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魏拯民 (1909~194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魏拯民(1909~1941)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关有维,字伯张,山西屯留人。1918年入私塾读书,1922年考入县立高小,1925年考入省立太原一中。中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夏,考入北平(今北京)私立宏达学院学习,同时开展革命工作。193O年l1月,受党组织指派考入安阳军校。1931年4月,再次赴北平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32年春,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长、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l935年2月,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同年5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政委;同年夏,赴莫斯科列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初回国后,向东北人民革命军负责人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和中共代表团的指示。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政委和军党委书记。同年6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兼第1路军政治部主任。率领部队与日伪军展开了艰苦的武装斗争。1938年,兼任第l路军副总司令。1939年8~9月间,痛打日军讨伐队,共击毁敌军车2l辆,歼敌600余人。杨靖宇牺牲后,承担起领导南满党组织和抗联第1路军的重担。1940年秋末,因病情愈加严重,不能带队出征,在桦甸县牡丹岭密营休养。1941年3月8日,病逝于密营。 [以上内容由"bear_79"分享。] |
李定坤 (1918~198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定坤 (1918~1989) 笔名东方。山西屯留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1937年后历任中共长子、壶关县委组织委员,八路军漳南游击队大队长,冀鲁豫军区新3旅9团教育干事、军区政治部营教导员、随军记者,《冀鲁豫日报》特派记者,大连日报社副社长,旅大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大连文法专门学校教导主任,三联书店《学习》杂志主编,九江日报社社长,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省作协主席,省文化局局长兼党组书记。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侦察员高传曾》,剧本《刘二黑订亲》,报告文学《凌文明》,另有文集《青年思想散谈》等。 [以上内容由"酸牛奶"分享。] |
杨子荣 (1917~199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子荣1,1917年生,山西省屯留县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省屯留县区特派员,屯留县城区委书记,太行区党委民运部辽县工作组组长,辽西县委宣传部长和辽东县委中心区委书记,太行区党委三组委党校教育科长。1945年由延安到黑龙江工作,曾任庆安和绥棱县委副书记、书记,省行政干校校长,省委-部副部长,1970年后担任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党的核心组长兼革委会主任,省革委会政治部-组组长、省委-部副部长等职,并连续当选为政协黑龙江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四届常委,五届副主席兼秘书长,同时为中共黑龙江省第一、二、四、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2月1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78岁。 [以上内容由"想说就说"分享。] |
丁文法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丁文法(?-1940) 山西省屯留县官庄村人。一九三0年十七岁时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河北省委委员。一九三三年被捕于天津。“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军队狼狈逃荒,文法同志率领难友冲出狱门。后被派到屯留任中共屯留县委书记,按照上级党的指导领导牺盟会并组织起游击队,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斗争。一九三八年八月任安泽、屯留、长子三县的中心县委书记。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调任晋城、阳城、沁水、高平四县联合办事外主任,他以对党的一贯忠诚、遵照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广泛组织起群众和培养了大批干部,使抗日救国运动蓬勃地向前发展。一九四0年一月文法同志在晋城土岑召开干部会议,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他带领全体干部英勇突围,终因敌众我寡壮烈牺牲,时年二十六岁。 [以上内容由"hkx1214"分享。] |
郭俊明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郭俊明 (1957~) 山西屯留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省委党校大学班。1974年插队,1976年当工人,1977年参加高考。历任并且现在仍任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发改局科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最后的命运》,长篇小说《三十八面黑旗》、《村干部》、《选举》(合著),历史文化散文集《古韵平顺》等。 [以上内容由"wangdi"分享。] |
温保柱 (1927~201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温保柱,山西屯留人,1927年2月出生,1945年7月入伍,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连长、侦察股长、侦察科长、作训科长、作训处长、师参谋长、军副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参谋长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3年5月19日在昆明逝世,享年87岁。 [以上内容由"zheng209"分享。] |
李元 (1925~201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元,1925年8月出生,山西屯留人,1938年1月入伍,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测绘员、通讯参谋、副营长、团参谋长、大队长,防化学兵科学研究条令处参谋,防化学兵科学研究部外事研究处副处长,四川省康定军分区副司令员,防化学院指挥系主任、总参防化部部长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7年5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以上内容由"浑沌"分享。] |
武博山 (1921~200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武博山(1920-2000)山西屯留人。 武博山同志1920年10月1日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五里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8月在山西省屯留县参加救国牺牲同盟会,同年10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并于1939年3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2月至1945年10月期间,武博山同志先后任八路军129师365旅补充团政治处民运干事,129师卫生部政治处教育干事,总后勤部冀南银行政治处宣传干事、工会秘书,冀南银行六分行指导员,冀南银行六分行二商局六分局局长兼监察委员。 从1945年10月至1948年10月,武博山同志先后任太行瑞华银行邢台分行行长,冀南银行一分行监察员,华北财办秘书,华北财委研究室主任。1949年6月至1953年底,武博山同志到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任计划局财金处处长。1954年至1968年10月,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财金组组长。在此期间,他从事平抑物价、统一全国财政金融管理制度方面的工作,为恢复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全国财政平衡,建立健全国家财政金融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9月至1972年6月,武博山同志受“文革”的冲击,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学校参加劳动。但是他丝毫没有动摇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继续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有关的经济理论和财政金融知识,依然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和财金工作。 1972年6月,武博山同志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担任财政部基建司司长。1978年6月担任财政部基建司司长兼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1979年2月担任财政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1980年9月担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在此期间,武博山同志负责恢复和重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工作,他以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基本建设工作的特点,做了大量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为我国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体制的形成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恢复、重建及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4年12月,武博山同志退居二线后,担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特邀顾问、中国投资咨询公司副董事长。他仍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始终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积极支持一线同志的工作,继续为建设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工作献计献策、贡献余热。他以一名普通经济工作者的身份,对于中国的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基本建设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多次提出积极、有益的建议。 武博山同志曾经担任中国投资银行董事长,中国基本建设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中国金融学会、中国投资学会顾问。1987年他被评为高级经济师。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2月10日12点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以上内容由"59733941"分享。] |
侯黎明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侯黎明 (1957.5—)山西屯留人。擅长油画、壁画。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地区文化馆美术组组长;1989年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日本画 科平山郁夫工作室学习,获硕士学位。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曾负责“敦 煌艺术展”的设计布展。油画《黄河春晓》入选全国青年美展;《芨芨草》(二人合作 )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壁画《创造、求索、奉献》(三人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以上内容由"new亮"分享。] |
秦溱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秦溱 (1956~) 山西屯留人。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语文报》,《黄河》杂志、部主任、副主编,山西省作协秘书长、党组成员、副主席,副编审。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乡愁》,散文集《山恋》,评论《赖大嫂不赖——兼谈“中间人物”》、《比拟手法是不能不用的》,短篇小说《有福老汉》、《放债》,中短篇小说《槐花岭人家》、《0院纪事》、《斯晨斯夕》、《守望》等,报告文学集《大路歌》、《光明的赞歌》、《大禹之魂》、《开掘太阳》。《有福老汉》获山西省优秀小说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xfypkang"分享。] |
王韵涵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韵涵 (1964~) 笔名健元。山西屯留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清华大学CEO(总裁)高级研修班毕业。历任山西潞安矿务局石圪节煤矿中学教师、石圪节煤矿办公室秘书、主任。中国煤矿文联作协第三届理事。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心窗独语》,长篇报告文学《见证轮回》、《黑与红——解读中国煤矿矿难》,大型人文历史随笔《重读山西》,人物传记《汪国新传奇》、《收藏巨鳄铁木尔》,共出版文学作品六部。大散文《村宅》获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报告文学《裸奔》在2007年度“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路人007"分享。] |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 |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1945年 地点:屯留县上莲乡老爷山 1945年,闻名中外的“上党战役”主战场就发生在这里。共歼俘敌援部队2.2万余人。为上党战役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山上原有唐代至清代的寺庙8处,137间,尽毁于战争中,现除部分基础遗存外,(断垣残壁改作它用),仅剩一座莲花舍利塔,满身弹痕累累,是“上党战役”的一个重要标志。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爷山因是上党战役的主要战场而享誉中外,三嵕山乃以羿射九日的神话传说及历代寺庙道观之佳而闻名古今。 老爷山,原名三嵕山。在屯留县城西北25千米处,为上莲乡属地。跨于北纬36.27度,东经113.46度之间,东依白晋铁路和晋太公路,可直达并州;南瞰余吾古镇,乃"三晋通衢"之变地;北与襄垣县为邻,鸡犬之声可闻;西偎崇山峻岭,实属风水宝地。本山三峰鼎峙,一名麟山,一名灵山,一名徐陵山,按数峰并峙曰"嵕",三嵕即三峰所聚之意,故名"三嵕山"。因当地人对所有神灵盖称"老爷",山上神庙颇多,故俗称"老爷山"。其主峰在东,即麟山,三嵕主庙(俗称"山东庙")位于其上,海拔1266米,为丛岭叠嶂之首,所以老爷山又叫麟山。 抗日战争期间,0员的八路军和县大队、游击队、民兵,又以老爷山为依托,和侵略者展开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日寇投降后,这里又是上党战役主战场。1945年9月中下旬,晋冀豫军区司令员刘泊承、政委-率部解放襄垣、屯留、潞城、壶关、长子五县城之后,于10月初在老爷山截住了阎锡山派其第七集团军司令员彭毓斌和炮兵司令员胡三余所率领的三个军八个师,共2.2万余人的增援上党的部队,激战四天三夜,将敌全部歼俘,这对赢得上当战役的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和以少胜多取得全歼敌人的光辉范例。 至今,仅存一座莲花舍利塔,弹痕累累,清晰可见。该塔身高13米,为方形九层密檐式。为了缅怀革命先烈,1964年老爷山战斗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铭记他们过去的战斗功绩,于1986年又修筑了纪念亭一座,立碑一通,碑文记述了当时的战斗经过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及艰难历程。 古代,老爷山有叱咤风云的神话故事。《淮南子》载:"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嵕之山,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由于三嵕山有这么多的神话传说。所以自唐代开始山上屡建庙宇,宋朝"额封羿神,为灵贶王岁",赐建三嵕大庙。之后,历代帝王都有重建和扩建。 旧时人们把三嵕爷当成了可以管天,管地,管风,管雨的显灵神仙,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七日两次香烟盛会,晋、察、冀、鲁、豫、陕等省的善男信女,朝山进香的如蜂如蚁,云集三嵕,磬声不断,金钟长鸣,敬唱大戏,祈雨还愿,盛况非凡,历代沿袭。可惜在战争年代庙宇已毁,只有莲花塔一座,巍然屹立,为老爷山之象征,也是上党战役之标志。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长治老爷山风景区 | 长治老爷山风景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爷山因是上党战役的主要战场而享誉中外,三嵕山乃以羿射九日的神话传说及历代寺庙道观之佳而闻名古今。 老爷山,原名三嵕山。在屯留县城西北25千米处,为上莲乡属地。跨于北纬36.27度,东经113.46度之间,东依白晋铁路和晋太公路,可直达并州;南瞰余吾古镇,乃“三晋通衢”之变地;北与襄垣县为邻,鸡犬之声可闻;西偎崇山峻岭,实属风水宝地。本山三峰鼎峙,一名麟山,一名灵山,一名徐陵山,按数峰并峙曰“嵕”,三嵕即三峰所聚之意,故名“三嵕山”。因当地人对所有神灵盖称“老爷”,山上神庙颇多,故俗称“老爷山”。其主峰在东,即麟山,三嵕主庙(俗称“山东庙”)位于其上,海拔1266米,为丛岭叠嶂之首,所以老爷山又叫麟山。 抗日战争期间,0员的八路军和县大队、游击队、民兵,又以老爷山为依托,和侵略者展开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日寇投降后,这里又是上党战役主战场。 1945年9月中下旬,晋冀豫军区司令员刘泊承、政委-率部解放襄垣、屯留、潞城、壶关、长子五县城之后,于10月初在老爷山截住了阎锡山派其第七集团军司令员彭毓斌和炮兵司令员胡三余所率领的三个军八个师,共2.2万余人的增援上党的部队,激战四天三夜,将敌全部歼俘,这对赢得上当战役的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和以少胜多取得全歼敌人的光辉范例。 至今,仅存一座莲花舍利塔,弹痕累累,清晰可见。该塔身高13米,为方形九层密檐式。为了缅怀革命先烈,1964年老爷山战斗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铭记他们过去的战斗功绩,于1986年又修筑了纪念亭一座,立碑一通,碑文记述了当时的战斗经过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及艰难历程。 古代,老爷山有叱咤风云的神话故事。《淮南子》载:“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嵕之山,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由于三嵕山有这样多的神话传说。所以自唐代开始山上屡建庙宇,宋朝“额封羿神,为灵贶王岁”,赐建三嵕大庙。之后,历代帝王都有重建和扩建。 旧时人们把三嵕爷当成了可以管天,管地,管风,管雨的显灵神仙,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七日两次香烟盛会,晋、察、冀、鲁、豫、陕等省的善男信女,朝山进香的如蜂如蚁,云集三嵕,磬声不断,金钟长鸣,敬唱大戏,祈雨还愿,盛况非凡,历代沿袭。可惜在战争年代庙宇已毁,只有莲花塔一座,巍然屹立,为老爷山之象征,也是上党战役之标志。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系电话:0355-7675066 地址:长治市屯留县上莲乡老爷山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老爷山下景区入口处有停车场;加油站要在屯留县才有;屯留县城有人民医院;屯留县银行有农行、建行、工行、邮政储蓄等。 交通:旅游旺季有从县城有发往老爷山的班车,平均每半个小时有一趟班车,也有长治市通往老爷山的班车,去往老爷山的路上途径余吾工业园区、老爷山生态圆、千年白皮松、上党记者林等地方。平时没有班车,可从屯留县打车前往,费用50元左右。 |
盘秀山 | 看 点: 盘秀山是屯留县最高的山峰。介 绍: 盘秀山古称鹿渎山,位于屯留县城西45公里处。主峰海拔1574米,直插云天异常峻峭,仰视山顶,大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之感。 山体岩石盘曲,蜿蜒百余里。由山底攀藤附岩爬至绝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油然而生。鸟瞰山容,山态、山情,神秘幽深,仪态万千盘秀山顶有座玉皇庙,共有三间,全部用巨石砌成,保持着宋代建筑的风格,室内还存有壁画在八泉乡境内盘秀山之阴朗,有一悬崖峭壁,高数十丈。峭壁之上有一清澈见底的泉水,泉水从峭壁直泻而下,飞珠溅玉,大有“飞流直下三干尺”之势。飞瀑之下积水一池,长满了肥美的河草,河草长达两丈多,浮出水面,碧草游鱼,十分引人。 山西长治市 |
先师和尚舍利塔 | 先师和尚舍利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舍利塔的创建年代不详,塔内“墨书”题铭载:见此塔隋残,大宋乾德四年(966)修毕。可知塔与金禅寺皆唐已有之,宋初重修舍利塔。《屯留县志》载,金禅寺始建于唐,此塔风格具备唐代早期密檐式砖塔的特点,与宋塔的风格完全不同,塔的修建应在唐代。塔是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于一身的特殊的建筑类型,先师和尚舍利塔的简约质朴手法,表现出早期砖塔的艺术风格。塔身采用了传统建筑惯用的收分、侧脚的做法,每一层塔的立面都采用下大上小的收分方式,每角的角线以45°向中心倾斜的側角手法,使每层塔身的每个面都构成梯形的立面逐层缩小,塔檐也采用不同的叠出层数,尺度逐级缩小。这些工艺技法的应用,使得僵直的线条却构成了弯曲线型的塔身轮廓和弧线形状的立面效果,以最简洁的手法塑造出典雅质朴柔美的塔身,表现出近乎完美的整体造型,是舍利塔的艺术价值所在。 |
嶷神岭 | 到过张家界森林公园的人都说,山奇、水秀、林幽构成张家界奇幻美丽的风貌和神韵,而屯留,也有一处凭借山势奇特而取胜的游览景区--嶷神岭。嶷神岭在屯留县城南,岭高l02l米,无险峻高峰但山势婉蜒盘曲,尤如一条卧龙,云腾雾罩,忽隐忽现奇幻美丽。嶷神岭西有风凰山,山上有座王伯当庙,王伯当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将领,荣阳浚仪人,曾被李密封为琅琊公,大业十四年,李密被王世充打败 他和李密一起投降唐朝,后来又一起反叛唐朝。当他跑到嶷神岭箭堑一带时被追来的唐军用乱箭射死。死后葬在嶷神岭下王墓岭衬。当地人念他忠义。又在凤凰山建起王伯当庙祭祝。北魏时,孝文帝路过此地,遥看山岚缭绕,起伏不定,如行蟒游龙一般,便赐名为嶷神岭,山上有魏孝文帝庙,庙座北向南、四合院,有戏台、厢房等。远看嶷神岭,影影绰绰如腾云驾雾的蛟龙,若隐若现。 |
石室蓬莱宫 | 石室蓬莱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室蓬莱宫,位于山西长治屯留县路村乡石室村。属后凉吕光龙飞元年所建。有献殿、汪皇殿、角殿共计28间。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做工精巧。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南北长45米、东西宽26米,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正殿脊檩有清咸丰九年(1859)重修题记,现存戏台为清代遗构,其余建筑皆为明代遗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山门)、献厅、正殿;两侧有东、西妆楼,东、西廊房,东、西配殿。庙内存碑4通。正殿建于高1.05米砂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六檩式构架,单檐悬山顶,灰板瓦屋面,装修板门、直棂窗;山墙残存清代壁画4平方米,梁架彩绘金龙。山门由上下二部分组成,下为山门过道,明间设板门为入庙通道;上为倒座戏台。 |
屯留宝峰寺 | 屯留宝峰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峰寺 宝峰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至明 地址:屯留县路村乡姬村 始建年代无考。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中轴线依次有戏台、水陆殿、五方佛殿,殿前左右各有廊房七间,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 五方佛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枋用材较大,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元代特征显著。殿内两山及后墙保留有壁画。水陆殿为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昂。后门下有题记“成化五年造······”。 |
崇福院 | 崇福院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屯留崇福院,位于县城以北8公里的路村乡王村,1996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断代为金、元。 坐北朝南,一进院落。正殿三间,厢房、配殿十间,占地面积726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四架椽屋。梁架为彻上露明造,结构为前三椽袱对后搭牵用三柱,柱头斗拱四铺作单抄,屋面平缓,殿内梁栋规整,为宋金建筑风格。 崇福院正殿东山墙上原有一块金代崇庆元年(1212年)“敕牒碑”。 地址:长治市屯留县路村乡王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康庄村唐王庙 | 康庄村唐王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康庄村唐王庙 康庄工业园区康庄村唐王庙,坐落于康庄村西,始建年代无从考证。整座庙宇是一座四合院建筑,大门朝南,大门上方有古戏台,进入庙门,庭院东西两边是厢房,庭园北侧高台上是献殿大殿及东西配殿,大殿内主要供奉唐王塑像,东西配殿供奉诸神牌位,整座庙宇风格古朴,具有文物价值,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庙宇年久失修,戏台的横梁已经快要出现裂缝,东西配殿也已倒塌没了屋顶,西厢房也濒临垮塌,亟待维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三嵕山金禅寺舍利塔 | 三嵕山金禅寺舍利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嵕山金禅寺舍利塔 屯留县城西北25公里处,三嵕本为三峰所聚之意,这里的三座三峰一名麟山,一名灵山,一名徐陵山,其主峰麟山在东,为丛岭迭峰之首,所以三嵕山又名麟山。因为有了羿射九日的故事,所以三嵕山自唐代起就开始在山上修建庙宇,除三嵕大庙外,还有先师庙、金禅庙、唐王庙、喜神庙、关帝庙、黑虎神庙以及金禅寺等。当地百姓对所有神灵统称“老爷”,三嵕山山上神庙众多,“老爷”也多,故三嵕山就被俗称为“老爷山”。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盘秀山玉皇庙 | 盘秀山玉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玉皇庙 坐落于县城南盘秀山,共有三间,全部用巨石砌成,保持着宋代建筑的风格,室内壁画犹存。嶷神岭西有风凰山,山上有座王伯当庙。王伯当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将领,荥阳浚仪人,曾被李密封为琅琊公。大业十四年(618),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他和李密一起投降唐朝,后来又一起反叛唐朝。当他跑到嶷神岭箭堑一带时,被追来的唐军用乱箭射死。死后葬在嶷神岭下王墓岭村。当地人念其忠义,又在凤凰山建起王伯当庙。北魏时,孝文帝路过此地,遥看山岚缭绕,起伏不定,如行蟒游龙一般,便赐名为嶷神岭。山上有魏孝文帝庙,庙坐北向南,四合院,有戏台、厢房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摩坷岭上党关 | 摩坷岭上党关 坐落于该县西流寨乡摩坷岭之巅,分布面积达347平方米。现存古驿站一座,平面呈长方形,正面有石砌窑洞一孔,东墙有石砌月亮门一座。沿东月亮门下山有一条残存青石古道,尚存3000余米。文物普查专家介绍说,摩坷岭残存的古道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追述到秦代,它的历史渊源有待进一步考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脑张遗址 | 脑张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脑张遗址 脑张遗址(第三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 地址:屯留县城南六公里西贾乡西魏村脑张东南 遗址地处平坦,东连东魏村,南接司徒,北靠翠屏山,玉溪河环绕而过,总面积约77.5千平方米,从遗址内的断崖和地面可以看见文化层,包含有大量的灰土、陶片。陶片以灰陶片为主,纹饰以绳纹、蓝纹为主,可辩器型有新石器时期的陶鬲足、罐的口沿、石铲等;商周时期陶豆柄、豆盘以及汉代常见细绳纹陶罐、磨光陶器残片。整个文化层厚约0.5——2.0米,同时遗址保护范围内埋藏有大量战国、汉代古墓葬。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屯留玉皇庙景区 | 屯留玉皇庙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屯留玉皇庙景区 玉皇庙,该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庙分三进,头道山门、二道山门、诸神享亭、玉皇殿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32米,计有殿宇楼亭110间,占地面积3520平方米,是一所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 在盘秀山顶居高临下,气势轩昂,是古代泽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道教庙宇。其间的300多尊道教诸神泥塑自成体系,艺术地展现了中国道教诸神系统。尤其是二十八宿泥塑,在全国现已发现的古代塑像遗物中尚属孤品,反映了中西雕塑艺术合流的轨迹,是一座奇特神妙的道教艺术宝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道教诸神中,由于“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俗称玉皇大帝)位置最为尊贵,故本道观称作玉皇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电话:0355-7522782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古城沟村 |
---- |
司徒村 |
---- |
李坊村 |
---- |
古城村 |
---- |
王公庄村 |
---- |
西六余村 |
---- |
东酪余村 |
---- |
南送渡村 |
---- |
西鸣水村 |
---- |
东鸣水村 |
---- |
北宋村 |
---- |
西李高村 |
---- |
下李高村 |
---- |
东李高村 |
---- |
南宋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