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常乾坤 (1904~1973)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常乾坤(1904-1973),山西省垣曲县王茅镇下毫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创建者之一。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常乾坤,一九二五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考入广州航空学校,同年赴苏联入红军航空学校学习。毕业后任苏联红军独立航空队准校领航员。一九三三年入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一九三八年回国。抗日战争时期,任迪化(今乌鲁木齐)新兵营航空理论教员,八路军航空工程学校教务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大队长,延安军事学院大队长,军委俄文学校处处长,军委总参谋部高级参谋。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军委航空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工程学院院长和政治委员、空军军事科研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日于北京病逝。 [以上内容由"remandu2"分享。] |
赵载 (1481~154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赵载(1481年~1543年),原名君琰,垣曲县北羊村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进士,帝赐名载。载自幼聪敏,不类群童,3岁识字,百试而无一差,7岁读经书,一览成诵,有“奇童”之称。正德九年(1514年),任户部主事、员外郎中,奉命督漕运。上疏言漕运利弊,凡所陈事,上皆采纳。嘉靖二年(1523年)升陕西参议。次年升按察司副使。七年(1528年)升佥都御史、甘肃巡抚。十四年(1535年)升南京督察院副督御史。次年,升为操江都御史。 载在陕西边界从政12年,功绩卓著。赴任时,边疆多事,亲朋劝阻,载义无反顾,毅然就道。到任后,兴屯练兵,开盐招商,兵强马壮,军威大振。异族白章犯境,斩首200余级,获粮2000万石、马5000余匹。上嘉其功,赏白金20、豸服2袭。载乘胜前进,所向皆克。番人牙木兰、贴木哥等各率众归降。帝赏白金30、豸服3袭。又赏白金50、豸服5袭者两次。满朝文武称载为“万里之长城,极边之砥柱,济世之奇才,用时之伟器,十年边地久抒经济之远猷,万里城中坐策安攘之伟绩”。 嘉靖中叶,帝曾赐建赵家楼于县城(今古城)内,楼高12层,金碧辉煌,名噪一时。 载一生著书甚丰,惜屡经战乱遗失无存。现有《督府奏议》、《累世忠贞录》、《忠贞史录》等集传世。载工于诗赋,对垣曲八景,均有所咏。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载因公积劳成疾。还乡后,帝怜念功臣,欲来垣曲探病。载于陈村兴建皇庙,备迎圣驾。不幸于同年10月25日病逝,终年62岁。上闻讣悼伤,赐“明敏刚正,屡著边功”悼念勋绩,特颂国葬之命,于陈村北麻姑山下择茔安葬。墓前竖有石门楼、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等。 来源: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以上内容由"想变公主"分享。] |
席泽宗 中国科学院院士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天文史学家 1927年6月9日生于山西垣曲。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天文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在古代天象纪录的现代应用、中国出土天文文献整理、天文学思想史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等领域都有突出贡献。提出了从史书中鉴别新星的7条标准和区别新星与超新星的2条标准,从中、朝、日3国的历史文献中找出90个疑似新星,其中有12个可能属于超新星,并讨论了这12个超新星和当今观测到的超新星遗迹以及射电源的关系。对马王堆出土的天文资料和敦煌卷子中的天文资料作了系统研究。其代表作为《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 2008年12月27日23点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以上内容由"kaihua"分享。] |
车敏瞧 (1912~2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车敏瞧(1912年-2005年),山西省垣曲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1937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是吉林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 物生平 1912年,车敏瞧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 1929年至1935年,在山西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学习。 1934年,参加中华民族抗日武装自卫会山西分会。 1936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党工作,6月加入中共青年团。 1937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 抗日战争时,车敏瞧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并长期坚持太行地区的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参加曲沃战役、垣曲解放战役、太原解放战役和西北、西南的进军。 朝鲜战争时,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回国后,被-任命为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文革期间,他遭受残酷破孩,但始终政治头脑清醒,不畏艰险,坚持真理。在1973年3月至1981年1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期间,他勇于保护干部,积极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进行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对迅速恢复办学秩序和提升办学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1年至1988年,车敏瞧同志任吉林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他认真落实-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大力改进提案工作,重视视察和调研,积极献计献策,为吉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5月离职后,他仍然关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多次向党中央和省委谏言。 2005年4月11日19时10分,车敏瞧将军在长春逝世,享年93岁。 [以上内容由"小猪"分享。] |
成枫涛 (1917~200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成枫涛同志生平(1917-2006)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内蒙古煤炭工业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中共包头市市委原第一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原内蒙古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委,副省级待遇离休干部成枫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3日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0岁。 成枫涛同志1917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上王村。1937年8月参加革命。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以前,曾先后任山西离石县牺盟工作团团长,晋西北牺盟总会组织部科长,新政权临县建设科长,临县专区经济中心局局长,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党校队部主任兼支部书记,丰凉县长,归绥县长,绥南专员公署副专员,绥南地委委员兼丰凉步兵大队长、丰凉支队政治部主任、绥南工委委员。在开展第二次绥包战役时,任第三兵团一纵队司令部随军工作团团长。1949年任绥蒙政府民政厅副厅长,1950年以后,先后任绥远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内蒙古政府工业部副部长、党组组员,内蒙古工业厅第一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内蒙古工交口肃反五人领导小组组长,内蒙古燃化厅第一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内蒙古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组组员、内蒙古自治区工交委员会副主任兼煤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1964年当选为内蒙古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内蒙古人民政府委员。1971年任内蒙古机械局局长、党委书记。1973年任内蒙古工交办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78年10月以后,先后任中共包头市委委员、常委、第二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包头市市委第一书记,包头军分区第一政治委员兼党委第一书记,包头科学普及协会主席。1979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1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12月当选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9年12月离职休养。 西安事变后,成枫涛同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由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作了大量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成枫涛同志参加了对日寇的大青山反扫荡战斗。经过同敌人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大青山反扫荡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成枫涛同志作为绥南专署的副专员,经受住了敌后游击战争的严酷考验。1949年10月1日,成枫涛同志应邀参加了北京天安门开国大典。 全国解放后,成枫涛同志在内蒙古工交战线上,特别是在轻纺、冶金、电力、煤炭和机械等部门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文革”期间,成枫涛同志蒙受不白之冤,被停职、关押、批斗,并有多名亲友受到株连,惨遭破孩和打击,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但他始终表现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坚定立场和崇高品德。 成枫涛同志离职休养后,仍然关心着党的事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成枫涛同志始终不渝地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原则,为官清廉,秉公办事,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实事求是,平易近人,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薄名利,对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 成枫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党员。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以上内容由"那时候天总是很蓝"分享。] |
李希莲 (1914~198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希莲(1914~1980年),曾名吕彬,民国3年(1914年)生于山西省恒曲县同善乡刘村的贫苦农家。民国11年入刘村小学读书,民国19年高小毕业。民国25年,在刘村小学协理教学,并任中共领导的牺盟会小组长。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年,由中共组织介绍北上加入抗大阳城六区泗滩河十八兵站时,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因未暴露身份不久获释。在日军大举进攻中条山时,即与地方革命同志共组抗日游击队。民国31年,与中共打入敌人精建会组织的李青等同志组成恒曲第二区抗日区分所,开展抗日活动。民国37年任恒曲县政府秘书。民国38年3月,任南下长江支队恒曲中队小组长。同年10月,随军南下至福建省寿宁县。 1949年10月至1954年11月,相继担任寿宁县人民政府秘书、代理县长、县长等职。 1954年底至1960年3月,任福安专员公署秘书主任。1960年4月升任专署副专员。1968~1972年,因受“文革”的冲击,曾一度被停职。至1972年9月改任宁德地区革委会政治处民事组组长,1973年底改任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 1975年10月,希莲调任中共宁德地委-部部长,此后相继兼任宁德地区侨务办公室、外事办公室、援外办公室主任。此期间,他所主持的工作繁多,但均能不辞辛劳,克尽职守。1978年开始,他主持全区“右派”的摘帽改正工作。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涉及的范围广、人数多,情况错综复杂。他坚决贯彻中央政策,深入调查,倾注全副心力。他收到“摘帽对象”的来信,大多亲自审阅后嘱人及时处理;对于来访者,他热情接待,耐心劝导安慰,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经二年多的努力,为全区600多名错划的右派分子摘帽。随后,他又与办公室人员做大量安置工作。对极少数摘帽对象原单位持异议的,他派专人前往调查、甄别,确系错划者坚决按中共的政策予以彻底改正。 1980年,希莲亲抓落实侨务、援外和宗教政策。在闽东,自清末至解放前夕,有些人迫于生计出洋谋生,已落籍他国(少数人后来成为侨居国的社会名士)。其间也有一定数量的去台人员。这些人的眷属大多留居中国大陆,成为后来的侨眷、侨属和台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改中,这些眷属中的部分人家庭成份偏高,其房宅被分配给无房的贫苦人。希莲派员在全区范围内摸底落实,并按照中共的有关政策规定,动员现居者将房屋退还原主,其间曾动用专项资金300多万元人民币作为搬家费和华侨房屋修葺费。搬迁户出现抵触情绪,希莲就派人上门耐心说服,宣传国家政策,终使其心悦诚服地迁出。如现-民党资深人士何宜武等人的旧居就是在此时退还的。此举深获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的赞许。他们中有些人陆续回乡探亲,并投资故乡建设,为振兴闽东经济作出贡献。随后,希莲主持省里下达给闽东地区的援外工作:帮助阿富汗种茶、圭亚那种水稻及非洲几个国家发展医疗和修筑坦赞铁路、南也门公路等。他对援外人员严格把关,遴选出政治素质好、技术过硬专家和技术人员组队出国。这些援外人员以其吃苦耐劳、勤勉敬业和优秀技术,深得受援国的好评。援外人员在国外长达二三年,他们在闽东或外地的家属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希莲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逢年过节总是亲自或嘱人登门慰问。此期间,希莲还遴选具有一定声望且通晓宗教知识的人士主持地、县宗教事务,并落实宗教房产政策,为闽东宗教界同国际宗教人士的交往打下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希莲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对部属要求严格,而又体贴入微。与身边工作人员亲密无间,每逢春节回家过年,他总是事前为大家备车,届时亲自跑去送行。 1980年底希莲任宁德地区行署顾问,是年逝世。 [以上内容由"杨柳岸"分享。] |
文敏生 (1915~199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文敏生,男,汉族,山西垣曲县人,1915年10月出生,1936年2月参加革命,1937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出生1915年10月出生在山西垣曲县1941年任鄂中地委书记兼新四军五师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1945年任江汉区党委副书记兼江汉军区政治委员、鄂西北区党委第二副书记、鄂西北军区第二副政治委员兼组织部长、江汉二地委书记兼二军分区政治委员、湖北荆州地委书记兼荆州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公安部副部长、华南分局社会部长,边防军政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2月任广东省副省长1956年7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副省长1959年2月任省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1961年2月任河南省委常务书记1962年7月任省委常务书记,副省长1965年7月任河南省省长、省委第二书记1966年9月任省委代理第一书记。“文革”期间,受林彪、“-”一伙残酷打击破孩。后任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主任1979年1月平反后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兼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1981年3月任邮电部党组书记、部长1984年7月任顾问。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12、13届中顾委委员逝世1997年6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以上内容由"san.yong"分享。] |
潞潞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潞潞 (1956~) 原名杨潞生。山西垣曲人。198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74年赴山西寿阳插队务农,后历任《晋中报》,《山西文学》诗歌散文组长,山西省作协第三、四届理事、主席团委员,山西文学院副院长,专业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肩的雕塑》、《携带的花园》、《潞潞无题诗》、《老歌》等。诗《上海写意》获1985年赵树理文学奖一等奖,《枪族》获1987年《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诗《无题》获《人民文学》20世纪90年代优秀诗歌奖,《携带的花园》获山西省第三届文学艺术铜牌奖。 [以上内容由"老夫"分享。] |
谭文峰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谭文峰 (1959~) 山西垣曲人。高中毕业。1984年参加工作,历任垣曲县志党史办,县-办公室干事,县文联、副主席,《舜乡文学》常务主编,专业作家。垣曲县政协委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三级。著有小说集《乡殇》、《走过乡村》,电影文学剧本《红月亮》,报告文学《黑色梦》、《传播福音的人》、《开拓者的脚印》、《开创业绩的人们》等。短篇小说《仲夏的秋》获《小说选刊》传世藏书杯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扶贫纪事》获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并改编录制成电视系列剧《烟事》获华北地区电视剧短剧一等奖,中篇小说《窝头故事》获1989—1993年《山西文学》优秀小说奖。 [以上内容由"天崖回头客"分享。] |
李政文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政文,男,汉族,1952年2月生,山西垣曲县英言乡席坪村人,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在职大专学历。1971年10月中共山西省垣曲县委办事组、县人防办干事。1975年6月山西省垣曲县古城公社人武部长。1982年6月中共山西省垣曲县上壬公社党委副书记兼人武部长。1984年2月英言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乡长、党委书记,新城镇党委书记。1989年11月中共山西省平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1993年5月中共山西省平陆县委副书记,1994年3月中共山西省闻喜县委副书记、县长。1995年12月任中共山西省纪委常委;1996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纪委常委、秘书长。2000年10月任中共山西省纪委常委、太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2002年6月任中共山西省纪委常委,太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3年1月任山西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004年任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2006年10月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秘书长。2006年11月任山西省委常委、-部部长。2011年1月任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2012年1月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2013午1月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是山西省八次党代表会代表,省七次、八次党代会当选为省纪委委员,省十届人大代表。 [以上内容由"ylww"分享。] |
韩忠信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韩忠信(1947.11)男,山西省垣曲县人,196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196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电台台长、师政治部宣传科新闻干事、宣传干事、师党委学习秘书、团政治处宣传股长、营教导员、营党委书记、团党委委员、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科长、政治部党委委员、团政委、团党委书记、师党委委员。1986年9月转业到四川省直属机关工委,历任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组织部长、工委委员兼团工委书记、工委副书记;1993年5月任四川省达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93年8月任四川省巴中地区筹备领导小组组长。1993年9月任四川省巴中地委书记,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院长、党组书记。2002年4月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以上内容由"足球丸子"分享。] |
王雅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雅安,男,汉族,1949年10月生,山西省垣曲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7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0月在怀仁县河头乡东寺庄插队;1971年在雁北汽车运输公司当工人;1972年任吕梁地区机械厂团支部书记;1973年在山西大学中文系学习;1976年任吕梁报社记者、领导组成员兼政治组组长;1979年任山西省科协办公室干事;1981年任山西省委党校组织处干事;1983年任山西省委党校组织处副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1985年任山西省委党校组织处(人事处)处长(期间1985年至1987年挂职任中共怀仁县委副书记两年); 1990年任山西省农业办公室秘书处处长;1993年任山西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1995年任中共晋中地委委员、组织部长;1999年任中共晋中地(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2000年任中共晋中市委常委、副书记、政府市长;2004年任晋中市委书记。2006年2月.任 中共朔州市委书记. 2008年3月,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以上内容由"蓝冰舞儿"分享。] |
柴国庆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柴国庆1950年10月生,男,汉族,山西垣曲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焦作日报社总、党委书记、高级记者。兼河南省记协副主席,焦作市记协主席。 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有30多件新闻作品获全国地市报新闻奖和河南新闻奖。先后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9篇论文分别荣获河南省新闻论文一等奖,中国大中城市党报研究会论文一等奖,中国时事报道论文评比一等奖。大胆探索新闻改革之路,创立了读者分群定位法和样报样版带动法,并建立了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使焦作日报在全省报纸综合质量评比中连续两届名列第一,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第一届、第二届全国百佳报纸称号,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宣传干部。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 [以上内容由"樊樊精灵"分享。] |
王文学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文学(1940.1)男,汉族,山西垣曲人。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历任垣县华锋农中教师,襄汾县贾庄、邓庄公社党委书记。1972年任襄汾县革委副主任、县革委副书记。1973年任安泽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主任、县委书记。1982年任临汾县委书记。1983年任洪洞县委书记。1985年任忻州行署副专员。1989年任吕梁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90年任吕梁地委书记、吕梁军分区党委-。1992年任山西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1998年1月任山西省人大副主任。 [以上内容由"老古董"分享。] |
王鼎新 (1917~201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鼎新,山西省垣曲县人,1917年3月出生,1936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指导员、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福州军区炮兵参谋长、福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3年8月11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7岁。 [以上内容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分享。] |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然大公园历山,传说中舜耕治的地方,然而历山并不仅仅靠这传说吸引世人,而是它的自然、原生态和珍稀的动植物。历山纳九州俊秀,奇峰、怪石、清涧、溶洞、水帘称为“五绝”,林涛、山风、冰雪、雾雨、古迹、光影、动物、植物、药材和村庄称为“十胜”。历山森林覆盖率达90%,境内各种植物多达1400多种,其中有8种属国家二、三类保护植物。这里,有800公顷的原始森林,是华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唯一原始森林。这里野生动物达330余种,占山西境内动物种类的80%以上。有38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鹳、金雕等9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鹭、大天鹅、猕猴、娃娃鱼等29种。这样来看,称这里为“天然大公园”一点也不过分吧? 区地址山西省垣曲县历山镇 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开放时间7:00--17:00 景区门票舜王坪(旺)60元/人(淡)48元/人皇姑曼(旺)45元/人(淡)36元/人猕猴源(旺)35元/人(淡)28元/人 交通信息1、从太原、西安出发:沿G5高速(向侯马方向行驶)→S75(侯平高速)东镇高速口→S88闻垣高速→华峰高速口→王谭线→阳店线→历山(垣曲)皇姑幔景区→阳店线→历山(垣曲)舜王坪2、从郑州、洛阳出发:沿S28(长济高速)→S88闻垣高速→英言高速口→王横线→阳店线→历山(垣曲)皇姑幔景区→阳店线→历山(垣曲)舜王坪 旅游提示1、景区咨询电话:0359--6011128/6022344/6026249;2、舜王坪观光车:30元/人;3、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残疾人、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记者、国家一级以上作家和摄影家、旅行社经理、团队司机和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凭合法有效证件予以免票;4、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等凭合法有效证件分时段实行半价优惠;5、免票、半票仅指进山门票,不包括观光车;6、通往景区的专车每天发车时间为07:30和14:30两趟,出行前请与景区负责人联系;7、春秋季前往景区需带厚毛衣,夏季需带外套。;8、山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春秋季多风沙。此外,由于天气较为干燥,故因自备一些润肤品;同时,请备带雨具以便不时之需。 |
天盘山原始古林风景区 | 天盘山原始古林风景区海拔1888米,位于垣曲城东新望公路17.3公里处,地处历山原始森林前沿,和望仙三潭瀑布组成了一条绿色旅游走廊,是垣曲县重点生态旅游基地。 天盘山从海拔690米垂直上至1888米,形成梯级走向即悬泉瀑布、天盘古林、天池、石人、石镜、卧龙泉、虎啸泉。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百花争艳、夏日古树流泉、秋时红叶满山、冬季冰瀑雪莲。这里是强身健体的森林氧吧,是美丽的人间乐园。半山建有避暑山庄、抗日武装纪念馆,山顶有观景台、红崖悬泉、红叶观赏区、狩猎场、野生动物园、野味小吃。在这里住有山庄别墅,食有山珍野味,玩有古林悬泉,在这里可享受绿色天然之浪漫 ,又可享受红色革命之教育。天盘山可唯一处景色绝伦的现代文明之山。从2005年开始陆续接待游客达数万人,舜宝生态旅游公司计划再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缆车和电梯投资,回复两座大型寺庙,打造一座华北名山弘扬尧舜文化,为游人推出一个名优品牌,建设一个具备现代生存环境的净土蓝天。 天盘山不仅景色迷人,而且还是垣曲县抗日政府斗争根据地。无数革命前辈先后转战于此,在这里孕育出无数的抗日英雄。也有无数的英雄在这里献身,这里是革命的摇篮,有志儿女常攀此山,学习前辈精神,沿着革命足迹走游击队之路,在绿色屏障中享受红色之旅。 垣曲县革命老区纪念馆简介 革命老区纪念馆位于垣曲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座落于天盘山景区与望仙三潭瀑布景区之间,属历山镇望仙村辖区,该馆自二OO五年开始运作,历经三年时间总投资210万元,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开馆。 为了落实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文物局联合颁发[2008]2号文件精神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响应-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更有利地发挥革命老区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的社会价值,我纪念馆已从2008年7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从开馆之日起,至2009年11月30日累计接待参观人数93000多人。 革命老区纪念馆,占地面积68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共分三、五个展区,共设立36个展室,绘制壁画500余平方米,收藏、收集真实历史照片300余幅,挖掘、搜集各类陈列文物及展品891余件。 革命老区纪念馆是垣曲县舜宝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属单位,馆内现在工作人员6人,其中馆长1人,保安兼陈列员2人,讲解员2人,收藏员1人。 革命老区纪念馆已被运城市命名为《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西省科协命名为《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及垣曲县关工委命名为《垣曲县青少年教育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革命老区纪念馆》为开辟垣曲红色旅游,拓宽了渠道,添补了空白,增加了靓点。旨在弘扬垣曲先烈革命之精神;传承帝舜德、孝、仁、善之美德;记叙民俗风情,古老文化之灿烂。意在建立爱国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教育之基地。 不老泉幽谷长廊简介 不老泉幽谷长廊,位于天盘山西北的石塔峡谷,全长9千米,已开发3千米峡谷长廊氧吧,清溪碧潭六十九有余,古树老藤九千六百之多,龙潭瀑布,石梯潭、淘金涧、龙王庙、古柳、睡美人幽谷、饮马潭、不老泉和水上乐园,贯串于长廊之中。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怡人,优美景观自然天成。小瀑石潭随长廊延伸之峡谷终端。古树老藤缠绵长廊上下两侧,人们迈步穿行在长廊之下,瀑潭溪流之中,闲坐于奇石古木之间,静听小鸟啾啾,悄观溪中金鱼串行,实可唯仙也神也。 在这里休闲度假好比进入瑶池仙境,沐古林之浴,食山庄野味,游溪流长廊,垂钓于水上乐园,不老泉是天成的游览休闲之胜地,它用宽阔的胸怀接纳着热爱大自然的悠闲之客。 在石塔水上乐园旁有待建的怡情山庄,可给游人提供舒适幽雅的休息、餐饮服务。山核桃、山葡萄、五味、仙人果、猴头、灵芝等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待人们采集。 来吧! 朋友!不老泉幽谷长廊将献给你无限的大自然之爱。 信息来源: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信息来源: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小浪底风景区 |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 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游客可由垣曲县古城镇乘船进入库区,饱览大好河山。 信息来源: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信息来源: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历山舜王坪景区 | 传说是舜王耕种生活的地方。 位于县境东北角,海拔2321.8米,为历山最高峰,是垣曲、沁水、翼城三县交界处。相传为舜帝躬耕之地,人称:游历山不登舜王坪不算到历山。坪顶5400余亩宽广平缓原面,构成同纬度地区人所罕见的亚高山草甸景观,夏秋之际,绿草茵茵,鲜花盛开,万紫千红,格外迷人,成为历山生态旅游区里最为靓丽的风景。舜王坪因海拔高,气候寒冷,夏季最高气温25℃左右,冬季最低气温一15C’以下,积雪四月上旬才逐渐消融,故只生草本植物,不长荆棘和乔灌木,是优良的高山牧场。 舜王坪从5月份开始,各式各样花草依次生长绽放,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凉风习习吹拂,花海绿波柔柔飘过,整个舜王坪宛若一块镶满鲜花的大锦被。更奇妙的是,花草间有一条细壕沟。寸草不生,将舜王坪截然分为东西两半,这便是传说中舜耕历山留下的犁沟,故称“舜王犁沟”。坪中央是舜庙,三间瓦房,数块石碑,朴实无华,却能使人尽情聆听导游讲述最动人的远古神话传说。据专家考证,这里400多种草本植物中,319种有药用价值。传说尧舜时,疫病流行。舜王夫妇为医治百病,种植百草,这也许是舜王坪上百草丛生的神奇所在吧! 舜王坪南,两块巨石对峙,状如向天堂敞开大门,俗称“南天门”,传说舜王由此而登天。向南望去,历山第二高峰皇姑幔云雾缭绕,锯齿山之间浩瀚的一片森林,即令人百般遐想的原始森林历山七寸·二混沟地区。坪北大尖头传为舜妻挤奶处,奶滴石穿至半山腰聚成甘泉,名为“奶泉”,来历山采药者,都以喝一口奶泉水而幸福。坪东传为娥皇、女英梳妆处,娇娜似秀女,蜿蜒如游龙。梳妆台上有石桌、石礅、石盘、石镜、石梳。去舜王坪途中还有迎客松、十里红叶、龙潭龙宫、钥匙沟、血溅断崖、斩龙台等风景点。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 类型:山 开放时间: 8:00-16:00(4月-11月) 门票: 门市价60元 |
宋村永兴寺 | 宋村永兴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村永兴寺位于垣曲县华峰乡宋村村东南。又名重兴寺。 时代:金、清 现存建筑为金代至清代,明万历朝曾重修。坐北向南,南北长121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840平方米。布局为中轴线对称,现存有北殿、东耳房、东西厢房、永兴砖塔。北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五架梁柱头,三踩单下昂,补间三踩单下昂,圆筒灰瓦悬山顶。北殿经多次重修,梁架大部分保存金代风格。东西厢房为现代建筑。 距主体建筑70米处建有密檐式清代砖塔一座。殿内原有北朝释迦牟尼佛像,现仅存佛像基座。山门、献殿等建筑在“0”中均被毁。 1995年被垣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运城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村永兴寺位于垣曲县华峰乡宋村村东南。又名重兴寺。 时代:金、清 现存建筑为金代至清代,明万历朝曾重修。坐北向南,南北长121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840平方米。布局为中轴线对称,现存有北殿、东耳房、东西厢房、永兴砖塔。北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五架梁柱头,三踩单下昂,补间三踩单下昂,圆筒灰瓦悬山顶。北殿经多次重修,梁架大部分保存金代风格。东西厢房为现代建筑。 距主体建筑70米处建有密檐式清代砖塔一座。殿内原有北朝释迦牟尼佛像,现仅存佛像基座。山门、献殿等建筑在“0”中均被毁。 1995年被垣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运城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鸟鸣涧旅游区 | 乌鸣涧。位于县城北5公里骆驼峰西峡谷,为典型的嵌入深圳河谷。以鸟鸣涧瀑布为界。分为上涧、下涧。下涧有大小瀑布3级。落差29米。加上鸟鸣涧瀑布总落差65米。上涧有大小瀑布7级。总落差50米。 主瀑布高10米。宽3米。飞沫扬雪,跳珠溅玉,落注石潭。朗日观瀑。七彩幻化。虹光耀眼。东、北、西三面峭壁如斩。向南有谷。循谷水出。崖悬占树,百鸟争鸣,旅游至此。顿觉幽静、清凉。过鸟鸣山庄到山岔路门。向东北入涧。路旁有一巨石。石上无土却长一檀树,是名符其实的“石抱树”。过石抱树、对弈石。再往前行。便入壮观摩崖契刻区。 雕刻在巨石上的“爱我河山”4个大字高8.2米。是有色公司8名职工在寒冬季节。奋战5个昼夜雕凿而成。“爱我河山”巨石侧面。有“超脱洞”。侧身仅钻过一人。意指淮能钻过便可超脱世俗。过“超脱洞”。两崖对峙如石门。上有—幅石刻“临山看远壑。依石听泉声”诗句。置身其中,如临仙镜。从鸟鸣涧上涧沿河而上有云佛寺。坐落于云穿山之巅。东望太行,西观中条。南望黄河。北观郡郭,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
二郎庙北殿 | 二郎庙北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郎庙北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蒲掌乡北阳村。 庙宇坐北朝南,现存北殿为元代遗构。砖石台基,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袱通檐用二柱,柱头斗拱四铺作单昂,补间斗拱四铺作单抄,每间一朵,当心间补间斗拱出45°斜拱。 2006年5月,二郎庙北殿作为元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阳村 北阳村位于蒲掌乡的北部约4公里处,牛心山下。西与邱家沟村相交,南邻洼里村,东靠西阳村,北与水出窑村交界。全村共占土地2766亩,10个居民组,305户,1197口人。现有党员23人,全村村民团结一致。 因山区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且土地贫瘠,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不富裕.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支部村委团结一致,为了将北阳村建设成富裕、和谐…… 详细++ |
三潭瀑布 | 三潭瀑布风景区是历山国家森林公园中主要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之一,位于西北部的望仙境内,距县城25公里,与后河水库相连,现有四级公路和历山风景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相连组成县内旅游循环,这里不仅有尧舜二帝的美丽传说,更有奇特的仙山神水,天然形成的5余公里的天然石峡,罗列十余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渊潭,有的喷珠吐玉、有的飞沫扬雪、有的琼花飞溅、有的气势磅礴,真乃三步一潭,五步一瀑,瀑连潭,潭连瀑,潭中有潭,瀑下有瀑,尤其是雨潭、龙潭、风潭更是孕育着无数个动人的传说。再看两侧峡谷如切、松柏叠翠、树木参天,春日姹紫嫣红,鸟语花香;夏季绿波荡漾,凉风徐徐;秋天红叶漫山,野果遍地;冬天雪树冰山,银装素裹。碧潭茂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和古朴纯真的美丽画卷。再加上原始森林地域特性和山区小气候的影响,使景区的温度、湿度和空气中的含氧量都在一个人体较为适宜的范围,是人们避暑度假、休闲探险的绝好去处。 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同时旅游消费对象已由文物古迹转向自然生态旅游,寻求幽林山水,渴望返璞归真。为开发利用三潭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2000年垣曲晋海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垣曲县旅游开发规划,按照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要求,采取引资、入股、垫资、贷款等多种方式对三潭瀑布风景区进行投资开发,其中包括山门、停车场及景区和垣曲邮政局合作建立的电脑售票系统等为一体的管理设施;宾馆、餐厅、商店、拓展训练基地及本地投资兴建的商品一条街等综合服务设施;生态园、水上乐园为一体的休闲游乐设施;步游道、观景台、亭台、吊桥、钢架桥、木桥等为一体的基础设施;并由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设计院对景区内的园林、土建、道桥、索道以及县城通往景区的山路改隧道工程做了技术设计和可行性报告,为景区长期规划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保障,至今,已经在小范围内形成初具规模、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垣曲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 |
黄河库区 |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仅次于长江三峡的大型水利工程。坝址选于河南省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国家总投资347亿元。建成后回水至三门峡水库大坝,形成上延130公里、面积270平方公里的河道型巨大水库。黄河水位抬升,在淹没原有风景的同时,又形成新的巨大而稳定的水面风景,可与长江中下游的湖光水色相媲美,弥补了北部旅游景点湖泊稀少的不足。两岸山势雄伟,奇峰绝壁,千回百折,悬泉飞瀑,古洞幽峡,加之古老传说神奇迷人,黄河文化博大纯厚,是华北地区其它旅游景点无与伦比的。 垣曲县的黄河北岸,有商城遗址、寨里土桥沟遗址、古城镇洪庆观、关家十八兵站、赵家楼、汤圣庙等。二郎担山、兔嬉岛、墩系卧牛、浪掀马坟、五灵护珠、虎载仙渡、龙潭卧鲤、马蹄仙踪等风景点将被淹没,现存主要景观有黛嵋晓岚、阳壶夕照、马峡龙谷、八里胡同、雪里桃花、黄河倒影等。 |
望仙大峡谷 | 望仙三潭瀑布风景区位于垣曲县城东28公里处的历山镇境内有四级公路可通景区。此地不仅有尧、舜二帝的美丽传说。而且有奇特优美的仙山神水。悬泉山下淘金河,天设地造了一处瀑布潭群,形成了五公里长的天然石峡。 景区里罗列着十余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渊潭。有的喷珠吐玉,有的飞沫扬雪,有的琼花飞溅。有的声若雷鸣,真乃三步一潭,五步一瀑,瀑连潭、潭连瀑、潭中有潭、瀑下有瀑,尤其是雨潭。风潭和龙潭,风格更是别具一致;再观两侧是峡谷如切,灌木成林,松柏叠翠,郁郁葱葱。 地址: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望仙村望仙风景区 类型:峡谷森林山瀑布 电话: 0359-2669283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0元 |
历山皇姑幔景区 | 历山皇姑幔景区位于山西省垣曲县 历山镇国家级历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原始森林资源和众多奇峰、秀瀑、幽谷、怪树等自然景观。主峰皇姑幔,海拔2134米,为历山第二高峰,相传是舜商帝二妃娥皇、女英生活起居的地方,因时常云雾迷漫、形若幔帐而得名。沿舜王当年奔赴历山舜王坪的曾经之道——钥匙沟循路而上,石猴相迎、龙虎欢腾、大象低首、秀女唱歌,曲曲折折、时开时阖、一步一景。登上幔顶,北望舜王坪之雄姿,巍然屹立;西俯七十二混沟(原始森林)之-,绿浪滔天;南观锯齿崇山32个雄伟山峰,天兵天将;东望云蒙山之美境,祥云缭绕,恰似人间仙境。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6:00(4月-11月) 交通 自驾车:(1)从稷山——新绛——阳王——闻喜,闻垣公路——垣曲县城——历山镇——历山皇姑幔景区。(2)从稷山西社——侯马——东镇——绛县横水——垣曲县城——历山镇——历山皇姑幔景区。(3)从稷山西社——侯马——闻喜,闻垣公路——垣曲县城——历山镇——历山皇姑幔景区。 历山镇 " 历山镇位于中条山麓、垣曲县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镇国土面积为395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1.4万余人。境内矿产、旅游资源丰富,煤、铁储量可观,山、林、水、洞齐全,历山主峰海拨2358米,为晋南最高峰,峰顶5400余亩的亚高山草甸,全国罕见。历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华北地区至今保存完整的唯一的一片核心面积为1.2万亩的原始森林,被誉为“华…… 详细++ |
埝堆玉皇庙 | 埝堆玉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埝堆玉皇庙 埝堆玉皇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 地址:垣曲县皋落乡埝堆村 创建年代不祥,现仅存戏台与正殿,为元代遗构。庙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481平方米。戏台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昂。前檐施圆木大额,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二柱。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前檐施通长圆木大额,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三柱。 |
历山猕猴源景区 | 运城景区百寺沟猕猴园景区位于垣曲县的东北部,黄河·历山风景区的东部。北与沁水西峡景区相通,东与阳城毗连,西与历山舜王坪主景区相邻,地理座标为东径111°57′10″,北纬35°16′30″。东距晋城市105公里,南离河南洛阳230公里,西与运城市180公里,北与临汾市200公里,总占地面积为10平方公里。 |
垣曲县古城湿地公园 | 垣曲县古城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西省垣曲古城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县东南部,距垣曲县30公里。清河、允河交汇入黄河口处,以小浪底水库库区为基础。公园总面积为2906.9公顷。属中型湿地公园。境内有王横公路从西向北贯穿其中,通往县城和历山达阳城有二级公路相连,沿黄河扶贫路与河南省相通,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垣曲县东、西、北三面山峰林立,南界黄河,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北接太行,黄河由解峪五福涧入境,沿县南部边境蜿蜒而下,山环水绕,沟壑纵横,地貌复杂,最高海拔2358(历山舜王坪),最低海拔176米,自然景观垂直变化突出。 |
西王茅溶洞 | 位于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西王茅村堡广仙洞沟的半山悬崖上。该洞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座石灰岩溶洞。深不可测,初步探险已有10余公里。洞内路面崎岖,洞套洞、洞连洞、洞中有洞,或阔能走马,或细能钻羊。冬暖夏凉,是集爬山、探险、避暑于一体的理想旅游胜地。全洞犹如海底迷宫。有的红岩若烛,有的洁白若玉,有的如珍禽猛兽,有的若人踪行迹。晶莹剔透。色彩醒目。有蓝、绿色的珍珠“玛瑙”,有冰山上的来客“雪莲花”,有白玉林立的“擎天行柱”。有典雅古朴的“罗马城堡”,有-圣祖的“观音菩萨”,有民间传说的“八仙过海”、“悟空出世”。有牛郎织女“玉海相望”,有“雨打鸳鸯”,“公主与乞丐”,“葡萄”令人口馋。“丰乳石”使人消魂,“金牛出洞”、“青蛇腾雾”、“蛇戏金蟾”、“海龟出浴”、“雄鹰展翅”、“雪压青松”、“海狮喝月”、“八戒迎客”活灵活现。更有奇者是“九天仙女宫”、“老君炼丹窑”使人跃跃欲试,还成仙之愿。“诚心钟”可验人心诚实与否,心诚者。于触即响。声音洪亮。洞中有数十泓泉水。尝其味甜无涩,是含有数十种有益于人身体健康的优质泉水,对心肌梗塞、皮肤病、各种胃病、脱发有一定疗效。据传,古代药王到东原—带行医,常到该溶洞取水煎药,故该洞泉水又称药王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南海峪遗址 | 南海峪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峪遗址 南海峪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旧石器 地址:垣曲县县城西南24公里毛家镇店头村南海峪沟口东侧山腰 是目前山西省旧石器早期唯一的一处洞穴遗址。遗址由相邻的三个地点组成,洞穴基岩为震旦纪矽质石灰岩,遗物和化石出自黄褐色的角砾岩中。第一地点含有动物化石,第二地点有石制品和用火遗迹,第三地点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皆有。1957年发现,1958年局部发掘。该遗址的地质时代应属于中更新世或稍晚,文化期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或稍晚。 出土石器有人工打制石英石片和石核等20余件;化石有三门马牙齿、鬣狗、大河狸、犀牛、野羊、鹿和猕猴牙、下颌骨等10余种;石器原料有石英、脉石英、角页岩、石英岩、隧石和蛋白石。石器主要用石片制做,个别由小石块制成。刮削器包括单直刃和单凸刃两类。 南海峪遗址出土的石制品数量不多,从现有材料看,可能与北京猿人晚期文化属同一文化类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赵家岭村 |
---- |
西峰山村 |
---- |
东峰山村 |
---- |
上王村 |
---- |
关家村 |
---- |
安窝村 |
---- |
瓦舍村 |
---- |
左家湾村 |
---- |
古堆村 |
---- |
刘张村 |
---- |
坡底村 |
---- |
清源村 |
---- |
清南村 |
---- |
上官村 |
---- |
下寺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