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太原 >> 阳曲县

阳曲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青龙古镇

  青龙镇的整个建筑群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古镇南北长5华里。镇南头弯道形建筑群为龙尾;镇西弯形建筑为弯曲向后蹬的龙的右腿;镇东曲起通向塌崖坡的道为龙的左腿。因此道向河边,恰似龙爪刚露出水面;风水坡弓形旧道是龙的右前腿;龙王庙弯曲的坡道是龙的左前腿,下街是龙脖,大十字是龙爪;河坡是龙头,五里长街为龙身,龙头上河神庙等两处庙宇的水井为龙眼。镇东一条大河由南至北滚滚而去,远远望去,青龙镇犹如一条出水巨龙,腾空而起。  镇外有一土塔,原为春秋时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台,远看犹如一支巨笔。青龙镇两侧店铺林立,都是明清建筑。老爷庙、泰山庙、奶奶庙、河神庙、文昌祠、龙王庙、大王庙、茶皇庙等寺庙雄踞古镇四周,殿宇雄伟,或如展翅雄鹰、或如异怪猛兽保护着古镇的吉祥、平安。王氏家族居住20堂11楼3个花园及其他民居。建筑风格各异,建筑水平高超,木雕、砖雕、石雕设计奇巧,工艺精湛。尤其是五里长街上的五道阁全国罕见。所谓阁,既非台榭,也非牌坊,它是树立在大街上类似城门楼的建筑。头道阁位于镇中央。往南行一华里为二道阁,规模与头道阁相同,不同的是阁内塑的是真武大帝。再向南行一华里为三道阁,规模与前二阁相同,但阁上塑的是玉皇大帝与魁皇爷。这三道阁都装有铁大门,关门后,街面如铁桶一般,十分安全。四道阁在东面,阁上塑诸葛亮和岳飞像,名曰双忠阁,朝东洞门上方刻“青龙镇”,朝西洞门上方刻“双忠阁”。第五道阁在河神庙附近,据传河里有眼通大海。阁上有慈禧太后亲笔题字,朝南面墙上题“安澜”二字,朝北面墙上题“坦途”二字。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青龙镇村  类型:古镇古村  电话:0351-7721068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阳曲大王庙

阳曲大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庙  大王庙(第七批国保)  时代:明  地址:阳曲县东黄水镇范庄村  阳曲大王庙位于阳曲县以东约20里,东黄水镇范庄村内一处高台之上,整个庙宇现仅存大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方形,单檐歇山顶,形象古朴美观。外檐下共铺设五铺作枓栱24朵,补间各一朵;四角柱铺作为双下假枊,其余均为单下真枊;四面明间补间均位于正中心,而次间补间均位于靠近平柱的一侧;四角柱均有侧脚而无升起,柱头不卷杀;阑额和平板枋均相交出头;平板枋高厚方正,出头后杀角;橑檐枋出头深远,此些特点稍有早期遗韵。  殿内梁架结构繁杂,但总体原理是这样:减去两根大梁后,使用抹角梁承托粗壮的下层襻间枋;所有真枊的后尾均承于下层襻间枋与下平槫及上层襻间之中;华头子的后尾超长延伸至下层襻间枋下挑斡;在下层襻间枋上再使用抹角梁,在襻间转角处以枓栱托住下平槫及上层襻间;同时在下层襻间枋转角两侧斜橕托脚木支撑平梁,在平梁两头垂下莲花蓬虚柱,大角梁后尾压住第二层抹角梁,并且穿插虚柱身;平梁以上构造转为寻常,只是在上平槫下使用了单材襻间,而在脊槫下只用实拍襻间。  实际上,用如此复杂的构造作为减去大梁的代价,无论在用材还是技术含量上,都显然是“得不偿失”的!那么只有一种解释说得通:就是为了减柱。因此说:构造上的无梁殿,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无柱殿”。换句话说,与其说这样的构制是无梁殿,不如说是“无柱殿”更准确。  

青草坡乡村庄园

  青草坡乡村庄园位于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占地面积2000余亩,距省城太原23公里,北靠千里青草坡、南临绵长饮牛沟、东依美丽文庙梁、西傍神秘藏宝寨。这个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小村落,凝聚了2000余年的中国农耕文化缩影。来到庄园您既能够游览古老五爷殿、汉文帝古官道、走西口打尖点等历史古迹;还可以独居乡村古院、品尝风味土菜,时令快乐采摘;更可以携妻带子、邀朋聚友,体验欢乐农耕,尽享田园生活。  景区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  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开放时间8:00——20:00(目前因修路原因,景区暂时闭园,2015年6月中旬开园,请前往景区的游客提前和景区联系确认是否开园)  景区门票采摘园门票20元/人;香草园门票30元/人。  交通信息驾车沿太原至阳曲公路即到,从阳曲县城乘乡村班车也可。距大运高速黄寨入口及108国道只有10分钟路程,交通十分便利。  旅游提示景区5月至10月开放,其余时间不对外开放,电话:0351—5288779。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  类型:采摘/农家乐  游玩时间:建议4-5小时  开放时间:  9:00-19: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成人票:20元,含景区采摘及观光。

张政故居

张政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政将军故居位于阳曲县泥屯镇赤泥社村,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张政(1915-2005),曾用名张公汉、章震。山西阳曲人。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组织部股长,山东纵队政治组织科副科长,新四军第3师第9旅第26团政治处主任、机关组织科科长、第25团政治委员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6师第17团政治委员,第3野战军7兵团直属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界河、陶庄、苏北、临朐等战斗、战役及盐南战役、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金华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21军第63师政治委员,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大队大队长,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故居现存8间房屋,院墙多处坍塌,荒草遍地。  张政 (1915~1995)   张政(1915-1995),南良庄人。民国25年(1936),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在汾阳县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二团政治部学习。民国27年(1938)1月,回本县任山西省牺盟会平遥县分会干事。同年7月,任本县抗日民主政府武装科科长,又历任县贸易局、工商局、经济局局长。民国38年(1949)9月,任华北蛋品公司榆次蛋品分公司经理。1950年3月任中国蛋品公司…… 详细++  赤泥社村  赤泥社村地处耀子村和龙泉村中间,是泥屯境内汾河水系源头所在地,全村共有耕地1454亩,224口人。 赤泥社村是我镇养殖业较为繁荣的村子,全村依托山区丰富的牧草资源,农民养殖方兴未艾。 在发展过程中,该村十分重视村组建设,无论是合作医疗还是养老保险,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护林防火,都能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积极完成工作任务,一个坚强的,充满活力的赤泥…… 详细++

贺龙路居

贺龙路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贺龙路居地位于阳曲县北小店乡北小店村,建筑面积120平方米。1937年8月22日,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二方面军所属部队和陕北红军第27军、第28军及独立第1师、第2师、赤水警卫营和总部特务团1个营改编为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肖克任副师长,周士弟任参谋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甘泗淇任副主任。9月,贺龙率120师渡过黄河进至忻州以北地区,10月,率部挺进同蒲路北段配合忻口战役,师部驻扎在五寨。太原失陷后,八路军总部指示第120师在太原附近开辟游击战争,并担负开辟晋西北根据地的任务。11月中旬,贺龙率部经岢岚去岚县。期间路经阳曲北小店镇,贺龙在“永泉昌”商号住了两天,临走时留下第715团第3营,帮助北小店成立战地动员委员会,同时发动组建游击6中队,在岔上组建游击7中队。旧居建筑形成于清代,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  北小店村  一、基本情况 北小店村位于太原市西北面,是北小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260户,823人。耕地面积2800亩,林地、山坡5000亩,辖北小店、梁庄2个自然村。农民经济收入以种地和外出务工为主,林牧业没有形成产业。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元,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46%,特困户53户。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得不到合理调整,导致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 详细++

白银翠故居

白银翠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红色革命遗址白银翠故居:白银翠故居位于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  这里山高树茂,水源丰富,牧坡广阔,空气清新,特产“白马掌小米”色泽金黄,营养丰富,远近驰名;“国光”苹果为部优产品;中兵酥梨、归朝红富士品味俱佳;泥屯小核桃肉质鲜美,是坚果中的精品。闻名遐迩的牙牙山、黑龙洞等旅游景点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近年来,泥屯镇以“三藏寺”、“西门庄园”、“西沟果岭”为龙头,倾力打造“文物自然风情游”、“休闲度假游”、“农业观光采摘游”三大旅游品牌,成为了阳曲特色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1939年7月,洪学智与张文夫妇的女儿洪醒华出生。不久洪学智率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学员随抗大总校开赴太行山抗日前线。部队转移到阳曲境内日军-线时,为方便行军,抗大校长罗瑞卿劝张文把女儿送给老百姓。洪学智、张文夫妇将女儿交到西峪庄村任宝娃家中。任宝娃夫妇生活非常艰难,又无奶水,他们只好又把孩子转至白富生家。因白富生妻子奶水不足,又把孩子转寄给思西村的王英、白银翠夫妇。白银翠夫妇将孩子取名为红红。收养红红时,她的小儿子还没断奶,担心两个孩子奶不够吃,为了保护红色后代,白银翠毅然将小儿子过继给了别人。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一段时期,思西村经常遭到日伪军的侵扰,为了红红的安全,白银翠就带着红红回到群众基础好的娘家东方山村。为养育好红红,白银翠把自己只有13岁的长子打发到外面给人做苦工,家里的吃穿,总要先让给红红。一直把红红抚养到12岁。  1951年5月27日,洪学智将军的妻子张文在山西省军区的同志们的陪同下来到了阳曲县思西村。经白银翠苦口婆心劝导,红红告别养父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当时正在朝鲜战场上的洪学智,得知自己的醒华已经找到,连夜给白银翠写了一封信:“是你用心血和乳汁养育了醒华,是你用劳动人民高尚品德教育了醒华,我和我的妻子张文,还有你的女儿红红,将永远铭记着你的名字,铭记着你对醒华的大恩大德。”  思西村  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全村960余户,2900余人,现有土地面积40000余亩,耕地面积6300余亩,退耕还林4000余亩,是全县面积最大的自然村。思西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距省城太原只有25公里,交通便利,临近高速出口,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背风朝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周边无任何企业污染,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 详细++

不二寺

不二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寺  不二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  地址:阳曲县城首邑西路74号  原位于阳曲县北留乡小直峪村,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1989年将大雄宝殿迁至县城首邑西路74号。不二寺大雄宝殿,始建于北汉乾祐九年(956年),现为金明昌六年(1195年)建筑。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建筑面积147.6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出檐有廊,殿前檐置五铺作斗拱。  殿内释迦牟尼、弟子、菩萨等明代泥塑9尊,保存完好,其下佛台砖雕精美;两侧山墙存壁画80平方米。现存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敕赐不二禅院碑一通。院内存塔两座,一为六角六面三层十一节石雕塔,高3.8米;另为八角五级砖塔,高6米。  殿内东西山墙上绘有壁画,每壁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以云层既相分隔,又相衔接,使整个画面达到和谐统一。上层绘彩云间的“飞天”,表示佛国的天堂情景。东墙中层绘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右为日光、月光菩萨,上有华盖、头光,合称“东方三圣”。西墙中层绘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左右为大势至、观世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壁画下层绘金刚、罗汉,突出世俗化的特征,最为精彩。东墙下层,是佛的护卫神,称“十二药叉大将”,代表八万四千药叉,表示除八万四千烦恼,成八万四千菩提。在构图上分左右两组,每组六神,中间安插了一组狮子舞以娱神。西壁下层则绘十六罗汉,分为二组,每组八尊(北侧八尊系清代补塑)。中间稍低部位绘一组长卷《礼佛图》,表现了一位刚登基不久的皇帝,在宫人们的执炉、点香等活动中,为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佛前进行礼佛活动的情景,与东墙的《乐神图》相呼应。  据现存碑刻记载,不二寺除正殿外,还有乐台、山门殿、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僧房等建筑。寺西南又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八角五层密檐砖塔和建于明代的石塔、石幢等。院内存塔两座,一为六角六面三层十一节石雕塔,高3.8米;另为八角五级砖塔,高6米。  2006年5月,不二寺作为金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前斧柯悬泉寺

前斧柯悬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泉寺(第七批国保)  时代;明、清  地址:阳曲县西凌井乡官山  始建年代不详,据碑记,南朝梁时已有此寺。历代规模不同,屡有修建。寺分为上院、下院。上院七佛寺己毁,仅存唐初摩崖石刻岩画一处及题记和原建筑遗址。  下院悬泉寺,现有正殿、地藏殿、观音堂、七佛洞、龙王庙、伽蓝殿、经0等建筑。寺内有明代泥塑8尊、明代铁铸像11尊、壁画6平方米、铁钟l口、铁磬4口,明、清碑刻11通。另外还有千米二层古栈道,傅山隐居研医处等。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官山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汾河二库景区门票内。

帖木儿塔

帖木儿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帖木儿塔  帖木儿塔(第四批省保)  名称:元  地址:阳曲县杨兴乡史家庄村  帖木儿塔共由三座塔组成,中为石塔,东西为砖塔,均为元代建筑。  东塔为武德将军云南腾冲路、达鲁花赤也先帖木儿墓塔,塔为三级密檐式,平面八边形,高约7米;中塔为史公仲显墓塔,为五层八棱墓志铭石塔,高2.9米,是元大德九年(1305年)也先帖木儿为纪念其父史仲显所建;西塔为也先帖木儿其弟拜延帖木儿墓塔,为三级密檐式,平面八边形,高约7米。

辛庄开化寺

辛庄开化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庄开化寺  辛庄开化寺(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阳曲县高村乡辛庄村  创建年代不详,为避水患,于金皇统年间(1141—1149年)移至村东北。元、明、清均有修葺,现存为明代建筑。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东西垛殿、天王殿、斋堂、厢房等。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内均有塑像。

汾河二库

汾河二库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汾河二库位于太原市西北30公里的汾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有发电、旅游、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库。1996年11月开工兴建,至2000年元月建成投入运行。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坝,最大坝高88m,坝顶长度228m,坝顶宽7m。汾河二库景区是在原柳林河自然景区的基础上筑坝蓄水后形成的集自然风光加人文景观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库区水面长23公里,现已成为太原市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  汾河二库水利风景区依托现代水利工程、千年古寺、柳林河和一线天等自然景观,建成了集现代工程、高峡平湖、古寺山泉、农家田园于一体,具有工程造型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优美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02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其中最具特色的项目有:大坝揽胜,快艇游湖、热情漂流、竹筏戏水、篝火听泉、山涧烧烤、月老祠堂、幸福广场、明月山庄、滨河公园等。  汾河二库水利风景区景观介绍  悬泉寺:  省级文保单位悬泉寺位于汾河河畔,是一座古老的梵刹。始建于宋朝崇宁年间,现只留存遗址。明初重修,晋王府曾把它辟为晋藩国主香火院,以及炭烧之地。1467年(明成化三年),晋王府又在这里增修正殿、星楼、藏经阁、地藏殿等20有余。碑记中说它“秀峰环绕,汾水引流,深谷建立,岩崖造修,恍如云梦,不啻瀛洲”,可见其环境之佳,山水之美。悬泉寺有悬空寺之险,又有悬中寺之雅。  快艇游湖  汾河二库水面是以峡谷地势筑坝蓄水形成,特点是水面狭长,航道复杂,但怪石嶙峋,风光秀丽,素有“小三峡”之称,乘坐游艇,左右两侧高处分立河神庙和山神庙,向前好似山-复疑无路,转弯又柳暗花明又一村,点将台威严矗立,吉祥寺孤零守护者曾经古老的河道,漕运的船舶,热闹的驿站。游艇回转,观龙阁直冲云霄,大坝阻断河道,我们仿佛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和历史的长河中回到了美好现实。  竹筏漂流: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筏漂流项目,好似江南水乡,跨越地域,体验水乡生活。泛舟湖上,两岸青山倒映其间,伸手可触,可谓"山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游客在山水之间品味南国渔家乐趣,竹竿挥舞,水花漂溅,欢声笑语,叫人留恋忘返。  逸泉地带烧烤区  汾河二库景区的逸泉地带烧烤区位于景区中部,穿过惊险刺激的吊桥,即是逸泉地带烧烤区。该烧烤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自助户外烧烤区,拥有一百余张烧烤台,可同时容纳一千余人。自己动手烧制美食,体味其中快乐,是节假日亲朋好友相聚,享受烧烤乐趣的理想去处。  岩洞听泉:  吃过火热的烧烤,来到岩洞听泉,潺潺流水,静中探幽;夏日炎炎,置身洞口,凉爽沁身,如同打开的大冰箱。划筏入内,泉水叮咚;洞外烧烤火热,肉香酒香,垂涎欲滴;人猿泰山,挑战自我;走秋千,过独木桥,其乐无群,沙滩戏水,童心大发;水花飞舞,人影如动,千姿百态,其乐融融。  热带植物园  植物园是在2000年从南国引进的热带植物,四季常青,小桥流水,绿色掩映,置身其中,好似热带雨林。  自然景观  汾河二库春季山花烂漫,溪流潺潺;夏日草木繁茂,碧绿连天;秋天枫叶如火,野果飘香;这里奇峰危石,千姿百态,全为自然造就。有的像美女偃卧,称之“美女峰”;有的像将军点兵,得名“点将台”,有的像神龟下水,取名“神龟石”。更为奇特的“水坡”,水面是坡,河水逆坡倒流。三晋奇景,揽奇探胜,已为省内外游人所神往。  清水湾休闲区  清水湾是汾河二库景区倾力打造的又一旅游景点。旨在为游客提供幽静、闲适具有世外桃源风味的山间休憩之地。  清水湾为游客提供悠闲垂钓、河畔烧烤、农家饭菜和土炕休憩。青石小路,碧绿树荫和蛙鸣鸟叫是天然的好氧吧,呼吸纯净的空气,品味农家饭菜亦或三五成群围坐烧烤,都是您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静雅的环境不仅适合家庭出游,还可以为大型团队提供宽阔的活动场所和团队用餐。目前可以同时接待300人的烧烤或农家饭,土炕房6间可以容纳多人住宿,体验农家生活。鱼塘两个,环境优雅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清水湾还适合扎帐篷、拉吊床、棋牌娱乐、玩游戏、做活动,是个老少咸宜的休闲之地。  神龙湖培训中心  神龙湖培训中心位于景区中部,设有标准间65间、套房11间、别墅9套,及大中小会议室、餐厅、多功能KTV、篮球场、棋牌室、健身活动中心等,可同时满足150人的餐饮会议及住宿,非常适合举办同学聚会、商务会议、公司培训、团队建设等集体活动。白天紧张的会议后,来一场欢快的烧烤篝火晚会,把酒当歌,适度的放松娱乐过后入住温馨的宾馆。这里没有城市夜晚的喧嚣,没有城市夜晚的灯火辉煌,也没有城市夜晚的闷热烦躁,唯有大自然的清爽惬意与您相伴。  皮划艇漂流  景区耗时数月修整河道,完善各类配套设施,购置防爆橡皮艇,确保游客安全为前提,乘船而下,一路博激浪、闯险滩的同时还可欣赏奇峰耸立、碧水奔流、山水交融的峡谷风光,是您回归自然,释放心情,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汾河二库景区  类型:森林地质地貌山湖泊水利工程漂流采摘/农家乐  开放时间:  8:00-20:00

录古咀卧龙堂

  录古咀卧龙堂位于阳曲县黄寨镇录古咀村中部。据梁架题记,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现存主体结构为明、清时期建筑。  院落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南北长35.3米,东西宽16.6米,占地面积约586平方米。中轴线上有戏台基址、献殿、卧龙殿,两侧有一、二进院东西配殿,东南隅有古井1口,一进院内散落石碑2通,柱础石若干。  戏台遗址:位于中轴线最南端,已塌毁,现仅存压沿石可确定其位置。  献 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室内有后人加设的辅柱支顶梁架,学校占用期间,对献殿外观进行了改造,在室内加设了吊顶,前后檐装修全部改制。  卧龙殿:卧龙堂建于高约0.8米砖砌台基之上,前檐以压沿石收边,前檐明间设垂带踏跺。面阔三间,进深五椽,梁架结构为六檩前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明代遗构。  装修部分现已被今人改制,移至前檐柱之间。前檐檐柱下置覆盆式柱础,柱身有收分,柱头抹刹明显。柱头施三踩单翘斗栱,补间两攒。殿内攀间枋上有“大明国洪武四年(1371)在前起盖至成化拾玖年(1483)岁次……”题记。  一进院东西配殿:面阔一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卷棚顶。装修设于前檐,明间设窗夹门,两次间为方格窗。  二进院东西配殿:面阔四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筒瓦屋面,灰陶脊饰。门窗已改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徘徊寺

徘徊寺为阳曲文物保护单位。  徘徊寺,又名毗卢寺,是阳曲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曲县泥屯镇中兵村东南。据碑文记载: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清康熙五十五年(1763),乾隆四十八年(1783),道光二十六年(1864),光绪十三年(1887),均有过修葺。占地面积2007平方米。  徘徊寺是供奉佛教尊主毗卢遮那(即中央摩诃毗卢遮那佛或称大日如来佛)的寺庙(印度语,意为光明普照的意思),故称为毗卢寺。毗卢寺在各地区分布很多,阳曲县泥屯镇的毗卢寺(又名徘徊寺),据说建于明代,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经历代修葺,寺庙基本保存完好。  寺院坐北朝南,建造在高约10米的土台上,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现有殿堂共计30余间,均保存基本完好。外有护墙,可缓坡而上,山门为悬山式小式建筑,旁有钟鼓二楼,系砖砌楼阁式,下为券门,三面开窗,上建小式十字歇山顶木结构楼阁。  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山门、圣母殿、正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耳房。寺内存明重修碑一通,清重修及功德碑8通。圣母殿为清代建筑。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筒瓦顶,七檩前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扇门,覆盆式柱础,殿内两山及后檐墙绘水墨山水壁画15平方米。正殿为明代建筑。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筒瓦顶,七檩前廊式构架,斗五踩单翘单昂。  过去由于学校占用,门窗多有改变。  中兵村  阳曲县泥屯镇中兵村是以“中兵酥梨”而美名在外——其位于泥屯镇南2公里处,毗临权新线,村主要干道全部实现硬化,交通十分便利。据统计村现有农户数262户,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4人,其中劳动力350人、党员23名(3名女党员)。全村总耕地面积2900余亩,其中种植梨树400多亩、果树400多亩、退耕还林400多亩。村委办公用房于2000年建,总面积为150……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解放太原支前纪念馆

  解放太原支前纪念馆位于阳曲县侯村乡店子底村,占地150平方米。店子底村是阳曲县最南端的一个小村子,位于牛驼寨的正背后,处于通往太原东山和牛驼寨的必经之路上。解放太原时,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和川流不息的由担架队、运输队、民工队组成的支前大军,以及粮站、草站、救护站、物资站和前线指挥部、后勤指挥部都往来或汇集在这个小山村。支前纪念馆就是根据解放太原战役中阳曲老区人民踊跃支前的光荣历史,在店子底村创建的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基地。支前纪念馆设有3个展厅,馆内收藏了解放太原战役中阳曲人民支前的三百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和百余件革命文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建筑面积90平方米。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位于阳曲县黄寨镇黄寨村大街15号,建筑面积510平方米,占地面积1386.72平方米。

阳曲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黄寨镇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王兴坪惨案遗址 阳曲县烈士陵园 解放太原支前纪念馆 东山头事件遗址 石槽事件遗址 三藏寺 梁鸿山战斗遗址
大盂镇 阳曲县委、县政府旧址 大盂泰山庙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王兴坪惨案遗址 阳曲县烈士陵园 解放太原支前纪念馆 东山头事件遗址 石槽事件遗址 三藏寺
东黄水镇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阳曲大王庙 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 青龙古镇 青草坡乡村庄园 张政故居 贺龙路居 白银翠故居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录古咀卧龙堂 徘徊寺 解放太原支前纪念馆
泥屯镇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心镇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籍营惨案遗址 阳曲县烈士陵园 三藏寺 石槽事件遗址 梁鸿山战斗遗址 王兴坪惨案遗址 李连寿烈士墓 西庄烈士陵园
高村乡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梁鸿山战斗遗址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阳曲县烈士陵园 三藏寺 石槽事件遗址 籍营惨案遗址 王兴坪惨案遗址 李连寿烈士墓 西庄烈士陵园
候村乡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籍营惨案遗址 阳曲县烈士陵园 三藏寺 石槽事件遗址 梁鸿山战斗遗址 王兴坪惨案遗址 李连寿烈士墓 西庄烈士陵园
凌井店乡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东山头事件遗址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张政故居 贺龙路居 白银翠故居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梁鸿山战斗遗址 阳曲县烈士陵园 三藏寺 籍营惨案遗址
西凌井乡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西庄烈士陵园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张政故居 贺龙路居 白银翠故居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籍营惨案遗址 阳曲县烈士陵园 三藏寺 石槽事件遗址
北小店乡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贺龙路居 李连寿烈士墓 华国锋路居旧址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张政故居 白银翠故居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籍营惨案遗址 阳曲县烈士陵园 三藏寺
杨兴乡 郭澄之 杨宪 (1321~1370) 张永德 (928~1000) 五代时后周卫国公 呼延赞 (?~1000) 北宋著名将领 傅山 (1607~1684)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刘璋 郭遵 东汉八俊 周瑄 (1406~1483) 郭槐 郭淮 (?~255)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张政 (1915~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郭缊 马全 (1732~1770) 郭配 坡头村党支部旧址 石槽事件遗址 籍营惨案遗址 青龙古镇 阳曲大王庙 青草坡乡村庄园 张政故居 贺龙路居 白银翠故居 不二寺 前斧柯悬泉寺 帖木儿塔 辛庄开化寺 汾河二库 阳曲县烈士陵园 三藏寺

阳曲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