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冯奉世 (?~39) 十七史百将传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冯奉世(?—前39年),字子明,原籍上党潞(今山西省潞城东北)人,后移居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西汉名将。冯奉世出身于将门世家,其先人冯亭,为韩国上党太守。秦攻上党后,使太行道中断,韩国不能据守,冯亭使将上党城献于赵国。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赵括共同抵抗秦军,最后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此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国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秦灭六国后,冯亭后人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国将相。西汉建立后,冯奉世祖父冯唐在汉文帝时期闻名于朝野,冯唐就是代相之子。汉武帝末年,冯奉世以良家子弟选为郎,当了宫廷卫兵。昭帝时,以其功劳补为武安长,后因故免职,当时他已三十余岁,在家闲居,于是学习《春秋》,攻读兵法。前将军韩增听到别人对他的介绍后,与之面谈,发现他确有真才实学,便奉请汉宣帝任命他为军司空。冯奉世生逢西汉中后期,朝廷为了巩固对西域的统治,不断派出使臣和军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同时对叛乱者予以镇压、征服。冯奉世就是在这一客观条件下建功扬名的。汉宣帝三年(公元前71年),冯奉世随军出征匈奴,回师后二次调入宫中当卫兵,之后出使西域。在他前面,朝廷曾多次派人出使西域各国,但多数人不称职,有的乘机-,有的受到各个属国的困辱,都没有很好地完成使命。这时,乌孙(古族名)由于协助汉军打击匈奴有功,朝廷决定派使者去予以安抚,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于是慎重考虑出使的人选。前将军韩增认为冯奉世人智出众,堪当此任,便向宣帝推荐了他。冯奉世被授以卫侯,奉命持节出使大宛(西域国名,在前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属邑大小七十余城),并且护送大宛的使臣回国。冯奉世一行走到伊修城(今新疆鄯善境内)时,都尉宋将向冯奉世报告说:莎车(西域国,位于今新疆莎车县,是“丝绸之路”的要冲)贵族集团与邻国勾结,杀死了坚持与汉朝友好往来的国王,并杀死了汉朝使者奚充国。原来乌孙公主的儿子万年做了莎车国的臣下。莎车王很喜欢他,送他到长安学习。莎车王死后无子,莎车国的大臣们想以汉朝为靠山,同时又讨好乌孙国,就-给汉宣帝,要求让万年去做他们的国王。汉宣帝同意了,派奚充国为使者护送万年回莎车国去。万年做了国王,莎车国有些人表示不满。莎车王的兄弟呼屠征趁机联络临近的部落,杀死了万年和汉朝使者奚充国,自己做了莎车王。新任莎车国王呼屠征派出使者向他的周边国家宣称,北道 [以上内容由"小飞"分享。] |
郭力 (1926~2004)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郭力(1926~2004),曾名郭金虎,潞城县合室村人。民国31年(1942)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青救会主任、农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区分会委员、副书记、代书记、书记。其间,曾奉命带领民兵随陈谢大军进军豫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阳泉市三、一、二区区委书记,市委农工部、工业部副部长。市经委主任,阳泉市副市长兼计委、经委主任,阳泉钢铁厂革命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市委常委、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任期间,他长期担任阳泉市工业建设的领导职务,组织领导了市辖区内的手工业和农业合作化工作,参与了娘子关提水、旧城改造和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项目的组织指挥工作,为阳泉市奠定工业基础、发展工业经济做出了不懈努力。他还是市政协六、七届委员会主席;中共阳泉市第一届至六届-表,第二、三届监委委员,第四届市委候补委员,第五届市委委员;阳泉市第一、四、五、六、八、九届人大代表,山西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山西省第六届政协委员。(《太行明珠·阳泉》有传)。 [以上内容由"lg154"分享。] |
申维辰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申维辰(1956.5 )男,汉族,山西省潞城市人,197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1969年8月任潞城县黄池乡政府电话员;1972年入山西大学体育系学习;1975年任潞城县总工会干事,县委办公室干事,城关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4月任潞城县委常委、纪委副书记,同年11月任共青团晋东南地委书记;1984年任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1988年任省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1989年任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1994年任晋中地委副书记(正地级);1995年任晋中行署专员;1998年任晋中地委书记;2000年5月任晋中市委书记,同年9月任山西省委宣传部长。六届省政协常委。2001年10月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6年任省委常委,太原市市委书记 [以上内容由"bysm"分享。] |
申双鱼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申双鱼 (1933~) 山西潞城人。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教师、干部、等职。中国民协会员、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理事。曾任山西省民协副主席,长治市九届人大常委,长治市民协主席等职。现任山西省民俗协会理事,长治市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长治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治老年》副主编。主编过《壶关小报》、《上党文艺》、《赵树理研究》、《长治老年》等报刊。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革命故事《窑洞保卫战》,民间故事集《太行山里的传说》(合编)、《上党故事选》(合编),长篇小说《铁笔圣手赵树理》(合作),短篇小说集《早年的日记》,散文集《赵树理在长治》、《文坛散记》、《晚秋》等,评论集《且说山药蛋派》(合编),资料集《赵树理资料索引》(合编)等15本书,发表文章800余篇400余万字。作品曾获中国作协、中国文联、文化部奖励。 [以上内容由"loveneky"分享。] |
成安玉 (1916~200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成安玉,1916年9月出生在山西潞城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岢岚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平定县县长,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秘书主任、1945年奉命组建边区邮政管理局,任局长;华北邮电总局副局长。1949年任北平军管会交通接管部副部长,负责接管北平邮政,代行局长职责。1949年9月为北京邮政局首任局长,1956年任邮电部部长助理。1964年任邮电部副部长。“文革”期间受到残酷破孩。1978年11月平反,恢复职务。1982年8月当选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首任会长。1984年离休。2006年12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以上内容由"xiaoxian"分享。] |
关舟 (1918~200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关舟,1918年生,山西潞城人。原名程宝鉴。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4月参加山西省牺盟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山西省潞城县第4区区长、牺盟会长治中心区宣传干事。1939年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文化教员。1941年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和军事学院学习。1943年从部队转业,任陕甘宁边区物资局科员、支局股长,晋察冀边区毛皮公司、东北贸易总公司科长,东北烟草公司、佳木斯土产公司经理。1948年任合江省、松江省商业厅副厅长。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商业厅副厅长、厅长、黑龙江省政府财贸办公室副主任,黑龙江省财委副主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1964年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省委候补委员。“文革”期间受冲击。1971年8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1977年12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黑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7月任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部长级医疗待遇)。2008年5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以上内容由"青武"分享。] |
何树森 (1927~194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何树森(1927~1949),山西潞城人,共产党员。民国36年(1947)参军,在西北联军第38军17师50团6连当战士。民国38年(1949)5月1日,部队在郧阳整编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野19军57师170团6连排长。是年随军西进,解放平利。在平利境内带领本排参加马盘山、三合寨、朳子等战斗,-皆捷。7月10日,170团向大贵开拔,在玉鼎山下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阻击。团长陈云祥亲自指挥第6连、第8连夜攻击玉鼎山。两连分进合击。当第6连夺取第一个山头,趁胜前进时,何树森负伤,他掩盖说:“鞋带散了,同志们赶快向上冲,不要管我!”战斗告捷,何排长躺在血泊里,已停止呼吸。 [以上内容由"木木"分享。] |
王泽民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泽民,曾用名王金珠,生于1919年11月,山西省潞城县人。1941年在本村参加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调焦作,曾任一区区委组织委员、二区政委,焦作矿区总工会主席。1954年8月任焦作矿区区长,1956年9月任焦作市副市长。1965年至1980年先后在焦作"四清"工作团、"五·七"干校、整党工作队、钢铁厂、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任职。1980年任市政协秘书长,1983年离休。 [以上内容由"chinayufei"分享。] |
神头之战纪念碑 | 神头之战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38年初,狂叫“踏破太行山”的日本侵略军在扫通长邯路后,进而占领了上党首府长治,威逼晋南重镇临汾。-同志决定以一部分兵力袭击盘踞在重镇黎城的日军,吸引潞城的敌军来援,以便集中三个团的兵力埋伏在长邯大道上消灭援敌,给骄横的日本侵略者以迎头痛击。1938年3月16日,陈赓旅长令?个连的兵力奇袭黎城,果然把驻在潞城的日中世尾林清岛部队吸引了出来。当日军到达潞城与黎城之间的神头岭时,埋伏在岭后的我军771团等部队向敌人发起了突然攻击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我军以伤亡200人的代价歼敌步、骑兵1500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这是八路军赴太行山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个重大胜利,它再一次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纪念神头之战,1988年潞城县人民政府在当年战地建造了纪念碑和烈士亭。纪念碑高15.8米,上面镌刻着-元帅亲笔题写的“神头之战纪念碑”七个大字。碑亭上还镌刻着-、陆定一、-等-的题词。碑亭周围松柏环绕、绿树成荫、花草拱卫、庄严肃穆。“神头歼敌名垂史册,英烈浩气光照干秋”。今天的神头人正在革命先烈精神的激励下,为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奋力拼搏着。 |
八路军总司令部北村旧址 | 八路军总司令部北村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路军总司令部北村旧址(并入武乡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第六批国保) 时代:1938年——1939年 地址:潞城市店上镇北村 1938年10月至1939年7月8日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辗转56个村庄后,-总司令由长治市郊区移驻北村。是八路军总司令部东征第一次长期驻扎的地方,而后转移武乡县砖壁村。-总司令、彭德怀副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0中央北方局书记-、129师师长-、政治委员-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反围剿”、“反磨擦”斗争,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村旧址现保存6个院落,共有房屋175间,分别是总部、北方局、缮食科和警卫连、总部军法处、鲁艺驻地,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 电话:0355-6966136 北村村 北村简介 店上镇北村位于潞城西郊,浊漳河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主导产业以焦化为主,是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总部机关第一次长期驻扎的地方。全村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2479亩,624户,2586口人。全村现有党员104人。2010年北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开展争先创优为契机,带领全体村民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力地开创…… 详细++ |
李庄武庙 | 李庄武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元、清 地点:潞城市黄牛蹄乡李庄村中 该庙坐东朝西,东西长52米、南北宽22米,占地面积114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西向东依次遗有山门(倒座戏台)、献亭、拜殿、正殿;两侧存北耳殿,南、北配殿,南、北厢房。 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倒座式,单檐硬山顶,灰色瓦顶。上下两层,下层明间辟通道,上建戏楼。戏台前檐出卷云式昂头。梁架六椽栿通檐用两柱,上用蜀柱承平梁和剳牵。 献亭座落在石砌台基上,面阔、进深均为一间,十字歇山顶,平面正方形,飞檐起翘如大鸟展翅。檐柱使用用原材,健硕粗大,侧角明显,柱础方形抹角青石质。 |
原起寺 | 原起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潞城市东北22公里的凤凰山下,滔滔漳河水依山而去。漳河上有一座22孔大石桥,叫辛安桥。桥西紧靠着一处80多米高的土崖,崖上有?个人工修筑的l0米多高的石砌土台。台上是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古寺。寺的名字叫原起寺。原起寺始建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后经历代维修、扩建,成为唐宋两代混合结构,保护的比较完好,是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地址:长治市潞城市黄牛蹄乡辛安村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30-18: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
东邑龙王庙 | 东邑龙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邑龙王庙 东邑龙王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至清 地址:潞城市东南5公里处的成家川办事处东邑村 庙创建年代不详,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正殿为金代遗构,戏台为清代建筑。 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戏台、正殿,两侧有耳殿、厢房等。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殿内四椽栿上置平梁,用脊瓜柱,大叉手。殿顶琉璃脊兽,施筒板布瓦。前檐斗栱五铺作单抄双下昂。 |
潞城李庄文庙 | 潞城李庄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庄文庙在潞城市东15公里的黄牛蹄乡李庄村西。背山面谷,依山势而建。庙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墙碣及屋顶琉璃题记记载,金兴定五年(1221)、元至元元年(1335)、元至正元年(1341)、明万历年间均有重修。庙座北向南,一进院落。南有倒座戏楼三间,后改为大成门三间,北有大成殿三间,两侧有东西耳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五间。除大成殿保留金元时期建筑风格外,其余殿宇均属清代遗构。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六椽伏贯通前后,通檐用三柱,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四铺作单下昂,用斜拱,泥道供上施素枋二层。四檐柱头卷刹圆和,上施阑额、普柏枋。殿内梁架裸露用材较为规整。屋顶琉璃脊兽,筒板瓦作。正脊行龙、花卉、盘龙大吻,黄绿琉璃相间,色彩庄重柔和,富有元代特征。脊刹正面有元至元元年(1335)潞州李侍统记,背面有元至正元年程清洁营造庙堂、元至元元年李君仁捏烧吻兽的题记。 有元代确切纪年与捏烧匠师名字的琉璃题记,在山西境内尚属少见。在正殿檐墙外窗台下镶嵌着墙碣23块,内容记载修葺庙宇的功德,一行一楷,字迹工整,具有史料价值。庙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潞河古城及墓地 | 潞河古城及墓地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潞河古城及墓地 潞河古城及墓地(第二批省保) 时代:春秋战国 地址:潞城市东北18公里浊漳河畔辛安泉镇潞河及古城村 历史上西周潞子国,春秋潞子婴儿国建都于古城村。古城址现残存有西城墙和北城墙的一部分。古墓地分布在古城址北、潞河村背山面水的向阳坡上。墓区中部一条沟将墓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墓葬密集,多中型墓。从出土文物分析,墓葬时代略早,属春秋中、晚期。西部墓地大,中型墓少,多为小型墓,属战国至秦汉时期。1983年、1991年对该墓地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颇丰,达上千余件。出土青铜器以鼎、豆、壶、盘等为主要组合,还有鉴、罐、编钟(明器)、甬钟、戈、矛、剑、镞及车马器等。此外,还有许多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合室遗址 | 合室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合室遗址 合室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 地址:潞城市北5公里合室乡合室村东北的台地上 遗址范围东西400米、南北各150米,面积约6平方米。1996年调查发现断崖暴露有灰坑和文化层,并采集到石斧、石铲、石镰等多种生活用具。同时发现地面断崖暴露有泥质夹砂、绳纹、素面纹、灰陶、红陶陶片和石器。可辨器形有仰韶文化钵的口沿,龙山文化罐的口沿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卢医山风景区 | 卢医山风景区 在潞城市南2千米处。方圆25平方千米,海拔1310米,山峦叠蟑,松柏葱笼,绿草如茵,仙蝶翩翩,名冠八景。 相传战国时,齐国卢村秦越人,在赵为医,皆名扁鹊。他在为晋国赵简子医病途中曾游于此。他视病能窥肺腑,尝以黄芪救活人,故以卢医名山。根据扁鹊神医传说,历代多有建筑,以示纪念。昔日山顶有庙宇,祀玉帝三皇及名医诸神。日军侵华时,毁于兵燹。现存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此山口增修的扁鹊洞3个。旁刻楹联:“南钟婴国无双景,北距太行第一峰。” 近几年,已开始进行复修。现已塑起了扁鹊像,修复了墙垣阶梯,新建了迎宾亭和蝴蝶亭,是市区游客避暑消夏、登高远望的好去处。重观卢医山,真乃仙山琼阁。 电话:0355-6762526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长治潞城文庙 | 长治潞城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治潞城文庙 潞城文庙就位落在潞城市政府前广场上,在政府门前稍偏东,与潞城市礼堂形成广场内独有的两个建筑,一个是唐代风格,一个是欧洲风格,显得格外注目。 它占地约2000平方米,始建于金天会年间,屡遭地震兵乱,几经重修增建。解放后被改为工会的办公处所和政府机关的小车库。“十年浩劫”,雪上加霜,所谓文庙,面目全非。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多次重修,累计耗资200余万元,才使它重现昔日的风采,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的潞城文庙,古朴典雅,富丽堂皇,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戟门进去后,左右各有陪房一座。庙内主建筑有大成殿5间,东西厢房各10间。大成殿坐落在东、西、南三面均有汉白玉栏杆的月台上,椽头斗拱均加彩绘,屋顶全是黄色釉质筒瓦脊兽。殿内庄严肃穆,1米多高的台基上并排新塑起5尊大像,正中是孔仲尼(至圣),两旁分别是颜子(复圣)、曾子(宗圣)、子思(述圣)、孟子(亚圣),供入朝拜。东西墙壁上彩绘有30幅图画,介绍了孔子安贫乐教的范例和儒家思想的精髓潞城是长治地区唯一的县级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该庙座北向南,原为四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琉璃影壁、(照壁)、棂星门牌坊、伴池石桥、朝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各院东西两侧有善所碑庭、忠义官庭、名宦祠、乡贤祠、东廊庑、西廊庑。前院东西向开旁门两座,两门外侧竖立下马碑1通。崇圣殿之后另辟一院,建有学署、节孝祠。占地面积共计2000多平方米。总体布局轴线分明,纵横对称,殿宇巍峨,古朴雄伟。现仅存戟门、大成殿、东廊庑等。 戟门,俗称大成门,是现存文庙的山门。 大成门建在60厘米高的石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两山柱抱于墙体体内。檐柱间由立栏相连,柱头平板枋上置五踩斗拱。前后台明两侧安装汉白玉栏杆、栏板、望柱、手扶石、垂带、踏跺。雕刻精细,组装严实。前后檐下分别悬挂“大城门”牌匾,蓝底金字,非常醒目。门前左右,有汉白玉石狮一对,高大威猛,造型逼真。 大成殿是庙内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建筑。殿前月台高峙,宽阔平整,平面呈正方形。月台边沿置汉白玉栏杆、栏板、望柱,中间设置御道,浮雕二龙戏珠图案,两侧双层五步踏跺砌筑规整。台前放置着汉白玉石香炉。大殿筑于1米高的石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柱础覆盆式,上雕覆莲瓣,花瓣较大,刻制粗略,为金元时期的风格。前檐木质圆柱粗壮挺拔,侧角升起明显。斗拱四铺作出单昂,转角作出45°斜拱斜昂,斗拱肥硕,敦厚有力。明间檐下悬挂木制牌匾一块,蓝底金字“大成殿”三字耀眼夺目。殿内用前金柱两根,柱面上绘制飞龙盘绕,腾云驾雾,海潮翻滚等图案,绘技精湛,具有动感,梁架自然弯曲,明间两枪为方形,次稍间为圆形。殿顶用红色琉璃脊兽、筒板瓦装修,脊刹、戗脊上饰物排列有序,造形生动。四个角神悬于半空,威严神气,风铃声声,极具古刹风韵。殿中央神台上,塑孔夫子圣像,手持朝板,垂足高坐于神台之上。两侧塑孔及、曾参、颜回等弟子贤孙。尊尊彩塑,神态端庄,庄重肃穆。三面山墙新近绘制了“折中六艺”、“夫子博学”、“弟子三千”、“孔门受业”等弘扬孔子业绩的大型壁画,布局有致,色彩淡雅,人物故事交错,表现内容极为丰富。 庙院存元、明、清时期赐封碑、重修碑5通及近年来出土的墓志铭10方,以供观赏与考证。现已辟为潞城市文物博物管理所所址。 联系电话:0355-6762246 地址:潞城市政府前广场上 关服务设施:停车可在广场附近;加油在市里的四海加油城;附近的医院是市职工医院和市中医院;旁边有中行、农行、建行。 交通:在长治市区乘13路车可直达潞城市,13路会在市政府前广场停车,李庄文庙需要在潞城市内可乘出租前往,起步价4元。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潞城高山流水旅游风景区 | 潞城高山流水旅游风景区 高山流水旅游风景区位于潞城市区东北25公里的辛安泉镇境内,地处潞城、黎城,平顺三县交界,紧邻309国道,是华北唯一的竹筏漂流,景区设置3个码头,北起309国道赵店桥,南至千年古刹原起寺,全长11.5公里,河道落差40米,水量充足,河道开阔,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在我国北方地区实属罕见,堪称华北第一漂。 乘竹阀漂流而下,浪花飞溅,热情飞扬,惊而不险,心旷神怡,路遇太行奇观——辛安瀑布飞天而降,竹筏穿过,水帘悬流,别有一番韵味,2006年“五一”期间,还新增了山妹划排,民歌对唱,使游客尽情领略山水风光的同时,听一听华北民歌,感受浊漳河畔姑娘小伙的热情与淳朴。 大型泉水浴场是高山流水又一个水上旅游项目,该浴场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人们在这里可以无拘无束纵情遨游。阳光、沙滩、泉水,宛如来到了江南海滨。该浴场占地23000平方米,水域面积17000平方米,沙滩面积34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游泳。该浴场用水全部是无污染的纯天然地下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水温适中,水质晶莹剔透,是一个健康无污染的最佳游泳场所。 南流涌泉泉涌如沸,俯身泉边,沁肺爽心,四周毛竹葱郁,芦苇青青,若站在泉眼边击石、拍掌,泉水随声波强弱喷涌起伏,或大或小,也称“声控涌泉”。 位于景区2号码头的万泉河宾馆设施齐全,林中茅屋别具特色,环境幽雅,可容纳百余人就餐住宿,有农家饭菜和当地特产三文鱼,游客既可在宾馆小憩,又可享受到新鲜美味。 高山流水景区内绿树成荫,百花盛开,飞鸟幽鸣,鸳鸯相戏,真是一派自然和谐的田园美景。景区内种植的百亩桃林一望无边,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斗妍,游客春季里看桃花,秋季里搞采摘的最佳选择。绿水环绕,青山相依,再加上姹紫嫣红的花儿,宁静的田园小木屋,若您身临其境确有回归自然,悠闲自在的惬意。 电话:0355-6762526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广志山 | 介 绍: 广志山俗称广志垴,又名中阳山,位于黎城与襄垣两县搭界处,海拔1807米。此山巍峨险峻,峭壁如削,峰头耸入天际。 每当春夏之际,此地林木青翠,鸟语花香,景色十分迷人,在这苍山翠松之间,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刹——老君庙。老君庙始建于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是上党地区员古老的寺庙之一。供奉的乃是道教鼻祖、曾将孙悟空炼成钢筋铁骨、火眼金晴的太上老君。老君庙现存梳妆楼、戏楼和厢房数间。 从老君庙沿山径小路攀援上山,山石层层叠叠,青苍扑野。约行二里许,便可直达峰巅,峰尖有二个,相距20余米,中间有一条高达9米的人造天桥相接。这两个峰顶,高接云天,上面分别建玉皇殿和碧霞宫一座,相互辉映,蔚为壮观。隔日登临山巅,放眼远眺,八百里太行干山万壑,峰峦叠翠。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两次传统庙会,规模盛大,香客无数。广志山不仅有着秀丽的风光和优美的民间传说,它更是—座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胜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开来华北前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后方医院就驻扎在这里。 山西长治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青口村 |
---- |
庄头村 |
---- |
黄牛蹄村 |
---- |
秦家庄村 |
---- |
盘石头村 |
---- |
赵庄村 |
---- |
南桃村 |
---- |
李庄村 |
---- |
王家庄村 |
---- |
上黄村 |
---- |
南花占村 |
---- |
土脚村 |
---- |
下黄村 |
---- |
下河村 |
---- |
辽河头村 |
---- |
辽河村 |
---- |
辛安村 |
---- |
南庄村 |
---- |
安陵村 |
---- |
岭后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