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长治 >> 黎城县 >> 黄崖洞镇

黄崖洞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这里是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也是“黄崖洞保卫战”的战场遗址。四周奇峰绝崖,巍峨雄浑,集太行雄奇、壮美于一体,是一处新开辟的旅游胜地,还开辟“当一天八路军”等旅游项目。  黄崖洞在黎城县北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岭下,占地约10平方公里,因一座海拔1600米的黄色崖壁上有一个可容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  1939年7月,八路军军工部遵照-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指示,在黄崖洞水窑山建立兵工厂,主要生产步枪、手榴弹、马尾弹、五零炮等,是当时八路军的主要兵工基地。1941年11月11日至19日,日军井关三十六师团第四、第六混成旅共五千余众,陆空联合,进犯黄崖洞。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九百余名指战员奉命保卫,凭借天险与敌血战八昼夜,歼敌千余人,赢得了敌我伤亡六比一的辉煌战绩,“开中日战争史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记录”,又一次粉碎了华北日军妄图摧毁我军工生产的阴谋。军委在《战役综合研究》一书中,评价这次保卫战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从泊龙山庄出发,越过-同志题写的“黄崖洞”的汉白玉琉璃牌坊,便是入口的瓮屹廊。廊长0.5公里,两侧崖顶欲合,仰视如一线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步出廊底,有120级石砌磴道,旁有碉堡,形势十分险要。前行豁然开朗,是新辟的高山公园。中心堵泉成湖,上架六曲板桥,中建“敬英亭”,供游人赏景小憩。四周奇峰异石,云雾飞瀑,又有镇倭塔、飞虹桥、小山亭相点缀,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面。顺山势步步登高,便是烈士陵园。陵园由纪念碑、烈士墓、题词石和纪念馆组成,屹立在四季常青的松柏丛中。陵园西北500米的崖壁山腰上就是黄崖洞,行人可侧身横步沿铁制悬梯攀登到洞内。洞平面呈喇叭形,宽18米,深72米,高25米,曾是兵工厂的仓库。崖缝间有两条黄龙横卧其中以烘托气氛。相传,黄龙替天行道,施雨济民,久而久之,黄龙吐出的黄烟把崖壁都熏黄了,所以黄崖洞又叫黄龙洞、黄烟洞。步下黄崖洞,又有左权副总参谋长的简陋住处。沿着山间小道向东南行进,就是当年水窑兵工厂的旧址,“血染水窖口”战斗就发生在这里。黄崖洞,陡峭的山势,奔腾的飞瀑,葱茏的林木,构成了一处天然的公园,国家最近特批组建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镇赤峪村  类型:洞穴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355-6680001;0355-2035096  开放时间:  8:00-18: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0元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第六批国保)  时代:1939——1943年  地址:黎城县黄崖洞镇下赤峪村  “黄崖洞”是一个山区的名称,泛指方圆约10平方公里的地区。当时兵工厂建在水窑山谷中,包括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现存当年的厂房残基和后来修复的部分工房,家属区仅剩残垣断壁,从工厂区向北是黄龙洞,该洞为天然石洞,在峭壁之上,是当年的弹药库,洞对面突崖根有左权将军的办公室。  黄崖洞兵工厂是在1939年将韩庄修械所迁到此地扩建而成的,当时年生产武器可装备16个团,主要供给华北战场。1943年日军侵入兵工厂,工厂破坏严重,遂撤往平顺西安村。  黄崖洞在黎城县北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岭下,面对狭长的河谷平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因一座海拔1600米的黄色崖壁上有一个可容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这里是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也是"黄崖洞保卫战"的战场遗址。四周奇峰绝崖,巍峨雄浑,集太行雄奇、壮美于一体,是一处新开辟的旅游胜地。  1939年7月,八路军军工部遵照-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指示,在黄崖洞水窑山建立兵工厂。主要生产步枪、手榴弹、马尾弹、五零炮等。每年所生产的武器可装备十六个团,是当时八路军的主要兵工基地。  1941年11月11日至19日,日军井关三十六师团第四、第六混成旅共五千余众,陆空联合,进犯黄崖洞。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九百余名指战员奉命保卫,凭借天险与敌血战八昼夜,歼敌千余人,赢得了敌我伤亡六比一的辉煌战绩,"开中日战争史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记录",又一次粉碎了华北日军妄图摧毁我军工生产的阴谋。军委在《战役综合研究》一书中,评价这次保卫战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建国以后,地方政府一直把黄崖洞作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相继完善了基础设施,恢复了部分旧址,开辟了旅游景点,新建集吃、住、娱乐于一体的泊龙山庄,增设了"当一天八路军"的旅游项目,颇受游人青睐。  游人从泊龙山庄出发,越过-同志题写的"黄崖洞"的汉白玉琉璃牌坊,便是入口的瓮屹廊。廊长0.5公里,两侧崖顶欲合,仰视如一线天,曲狭深幽,下临清泉飞瀑,抛珠溅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步出廊底,有120级石砌磴道,旁有碉堡,形势十分险要。当年17岁的司号员崔振芳凭险消灭日寇百余名,最后壮烈牺牲。前行豁然开朗,是新辟的高山公园。中心堵泉成湖,上架六曲板桥,中建"敬英亭",供游人赏景小憩。四周奇峰异石,云雾飞瀑,又有镇倭塔、飞虹桥、小山亭相点缀,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面。顺山势步步登高,便是烈士陵园。陵园由纪念碑、烈士墓、题词石和纪念馆组成,屹立在四季常青的松柏丛中。陵园西北500米的崖壁山腰上就是黄崖洞,行人可侧身横步沿铁制悬梯攀登到洞内。洞平面呈喇叭形,宽18米,深72米,高25米,曾是兵工厂的仓库。崖缝间有两条黄龙横卧其中以烘托气氛。相传,黄龙替天行道,施雨济民,久而久之,黄龙吐出的黄烟把崖壁都熏黄了,所以黄崖洞又叫黄龙洞、黄烟洞。  步下黄崖洞,又有左权副总参谋长的简陋住处。沿着山间小道向东南行进,就是当年水窑兵工厂的旧址,"血染水窖口"战斗就发生在这里。现今,旧址犹存,当游人看到当年那极端困难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军工战士为敌后的抗战事业作出了最大的牺牲,无不激动万分。所以,在南山头上,建有方亭,亭中横立一通"水窑兵工厂纪念碑",洋洋百余字,铿锵有声,颂扬了人民军事工业创造者的丰功伟绩。  黄崖洞,陡峭的山势,奔腾的飞瀑,葱茏的林木,构成了一处天然的公园。所以,国家最近特批组建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为黄崖洞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宁大庙

长宁大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黎城县东阳关镇长宁村中年代:元至清价值: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灵源圣井庙俗名圣王庙,位于黎城县东阳关镇长宁村中,也叫长宁大庙。一进两院布局,坐北朝南,南北长49米,东西宽31米,占地面积151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明、清建筑。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为砖砌照壁、山门(倒座戏楼),献殿、正殿、后殿;东西两侧有夹屋、配房、耳殿、廊房等。正殿建于青石砌筑的台基之上,台基长11.26米,宽2.85米,高0.75米,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四柱,梁架用自然弯曲木材,结点古拙;前檐柱头斗拱五铺作双下昂,蚂蚱形耍头;补间铺作为枋上隐刻;前檐门窗木装修新作,殿内正中石砌神台。  山门由两部分组成:一层为入庙通道,二层为倒座戏台;主山门两侧又各增设一圆拱偏门。庙内存明、清重修碑各一通,碣四方。  灵源圣井庙是一处综合元、明、清风格于一体,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正殿保留了大量的元代建筑构件,选材考究,用材宏大。献殿和戏楼式山门有明代风格,厢房又是清代特色,整体布局严谨,传统规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营造手法。其庙内还存有数方清代地方名人诗抄碑。  该庙是研究早期古建筑和地方文化史的实物依据,是我市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西周黎侯墓群

西周黎侯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周黎侯墓群位于山西省太行山区上党盆地的黎城县。乾隆版的《山西志辑要》中记载,黎城属潞安府,同时还记载这里为古代的黎国。《尚书》载“西伯戡黎”古黎国即此。墓地东北方向的“东阳关”(古称壶口关)是山西通往古燕赵之要道。  因盗掘严重,山西省文物局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06年1至9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长治市和黎城县文物管理部门参与组成考古队,对该墓地实施调查、勘探和抢救性发掘。经调查勘探发现,墓地面积约40亩,现已探明的墓葬中有带墓道的大型墓,中、小型墓均无墓道,墓葬之间看不出排列规律。所有的墓口均开口于扰土层下,其上的扰土中以及灰坑里出有春秋晚期的陶片。  这次共发掘墓葬10座,其中大型墓葬2座、中型墓葬5座、小型墓葬3座。其中部分严重被盗,部分未遭盗扰。出土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千余件。其0土有数件带铭青铜器,是此次发掘的重大考古发现,证实了古代诸侯国确切故址所在,为研究我国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西周黎侯墓群的发现,揭开了古黎国的神秘面纱,它印证了《尚书》、《左传》等历史典籍中的记载,又一次为悠久的中华历史文明找到了珍贵的文物证据,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社会影响深远,2007年国家文物局将其评为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辛村天齐王庙

辛村天齐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元、明至清  辛村天齐王庙位于黎城县东阳关镇辛村东部,大通寺西侧,坐北朝南,一进院,东西32米,南北42米,分布面积1344平方米。据庙内存碑载:创建元至正元年(1341),明清屡有修葺,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戏楼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现存有山门(倒座戏楼)、正殿;东西两侧有妆楼、廊房、耳殿;戏楼下部正中南向辟板门。正殿建于0.6米高青石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四椽栿压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顶,布瓦布脊屋面,前檐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柱头巻刹明显,侧角显著,出檐深远;前檐装修为板门、直棂窗。正殿前设0.5米高方形青石砌露台。戏楼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柱头科三踩单翘斗栱。庙内存元、明、清创修、重修碑五通。  辛村天齐王庙,总体保存完整,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传承有序,风格集元、明、清各时期建筑于一身。正殿为典型的元代遗构,其梁架、斗拱的选材与形制,都保留了其原有构件的时代特征和风格。对研究传统古建筑和地方历史风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精品。  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保单位。

抗日三周年纪念塔

抗日三周年纪念塔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三周年纪念塔  抗日三周年纪念塔(第一批省保)  时代:1940年  地址:黎城县程北35公里西井镇后寨村  该塔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三周年纪念塔”。于1940年9月建。因其地基水土流失严重,危及塔基,于1986年6月迁于本镇下寨村边的小山岗上,距原址3公里,紧临黎左公路。  纪念塔为五面直体尖顶式,高6.3米,呈长方形,长13.3米,宽11.3米,高1.5米。塔身底部五面以石碑镶砌。  纪念塔碑文记载和歌颂了0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处境最艰苦的短短三年中,英勇奋战,抗击敌寇,战绩辉煌,挫败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扭转了战局,建立了晋冀豫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确立了在0领导下,自力更生的八路军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坚定信念。

黎城四方山

  四方山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镇,距县城北44.5公里。东北至高家庄自然庄1.5公里,南依牛头山,西南至凤岭1.5公里,西北至石洼1.5公里。村居轿顶山下,因此而得名四方山。  种植业以玉米、大豆为主,经济林以核桃、柿子、花椒等为主,养殖业以山羊、黄牛为主、蛋鸡为主。  主要景点有:清风胜景、锡岗洞、金脸盆、大生产旧址、八戒洞、金牛洞等。依据四方山旅游景区规划,将按照《西游记》的神话传说修建高老庄、雷音寺等集观赏、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村舍。  更为一绝的是四方山红叶秋景,秋季漫山遍野,蔚为壮观,可与北京香山红叶相媲美。大美太行,红艳四方,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往返的地方,美丽的黎城四方山!  景点位置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镇  

黎城城隍庙

黎城城隍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在县城河下街,坐北向南。该庙始建于宋天圣三年(1025年)。城隍庙将门作楼,系三层重檐,故俗称三节楼。现存建筑主要有门楼和正殿。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属明代风格。台基呈长方形,长18米,宽12米台高2.35米。  门楼正中横挂一匾,-“群峰环翠”。屋顶形制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正脊、吻兽、垂兽、戗脊兽、套兽,均为黄绿相间琉璃造。山花出际施博风板,  悬鱼作卷云如意式  斗拱均为五铺作双下昂。用材粗壮宏大,巍然壮观,为黎城古建筑之冠。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六椽伏前后接乳,通檐用五柱,基本上为现代风格,台基边长18米,呈正方形,台高1.37米。  殿内一排前金枝,屋顶形制为悬山顶,正脊、吻兽均为黄绿相间琉璃造,斗拱均为五铺作双下昂,威严肃穆。   

黎城四桥

  黎城四桥位于黎城上遥一带。1942年太行区遭受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组织黎城上遥等十多个村的民工,修建了11千米的漳北渠,抗灾夺丰收,支援抗日战争。太行人民为纪念此事,特将渠上建造的四座桥,分别命名为"伯承桥"、"-桥"、"秀峰桥"、"省贤桥",它是党政军民共同建桥的象征,至今保护完好,成为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黎城轿顶山

  轿顶山景区内有大石凹、通天洞、一线天、福灵山长廊、望夫石等景区,一处处景点点缀在水墨丹青群山中,各有特色,美不胜收。  地形险要,山高林密,红叶漫山遍野,蔚为壮观,可与北京香山红叶相媲美,有“大美太行,红艳四方”的美誉。   景点位置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镇  

黎侯古城

  黎侯古城位于黎城县靳家街古黎国遗址处,占地1500亩,投资35亿元,以西周古黎侯国文化为背景,按照国家4A级景区打造,具备“行政、祭祀、商业、居住”四大功能,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中华黎民故里,太行第一古城”之称,将打造为“三晋文化荟萃之地”、“山西文化旅游第一城”。黎侯古城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习俗和娱乐活动,两公里的循环水系贯穿其中,古黎文化、风情酒吧、时尚咖啡、古韵茶馆、特色小吃、温泉度假中心等集于一体,是中国北方传统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典型代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陇阜山

  陇阜山景区位于黎城县西部吴家庄水库生态功能保护区境内,距县城45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这里地势险峻,山崖对峙,涧谷蜿蜒,古木笼荫,清溪流淌,山清水秀,有天然石洞、小峡谷、古寺、阶梯水系;一年四季泉水潺潺,春天的“黄”、夏天的“绿”、秋天的“红”、冬天的“白”,景色交相辉映各不相同,是旅游休闲度假“处女地”。景区内有129师修械所旧址、八路军总部野战制药厂旧址,第一只柴胡针诞生地、八路军总部供给部旧址等红色遗迹,有沼泽龙洞、老君崖、凤凰台、独秀峰、卧龙潭、天梯等景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观音辿景区

  观音辿景区位于黎城县西部上遥镇境内,距县城25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依浊漳河而建,以丹霞红石地貌为主,构成集山、水、泉、瀑为一体,奇、秀、雄并存,幽、静、险齐聚的多元素景观。景区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一处天然氧吧。景区建有生态停车场、窑洞式接待中心,有铁索桥、栈道、观景台、滚水坝浮桥、河道漂流、高崖瀑布、河边漫步道等景点,在赏景的同时,还可体验生态自助采摘休闲养生。  从2007年开始,黎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发挥绿色、红色、古色优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打造的基本思路,每年从有限的可用财力中挤出大量的资金,坚持不懈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该县累计投资12亿元,修通旅游道路500余平方公里,实施了十大景区(黄崖洞景区、广志山景区、陇阜山景区、金鸡寨景区、洗耳河景区、杨岐山景区、四方山景区、观音辿景区、板山景区、黎侯古城景区)、六个徒步生态游览区(洞山、横山、园山、连山、茶山、鳌山)、两条百里骑游线路(环太行红山、沿浊漳河)建设。经过十年磨一剑,十大景区逐步开放,全域旅游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文化旅游作为全县支柱性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初显成效,太行红山在全国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全面提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金鸡寨景区

  金鸡寨景区位于黎城县西北部西井镇境内,距县城32公里,面积为70平方公里,是太行红山的核心景区之一。  景区集“奇、雄、险、秀”于一身,有三十亿年前形成的地质奇观——彩石峡谷,有深山沐浴养生的性空山,有雄鸡报晓的金鸡寨,有崖壁古寺、焚香祈福的西禅堂,有登高望远、高山观景的九龙山、纱帽山等景点。  景区主干线22公里,设单向游览观光巴士。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洗耳河景区

  洗耳河景区位于黎城县西北部西井镇境内,距县城32公里,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有许由洗耳的历史传说,是成语“洗耳恭听”的发源地,是太行红山的核心景区之一。  景区集“奇、雄、险、秀”于一身,有三十亿年前地质变化形成的彩石峡谷,有“长寿之星”彭祖故里、有神泉河谷、休闲避暑的洗耳河等景点。  景区主干线20公里,设单向游览观光巴士。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黄崖洞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漆树村

----

南陌村

----

四方山村

----

麻池滩村

----

白寺峧村

----

看后村

----

清泉村

----

小寨村

----

西村村

----

东崖底村

----

佛崖底村

----

北陌村

----

宽章村

----

西头村

----

下赤峪村

----

上赤峪村

----

南山村

----

水峧村

----

方向村

----

上河村

----

赵姑村

----

寺峪郊村

----

黄崖洞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