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沧州 >> 肃宁县

肃宁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武垣城遗址

武垣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垣城遗址位于今肃宁县县城东南偏北7.8公里处。铵有县即有城之说,此城当建筑于战国时期。古城分内、外两城,皆为正方形。外城每面均为1.75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内城也称子城,位于城中心,每面各长0.5公里。城内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内城东南隅保留汉武帝钩弋夫人庙遗址,高约2米,宽35米,长45米。内外土城墙已平毁,只外城西、北两面较为完好。北面墙现存长1444米,高7.4米,宽10米,可见夯土层6。16厘米不等;西面墒现存970米,最高处6米;东培只存400余米;南城墙基略高于地面,依稀可辨。内城则存西墙一段160米,北墙一段长100米、宽4米、高2.9米,南墙、东墙地上遗迹全无。  1959年文物普查发现,城址暴露遗物十分丰富,文化层堆积厚度1—3米以上,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豆把、罐口沿、绳纹、交错绳纹、旋纹陶器残片和泥质灰陶方格纹瓦片、酱釉瓷碗等。  在钩七庙址底部断面,采集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灰陶布纹筒瓦一件,完整无损,当地群众早年曾在城内掘出一些完整器物,拣到许多双冀箭骸。  1976年文物普查时,采集已残泥质灰陶壶一件、三棱形铜简骸、唐代瓷壶、灰陶净瓶、黑釉罐、开元通宝等。  1962年该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村落遗址位于西是堤村北100米之小白河西支岸西,面积9000平方米。该地址高于周围地面,砖瓦遍布,有弦纹灰陶器皿,外绳纹加沙红陶,外绳纹、内布纹灰筒瓦,网纹陶片等,皆为汉代遗物。  武垣城遗址位于沃北镇雪村西边,垣城南北侧,现在仅北部和西部两边仍有残垣存在,且严重被村民挖掘作为建筑房子的地基,东南隅保留的汉武帝钩弋夫人庙遗址,已于30多年前被土匪所焚毁,曾经树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已损毁多时。如今的武垣城墙杂草曼生,惹来农村放羊人的放牧,不久前当地村民发现城墙有被盗墓人员盗过的痕迹,如今断壁残垣的武垣城只剩下孤零零的半壁诉说着昔日的历史。

敕赐礼拜寺

敕赐礼拜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敕赐礼拜寺坐落于肃宁县城王街的“敕赐礼拜寺”,建于明朝。当时,师素乡南李家庄有:—李姓回民御厨,经皇帝思准,改变了穆斯林不接触大肉的习俗。为表示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修了这坐西朝东的清真寺。  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为表彰哈攀龙平定大金川军功,赐金扩建礼拜堂、讲堂、浴堂计25间,并赐金匾一方。  扩建后的“救赐礼拜寺”占地3亩9分4厘,雄伟壮观。后殿殿顶安放彻赐“琉璃顶“此顶二人不能合围,高6尺。金碧辉煌的琉璃外壁,八片拼成,由中心木轴以样相接。木轴四周护以缸瓦筒,筒内装满木炭,吸水防蛀。  前殿迎面.并排悬挂三块巨匾(长6尺,宽3尺)。居中为哈攀龙手书“独一无二”。南为:其弟哈攀风(武进士)手书“教隆真一”北为攀龙之于哈国兴(详见《人物传》)手书“真诚纯一”。殿内悬醇亲王所书“钦祟正道”巨匾。  1951年,县政府拨款,穆斯林集资,对此寺进行修整。“0”开始后遭破坏。  1987年,为重建清真寺,国务院宗教局、省民族委员会、县文教局、财政局、城关镇政府共拨款5万余元、穆斯林集资一部分,1988年重建。  具体地址:肃宁县城王街  乘车路线:沧州市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至肃宁县下车即可   

古村落遗址

古村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村落遗址位于西是堤村北100米之小白河西支岸西,面积9000平方米。该地址高于周围地面,砖瓦遍布,有弦纹灰陶器皿,外绳纹加沙红陶,外绳纹、内布纹灰筒瓦,网纹陶片等,皆为汉代遗物。

进士坊

  进士坊坐落于城内大街东端(今石坊路农机招待所前),跨街而立,明祟帧初建成,为进士张奇柱(寨南人)立。清康熙《肃宁县志》载:“思荣石坊一座,为戊辰科张奇柱立在东大街”,即此坊。  此坊由汉白玉石料构成,四柱三拱五沿,灯塔造形,脊沿端、顶、角均雕有张嘴石兽,方椽、方檩、方柱及台墩上凸刻云、龙、飞禽走兽,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唯大横梁中央凹刻“进士坊”三个大字。1966年初拆毁。  具体地址:肃宁县城内大街东端(今石坊路农机招待所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吴桥杂技大世界

吴桥杂技大世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我国杂技发祥地之一,被国内外杂技界公认为中国杂技之乡。1993年,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国旅合资兴建了“吴桥杂技大世界”,把杂技艺术作为一项独有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顷,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内设十大景点,融千年杂技文化于一苑,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杂技培训、比赛交流于一体,具有神奇、绝妙、新颖、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现了杂技之乡古老的民间文化风采,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东方杂技旅游胜地。  为弘扬民族文化,变吴桥杂技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2年4月28日,由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共同兴建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破土动工。1993年11月26日,吴桥杂技大世界一期工程对外开放,占地617亩,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小泰山等八大景点、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尽显艺乡风情,以独特的杂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华北知名景点地位。  所获荣誉  吴桥杂技大世界作为杂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千年杂技文化遗产的生动再现。杂技大世界开业近十年来,已接待海内外游客195万人次,实现综合经营收入1.5亿元,2002年实现接待游客40万人次,综合经营收入1000万元。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宋健、国家旅  游局副局长孙钢及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杂技大世界并指导工作。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曲苑杂坛》、《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河北电视台《笑笑笑》,山东电视台《快乐星期天》等摄制组及新加坡、日本、韩国、法国、匈牙利、香港等一些新闻机构先后慕名来杂技大世界拍摄专题片并给予系列报道,同时杂技大世界被国家旅游局指定为定点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三年列为国家旅游专线,并荣获河北省“十佳企业”、“先进景点”等荣誉称号,2001年年初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充分展示了杂技大世界的艺术魅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  景点特色  江湖文化城:吴桥杂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区,占地19200平方米,重现了当年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庙四个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观,让人们充分领略吴桥杂技艺人的奇招绝活,漫步城中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杂技、马戏、戏法、气功、曲艺、独台戏、拉洋片、驯白鼠等艺术表演,身着清朝服饰的吴桥艺人们,说着当年卖艺求生的语言,把过去艺人四海为家的生活情景展视的淋漓尽致,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市井社会百相的文化氛围。  魔术-宫:建筑面积4432平方米,建有魔术宫综艺剧场,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魔术的魔幻魅力。同时以历史神话传说、传奇故事为展示内容,以历史和现代魔术的经典技艺为手段,向游人展示千年魔术的神奇玄奥,魔术大师们靠灵巧的双手和奇特的道具,魔幻般的变出奇妙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人体三分、穿越钢板、倒悬行走、空桶取物、大变活人、龙宫探秘、-逃脱等20多个节目展示了魔术的瑰丽和神奇。  杂技奇观宫:建筑面积5529平方米,突出反映中华民族自远古黄帝时代至现代数千年的杂技发展史,有黄帝战蚩尤、魏晋椽樟、水转百戏、南园庙会等十几个场景。  红牡丹剧场:以展示集现代声、光、电及各种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大型综艺性杂技晚会。  马戏游乐园: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十六匹威武剽悍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马场上奔驰,时而马上倒立,时而马上大站、独站双马、倒骑摘花,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您目不暇接,同时还可翻身上马,亲自试骑,体验一回做草原英雄的感觉。  滑稽动物园:以各种动物表演为主,如老虎骑马、非洲狮穿火圈、大象按摩、狗熊耍大刀、山羊走钢丝、狼狗认字、猴子骑单车、等动物滑稽表演。  红牡丹宾馆:建筑面积614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拥有70余间高、中、低档客房。可使游客就餐时,欣赏到画中钓鱼、无火烹饪、空壶取酒、高车送菜等别有情趣的场面。  票价  吴桥杂技大世界门票:80元!畅游160元中国杂技大世界、万人团购正式启动。轻松团购!快乐旅游!

东光铁佛寺

东光铁佛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新建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千童祠

千童祠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千童祠内有东渡堂、泰山堂、友谊堂,记载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东  渡及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千童镇,在商、周、战国时期称“饶安邑”,意为“其地丰绕,可以安人”。《史记·赵世家》中讲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赵  将庞 攻齐取饶安”即指此地。秦时此地称“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县  称“千童县”。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沧州州治。千童镇在历史上州治县治长达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数千童  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求长生不老之药,漂洋过海,东渡成功,移民侨居日本,开创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  在民间有源于汉代的“千童信子节”,即在农历3月28日徐福千童出海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逢甲子年举办一次,每60年一个轮回。在节日期间,  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尤其是挑选体强胆大、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衣着古装,绑在15、6米高长杆支撑的微型舞台上表演,登高望远,以示怀念和召唤东渡的  亲人。“千童信子节”被专家学者称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从1993年开始,在农历3月28日,由盐山县在千童镇举办“千童文化节”,每五年一次。  具体地址: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  乘车路线:沧州市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到盐山县千童镇下车即可      千童镇  一、基本情况 千童镇位于盐山县城南20公里处,南面与山东省乐陵市隔河相望,沧(州)乐(陵)、武(强)千(童)两条省级公路分别在镇中心交汇而过,北达京、津,西至石家庄,南到济南,交通便利。全省35个品碑旅游景点之一的巍峨,壮观的千童文化园座落在镇区南侧,近几年来,随着对“千童文化”的研究和深入开发,“千童文化”和民间活动“绑信子”在国外轰动很大,来参…… 详细++

泊头泊莲寺

泊头泊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泊头河北省的鸭梨、金丝小枣之乡;西靠古运河,北临沧州,南依吴桥,(杂技之乡)东屏京沪铁路。泊莲寺的兴建,是为满足本地区的广大信众的愿望,提供听经闻法的良好修学环境。经宗教局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已于肖圈村兴建。山门前一大碑楼,拾阶而上入山门是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天王殿的两侧是五官堂,客堂,及大悲殿及地藏殿。天王殿后的中轴处为大雄宝殿及殿前的两石经幢。中轴处的最后方为藏经楼,及两侧的僧寮,禅堂。  2005年初,恒诚师父受原肖圈村孟庆良书记及广大佛教信众邀请,经泊头市宗教局批准,在肖圈村拟建泊莲禅寺,法师身负大众期望,空拳建寺,白手安僧,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在建寺资金最为困乏之时,恒诚师父悲心涌动,不忍建寺工程半途而废,毅然向北京三步一拜募化净资,沿途所到感天动地,人们纷纷捐资捐物,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使道场建设度过难关。  几年来,师父呕心沥血,广结善缘,多方筹资千万余元,简建天王殿、观音殿、药师殿。往生殿、地藏殿、伽蓝殿、五爷殿、斋堂、钟鼓楼、男,女寮房、五路财神殿、并按教制建设了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标准仿古大殿(大悲楼、下设禅堂)总使用面积达2000平方米。  2008年寺院被评为沧州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2011年5月3日,该寺举行大悲楼正式落成暨诸佛圣像开光庆典,标志着泊莲寺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就。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泊头市城西南3公里处肖圈村  乘车线路:泊头市内可乘小巴或出租车至肖圈村即到。

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狮子坐落在沧州市东南20公里沧州旧城开元寺前,东关村西0.5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较大的铸铁艺术品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沧州铁狮子位于沧州市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东关村西0.5公里处。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再后,呈前进状,姿态雄伟,昂首阔步,徐徐如生铁狮是我国大型的惊巧铸铁工艺。也是我国著名发源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国务院首先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对它进行各种的修缮。  沧州铁狮子,当地俗称“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48米,通长6.5米,身躯宽3.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狮子已成为沧州的市徽,铁狮头顶及项下各铸有“狮子王”三个字,头内有“窦田、郭宝玉”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铁狮腹腔内满铸有《金刚经》文。然因年代久远,字迹多漫灭不全。在铁狮子右项及牙边皆铸有“大周广顺三年铸造”字样,可以断定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很早掌握这样精巧的塑造艺术。  根据狮身上的铭文可知,沧州铁狮子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它的铸造比美国和法国的炼铁术早七八百年,所以铁狮子在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打开世界冶金史就有沧州铁狮子,由于沧州铁狮子具有较高的科研、历史和珍贵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铸造技术、雕塑艺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佛都史十分重要的具象资料。  由于体魄宏大,造型雄传,文物价值甚高,但因年代久远,历经沧桑,铁狮子腐蚀严重,多处破损,狮身下沉,新中国成立前,曾建亭保护,未能根本改观。

河间府衙

  府衙是中国古代官员办理公务之地。河间市现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历史上,河间是与保定、济南、开封齐名的四大名府之一,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曾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是京南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  自北宋置府以来,河间府、县并存计804年的历史。所以城内既设府衙,又设县衙。直至辛亥革命废府存县。1936年,国民党政府又一度在此建立专员公署,专署县衙均设在原府衙内(现在二中所在地)。旧府衙座北朝南,衙前设高大照壁(影壁),照壁两侧建有辕门,辕门外有直通河间东西大街的甬路,临街有高大木牌坊,坊上雕刻有“燕赵雄风”四个大字。(传说是直隶总督方观承所书)大门两侧有石狮一对,大门附近有口水井。门口两侧墙壁上(辛亥革命后)左边书“天下为公”,右边书“选贤与能”。大门内有门房(传达室),迎面有方杆旗斗两个,东西两侧有房舍,为隶卒居住,往里为仪门,东西分列吏舍,是掾吏办公的地方。门东有申明亭,门西有旌善亭。仪门内为广庭甬道,两旁古柏参天,交相掩映,郁郁葱葱。西侧悬有大铜钟一个,镌有铭文,内含白金千两,声闻四十里,此钟后被侵华日军掠走。  沿甬道北上,原有石台阶五级,上面建有殿堂,名曰大堂,原为府官审理案件之所,凡大堂审理的一般民事案件,允许民众旁听,借以显露“清官大老爷”的明断。大堂正中悬有匾额,上 书:“宝(保)釐堂”三个苍劲大字,据传是明朝严嵩所书。大堂两侧有厢房,为府官休息更衣之所。大堂前面立有戒石亭,碑石铭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与厅内府官之坐相对。大堂后面为穿堂,过了穿堂是二堂,一些机密案件在此审理,不准民众旁听。二堂后便是内宅,为知府(旧称太守)眷属居住的地方。内宅东西各建有厢房是知府处理公文和接待宾客的地方。西跨院为神祠和同知署。东跨院为土地祠与经历署。  府衙门前之大影壁。高约七米,宽十米。辛亥革命后,影壁南面绘有孙中山先生像。影壁北面书写《礼记》上的“大同篇”一段,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为大同。”这个影壁一直到建国后还岿然矗立于此,在1963年修建街道时,因其影响交通才被它拆除。  府衙向南,是府门口街,原来是一条繁华整洁的街道,街两旁饭店商肆林立,街南口建有木牌坊一座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是一座纯木制结构的建筑,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颇为壮观。当中主门,两侧耳门,可以南来北往,十分畅通。东西耳门上方各写“城真”、“正平”四字。正门上方写“燕赵雄风”四个大字,下面写着专员黄维诚题,实际这四个是城内王伯龙(举人)老先生书写的。建国以后,由河间师范教师白金华改写为“繁荣经济”四个大字,给这座古建筑赋予了时代意义。这个木牌坊也是在1963年因修街道而被拆。  河间府衙复建工程于2010年11月正式开工,2013年06月基本完成并对外开放。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河间市红牌楼街  乘车线路:河间市内乘出租车至红牌楼街可达

沧州观音寺

沧州观音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东临大海西临涧,南控齐鲁锁幽燕。古刹历代高僧栖,名播天下誉津南。  《青县志》(清.光绪)载:观音寺在县西南四十里大孝子墓东南隅,同治(1867年)六年重修。观音寺位于新兴镇大孝子墓村东,始建于何年何月已无从考证,但在其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墨客到此观瞻凭吊,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据说,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南巡。其间,他察民情,观民风宦风,听说佛定和尚正住锡观音寺-,遂前往,康熙帝君臣一行驻跸(音同“闭”:马车)河间府太平庄行宫,并写下:“新霜来朔风,纳稼满西畴”的诗句。农历八月十五,观音寺举行达摩祖师圣诞0会,观音寺前佛旗猎猎、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一派节日的气氛。康熙皇帝听地方-说佛定和尚是当代-,道法精深,决定与这位-见上一面,所以,轻骑便服来到观音寺,但见:牌楼高耸,山门巍峨,石狮雄距,金刚狰狞;层层宝殿,缃瓦朱甍(音同‘蒙’:屋脊);清风徐来,风铎悦耳;苍松笼烟,菊花怒放。这时,有一个小沙弥来到康熙面前,口诵“阿弥陀佛”,送上一张纸条。康熙展开,但见上句谒(音同‘夜’:拜见)语:“佛见佛龙天喜,佛光瑞见云霄里;国运昌隆见盛世,真龙见面佛留迹。”康熙见状,将随身玉扇一把赠与方丈,请小沙弥转交,君臣一行悄然离开观音寺。  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腊月初八,这一天是观音寺一年一度的施粥节,观音寺前粥棚热气腾腾、人声鼎沸。在游客中有一位军官十分耀眼、威风,他就是驻扎在观音寺东北三十里,青县兴济镇的驻军长官冯有茂,他前来观音寺烧香拜佛。冯有茂祖籍安徽巢湖,世笃佛教,怎奈,生子夭亡,于是来观音寺求子,知客师傅见远来的军官客人,立即上前引入客堂,命沙弥拴马献茶。然后,小沙弥端来腊八粥,但见碗中大米白如玉脂,小米灿若金粒,蜜枣红如玛瑙,青丝红点缀其中,另人馋涎欲滴。一行人用毕,来到观音大殿,夫妇虔诚叩拜,夫人拈得一签,曰:“将军戎身,福佑儿孙,后辈荣华,位列侯门”,夫妻大喜。后生一子,取名御香,字焕章,他就是叱诧风云的冯玉祥将军。  观音寺在康乾盛世之时,香火鼎盛,同治与咸丰年间重修,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国弱民贫,观音寺也失去往日的风采。清末民初,生灵涂炭,列强抢掠;军阀沸战,僧人逃散,千年古刹,毁于一旦;日寇入侵,国破家亡,仅存残垣断壁,也被毁修了炮楼。  今天的观音寺建在原址上,由大孝子墓籍佛教大师释仁宽从2002年开始筹资修建,首期工程已于2005年底竣工,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有山门、鼓楼、天王殿、施无畏佛殿、东方三圣殿、退居寮、西方三圣殿、方丈寮、僧寮等。  观音寺坐北朝南,东西长50多米,南北80多米,它的正面是山门,也叫“三门”即:无相门、空门、无作门,它的建筑风格属于重檐竭山式,“三门”始于汉明帝,在封建社会,只有帝王宫室设三门,其他官宦舍宅,均不得设三门;“三门”两旁是四尊威武的石狮,它代表着铺正摧邪;“三门”中间的台阶饰滚龙石雕,这叫“御道”,上面五条龙翻云吐雾,喻意五龙捧圣,这是一般人不能逾越的雷池,只有帝王才能踏足。  地址:沧州市青县境内      新兴镇  新兴镇位于青县县城西南20公里处。东临104国道,东有京福高速公路,南有京九铁路通过,民族路南北相连,交通方便,通讯快捷。总面积8.7平方公里,辖38个自然村,总人口3.6万,其中回族同胞1.4万。新兴镇现有耕地9.1万亩,年产粮食2.6万吨。大牲畜存栏0.87万头,其中牛0.77万头;羊存栏4.38万头;家畜存栏80.58万只,其中鸡存栏78.88万只.枣…… 详细++

沧州清真礼拜北大寺

沧州清真礼拜北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我国有十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进行礼拜活动的地方称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凡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比较聚居的地方,都建有清真礼拜寺。在我国众多的清真礼拜寺中,河北沧州清真北大寺是比较著名的一座。  沧州清真北大寺位于沧州市城区东南回民聚居的新华区,在全国回族中享有盛名。  这座清真寺历史悠久。沧州一带是回民的聚居区,据资料记载,明代初期,为了解决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群众进行礼拜的场所,有一当地的吴姓回族官员变卖土地多亩,带头捐资建寺。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沧州市及其附近的其他回族居民也纷纷慷慨资助。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在吴氏主持下,清真寺的建造工程于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正式开始,历经18年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大寺落成。这座由当地回族百姓齐心自力建造的清真寺,迄今已有将近600年的历史。  清真北大寺建筑面积广大,气势宏伟壮观,建筑风格独特,其建筑面积和规模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该寺总占地面积7400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008平方米。寺院呈东西向,由前、后两个院落组成。前院有阿訇室、沐浴室及女寺十余处,西侧是脊出廊的讲堂左右各五间,后院便是礼拜大殿。进入后院,高达25米的三层礼拜大殿依次排列在东西中轴线上。大殿呈“主”字型,殿内有粗40厘米、高4至8米的朱红漆柱90根,气势宏伟,古朴庄重。大殿有九九八十一间,殿内面积1250平方米,可供数百人礼拜。殿宇深邃,环围沉静肃穆,富含虔诚气氛。该寺礼拜大殿由前、中、后三殿和卷棚组成,三殿连绵起伏,纵观横览,均如笔架,肩挑平而不卷,四首龙口含珠。殿内梁柱檩椽,相互咬合。建筑结构为木柱、密梁、尖顶、青砖组装而成,属于文式建筑。  清真北大寺还是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的一座享有盛誉的学府。该寺历任阿訇多是有“阿林”(有学识、懂教规、好操守)的人。大寺招收的“海里凡”(即学习宗教知识的学生、接班人),不分省界,不分教派,教学规矩严格,声誉在外。不少年轻的穆斯林不远千里来此求学,除河北本地外,华北其他地区,甚至远在陕西、甘肃、内蒙古一带的阿訇,不少是在这里学成挂幛。  十年浩劫,北大寺也受到了损坏。1980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经过修复的北大寺,不仅恢复了原貌,而且胜过当初,显得更加整洁、美观、恢宏、雄伟。1982年,修复后的清真北大寺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清真北大寺,每天前来沐浴的人络绎不绝。阿訇和乡老们,进行着正常的宗教活动,每日从“邦搭”(晨)到“虎夫滩”(宵)五时不落,寺内不时传来恭诵-之声。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解放东路14号  乘车线路:沧州市内可乘3、22、430、307、特7等路公交在清真寺站下车可达。

河间冀中烈士陵园

河间冀中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冀中烈士陵园位于河间市曙光西路,正门面北,大门东侧的“冀中烈士陵园”六个大字是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题写的。正门迎面为冀中烈士陵园广场,纪念馆在广场南面。陵园南端是无名烈士墓,在纪念馆与无名烈士墓之间的中轴线上,巍然矗立着高11米花岗岩饰面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碑。陵园内栽苍碧不谢的青松,高耸入云的翠柏和枝叶婆娑的杨柳。青青-的草坪,团团簇簇的花朵,把陵园装点的肃穆庄严。  冀中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所设的省(区)级政区单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创建的平原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冀中区扩大至51个县(市),范围东滨渤海,西至平汉铁路,南界滏阳河,北接京津。  冀中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无数先烈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前赴后继,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谱写了一曲曲血与火的凯歌。  建在诗经陵园内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占地500平方米,馆内有橱窗展线65延米。从土地革命时期、八年抗战到三年解放战争,系统地展现了冀中军民为了民族的解放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在京南大地的伟大精神和光辉历史。馆内共载烈士英名2882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1884名,解放战争时期806名。冀中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就壮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纪念馆内有我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为常德善司令员雕塑的大理石塑像。  常德善司令员原籍山东省峄县,家境贫苦,1929年17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贺龙创建“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历任排长、连长、警卫队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长期担负贺龙同志的安全保卫工作,多次在危急时刻不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贺龙同志的安全,深受贺龙同志的信任和称赞,贺龙在多种场合说过“没有常德善就没有我贺龙”。1939年1月常德善又跟随贺龙同志来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先后担任冀中三分区和八分区司令员。1942年6月,在粉碎日寇“大扫荡”战斗中,在肃宁县薛村一带遭到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重重包围,虽然指挥部队拚力厮杀,终因寡不敌众,身中27弹壮烈牺牲,惨无人道的日伪军还将他的头颅割下来,挂在河间南城楼上示众。常德善司令员牺牲时,年仅30岁。1962年8月,对爱将的牺牲痛心不已的贺龙元帅在时隔20年后,为常德善烈士撰写了碑文。  1993年6月7日,在杨成武、吕正操、罗玉川等革命前辈的深切关怀下,国家民政部下达了将1956年始建的河间市烈士陵园扩建为“冀中烈士陵园”的批复。廖汉生、孙毅、黄新廷、杨秀山、吕正操等曾在冀中战斗、工作过的革命前辈题写了园名、馆名、碑名、无名烈士墓墓名。1999年4月5日清明节冀中烈士陵园纪念馆开馆。

黄骅港

黄骅港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骅港是河北省沿海的地区性重要港口,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输出港之一,位于河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沧州市区以东约90公里的渤海之滨,由煤炭港区、综合港区和河口港区3个港区组成。陆上距黄骅市区约45公里,水上北距天津60nmile.东距龙口149nmile。汇集漳卫新河与宣惠河的大口河在此交汇入海。  黄骅港始建于1984年,从1986年建成2个1千吨级码头泊位至今,共有生产性码头泊位14个。其中:煤炭泊位8个,通用杂货泊位5个,液体化工泊位为2万吨级1个。分别由两家港口装卸企业神华黄骅港务有限公司和沧州市黄骅港务局所有。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为沧州市港航管理局。  黄骅港腹地广阔,交通便利,是冀、晋、豫、鲁、陕、蒙等地的便捷出海通道,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煤炭装船港、“三西”煤炭外运第二通道的重要出海口,黄骅港将建成以煤炭为主,集液体化工、散杂货、集装箱多种经营为一体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国际化、现代化综合性大港,年吞吐量可望达到3亿吨。黄骅港规划以煤炭港区、散货港区、综合港区为主,河口港区为补充,各港区的功能和现状如下:  (一)煤炭港区。黄骅港煤炭港区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第二条大通道的出海口,“神华工程”的龙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骅港煤炭港区现有泊位10个,其中一期工程建有2个5万吨级、1个3.5万吨级泊位和1个1.5万级吨扩能泊位;二期工程建有2个5万吨级、1个10万吨级泊位;同时拥有2个1.5万吨级杂货泊位;液体化学品码头已建成等待投产。目前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全长24海里,海图水深14米,底宽200米。煤炭港区2006年黄骅港的吞吐量已突破8000万吨,2007年吞吐量达到8200万吨,2008年吞吐量7900万吨。  (二)散货港区。以铁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物资远树为主,重点建设10~20万吨级的大型专业化干散货、液体散货码头,形成成规模的专业化散货港区。目前散货港区部分码头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0年8月份投产。  (三)综合港区。以一般散杂货、集装箱和成品油、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重点建设10万吨级以下的各类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码头,形成大型综合性港区。目前综合港区部分码头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0年8月份投产。  (四)河口港区。河口港区均为万吨级以下的内贸港口,已有1个一千吨级码头、2个三千吨级码头,正在建设V型港区码头。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黄骅市东部沿海处  乘车线路:黄骅市内可乘开往港口的车可达。  自驾线路:由沧州走石黄高速,一个小时即到,路况极佳。

纪晓岚文化园

  纪晓岚文化园  位于纪晓岚故里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  纪晓岚是中国一代文宗。名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六月十五日,卒于嘉庆十年(一八零五)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纪晓岚是中国清代炫人耳目的人物,作品颇多,以总纂《四库全书》名闻天下,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文化园”,占地70余亩,建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该园以实物、绘画等方式,记载了纪晓岚的生平和著述,还收藏有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  纪晓岚文化园为一座园林式仿古建筑,园林面积宽广,水榭亭台,树木环绕,外围红色长墙,清幽雅致。景区面积5万多平方米。人们都知道,纪晓岚最爱旱烟,有“纪大烟袋”的绰号,因此,纪园特别设计了由生铁铸成、长达8.2米、重21吨的“大烟袋”,堪称世界之最。纪晓岚文化园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以实物、绘画等方式,再现了纪晓岚的生平和著述。另外,藏砚阁、文漪阁内,还珍藏着百方砚台和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被视为镇园之宝。  纪晓岚文化园内的主要景区介绍  1、中心景区是仿古三大殿  A、正大殿是“四库流风”,采取仿明清皇宫式建筑。殿楣悬挂两块兰底金字匾额,殿前楹柱上挂有抱柱对联。匾额分别有已故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题写的“四库流风”和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弟子)罗哲文先生题写的“文漪阁”。对联集清代翁方纲书法。内部陈设一尊纪晓岚的坐姿塑像,购进了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津阁《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是纪晓岚一生最辉煌、最主要的业绩。殿内设有华贵的金箔画《校书图》,展示当年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的场景。悬挂清朝前期帝王像和编书主要学者画像,以体现乾隆盛世文化的气象。所藏《四库全书》,对外开放,可供学者们学习、查阅资料;  B、东殿为“敬先堂”。内部有一尊纪晓岚的胸像,摆设香案,陈设纪氏家族的残碑、家谱,墙上悬挂纪氏祖先石刻画像,可供纪氏族人前来瞻仰、祭奠;  C、西殿是“奉贤馆”。内设展示沧州历史文物古迹、名人故里的文化沙盘,墙上悬挂沧州历代名人(文臣、武将)画像,通过沙盘和图片全面展示沧州壮阔的历史以及历代名人的业绩和风采。  2、阅微草堂。采取仿清四合院建筑,整体参照纪晓岚在北京的故居布局。  A、阅微草堂,北房正房。门楣悬挂复制的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桂馥题写的匾额《阅微草堂》,门前有抱柱对联。内部陈设纪晓岚生活用具及文房四宝;  B、宦海书丛馆,南屋正房。有匾额及对联,内部用图片形式展示纪晓岚生平履历。另摆柜台出售纪念品;  C、滦如槐姑室,西屋正房。内部展示、陈设各种阅微草堂笔记版本。墙上用图画形式展示《阅微草堂》里的故事情节;  D、九十九砚斋,东屋正房。主要展示纪晓岚藏砚复制品和砚铭拓片。  3、亭台楼阁  A、以纪晓岚字“春帆”命名的“春帆湖”,利用水塘建成。湖上修筑了湖心亭,取名“观弈亭”,曲栏、水榭,拱桥等,西岸建有方形轩,取名“黄梁轩”,北侧有荷花池,堆砌了假山;  B、趣联廊。在四库流风与阅微草堂之间,有一长廊。长廊两端分别建有四角景亭,在廊(亭)柱或横梁-写(或挂牌)纪晓岚的应对妙联;  此外还要建几处供游人休憩、观光、照相的场所,增加游园的乐趣。设计了大烟袋、钻钱眼的趣味场所;还设有经营纪念品的店铺,帮助游人进行文化留念。  4、文化园绿化  它本着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原则,结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根据纪晓岚著作里面体现的花卉、草木来整体设计。院内根据各景点的特性分别采用枣树、紫藤、竹林、海棠、古槐、柿树、月季、垂柳等植物布局,营造一个富有生气、灵气、雅气、温馨的园林氛围。让游人在古香古色的园林风光中充分得到心旷神怡的心灵感受。    纪晓岚 (1724~1805)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简介: 纪氏迁献…… 详细++  崔尔庄镇  该镇位于沧州市西 35 公里 处,辖 48 个行政村,面积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万亩,人口 5.1 万。 2005 年完成财政收入 578.4 万元 , 同比增长 12%, 工业总产值 8.51 亿元,同比增长 11.9% .镇党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尔庄经济发展步伐,力争通过 3-4 年的努力把崔尔庄建成集小枣种植加工、市场交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 详细++  纪晓岚 (1724~1805)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沧县崔尔庄镇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 简介: 纪氏迁献…… 详细++  崔尔庄镇  该镇位于沧州市西 35 公里 处,辖 48 个行政村,面积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万亩,人口 5.1 万。 2005 年完成财政收入 578.4 万元 , 同比增长 12%, 工业总产值 8.51 亿元,同比增长 11.9% .镇党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尔庄经济发展步伐,力争通过 3-4 年的努力把崔尔庄建成集小枣种植加工、市场交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 详细++

盘古古庙

盘古古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沧州民谣:“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文者,是一代文宗纪晓岚,武者,是沧州乃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国宝指沧州铁狮,人祖即盘古,盘古遗址就在今沧州市所属的青县境内。  青县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盘古”,村西有座盘古庙。大盘古位于黑龙港河(古黄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盘古村,皆因相传盘古在此定居而得名。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在这里发现了盘古墓。大禹对开天辟地的盘古氏特别崇敬,于是把盘古庙修好,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后留下200户人家,100户守墓,100户看殿。人们把看殿的这100户人家叫大盘古村,那100户守墓的人家叫小盘古村。据说这两个村名就是从那时留下来的,至今已5000年了。  那么,盘古为什么选择此处定居呢?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就开始漫游天下,这一天漫游到青县,见天悬日月星辰,地缀水陆山川,又见这里高岗松柏河边柳,平地瓜果兼五谷,百花争艳蜂蝶舞,鸟唱高枝鱼浮游,可谓草肥水美,木秀花香,于是便择此定居。盘古氏带领其家族垫台筑巢,造房建屋。一日在挖坑取土时,不料挖至海眼,立时泉水喷涌,遂成为后人所称的“盘古潭”。在历史上,盘古潭边曾苍松翠柏,高达数丈,游人咏其“潭波击碎月,松柏卷青天”。潭内常年泉水满塘,深不见底,且鱼虾繁多,故有“百网百鱼”之说,百里皆闻其名。  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明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流冲刷,设于秋祠西南重建。  据记载,当年的盘古庙状似北京的故宫三殿,石、砖、木结构,琉璃瓦封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360天;台阶18登,为18层地狱之说;飞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头系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所谓“风摇铃响天动乐,光照殿顶地生辉”之说。殿内有身披树叶,手托日月的铁铸涂金盘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南海观音像,股坐莲盆,金童玉女两侧。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欢树两株,殿后铁磬悬于古槐。  传说盘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归天,于是盘古庙设一年两度庙会,会期各下天。每年春节一过,各地商贾云集而来,搭棚、占地、备货、洽谈,筹备三月三庙会;庙会一散,主持僧就抬着木雕盘古像出来行雨。待透雨落下后,农民们抢种早熟庄稼。秋天,不待庄稼收割完,全国各地商贾又蜂拥而来,筹备九月初九庙会,届时又是一番热闹景象: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泛舟骑马,云集而来。  

肃宁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肃宁镇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梁家村镇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窝北镇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尚村镇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万里镇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师素乡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河北留善寺乡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付家佐乡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邵庄乡 武垣城遗址 敕赐礼拜寺 古村落遗址 进士坊

肃宁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