泰山拔地通天之势,移泰山雄伟壮观之气魄,达到咫尺之地造山峰峻拔的状观风景,游览泰山行宫,有登临泰山之感。泰山行宫内共有神像二十一尊,均为青石雕刻,形象逼真,传神。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