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长治 >> 沁县

沁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是指山西沁县利用本地自然风光,开发生态资源。"北方水城"就是这样一个项目。2007年11月,沁县开展了"集民智、求突破、找优势、谋发展"大讨论,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制定出了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发展战略。整个工程为三期分步骤推进和实施:一期工程(2008~2010;二期工程(2011~2013);三期工程(2014~2016)一期工程(2008年~2010年),完善西湖改造和漳河河道治理工程,启动瘦西湖、东湖和南湖工程,在县城形成以西湖为中心的东湖、北海、瘦西湖、南湖四湖环绕;二期工程(2011年~2013年),完成县城水系建设,修复疏浚漳河、下曲峪河、小河、迎春河、实施圪芦河(湖)引水工程,连接北海和西湖,在县城初步形成五水交汇;三期工程(2014年~2016年),搞好全县河流水系规划建设,把县城境内能够连接的主要河流、湖泊、塘坝都贯通连接,不能纳入全县水系的进行改造,基本实现全县有水,碧水长流。形成绿色、特色、山光水色和工商贸、科教游为一体,湖光山色,最宜人居,具有南国风韵、北国风情的三晋最佳旅游胜地和商贾名城。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大云禅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云禅院  在沁县城西13千米的郭村镇郭村村中。四周民舍毗邻,林木掩映。据碑碣与沁州志记载,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北宋重建寺院,金大定十二年(1180年)重修时买到空名院额一道,题名大云禅院。金崇庆元年(1212年)正式敕用。元明清时期屡有修葺。  寺院坐北向南,共有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两侧有朵殿、配殿、廊房等建筑。现仅存前殿、后殿等主体建筑。前殿,亦称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梁架简洁,斗拱精致,菱形格扇,拦额雀替,雕刻华丽,为清代重修时的风格。后殿为寺院中现存的一座主要建筑,广深三间,高台筑殿,平面形制为正方形,六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柱础石质,上雕覆莲瓣,花瓣清晰,刻制精细。檐柱的侧角升起显著,殿内四根金柱柱头卷刹缓和。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单钞单下昂,重拱计心造。梁架斗拱用材敦厚肥实,木作手法古朴洗练。内外护墙部砌筑2.5厘米厚的防潮隔板,此种做法在他处所少见。砍磨砖下望墙灰缝极细,几乎无法辨认。  殿内明间上部添置天花板,为明清重修时后加之物。东西山墙顶端残存40多平方米壁画,图案精美,格调高雅,已被近人白灰涂沫,几乎无法辨认。屋面坡度较为和缓,出檐较深,檐出微微向上,具有柔和飘逸之美感。正脊垂脊琉璃鸱吻、吞口,脊刹垂兽,色质浑厚,图案精美。两山博风、悬鱼、惹草点缀得当。殿前存重修碑及金代敕赐寺名碑两通,记载了金祟庆元年重修寺院与敕赐寺名之详情。沁县大云院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该村内的古民居甚多,形式丰富,造型精美,值得鉴赏。  清和观在大云院东侧的一所学校内,创建于元大德年间,与大云院一并列为保护范围。前殿毁于去年的一场大火,在残垣断壁中还能发现大面积的道教壁画,线条流畅,人物神态逼真,并采用沥粉贴金的工艺,可与永乐宫、青龙寺壁画相媲美,只可惜暴露在日照雨淋中,看来离归终之日不远矣。后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斗拱有各种吉祥动物的雕饰。此殿内部也绘制大面积的壁画,保存完好。  联系电话:0356-2057555  地址:沁县城西13千米的郭村镇郭村村中  交通:从长治坐前往沁县的长途车,然后在沁县长途汽车站打出租前往

沁县普照寺

沁县普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治普照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西8公里的郭村镇开村村东。寺院依山傍水,林木掩阴,视野广阔,景色优美。据清雍正年间《杭州志》载,寺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唐元和年间(806-820)大修,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顺治(1644-1661)、雍正年间(1723-1735)屡有增建与修葺。  寺坐北向南,原为西进院落。中轴线上原有天王殿(南殿)、大佛殿(中殿)、观音殿(后殿),两侧配殿、厢房、节义堂等建筑。并有方形千佛碑一通、大石佛像等石刻造像多尊。是上党地区以建筑宏伟而著称的佛教寺院之一。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将南殿、后殿及其附属建筑炸毁,现仅存大佛殿(中殿)及部分石刻造像。  大佛殿建于高台之上,广深三间,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通檐用四柱,柱头卷刹缓和,柱升起显著。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拱计心造,昂呈批竹式。明间设补间斗拱一朵,五铺作双抄,前檐转角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外檐耍头单材伸出作昂型。斗拱肥硕,用材敦厚,符合宋营造法式木作之制。殿内施后金柱两根,方形八角抹楞,室内空间宽敞。  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相交于金柱柱头之上,次间为爬梁后丁栿,各部构件造材适度,结构合理。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屋顶琉璃脊兽,简板瓦作,正脊两端,微微翘起,具有曲线柔和之美感。所有勾头、滴水、吻兽有行龙、花卉等图案,两山博风、悬鱼、惹草日月造型,既有早期的遗物,又有历代修葺更换的构件。综观全殿,其梁架斗拱仍保留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及遗构。寺内原存有石刻艺术品多件,较为完整的是具有北魏晚期造像风格的方柱型千佛造像碑,已由县文物馆收藏保存。  联系电话:0356-7098357  地址:沁县城西8公里的郭村镇开村小学校园内。  交通:从长治坐前往沁县的长途车,然后在沁县长途汽车站打出租前往。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学校有停车场,不收费;这里距县城也就1公里,加油可在县城的加油站;沁县县城有人民医院、中医院;银行县城有中行、建行、农行。

南涅水洪教院

南涅水洪教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教院  洪教院(第三批省保)  时代:金  地址: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  始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年间(1161---1170年)重修,正殿明间檐下悬挂匾额一方,题“敕之院”,右侧题“大定九年六月”。据寺内现存元代石碣记载,元至元八年(1271年)整葺法堂,补修佛殿、院基,明、清两代均有修葺。  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465平方米。呈三进院落,中轴线依次有山门(仅存遗址,建筑已毁)、前殿、过殿、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为元代建筑,前殿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遗构。  正殿坐落于高1米的砖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方形。单檐悬山式屋顶。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  寺内还保存有元碣1块,清碑1通。

圣天寺

圣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山西沁县城东30公里东郎村北侧。始建于晋,宋、元、明、清各代有修葺。前后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后大殿、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等。中殿历史较早,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出檐深远,翼角恽飞,殿顶单檐歇山式,举折平缓。梁架全部露明,四椽伏乳伏在金柱上搭交,结构规整,手法洗炼。檐下拱伸出华拱两跳,手法斗拱用真昂,直接承托檐部负荷,显系宋制。殿内壁画明代所绘,内容为佛、菩萨、胁侍等,着色以石青、石绿、朱砂、银朱为主,面形秀润,姿态端庄,色调纯朴,工艺尚佳。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第一批省保)  时代:北魏至宋  地址:沁县城内  南涅水地处沁县漳河北源支流涅水的南岸,所以称南涅水。1957年秋在这里发掘清理出一大批窑藏石刻,以出土地为名,称之为“南涅水石刻”。  这批石刻造像,根据碑刻、许愿铭文记载最早的为永平三年(510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九年(1031)期间,东魏、北齐、隋唐,诸朝代均有。以造像塔为主,约400余件;其次为单体造像,造像碑等,数量大、内容丰富,刻工精湛,时代特色鲜明。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千泉湖湿地公园坐落在素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的沁县县城以西,北起漳河源头,南望官卧山,东邻涅水河,西源皇后泉,内有8座小型水库,是山西省和黄土高原丘陵区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浊漳河西源与上游河道的重要支撑点,地理位置优越。该公园规划总面积1054.0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07.24公顷,湿地率为38.64%。水源补给方式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山体涵养水源和地下水。除地表径流补给外,有漳河泉、池堡泉、口头泉三处地下水源补给。此外,湿地公园周边地区还有余岩泉、元王泉、仁胜泉、皇后泉等大型泉水补给。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坐落在沁县城南风景秀丽的二郎山北麓、西湖之滨,占地20亩,建筑面积5077.74平方米。全馆以8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5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决死队在三晋大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战斗历程,再现了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艺术,彰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是一座全面反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战历史功绩的专题纪念馆。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坐落在沁县城南笔峰山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反动派挑起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并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了疯狂进攻。在此危急关头,党中央指定从太岳老区沁县选调一批优秀翻身青年充实中央警备团。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解放区,保卫翻身果实,在党的领导下获得解放的沁县人民,于1947年掀起了“二月二大参军”热潮。几天之内12万人口的沁县,5000男儿踊跃报名,3500名优秀青年组成“保卫毛主席先锋队”,光荣入伍,并从中精选出250名优秀分子奔赴陕北,直接担负起保卫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光荣任务。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二郎山森林公园

  二郎山森林公园     二郎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南部,为近年来新规划、开发项目,工程规划总面积10000亩,分为水上娱乐、人文景观、农耕文化、花果生态、森林生态、休闲观光、疗养度假七个景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笔峰山风景区

  笔峰山风景区     笔峰山又名二郎山,位于沁县城南,主峰海拔1028米,峰峦叠翠,沟谷纵横,雄伟壮观。因山峰高出城头,正对原沁州城内学宫棂星门,故取文明之意称笔峰山。因有“二郎担山赶太阳”未及之传说,又称二郎山。景区内有中国最大民间石刻陈列馆——南涅水石刻陈列馆,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永庆寺,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林,二郎山森林公园和清康熙御书楼等景点。漳河水自北向南绕山而过,山脚下为西湖,美丽的沁县城就座落在西湖畔,笔峰山与西湖相互辉映,湖光山色,青松掩映,曲径回廊,楼台阁榭,是一处绝好的游览胜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阏舆古城及墓地

阏舆古城及墓地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阏舆古城及墓地  阏舆古城及墓地(第二批省保)  时代:东周  地址:沁县册村乡乌苏村西南方  是古代一处十分重要的聚落遗址,为兵家必争之地。阏舆古城战国时属韩,后属赵。  1973年在村北发现了多处战国墓群。1979年在村东的古城遗址内发现大量的东周陶片和古城墙遗迹,经考证,为阏舆古城址。原地形地貌未有建设性破坏。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南涅水石刻馆

南涅水石刻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涅水石刻馆  南涅水石刻馆又称“二郎山石刻馆”,位于沁县城南的二郎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在沁县城东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出土各类石刻造像1100余块,据石刻题记,为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10年)至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历代积累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比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的年代还要早,为妥善保存这批文物,国家拔专款于1984年开始筹建“南涅水石刻馆”并于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使这批艺术珍品重放光彩。乞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座民间石刻艺术专题陈列馆,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内容之丰富居全国之首。其流派多样,风格不—,多以白砂岩雕凿而成,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堪称艺术瑰宝。  来到二郎山下的西湖水库边,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满山苍翠的松柏倒映水中,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驻足馆前,看到以厅台楼阁组群的仿古建筑,著名佛学家赵朴初先生为该馆题写的馆名,镌刻在二郎山的崖壁之上,更为石刻馆添色不少门石刻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130平方米,有三所院落,分别为铜鞮碑林、群佛宫、万像馆,共有厅、堂、房、舍250间。首先进入北院铜鞮碑林(铜鞮为古沁县县名)。在这卷棚式碑廊内,陈列着各类碑碣及在沁县各地征集的历代寺庙碑、墓志铭共计100余块。请大家注意这块手书石刻,它就是陶贴珍刻。“陶”指东晋著名诗人和散文家陶渊明,他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至今传诵不衰,但其手迹传今却极少。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沁州人张孝捏任监察御史巡视江南时,得陶公手书《拟古杂诗》12首,见其“古劲流畅,墨迹宛然”,就请名工巧匠将其摹刻于汉白玉石之上,并以“致远堂法书”名义广拓流传,引起书法界的极大重视。  据考证,这些诗是陶公于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写给“云龛上人”的手书,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武则天亲自题跋于后,此外,还有狄仁杰,沈约等阅后的题字。这组备受重视的手书石刻共9块,每块高35厘米,宽110厘米,大小均等,存诗12首,计810字,从“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到“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诗,清新自然,千古传诵;字,遒劲利落,更堪称千古珍品。  这些珍贵石刻,历来为张氏传家之宝,“七·七”事变后,张氏子孙将其埋于地下,日军曾三次追索未得,新中国成立后,张氏子孙将其完好无缺地捐献给国家,可谓功高德重。登上此院红墙黄瓦,斗拱支檐的二层楼阁“望春楼”,即可将沁县古城一览无余。之后我们去参观中院群佛宫。建在高台上的为大佛厅,面阔7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此外还建有精品厅、书画厅、贵客厅等设施,陈列着沁县历代石雕佛像,头像400余尊名人书画,碑碣拓片百余件。您如果对书画感兴趣,今天一定可以大饱眼福。  南院为万像馆,馆内设塔林厅、石佛厅、造像碑厅等7个陈列厅,重点展出南涅水石刻为主的各种石刻造像及相关的图片资料16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藏品。这里展出的造像塔多为迭落塔形,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形石块叠垒而成,多者9块,少者5块。每块四方柱体的四周都雕有形式各异、装饰富丽的佛龛,佛像、莲花、狮兽共同演绎的一篇篇佛国的神话传说,使佛教故事变成了观之有形,触之有体的系列造像,可谓意境高远。此外,还有饱含浓郁生活气息的浮雕百戏图,反映了顶竿、杂技、气功等民间百戏杂耍。  在南涅水石刻中,数量最多的是个体造像,以北齐、隋、唐三代造像最多。而最有风格、最具特色的是刻像石。它是在一块石头上既刻有佛与菩萨像、佛座、背光等浮雕,又刻有敬造石像的施主、信士的姓名,及刻制日期,小巧玲珑,自成一体门总之,南涅水石刻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它以最真实的手法将佛经展示得淋漓尽致,恰如一座精美的艺术殿堂,恢宏博大,令人折服。  吴碘(公元1637年-1705年),字伯美,俗称吴阁老,沁州人氏,清康熙年间,以进上出身走—卜仕途,官至保和殿大学上兼刑部尚书一职。因他“宽厚平和,持己清廉”,深得康熙皇帝信仟。康熙曾把自己临摹的宋米芾的律诗一首、《千字文》以及附写着他本人的前言后语两段的“御书”墨宝赐给丫吴碘。吴碘亲自挑选汉白玉石,求得名匠将其镌刻珍藏。吴碘死后,其子吴时谦在沁县城吴氏祠堂建“宸翰楼”一座,将全部石刻嵌于墙上,人们称之为“御书楼”。-中,祠毁而御书楼幸存,1988年搬迁到县文物馆内。  四合院就是县文物馆,现已改建为吴碘纪念馆,院内碑刻林立,花草树木点缀其间。我们所要参观的御书楼就坐落在这里,它坐北向南,面阔5间,分上下两层,室内采光明亮。墙壁上镶嵌着康熙皇帝的手书碑刻48通,每通高35厘米,宽100厘米,大小均等,共存有康熙皇帝字迹1246个,全部为楷中带草、笔势深得米芾“风墙阵马·沉着痛快”的书法真传。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些题刻使用了五方特备印章,有千字文首部的“渊鉴翰”,卷末的“康熙宸翰”等,这在题刻中足很少见的,因而也更显示了它的珍贵。沁县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一大批名优土特产品,最负盛名的当数“沁州黄”口“沁州黄”是小米中的精品,产于沁县次村乡檀山—带,粒粒圆润,色泽金黄,越嚼越香。相传这是300多年前一个小和尚培育出的品种,当地的地方官将它作为奉献朝廷的贡品,并定名为“沁州黄”。从营养学角度讲,此种米脂肪、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白面。我们现在不是很提倡“绿色食品”吗?“沁州黄”则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因为它只适合在山区贫瘠干早的土地上生长,一旦施以磷、钾肥,便会减产,质量也会下降。而且,它只能在次村乡的1600O亩土地上种植,其它地方若要引种,下一年度就完全退化变质。现在,人们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以扩大“沁州黄”的种植面积,提高其产量,使更多的人能品尝到正宗的“沁州黄”。  联系电话:0355-7023657  地址:沁县城东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位于山西沁县城内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青松掩映,古色古香,规模宏伟,占地总面积2100平方米,呈两进院,设西北东三大展厅,以丰富的历史图片、图表、实物、多媒体等形式系统地展示了山西新军抗敌决死队成长战斗历程,再现了-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决死队、牺盟会在山西开展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深刻反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路线、政策和策略的伟大胜利。是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在山西唯一的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牺盟会、决死队和其它新军部队,都是由我党组建,并始终是我党领导指挥的革命组织、革命武装。1937年8月1日,山西决死队在我党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同志建议下,与阎锡山-合作,在太原组建。之后,受党派遣,由-同志率领开赴晋东南,以沁县为中心开辟抗日根据地。领导决死队、牺盟会,以戴“山西帽”,说“山西话”,做GCD的事的特殊抗战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武装斗争,为我太行、太岳根据地以及晋冀豫根据地的建立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山西新军决死队,战果辉煌,在八年抗战中,共进行大小战斗7000余次,毙伤俘获日伪顽军5万余人。山西新军出色地完成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使命,抗战胜利后,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山西新军决死队配合八路军,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打击侵略者,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这是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成功例证。”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是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直接指导下,长治市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一项大型红色文化工程。在沁县建设决死队专题纪念馆,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也是当地党委政府和老区人民几十年不懈努力的结果。  沁县,是抗战初期,由-领导牺盟会、决死队开辟建立根据地的中心区,1937年11月底-率部进驻沁县,以山西第三行政公署主任、决死一纵队政委等“合法”身份组织发动宣传抗日,改造旧政权,发展武装力量。充分利用太行太岳之间山川险固,粮草丰足的优势,推进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建设,同时,在此直接领导和指挥遍及全省的牺盟会、新军队伍发展和斗争,沁县成为决死队发展历史上一个中心区、核心区,被薄老深情地称为第二故乡。抗战胜利60多年来,老区人民对这支人民军队一直怀着炽烈的感情,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酝酿建设一个反映新军抗战史的纪念馆。1989年,沁县县委政府在城南二郎山上开辟由史怀壁同志题写馆名的“决死一纵队在沁县”图片展,是全省最早的新军专题展馆。1994年,沁县解放五十周年前夕,沁县县委政府再次积极筹划“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纪念碑”和展览馆,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得到薄老亲笔批示“此事值得考虑……沁县独立搞也可以”,并要求省党史办搞个方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但为决死队建馆的愿望一直没有变。2004年,在筹备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省内外老干部、新军史专家等再一次建议为新军建馆,并得到长治市委宣传部、山西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沁县把这件大事办好。沁县县委宣传部认真组织实施,利用原沁县文物馆古色古香的场馆,经过半年时间努力,改建成山西新军决死队纪念馆,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开馆。老区人民几十年的梦想成为现实。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是我国抗战史和山西新军史研究的一个成果,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和红色旅游开发的重点工程。按照规划要求,为全面整体反映我党山西抗战史,并作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相呼应,互为补充的革命史陈列馆,将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以点带面、扩大规模”的总体思路,加快新军红色旅游开发步伐。就是以沁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为龙头,对全省新军革命遗迹、红色地进行统筹规划,以新军四大根据地为框架,开发若干小型纪念地,对现有的“太岳烈士纪念碑”、“太岳烈士陵园”、“阎寨太岳军区旧址”、“太原国民师范纪念馆”加强保护维修,形成配套宣传开发局面。在决死队纪念馆周边,对决死队总部机关旧址、上党银号旧址、决死队兵工厂、修械所、被服所旧址等一大批革命遣迹进行维修和宣传开发。重点建设项目有“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碑”、决死队将士群雕以及纪念馆重要辅助景点和实物陈列。形成总分结合,一点多面的红色旅游新格局。  电话:0355-7029877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宣化巷附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沁县花山

  沁县花山  “花山,在城北三十五里,高峰耸秀,特异诸峰,望之如莲花,故名。上有老君堂、天仙玉皇殿、王仙石洞,王仙尸解真形在内。”  《沁州志·花山王仙传》中讲:王仙者王威也。出生农家,不耕耘、不读书、不娶妻、不置业,游手好闲,泼皮一个。懒惰必然贫困,活到“衣敝茹草”的份上,也只能靠油嘴滑舌填填肚子。“爱做善事,每逢有修路筑桥之事,则奋臂而起,到处募集资金,以通舆马,众人称其为‘王善友’”遇到这种连草鞋都不穿的光棍,众人也拿他没辙,封个善人,上山看庙吧。王威孤身一人,“晨夕焚诵”(既不识字,又无师傅,也不知他整天念叨些什么?)“不着僧道之衣”(他也没有)。所带粮食,仅够三月之用。“王威一年之中,三月食粮,三月食麦麸,三月食糠,三月食草,无人知其道术。”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八月,王威向众人宣布了自己的死亡之期,众人惊异之余,如期云集,只见王威白昼辞众入岩,结跏趺坐,随着一股白气仙逝,当地百姓就其真身涂饰之。就凭这一点,也完全有资格做李仙-的师傅。  五十年后的万历年间,沁州来了个糊涂知州,初到任,闻王威轶事,曾登山叩拜,见其尸骨五内俱失,如蚕壳一般,扣其遗蜕,竟如金玉之声。即命社首补饰完之,搜其遗事,勒石树碑。  电话:028-85568847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沁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通天峡风景区

通天峡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通天峡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30公里虹梯关乡,横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西距上党古城长治市区50公里,北与红色旅游胜地八路军文化园及太行水乡等风景区相通,南临林州市35公里,与石板岩风景区、林虑山风景区及著名的红旗渠相连,总面积56平方公里,主峡谷长约26公里。  高山平湖——通天湖  古人讲,山之韵在水。山西平顺虹梯关通天峡因为有了水,从而具有了更多的妩媚和娇艳。北方水的大多朴素无姿,然而通天峡的水,让人惊叹,震撼!通天湖汇集了来自峡谷里的天然泉水,占地约2万平方米,最深处达13米,湖水清凉纯净,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在不同的日光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彩,如玉如碧,如梦如幻,如一块蓝天落入山间。环绕湖水的青山剑一般直插云天,抬头仰望有泰山压顶之感,青山巍峨,碧水如带,恰如舒展臂膀的汉子呵护沉睡的娇娘。横跨湖面是两座木制小桥,真可谓小桥湖水,别有景致,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脚下流。直叫人陶醉其间,乐而忘返。  华夏第一屏——石屏山  山西平顺虹梯关通天峡,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层层山峦洒在巨大的石屏山顶端,金黄色的山峰无限温暖,屏风山端庄地伫立了亿万年,就如把守通天峡的忠诚卫士,岿然伫立。屏风山高170多米,长200多米,山体刀削斧刻般光滑笔直,犹如一座天然屏风,把整个山谷的风景藏在它的身后。中国风水学认为,家中摆放屏风可以挡住煞星,免除灾祸,带来好运,那这座天然的屏风一定会给游客朋友们带来吉祥。这里的山很神奇,正面看是屏,侧面看犹如一根直指云天的手指,所以又称神指峰,如果站在峰顶看,又似一尾游动的鱼,这才是‘横看成屏侧成峰,远景高低各不同’。  太行第一寨——猕猴寨  通天湖中有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岛,小岛不大,因这里生活着上百只猕猴而取名猕猴寨。猕猴是太行山常见的一种猴类,是我们人类的远亲,基因相似度99%。这里的猕猴喜欢嬉水,喜欢与人亲近,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情,这些猴子用长长的手臂抓住树枝悠然地荡着秋千,有些猴子一边捡拾着游人给的食物,一边警惕的观察着游人,拿起食物就“嗖”的一下子“飞”上了山头,享受美食去了,好像担心这是一个美丽的陷阱,这些贪心又狡猾的家伙!如果你喜欢亲近动物,这些猴子就会为你表演拿手好戏,它们可是一群不会谦虚的演员哦,等着你的掌声和鼓励!  北方小九寨——戏水广场  戏水广场地势较为宽敞平坦,这里水流变化较大,刚才还溪水潺潺,转过山石就湍流成瀑,步上台阶又是另一番景致,水面开阔水流清澈,幽静的湖水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水草在水中摇曳,间或会看到几条小鱼敏捷地在水草中觅食,鱼儿很小,据说长不大。水边,水里都生长着柳树,水里的柳树红色的根须在水中漂动,又是一道风景。岩石中、悬崖上、甚至是裸露的岩石上也生长着各种树木,根扎在并不肥沃的土壤里,发达的根系紧紧抱住岩石,勇敢而骄傲的生长着,就像朴实的太行人,适应着环境,千百年来固守着自己的家园。  如玉如珠——三叠瀑  三叠瀑从三层崖壁上叠泄而下,这就是所谓的一波三折吧。洁白的水花  四溅,像捧出的一蓬蓬的珍珠。瀑布与脚下的潭水热烈的拥抱,发出深情的声响,几百米以外就可以听到。目光越过瀑布顶端向山里远眺,放佛瀑布是从远处两座大山中奔涌而来,让人热血沸腾,心心念念要探究那水的壮观。  峡谷奇景——冬季冰挂  三叠瀑的南山崖壁上有一天然冰挂,长66米,宽9.9米,这冰挂从入冬一直到来年五月时间保持长达半年之久,夏季泉水如珠如雾,鞠一捧饮,清甜如甘。如果你五月前来到这里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奇观:洁白晶莹的冰挂与飞珠溅玉的瀑布相映成趣。风景就在这一动一静,一水一冰间,令人称奇。  深山情趣多——嬉水潭  嬉水潭如一位含蓄内敛的知性女子,静静地不被打扰,让游人刚才悸动的心变得平静安详。水里巨大的石块,犹如刀切一般整齐。岸上绿柳长垂,水中青草摇曳,坐岸边,将玉足浸入水中,即使炎炎夏日,泉水依然彻骨,诗经中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大抵就是如此吧!坐在溪水边抬头仰望四周的山峰,你会惊喜的发现,山峰上的石头也不普通,有的像望风的猴子,有的像仰天长啸的战马,千姿百态。  疑似长河落九天——天河壶口  如果不是有导游,到了这里,大家一定认为无路可走了,眼前横亘着一个巨大的水帘洞,耳边伴有巨大的轰  鸣声,右边的山腰有一落水,看不清来自哪里。攀上山头,一条巨龙翻卷着咆哮着拦住了去路。巨龙怒吼着把山冲出了一个大大的漩涡,顶开一个窟窿直泄而下,如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站在瀑布前,倾听着它的怒号,看着它的奔腾,是谁把天捅了个窟窿,让天河倾泻人间?  一帘幽梦水帘洞  水帘洞高20多米,宽40多米,山洞深10多米,水从山顶流下来晶莹剔透,如在洞前挂了一道珍珠串就的帘子,遮盖洞穴,猜想那里一定住着一位温柔的姑娘,会不会轻挑珠帘,向外一望呢?赤足站在水中的石阶上,呼吸着沁润肺腑的气息,真想就化作这山中的一块石,一棵树,一尾鱼,一片云,即使作山里的一株小草也好啊,悄悄地站立在绝壁上,迎接春来秋往。  气势恢宏通天瀑  由神龟湖流出,瀑布落差30多米,似蛟龙出海,气势如虹。  山腰有一巨大的石臼,形似一盆,相传龙王就在此洗脸,俗称龙洗盆。瀑布在龙洗盆打个滚,冲过山洞分成两股,跌入深潭,溅起无数的水花,发出震耳的轰鸣,水珠溅落,凉气扑面,站在瀑布的边沿不敢移步,怕巨龙的威力将我卷起抛入潭底。  幽静深邃神龟湖  步入神龟湖景区,四周山峦洞开,绿树茵茵,青草萋萋,没有了刚才的喧闹  紧张,湖中静卧着一巨石神龟。传说,这是东寺头妙轮寺的门龟,白天化作石龟守着寺门,夜晚就可获得神力穿石而行。神龟不守寺规,经常夜里到梯后村玩耍,天亮前返回。一天夜里由于贪玩忘了时间,鸡叫天明神功丧失,无法穿越大山返回寺庙,只得永远留在了这里,但是它的头始终向着寺庙的方向,它是在思念自己的家园,追悔自己的过失。  地质宝库千册岩  齐整的褐色页岩,如一本本厚厚的史书,静静叠摞在峡谷的两边,恰似误入了谁家的书房。峡谷幽静,有淡淡的书香,我用手指轻轻触碰它的扉页,岁月的磨砺使书脆弱,天书页页清晰,本本整齐,却不是我们凡人能读懂的,那里的奥秘要等着它的主人解读。我们能领悟的只是它的沧桑。  景点介绍  通天峡灵秀壮美。灵在于水,高山平湖、深潭瀑布、溪水潺潺,被称为“北方小九寨”;秀在于林,满目苍翠、遍山葱茏、气象万千;壮在于山,雄、奇、险、峻集于一体,确有“三山五岳汇太行,通天峡归来不看山”之感,这里将中国北方大山的雄浑和南国水乡的阴柔之美融为一体,既有江南的飘逸妩媚,又有北方的大气磅礴;美在于文,有虹梯关、玉峡关、0大师塔等历史遗存,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这里有丰富的地质奇观,仿佛就是一座恢宏的地质博物馆,可以领略几亿年以前的地质原貌,走进通天峡,不仅是一次山水风光的游览,而且是一次历史文化的观澜。  通天峡气候宜人,是极佳的避暑养生圣地。这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9.5℃,与河北承德皇家避暑山庄属于同一类气候。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四季宜人,夏季山谷清幽,涌泉如瀑,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季满山五彩斑斓、色泽艳丽,让人陶醉痴迷;冬季白雪皑皑,冰瀑飞挂另有一番景致。这里生长着党参、黄芩、柴胡、连翘等多种名贵的中药材,形成了养生健身的极佳环境。  通天峡乐趣无穷。较之其它景区有着更多的精彩。这里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屏”的天然绝壁,有被称为“亚洲第一索道”的大角度斜式索道,有被称为“太行山第一峰”的仙人峰,有被称为“世界奇观”的景观台。  通天峡独到之处。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游览峡谷,其中包括谷底徒步穿越大峡谷、水中乘船望峡谷、缆车空中赏峡谷、栈道涵洞观峡谷、仙人峰顶览峡谷等,给人不同的感受,诸多的惊奇。  交通信息  与大广高速(G45)、京珠高速(G4)、二广高速(太长高速)相  交的长安高速通天峡(虹霓峡)出口下即到。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春季:早上7:00-下午6:30  夏季:早上6:30-下午7:30  秋季:早上7:30-下午6:00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虹梯关乡梯后村通天峡景区  门票信息  100元/人  地址:长治市平顺县平顺虹梯关通天峡景区  类型:峡谷山瀑布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5小时  电话:0355-8882999  官方网站:http://www.ttxly.com/index.php  开放时间:  8:30-17:00

沁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定昌镇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沁县永庆寺 二郎山森林公园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阏舆古城及墓地
郭村镇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故县镇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新店镇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沁县永庆寺 二郎山森林公园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阏舆古城及墓地
漳源镇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册村镇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段柳乡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松村乡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次村乡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牛寺乡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南里乡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南泉乡 吴琠 (1637~1705) 清朝康雍年间一代良相 龙桂林 (1918~2016) 张文舟 (1912~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绣锦 (1915~2017) 戈平 (1924~2011) 张守忠 (1909~1985) 肖文玉 (1917~1976) 李力 (1915~2017) 骈引丁 (1919~2012) 王守贤 (1911~1991) 韩明 张少农 王克文 (1917~1993) 王大海 (1919~2003) 李增荣 (1921~2010) 李仙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杨安乡 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 沁县大云禅院 沁县普照寺 南涅水洪教院 圣天寺 南涅水石刻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二郎山森林公园 笔峰山风景区 阏舆古城及墓地 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沁县花山

沁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