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襄垣东岳庙 | 襄垣东岳庙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西李村北,坐北朝南,东西长25米,南北宽47米,面积约为117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记载,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现存山门、正殿,两侧东、西配楼,东、西厢房。东厢房面宽九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为梁头出挑,单檐硬山顶。院内保存着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东岳庙碑记,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东岳庙碑记等碑碣八通。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大帝即泰山神黄飞虎。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根据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 秦汉以来,泰山神的影响逐渐渗透社会各阶层,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于是泰山神作为阴阳交泰、万物之始的神灵,在保国安民、太平长寿的基础上引伸为可以召人魂魄、统摄鬼魂的冥间之主。随着泰山神影响的扩大,其信仰向四周扩散开来,在全国各地几乎都建有规模不等的东岳庙,反映了泰山神——东岳大帝在中国传统宗教中的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历代帝王对泰山神尊崇有加,唐代封为“天齐王”,宋代晋为“仁圣天齐王”、“天齐仁圣帝”元代加封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明代又恢复为“东岳泰山神”。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泰山神的生日,全国各地的善男信女来此焚香祭拜,以示庆贺。 |
西港子胥庙 | 西港子胥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港子胥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西港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19.5米,南北宽32米,面积约为624平方米。据正殿梁架题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残存有山门、戏楼、正殿,两侧有东西耳楼、东西配殿、西耳殿,均为近年改建。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春秋时楚国人。因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伍子胥个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楚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后伍子胥带着公子胜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在伍子胥的辅助下,吴国逐步成为强国。 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故事。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了。 |
侯村玉皇庙 | 侯村玉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侯村玉皇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侯村西高地上。坐北朝南,东西长20.1米,南北宽19.1米, 占地面积为38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正殿攀间枋上有题记“大清同治十年岁次”,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 、正殿,两侧东西厢房、东西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梁架为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为三踩单昂,殿内山墙存壁画40余平方米。庙内存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立施地守庙碑记;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布施碑一通。 玉皇即玉皇大帝。相传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个寨主,名叫张友人,又称张百忍。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一切祥和,后来诸神开始争斗,人间荒淫无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才德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发现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人将寨内治理得非常和睦,并且为人和善慈悲,因此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后来三界众神仙纷纷陈请共同推崇张百忍为“终身天帝”,共称“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总皇帝,因此加称为“玉皇大帝”。 |
慕容将军庙 | 慕容将军庙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庄慕容将军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王家庄村中。坐南朝北,南北长45米,东西宽24米,面积为1080平方米。 据现存碑记载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有戏台、献殿、正殿,两侧为东西妆楼、东西厢房、东西耳殿,庙内存碑一通。 正殿位于高0.6米的石砌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拱单翘单下昂,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群。清咸丰元年重修碑一通。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北魏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由大同迁都洛阳,路过襄垣九龙村,忽然天地昏暗不能行进,魏孝文帝大惊,慕容赤土官拜左金吾,乃剖心以祭天,天遂晴朗,继续前行。因慕容赤土有功,皇帝敕令立庙祀之。 |
北里信李卫公庙 | 北里信李卫公庙为襄垣县文物保护单位。 北里信李卫公庙,又名灵泽王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北里信村南。坐北朝南,东西长42.05米,南北宽20米,占地面积约为841平方米。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修灵泽王庙碑记》记载,明代重修。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有庙门、戏台、正殿,两侧有一进院东西厢房、东西妆楼、二进院东西厢房、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前歇山后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栱三踩单昂。装修已毁。庙内存有明洪武七年重修灵泽王庙碑记(1374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记事碣两方。1981年被襄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 |
襄垣崇福寺 | 襄垣崇福寺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俗称上寺楼,位于襄垣县古韩镇朝阳社区。坐北朝南,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2米,占地面积约为116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清光绪八年(1882年)均有重修。现仅存上寺楼、西配殿、东厢房。上寺楼台基石砌,高0.45米,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底层四周围廊,重檐歇山顶。一层柱头无斗拱,梁头伸出檐外制成蚂蚱头;二层柱头斗拱三踩单翘;三层柱头斗拱五踩单翘。一、二层门窗已改,三层明、次间前后檐均施四扇四抹格扇门。一、二层拱眼壁内存清代壁画约25平方米。东厢房墙嵌清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崇福寺东殿碑记。1999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建封寺 | 建封寺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封寺又名百法寺,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里信村南,是唐代高僧、百法疏主释义忠出家和坐化之地,庙西南舍利塔为供养其身之塔。据碑文记载,建封寺创建于唐代,明代、清代均有重修。现存正殿、舍利塔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布局由三条轴线并列,中轴线现仅存正殿;东轴线上有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五间、东西耳殿各二间;西轴线上存倒座戏台三间、东西配殿各五间、东耳殿三间。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为五踩双下昂。寺内存明碣五方、清碣三方,为研究当地明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7 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露庙 | 甘露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甘露庙,也叫甘泽王庙,位于古韩镇桃树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1.5米,南北宽8.65米,占地面积约为18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现存正殿,两侧建有东、西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为七檩前廊,柱头斗拱为五跴双下昂。庙内存清嘉庆三年(1798年)改建碧霞元君菩萨碑记一通。 甘泽王庙主供之神为甘露菩萨。相传甘露菩萨为宫山之灵神,起氤氤之白云,当午夜而润草木,淋瀼瀼之清露,洒百谷而助秀实,与风雨雷神皆奉天命,同施泽于下民者。因念灵神之深思,更有见于救苦济难、除暴安良,故立庙祀之。 |
甘村李卫公庙 | 甘村李卫公庙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甘村李卫公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甘村北部。坐北朝南,南北宽45米,东西长36米,面积为162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正脊题记为清雍正元年(1722年)维修。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山门、献殿、正殿,两侧有东西妆楼、东西厢房、东西耳殿等。正殿砖砌台基,高1.3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为七檩式构架,柱头斗拱七踩单翘双昂,平身科每间一攒,门窗部分被改建。正殿内存清壁画28.4平方米。庙内保存有唐代经幢1座。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南罗山仰韶文化遗址 | 南罗山仰韶文化遗址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南罗山仰韶文化遗址,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峰村的漳河南岸台地上。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为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3米。遗址的西部断崖暴露有灰坑等遗迹,遗址地表散落有陶片。采集有新石器时期的彩绘陶片、泥质灰陶盆、夹砂灰陶鬲足残片,商代的泥质灰陶豆残片、绳纹泥质灰陶片等遗物。灰坑为袋状,底径约2米,残高1.5米,灰坑内文化遗迹丰富。采集有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的泥质红陶钵和罐;龙山文化小神类型的夹砂灰陶绳纹肥袋足鬲和泥质灰陶篮纹小口瓮。1999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李元善宅院 | 李元善宅院位于襄垣县古韩镇西关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22.45米,东西宽20米,占地面积约为449平方米。创建于清代末期,由清末大财主李元善修建。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残存正房、南房,两侧为东西厢房。正房为砖砌窑洞,共3孔拱券式门窗,前檐出仿木砖雕椽飞,上饰灰瓦。东、西厢房各3间,二层棚楼式,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南房东侧辟门。该民居保存较为完整,其木雕和砖雕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具有浓郁的地方传统民居特点。 |
连泰荣宅院 | 连泰荣宅院位于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北。坐北朝南,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5.45米,占地面积约为937平方米。一进并排二院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南房、正房,两侧为东西厢房。正房为土坯前墙窑洞,共7 孔,前檐出砖檐。西厢房为二层0式砖木结构,灰瓦饰顶。正脊为陶脊,硬山顶,东西房门楣和窗顶有砖雕图案,做工精致。三座院落均相通,规制一样。每院东辟门。该民居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地方传统民居特点。 |
上峪玉皇庙 | 上峪玉皇庙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峪玉皇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上峪村 。坐北朝南,南北长31米,东西宽26米,占地面积约为80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结构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新建)、正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耳殿。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梁架结构为五檩对前廊,梁架出挑做耍头。前檐新装修,殿内新塑像五尊。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连氏祠堂 | 连氏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连氏祠堂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峰沟村北。坐北朝南,南北长16米,东西宽15.7米,占地面积251平方米。据碑文记载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正殿,两侧有东西厢房、东西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梁架结构,柱头斗拱为三踩单昂。庙内存壁画4平方米。原有碑碣不存。 |
襄垣文公祠 | 襄垣文公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公祠位于古韩镇东南上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1.2米,南北宽15.8米,占地面积约为335平方米。该祠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倒座戏台)、正殿,两侧为东西妆楼、东西厢房、东西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八椽,梁架为九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封堵改建。殿内残存壁画18平方米,内容不详。 |
仙堂山 | 仙堂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仙堂山在襄垣县城北25公里处的强计乡境内,因建于半山腰的仙堂寺而得名。该山原名“九龙山”,主峰海拔1700米。 仙堂寺为仙堂山主要古建筑之一,寺依山势而建,寺址内外五泉涌出,故又名“五龙寺”。现为三进院落,中轴线由低向高,层层向上,从沟底登162级天梯到达山门,两侧设钟鼓二楼。前院东设关圣殿(关公赤面美髯,关平、周仓持刀侍奉),西为乐楼。前院拾级而上进入中院寺门。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五踩斗拱,单檐歇山顶,现辟为法显纪念馆。两侧为东西配殿,各五间。由两侧拾级而上到后院,中为三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五铺作,单檐歇山顶,保留着宋代建筑风格,两侧设东西配殿。西南角设大殿,寺内现存药师佛、枷蓝佛、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等彩色塑像,均为明代遗物。 仙堂寺之西北,山高千仞,崖间有洞穴72个。正面半崖娲皇宫,凌空而立。其后通深洞,有石阶可攀缘而上。通宫石径宽仅尺许,攀之犹如身临仙府洞天,令人头晕目眩,人称“舍身崖”。娲皇宫左右均有石洞相通,相传为藏经洞。石崖上雕凿法显巨像,高13米。娲皇宫西面还有琉璃洞、饶钹洞(罗汉石)、株砂洞、讲经坛、人面石、取月梯等诸多景物,美不胜收。 仙堂寺往南里许到达黑龙洞,名曰“洞天福地”,洞口有两条巨龙腾跃而起。从月门入洞,有9个龙头迎面伸出,个个口内喷水。再往里走有一石平台,台上有一汪清水,龙嘴之水即源于此,当地人说此水可治百病,实为甘美矿泉水。洞后端的洞底盘石宛若两条弯曲而卧的黑龙,传为龙王夫妇的起居之地。洞前有龙王殿,内塑龙王像。寺院里许山崖如削,峭壁上凌空而建娲皇宫一座,宽五间,为全木结构两层楼阁。宫底层木柱林立,共32根交错排列,柱头补间斗拱密布,重檐跋山顶,构造奇巧独特。周围高山峻岭相衬,犹如古画中的玲戏小屋。还有峰悬石碣观音洞、云嗷仙乐铙钹洞、夜鸣纱车纺花洞、丹炉经烟株砂洞、山间明珠金灯岩、点头迎宾人面石、养僧济贫滴谷洞等景点。 地址:长治市襄垣县城北 类型:山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4006298100 官方网站:http://xiantangshan.vpiao.cn/Client3/Default 开放时间: 7: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0元 |
地区 | 景点 |
---|---|
桃树村 |
---- |
南关村 |
---- |
赵家庄村 |
---- |
东南上村 |
---- |
西川村 |
---- |
崔村村 |
---- |
西港村 |
---- |
王家庄村 |
---- |
兴庄村 |
---- |
下峪村 |
---- |
大郝沟村 |
---- |
南田漳村 |
---- |
张家庄村 |
---- |
后庄村 |
---- |
阳泽河村 |
---- |
石灰窑村 |
---- |
东畛村 |
---- |
栗家岭村 |
---- |
西河底村 |
---- |
西垴头村 |
---- |
北关村 |
---- |
西关村 |
---- |
东关村 |
---- |
上峪村 |
---- |
西里村 |
---- |
曲里村 |
---- |
小垴村 |
---- |
狐燕窝村 |
---- |
土桥村 |
---- |
上庄村 |
---- |
北偏桥村 |
---- |
马岭垴村 |
---- |
八里庄村 |
---- |
东北阳村 |
---- |
西城庄村 |
---- |
南里信村 |
---- |
小郝沟村 |
---- |
侯村村 |
---- |
东里村 |
---- |
南丰沟村 |
---- |
南丰村 |
---- |
大黄庄村 |
---- |
十字道村 |
---- |
甘村村 |
---- |
西王桥村 |
---- |
仓上村 |
---- |
崔家庄村 |
---- |
北里信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