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长治 >> 沁源县

沁源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灵空山

灵空山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灵空山风景区位于沁源县西北的五龙川乡,北接绵山,西靠霍山,方圆数10里,属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境内奇峰突兀,沟壑纵横,密林蔽日,花草繁茂。中心地段三峰耸立,涧谷幽深,有名的圣寿寺座落在谷中台地;据记载,宋代赐名的圣寿寺是创建于唐代的一座寺庙。唐懿宗第四太子因黄巢起义避难到此,迷恋风光秀丽,削发为僧。其弟僖宗为兄大兴土木,兴建禅院。从此灵空山名扬方圆十数州。在南北山腰有居民小庄,田园葱郁。这里环境秀美,气候宜人,冬季温和,夏天凉爽,是一处理想的旅游、避暑、疗养胜地。  灵空山风景区为AA级自然风景区,,是山西境内“热门”景点之一,是长治市“十五”期间旅游开发建设的一处重点工程,是一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吸引客商投资的宝地。  仙桥  仙桥为单拱石桥上建棚式长廊三间,宽不过三米左右,虽结构简单,却雅观坚固。游人每到此处,俯身探视桥底,见深谷数丈、溪流潺潺,顿觉头晕目眩,身摇欲坠。  峦桥  峦桥是我国古代工匠聪明智慧的结晶,它长十七米,宽四米,丹柱画廊,造型优美。之所以取名“峦桥”是因为座落于山峦之中,又飞架于山峦之上的缘故。自古到今,峦桥是由南边来的游客及善男信女们进寺进香膜拜的唯一通道。  九杆旗(九鼎松)  九杆旗生长在圣寿寺山顶的岩崖之中,高达四十余米,根部直径达五米,经专家考测树龄在六百年以上,是我国油松中最壮观、蓄积量最大的油松,因此冠以“油松之王”的美誉。  

沁源烈士陵园

沁源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沁源县城十字街西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太岳区党委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于太岳革0据地的先烈,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陵园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动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园座北向南,可分三个部分。进入园门,两侧是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正面是屏风。屏风开左右两门,供行人通行,屏风后小广场北面是纪念堂,  从纪念堂两侧大门入内,院中高耸着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级台阶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层。登阶入亭,居中是烈士纪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刘开基等同志的题词。-同志的题词是“为抗日战争和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烈士亭前左右两侧建有两座纪念亭。亭的台基低于烈士亭,为四柱四门方型结构。左边的叫“光荣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右边的叫“胜利亭”,是为纪念解放战争胜利的。在胜利亭和光荣亭前面正中处,还建有一座小巧的凉亭。顺着烈士亭内的穿堂往北,便进入烈士陵墓。这里依次安葬着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于沁源的部分烈士遗骨。松柏青翠、绿树成荫、碑石整洁、庄严肃穆。人们经常到此凭吊,缅怀革命先烈。烈士陵园内的陈列馆里,陈列着革命战争时期彭军民在沁源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资料,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1940—1942年  地址:沁源县城东南7公里  太岳军区正式成立于1940年6月7日。是根据朱总司令指示,-率决死一纵队在晋东南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沁源开展游击战,粉碎闫锡山“十二月事变”以后,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根据黎城会议整编建立的。由386旅旅长陈赓任司令员,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汉任参谋长,苏精成任政治部主任。军区归属192师指挥,下设3个军分区。  军区成立伊始,司令部驻于闫寨崔家大院。1940年11月18日,日军第41师团,36师团和独立混战旅团各部7000余人对沁源进行了第一次扫荡后,闫寨成为一片废墟。太岳区领导号召军民挖窑洞安居,继续战斗。军区党政军领导亲自动手,带领官兵打土窑洞达170余孔,旧址现存的土窑就是当年挖成的。1944年秋司政机关南撤。  旧址由三孔院落平行布列组成,通面宽60米,通进深22米。建筑依山开凿窑洞10孔,主体8孔,坐北朝南,为-、陈赓、警卫班、参谋部等办公室和居室。窑洞总占地面积215平方米。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烈士陵园位于沁源县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太岳区党委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于太岳革0据地的先烈,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     陵园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动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园座北向南,可分三个部分。进入园门,两侧是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正面是屏风。屏风开左右两门,供行人通行,屏风后小广场北面是纪念堂, 从纪念堂两侧大门入内,院中高耸着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级台阶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层。登阶入亭,居中是烈士纪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刘开基等同志的题词。-同志的题词是“为抗日战争和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烈士亭前左右两侧建有两座纪念亭。亭的台基低于烈士亭,为四柱四门方型结构。左边的叫“光荣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右边的叫“胜利亭”,是为纪念解放战争胜利的。在胜利亭和光荣亭前面正中处,还建有一座小巧的凉亭。顺着烈士亭内的穿堂往北,便进入烈士陵墓。这里依次安葬着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于沁源的部分烈士遗骨。松柏青翠、绿树成荫、碑石整洁、庄严肃穆。人们经常到此凭吊,缅怀革命先烈。烈士陵园内的陈列馆里,陈列着革命战争时期彭军民在沁源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资料,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太岳山森林公园

  位于山西省长治、临汾、吕梁三地区交界处,地处山西省腹地,太原市西南。1992年11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占地面积90万亩。  公园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所在地区属太行山中段,并有多条溪流从这里发源注入汾河和沁河。园内植被良好,森林密布,森林覆盖率为48.5%,在山西省名列前茅。森林结构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占89%,其余为人工林。主要树种为油松,是山西省油松集中分布地区,素有“油松之家”之称,其中灵空山有全国最大的油松“九杆旗”,号称油松之王。除油松外,园内其他树种还有华北落叶松、白皮松、杜松、杨树、桦树、辽东栎、五角枫等。药用植物也很丰富。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圣寿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西北19公里灵空山峪中,坐落在悬崖的半腰  据寺内碑文和县志记载,唐朝末年,唐懿宗第四子李侃于乾符六年(879年)避黄巢起义于此,削发为僧,皈依佛门。后来唐僖宗派人四处寻找,找至灵空山,然李侃已看破红尘,不愿回朝,寺僧知其为皇子,就推崇其做了住持。不久,皇帝敕命,重建禅院,增修殿宇,此山一时闻名遐迩。  唐景福二年(893年),李侃圆寂坐化,-为施雨王。后汉乾祐年间改封菩萨,后周时加封为先师菩萨。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钦命禅院为“圣寿寺”,沿用至今。

灵空山古建筑群

灵空山古建筑群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空山古建筑群  灵空山古建筑群(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沁源县城西灵空山  灵空山属太岳山脉,境内峰峦叠起,沟壑纵横,风光十分秀丽。据寺内碑文载,唐初灵空山就有寺庙,规模较小。唐景福年间(892—893年)扩建,后历代均有修葺。主要寺院有圣寿寺,为明清所建。  圣寿寺因地势修建,东西横向排列、左右联通六院,中大殿一院为主体建筑,共计有僧舍殿宇76间。另有明代修建的仙、峦二桥,造型精巧美观。

阎寨

阎寨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沁源县城南。1940年至1942年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中心,0太岳区党委、决死一纵队司令部、太岳军区司令部等重要领导机关驻在这里,当时有太岳区的“小延安”之称。-、陈庚、安子文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指挥战斗,领导太岳区的根据地建设工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西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太岳山国有林场,总面积248.3公顷。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第一批省保)  时代:抗日战争时期  地址:沁源县城南8公里的阎寨村北500米的土丘台上  原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阵亡将士纪念碑,由太岳军区、太岳行署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15日立。1981年为保护碑加建纪念亭。纪念亭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占地面积48平方米,由砖石水泥砌成。纪念碑共四块,存放于碑亭内,背向而立。四块碑大小等同,高1.3米,宽0.53米,厚0.2米。第一块为碑名,第二块刻碑文,第三块刻决死纵队、抗战四年阵亡指挥员名录500余人名,并记有牺牲烈士4879人,第四块为陈赓、牛佩琮等题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沁河源头景区

  沁河源头景区  沁河属黄河水系,为山西境内八大河流之一,长度仅次于汾河位列第二,在沁源境内流程百余公里,流域面积2103平方公里。沁河是沁源的母亲河,沁源县因发源之地而得名。查沁河之源出处有六,既:官滩乡活凤村、景凤乡西沟、白狐窑马泉村、赤石桥乡涧崖底村、聪子峪乡水峪村、王陶乡河底村。其主要水源出于河底村,故名“沁河源头”。  河源在村后一条狭长的崖谷中,两崖相间约7米宽,崖底各有一个水桶粗的泉流噴涌而出,水质清洌透彻,水量终年不减。两源流交合后顺着河沟湍湍东去,汇纳百川之后有小南川出县境,开始了它一泻而入黄河的千里流程。  沁河源头现已辟为一大景区,景区内高山相对,峭壁如削,山谷幽深,时开时合,时而青山叠翠,望不见顶,时而峡谷一线,如逢绝境,每年来此寻访探险的游客络绎不绝。  电话:0355-7832341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花坡

   花坡     花坡位于沁源县西北部王陶乡,是沁源县一处著名风景区。之所以被称为花坡,最著名的和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花。一面面舒缓起伏的山坡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五颜六色的各种不知名的烂漫山花在这里汇聚,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因为地广人稀,所以这里的各种不知名的鸟总把每一个光临这里的人看作是尊贵的客人,它们热情地招呼着你,簇拥着你,为你引吭高歌,为你翩翩起舞……山风徐来,花枝招展,随风摇曳,远处山坡的边线上,一簇簇的白色在游移着,那是放牧的羊群。生活在这儿的羊群应该是令人羡慕的,它们远离尘世,过着悠闲的原始的游牧生活,丝毫也不用为世间的复杂和多变而困扰,也不用为仕途和前途而担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太行水乡风景区

太行水乡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太行水乡位于平顺县城东北的浊漳河畔,全长53公里。这里绝壁千仞,悬瀑飞泻,鬼斧神工,天造地设,高峡平湖,浊浪滔天,集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与江南水乡的阴柔之美于一身。人云山不在高,有水则灵。巍巍太行山之灵气随着滔滔浊漳河水的蜿蜒东去而渐渐显现了出来.沿着坝旁的小路下行约200米,耳旁传来巨雷般的轰鸣声,再沿着泥泞的小路转过一块山石,我一下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滔天的黄水在这里咆哮着跌入山谷,在谷中溅起阵阵的水雾,此情此景绝不输于黄河的壶口瀑布。  从天鹅湖东行5公里就到了有小三峡之称的太行三峡”景区,由于大水淹没了道路,此中美景只能下次观看了。再沿河下行就到了太行山水乡景区精华之所在恐龙谷。看着眼前吼叫的浊漳河水,脑海中不由得映出了古人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句,真是太形象了。浊漳河水在这里疯挤着拥入幽深的谷底。就像一群奔腾而来的脱僵的野马,在谷底被驯得服服帖帖,然后静静地从谷尾走出。使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出了谷口,河面一下子变得开阔了,这时在河的右边出现了一个人工坝洞,一小部分河水从洞中流入了一条人工河渠,走近一看,洞口上方用红漆写着红旗渠源”四个大字。原来这就是六十年代中国农民与天斗,与地斗,战胜自然而凿建的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天脊山省级地质公园

天脊山省级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佛真形胜,仙坛亦壮观”,形态逼真的百米坐佛;落差高达346米的飞天瀑布;悬崖绝上的凌空栈道,这三处是景区的最大亮点。  天脊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太行山之颠的平顺县东南山麓,毗邻河南桃花洞,占地196平方公里,海拔1886米,被誉为“天之脊”。天脊山以其古朴原始的自然环境、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绮丽壮阔的地形风貌以及完好的生态植被,被誉为上党魅力城市长治后花园,景色赛江南。天脊山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山势海拔由500米至1800米呈三级绝壁分布。天脊山景区之中四季流水不断,各种瀑布溪泉遍布山谷之间,溶洞、绝壁、峡谷、清潭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天脊山扶梯而上的绝壁栈道,依崖而凿,落差300余米,山间美景尽收眼底。  “风经绝顶回疏雨,石倚危屏挂落泉”,天脊山的瀑遍布山谷。其中天脊龙瀑,落差达346米,堪称“华夏第一高瀑”,又有“南有黄果树,北有天脊瀑”的美誉。  潺潺泉水跌宕而成的三叠瀑布、年代久远的崖葬群、神秘的潞氏陵、神态逼真的八戒背妻、连心蜂、翡翠湖、灵音洞等近40处景点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桃花山庄,一步一景的小桥流水,让人在奇丽壮阔之外亦能感受到天脊山内的南国风韵。  地址:长治市平顺东寺头乡羊老岩村  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开放时间:8:00——19:00  景区门票:60元/人  交通信息公交:天脊山一日游天天发专线车,发车时间:长治八一大楼:早7:30,到达时间:早9:30长治——羊老岩公交,发车时间:上午11:30,到达时间:下午3:30自驾:长太、长邯、长晋3条高速公路在潞城出口  旅游提示天脊山风景区地处凉温半湿润地区,平均气温9.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6.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3.9摄氏度。农历四月初八在天脊山景区举行天脊山佛会;每年9月举办全国新闻记者漂流邀请赛。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于太行老区、八路军的故乡——山西省武乡县城,1988年建成对外开放,直属山西省文物局,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简称八路军纪念馆)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也是集教育、科研、收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到纪念馆交通便利,距太(原)长(治)高速公路武乡出口1公里、太(原)焦(作)铁路途经武乡县城,二○八国道、沁温红色旅游公路与周边景区相连。年接待观众80多万人次,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刘延东、-、-、-以及杨尚昆、刘华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国家六部委和山西省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山西省文明景区”等。  纪念馆占地面积45万㎡,建筑面积1.9万㎡,馆区主要有7个参观游览点。  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是我馆的基本陈列。200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莅临我馆视察工作,要求扩大规模、更新陈列,建成全国一流的革命纪念馆,将我馆的基本陈列内容从过去反映八路军在太行区抗战史,扩展到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的抗战史。2005年8月15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正式对外开放。  《八路军抗战史》陈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八路军浴血抗战的光辉历程,引导观众了解八路军抗战的诸多历史文化层面,宣传老一代革命家的高尚情操、英雄业绩,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伟大的八路军精神。陈列展览获全国精品展览最高奖项-特别奖。  《八路军抗战史》陈列,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展线长1450米,展出各类图片、图表609幅,文物1037件(套),艺术品43件,景观及多媒体展示12组,电动沙盘1组。陈列共分6部分、35个单元,其中:  第一部分:日本全面侵华八路军出师抗日  第二部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第三部分:粉碎日军扫荡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第四部分: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  第五部分:进行局部-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第六部分:举行全面-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陈列很好地处理了内容与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完美统一。其作法是:内容上采用编年与纪传两种体例相结合的方式,形式上合理采用声、光、电、雕塑、绘画、投影等现代展示手段,寓教于乐、生动感人。  陈列主要有六个特点:  1、是当前国内首次采用陈列展览方式,全面、系统展示八路军抗战业绩,展现八路军抗战史最新研究成果。内容设计突出表现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战和民族解放战争特色。  2、陈展的形式设计突出陈展语言的生动、直观与“诗化”创意。创造性调动“空间语言”,运用图片、文物、背景墙、雕塑、绘画等各种展陈因子进行有机组合,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3、展出文物数量多、等级高,在国内革命纪念馆陈列中罕见。陈列共展出珍贵文物1037件(套),有318件(套)文物是首次面世,其中一级文物62件,二级文物41件,三级以上文物占总数的65%,具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和说服力。文物陈列方面:展架、展具量身定做,独具特色、细腻生动。  4、序厅设计打破传统惯用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正面是长达40米的大型主题浮雕,采用100多吨太行红花岗岩雕刻而成,刻画的黄河、太行山、长城等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在表现了八路军当年战斗环境的同时,也寓意中华民族面对外敌侵略,坚强不屈,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序厅两厢八根浮雕铜柱,以八个主题诠释八路军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寓意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5、第三、四展厅的副展线,是80米长“抗战文化墙”,集中展示了难得一见的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创作的298件文艺、文学及美术作品原件。观众在这里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抗战文化熏陶,构思巧妙,创意脱俗,是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精彩之笔。  6、陈列主、副展线呼应,展示空间得到最佳利用,形成有意境、有物象,供人联想的展示环境和八路军抗战历史氛围。(参观《八路军抗战史》陈列约需两个小时)  八路军将领组雕八路军将领组雕是采用雕塑形式宣传、塑造八路军主要将领光辉形象的重要场所,坐落在八路军纪念馆院内中轴线上。雕塑由国内一流雕塑大师李象群教授主持完成,高3.5米、宽5米、长15米。是目前国内展示领袖人物形象方面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领袖组雕。内容设计符合八路军抗战史实,布局合理,气势宏大,艺术表现手法得当,实现了艺术性、政治性、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八路军将领组雕定名为“太行山”,所表现的人物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界定,即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及下辖三师主要-、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军衔(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刘伯承、徐向前、贺龙);另外,左权将军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总部副总参谋长,是抗战时期我党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邓小平同志抗战时期先后任八路军总部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师政委、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为此将他们两位特别列入组雕,共11人。  窑洞战景观窑洞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太行根据地人民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战争实践中,创造发明出来的一种游击战术。太行山区多黄土丘陵,老百姓居住的窑洞多,将村落山寨里的窑洞进行挖掘连接对敌进行隐蔽性作战,顾名思义“窑洞战”。我馆在原窑洞战旧址基础上挖掘修复了一公里长模拟实战场景,内设会议室、储藏室、抢救室、指挥所、单人掩体、了望楼、陷阱、迷魂阵以及灶台、马槽出入口等设施,生动地再现了根据地军民利用窑洞与敌斗争的战争场面,观众身临其境,可亲身体验“窑洞战”拐三弯、设三关、楼上楼、天外天的奇观险境,亲身感受当年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英勇机智的战斗生活。(参观时间约需30分钟)  八路雄风碑林八路军纪念馆开馆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八路军将领、省军级上领导、社会知名人士等共300多位为八路军纪念馆的题词,为此,我馆将各位题词修建了8000㎡的石刻碑林。(参观时间约需30分钟)  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八路军八年抗战从4.7万人发展到102万人,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32万八路军将士为国捐躯,其中牺牲720多名正团以上领导。为纪念八路军丰功伟绩,弘扬八路精神,在馆区内凤凰山巅建有巍峨雄伟的“八路军抗战纪念碑”,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在此敬献花篮。(参观时间约需20分钟)  百团大战半景画馆百团大战半景画馆在国内第一次以半景画的形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全景式再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恢宏场面和壮烈情景。油画面积400㎡,仿真置景面积480㎡,突出表现了攻克娘子关的战斗场面。观众置身其中可体验百团大战战争氛围,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憾,并从中汲取到八路军将士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伟大抗战精神。(参观时间20分钟)  临时展览馆为配合宣传党的中心工作,结合重大纪念、节庆活动,我馆不定期、不间断在此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展馆面积1000㎡,展线450m。  纪念馆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到位,有会议室、报告厅、演艺厅、入党入团活动场所设施对社会服务。常年举办报告会、流动展览、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深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报告会我馆经常组织讲解员深入机关厂矿、部队院校,举办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专题报告会,这是我馆变静态宣传为动态宣传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流动展览多年来我馆先后策划了《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八路军总部在太行》、《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萌芽在太行山上》、《八路军文艺工作掠影》、《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巡礼》、《港澳台同胞与八路军抗战》、《海外华侨与八路军抗战》、《国际友人与八路军抗战》等专题展览,部分展览专程赴全国各地巡回展出,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文艺演出我馆1990年组建了八路军精神宣讲艺术团,深入部队机关、厂矿院校,通过歌舞、相声、小品、演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层面宣传八路精神,受到广大观众好评,被誉为“活跃在太行山上的文艺轻骑兵”。  网络教育我馆1994年开辟“八路军纪念馆网站”,精心设计网页,策划宣传内容,并与全国50多个大型纪念馆、博物馆友情链接,建立“中国八路军联盟网”站竭诚为全国广大观众和网友服务。  研究出版不断挖掘研究八路军抗战史,我馆目前已出版《八路军抗战简史》、《八路军将领故事》、《八路军抗战史陈列解说词》、《馆藏精品文物故事》、《八路军总部》等20多部图书及其它宣传资料,供广大观众阅读。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长魏国英携全体员工欢迎各位莅临我馆参观指导!  馆区通常开馆时间为8:30——18:00,夏季:8:30—18.30,冬季:8:30—18:00,17:30停止发、售票。  进入馆区,游客须事先到售票亭领取门票或购买讲解票、语音讲解器租用票、收费景点参观票等,领票或购票时,参观者应出示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如驾驶证、军官证、残疾证等)。  参观者凭票进入主展馆或其它景点参观;购买讲解票、语音讲解器租用票、收费景点参观票的参观者,可凭票享受本馆提供的有偿讲解服务或进入收费景点参观。  参观及收费  除本馆特别规定和指定收费景点外,参观者可凭票可进入馆区内其它各景点自由参观。  百团大战半景画馆(每日固定演出5场:9:30、10:30、11:30、14:30、16:30)、窑洞战景观、临时展馆为收费景点,游客可凭联票一次性参观3个景点,联票价格:40元/人;百团大战半景画馆提供包场演出服务,包场费:500元/场;现役军人、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参观以上3个景点,在校学生凭学生证半价参观。  提供主题展览《八路军抗战史陈列》人工或语音讲解服务,讲解费:80元/次;语音讲解:20元/套,如参观过程中人为损坏语音讲解器,按规定折价赔偿;提供临时展览讲解服务,讲解费:50元/次。  地址:山西省武乡县城太行街363号

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全园以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为主线,串联真泽宫、紫团洞、九龙洞、女妖洞、云盖寺、崇云寺、万佛寺、“猫路”险道、“天桥”奇观等风景名胜,占地面积5848公顷。  五指峰是五指峡的入口,形状好像是伸出的五指,因此而得名。五指峰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古人曾如此描写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  太行山大峡谷的山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其中有两座造型奇特的山被当地人称做纸(指)山,后面稍远的好象一张薄薄的纸,前面的又象一根手指头,所以都被叫做纸(指)山。  五指峡中的黑龙潭水非常清澈,终年流淌不息,游人可以泛舟水上,进行皮筏漂流。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在文革时候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  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走出龙泉峡,第三个峡谷是王莽峡。在王莽峡深处有一个洞穴,传说是王莽追杀刘秀,刘秀藏身的地方。在王莽峡中还有很多关于王莽、刘秀的故事。  紫团山不仅出产优良的紫团参,山上还结满枝繁叶茂的各色鲜果,为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山西长治市壶关327省路  参考门票价格:30元/人  

沁源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沁河镇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郭道镇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灵空山镇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王和镇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李元镇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中峪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法中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交口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聪子峪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韩洪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官滩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景风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赤石桥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王陶乡 史光明 (1922~1982) 连辑 章沁生 张玉平 武世民 (1810~2016) 王廷典 (1930~2015) 杨文彬 (1937~2007) 杨栋 崔光华 (1918~2005) 郭钦安 关守耀 (1918~1986) 宋乃德 刘开基 江明 (1931~1987) 任志远 (1909~1985) 任明道 (1919~2016) 灵空山 沁源烈士陵园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山森林公园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古建筑群 阎寨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沁河源头景区 花坡

沁源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