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五台县 >> 石咀乡

石咀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晋察冀边区银行旧址

晋察冀边区银行旧址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晋察冀边区银行旧址,位于五台县石咀乡石咀村普济寺南侧。民国二十七年(1938)3月2日,晋察冀边区政府利用普济寺南院,改建成立边区银行,下设冀晋、冀察、冀中三个分行。  首任经理关学文,职工20余人,8月撤至河北阜平。旧址现有金库1座,设在南厢房内墙根石洞内,洞口宽0.7米,高1.73米,洞内分上下两层,洞与洞形成90度转折。上层石洞长5米,宽2.25米,高2.03米;下层石洞长4米,宽2.15米,高2.6米,顶部有“晋察冀边区银行,民国二十七年仲秋建”字样。占地面积19平方米。1985年7月13日,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射虎川戏台

射虎川戏台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射虎川戏台,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西北约1000米处的碧霞寺对面。原为奶奶庙的附属建筑,现庙毁,仅存两座戏台。   据碑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建。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坐东朝西,两座戏台南北一字排列。北戏台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卷棚硬山顶,四檩卷棚式构架,前台敞朗,后檐墙辟二圆形窗,两山墙绘水墨画6.8平方米。南戏台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前歇山后硬山顶,四檩后廊式构架,后檐墙辟二圆形窗。1985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五台石佛寺

五台石佛寺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寺,位于五台县石咀乡新路口村西约700米。又名石佛庙、朝阳洞、写字崖,原为五台山实景之一。坐西朝东,中轴线现存天王殿和石佛殿,南北两侧为崖壁(写字崖),建筑均为1993年重建。石佛殿面积66平方米,内正中凿石龛,内雕坐佛8尊,上中下排列,大像高0.35米,小像高0.18米,最小的像仅高0.13米,造像风格具有元、明特征。南北两侧崖壁上有墨书字迹,遇水则显,干燥则隐,字体以纂、隶为多,有精、神、风、水、火、京等字,为清代题迹。1985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射虎川二喇嘛僧舍

射虎川二喇嘛僧舍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射虎川二喇嘛僧舍,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台麓寺西南角。二喇嘛本名依什棒搓,为黄庙台麓寺主持。   在清末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曾代表清政府同八国联军德国统帅默什拉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停战合约。僧舍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5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青瓦布顶,堂二屋,堂前设厅,木雕券口,明间、两次间为隔扇窗,额枋施彩绘,屋内铺木地板。(《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射虎川康熙御制碑

  射虎川康熙御制碑,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台麓寺天王殿后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7平方米。碑为石质,螭首,通高4.9米,宽1.28米,厚0.35米。   碑文以满汉两种文字、汉字楷书铭刻,记载康熙皇帝巡游此地时射杀恶虎之事,为康熙御制碑文,康熙二十八年(1689)立,射虎川村名即来源于此,同年对台麓寺大兴修缮,并将台麓寺作为清朝皇帝的行宫。(《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射虎川烈士塔

射虎川烈士塔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射虎川烈士塔,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7平方米。民国二十七年(1938),为纪念抗日烈士在台麓寺天王殿东建塔。正面有聂荣臻“民族英雄永垂不朽”题词及“纪念英勇抗日战争死难烈士”碑题。六棱尖锥形砖塔,通高9米。保存完整。1987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忻州网  信息来源:忻州网

五台山

五台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为国内外洲人所向往。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58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总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山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浏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  五台山现存有唐代以来7个朝代的寺庙68座,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主要有唐代建筑南禅寺、佛光寺,宋代建筑洪福寺,金代建筑延庆寺、岩山寺,元代建筑广济寺、三圣寺,明代建筑殊像寺、显通寺、塔院寺、圆照寺、碧山寺等,清代建筑菩萨顶、镇海寺及民国建筑南山寺、普化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等。这些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反映了自唐代以来中国各个时期佛教建筑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活标本,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集中了数十座寺庙,作为五大禅处的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殊像寺,为核心区古建筑群的灵魂,与周边的碧山寺、圆照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等几十座寺庙共同构成了及具气势的佛教建筑群,形成一片互相联系、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完整的表现了明清鼎盛时期的建筑文化景观。  五台山台外重要建筑遗存保存完整。台外寺庙星罗棋布,由于地处偏僻,历史上香火时续时断,同时也正因如此,才得以保存了唐、宋、金、元等几个较早朝代的木构建筑,如:唐建南禅寺大佛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是现存唐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在中国与世界建筑史上皆居重要地位。北宋洪福寺大雄宝殿,金代延庆寺大殿与佛光寺文殊殿,元代广济寺大雄宝殿、岩山寺菩萨殿和三圣寺主佛殿等,都保留了当时建筑形制的重要特征,  五台山保存有自北魏以来的各种形制佛塔150余座;保存有自唐代以来的佛教造像146000余尊,以南禅寺和佛光寺唐代彩塑、殊像寺明代悬塑为代表的五台山佛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方面的杰出代表作;保存有自唐代以来壁画2380.1m2,最具代表性的有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壁画和文殊殿的明代罗汉壁画,以及岩山寺文殊殿四壁上御前承应画师王逵于公元1167年(金大定七年)所绘的金代壁画。  五台山早在北魏时期就已成为皇家道场,自北魏孝文帝开始,1000多年来共5个朝代9位皇帝18次至五台山朝山拜佛。现存大量皇家道场的物质遗存,包括各朝皇帝撰文碑碣40余通,题匾赐额67块,御制诗词300余首。  北京时间2009年6月26日18时36分,当地时间12时36分,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五台山漫长的十年申遗路画上了0的句号。五台山 五台山 五台山

显通寺

显通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通寺旧称: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时有所扩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宗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  看点:珍贵文物:显通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在挂着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分别写着“龙”、“虎”两个大字,是唐代的遗物。  大雄宝殿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无量殿是一座砖砌结构建筑,该殿奇特之处在于殿内无梁无柱,殿外无廊檐,形制非常独特,因此又称为“无梁殿”,艺术价值很高,殿内壁上有走廊一圈,在走廊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  千钵文殊殿内供奉着铸于明代的千钵文殊铜像,铜像上叠五个头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造型非常奇特。铜殿铸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青铜建筑物,高8.3米,宽4.7米,深4.5米,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隔扇的外壁铸有各种图案和花卉鸟兽,非常精致。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现仅留下两座,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引人注目。  在显通寺前的钟楼里,有五台山最大的铜钟幽冥钟,钟的外部铸有楷书佛经一部,共一万余字,因为钟声绵长,又叫做长鸣钟,也称为长命钟。  藏经楼内收藏着一部华严经字塔,在长一丈八尺,宽六尺的黄绫和白绫上,用蝇头小楷写有《华严经》八十卷,六十万零四十三字,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作品。藏经楼内还收藏着北魏时期铜铸的旃檀佛像、北宋开宝年间刊刻的雷峰塔藏经、明代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像等珍贵文物。  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俗称“祖寺”。全寺占地面积43700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400多间,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它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位于五台山中心区、菩萨顶脚下。  台怀镇  台怀镇原址在五台山中部,清水河畔,因五峰环抱现而得名,附近是著名的五台山寺庙群。前清时,台怀曾为皇家行宫,康熙、乾隆多次巡游、居此。台怀是当地集镇,每年接纳无数旅游客商。.…… 详细++

五台山观音洞(栖贤寺)

五台山观音洞(栖贤寺)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通道终极,是山崖中腰的大岩洞和洞前的大殿。殿建3间,出檐翘扬。殿内主供八臂十一面观音,观音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变化的法像。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教祖师宗喀巴。殿后左侧有一小洞,传说这里是清康熙年间六世0-仓央嘉措避难-的地方。此外还有传说该寺中部岩畔的建筑是十三世0-的-所在。因此藏族佛教徒朝五台山,观音洞是必到之地。  栖贤寺又称观音洞,位于南山寺北侧的栖贤谷口,距台怀镇约5公里。寺院建造在悬崖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石为阶,在凸出的石壁上盖有亭子和殿堂僧舍。下院正面建有5间殿堂,当中一间为穿堂,接着便是岩壁下的短窄石阶通道,通道中段,外侧凸起的岩石上建有六角亭,称为观音亭,亭檐下的横枋上有三幅画,表现的都是观音显示真容拯救受到歹徒和猛兽威胁的凡人。中段傍岩壁筑7间殿堂僧舍。从小门入内,墙壁与石壁之间很贴近,院道不足1米。中间一段墙壁上画有十八罗汉,六位一组,均呈日常生活状,富有凡世情趣。   观音洞又称栖贤寺,始建于明代,原为0朝山礼佛诵经之所。因岩石洞中塑有观音像,所以得名。寺院建造在悬崖之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石为阶梯通道,在凸出的石壁上盖有亭子和殿堂僧舍,石径的崖壁边缘护有红围墙,迤逦伸向上院石洞前的大殿,形势十分险峻。传说观音洞的岩洞是观音菩萨显示灵迹的地方,故缘洞建寺。  观音洞寺宇创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下院方整,围墙高筑。以下殿的当心间穿堂而过,便是此登崖壁的石台阶。石阶中段的六角亭处于凸出的石岩上,此即“飞来亭”。横檀上,有三幅观世音救难图,故又称观音亭。横檀上的三幅面为:一是观音显圣救一被歹徒捆住举刀要杀的人;一是观音显圣救一被歹徒搬起石头要砸的人;另一是观音端坐云端救一将被猛虎伤害的人。三幅面集中表现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天性。  中段旁壁筑有七间殿堂僧舍。从小门入内,墙壁与石壁之间十分贴近,院道不足三尺。中间一段墙壁上画有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是六位一组的佛家生活画,或坐于石上,或骑虎,或骑鹿,或肤坐修行,或头枕经书而卧,富有情趣。石阶云梯终端是观音洞的上院。院里正殿之间,内主供观音菩萨,故称观音殿。观音为八臂十一面,头上有头,最上面的头部沿额鬓又排有小头型,故称“十一面”,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应化的法像。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和黄教祖师宗喀巴。大殿后洞壁左右各有一小洞。左洞口小内大,下积清水,这就是所说的“圣水”,佛教徒认为口饮此水能够“免难消灾障”。  地址: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内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元  观音洞门票6元,五台山门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68元,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140元。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1937年  地址:五台县五台山金岗库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成立于2003年11月7日,是在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旧址院落坐西向东,紧靠山根,位置险要。整个建筑分里外两院,大小相仿。纪念馆现有陈列室二十一间,展厅四个。具有北方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布展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铁血长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抗战史迹展。以抗日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展出图片142幅,生动再现了晋察冀根据地军民舍身忘死,不屈斗争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千秋风流一元戎》聂帅生平展。共展出图片90幅,实物14件,详尽地阐述了聂帅光辉的一生。  1937年10月下旬,八路军总部离开五台山区开赴太行山。11月,在五台县石咀镇召开晋察冀军区成立大会。1938年2月,军区司令部移驻金岗库。同年秋,军区司令部撤离金岗库,军区机关在这里驻扎半年左右时间。  旧址在金岗库村之西南,坐西朝东,居于山脚,全院面积720平方米,共有30间砖瓦房屋。分内外两院,外院和内院大小相仿。里院西屋北侧配间,下层砖券窑洞,上层木构为屋。上层三开间,面宽7.8米,进深6.2米,曾为聂荣臻司令员所居。

白求恩纪念馆

  白求恩纪念馆设在耿镇镇松岩口村,与“模范医院旧址”相毗邻,是一处专门拜谒、凭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场所。走进白求恩纪念馆,就可看到白求恩高大的汉白玉雕像庄严矗立,高鼻梁,蓝眼睛,身着八路军军装,形象栩栩如生。兴建于1967年的白求恩纪念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呈南北走向,一进院便见汉白玉四棱碑一座,碑成方形,底平面边长1.65米,五层石阶依次层层内收砌为平台。碑的阳面刻有《纪念白求恩》全文。碑左刻徐向前题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革命精神。”碑右刻聂荣臻的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者白求恩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碑阴刻薄一波题词:“学习白求恩同志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光荣榜样。”碑后展厅面宽27米,进深8米,陈列着白求恩同志在松岩口工作期间的照片和复制的文件、日记等。    耿镇镇  耿镇位于五台县城东,南与高洪口相连,东与门限石乡接壤,西与蒋坊、高洪口毗邻,北与灵境乡为邻。全乡有行政村49个,人口15830人,劳动力3791人。耿镇为沿清水河中、上游地区货物集散中心。耿镇为县内交通要冲,有公路经此通往五台山,河北阜平。森林植被较好,每年有大量木材生产。.…… 详细++

显通寺钟楼

显通寺钟楼为文化旅游景点。  显通寺钟楼五台山最重的铜钟  声闻四达十里外,震悟大千浴心界。  大家看,这座写着“震悟大干”、状似城门的楼式建筑就是进人显通寺的第一道门——钟楼。“震悟大千”,就是大干世界听到该楼的钟声之后,芸芸众生在佛陀的教化或感召下能有所感悟。钟楼气魄宏伟,结构新颖,是国内明清寺庙建筑物中所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一座大型钟楼。钟楼的底座为结构庞大的石门洞,就像古城墙一般浑厚坚固。上面是钟楼,为两层三檐庑廊式结构,廊柱成列,飞檐重叠,气势不凡。门洞顶部位置,为两层式木阁建筑,装有古朴高雅的木隔扇,内悬一口大铜钟,高达1.64米,最大外径1.8米,厚约8厘米,~_9999.5斤。要想撞击此钟,需穿过门洞,进入二门之后,沿木板楼梯登上钟楼,方可在护守该钟的僧人指导下拉动一根粗粗的木杵,使之发出沉浑悠远的钟声。据说,该钟发出的声音远传十里,经久不散。  那声传十里、回荡天宇而经久不息的声音使人心静思远,感想万千。多少年来,“显通寺的钟声”就成了常挂在人们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大钟通体为青铜,钟口边缘为波浪形,外表刻有楷体佛经二部,一万余字,字迹工整清晰。那大钟经多少年游客的不断抚摸,中底部人手常达之处锃明彻亮,光可照人。游览显通寺的客人,误甚不误甚,必要撞此钟。有时一天之内撞钟者竟达万人之多。由于显通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钟及其钟楼便成了国宝,为免古迹不堪重负而受损,目前这座钟楼已谢绝游客登临,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这座钟楼除了它的文物价值之外,从其所建位置看,也有其独特之处。五台山寺庙的钟楼,一般位于中轴线前端近侧。为什么显通寺的钟楼却离中轴线这么远呢?这是因为,塔院寺(大白塔所在之寺院)以前是显通寺的下院,后来塔院寺分了出去,显通寺不能按原来的出路走了,只好由走南门改走东门,这样,钟楼就修在如今这个位置了。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位于五台县城东45公里的松岩口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6月17日,加拿大0员、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同志从延安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金岗库村,被军区司令员聘请为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赶到军区后方医院驻地松岩口村,辛勤工作近四个月。亲自设计,指导施工,将原来的龙王庙改建成病室,后被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誉为“白求恩模范病室”。白求恩同志殉职后,毛主席亲笔撰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解放后,在白求恩模范病室旁边,新建了“纪念白求恩陈列室”,后改为“白求恩纪念馆”。  纪念馆大院正中,耸立着6米多高的汉白玉题字塔,正面镌刻着毛主席《纪念白求恩》全文;左侧刻有-元帅的“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革命精神,为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题词;右侧为聂荣臻元帅书写的“伟大的国际主义者白求恩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背面是-同志“学习白求恩同志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光辉榜样”的题词。纪念馆座西向东,入门中央有白求恩同志半身雕像,两侧则是反映白求恩同志在此期间工作情景的图片及绘画作品。陈列框里有给党中央、毛主席的工作汇报、信件和日记等以及当时用过的医疗器械等文物珍品。纪念馆西面就是“模范病室”旧址,正中是手术室,左侧的耳房是医务室,右侧的耳房是消毒室。手术室对面有龙王庙戏台,白求恩在病室落成典礼时在台上讲过话。戏台右侧的一间小房子是洗涤室。这座院子的其余房间都是病房,按当时原样作了陈列复原,供游人瞻仰学习,以缅怀这位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诺尔曼·白求恩 (1890~1939)   白求恩(1890~1939)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人。1914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科,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遂参加加拿大远征军,转战英、法、比利时等国。后负伤回国继续读书,191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17年再次入伍,先后在加拿大海军、空军服役。1918年战争结束后在西欧六国学习、实习,192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1928年冬起在美国…… 详细++  诺尔曼·白求恩 (1890~1939)   白求恩(1890~1939)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人。1914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科,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遂参加加拿大远征军,转战英、法、比利时等国。后负伤回国继续读书,191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17年再次入伍,先后在加拿大海军、空军服役。1918年战争结束后在西欧六国学习、实习,192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1928年冬起在美国…… 详细++

徐向前故居

徐向前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南20公里的东冶镇永安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901年,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这是一幢典型的晋北四合院式的建筑,院内正面为主房,两侧是厢房,上下两层是徐帅青少年时期干活和学习的地方。在故居内,有徐向前元帅童年时学习用的小木桌,1955年毛泽东向徐向前授勋时的元帅礼服,还有徐帅的羊毛衫、军装等衣物。徐帅亲笔书写的他生前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石灰吟》和《龟虽寿》原件也存放在这里。一件件实物和图片资料,反映了这位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清廉简朴,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  故居坐北向南,一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56平方米。正房两层木楼,面宽三间,硬山顶木结构,左右耳房二间。东西配房各六间,垂花院门。1991年,修复故居木楼和大门。1995年,建展览室,成列有徐向前元帅的被服、补丁衣等遗物及其革命一生的历史照片和资料。2001年,故居前院进行改建。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永安村位于东冶镇东南方,坐落在五台山南、滹沱河北岸,距东冶镇2.5公里,村前是东西贯通的朔黄铁路,村东有新建的忻阜高速公路,村庄布局紧凑合理、平坦整齐。2016年12月,永安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故居内还陈列有徐帅生平事迹展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等为徐帅的题辞,庄重肃穆,朴实无华,现已被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05月25日,徐向前故居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徐向前 (1901~1990)  徐向前(1901-1990),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只有一位北方籍元帅,他就是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的永安村。它位于滹沱河北岸,原名薄家村。他的父亲徐懋准是清末秀才,母…… 详细++  徐向前 (1901~1990)  徐向前(1901-1990),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只有一位北方籍元帅,他就是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的永安村。它位于滹沱河北岸,原名薄家村。他的父亲徐懋准是清末秀才,母…… 详细++

五台山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五台山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位于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中,室内按原样陈设,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摆一张木桌,桌上放有一方砚台,桌子前面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间方台上放有大盒,上架一只铜茶壶。後院东跨三间,左右两间分别是周恩来、任弼时当年路居住室。1948年春天,毛泽东率党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4月9日傍晚时分,来至台怀镇塔院寺。第二天早晨,毛泽弃、周恩来分别由地方干部陪同,观看了寺院文物。毛泽东视察了塔院寺、十方堂寺和蒙藏合作社等处,一路上他亲切地与僧人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佛事活动,并勉励地方干部一定要保护好文物,要忠实地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团结爱国僧人,把五台山建设好。毛泽东在五台山路居,虽仅有一宿,但在五台山的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春到五台”的美好回忆。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大殿(第一批国保)  时代:唐  地址: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  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该寺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中建中三年(782年),据寺内大殿西缝平梁下保存“因旧名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癸未时重修法显等谨志”,是寺重建年代之证。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唐代原构,余皆后人所建。  寺坐北朝南,总面积307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大佛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殿前设月台,前檐明间装板门,两次间置破子棂窗。屋顶举折平缓,柱之侧角生起显著。柱间用阑额相互联系,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无普拍枋。殿内无柱,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通达前后檐外。栿上设缴背承重,再上为驼峰、大斗、捧节令栱承平梁与平槫,平梁两端施托脚,其上用大叉手承负脊槫。檐柱之上用斗栱承托屋檐,无补间铺作。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抄单栱偷心造。前后檐二跳华栱乃四椽栿伸出檐外制成,梁架与斗栱构成一体,合理而坚固。柱头枋上置驼峰、皿板、小斗承压槽枋。各栱卷刹五瓣,每瓣微向内幽。  殿内有一长8.4米,宽6.3米的大佛坛,坛上满布唐代彩塑。主像释迦,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弟子、菩萨、天王、仰望童子及撩蛮、佛霖等共计17尊塑像,分列两侧,面容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虽经后代装修,依然保存了唐塑风貌,为我国唐塑中的佳作。寺内还保存角石2块、石狮三躯、小石塔一座,雕工精练,均为唐代原作。

石咀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东路沟村

----

炭窑坪村

----

射虎川村

----

石咀村

----

后坪村

----

铁堡沟村

----

铁堡村

----

新路口村

----

南坪村

----

土黄沟村

----

芦家庄村

----

里南沟村

----

罗全沟村

----

瓦窑沟村

----

新路沟村

----

石上庄村

----

东榆林村

----

小甘河村

----

铜钱沟村

----

铜上庄村

----

客子庵村

----

铜西沟村

----

碾子沟村

----

石咀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