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大同 >> 新荣区 >> 堡子湾乡

堡子湾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拓跋云 (446~48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拓跋云(446年-481年),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文成帝拓跋濬之弟。任城文宣王王元澄之父,生母孟椒房。任城康王。  拓跋云年五岁,景穆帝驾崩,号哭声不绝。太武帝听闻后呼召,抱着他哭泣曰:“你为什么知道并成人的思想!”。和平五年(464年)封为任城王,拜使持节、侍中、征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文成帝时,拜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听理民众诉讼,当时甚有名誉。  重要事件  延兴年间,献文帝集合众同僚,意欲禅位于三叔京兆王拓跋子推。王公卿士等都不敢先进言。拓跋云进谏求文成帝不要有违0传统及弃黎民不顾。跟着太尉源贺、东阳公元丕等又进谏。献文帝于是传位于孝文帝。  后柔然侵犯边陲,拓跋云为中军大都督,跟从献文帝征讨,与敌军相遇于大碛。后来仇池及氐族谋反,以拓跋云为征西大将军讨平。除都督徐兖二州缘淮诸军事、征东大将 军、开府、徐州刺史。拓跋云以太妃盖氏薨,上表要求解任,献文帝不许,拓跋云悲号动疾,献文帝乃准许。  [以上内容由"卖女孩的小火柴"分享。]

李坤霖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坤霖,1973年5月25日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3级。  1996年,出演了首部电视剧《古城奇案》,在剧中饰演男二号,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1999年,出演了首部电影《蝴蝶的微笑》。2002年,出演了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花非花》 。2003年,出演了都市情感剧《智慧风暴》 。2006年,出演了爱情电影《蜻蜓》 。2007年,出演了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生死桥》 。2009年,主演都市情感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剧中饰演孝顺儿子杨一凡 。2010年,在励志情感剧《满秋》中担纲男一号。2011年,出席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并担任最佳导演奖颁奖嘉宾,为国际影展单元最佳导演颁奖 。2012年,出演了都市家庭轻喜剧《岳母的幸福生活》 。2013年,出演了反穿越悬疑侦探神剧《新神探联盟》 。2015年12月,李坤霖主演的电影《耳蜗》获得第15届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最佳故事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2"分享。]

高锦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高锦(原名高峰),1977年3月2日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  2001年出演了个人的首部电视剧作品《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房客》。2003年参演军旅题材剧《我们的连队》 。2006年出演军事励志剧《士兵突击》 。2008年参演战争题材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2009年加盟战争情感剧《军旗飘扬》 。2010年领衔主演异域爱情电影《喀纳斯之恋》 。2011年凭借主演的战争题材电影《九月杀》提名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男演员奖 。2012年出演革命历史剧《战火兵魂》 。2013年加盟抗战剧《满山打鬼子》 。2014年参演救捞题材剧《碧海雄心》 。2015高锦加盟抗战题材剧《共赴国难》 。  [以上内容由"指尖细语"分享。]

薛进文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薛进文,1956年2月生,山西大同人,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辅导员,历史系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书记,校党委常委、团委书记,校党委常委、学工部部长、学工办主任,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1992年任天津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1994年任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副书记,1995年任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1996年任天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2002年4月至2016年9月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是南开校友总会理事长、天津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兼任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共党史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研究中心主任等。曾获授韩国水原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以上内容由"嫣然一笑"分享。]

刘良佐 (?~1667)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良佐(?-1667)  明末叛将。字明辅。大同左卫(山西大同)人。初与高杰同属李自成部农民军,后降明,官至总兵。弘光帝立,封广昌伯,守颍州,为四镇之一。1645年,清军南下,他率部投降,掳弘光帝于芜湖,献交清军。隶汉军镶黄旗,封三等子。曾到江阴劝降,被阎应元痛斥。后至江西与金声桓、王得仁作战。官至左都督。1666年,因病休官。  [以上内容由"青梅煮酒"分享。]

刘介愚 (1931~2007)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介愚 (1931~2007)  笔名剑羽。山西大同人。初中文化。1949年后历任绥远省干校文工队、绥远省文工团、内蒙古文联创作员,《内蒙古文艺》、《草原》文学月刊社诗歌及散文、组长、编委,内蒙古革命回忆录室主任,《-回忆录》撰写组副组长,内蒙古延安大学暨民族学院校友会及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副编审。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草原颂》、《奶泉》,纪实文学《岱海春秋》(合作),整理长篇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主编回忆录《塞原星火》、《塞原烽火》(五卷)等。组诗《乌梁素海之歌》获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学三等奖,叙事诗《拉骆驼的人》获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文学二等奖。  [以上内容由"铁丝抛光"分享。]

王鸿志 (1923~200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鸿志(1923.2~2000.4) 男,汉族,原籍山西省大同市。民国27年(1938年)毕业于天津医专,195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央鼠疫防治所、察哈尔省防疫队任医师。1952年调多伦县工作,曾任多伦县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门诊部主任。并被选为多伦县第一次、第二次、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伦县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技术职称为副主任医师。  1952年,多伦县医院建立,王鸿志是创建人之一。以后,在多伦县医院工作直至退休。  五、六十年代,多伦县农村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较多,王鸿志在地方病的治疗中,坚持医疗第一线工作,深入农村,送医上门,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医疗方法在医疗实践中推广,对多伦县地方病的防治做出了贡献。  王鸿志一生从事医疗工作,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对常见病、多发病、小儿杂症等,都有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中理论联系实际,用药主张少而精原则,在防病、治病中有独到见解,并喜用针炙和物理疗法,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他平易近人,医疗技术精湛,在多伦县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1989年王鸿志名字被列入《内蒙古当代医学人物志》。1993年退休,2000年4月病逝,享年77岁。  [以上内容由"风和日丽"分享。]

赵九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赵九恩,男,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41年出生,山西大同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主要成就: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外科工作,手术上万人次,未发生差错事故,能处理外科方面比较疑难的病症,完成了许多较大的手术,抢救了许多危、急、重病人。同时能指导下级医师及进修、实习医师工作.在科研方面,多年来和同志们一道共获山西省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长治市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六项,四等奖一项,获山西省优秀论文二等奖二篇,三等奖二篇,市一等奖二篇,二等奖二篇。曾被评为晋东南地区先进工作者、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三等奖一次、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和模范个人。  [以上内容由"8255wjj"分享。]

白锐 (1931~199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白锐 (1931~1990)  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1950年入北京大学东语系、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文学系学习。1961年后历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研室主任,文化部外联局亚洲处处长,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文化参赞,驻朝鲜大使馆文化参赞。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诗集《赵基天选集》(合作),《金日成著作选》,朝鲜话剧剧本《打击侵略者》,朝鲜歌剧剧本《血海》等。  [以上内容由"yuanfang"分享。]

魏春光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魏春光,男,山西大同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200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代表作有现实主义青春剧《其实不想走》。  [以上内容由"hbxfwb"分享。]

孟瑶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孟瑶,1985年6月13日出生于山西大同,中国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2008年因参演香港导演王晶的电影《我的老婆是赌圣》出演女一号而成名。2009年连续拍摄了两部香港影片《金钱帝国》 和《未来警察》。2013年参演电影《笑功震武林》,出演武林七怪中的“一代囧师”曼玉姐。2014参演中泰合拍悬疑惊悚爱情片《泰恋》 。  [以上内容由"海水蔚蓝"分享。]

夏恭 (1872~194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夏恭(1872年-1941年),山西大同人。他中过前清举人,当过知县。  1937年,日军占领山西省大同县。夏恭被日人招聘,在大同组织晋北治安维持会。10月,亲日地方政权晋北自治政府组成,夏恭任最高委员。这时夏恭已年近七十,实际上由日人最高顾问总揽一切政事。伪自治政府标榜的施政纲领为“感谢皇军,铲除红匪,发扬道义,建筑乐土”。区区十六字,其-贼嘴脸昭然若揭。夏恭于1941年病死。  [以上内容由"bsqr"分享。]

吕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吕新 (1963~)  生于山西雁北。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抚摸》、《光线》、《梅雨》、《草青》、《成为往事》等,中短篇小说集《山中白马》、《夜晚的顺序》、《葵花》、《中国屏风》等。  [以上内容由"春夏秋冬"分享。]

晋华宫煤矿

晋华宫煤矿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同晋华宫煤矿,建于一九五六年,矿井位于大同煤田东北边缘,总面积41万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5亿吨。目前已形成了年产煤380万吨、拥有采掘、洗选、多种经营等煤矿设施和包括职工家属在内共五万多人的大型煤炭企业,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之一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唯一的多井口现代化矿井。煤炭以低硫、低灰、高发热量闻名于世,远销欧亚美等国家和地区。晋华宫煤矿与云冈石窟毗邻,是云冈旅游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恒山—悬空寺—云冈游的重要环节,从内部资源讲,晋华宫煤矿交通便利,云冈旅游专线和大同市至新高山铁路客运专列都从矿区内穿过,晋华宫煤矿是一个大型、现代化矿井,生产系统健全安全,煤炭生产的整个过程都可展示在游客面前,可使游客了解到丰富的煤炭文化和知识。该项目已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对海外招商推荐项目。  大同市西12.5公里处,与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一河之隔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

  晋华宫矿山公园,位于大同市以西约13公里处,与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一河之隔。2000年,这里开发了中国第一、亚洲唯一的“井下探秘游”项目,成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公园集工业遗址保护、环境更新、生态恢复与绿色矿山建设于一体,这是一座新型休闲观光园区,也是为世人留下完整近代工业记忆的矿业文化创意园。公园内主要景点有煤炭博物馆和井下探险游。园区内的煤炭博物馆是一座集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地址矿山博物馆。这里的镇馆之宝是一款已经成煤的硅化木,通体黝黑,纹理清晰,至今大家还可清晰的看到原本植物的鳞片和脉络。游客还可以参加井下探秘游,真实的了解1.4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煤炭形成的历史知识,体验从原始采煤到现代采煤的历史演变进程,身临其境的感受煤炭工人的井下生活。游客下井参观前,需要换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达到五人左右会有景区专人带领下井。  特别提示  1、60周岁以上老年人、12周岁以下儿童、残疾人、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谢绝下井探秘。  2、因井下探秘区域特殊,下井人数需达5人或5人以上方可下井,若不达5人请听从景区工作人员安排。  3、井下探秘为特殊区域,为游客安全起见,若景区遇瓦斯超限则不对外开放。  地址:大同市南郊区晋华宫  类型: 工厂游  等级: AAAA  游玩时间: 建议2-3小时  电话: 0352-7086600  官方网站:http://www.jhggy.cn/  开放时间:  9:00-16:00  交通   市内乘10路到云岗站下,3路到云冈石窟站下,再乘摩的到景区   门票   成人票:160元(包含煤博物馆参观票,井下探秘),井下游:120元(包含景区门票一张,井下探秘);  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煤博馆32元门票;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免煤博馆32元门票;  儿童身高1.2-1.4米、在校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购景区优惠票;  井下探秘保险、一次性用品(毛巾、手套、袜子、头套、口罩等)、导游费需另付费  

得胜堡

  得胜堡  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约45公里。自古为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由山西大同通往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国家级主要干线公路由此口通过。得胜口明初始建,同时在关口南建有得胜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该堡先为土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周“三里四分,高三丈八尺”。  嘉靖二十八年(1549)宏赐堡参将移驻此堡。今堡城包砖多被拆走,保存有砖砌券拱南关门,关门洞上为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因年久失修,雕砖巳摇摇欲坠,今年,当地政府将关门重新包砖。关门外嵌有一匾额,阴刻楷书“保障”二大字,并署有“万历丙午岁秋旦立”。  关门里亦有一额匾,阴刻楷书“得胜”二大字。门洞内东西侧墙壁各嵌有石碑一块,西墙碑风化严重,字不可辨,东墙碑字迹清晰完整,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八月扩修得胜堡记事碑。  得胜堡庞大的城堡外墙、残破的瓮城和精美的砖雕城门让人感到辉煌与沧桑,中心楼台上的“朔镇”匾额清晰可见,与远处山上的烽火台遥相呼应。听说中国足球队出征汉城前曾在这里搞过热闹的活动,但却没有传来“得胜”的消息,看来“得胜”只不过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而已。  得胜堡建于明初,是外长城的重要隘口,京包铁路与长城在此交汇,晋蒙两省在此分界。得胜堡以北1公里即是得胜口,是连接口里口外的重要关口。由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得胜月城组成了一个具有边墙关隘、守关城堡、屯兵镇城及边塞马市的连环堡群。四堡之间相距很近,皆为夯土城堡。得胜堡现存遗物多为土夯,古朴厚重。登上门楼,放眼望去,四边堡墙轮廓完整,墙体规整。墙外田野辽阔,墙内房舍成片。一条大街从南门向北延伸,穿过一座砖箍方台,方台下有门洞,台上曾建玉皇阁。得胜堡原有04座,分别为南城阁、日菩萨阁、玉皇阁、神武阁。如今,四座0及瓮城、月城均已不存。明王朝与蒙古靴靶部订立互市盟约,发展贸易往来,开辟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当时的得胜堡是贸易的主要市场。通过此市场,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豆、米、粮食等货物可以运往蒙古及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牛、羊、马、皮毛等又可以输入中原内地。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北约45公里新荣区得胜堡村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交通  新华街、魏都大道路口,乘(大同--得胜堡)的班车,一个半小时一班,票价12元,车程一小时  

得胜马市

  得胜口位于大同城北80里,是外长城的重要隘口。京包铁路与长城在此交汇,晋蒙两省在此分界。明朝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于得胜口南三里建置得胜堡,“堡方二里,高三切(丈),厚二仞(丈)余,门楼二”。明王朝与蒙古靴靶部订立互市盟约,发展贸易往来,开辟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与此同时,大同地区的长城、烽堆也变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当作保卫和平的象征。这种和平局面维护了六十多年。当时,得胜堡是贸易的主要市场。通过此市场,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豆、米、粮食等货物可以运往蒙古及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牛、羊、马、皮毛等又可以输入中原内地。如今,得胜堡虽经历代风云变幻,仍为蒙晋两省交通要道,也是蒙汉两个民族的商贸集散之地,人们来此既可购置所需商品,又可吊古凭今漫话开怀。  导游:  明王朝与蒙古靴靶部订立互市盟约,发展贸易往来,开辟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与此同时,大同地区的长城、烽堆也变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当作保卫和平的象征。这种和平局面维护了六十多年。当时,得胜堡是贸易的主要市场。通过此市场,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豆、米、粮食等货物可以运往蒙古及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牛、羊、马、皮毛等又可以输入中原内地。如今,得胜堡虽经历代风云变幻,仍为蒙晋两省交通要道,也是蒙汉两个民族的商贸集散之地,人们来此既可购置所需商品,又可吊古凭今漫话开怀。  地址:大同市城北80里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吴官屯石窟

   导 游: 吴官屯石窟的开凿,同云岗石窟是分不开的。在北魏时,武周山与山前的武周川,被尊为佛教的圣地,所以就在此山沟内大兴土木,到处开山凿窟,雕像建寺,绵延三十里。据唐代《广弘明集》中记载,“谷深三十里……石窟中七里极高峻,佛龛相连。余处时有断续,佛像数量孰测其计。”从以上记述中可以看出,这三十里断续绵延的佛寺窟龛,包括了云岗石窟、吴官屯石窟。   看 点: 吴官屯石窟开凿于滨河的悬崖峭壁上,其下为武周川(今名十里河),河水自西北向东南。北处有十五个石窟,但规模很小。    介 绍: 吴官屯石窟位于北魏时以佛教圣地而著称的云岗沟内,距云岗石窟西北面8公里处。    山西大同市

镇川堡

  镇川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创筑,万历十年(1582)砖包。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当时由于此堡所辖长城沿线地势平衍,无山河之险可凭借,故易受侵扰。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兵曾由此两次大举毁墙深入。长城由镇川口继续向西跨西寺儿梁山,抵宏赐堡。这段长城为黄土夯筑,较坚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又墙体保存较好,多存高 5米以上。是大同市内所辖长城较为突出的地段。   景点位置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  

方山永固陵

方山永固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山永固陵遗址(第五批国保)  时代:北魏  地址:大同市城北30公里处的方山(今寺儿梁山)  永固陵是北魏文成帝拓跋睿之妻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太和五年(481年)开始营建,八年告成,十四年(490年)入葬。  1976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和大同市博物馆清理发掘。陵墓建造在方山南部山顶玄武岩上,地表为高大的封土,上部半圆形,下部为方形基底,南北长117米、东西宽124米、通高22.87米。墓室置于封土堆的中心,坐北朝南,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和后室四部分组成,南北总长17.6米,前室平面呈梯形,拱形顶,以甬道与后室相连。甬道前后各有一道大型石券门,制作工整细致,由拱尖门楣、门柱、门槛、虎头门墩、石门五部分组成。门无轴,不开合,是嵌入门楣内的。门框浮雕下有莲瓣形券面,两侧龛柱各浮雕一个手捧莲蕾、面露微笑的赤足童子。童子下方又各雕一只口衔宝珠的七尾孔雀。后室平面近方形,高大宽敞,四壁微向外凸,向上内收成四角攒尖顶。顶中心嵌有雕刻莲花图案的白砂石。  墓室南北长6.4米、东西宽6.83米、高7.3米。墓室用砖多达20余万块,砖色青灰,根据用途有几种不同规格,其中绝大多数为条砖,长41厘米、宽2l厘米、厚7.7厘米,重25市斤。铺地大方砖为50.6厘米见方,厚7.2厘米,重69市斤。砖坯含砂砾很少,棱角整齐,规格一致,背面有细绳纹,叩之作金石声。  永固陵前后三次被盗,墓室构件遭到一些破坏,墓内随葬的陶瓷、石俑、石兽全部被毁。  永固陵规模十分宏大,其附属建筑还有永固堂、斋堂、石阙、月寺、方山石窟、灵泉殿、灵泉池及御路等。

卧龙山滑雪场

  卧龙山滑雪场雪场占地12000平方米,场内高有滑雪道、雪圈道、雪地摩托场地,装备了进口造雪机1台,雪道平整机1台及进名牌雪具500套,专业滑雪服200套。滑雪场配置了先进伸缩式拖牵索道,一期雪道长400米,可以享受在雪地上自由飞翔的感觉。并为游客提供了娱乐性极高的雪上飞碟和方向雪撬等项目。   

新荣区明长城

新荣区明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荣区明长城  明长城为古长城大同段遗址。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墩776个;火路墩833个。  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会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人大同市的天镇、阳高、大同、左云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涞源、阜平而进人大同市的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据现存长城实测,外长城分别由怀安县桃沟村、西洋河乡马市口南北两路进入天镇县境,在新平乐村与西路长城相交。天镇境内长城约105华里。存黄土夯筑的墩台61座。由天镇水磨口向西3里进人阳高县十九墩村界,至镇边堡西出阳高进入大同市区境。阳高境内长城计100余里,现存夯土墩台119座。从阳高镇边堡向西约8华里进人大同元墩村界,经镇川口、宏赐堡、镇羌堡,经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转南至砖楼沟入左云县界。另一条由宏赐堡向西经新荣、破鲁至吴施窑人左云界,这道长城当地人称“二道边”。南北两道长城共210华里。长城由大同砖楼向南进人左云县保安堡地界,至二十边向西北出左云进人右玉县界。长城在左云境内长约86华里。  以上这段长城在大同市境内约长501华里。大同市、浑源、灵丘县境内的明长城属内长城。浑源境内计160华里,灵丘境内长约190华里。明内、外长城在大同境内总长为800多华里。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墙五堡是指大同明长城上修建的堡城。大同镇边墙五堡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均在大同城北。如今由镇边堡西经三墩、镇川口,西跨西寺梁山,抵宏赐堡这段内五堡长城,为黄土夯筑,墙体十分坚固,保存较好,城墙高5米以上,是大同市境内明长城较为突出地段,又与永固陵、万年堂邻近,是边塞风情旅游的最佳地段。登方山,越长城,攀堡台,一条巨龙飞腾在塞上古城崇山峻岭之间,配以内堡外墩,烽堆相望,边塞风光尽收眼底,蔚为大观。  新荣境内长城有两条,是明代大同北部重要的两道防线,总长219华里。  其中外长城长153华里,内长城长66华里,沿边筑烽台350多外,护边城堡10座,马市交易堡一座(四城堡),设口五个分别为:镇川口、得胜口、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  沿内长城有著名的“边墙五堡”分别是: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镇河堡。新荣长城最有特色的就是从得胜堡到宏赐堡之间的一段长城,被誉为“紫塞长城”。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境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助马堡

  助马堡  助马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是明长城山西段的屯兵官堡,与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共称为塞外四堡。《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关于助马堡有如下记载:“本堡设自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砖包,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原设守备官一员内驻扎本路参将,除援兵外,守备所领见在旗军六百三十四名,马三十匹。分边沿长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火路墩八座,市场一处,内小怀远等墩俱极冲。边外凉城儿一带皆酋首黄金榜实、摆户恰等部落驻牧。本堡设在极边,密迩穹庐,东接拒门等堡,西连保安,所谓外五堡也。迤东地势平旷,虏易长驱,马头山迤西,边在山内,无险可恃,较诸堡最为冲要.往岁虏患频仍,款后虏贪我饵,烽烟顿息,乃每市群酋蚁聚,情形叵测,抚处防范颇费经画焉。”这段话中,除了提供了助马堡本身的建筑数据外,还体现出两个重要信息:大量的军人、繁华的对外贸易。  据《三云筹俎考》载:助马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内驻参将守御,分守长城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  关于助马堡作为一座军营用来驻扎军队的数目,在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变化的。《三云筹俎考》关于助马堡的记载有如下内容:“(助马堡)较诸堡尤为最冲,嘉靖末年特移参将于此。款后宁谧,但每市群酋蚁聚,抚处防范颇费经画。近因援兵步多马少,缓急难恃,因汰步军粮饷,改买操马。又将各堡援兵总集,该堡士马渐充足,御窃发矣。”根据以上资料,在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应州参将移驻助马堡,并统辖周围9堡,那个时期,助马堡的驻军达到了2175名,马骡驼890匹只头。实际上按照《左云县志》记载,早在公元1460年,就是天顺四年,明英宗经过著名的“土木之变”后重新登上皇位的第四年,就将大同副总兵移驻左卫,参将驻助马堡,屯军5600余人,在助马堡屯田戍守。明英宗四年的时候,雁门、忻、代、朔战事频繁,明英宗本人也曾经从这里被掠往蒙古首领也先的大营,深知道此处为要害之地,在助马堡布防大量军队,对朱祁镇的政权是个强大的军事保障。此后一百多年,明朝政府在助马堡的军事力量始终不曾减弱,说明助马堡的军事地位一直很重要。到了清朝,大同长城沿线的许多前朝官堡改为民堡不再驻军,助马堡依然被看作是军事要地,但是重要性在逐渐减弱,雍正三年,这里驻扎有525名军人。到了光绪12年,则只剩下18个在编军人,他们的主要责任是国家的邮政传递任务。  “款和”(即隆庆和议)之后,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由仇敌转入友善。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朝廷在大同镇设置官办马市三处,分别是新平堡马市、得胜堡马市、守口堡马市。到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又在大同镇开辟许多新马市,包括助马堡马市、宁虏堡马市、灭胡堡马市、云石堡马市、迎恩堡马市、杀胡堡马市等,从而使大同长城成为“中三边”马市最多的地方。这些马市的繁华程度举世闻名,当时人们流行一句话:“金得胜,银助马”,大量的税收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进入了明朝政府的国库。——自从助马堡防务正式被归进明大同镇72城堡中,驻扎在长城沿线的庞大的军事力量,始终致力于保证该地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平与贸易,一直是长城存在的终极目标。  到了近现代,助马堡又一次陷进了战争中。军人的职责是打仗,从明朝前期一直到建国前期的五百来年中,助马堡一直聚集着庞大的军队,使这一地区的历史充满了一种血与火交替不断的悲壮色彩。让我们看看以下的一些资料记载: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蒙古首领火筛入侵大同,左卫总兵张安率军于助马口败火筛,史称“助马口大捷”  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11月,蒙古族首领俺答伏兵袭击包括助马堡在内的左卫五堡,左卫指挥顾相率兵出击被围,大同总兵周尚文驰援,双方展开殊死激战,明军多名高级将领阵亡,相持月余,俺答才退走。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二月,大同总兵姜骧(原名为骧字换“王”旁,音“翔”)起兵抗清,助马参将李向尧响应,翌年三月丙戌日黎明,清军围攻助马堡,战事激烈,鳌拜率军增援,李向尧战死,全家遇难。第二天中午堡破,清军杀助-军籍户百余家。  民国二十六(公元1937年)12月,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第二专署专员杨成章于阴历十二月委派常嗣温组阁“左云县政府”,即驻于此,助马堡成为抗日根据地。1938年7月1日将左云县政府改为左云县公署,在该地区存在两年多时间,于1939年11月被八路-备六团消灭。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大同、丰镇、左云的日伪军队集中600余兵力,对“大丰左”抗日根据地进行围剿,夜袭-抗日政府驻地助马堡,日伪军进入助马堡,见院就进,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血洗了助马堡。  民国二十八年(1939)10月,日伪“生金子”部再次血洗助马堡,32名无辜群众被杀害。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宁静寺

宁静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宁静寺  宁静寺位于破鲁堡村北城墙下,系大同市保存较完整的辽代建筑之一。历经多次修缮,方得以保存至今。  该寺现有大殿、中殿、偏殿、禅房等15间,殿内存有塑像60余尊,寺内还存有一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宏钟,一粗约2.5米的古榆,精美的明代彩绘壁画等。  宁静寺以其精巧复杂的建筑结构、丰富多姿的艺术造型和美好神奇的传说,闻名长城内外。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破鲁堡村北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慧泉禅寺

慧泉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慧泉禅寺  慧泉禅寺,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乡西寺村梁山东麓。因紧傍古“云中八景”的方山“魏陵烟雨”,历史上就是大同近效一处佛教胜地。慧泉禅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历史上几经毁坏、重修,近代又毁于“文革”。  从农历2002年四月十七日破土动工至农历2007年三月初八竣工开光,历时五年,佛教居士及信教群众数百人,捐资近三百万元,请大同市古建筑专家张呈富设计,按照大同市文物局“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要求,对慧泉禅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  新建的慧泉寺,在恢复原建筑的基础上,新增了观音殿、地藏殿、普贤殿、文殊殿、伽蓝殿、达摩祖师殿、藏经楼(钟鼓楼)、念佛堂、龙王庙、古戏台、流通处、碑廊等计四十一间殿堂等建筑。还新建了僧伽院、居士林两处院落。其中大修原建建筑511平方米,新建筑1431平方米,硬化广场2000余平米。重塑金身24尊,其中铜像4尊,木雕像3尊,其余皆为泥塑像。彩绘壁画面积250余平米。各殿堂檀替、过廊、垂花门等处木构建筑采用和玺彩、大金点、上五彩、苏式彩等彩画手法,雕梁画栋,精心彩绘。彩绘面积达600余平米。  重修后的慧泉寺气势恢宏,重叠有致,古朴典雅,古色古香,一展过去古寺风貌。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乡西寺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弥陀山

  弥陀山  弥陀山座落在新荣区北部,背依古长城,雄踞拒墙、拒门二堡之间,山势平地拨起,山顶视野开阔,扼晋蒙交通要塞,历来为塞外长城兵家争夺重地,在历史战争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深受当代百姓的爱戴,并赋予许多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有一本地人路逢连阴雨,在店内给“南蛮子”讲弥陀山的故事,雨下了七七四十九天,他讲了七七四十九天,才讲到了半山腰水罗殿,可见该山传说之多。在弥陀山众多的传说中,最数弥陀山的形成为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为弥陀山送来了“聚宝盆”,郭家窑、堡子湾两乡人民在山上植树种草,改造大自然,万亩樟子松成为全省“三北”防护林样板工程,弥陀山又开始渐渐恢复了本来的面貌,并以崭新的姿态为全区人民再做新贡献。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北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荣镇

  新荣镇  新荣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距京包线及109、208国道仅10公里,得大高速公路及云丰公路、新大公路穿境而过。  金镇三地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下辖安乐庄、鲁家沟、畔沟、小官窑、王堂窑、李大头窑、新荣、光明、兴胜村、前井沟、后井沟、张布袋沟、庞家窑、下甘沟、上甘沟、里场沟、外场沟、总高墩、辛窑1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葫麻、谷子、马铃薯。  新荣镇北靠古长城,南临淤泥河,距京包线及109、208国道仅10公里,得大高速公路及云丰公路、新大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66亩,辖15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与1个社区服务中心,全镇总人口8823户28839人,其中,农业人口4400户11310口人。  新荣镇历史文化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系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范围。古,弋的新荣是蒙、汉等多民族共融杂居的地方,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地方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每逢佳节喜庆之日,大型的晋剧表演、威风锣鼓、高跷、秧歌。小型的耍孩、二人台、道情,各种灯火,热闹非凡。优良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以关怀照顾新荣区唯一、大同市仅四位的“老红军’’栗登元为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蔚然成风,被评为省市“双拥模范镇”。  新荣镇自古为晋、蒙咽喉要镇,战略、经济位置十分重要。为新荣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又是全区乃至晋、蒙之间的商贸集散地。1995年跨入全市亿元镇行列,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镇。近年来,新荣镇加强“四项建设”,积极构建“四大支柱”,即加强经济建设,构建富强新荣;加强政治建设,构建民主新荣;加强文化建设,构建文明新荣;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新荣。全镇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镇党委、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建成小杂粮、有机食品、苜蓿、饲草“四大种植基地”,奶牛园、养羊园“两大养殖园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完善电力、住房、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了开元商城与公共汽车站,新增水泥(油)路里程52公里,初步建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0165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23800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2元。2006年被0山西省委评为“省人文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绿色通道68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方山陵墓

方山陵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看 点: 在南部山顶上,有北魏冯太后墓——永固陵,俗称“祁皇坟”。北魏时期,这里曾经建有灵泉宫和灵泉池,是规模较大的皇家行宫。整个墓室坐北向南,里面设有墓道、前室。雨道、主室等砖砌部分,建筑规模宏大,造型装饰美观,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 永固陵在历史上先后三次被盗掘。金正隆年间,盗墓者从西北方打洞进入墓室,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金大定年间,盗墓者再次进入墓室,前室的铺底砖全部被盗,随葬的大小石俑、石兽有的被盗走,有的被破坏。清光绪年间,永固陵第三次被盗,墓中残余物又大都被盗走,所剩无几。 介 绍: 位于大同城北25公里处,与长城相邻。四周群山耸峙,山青水碧,风景秀丽。    山西大同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堡子湾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堡子湾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