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城

晋城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皇城相府(国家AAAA景区),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皇城相府是国家AAAAA景区,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历经3年,投资2.8亿元,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升级,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继云冈石窟、五台山之后,成为我省第3家AAAAA景区。2011年1月14日,国家旅游局在京为举行AAAAA景区授牌仪式,2011年2月22日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5-景区正式挂牌。  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皇城相府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  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地理环境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东与河南省焦作市毗皇城相府  邻,南与古都洛阳接壤,西与山西省的临汾市、侯马市相交,北与山西省长治市紧连,目前亚洲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站——阳城电厂近在咫尺,通讯网络覆盖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晋阳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交通条件便利。  皇城村居住着234户,680余口人家,耕种着480亩土地,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地下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地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办了煤炭开采,轻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种产业。皇城相府2001年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新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目前,皇城相府每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皇城相府已成为太行山上一朵绚丽的奇葩,黄河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陈廷敬 (1639~1712)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他与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体相切磋,与著名诗人王士祯以诗唱和,“皆能得其深处,而面目各不相假”。他写的《晋国》一诗:“晋国强天下,秦兵限域…… 详细++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陈廷敬 (1639~1712)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他与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体相切磋,与著名诗人王士祯以诗唱和,“皆能得其深处,而面目各不相假”。他写的《晋国》一诗:“晋国强天下,秦兵限域…… 详细++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蟒河自然保护区

蟒河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蟒河旅游自然保护区。蟒河位于阳城县南40公里的森林境内,南与河南省济源接壤,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叠障、山色清翠,有如天的望蟒孤峰,急流似箭的泉水,飞雪溅银的瀑布,憨鞠的猕猴。莲花峰、水帘洞、仙人桥、翡翠池景色相连,处处同古老动人的民间传说相联系。区里主要景点梦山,四季云雾缠绕,植披霞盖。置身山顶,极目远眺,只见重重山影似龙腾虎跃,片片松柏如万里波涛。百丈悬崖处怪石嶙峋、山涧幽谷中泉清鸟鸣,参天古树挺拔俊秀,妩媚山花争奇斗艳。置身于蟒河谷之中,令人陶醉,使之心旷神怡。蟒河又是自然保护区,区内除珍稀动物弥猴外,还有娃娃鱼、金雕、金钱豹、菜花蛇、大黑蝴蝶,稀有植物有山百树、颂春木、青檀、红豆杉等。这些动植物均为景区增加了观赏项目,增添了神秘色彩。境内交通便利,晋(城)阳(城)调整公路、阳(城)济(源)等级干线、阳(城)董(村)三级油路,巨景区较近景区周边各种公用,设施较为完善,住宿、饮食、邮电、购物、娱乐有一定规模,各项服务热忱周到,是游人观光、避署的最好去处。  蟒河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崦山、皇城,董封水上东园,云梦山、海会寺等。  皇城。位于阳城县东北40公里的黄城村。旧名中道庄,是清户部尚书《康熙字典》、《调文韵府》的作者陈廷敬的故居,因陈廷敬晚号“午亭山人”,康熙帝曾亲笔题写了“午亭山村”的巨幅匾额。皇城实为山城,全需约1.5万平方米,是一座枕山依水,坐东朝西的小城。该城由内外两城组成,由城系明崇祯六年建造,名曰:“斗筑居”飓城为康熙年间建造。陈廷敬的府弟就在这里。城内现存的祠堂、风月楼、冢宰弟、后花园、石碑坊、水井及城外座北朝南的书房院均为原建之物。城中现存康熙亲笔书碑石三块,分别为:“午亭山村”、“春归禾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董封水上乐园。在阳城县董封乡,面积200亩左右,水域宽广,水质清洌,游船划艇荡舟其间,是远近闻名的水上公园。现该公园已修建了其他配套设施,更进一步完善了景区的功能,为游人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该区内的云蒙山、小尖山更是神韵非风,令人神往。  崦山该景点以奇特著称,游览该景点仿佛置身于一个大盆之中,怪柏奇松遍布其间,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庙宇观点缀其间,更给这一大“盆景”增添了诗的情调。  云梦山。是蟒河景区的一大景观,该景点北有小尖山、西有鸡火山,其间铁盆嶂滴水成珠,是云蒙远眺的一大胜景。秀丽文化的云梦山似流动的,天然的画,处处引人入胜,令人留连忘返。  

青莲寺

青莲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5公里的陵石山中。  青莲寺下临丹河,背依高山而建,与中国古代“面山背水”的风水建筑观念十分吻合,整个寺院雄峻秀奇,别具风格,所临山崖的肢内的一池清水经年不涸不溢。摩崖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题记。寺院分为古青莲寺和新青莲寺两个部分。古青莲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赐名“青莲寺”。新青莲寺始建于隋唐,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赐名“福严禅院”。自唐代以后,历代均有所增建,院内古柏虬柯,银杏参天,幽雅素静。  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藏经楼、释迦殿、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僧舍,高低错落,左右分布对称。释迦殿古朴大方,雄伟壮观,悬檐歇山顶,头栱肥硕,飞檐腾空,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殿内塑释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贤二弟子,东西配殿楼上各塑广法天尊、十六罗汉和地藏菩萨、十殿阎罗,个个栩栩如生,威严肃穆。寺院东部一堵山崖壁立,崖上平坦如台,长宽各约丈余,相传是高僧慧远禅师注《涅槃经》的掷笔台,明朝王国光有诗云:“高僧云卧到莲宫,台上传经写色空。落笔山头乘鹤去,老松犹响雨苍风。”台南端建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东望,皓月从珏山峰间冉冉升起,故而名为“珏山吐月”,亭内壁上还嵌刻有许多历代文人墨客赏月的题诗,亭的梁架结构及石柱上题有崇宁、熙宁等年号,由此可知是宋代的建筑。寺内有还有许多唐、宋、明、清各代的碑刻,字体齐备。有真、草、隶、篆等。寺南大殿的唐碑上刻有唐宝历元年(825年)“硖石寺大随元法师遗迹记”佛殿图,比西安大雁塔阴刻佛殿图稍晚,在建筑史上具有很高价值。(国家文物局)  

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

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距县城56公里处的“中国农耕文明发源地”下川村一带。景区坐落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抱,海拔2358米的晋西南最高峰—历山。景区覆盖了中条山脉上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由舜王坪草原、舜王故道、娥皇谷、女英峡、下川遗址、历山古村落五大景点组成。拥有华北平原上唯一的一块万亩亚高山草原和华北地区最后一块原始森林。沁水历山景区是中国温带到亚热带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沁水历山“奇峰峭壁、碧潭飞瀑、云岚霞雾”与“高山草原、古木异植,药草奇花”并存的大观气象。高达97%的植被覆盖率和1000余米的海拔落差,使区内各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给予旅行者一天之内游历四季山水的奇特感受。在这里“雄、奇、险、阔”的自然山水景观和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云山、雾海、日出、流霞”景象相伴相生,相得益彰,既体现为北方的雄浑博大,又展示出江南的幽静秀美。沁水历山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舜耕治和编制24节气前身《七十二侯》物侯历的地方。这里的山民至今仍居住在由木、石、土、草构筑的形制独特的晋西南传统民居里,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农耕习惯,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古朴民风。他们以舜为先祖,承继舜时代的遗风,为人勤劳而朴素。景区内舜的传说及中国农耕文化的印迹随处可见。沁水历山景区“水净无垢、天蓝无霾、气爽无尘”环境宜人,人文深厚,是您旅行、度假、养生、健身探险、考古、摄影、采风、静心、发呆,感受晋西南民俗民风,体验晋西南美食文化的绝好去处。沁水历山国家自然保护级风景区静候您的到来!

珏山

珏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珏山风景旅游区位于晋城市区东南20公里的丹河南岸,东至马鞍山岭,南至风门岭,西至圪针岭,北至西交河公路段,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与青莲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脉相承,是泽州境内古往今来闻名遐迩的名胜风景区。  珏山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一对碧玉,故名珏山,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早在东汉时期,就被辟为道场,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道教道场,被称为“晋地奥室”、“文峰奥区”,为真武大帝的镇守之所,与武当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历经数百年,依山就势建起了一、二、三天门、灵官殿、真武宫、玄武庙、南顶五佛寺等楼观亭廊庙宇。  珏山胜境: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珏山钟灵毓秀,自然景观迷人,人文内涵丰厚。山上松柏悬崖,林壑深蔚,游人不绝如蚁,接踵摩肩。自宋代起,历朝逐年在珏山双峰间建起玄帝殿、真武宫、灵官顶及一、二、三天门等。  珏山寺庙依山势而筑,远望凌空入云,殿角飞椽于绿树花草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山琼阁、海市蜃楼。二天门三百六十余级石阶,陡然直上,两边峭壁险峻,峡谷幽深,使游人于登山险趣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蕴。及至山顶,迎面是气势雄伟的南天门,依次而上二天门、三天门、过月亭、而后至双峰极顶的真武宫和灵官顶。     金村镇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金村公社,1989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8公里。面积44.8平方公里,人口2.5万。207国道过境。辖金村、霍秀、龙化、湛家、侯匠、孟匠、枣园、小刘家川、大岭头、武庄、岳匠、背阴、崔庄、黄头、底城、赵庄、东下庄、东北村、东南村、岭西、柳泉、山头、俘山街、东窳、神南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冶炼、铸造、运输、建材业为主。农业主…… 详细++

丹朱岭工业旅游区

丹朱岭工业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丹朱岭工业旅游区为公司对邻近矿区的釜山水库进行改造,新修了“湖弯”、“财弯”、“清弯”等“十八弯”美景;利用废弃的矿井,建成井下游览区和集安全培训、灾难模拟为一体的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基地,以井下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为内涵,采用声、光、电、雾、轻质材料,模拟出瓦斯0、冒顶、透水等事故发生场景,并引入“让游客一起参加应对灾害事故”的理念和形式,使游客真切体验到矿工的井下生产过程,了解煤矿事故发生的大概原因,充分领略煤矿安全的重要性。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先生,就曾对景区题赞:“严冬冰寒暖意浓,酷夏庇荫不胜凉”,并称之为“小长春”。  景区地址高平市寺庄镇釜山村北  最佳旅游时间全年  开放时间8:00——18:00  景区门票旺季:60元/人(4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50元/人(11月1日至3月31日)  交通信息公交:高平市已开通直接达到景区的公交车。自驾:1、太原方向的游客:二广高速(高平口)--沿207国道向西北方向行驶18公里2、北京方向的游客:京大高速(大同口)--二广高速(高平口)--沿207国道向西北方向行驶18公里3、河北方向的游客:京昆高速(小店口)--二广高速(高平口)--沿207国道向西北方向行驶18公里  旅游提示1、景区电话:00356—5835007;2、周边景区有大粮山、皇城相府生态园、珏山、棋子山;3、景区内有停车场,可免费停放车辆。  

天官王府旅游区

天官王府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官王府旅游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交通便利,距县城仅15分钟车程。全村350户,980口人,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上庄村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从明朝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里,共走出了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有数百人之多,特别是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这个只有几百口人的小山村,竟一榜出了王兰彰和王润身一门两位进士,轰动了朝野。当时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文的鼎盛。  上庄天官王府是明代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官至刑部尚书、两京户部尚书、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历经三朝,曾辅佐明王朝达四十年之久的重臣王国光及其后人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宅民居建筑群。始建于宋、金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内部0高耸,官宅豪华,民居典雅,古庙森严,现保存有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余处,涵盖了住宅、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国内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两代留存的官宅民居和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樊家庄园”。这里的建筑横跨历史700余年,是全国仅有的一个四朝古村,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寻古探幽的绝好去处,有“中华民居博物馆”之美称。这里也是电影《烽火别恋》和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三滴血》的重要外景拍摄地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走进上庄村,就是穿越了一部从元代到民国中国北方乡村演变过程的历史画卷。  联系电话:0356——4819353

王莽岭风景区

王莽岭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看 点:    王莽岭险峰幻叠,云海浩翰,瞬息万变被之为“云山幻影”。同时日出也是他的一大壮观,一如泰顶。 景区内另有许多天然溶洞,如黄龙洞、苍龙洞、黄巢洞、新砦洞等。还有一条深800多米、延伸15公里、深邃幽长的大峡谷穿村而过,堪称一绝。 介 绍: 王莽岭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境内,包括华北最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王莽岭、世界围棋起源地棋子山、世界奇观挂壁公路和世外桃源锡崖沟等。 景区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是太行山风光的典型代表。最高海拔1665米,最低处仅800米。境内植被茂密,覆盖率达96%,暑期气温保持在180C—200C之间,素有“清凉圣境”之美誉。山上由下气候迥异,气象变化万千,一年四季皆为旅游胜地。 王莽岭的山脚下座落着美丽的锡崖沟,因传说仙人道士曾在这里冶锡炼丹而得名。在锡崖沟的周围,有四大山系,东有马东岭,西有桦山,南有青峰围,北有王莽岭。在锡崖沟的大山谷中,从北到南分布着17个自然村。  门 票/开 放 时 间: 60元    山西晋城市王莽岭风景区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氏民居内有典型的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来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书画工艺、壁画、皇赐金匾、石器雕物等等。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永乐四年(1406),柳宗元后裔耕读发家,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的文兴村修一进十三院的文人府邸,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其建筑工艺高超,建筑风格独特,融明清建筑艺术精华为一体,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身,同时异常巧妙地将皇宫建筑工艺运用到民间,真实记载了百世书香文人做官的历史,深刻地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社会发展的本质,实为中华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绝品。  柳氏民居建筑共分三部分。村东端为外府区,包括柳氏词堂、虞帝庙、文庙、纸帛楼、天子殿、圣庙、柴房和左、右过亭等;村北端为内府区,包括府内环形小街、小戏台、司马第、中宪第、武德第、承德第、因秀楼、地道口、赏景亭、观河亭、后花园、府门楼等;中间区为内外府相接处,主要是文昌阁、校场、府外门楼和两个高大壮观的石牌坊构成的内街。  门票/开放时间:30元/人    山西晋城市柳氏民居   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境内。以“柳氏民居”出名,该居所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依山而建,起势作“凤凰展翅”,总占地面积达30余亩。整个建筑大体分为外府区、中部、内府区等三个部分。内府区为全封闭建筑,进入内府区只有两门可通,其四角有小戏台、观河亭、赏景亭、府门楼等。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后人曾在山西沁水县境内的“柳氏民居”聚居数百年。“柳氏民居”位于…… 详细++

孙文龙纪念馆

孙文龙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晋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曾经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思想超前,在阳城县寺头乡这片土地上开创了种植苹果的先河,给当地人民栽上了摇钱树;他树旗标帆,栽桑养蚕,使阳城成为“山西之首,华北之冠”;他敢为人先、大胆创新,高寒山区试种棉花成功,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与赞扬。他就是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人--孙文龙。他,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57年响应党的号召,主动申请返回阳城支援农村建设,先后任乡长、公社书记、县革委会主任,连任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县委书记。1982年因公殉职,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孙文龙纪念馆。  景区地址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  最佳旅游时间3月——10月  开放时间8:00——18:00  景区门票门票:免票  交通信息自驾:1、太原方向的游客:二广高速(晋城口)--晋阳高速(阳城口)--阳杨线(向西南方向行驶至河北镇)2、北京方向的游客:京大高速(大同口)--二广高速(晋城口)--晋阳高速(阳城口)--阳杨线(向西南方向行驶至河北镇)3、河北方向的游客:京昆高速(小店口)--二广高速(晋城口)--晋阳高速(阳城口)--阳杨线(向西南方向行驶至河北镇)  旅游提示1、景区电话:0356-4923299;2、导服费用:38元(50人以上),28元(50人以下);3、周边景区有皇城相府生态园、山里泉风景区、海会寺、柳氏民居。    信息来源: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孤堆底村  孤堆底村位于阳城县城南15公里处,全村178户,413口人,耕地960亩。全村现有党员29人,设6个村民小组。村东的“孙文龙纪念馆”是我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教育基地”,被晋城市、阳城县两级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村以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2010年全年经济总收入达到178万…… 详细++  信息来源: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长平古战场遗址

长平古战场遗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平之战遗址位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  传说:相传长平大战后,赵庄村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EmperorYanculturalrelicinMt.yangtou)位于晋城市区北35公里的高平市神农镇,华夏始祖一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迹遗址,在全镇境内分布广泛,多达40余处。这里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这里传颂着“精卫填海”的美妙故事,这里有炎帝居住过的羊头山,有举国无双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宫内的雕花石础和正殿“西游记”木雕图案,为国内现存雕刻之精品。      谢淳 (?~1129)  谢淳(?~1129) 字景祥,宋浏阳人。以才勇为众所推。南宋建炎三年(1129),潭州(今长沙)兵变,肆行焚掠。帅臣向子湮命通判州事孟彦卿招安。不久,溃兵杜彦人浏阳,孟战败被杀。向又命通判州事赵民彦率军御叛兵,未能取胜。时谢淳率民兵为前锋助赵战,手刃数十人,力屈被执,为叛所害。事闻,朝廷赠成忠郎,官其子唏古。…… 详细++  谢淳 (?~1129)  谢淳(?~1129) 字景祥,宋浏阳人。以才勇为众所推。南宋建炎三年(1129),潭州(今长沙)兵变,肆行焚掠。帅臣向子湮命通判州事孟彦卿招安。不久,溃兵杜彦人浏阳,孟战败被杀。向又命通判州事赵民彦率军御叛兵,未能取胜。时谢淳率民兵为前锋助赵战,手刃数十人,力屈被执,为叛所害。事闻,朝廷赠成忠郎,官其子唏古。…… 详细++

大粮山景区

大粮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粮山景区     大粮山景区位于高平市米山镇,北倚七佛山,东接定林寺,南临曲坪线,西望高速路,距市区1公里。长平之战时,这里曾是赵军的指挥中心、了望台、粮仓等所在地。赵将廉颇在此驻扎两年之久,演绎了以沙代粮、蒙骗秦军的历史故事。为了纪念廉颇老将,当地群众于明朝嘉靖年间修建了廉颇庙,后庙宇毁于历代战火。“大粮积雪”为高平八大景之一,闻名遐迩。     米山镇  米山镇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市区东5公里处,总面积69.67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9061户,35019口人,其中农业人口33706口人,非农业人口1476人,镇政府驻米山村。 米山镇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已成集镇,成为长平之战赵军指挥中心。唐武德年间,置州建制,是远近闻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代的翰林学史、明史编修副总裁刘虞…… 详细++

阳城海会寺

阳城海会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会寺亦名龙泉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大桥村西,为阳城县境内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赖赐名额为“龙泉寺”,后历代重修,增修,规模宏大,明清之遐迩闻名。  海会寺亦名龙泉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大桥村西,为阳城县境内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赖赐名额为“龙泉寺”,后历代重修,增修,规模宏大,明清之遐迩闻名。解放前后损坏严重,现存多为明清遗物。双塔为现存的主要建筑,由宋代砖塔和明代舍利塔构成。明代舍利塔,八角十三级,高约40米。下部三层围成八角城垛式,第十层支出平座,上置八根擎檐柱,成为高塔中的一层空中楼阁,并在此层重点使用琉璃构件,塔每层各面均仿照宋塔设置佛龛,并局部使用琉璃。2006年05月25日,海会寺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海会寺景区是一座唐宋帝王两赐名额的千年古刹.整个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九曲龙泉,绿水潺潺;擎天双塔,巍峨壮观;殿宇佛阁,古建丛集;池沼湖瀑,景观林立.历来为古泽州观光旅游、休闲避暑、诵经拜佛、读书讲学的名胜地。  历史沿革  9寺院创建于隋代,唐代已颇具规模。唐昭宗李晔先赐“龙泉禅院”,后宋太宗赵光义又“赦赐海会寺为额”。明清是寺院的鼎盛时期。  景区内先存古建有建于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的舍利塔;建于嘉靖、隆庆年间(公元1565年——1568年)的如来塔。有重建于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的大雄宝殿。另外还有钟鼓楼、四大天王殿、药师殿、毗卢阁、十阎王殿、卧佛殿、观音殿、文武圣神殿。寺内先存古建体现了唐宋直到明清各个朝代的不同建筑风格,特别是被古建专家赞誉为“海会寺  国之瑰宝”的琉璃悬阁宝塔,是中国楼阁式塔中的佳例。塔高五十多米高,八角十三层,在第十层向外在支出一圈琉璃悬阁,游人可登塔在此凭栏眺望,一览太行美景。寺内著名的景观有“海会龙湫”、“流觞曲水”、“龙涎飞瀑”等。  寺内还有一处海会别院,为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张慎言读书讲学之所。明清这里曾出现过一位大学士、三位尚书、几十名进士、几百名举人,是当时阳城一所辉煌的书院。  寺内现存五代至清代的碑额近百块,其中不少名人的诗文和手迹石刻。寺内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海会寺既是古刹名寺,又是书院学府,也是风景名胜。曾专列条目向海内外游人推荐。海会寺景区位于华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所在地北留镇,北距皇城相府1公里,是一座唐宋帝王两赐名额的千年古刹。196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对外开放,是太行山中的名刹。景区分为寺庙区、双塔区和古典园林区,有九曲龙泉、滴水观音、大雄殿、药师殿、白兔衔经等景观48处。  寺院依山傍水,寺内池沼成串,绿水潺潺,熔佛教文化、书院文化、林园文化于一炉,风景秀丽独特,总占地面积3.48万平方米,原名郭谷院。据《阳城县志》载,海会寺唐初已有僧人,创建年代最迟在隋代。现存碑碣中有一个关于寺院创建的白兔衔经的神话传说,但没有准切的创建年代记载。有确切年代的,是乾宁元年(894)十月二十五日,唐昭宗“遂降敕文,额为‘龙泉禅院’”。太平兴国七年(982)三月初三,宋太宗又敕赐“海会寺名额”。所以海会寺,又名龙泉寺,两个寺名都是帝王所赐,就从唐昭宗赐名算起,至今也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寺内景点  海会双塔:  海会寺塔院,两进院落,院内矗立着海会寺的标志性建筑——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赞誉为“国之珍宝”的海会双塔。  这座丰腴古朴的砖塔,创建于唐末梁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塔为六角十级,高二十余米,塔内空阔,交叉辟有门洞,壁画满镶三排规整的小像,工艺精湛,造型古朴。塔外砖壁密布佛龛,龛内嵌满坐佛,因此又称“千佛塔”。这塔原是顺慜禅师圆寂后,他的弟子们为他建造的“舍利塔”。  这座瘦俏玲珑的琉璃塔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仿照西湖南面月轮山的六和塔建造的。此塔为八角十三层,高五十多米,塔的各层都设有内室,在内室之外厚厚的塔壁中辟有螺旋形通海会寺  道,通道中有砖砌台阶,盘旋而上可直达塔顶,外观八角形,层层向上递减,各层斗拱、重檐和塔身三者之间,在尺度投影设计上非常适度。每层檐角还有铁铃,每当微风吹拂,能听到悦耳的声响,这些都是西湖六和塔之处。但此塔在仿造的同时又有创新,这座塔比六和塔更加精美、俏丽,建造者在塔身增施了许多琉璃构件,使这座琉璃宝塔更加流光溢彩。特别是在塔的第十层向外支出一圈平座,并围以琉璃栏杆,形成了一座瑰丽的悬空楼阁。中国古塔专家张驭寰教授在《中国文物报》上撰文称:“这在北方的楼阁式塔中也是唯一佳例。”  大雄殿:  寺内有金、元、明、清的佛殿,是一组很有价值的古建筑群。佛殿中轴线东西侧有两处古典园林区,充分利用龙泉水为潭、为池、为沼、为湖、为瀑、为流觞曲水,为黄河九湾,使寺院灵气大增。徜徉其间,不仅能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也能感受到园林文化的气息。而重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的大雄宝殿。门上殿额为明代“天下第一清官”、佥都御史杨继宗亲笔书写,字迹浑厚,遒劲有力。这座大雄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悬山式屋顶,彩色琉璃屋脊,斗拱出挑,翼角高翘,富丽堂皇。  海会龙湫:  “海会龙湫”:古为阳城八景之一。在寺院北边的大雄殿后有一股泉水,水位很高,水量很大。泉水从地面流过来,在这里从一个巨大的龙口中喷涌而出,泻入这个十角深潭,形成一道飞瀑,十分壮观。清朝顺治年间,阳城县令陈国珍曾经写过《海会龙湫赋》。清朝雍正年间泽州知府朱樟到此游览,也曾经发出过:“雁荡曾劳山水梦,忧如身到大龙湫“的感叹。朱樟是浙江钱塘人,他把这里的山水与浙江的雁荡山相提并论,把海会龙湫比作雁荡山的名胜大龙湫,可见当年海会龙湫的胜况。  龙泉:  “海会龙泉”:一千多年前在此建寺,即因寺中的池沼湖塘都由此泉而派生,所以唐昭宗李晔赐额“龙泉禅院”,海会寺在唐代称龙泉禅寺。寺院建在华阳山九脉汇合之处,古称九龙回头。寺中有龙泉,当年“龙泉”之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其流汤汤”。泉水“夏寒疑冰,冬温若沸,比镜莹澈,同醴甘香”。  流觞曲水亭:  “曲水流觞亭”。我国古代有一种修禊的习俗,流觞曲水就是古人修禊活动的一个场所。引清流为曲水,招亲朋列坐四周,在水中放置酒杯,任其顺流飘荡。杯停在谁的身边,谁就饮酒吟诗。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古人修禊的盛况,列坐水渠旁一觞一咏的情趣,书圣王羲之在他的《兰亭集序》中作过淋漓尽致的描写。  海会别院:  海会寺别院:在海会寺中,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然而在明清两代,这里却是阳城一所最辉煌的书院。阳城明清名列三城,与韩城、桐城齐名,明清两代,阳城出进士120多名,其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海会寺周围的村庄。古代沁河两岸文人鼎盛,从这里走出的王国光、陈廷敬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后在全国各地任职,他们的成名影响了周围的读书人,他们的莅临又吸引了周围的文人。因此这里成了文人学子聚会的中心,从明至清,这里先后有不少诗社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樊南诗社”、“梅花诗社”、“七逸老人诗社”,他们都留有大量的诗篇。阳城海会寺 阳城海会寺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至清  地址: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湘峪村,原名相谷村。为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孙氏兄弟的故里。因孙鼎相在兄弟行第三,其故居便称“三都堂”,又称“三都古城”。始建年代不详,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  古堡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面积约32500平方米。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古城依山而建,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内主要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筑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设施。另外还有孙居相墓等。

沁水示范牧场

沁水示范牧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沁水示范牧场是1980年5月,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出访新西兰期间,与新西兰政府商谈,双方合作在中国北方农区建设的一个示范牧场。杨址位于山西省的沁水、安泽、浮山三县交界处的沁水县郑庄镇杨家河村。1986年5月,中新双方合同期满,正式移交给中方经营。目前,全场总占地面积3万余亩,建筑面积4348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410万元。现有改良草场11310亩,饲料生产基地1000多亩,围栏125公里,有各种农牧机械12种43名(件)。  该牧场拥有固定资产610万元,职工37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的9人。是国家项目引进优良种羊的保种场,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安排的安哥拉毛用山羊、夏洛莱绵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等世界优良品种羊的引种、保种和扩繁任务。分别被省农业厅、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重点种畜禽场。是培育、选育新品种和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基地。  

晋城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区 晋城博物馆 景德桥 长平之战遗址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 晋城天坛山 晋城龙岩寺 晋城烈士陵园 皇城相府 青莲寺 柳氏民居 王莽岭风景区 天官王府旅游区 珏山 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 丹朱岭工业旅游区 蟒河自然保护区
沁水县 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 柳氏民居 湘峪古堡 沁水示范牧场 三都古城堡 郭壁村古建筑群 窦庄古建筑群 西文兴村 赵树理故居 汤王庙 涧河狩猎区 山岩景区 下川遗址 八里坪遗址 沁水石塔 沁水抗大太岳分校旧址
阳城县 皇城相府 天官王府旅游区 蟒河自然保护区 孙文龙纪念馆 阳城海会寺 晋豫边抗日纪念馆 潘家庄园 阳城太岳烈士陵园 砥洎城 九女仙湖 九女湖 陈廷敬故居 阳城开福寺 横河红沙峡谷 郭峪古城 郭峪村古建筑群
陵川县 王莽岭风景区 棋子山 凤凰欢乐谷 锡崖沟 黄围山 陵川龙岩寺 陵川崇安寺 西溪二仙庙 小会岭二仙庙 三圣瑞现塔 北吉祥寺 陵川崔府君庙 北马玉皇庙 南吉祥寺 塔水河遗址 南神头二仙庙
泽州县 青莲寺 珏山 山里泉 高都景德寺 泽州玉皇庙 谢家大院 景德寺 河底成汤庙 泽州岱庙 西顿济渎庙 川底佛堂 府城关帝庙 泽州崇寿寺 晋城二仙庙 大阳汤帝庙 碧落寺
高平市 丹朱岭工业旅游区 长平古战场遗址 大粮山景区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高平开化寺 建南济渎庙 羊头山石窟 高平炎帝陵 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高平金峰寺 姬氏民居 古中庙 清梦观 高平嘉祥寺 石末宣圣庙 高平定林寺

晋城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