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固关长城 | 固关长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固关长城距平定县城35公里,距娘子关15公里,与著名的娘子关、旧关共成鼎足之势,为历代军事要塞。 固关长城始建于中山国,复修于明,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唯一的石砌古长城。现主要遗址有长城南段固关经将军峪至白灰口长约7000米、北段经岑后底至娘子关嘉峪沟约13000米,城墙宽2米,高3-4米,全部依山势而建,用石头砌筑。在墙体的重要至高点上分别建有炮台、烽火台、哨台等。现有炮台、墩台11座,烽火台2座,哨台1座,药楼1座,敌楼3座。 固关长城建有东西城门两座,西门建有坚固的瓮城,城门上有重檐歇山顶关楼。固关长城地势险要,历史悠久,古驿道深深。清康熙帝西巡路经此地,赞叹此关的雄伟,赋《过固关》诗一首:“鸟道入云中,风光塞漠同,人依险地立,城自越山丛,俗朴观民舍,才多壮士雄,芹泉连冀北,回首指青聪。”险隘要塞的固关被我国文物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称之为“小八达岭”。现在的固关长城已是平定的东大门和太旧高速公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交通:在娘子关镇租车往返固关大约需要40元左右,从娘子关租车单送固关为25元左右。 门票/开放时间:20元 山西阳泉市 娘子关镇 娘子关镇位于平定县东北部45公里处,与河北省井陉县毗邻,扼晋冀两省咽喉,为山西的东大门,是我国万里长城著名雄关之一,称“天下第九关”。镇内山峦起伏、百泉喷涌、雄关巍巍、长城蜿蜒、溶洞瑰奇,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全镇辖24个行政村,面积171.1平方公里,耕地17000亩,其中水浇地5500亩,总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农村经…… 详细++ |
冠山景区 | 冠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冠山景区位于平定县城西南大约5公里处,因山势秀拔,状若冠戴,故得名。 冠山初有名声是在唐宋之际;元代以后名声渐次大起来,其原因是元明两季平定州地面上出了两位卓有声誉的大才子,一位是曾在元代历任国史院检阅官、翰林院编修、中书左丞和监察御史并参与编修过辽、金、宋三史的吕思诚,另一位则是在明代任过礼、兵、吏三部尚书和太常寺卿的乔宇。历史上冠山的几十处名胜景观中,即以冠山书院、夫子洞和仰止亭等与吕思诚、乔宇的生平有密切关系者最为知名。 平定冠山充满了一种书卷与书香之气。从元代至清代,它的怀抱中留下了众多的学者足迹。冠山之石秀拔,冠山之松虬劲;冠山留给人们的是风雨摧不去、烟雨迷不住的千年书香。冠山书香也会使人们在此驻足、沉思。 |
娘子关 | 娘子关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扼守三晋的东大门,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有“天下第九关”之称。 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古代的一处关隘,原名苇译关,世传为万里长城第九关。这一关隘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代称。 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 娘子关历史悠久,隋代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据守此关,所以后人皆称之为娘子关。关城,现存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南、东两座关门和长达650米的城墙,中间为居民区。城南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书额“京畿藩屏”四个大字,门洞前是近百米的石铺古车马道。城门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城内民宅、街道仍保持原貌,当地居民多为明、清两代“车户”后裔。东门为砖券门洞,上为平台。洞门上镌刻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大宇。绵山上的避暑楼,相传为唐代平阳公主所建。关外是曲折绵延的燕赵古道。娘子关东门里有处砖砌的高台,相传为平阳公主的点将台。 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位于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的“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画卷。 交通: 在娘子关镇租车往返固关大约需要40元左右,从娘子关租车单送固关为25元左右。 门票/开放时间:15元 唐高祖平阳昭公主 (?~623) 平阳昭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与太穆皇后窦氏之女,嫁武将柴绍为妻。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她是中…… 详细++ 唐高祖平阳昭公主 (?~623) 平阳昭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与太穆皇后窦氏之女,嫁武将柴绍为妻。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她是中…… 详细++ |
平定冠山森林公园 | 平定冠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看点: “冠山雨过”是平定八景之一,有诗曰“朝过雨岗飞黑水,晚垂虹带挂晴空”。 :平定冠山森林公园集自然景观、古迹、文化源渊于一身,位于平定县城西南4公里处,是晋东名胜之一。冠山主峰顶状似冠,故名。冠山风光秀丽,这里集儒、道、释于一山,尤以创建于元代的崇古冠山书院以儒文化称著,元代中书左丞吕恩城、明代兵部尚书乔宇都曾在此读书,明末清初的医学家书画家傅山也曾在平定冠山森林公园的隐居,现代女作家石评梅从小在此读书,并创作了以冠山为背景的小说《红鬃马》。 山上,明、清题了刻石颇多,达30余处。资福寺平定冠山森林公园主要建筑,创建于金代,寺内历代碑刻甚多。山中现存古迹还有团龙照壁、槐音书院遗址、崇古书院、半周亭、仰止亭、石棺石、吕祖洞、文昌阁、字纸洞遗址等。 门票/开放时间:10元 山西阳泉市 |
药林寺 | 药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药林寺森林公园位于平定县城南20公里处,占地4000余亩,是平定县境内一片较为整齐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是油松和栎树,灌木有黄栌、刺梅等,园内有数十种飞禽走兽,是一个乔、灌、草相间,动植物共存的不受外界环境污染的动植物乐园。 药岭寺在药岭山,原名清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寺院由石洞、东西楼等大型建筑组成。石洞供奉雕像共38尊,东西大殿供有关羽、岳飞、枷蓝、药王等塑像。除立佛外,尚有无数小像,各类人物,比比皆是。另有石刻、碑石等宗教文物。明代张三漠有七律《药岭寺》写道:“清凉古寺出城瘭,寂寞烟村总莫邻。绝顶阳崖藏虎穴,参天古木作龙鳞。云深采药迷仙子,夜静悬藜见老人。书舍僧居两不厌,可能一坐隔嚣尘。” 药岭山山势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置身此地如人间天堂。站地山顶俯视全景,四季各异。春季是花的世界;一到夏季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的世界变为绿色的海洋;在秋季,各种药材、野果累累,漫山的树叶红绿相间,别具一格;冬季是最美好的景色之一,坚毅挺拔的劲松毅然如春,一场大雪过后莽莽-身披银装,成为一片-雪原。在药岭山腰中有一巨石曰清凉石,石中凿一石洞,洞内雕大佛像菩萨及八仙过海、十八罗汉等几十余尊,洞顶雕有飞龙、花鸟图案,龙下有八角井一眼,井内有神水,龙倒影水中,犹如飞龙戏水。清凉石上还建有大佛殿,殿内大小佛像七百余尊,东西配古称伽兰殿、关公殿。此外,园内还有蓬松、井沟泉、将台岭、一线天、待月石等多处景点 交 通: 先乘大巴到达孟县,再转乘到藏山的1路公交车即可。 自驾车:药林寺东临207国道、北靠石太铁路和太旧高速公路。 门 票/开 放 时 间: 12元 山西阳泉市 |
药林寺森林公园 | 药林寺森林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山西省药林寺森林公园位于平定县城南20公里处东临阳涉县和207国道,北靠石太铁路和太旧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公园面积4000余亩,是平定县境内一片林相整齐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是油松和栎树,灌木有黄栌、刺梅等,园内有数十种飞禽走兽,是一个乔、灌、草相间,动植物共存的不受外界环境污染的动植物乐园。 在药岭山腰中有一巨石曰清凉石,石中凿一石洞,洞内雕大佛像菩萨及八仙过海、十八罗汉等几十余尊,洞顶雕有飞龙、花鸟图案,龙下有八角井一眼,井内有神水,龙倒影水中,犹如飞龙戏水。清凉石上还建有大佛殿,殿内大小佛像七百余尊,东西配古称伽兰殿、关公殿。 此外,园内还有蓬松、井沟泉、将台岭、一线天、待月石等多处景点,使您留连忘返。药岭寺。公园内的古建筑清凉寺,又名药岭寺,其创建历史久远,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该寺红墙金瓦,气宇轩昂,掩映于崇山峻岭之中,庙前顽石纵横四卧,有一巨石,镌刻有“药岭寺”醒目大字,周边松林似海,郁郁葱葱,显得古刹宁静清幽。沿石台阶向上攀登,途经待月石和月楼,便可达到寺内。在寺庙菩萨阁的正北为著名的清凉石窟,其雕刻艺术堪称一绝。石窟之上筑有三殿,正殿为大佛殿,亦称正殿,东西两侧;筑有配殿。另外西院正北建有子孙殿一座,各个殿内塑有各种佛像,塑艺精湛,形态各异,造型优美。 另外,在殿堂右侧及背后,有近代建筑的院落两座,规模较大,保存基本完好,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二分区利华制药厂遗址。该寺也曾是抗战时期太行军区司令员-战斗过的地方。寺内至今还保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地方。 |
冠山书院 | 冠山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冠山书院 冠山书院(第二批省保) 时代:清、民国 地址: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西南 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冠于附近群山而得名。山间古刹相连,有资福寺、崇古书院、文昌阁(吕祖洞在其下)及夫子洞,人称“冠山书院”。建筑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元至顺年间(1330—1332年)左丞相吕思诚重修并扩建,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代所筑,余皆为清代晚期重建。 资福寺为一单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正殿,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正殿东西为配殿三间,建筑形制为清代风格,寺内存清碑8通、元碑1通。 崇古书院位居冠山山腰中部,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明、清时重建。坐西朝东,为二进四合院形式,随地势分上、下两院,占地面积为737平方米。院内建筑为窑洞式,正房、配房均保存完整。 文昌阁和吕祖洞,依地势分上、下两层,坐西朝东,上为文昌阁,下层为吕祖洞,均为单开间砖结构拱券式窑洞。夫子洞位居冠山山腰上部,为一组砂石质石窟。开凿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窟檐外平面利用天然石略加修饰形成一坐北朝南的单进四合院落。 冠山书院自古被历代文人所仰慕,元朝中书左丞相吕思诚、明朝南京兵部尚书乔宇都曾在冠山书院读书治学。明末清初民族志士傅山也曾隐居于此,这些志士豪杰都曾留下了不朽诗作。尤以乔宇诗碑、玄秘塔集五言刻石最为著名。 |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 |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位于平定县东回镇马山村马齿岩寺,是1937年八路军“一二九师”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时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军事会议旧址,会议由时任师长的刘伯承主持。 马山军事会议旧址纪念馆主要由军事会议室、刘伯承休息室、指挥人员休息室、抗战烈士纪念亭及实物展室等组成。此外,作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马齿岩寺内有元代壁画、元代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 近年来,马山村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布置和整修了马山军事会议展览室、386旅露宿的三条红军街、红歌台等。 2014年,新建了抗战文化广场。其中,包括“八路军马山军事会议纪念墙”。纪念墙由草白玉浮雕构成,浮雕长19.7米,寓意1937年抗战开始,浮雕主高3.6米,寓意当年386旅露宿红军街对村民秋毫无犯,军爱民民爱军共同抗战的情怀。浮雕南侧有“马山说马”系列故事和“马山八景”图文展板。同时,在会议旧址南面建造抗战烈士亭1座,盛放着当年为抗战淤血奋战而牺牲的烈士纪念碑三面,记载了烈士208名。 2013年,马山军事会议旧址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阳泉市“十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又被命名为“党史教育基地”。年均接待量达3000余人次。 2015年,马山军事会议旧址被市委、市政府重新认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冠山天宁寺双塔 | 冠山天宁寺双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双塔在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据《平定州志》载:“寺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有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明、清两代均有补修。寺内建筑残坏,双塔依然如故。寺址高耸,双塔并峙,格外醒目。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高约30米,每层收刹甚急,轮廊形制奇异。底层四面砌有券洞,内置佛像一躯,二层以上平座甚高,外观很象七层塔。二、三层刻假门和直楼窗,檐下和平座上砖雕斗拱如木构制,质宝珠,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更换。塔下存有北魏石佛一躯,眉目清晰,躯体完好。关于这对古塔,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鲁班和妹妹打赌,要在平定一夜之间建起一对佛塔,妹妹不信,于是半夜四更时,悄悄去察看,发现双塔几近完工,只剩下西塔塔刹还未安上,为了不让哥哥赌赢,故学公鸡打鸣,鲁班听到鸡鸣以为天将放亮,便匆匆收拾工具绝尘而去。天亮后,百姓们看到一夜而起的双塔,十分惊骇,并给双塔起了一个名字叫雌雄塔。 |
石评梅故居 | 石评梅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评梅故居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被当地人称为小河“石家花园”。“石家花园”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因宅院中有一小巧玲珑的花园而得名。 “石家花园”坐落在山坡上,远眺如凤凰展翅,近看气势威严。整个主宅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21个上下相连、左右贯通的三合、四合院及偏院组成,门内有门,院中套院。这些院落之间或由石阶相连,或以小径相通,或能隔窗相望。花园内有窑洞65孔、瓦房112间,构思独特、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随处可见。 文物专家考证后,认为石家花园集建筑学、美学、民俗学精华为一体,是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石评梅 (1902~1928) 石评梅(1902年—1928年9月18日)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山西省平定县城里人。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此外,用过的笔名还有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等。石评梅之父石铭(又名鼎丞),系清末举人;石评梅之母,是父亲的续弦,均视其为掌上明珠。石评梅自幼便得家学滋养:父亲为她发蒙,课之以“四书…… 详细++ 石评梅 (1902~1928) 石评梅(1902年—1928年9月18日)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山西省平定县城里人。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此外,用过的笔名还有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等。石评梅之父石铭(又名鼎丞),系清末举人;石评梅之母,是父亲的续弦,均视其为掌上明珠。石评梅自幼便得家学滋养:父亲为她发蒙,课之以“四书…… 详细++ |
开河寺 | 开河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开河寺位于平定县乱流村西的魁头山腹,这里山峰突兀,松柏参天。此寺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寺内有上、中、下三龛,大小佛像百余尊,佛像大者高4.4米,小者仅高0.12米,其造像风格和神态与大同云冈石窟佛像如出一辙,故有“三晋小云冈”之称。 药岭寺 在药岭山,原名清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位于平定县南20公里处。这里风光优美,景色如画。春天绿茵漫山,夏天清爽凉人,秋天霜叶如花,殷红可爱。因夏天凉爽,成为避暑的好去处。曾有挪威、黎巴嫩、美国等国家相继在这里建造过别墅。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秦、赖支队在此驻扎打击敌人,八路军还在这里办过制药厂。 药岭寺在山之腹,寺院由石洞、东西楼等大型建筑组成。石洞供奉雕像共38尊,东西大殿供有关羽、岳飞、枷蓝、药王等塑像。除立佛外,尚有无数小像,各类人物,比比皆是。另有石刻、碑石等宗教文物。明代张三漠有七律《药岭寺》写道:“清凉古寺出城瘭,寂寞烟村总莫邻。绝顶阳崖藏虎穴,参天古木作龙鳞。云深采药迷仙子,夜静悬藜见老人。书舍僧居两不厌,可能一坐隔嚣尘。” |
开河寺石窟 | 开河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河寺石窟 开河寺石窟(第四批省保) 时代:北魏 地址:平定县岩会乡乱流村西魁头山 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51O年)。石窟分东西两院,沿山绵延长达50余米。东院依山凿就三龛,三龛共有大小佛像88尊;西院有正殿一座,为清代建筑,依山而建有石窟一处,主像高4.4米。另有石刻题记十余处。 |
平阳湖 | 平阳湖位于娘子关村北绵河的峡谷地段,呈葫芦形,两岸巨崖高耸,湖面水流淡驳,称为“三晋第一人工湖”。据说这里是平阳公主当年镇守的地方所在,她在这里耗费其一生,可谓可歌可泣。 走入平阳湖,首先入目的是一大片荷塘,正值荷花开放的季节,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平铺在荷塘水面上,风吹起时,一朵朵随风摇拽,像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的荷花,说不上来的动人,尽管现在不是夜晚,却另有一番风味。 走过荷塘上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入目的是平阳公主配剑咤叱风云的白大理石雕像,抬头远望,目光中显露微微毫芒,让人不甘平视,加上宝剑斜拔,更显得气壮山河,英姿挺拔。 绕过平阳公主的雕像,平阳湖终于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不怎么大湖泊,却让人恬淡,汽艇在湖面上穿梭,浪花飞溅。延湖有许多人在掉鱼,但多是一些老人,却也其乐融融。 |
水帘洞瀑布 | 位于娘子关城东门东南方向的500米处。飞瀑奔泻,悬流百尺,散缕似珠,山城沟谷中泉眼累累。当地人称为“海眼”的悬泉,是众泉眼中最大的一个。瀑布落差30余米,宽约10多米,“海眼”泉水翻滚,激起层层白色浪花,响声震耳。平地涌出的泉水,从“海眼”旁边的峭壁上直泻而下,汇入桃河,形成水帘洞瀑布。壁面布满常青苔藓,一串串银花纷扬其外,水雾弥漫,蔚为奇观。 |
地区 | 景点 |
---|---|
磨河滩村 |
---- |
背峪村 |
---- |
西武庄村 |
---- |
东五庄村 |
---- |
程家村 |
---- |
东塔堰村 |
---- |
西塔堰村 |
---- |
新关村 |
---- |
旧关村 |
---- |
贤沟村 |
---- |
大社村 |
---- |
坡底村 |
---- |
吊沟村 |
---- |
河北村 |
---- |
娘子关村 |
---- |
关沟村 |
---- |
上董寨村 |
---- |
下董寨村 |
---- |
金窝庄村 |
---- |
三星村 |
---- |
井沟村 |
---- |
罗家庄村 |
---- |
逥城寺村 |
---- |
城西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