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连寺沟泰山庙 | 连寺沟泰山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连寺沟泰山庙,位于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2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依次有戏台、山门、过殿、大殿,两边为东西配殿。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五椽,悬山顶。山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悬山顶。两侧东西配殿各三间,耳殿各一间,硬山顶。大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架构,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明间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为直棂窗。庙内存清重修碑2通。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连寺沟村 连寺沟概况:地处丘陵山区,位于忻州西南27公里处,连寺沟村位于山沟,原与伞盖寺相连,故名连寺沟。现有耕地171公顷、206户、560口人,经济以农业为主。苹果、核桃为连寺沟村特产。 ……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
忻州铁梁桥 | 忻州铁梁桥为忻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铁梁桥,位于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西约3000米。南北走向,占地面积28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金、元建筑,跨度13米,桥身宽4.6米,矢高6.3米,桥头石狮2对。铁梁桥系单孔形石拱平桥,所有券面上的连接,均采用双腰铁加以固定,俗称铁梁桥。铁梁桥面两侧各施勾阑,其两侧存望栏8块、望柱10根,望柱高0.77米、长1.25米。望柱图案各异,雕工精湛,人物、山水、花鸟活龙活现,精美绝伦。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连寺沟村 连寺沟概况:地处丘陵山区,位于忻州西南27公里处,连寺沟村位于山沟,原与伞盖寺相连,故名连寺沟。现有耕地171公顷、206户、560口人,经济以农业为主。苹果、核桃为连寺沟村特产。 ……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
香泉寺遗址 | 香泉寺遗址为忻府区文物保护单位。 香泉寺遗址,位于忻府区庄磨镇坡头村北约800米。建于三嵬山山腰,因其泉水而得名。坐西北向东南,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20米。创建于唐代,唐大顺二年(891)慧真法师增修廊庑、光化年间(898——901)重修,金大定二十四年(1187)、明永乐年间(1403——1424)多次增修,20世纪40年代毁,现存为明清遗址。2004年村人重建关帝殿、米勒佛洞、六角亭。遗址内残存明清瓦砾。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
大保沟圣母堂 | 大保沟圣母堂为忻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保沟圣母堂,位于忻府区庄磨镇大保沟村中。坐北向南,东西49米,南北81米,占地面积3969平方米。清宣统二年(1910)忻州天主教杨雅各神父在此建“圣母堂”。现存有当时建造的正房5间,耳房2间,东房3间,西房3间,均为悬山顶式建筑。钟楼为1988年新建。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大保沟村 忻府区庄磨镇大保沟村地处山沟,位于忻州西南25公里处,相传,早年有一名叫大保的人,在此沟中居住种地,建村时即取名大保沟,现有103户,309口人,耕地100公顷,经济以农业为主。大保沟村除一人外,都信奉天主教,天主教19世纪后期传入,历经三个世纪,130余年,由意大利藉艾士杰主教,清光绪19年,大同藉司铎杨雅各伯主持兴建圣母堂,现有古典音乐,管弦乐队2支。 ……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
伞盖寺遗址 | 伞盖寺遗址为忻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伞盖寺遗址,位于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西约3000米的三嵬山半山腰处。因寺周围松树状如伞盖而得名。始建于唐初,明嘉靖、万历,清康熙年间多次重修,民国时期毁,现存为明清遗址。五爷庙、大雄宝殿、圣母殿、关帝殿、滴水观音殿均为在旧址重建。遗址内存碑刻16通。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
上冯阁门楼 | 上冯阁门楼,位于忻府区庄磨镇上冯村中。坐西向东,东西7.5米,南北6.6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康熙(1662—1722)年间建筑。石砌基座,门洞宽3米,高3.2米,木构0,面宽一间,进深六椽,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栱,悬山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上冯村 地处丘陵山区,位于忻州西南27公里处,上冯村以姓氏得名,称为冯村,清光绪六年《忻州志》也称冯村,1971年分为两个村庄,上冯村居于上端叫上冯村,现有140户,330口人,耕地80公顷,经济以农业为主。 ……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
太河崖头寺大殿 | 太河崖头寺大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太河崖头寺大殿,位于忻府区庄磨镇太河村中。坐北向南,东西12米,南北8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为明正德五年(1510)重修,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构架,悬山顶。殿前存石碑3通。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太河村 太河村概况:地处丘陵山区,位于忻州城西南32公里处,相传,太河村过去曾建有石方寺与太原石方寺同名,太原石方寺前有条河名叫太河,这里石方寺前也有一条小河,寺僧效仿其名,亦称太河,太河村建于河旁,即以河名作为村名,现有104户,285口人,耕地80公顷,经济以农业为主。 ……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
田庄阁门楼 | 田庄阁门楼,位于忻府区庄磨镇田庄村中。坐西向东,东西8米,南北6米。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阁门楼石砌券洞基座,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田庄村 田庄村隶属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庄磨镇,位于忻州城西南31公里处,现有98户,251口人,耕地84公顷,地处丘陵山区,人杰地灵,绿荫成林,物产丰富,风景如画,经济以农业为主。田庄村以姓氏得名。 ……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忻州市境内的系舟山脉。公园距省城太原60公里,北离忻州14公里。总面积为11万亩,森林区面积2.3万亩,海拔最高高度为1800米。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山势巍峨雄壮,岩石嶙峋怪异,并有许多喀斯特溶洞,尤以禹王洞规模最大,景观奇绝,人称华北第一洞。 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花草树木达248种。春季桃杏丁香争奇斗艳;夏日蔷薇百合绽红吐绿;秋天野菊竞秀,霜叶漫山;冬至青松傲雪,佳果不落。一年四季,丛林之中,常有机敏的黄羊,灵巧的松鼠,贪吃的野猪,蹦跳的野兔,惊飞的雉鸡,鸣唱的黄鹂……构成一幅幅山野美景。 森林公园主要景区都位于系舟山系,相传大禹治水,在此系舟疏水,留下艰辛业绩,因而久负盛名。根据总体规划,分为四大景区,110个景点。 |
忻州市云中河景区 | 忻州市云中河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中河景区位于忻州城区北部的云中河中游,东西长约4.57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50米,总面积206.36万平方米。景区建有四个大型广场,分别是禹王广场、济舟广场、卧牛广场与陀罗广场;各种规格园路25000延长米,两条主园路分别是仙人路与梧桐路。景区以水域景观为主线,以植物景观为基调,碧水、绿树、青草、红花、奇石,相得益彰;拱桥、栈道、亭阁、雕塑、题赋,交相辉映;又有云中、七一、慕山、牧马四座各具特色的大桥跨河而过,构成一幅精美的画图。游乐园是云中河景区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占陆地面积8.4万平方米、水上面积8万平方米。游乐园容纳晋忻梦幻乐园、梦幻水世界两大游乐项目,包括过山车、摩天轮、古堡惊魂、豪华游船、6D影院等44个项目;其中摩天轮高88米,创山西第一。 |
忻口战役遗址 | 忻口战役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看点: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思想指导下,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1937年10月,为抵抗沿北同蒲南下的日军,国共两党浴血奋战,23天内共歼灭敌人两万余人,取得了抗击日军的一次巨大胜利。 位于忻州以北25公里处,是忻州的北门户,早在汉代,这里就是重要的军事防守基地。 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忻州以北25公里处,是忻州的北门户,早在汉代,这里就是重要的军事防守基地。忻口战役是中-队抵抗日本侵略军进犯的一次最激烈的战役。1937年10月初,日本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约三万余人,由北至南直取太原。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思想指导下,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为抵抗沿北同蒲南下的日军,国共两党浴血奋战,23天内共歼灭敌人两万余人,取得了抗击日军的一次巨大胜利。这次战役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使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化为泡影,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士气。忻口战役是国共两党游击战、阵地战配合作战最为成功的一次战役。 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00米,现存有与日军作战时修筑的窑洞50余孔及204号激战地,至今战争遗物时有发现。除部分窑洞坍塌外,余皆保存完整。 忻口村 忻口村西靠山坡,东临滹沱河,居于四十里孤山之东北部,山地多于平地,在城北50里处。东面隔河与定襄县三家村、玉会村相望,南至石壑子2里,西隔金山与原平市王家庄相距10里,北至红崖湾2里。古时称“鹅”城,又因是春秋战国时奸臣屠岸贾的家乡,又称“屠岸贾城”,(注:屠岸贾,春秋晋国大奸臣,因元代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影响深远,以后的许多剧种都据此编出了精…… 详细++ |
傅山苑 | 傅山苑座落在顿村西坡,北临顿村文化广场,占地约四十余亩。 傅山苑始建于2007年4月,是由顿村温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土地,顿村温泉度假村管理处投资,双方合作开发的文化旅游景点。 傅山苑座南朝北,苑内分为两个大院,一进大门的北院较大,院东是名人书画厅,曾举办过忻州市书画家吕峰先生的画展。院西是傅山书画院,常有书画活动在这里举办,并悬挂有关领导和书法家的字画。院中有人工湖、假山、瀑布等景观相辉映。人工湖东是傅山碑廊,廊内有45块当代名家书写的傅山诗词;湖西是因地制宜建造的具有晋北特色的土窑洞,上层是傅山文化研究会所在地,下层是傅山时期农耕文化回忆展厅。 南院是一座仿明代民居院落,也就是新建的傅山故居。该院座西向东,以西为上建有三间西大厅,厅内有2.6米高的傅山砂岩雕像,两侧配有耳房,分别为书房和药房。正房为傅山起居室。一张仿古木隔扇将房间分为内外间,里间是传统的火炕和锅灶,外间为客厅。南房为忻州古韵民俗大观,里面陈有明清时期各种民俗活动的小泥塑,憨态可掬、栩栩如生。东房为历代名人论傅山室,墙上挂有傅山著作以及历代名家赏评。 傅山苑是目前忻州傅山文化的传播基地,也是顿村温泉度假村的一大旅游景点。傅山文化研究会每年都在此举办主题活动,傅山书画院不定期举办书画和展出活动。傅山苑是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诗云: 苑中有家底蕴深,古今书艺真绝伦。 农耕文明启后世,银山脚下有美景。 温泉度假村的开发,使顿村成为大运高速公路上的一颗明星,政府也适时地将顿村当作对外开发的窗口。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顿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貂婵故里 | 貂婵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貂蝉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材。村中传闻,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是说貂蝉有羞花之貌的缘故。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现在旅游景点叫貂蝉陵园,是近年乡民在墓地原址上复原筑砌的。门檐上悬“貂蝉陵园”横匾,两侧有“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金文机联。乡民传说,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死后就埋在这里。又说貂蝉扑剑自戕,关羽得知后将遗体护送回故乡安葬。所以后殿有关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蝉演戏的戏台,都是报答关羽拒杀和护送之恩。另在定襄县东南的中霍村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所以民谚有“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 |
秀容书院 | 秀容书院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秀容书院,位于忻府区秀容街道南街村秀容巷20号高地。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4),坐北向南,东西151.5米,南北179米,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改称“新兴学堂”,创山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秀容书院依地形而建,由上、中、下三院组成。上院为主院,中、下院为书舍。主院为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乐楼、过厅和正房,两侧为厢房、耳房、生舍。八角亭、四角亭、六角亭南北一线。正房砖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架构,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装修原制不存。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秀容书院 秀容街道 秀容街道位于山西忻州忻府区。下辖: 140902001001 111 西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902001002 111 东大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902001003 111 古钟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902001004 111 小南区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902001005 111 南关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902001006 1…… 详细++ |
奇村温泉 | 堪称世界四大著名温泉之一的山西奇村温泉就在奇村镇。 奇村镇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距市区20公里,是忻州市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奇村镇古称温泉之乡,温泉群位于暧泉山东侧,热田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热井9眼,井深30~80米,水温43℃~72℃,涌水量每日3000m3。水质为含氡、硫化氢、硅酸盐的优质超级复合泉水。 目前,我国医学界根据温泉水质和所含微量矿物质的医疗价值及保健作用,将温泉水分为12类。第1类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氡泉,奇村温泉含氡309贝克/升,是国标氡泉110贝克/升的3倍。第3类是硫化氢泉,奇村温泉含硫化氢12.7mg/升,是国际硫化氢泉1mg/升的12倍。第8类的硅酸泉,奇村温泉含硅酸58mg/升,是国标硅酸泉8mg/升的7倍。所以温泉为一、三、八类温泉的超级复合泉。以奇村温泉水质条件、矿物质含量、医疗价值等衡量,目前世界上仅发现四处,除一处在日本外,其余三处均在我国,即:江西庐山,湖南灰汤,山西奇村。因此,奇村温泉堪称世界四大著名温泉之一,在我国北方,则只此一家。 奇村温泉水为硫酸钙型,是含氡、氟、硫化氢、硅酸盐等十几种矿物质的高品位超级复合水。该泉水除具有解除疲乏、振奋精神、润滑皮肤等一般作用外,浴后还可引起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平衡高级中枢神经的作用,尤其对糖尿病具有明显疗效。硫化氢和氧的共同作用还可改善肌体的氧化还原过程,提高组织氧化,促进金属排泄,改善皮肤血液循环,消炎镇痛,活跃网状内皮系统,调整血压,促进心脏冠状血流量等,对心脏病、糖尿病、风湿病和各种皮肤病都有显著疗效。被国内专家定为“超级复合温泉”外被誉为全国水质第一、世界四大复合温泉之一。 |
陀螺山 | 陀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西四十里的合索乡,(朝忻州城的一面既东坡属合索乡,另一面既西坡属阳坡乡)。 海拔1500米,是一处休闲爬山的好去处。不是节假日的时候,游人很少,空山鸟语,草长花香,十分幽静。节假日人也不多,能听见穿透松林的游人高兴了乱喊的声音,山下黄龙王沟村,是一个有三五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村民集资修了条通向山脚的水泥路,理直气壮地收进山门票3元/人。 陀螺山曾经号称忻州八景之一,山顶上原有尼姑庵一座,尼姑早就散了,庵院在0期间毁坏,现剩断壁残垣,另有一番景致,到此一游者可以想见杜丽娘在牡丹亭中歌唱的。 陀螺山,相传是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外的又一道场。其山势雄伟,岩壁森立,松荆繁茂,物奇景秀,素有“陀罗避暑”之美誉。峰顶有巨大的“清凉石”,山中有“孤松独石”、“舍身崖”、“滴水洞”等绝景奇观,昔为忻州古八景之冠,是理想的避暑、游览、访古和探险胜地。在地理学上,属上太古界变质岩系,乃忻州最古老的岩质,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又被地质学家称为“地质公园”。虽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但其原始风貌和自然景观更显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游人。 合索乡 忻州市辖乡。1958年属前进公社,1961年析置合索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16公里。面积75.8平方公里,人口0.9万。忻(州)碛(口)、合(索)奇(村)、黄(龙王沟)上(寺)公路过境。辖北合索、南合索、东呼延、水头、作头、西杨庄、张家山、马家山、陀罗、水泉沟、黄龙王沟、小尖、朝阳坡、大圪堆、下闹峪、上闹峪、九会岭、和岔、横墙19个村委会…… 详细++ |
地区 | 景点 |
---|---|
上冯村 |
---- |
大保沟村 |
---- |
太河村 |
---- |
田庄村 |
---- |
连寺沟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