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静乐县 >> 王村乡

王村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李静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静海, 化学工程专家 1956年10月25日生于山西静乐。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的研究。提出基于颗粒尺度、颗粒聚团尺度和设备尺度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和两相非均匀结构应满足的稳定性条件,建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模型,并将其扩展到径向分布的计算和两态共存临界条件的确定。阐明两因素控制的流动系统中控制机制之间的协调导致有序结构,表达了其稳定性条件与各控制机制极值趋势之间的关系。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其他系统,并应用于工业计算。此外,还在计算机仿真和洁净煤技术方面开展了工作,开发了中小型设备中抑制氮氧化物的无烟燃煤技术,并推广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  [以上内容由"laoyao"分享。]

刘湧 (1915~2015)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湧,原名刘建义,字伯仁,男,1915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毕业于山西省立太原国民师范学校。1934年夏参加地下革命工作,1936年秋末冬初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1938年5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央社会部总务处指导员兼支部书记、会计科长、二室干部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书记,三室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市公安局秘书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北京市委政法部部长、市委常委、市委监察委代理书记、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市保密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文革期间被诬陷破孩。1977年9月至1979年12月主动要求退居二线,任北京市公安局顾问。1979年12月至1986年5月任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1983年5月起被聘为公安部咨询委员,-部特邀咨询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5月30日3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以上内容由"红烧稀饭"分享。]

秦天泽 (1916~201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秦天泽,1916年生,山西静乐县人,1936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历任山西新军决死2纵队5团指导员,晋绥军区120师供给部兵工厂厂长,陕西蔡家坡纺织厂军代表,西北纺织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兼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建设公司经理,1955年就担任西北纺织工学院筹备处组长,纺织工业部教育司司长,1979年4月任西北纺织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83年按副部级待遇离休。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5月2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8岁。  [以上内容由"unicity"分享。]

巩培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巩培基(1905年—),山西省静乐县人。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岚县县长、左权县县长。1945年元月至6月任汲淇县县长、县委委员兼独立营营长,在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后又任林县县长、豫北工委书记、豫西专署副专员。在郑州铁路局和西安铁路局工作期间,历任财务、计划、统计、材料、工程等处处长。1983年离休。  [以上内容由"guduren"分享。]

刘涌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 涌(1915 )山西静乐西马坊镇双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干部科科长、第二室副主任。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公安局处长、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共北京市委政法部部长、市监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  [以上内容由"guest"分享。]

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静乐县城南1公里处的米碾河与汾河交界处。据县志记载:“北魏都督尔朱荣自为天柱大将军,即此。”可见,北魏时此山即以天柱命名。山势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山间泉水清澈见底,相传泉0龙,故名“龙泉”。“天柱龙泉”为静乐八景之一。  原山中建有玉帝庙、关帝庙、龙王庙、水阁凉亭、石凳仙床等建筑。传说王母娘娘赴南海时路经此山,见松柏苍翠,殿阁巍峨,风光秀丽,停留观赏,石凳仙床传为王母石炕。古人登山曾有诗曰:“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  寺庙大体分为三部分。下方的应该是大雄宝殿;正上方的是灵霄宝殿,供着玉皇大帝;左上方是关公庙。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交通:天柱山距县城1公里,有油路可以直达寺庙的门外,中途坡道弯道专门进行了减速和防滑处理。太原康西公路(静乐的康家会——太原草坪区西村)路口到静乐100公里,忻州到静乐89公里,宁武东寨到静乐60公里。去芦芽山的游客,如时间允许可以顺便一看。   

静居寺石窟

静居寺石窟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静居寺,位于静乐县城南12公里处的丰润镇丰润村南500米处,地处静娄公路之东侧。  静居寺座东向西,始建于唐代。原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烧毁,现仅存石窟8个,依山势凿刻功德碑两通。窟内东、南、北三排各有石雕佛像5尊。第1、3、5、6窟门雕火焰券面装饰。石窟平面布局均为方形。规模较小,大部分宽2.5米、深2.5米,高1.87米。四壁均直立,平顶。除第四窟为晚唐时期建造外,其余均为唐代仪凤二年(677)雕造。石窟洞口均为正方形状,门楣上有石刻莲花浮雕,门两侧有垂花雕。3号庙门蹲两个小憎。2号窟壁上有毛笔题字。6号窟门北侧刻有“南天救苦观音菩萨”字样。所立碑文字较模糊,风化比较严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润镇  静乐县辖镇。1956年设丰润乡,1958年属火简明公社,1961年析置丰润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1.5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0.5万。太宁公路过境。辖丰润、李家会、庆鲁、南梁上、岩子、前润子、青家洼、高家舍、苏坊、河西、白草、黑土岩、湾子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运输、炼焦为主。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土豆为主。.…… 详细++

悬钟山

  悬钟山,地处静乐东部康家会镇境内,其形似倒扣古钟,又名“馒头山”。高约150余米,四周560余米,顶部平坦,属天然花岗岩山体。留有古人类石坑、石井、石崖等遗址,是一处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景点。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康家会镇  静乐县辖镇。1956年设康家会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析置康家会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8.6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0.7万。忻碛公路过境。辖康家会、炭窑沟、新开岭、石壑子、南庄、尚书会、固镇、圪洞道、砚湾、东里上、铺上、帅家岩、瓦窑坡、沙沟、南湾、木要、悬钟、里湾、青龙庄、柳林、前曲卜、后曲卜、刘西、要子沟、石河、庄…… 详细++

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

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沂州市静乐县,总面积593.85公顷。  汾河川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是静乐的省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项目治理范围北起汾河宁武界,南至汾河娄烦界,总长40公里,项目总投资5.7亿元,主要工程内容有堤防修复改造、水源地保护治理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汾河风采

  汾河,中国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内。源於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四周为山脉环绕。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  兰村至介休附近为中游,河出山谷,经太原市入晋中平原,有潇河、文峪河两大支流注入。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则创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静乐文庙

静乐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静乐文庙始建于宋大观年间,明洪武二年(1545年)迁建于此,万历十五年(1587年)重建,万历九年(1581年)增建岑山书院(即明伦堂)、文庙,后历代屡有维修、增建。  文庙坐北朝南,为两座院落,文庙院内仅存大成殿、东西厢房。岑山书院内有明伦堂及东西两侧存心、养心二斋。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七踩三昂,前檐明次间出45度斜昂。明伦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静乐县城内鼓楼东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静乐汾河大桥

  汾河大桥,坐落于流经静乐县境内的汾河之上。是静乐县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汾河,中国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内。源於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四周为山脉环绕。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兰村至介休附近为中游,河出山谷,经太原市入晋中平原,有潇河、文峪河两大支流注入。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则创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电话:0350-7822108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王村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王村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