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太原 >> 尖草坪区 >> 柏板乡

柏板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太原森林公园

太原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原森林公园,占地224公顷,是迎泽公园的3.5倍,近年所建成的国内罕见的城市人工森林公园;其中水域面积386亩,略大于迎泽公园的300亩。园内栽植常绿树、落叶乔木等树种达10万多株,建了占地500余亩的国际标准的九洞灯光高尔夫球场,还有植物景园、狩猎场、模拟原始人俱乐部、开放式百鸟园等。  

中华傅山园

中华傅山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傅山园处于太原市西北,坐落于尖草坪区西村,紧邻中北大学,是傅山先生的故里。傅山先生在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和文学艺术的广泛领域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霜红龛集》、《傅青主女科》、《男科杂记》等著作传世。傅山为后世所推崇,并得有“诗不如字,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的独到评价。进入园中,沿着牌楼、明镜台、傅公祠、状元桥、真山堂、洞庭院一路走去,游人可追随傅山先生的足迹,领略傅山先生在文学、艺术、医学等各个领域的巨大成就,感受傅山先生的精神世界。  景区地址:太原市西北,坐落于尖草坪区西村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  类型:园林/花园历史建筑祠堂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

太原崛围山风景区

  崛围山景区位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的汾河西岸呼延村一带。山势磋峨高耸,山峰曲折迂回,上山要弓背环绕而行,古称“屈围”,今称“崛围”。崛围山山峦叠翠,郁郁葱葱,宛如翻卷着的茫茫绿海,四季景色各异。尤其是秋菊绽黄、白露结霜的晚秋季节,巨石罅岩、灌木丛中,遍布着紫中透红的片片红叶,坡、梁、沟、岔间卷起了层层的红色浪涛,漫山遍野,煞是好看。“崛围红叶”是旧阳曲八景之一。  山巅南坡有古刹多福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一直是“高僧修真慕道之栖止”,“晋藩诸王之善场”,历代名人逸士的游踪之地。寺为三进院,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头进院主建筑是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四周围廊。殿内供三身佛,有4尊菩萨胁待,还有金刚护卫。山墙有明代立粉贴金彩绘的佛传故事84幅,幅间用自然景物相衔接,构思奇特,技法娴熟,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二进院的藏经楼下坚一石碑,上镌“傅山读书处”,是一间砖券窑洞,洞外壁有先生墨迹。东侧即红叶洞,都是先生著书行医的地方。后人将他的著述汇集成册,名曰《霜红龛集》即指此。顺石级盘旋而上即三进院,1994年重建了千佛殿,新塑佛像千余尊,恢复了东西配殿,培植了传统景观——牡丹。寺内有古建筑多座。石碑十数通,还有“龙入穴”而成的水井等,掩盖在红墙碧瓦间,宽猛相济,十分得体。  寺东南方有山岩,岩下即“珍珠坡”,原是僧人担水和信士礼佛的岩石古道。现砌成340多级石磴,是游人从山下登坡游山的最佳路线。上坡攀登到山岩顶,有六角七层舍利风水宝塔,站在塔基上东望,晋阳大地尽收眼底;西眺,古松苍相分列南北山坡,“南松北柏”是崛围奇观之一。松林中有傅山隐居的“七松庵”。一对青年男女不屈从封建礼教而跳崖身亡的“合抱柏”等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山坡有土堂村,村西山崖腰间有净土大佛寺。据碑文记载,汉时土山崩裂,裂陷成洞,洞内土丘形似佛,高可10丈。传为“山崩佛现”,乃“净土之因缘”,因名。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1205)重建,分前后两院。前院主建筑大佛阁东西向,单坡二层重檐歇山顶楼阁,是明嘉靖二十年(1541)重建的,没有勾栏,登阁可参观大佛的全方位。入阁进洞,洞深25米,宽7米,前部石碑林立,后部是石胎泥塑大佛,高10余米,称“土堂大佛”,也是八景之一。后院是四合院建筑,南北向,主殿塑三身佛,配殿是十八罗汉朝观音,十大阎王朝地藏,有塑像30余尊,系明清作品。院内残存三棵古柏,虬枝乱舞,长势奇特,叫怪柏”、“神柏”。也是八景之一。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镇汾河西岸呼延村一带,距太原市区24公里。  类型:森林山  游玩时间:建议5-6小时  电话:0351-3923530  开放时间:  夏季8:30-17:30;冬季9:00-17:00  门票信息:  崛围山免费,多福寺20元。停车10元,6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

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历经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并在朔州市设有校区。学校总占地2758亩,建筑面积近10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22.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亿元,可利用中外文图书资源360万册,拥有完善的教学和公共服务设施。  学校现有16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研究生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学科10个,山西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5个,“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拥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点63个,本科专业80个,涵盖工、理、文、经、管、法、教、艺八大学科门类。具有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3个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现有教职工2426人,有双聘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三晋学者”特聘教授4人,“青年三晋学者”5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6人,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3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1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专家20人,中央和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5人。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29个省份实现了一本招生,其中26个省份全部一本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38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900人。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优质教学资源,在2002年、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院路3号   邮政编码:030051  

宇文山庄农家乐庄园

  宇文山庄农家乐庄园是太原市最大的农家乐休闲度假山庄,太原市首批农业旅游示范景区,全国三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园区。庄园是由传统的农家小院、土窑洞、农家饭菜、农家博览园、家畜养殖园、各种蔬菜水果采摘园、CS野战、冬季滑雪、越野沙滩车、5D奇幻电影、陶艺坊、水上快乐冲关、玉米迷宫水战、地道战体验、高空攀岩、高空拓展训练等为一体的终合性庄园。  庄园地形地貌独特、空气清新、植被覆盖率高,宇文村气候适宜农作物种类繁多,水资源丰富。游人在此可远离城市的烦嚣,走进山水田园,体验农事,做客老宅,品尝地道农家饭菜,感受悠久农耕文化,在山间田野里放歌,听一段古老的传说,时间就这样陶醉梦里。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乡宇文村  类型:采摘/农家乐  游玩时间: 建议1天  电话: 0351-3980098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信息:  门票:30元。成人套票:430元,含景区门票(30元)+真人CS(120元)+高空攀岩(60元)+高空滑索(30元)+远古射箭(30元,10支)+手工陶艺(60元)+5D电影(30元)+沙滩车(60元)+水上大冲关+地道探险。

窦大夫祠

窦大夫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大夫祠,位于太原西北20公里处的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窦抽所建。窦,字鸣犊,曾在狼孟(今阳曲黄寨)做过开渠利民的事业。据传,孔子周游列国,因仰慕窦,曾驾车来访。可惜车到娘子关,听说窦被赵简子所杀,孔子在遗憾中驱车而去。宋代时,宋神宗加封窦为英济侯,所以窦祠也称英济祠。  窦大夫祠巍峨壮观,祠内古柏苍翠。窦抽塑像端坐大殿中央。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隧北移重建。历代都留有碑纪。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有宋金时期风格,结构简炼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  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因水温较低,人称“寒泉”。与苍柏古祠相辉映,饶有雅趣。“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733号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祠堂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成人票:20元。凭学生证半价,70岁以上老人、军人免票。

多福寺

多福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福寺位于太原市西北24公里处的崛围山之巅,始建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初名崛围教寺,后改今名。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礼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等殿宇7处。大雄宝殿为主殿,规模宏伟,并有壁画84幅与一些塑像,均为明代遗物。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内有霜红龛,为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隐居处。寺在山顶小峪之中,缓缓清流,过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响,极富古刹风趣。  寺庙坐北朝南,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等殿宇7处。大雄宝殿为主殿,规模宏伟,并有壁画84幅与一些塑像,均为明代遗物。寺内山墙有明代立粉贴金彩绘的佛传壁画84幅,描写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画面生动、色彩艳丽,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寺内的红叶洞,在二进院藏经楼下,是思想家傅山先生读书处。  2006年5月,多福寺作为明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太山寺

太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晋阳古城遗址西2公里的风峪沟太山之上,山脚下有五代后唐名将李存孝的墓葬。“太山”之名始见于《宋书》,相传五代时刘知远招兵买马,有太山勇士石敢当袖20公斤的大铁锥应征,人莫能敌,闻名于晋阳。这里的山势突兀峥嵘,古柏苍翠欲滴,将龙泉寺裹藏在中间。据旧方志所载,龙泉寺原为道教昊天祠,始建于710年(唐景云元年),毁于金元战火,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重建时改为佛寺,并将附近的观音、童子等5寺并入。据说当时天旱无雨,地方官员和众百姓齐至太山拜佛祈雨,发现了汨汨而流的泉水,以为是虔诚求雨有应,龙王赐泉,于是给寺院冠以“龙泉”之雅名,并在泉水之上修建了龙王庙。自此,太山因有龙泉水而名声大振,远近朝山拜佛之人络绎不绝,龙泉寺里晨钟暮鼓,香火旺盛。

太原二龙山

  二龙山高百余米,景色秀丽,山上鲜花遍开,有益足道、爱心林、怡人台、龙山飞瀑、爱心台、长廊、大型草画等景点,为中北大学勤工助学学生修建而成。各景点分布错落有致,山脚下有一石碑,上 书“龙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前去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是太原市为数不多的避暑胜地!  景点位置  尖草坪区学院路3号(近中北大学)  交通  835路中北大学站  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  开放时间通常都开放  景区门票免费开放  交通信息驾车沿太原市滨河东路向北行驶可到达中北大学,旁边就是二龙山。  旅游提示景区在中北大学校内,适合避暑,可暑假期间前往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免费  

大佛寺(净因寺)

大佛寺(净因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因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至明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上兰镇土堂村  创建于金太和五年(1205年),因寺中有土雕大佛一尊,俗称“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南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大佛阁依崖而建,坐西朝东,建在高1米的月台上,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底层前檐施五踩异形斗栱。前半部为砖石券窑洞,后半部为土券窑洞,建筑面积205.6平方米。阁内土雕大佛——阿弥陀佛高10余米,结跏跌坐,左右各塑一尊胁侍菩萨,高3.7米。  净因寺由前后两院构成,前院以大佛阁为主呈东西向,还有天王殿和配殿;后院以大雄宝殿居正呈南北向,两院间以长墙、垂花门及侧殿相隔。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  大佛阁坐西朝东,是一座重檐歇山式二层0,创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清代重修,现在所见是1987~1988年重建。进入0,是高10米多,深20多米的砖券洞窟,洞尽头这尊佛像便是“土堂大佛”,高达9.46米,既非泥塑,也非石雕,而是“土就”,是对形似佛像的土丘加以雕刻、泥光、着色而成,独具特色。大佛前面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分侍左右。据说以前在佛像前面还塑有樵夫和羊工各一人。  后院大雄宝殿面宽3间,坐北向南,为明代建筑。殿内神台上所供为三世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药师佛,右边为阿弥陀佛,神台下面两尊0菩萨是韦驮和伽蓝。东配殿是观音殿,观音像木雕贴金居中,左右两边供十八罗汉,故又称罗汉殿。此外还有净因寺第一代主持激海法师的塑像。西配殿是地藏殿,地藏菩萨居中,两侧是十大阎君、两位城隍和四个判官。而站在殿门两旁的是两个把门小鬼。前后院隔墙中间的倒殿内供一0神。  2006年5月,净因寺作为金至明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南寨公园

  太原南寨公园是在原南寨苗圃的基础上改造的,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是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茶坊庙

茶坊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茶坊庙历史悠久,这里原是晋阳湖东岸的一个渡口,商船、小舟皆可在此停靠。善男信女或饮茶小憩、拜佛许愿。现在的建筑是复建的。  交通   自驾   景点位置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庄子上村龙角山  

晋陕大峡谷

  水与石的较量成就了神奇美丽雄伟的黄河百里画廊——晋陕大峡谷。黄河走出青藏高原后,穿山过岭,九曲十八弯,跌宕下行,至郑州桃花峪,面目骤变,由开沟凿谷转为沉砂造陆,因此黄河的峡谷都分布在桃花峪以上。黄河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的上游河段,以及中游下端的禹门口至桃花峪,虽也有诸如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红山峡、青铜峡、三门峡等等著名峡谷,但它们都被一系列宽谷盆地分隔。  晋陕大峡谷自内蒙河口镇至山西禹门口,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在河套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黄河,此段急转为南北走向,由鄂尔多斯高原挟势南下,左带吕梁,右襟陕北,深切于黄土高原之中,谷深皆在100米以上,谷底高程由1000米逐渐降至400以下,河床最窄处如壶口仅30至50米。由于黄土丘壑泥沙俱下,晋陕大峡谷河段的来砂量竟占全黄河的56%,可以说真正的“黄”河是在这里成就的,深涧腾蛟,浊浪排空,黄河峡谷的典型风貌尽集于此。  由于受黄河自然水动力、风动力及冻融循环等外力的作用,使这段河岸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天然水蚀地貌奇观,其形态表现极富艺术感染,有的像密密麻麻的“天书”,有的像动植物人形,有的像音乐符号,有的像蜿蜒曲折的“迷宫”,堪称黄河魂的真实写照。三年多来,我数次来到这里,随着不同季节光线的变化,她展现出各异的迷人风采。每每站在他的脚下,仰视而见他的伟岸,心思汹涌,感慨万千。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温柔、或刚强。站在这里,一时无法分清这两种概念,也许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也许是造化弄人。   

山西私立进山学校旧址

  山西私立进山学校旧址位于尖草坪区上兰街道办事处华工社区学院路3号中北大学院内,建筑面积462.48平方米。山西私立进山学校创办于1922年。1923年,进山中学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925年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从此进山中学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和发展党的组织等革命活动方面日趋活跃,成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纪廷梓、毛源、赵尔陆、程子华、裴丽生、宋劭文、赵宗复、牛荫冠、胡晓琴、王克文、史进前、王大任、王绣锦等早年均就读于进山中学,并陆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1941年10月29日在山西隰县复校开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太原。1941年,赵宗复主持进山中学校务工作后,地下党组织控制了学校。解放战争期间,在赵宗复的领导下,进山中学乔亚、刘鑫、梁维书、韩健民等配合“909”情报站积极搜集阎军军事布防情报。乔亚和刘鑫、梁维书、韩健民、卫吉祥、李建堂、李祥瑞、尚勉旃、李心平被阎军杀害,为太原的解放付出了生命。2001年,赵宗复铜像在进山中学落成。旧址坐北朝南,校舍建筑三十多处。现仅存工字型硬山顶式瓦房一座,拱形窗,圆券形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风格梁战斗遗址

风格梁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风格梁战斗遗址位于尖草坪区阳曲镇风格梁村。风格梁,海拔1059米,登高可俯瞰阳曲县南部和尖草坪区北部平川。火力可控制南北铁路、公路交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阎锡山固守太原时的重要防御阵地之一。阎锡山曾把太原防线比喻为“人”字形阵地,风格梁即为“左眼”。阎军在风格梁一带共筑有碉堡16个,现村委会所在的“北梁顶”即地堡、碉堡最集中处,原有 “梅花碉”、“子母堡”、“半腰式”8个。现存有碉堡两个,一个在南面的 “梨树顶”,一个在西边的 “礼花帽”。1948年10月6日,西北野战军7纵独12旅、警备2旅等发起强攻风格梁战斗。我军占领风格梁高地后,阎军集中整编30军、68师拼命反扑。担任前沿指挥的独12旅59团团参谋长王鼎新组织部队反击。经过7昼夜激战,我军攻克太原东北重要据点风格梁,歼敌第68师1个多团和暂编第39师1个营。风格梁战斗的胜利,打开了阎军东山防御体系的缺口,使我炮兵完全控制了太原北飞机场,为向东山纵深发、攻打牛驼寨等要塞创造了有利条件。  风格梁村  风格梁村位于阳曲镇东部,全村168户,人口667人,农作物面积677亩。现有党员2人,教民650人。劳动力380人,外出打工50人,剩余劳动力80人。村通公路1.5公里。卫生所、小学各一所。农民人均收入5500元。主要收入以运输业为主要来源。……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柏板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岗北村

----

宇文村

----

上薛村

----

镇城村

----

东关口村

----

西关口村

----

柏板村

----

柏板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