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衡水 >> 武邑县

武邑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中角墓群

中角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角墓群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中角村西北200米处。1958年出土,1991年省地县文物部门发掘出土陶俑、陶禽、陶兽、陶器皿、人头骨等。  地址: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中角村西北200米处  咨询电话:0318-3826010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安成侯墓

安成侯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成侯墓位于武邑县城东14公里处。系汉文皇后窦猗房之父窦青之墓。封土高41.4米,周长600米,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窦青系古观津(今武邑县东部)人,死后葬于故里。其女儿-为文皇后以后,被追封为安成侯。其后,文皇后做了皇太后,为其父扩建墓冢,升高封土,为能“西望长安”。还修建庙宇,并立“窦氏青山”墓碑一通。若干年后,庙宇、碑刻被毁,仅存“青山”。1982年7月23日,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位于武邑县城东14公里的青冢村南边  咨询电话:0318-3826010  门票:暂无  交通线路:乘车至武邑县后转乘县内出租或小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东昌故城

东昌故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东昌故城。在县城东北14公里相城街村西北隅,东昌故城年代久远,上古黄帝时封昌若于此。汉高祖改东昌县,属信都国。后属安平国、信都郡和冀州。公元627年废,其地入武邑县。  地址:武邑县城东北14公里相城街村西北隅  咨询电话:0318-3826010  门票:暂无  交通线路:乘车至武邑县后转乘县内出租或小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乐毅墓

乐毅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武邑县乐毅墓,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武邑县志载:乐毅墓在县城东30里,距观津村约2公里。在文革中遭破坏。三、石碑记  现仅存东岳行宫中的“石碑异梅”(残)。资料记载,碑记多为建筑记录,碑文都为武邑县文化名人或曾在武邑县为官者所撰写。共24篇,约1万3千余字。四、库存文物  县库存文物124件,省库存武邑出土文物9件,市存文物3件。  地址:乐毅墓在武邑县城东30里,距观津村约2公里  咨询电话:0318-3826010  门票:暂无  交通线路:乘车至武邑县后转乘县内出租或小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河北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内,东经115°27′45″-115°42′6″、北纬37°31′39″-37°42′18″之间,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高贵的仙鹤、美丽的天鹅、灵巧的鸥鸟、轻盈的白鹭,翩翩起舞、悠然嬉戏,衡水湖是人间的仙境,鸟儿的乐园。   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年降雨量518.9mm。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区内有植物370种,昆虫194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7种,鸟类296种,兽类17种,浮游植物201种,浮游动物174种,底栖动物23种。在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中,尤为突出的是鸟类资源,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鹤、黑鹳、东方白鹳、大鸨、金雕、白肩雕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44种。每年在这里营巢繁殖的夏候鸟有数十万只,以须浮鸥、黑翅长脚鹬等为主,越冬的灰鹤有3000多只,雁类上万只,遮天蔽日的灰椋鸟更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位于衡水湖南岸的冀州古城建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史有“天下分九州,冀州为首”之称。汉城墙、明城墙、众多汉古墓、石碑、李三娘石磨及竹林寺飞升上天的许多传说再现了衡水湖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让人无不感慨衡水湖的神奇与秀美。    河北衡水市河北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

衡水武强年画博物馆

衡水武强年画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武强年画博物馆是1985年由国家文化部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2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馆藏明、清以来历代武强年画古版和纸质资料万余件,三级以上文物1000余件。现为国家重点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北省廉政教育基地、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同时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出版研究会所在地,并被中央美院等20余所大专院校定为教育实习基地。  早在1993年,武强县就被文化部命名为“木版年画艺术之乡”;2003年,武强年画被文化部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十大试点之一;2006年,武强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发行武强年画特种邮票4张。2009年10月,武强年画被评为“河北十大文化形象名片”之一。2011年,武强木版年画在中央7套《乡土》栏目承办的首届《乡土盛典》中荣获最具活力民间文化产业奖。2012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27届年会上,武强年画博物馆选送的5幅年画作品荣获了“乡土奖”中的1金、3银和1优奖项,同年,武强年画系列产品被河北省旅游局评为“河北省十佳旅游纪念品”。2013年,武强年画《六子争头》《鞭锏门神》荣获“2013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同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授予武强年画博物馆“校企合作优秀企业奖”。2014年,《武强年画》纪录片获得河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年11月,《武强年画》纪录片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人文中国第三季——传承中国”全国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推选、展播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15年11月,武强年画系列在国家旅游局“201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中荣获201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银奖。  武强年画因产地在河北武强县而得名,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印制采用传统的木版水色套印技法,风格独特。武强年画历史悠久,约始于宋元,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明初已经初具规模,清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到清末民初,在武强县城南关开业有字可考的画店还有144家,县城附近有60多个村庄,上千户作坊从事画业生产与销售,全国各地设有批发庄点180余处,最高年产量达一亿对开张,行销大半个中国。武强年画题材丰富广泛,从民间习俗、农事耕作、天文地理、戏曲传说、经史典故、社会变革等方面,将民风、民族精神寓于画中。传统民间艺人根据不同地域房屋特点、爱好、习俗,创作门画、窗画、灯画、中堂、条屏、炕围、壁纸等多种艺术形式,遍布民居小院各个角落。武强年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人员誉为“东方圣经图解”。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考察武强年画时为之题词“应说年画百家好,自是武强天下雄”。  近年来,武强年画博物馆以征集、研究、传承、发展武强年画艺术为己任,先后出版了《河北武强年画》、《中国武强年画艺术》、《武强古版民间门画集》、《中国武强民间神码集》、《武强古版灯方年画集》、《武强年画精选》、《武强年画传说故事》、《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武强卷》、《武强年画传说故事》上下集等年画专辑、专著;积极开展“武强年画中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对外宣传和艺术交流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山西、浙江、西安、石家庄、南京、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及美国、韩国、新加坡、比利时、西班牙、荷兰、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专题展;成立武强年画协会,发挥龙头作用,抓好武强年画的传承与创新。保护老艺人,培养后继人才,研发年画新产品,先后开发出高档轴画、镜画、瓷盘、刺绣、折扇、张搭、高档变色紫砂杯等多种形式,产品荣获“河北省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称号,被评为“衡水市特色旅游商品”。

衡水滏阳河水利风景区

衡水滏阳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衡水滏阳河水利风景区位于衡水市桃城区,依托滏阳河市区段综合整治和截污导污工程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72平方公里。景区以“十里长廊、龙脉滏阳”为主题,沿滏阳河开展了水景景观打造、堤岸绿化、主题公园建设等生态景观综合提升工程,修建了宝云湿地公园、萧何广场、滏阳生态文化公园、历史风情走廊等标志性景观。经过全面综合整治,滏阳河行洪能力显著提高,有力保障了城市防洪安全,为生态宜居北方湖城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衡水灵秀山庄

衡水灵秀山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灵秀山庄为国家AA级景区,分三个部分:前部为玄门、慧目街、购物区、游船码头;中部为悬空岛、紫微山、长城、迷宫、镇海塔;后部为北岛度假村、旅社等。悬空岛与北岛皆四面环水,隔水相对,使水面形成了一个“8”字,故此这里的水面称之为“8”景湖。  在灵秀山庄入口处,高16.7米,主楼飞檐斗拱,金碧丹漆,庄严雄伟。楼上是文物展室,陈列有古陶、青铜器、瓷器,供游客参观。  慧目街:位于玄门内以北,街两旁皆为红立柱、木隔扇的彩绘仿古建筑,系经营工艺品、纪念品、古玩字画、儿童玩具的商业街,可供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欣赏角度的游人选购中意之物。  悬空岛:位于灵秀山庄中部,岛上的主体部分是名刹竹林寺古建筑群。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镇海塔、放生台等。环悬空岛南部,建有十八层地狱,内置阎王、判宫、鬼卒、鬼魂等塑像,用现代科技操纵,并以声控、光控和配音置景,环悬空岛西北部,是起伏的长城;东北角是镇海塔,塔下为迷宫。  紫微山:坐落在灵秀山庄的东北角,与玄门遥遥相望。山高17米,长40余米,山上楼台亭榭,飞瀑流泉,有小路供人攀登。山基内有人造溶洞,洞中高低曲折,清幽深广,置有灯光音响,入内宛如身临仙境。相传紫薇山为古冀州一景,旧志曾记载:“尝闻此山每当初旭,微霞或水云相映直上,隐隐有楼阁人物之状,居民相传为竹林寺现。”明代参政石九奏曾写诗曰:“紫微山下客,系马夕阳斜,半醉寻归路,花深不认家”,道出了紫微山名气之盛。  度假村:位于灵秀山庄的北部,四面环水,靠渡船供人往返。度假村的建筑,为西班牙风格,有舞厅、餐厅和会议室。舞厅为长方形,厅内灯光、音响显示着现代气息。其他装饰古朴典雅,体现了西班牙的古代文明风光,餐厅和会议室可接待70余人,穿过拱形门是清新秀丽的街心花园,花园内的弯曲小路,可通向四周错落有致的六栋两层别墅楼。别墅楼的居室,有卧室、会客室和卫生间,还有储藏间及厨房、炊具、餐具一应俱全,来此度假者可到餐厅就餐,也可自己动手烹炒。此地没有市井喧闹,白天舒适淡雅,入夜轻歌曼舞,充满异国风情,是度假消闲的好去处。衡水灵秀山庄 衡水灵秀山庄

孝感圣姑庙

孝感圣姑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圣姑庙位于河北省闻名全国的中国丝网之乡衡水市安平县,其庙宇位于安平‘闫会沃’村西。安平古称博陵,位于冀中平原腹地,取“众官民安居乐业,且地势平坦”之意,得名安平。安平自汉高祖置县,至今已历悠悠两千年,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中心,交通便利。  圣姑庙相传是汉光武帝刘秀降旨修建的。元代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在原庙东侧筑高台重建,明、清两代多次扩建而成。据史料记载,“燕赵齐鲁之民,虽千百里之远,致香火者如织”。圣姑庙毁于1945年5月抗日战火之中,现仅存高大的台基,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姑庙由牌楼、碑亭、蹬道、门屋、工字殿、寝宫殿、观稼亭6个主体建筑组成,布置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钟鼓楼和配殿左右对称,为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寺庙布局。  据1935年营造学社调查,牌坊重建于1932年,位于庙南25米的方形台基上,面南而建,为三间四柱歇山顶琉璃牌坊。四柱为方柱,金柱粗290,次间柱粗230,南北都设有圆戗柱。四个夹杆石上有精美的浮雕和兽首。牌坊设11踩斗拱,施彩绘。瓦黄琉璃瓦,安正吻、垂吻,正脊中设塔刹,垂脊安仙人、走兽。牌坊正中横匾刻五个大字“孝感圣姑庙”。穿过牌坊,沿着石甬路向北5米就是碑亭,与牌坊同位于一个台基上。碑亭为青砖青瓦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正脊设瓦片拼成的花脊。碑亭内东西各有四座石碑,石碑高大雕刻精细,石碑上帽雕有盘龙云海,龙体透花栩栩如生,立体感极强。石碑两边雕有八仙,人物凸出碑面生动活泼。碑亭外东西还各有一个白色巨大的石碑,因为年代久远,碑面凸凹不平已看不清字迹。走过碑亭,迎面就是高大宏伟的圣姑庙台。台宽23米,长68米,高5.3米。台阶向外凸出近10米,由条石砌成,两边垂带上设条石女儿墙。登上30级台阶是圣姑庙的门屋。门屋仅一间,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门屋南,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配房,面阔进深均为一间,占地面积仅有4.6平方米,屋面为卷棚硬山布瓦顶,内供土地、蚤王。过门屋,是钟楼和鼓楼,与门屋平齐,而且大小也完全一致,面阔2.9米,进深2.8米。钟鼓楼外观是二层,一层面北开门,一、二层层间设砖檐出挑,二层四面设砖券窗采光。屋面为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正脊中间设宝顶。但由于钟鼓楼开间很小,楼内不可能设楼梯,所以楼内仅为一层。钟鼓楼北面东西两侧设配殿,面阔3间,进深1间,也是硬山布瓦顶,设正脊、正吻、垂脊、垂兽。庙门正北是高高的天灯杆,后面有一个2.6米长的香池,上庙的人多时,香客进不了庙殿,就把香投入池里。再北为正殿,殿的平面,系于前后二殿之间,以柱廊连接,成为工字形。前后殿都是面阔三间,进深显三间,上覆单檐歇山顶,面积外观完全相同。柱廊平面正方形,进深显二间,即  今日俗称的穿堂。工字殿所有阑额、普拍枋及昂嘴形状,都和定兴县慈云阁一致。唯昂系假昂,后部秤杆乃撑头木所延长。上部梁架,因为平面采取工字形的关系,结构比较复杂。梁架有两点特征。一、梁架富于变化。二、尽量利用天然木材不加斫削。关于后者,如稍间的顺爬梁,外端置于外檐斗拱上面,比内侧置于四椽栿上者,约低半米,乃选用天然弯曲的木料,以当其任。工字殿外东西两侧在庙台上设有磴道,可以下到庙外。工字殿北是寝宫殿和观稼亭。寝宫殿面阔三间,进深3间,后出廊,为卷棚布瓦顶。东西山墙上有腰墙和腰门把前后院隔开。观稼亭面阔三间,进深2间,前出廊,为卷棚布瓦顶。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闫会沃村西  咨询电话:0318-2025041,2026053   

滏阳生态文化公园

滏阳生态文化公园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滏阳生态文化公园位于衡水市干马桥附近,该公园是经衡水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建设的公益性项目,是群众开展文化娱乐休闲活动的中心,具有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文化品位、促进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会展中心等在内的文化中心综合楼和公园广场、观光电视塔等公益文化设施。  步入滏阳生态文化公园首先是九州广场,广场的中轴线上,由北向南排列着9块铸铜图雕,清晰地勾勒出从大禹划分九州经宋元明清直至现代,在八个不同历史时期衡水版图内河流湖泊、侯国郡县、古邑名城及文化名胜的发展传承。走过这些精美的铜雕,就仿佛穿越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将衡水的发展脉络和辉煌历程尽收眼底。再往南迎面是一座气势恢宏的“龙腾滏阳”雕塑映入眼帘,只见一条腾飞的巨龙,雕塑由龙雕、石座、水池、涌泉四部分组成。龙雕高19.96米,寓意衡水1996年撤地建市;宽20.12米,寓意雕塑建成于2012年。波浪形石座周长40.2米,表示滏阳河全长402公里;东西长16.3米,表示滏阳河流经衡水境内163公里。涌泉环绕的圆形水池面积881.5平方米,寓意衡水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雕塑总重44吨,寓意440万勤劳智慧的衡水人民。整个雕塑像一条蛟龙跃水而出,龙头顺水向东,象征着衡水正蓄势腾飞,未来将更加美好。  滏阳生态文化公园东南是名人广场,站在滏阳河岸向北望去,只见有10根历史名人柱分东西两排排列,名人柱高13.8米,柱体直径1.8米,底座直径2米,十分壮观。融汇了剪纸、年画、内画、雕刻等该市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西汉思想家、文学家董仲舒,著名抗日英雄节振国,被毛主席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王玉坤,创建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的耿长锁,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马万水,原国家领导人王任重等20位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衡水历代著名人物。到了夜晚,名人柱灯光璀璨,鲜艳夺目,展现出“大儒之乡”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精神风貌和千载传承的悠久历史。  夜幕降临,名人柱之间,一列列地灯色彩缤纷、明灭变幻,构成动感现代的方阵。北端,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喷泉,和着音乐,时而妖娆多姿,时而气贯长虹,仿佛是湖城的舞者,将水的灵魂诠释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活力。地灯方阵的南端是亲水平台区,在此,市民可以观赏滏阳湖中的大型水幕电影。水幕呈扇形,半径约30米。精彩的电影映射在上面,构成了梦幻般的水中奇景。  滏阳河是衡水的母亲河,自西南方向流入衡水市内,在一个“弓”形弯处,与向南联通衡水湖的吴公河交汇形成水面开阔的滏阳湖,形成东西贯穿,南北相连的城市水系交汇点,滏阳生态文化公园就坐落在这个“弓”形弯的北侧,远远望过去,就似被滏阳河怀抱着一般,十分美丽壮观。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干马桥附近  乘车线路:衡水市内乘7路、20路等公交在干马桥站下车即到。

平安公园

  平安公园总占地93亩,投资8000多万元,广场内绿化面积13800平方米,建成水面5000平方米,硬化铺装面积23280平方米,共设7个可容纳400人的分区。在公园的设计上也体现了丝网文化特色,如:公园甬路地面硬化铺装采用了具有网乡特色的地砖,从高处看就像是安平的丝网形状,公园的休闲椅也采用了具有网乡特色的圆孔网。  南北中轴景观主要设计入口“六柱五孔十五楼”木结构牌坊,平安公园的匾额是由国内书法大家欧阳中石老先生所题。牌坊的南面是仿天安门前金水桥设计的九孔三道白玉桥。在东西中轴线和南北中轴线的交叉点,设置体现安平鼎盛的“平安鼎”,周边是音乐喷泉,这个分区主要用于游民休闲娱乐。  “平安鼎”南面的风筝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高东亲自设计并申请专利,寓意是横冲直上,白天是一个直观的景观,到了夜晚有LED灯的地方便会熠熠生辉、栩栩如生。  高处设“平安亭”,东侧水系中设桃花岛,桃花岛的设计理念来自唐代诗人博陵崔护《题都城南庄》这首名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岛中设平亭与西北高处的安亭遥相呼应,寓意安平平安和谐。岛上设水幕电影,增加现代气息;公园内分布有安平八景石雕柱,安平八景由来已久,明朝嘉靖年间的《安平县志》和清朝康熙年间的《安平县志》均有记载,明、清多位诗人也曾题咏过安平八景,安平八景为:义门秋雨、北寺晚钟、仙台积雪、康村晓渡、滋河月夜、孝林夕照、龙井涌泉、紫荆晴翠。东北与东南侧为文化长廊,可经营古玩、字画、茶艺,公园南侧环境清幽,主要用于市民休闲和体育锻炼。  平安公园是一个以绿色为主基调、流动水系穿插其间、景观节点与建筑有机融合、既传承古典风范,又彰显现代气息的融休闲、健身、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公园。它的投入使用将大力提升县城品味,美化县城环境,完善县城功能,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休闲、娱乐的良好环境。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丝网街  乘车线路:安平县城内可租车或步行丝网街可至

安平丝网大世界

  安平丝网大世界是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全国唯一的丝网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市场平面布局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设计,荣获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举办的全球设计挑战大赛金奖。市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市场建设资金全部由企业及商户集资完成。  市场开业八年来,运行良好,交易活跃,挂牌营业的门店达到1000多家,其中,河南、浙江、江苏、上海等三十余家公司也来安平市场落脚。每天有40辆货车及集装箱将安平丝网发往外地。2004年市场交易额达到38亿元。目前,市场内设有金融、质检、邮电等机构7家、转运站98家。安平丝网大世界己发展成为集商品交易、产品开发、货物转运、银行结算、信息服务、人才培训、质量检测、物业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大型批发市场。在市场的带动下,全县丝网行业快速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丝网产品己发展到八大系列,六百多个品种,六千多种规格,从业人员达到12万余人。丝网生产企业达到二万余家。拔丝织网设备三万台(套),年拔丝能力120多万吨,织网能力2亿平米。2004年全县丝网完成产值72亿元。99年以来,安平县先后被国家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称号。2001年以来,安平县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丝网博览会,安平丝网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按照“健全市场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强化物业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延伸市场触角,推动产业升级,争创知名市场”的工作指导思想,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总结博览会成功经验并查找不足,进一步提高博览会国际化水平。二是完善市场信息服务功能,规范交易行为。三是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出国考察、参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及经营理念。四是针对全县丝网产业分工细、吞吐量大、辐射范围广的特点,积极整合现有资产,建好现代物流中心,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地址: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城西  咨询电话:  0318--7522231   

衡水安济桥

衡水安济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衡水安济桥1766年建成,桥身全长116米,两侧各有望柱58根,每根柱顶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之间有石头拦板。桥东西两头,南北两侧各有一只较大石狮。衡水桃城区文管所所长白如廷介绍,该桥是滏阳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石桥,1993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衡水大石桥是人们今天对安济桥的一种通俗的叫法。由安济桥,或许能发现衡水城中心的秘密———没有这座桥,我们追寻衡水这座城的根脉,很可能会失去方向感。衡水城西门外,“为齐晋及畿南诸郡四达要道”,东至山东,西至山西,漳滏合流是道必须跨越的天然屏障,而帮助跨越这道屏障的则是桥。天顺元年即公元1457年,衡水县令杨俨奏请深、冀二州,枣强、武邑二县,“协济创建木桥”,这是一座不太牢固的木桥,在随后的“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间,屡圮屡修”———这期间桥下的河道已经疏通,开始水运,“上可到邯郸,下可达天津”;修桥的工匠们常到一家叫德源涌的酒店痛饮解乏,他们还不知道他们那时喝的酒日后会成为一种叫老白干的响当当的品牌。  等到嘉靖三十二年即公元1553年,县民徐廷等人带头,募建石桥———这一年河北人杨继盛上疏弹劾严嵩十罪五奸,下锦衣卫狱。两年后杨继盛英勇就刑,石桥仍在建造中;最终石桥完工据说用银70000余两,用时3年多。建成的石桥仍不结实,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发大水,“桥复圮,邑令孙梦麟率乡民贾从仁、赵儒筹费重修,阅数年工始竣,而壮丽为一邑水陆之望”。  岁月又过去了200余年,是时明朝的山河变成了清朝的山河,漳河水在南边流入卫河,漳滏合流变成了滏阳河与滹沱河“会为一河,势倍盛于前”。衡水桥“日就倾颓”,“而临以将圮之桥,非亟筹大修不可”。  是时直隶总督方观承奏请朝廷拨发帑银47680余两重修衡水城西门外的石桥,具体负责重修工程的知县陶淑“亲承指画,选料鸠役”———陶淑字韦苍,中进士后任衡水知县,在衡水县令任上他还曾主持修复桃城书院,在城南修筑老龙亭水闸等。  公元1765年农历8月施工,10月后完工,“土无颠溃,水不横溢”,这座气势宏伟的石桥七孔连拱,全长116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各有望柱58根,每根柱顶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之间有石头拦板。桥东西两头,南北两侧各有一只较大石狮。  乾隆帝赐名“安济”。深感荣耀的方观承写下“钦建安济桥记”,称衡水“地处畿南,当齐晋水陆之冲,盐运粮贩行旅之所往还”,“皇上轸恤民瘼”,“恩赐名安济,夫安之时,义大矣哉”。  对方观承我们不会陌生,以前对他也曾提及。“励志气,勤学问,通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所当设施”,他是安徽桐城人,52岁时升任直隶总督。治河道,推广山药和棉花种植,办漕运,设立义仓,“政无巨细,皆殚心尽力赴之”,在这个职位上他干了近20年,很有政绩———安济桥建成的第二年他死于任上。  陶淑也写了一篇“敕建安济桥碑记”:“自后魏时以水得名,县之西门为滏合漳水支流所经,舟楫云集其上,经途则京西南九达之衢也”。  此后的100多年安济桥平安无事,直到1937年,沿河南犯的日军炸毁了石桥的中孔,不得不用木桥衔接……  “车马辐辏,商贾云集,而滏阳一流,贯穿南北,上自临水,下达津沽,来往商船,帆樯如林”。河两岸,是故乡,衡水“全境商业以县之西关为中心。街市宽敞,贸易繁多,彭城之缸碗,清河之竹器,山东之绢帛铁类,天津之洋货广货,唐山开平之烟煤,无不荟萃,以供束冀深武各地取求”。  河两岸,是故乡,当年的情景活在老辈衡水人的记忆。“春天河水解冻以后,特别是7月份汛期到来以后直到封冻以前,来往船运十分繁忙”,他们会津津有味地说起当年的德源涌酒店、义庆隆酒店、诚兴酒店、庆畲增酒店、增庆裕煤炭缸瓦杂货店、裕记煤油庄、双盛号杂货庄等大商号,它们都开在河两岸或距河很近的地方。  河两岸,是故乡,每年河运开始后,上游的煤砟、缸瓦、瓷器、石料、山货,下游的食品、杂货、五金、煤油、卷烟、百货、布匹、木材、芦苇……纷纷运抵码头,大批的粮食、油料、烧酒、蔬菜等地方产品,又由河路运往天津等城市。  1940年,石德铁路竣工,次年2月通车运营。此后一段时间,滏阳河成了死河,1947年后它才重又焕发生机。我们或听到或读到亲历者的回忆:从衡水码头起运去天津的有食用油、芝麻、小麦、粉条、红枣,以及转口外销的核桃、元枣、柿饼、桃仁、羊毛、花椒、蜂蜜等山货;上游运来的有峰峰的烟煤、缸瓦瓷器、白灰、石料、各种山货干果,特别到秋季,柿子上市,在石桥南北河滩堆积如山,搬运工人和商贩呢,络绎不绝,整个码头宛如一个新兴市场。冬季,“南起南华街,北至集贤街北头的整个东河坡上,上岸待修和各种船只比比皆是,大至百吨对槽,小至几吨鱼船,每年都在二三百户之多。  老衡水人还记得,当年的安济桥,中间走大车,两侧是各色各样的小吃摊点,据说有五六十家之多,什么烧饼、果子、煎饼、老豆腐、豆腐脑、杂面、馄饨、馒头、大饼、兔肉、卤煮肉呀,什么二嫫的杂面、槐林的包子、魏大王八的扁食、李三振的羊头羊肚、香利的白茬卤煮鸡呀……  1946年,衡水县设衡水城关区,下设4门:东门口、西门口、南门口、北门口;8街:东隆庆、北仁街、南华街、东明街、阜丰街、集贤街、亲仁街、问津街……  衡水城明属深州,清属冀州,1947年建衡水市,1949年成为河北省衡水专区城关区;1962年设衡水专署,1964年城区成为了衡水镇;1982年,以衡水县衡水镇的行政区划为基础建立衡水市。  1948年到1960年,登记在册的船只在300只以上,1956年的一项统计说,衡水港拥有木船283只,从业人员达2088人。然而1978年之后,曾经养育衡水城的滏阳河渐渐干涸了。  1982年后,衔接安济石桥的木桥拆除,改为钢筋水泥结构,桥下已无船只往还,衡水的城市中心又移向了河西……  

冀州竹林寺

冀州竹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竹林寺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北关村东北300米处,乃冀州古城的四大名寺之一。因其四面环水,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而又名“悬空寺”。  “冀县城北竹林寺图”是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在民国廿二年(1933年),在冀南旅行写生,路经古老的竹林寺时所作的图画。画面上的竹林寺瓦宇鳞鳞、苔藓斑驳,显得古朴幽静。相传竹林寺,为晋朝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出任冀州刺史时建筑的,山涛在冀州颇有功绩(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  《冀县志》记载:“竹林寺,据说是明初的一个州官,依照紫薇山海市蜃楼幻景,命工匠修建而成。” 在民国时期流传着许多有关竹林寺的美丽传说,其中寺院升天的故事影响最大,至今人们津津乐道。因其四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所以又名“悬空寺”,寺内常年香火极盛。  新编《冀州市志》记叙:“竹林寺古迹址,位于冀州镇北关村东北300米处。最迟建于明代,清朝末年,百姓自行投资,在遗址上重修竹林寺,该寺于1963年被洪水冲毁,有址无迹。寺内铜佛像原存县文化馆,文革中被砸毁,仅存一碑,现由冀州市文管所收藏。”那一通竹林寺古碑,为乾隆十七年雕刻,其文为“冀为古郡城,内外不少名刹,东有泰宁,西有开元,南有南禅,而称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为首焉。”古代遗留下来一幅清朝乾隆十七年间的木刻版《直隶冀州竹林古寺胜景全图》,也由冀州市文管所收藏。看来,赵望云先生76年前画的竹林寺图,应该就是清朝年间所修造的建筑了。  又据《冀州市志》载:现在重修的竹林寺,参照流传下来的木刻古图,基本保持了了原有格局,进入山门,两旁钟鼓楼相对,迎面是天王殿,殿内大肚子弥勒佛笑口常开,四大天王怒目发威。穿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金身佛祖端坐莲台,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分列两旁。配殿内的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慈眉善目,为众生指点着迷津。

衡水河东公园

  河东公园位于市区人民东路,北临滏阳河堤,原来是一片垃圾坑地,始建于2003年,2005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现设计为一所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小型公园,总占地3.15公顷 。其中绿地面积2.26公顷,铺装面积8900平方米。园林小品有10余个,园灯15个,坐凳9组。种植白蜡、木槿、淡竹等乔灌木2万余株,草坪2.06万平方米。  河东公园在规划原则上,首先突出了公园的开敞性,南侧为敞开式,北侧围墙采用通透式,加强向外部环境的渗透,与滏阳河畔绿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公园有一种进深感。其次,重视地形的塑造,以地形变化作为空间特色,采用了微地形处理,使公园在竖向设计上有了丰富的变化。由于周边大片地区地形平整,在地形高度上形成起伏使公园突出出来。以东北角的两座山丘为最高点,地形由东、北向南、西伸展下来,缓缓伸向中心广场,在空间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中心广场有“与时俱进”雕塑一座,意为衡水的发展与时代同步蒸蒸蒸日上。再次设计手法上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功能上切实考虑人的作用,以近人的尺度合理建造了园林小品、健身器材,并按活动性质进行了动静分区;在空间构思上,以道路作为空间组织的骨架,园路贯穿于整个公园,它串联各种序列空间,并成为动静分区的界限;植物配植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树种选择注重多样互补,整体上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北侧多采用白蜡和栾树等乔木与外部环境相融合,山丘上多采用乔、灌、草、花混植的设计手法,突出了季相变化,广场周边多采用草花和植物色块,突出了色彩变化。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衡水市人民东路  乘车线路:衡水市内乘坐公交车1路、4路、9路,在人民路口站下车,步行至河东公园。

庆林寺塔

庆林寺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庆林寺塔位于河北省故城县郑家口西南的饶阳店村东。  庆林寺塔原属庆林寺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因年代久远,现其他建筑已荡然无存,惟有宝塔独立,亦称饶阳店塔。据饶阳店关帝庙的碑文记载:北宋初年,有饶、杨两姓在此开店,故名饶杨店。在塔的内壁上,有许多游人题的诗词。早期出的《武城县志》和《故城县志》,都把庆林寺塔说成是唐代建筑。直到1990年,中国科学院的张驭寰教授,对庆林寺塔进行了实地考察后,根据该塔的建筑风格和特点,确定为北宋初期所建。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7年和于1976年,两次进行修缮,该塔至今保存完好。  庆林寺塔为九级八面,正面向南,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拱状门。塔是用青砖砌成,下为塔座,塔身高六层,为楼阁式砖塔,总高35.67米,建筑面积165.2平方米。其造型挺拔秀美,砌筑精巧,每层之间砌有双层塔檐。塔为纯砖结构,塔身、心柱、内廊、梯级、腰檐等均为砖砌而成。塔二层以上各层的四面,均隐出直棂窗形。庆寿寺双塔,塔的底层是近涩式腰檐,二至八层均是平座迭涩式腰檐。二至八层,外壁内绕以走廊,中砌八边形塔心柱,内设砖砌梯级。第一层入口在西南首,第二层在南首,第三层在西北首,第四层在东北首。再往上,各级塔梯形成十字交叉,至九层无砖柱,无走廊,内部易为八边形砖室,上置八角形藻顶,再上层就是塔刹。塔顶有一铜葫芦塔刹。一层为三米多高的塔基,二层以上,每层各在东、西、南、北有一个券门。门上有窗,窗上装有菱纹、云纹天莲花纹的窗棂。花饰精美,各不相同。塔檐为45度斜拱。塔内为穿心式和壁内折上式相结合,可拾级而上、到达塔顶,四壁还有大小不同的佛龛、灯龛等。该塔精巧玲珑,造形美观,独具一格。  2006年庆林寺塔作为宋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武邑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武邑镇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清凉店镇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审坡镇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赵桥镇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韩庄镇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肖桥头镇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龙店镇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圈头乡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大紫塔乡 中角墓群 安成侯墓 东昌故城 乐毅墓

武邑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