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原平市 >> 东社镇

东社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位于原平市东社镇都东阎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14.6米,南北宽23.8米,占地面积347平方米.樊左泉(1818-1895),清咸丰五年(1855)举人, 诰封左督卫。据樊家后人讲,宅院建于清咸丰年间。宅院为二进院布局,原中轴线建有大门、仪门、二门,2004年毁于火灾,现仅存正房,东西厢房、耳房。正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明间和次间各有六抹槅扇门,前有月台,上建抱厦三间,抱厦为卷棚顶,前檐饰有三彩斗拱,平身科每间一攒。雀替木雕以福禄寿为主线,雕有人物、花卉、动物等吉祥图案。正房明间建有停灵厅一座,分上下两层,内部饰有彩绘。该民居建筑雕饰豪华,特点突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当地民居的实物资料。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原平岱岳庙

原平岱岳庙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岱岳庙,位于原平市东社镇上社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58米,东西宽19.8米,占地面积114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戏台梁架题记清康熙四十年(1701)、乾隆四年(1739)多次重修,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余为清代风格。该庙为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分布有戏台、牌楼、正殿。正殿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悬山顶,斗栱三踩,平身科每间一攒。1985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南佛寺修故伽蓝碑

南佛寺修故伽蓝碑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佛寺修故伽蓝碑,位于原平市东社镇赵村村民委员会库房内。占地面积1平方米。青石质,螭首,方座。碑身高1.66米,宽0.8米,厚0.19米,座长0.8米,宽0.5米。唐长寿二年(693)立石。额题“为金轮圣神皇帝修故伽蓝之碑”。22行,满行36字,碑文记述了张合堡等村民修浮屠及武德年间重修伽蓝之事。1974年将其移至村中保存。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大脑山遗址

大脑山遗址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脑山遗址,位于原平市东社镇峪里村东北约4000米之同河东岸大脑山顶。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分布面积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1.5米。采集有龙山文化夹砂、泥质陶片,纹饰有绳纹、蓝纹等,属商代的泥质陶片。1985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位于原平市东社镇王东社村中。坐南朝北,东西长13.5米,南北宽23.6米,占地面积31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宅院为四合院布局,中轴线建有主房、院门。两侧建有吉星楼、配房、耳房等。主房青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带廊构架,单檐卷棚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王北窑遗址

王北窑遗址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北窑遗址,位于原平市东社镇王北窑村南约1000米的丘陵坡地上。东西长约3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分布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龙山文化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残片,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器形有豆等。1985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西头神庙

西头神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头神庙,位于原平市东社镇西头村。据梁架题记,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东西长16.2米,南北宽11.5米,占地面积186平方米。中轴线建有山门、正殿、两侧建有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四檩前带廊构架,单檐硬山顶,门窗已改原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呼家崖遗址

呼家崖遗址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呼家崖遗址,位于原平市东社镇温东社村北约1000米的丘陵台地内,西临同河。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泥质陶片,纹饰有绳纹等。1981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南寨遗址

南寨遗址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寨遗址,位于原平市东社镇上庄四村北约20米处,同河南岸台地上。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商代泥质陶片,东周时期的泥质陶。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天涯山

天涯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从原平市驱车东行十余里,过滹沦河大桥,即是天涯山风景区。重峦叠峰,山势险峻,奇峰怪石,峭壁耸峙。山尖似箭,直插云霄。天涯山西北山麓,有一妙峰,形似莲花,称莲花山。莲花山东南有一奇石,称石鼓。县志记载:“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已成器,惟应观而像园,鼓非革生音,从石中发清虚之雅奏,超尘溘似和鸣。”诗人元好问诗赞其曰:“焕起山灵槌石鼓,汉女湘妃出歌舞。”  莲花山麓,有原平市著名古庙石鼓神祠。据县志载:元代有张显之夫人延氏,娘家介休县。延氏乐善施舍济贫,在莲花山下大路旁修建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子推神灵保佑。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闻问,答曰:“介神驻兵。”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现存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佑四年”。可以肯定,神祠最迟创建于元代。  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长方形,共有各种建筑物20余间,皆为明清遗物。祠前百米处,立一木牌坊,四柱三檐。山门前,旗杆两根,石狮一对,左右钟鼓二楼。第一进院,北为过殿,南是戏台,左右禅房。第二进院,正殿三间,悬“精忠纯孝”匾,为该寺主体建筑。殿内塑介子推及其0像。东西配殿各四间。每年三月初三日,是石鼓神祠传统庙会,总要唱戏以贺。商贾云集,物资交流,赶会者超过万人。  在石鼓神祠周围,还有石人瀑布、滹沱吞食、早种晚收、天涯扫雪等景观。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忻州原平市,依托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和油篓山拦河闸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包括滹沱河景区和天牙山景区两部分,景区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43平方公里。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是原平扩城靓市,倾力打造和谐宜居家园的重点项目。油篓山拦河闸工程是山西省“两纵十横”大水网规划新建的10项新水源工程之一。天牙山景区以春秋历史人物介子推的“精忠纯孝”精神为主题,将自然生态与文化体验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流的生态休闲度假区。景区建设着力将生态修复、景观绿化、市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山、水、堤、路、桥、景”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市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原平市区东北26公里处。因山有五峰而得名,属于五台山的余脉。五峰山最高海拔1259米,主要植被有华北落叶松、云杉、油松、柏树等。野生动物有土豹、野猪、山雉等。东峰有漱玉泉,南峰有冥府殿,西峰有梵王宫,北峰有水草庙,中峰上的寿宁寺为五台山寿宁寺的下院,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致祭。五峰山山色秀丽,风景优美,有“小五台”之美称,旧称:“地角枕流”,为崞县八景之一。五峰山是五台山麓余脉,尽管其海拔只有1200多米,但在广袤的黄土高坡绵绵密密的沟壑簇拥下,依然显得格外挺拔俊朗。  区域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清光绪版《续修崞县志》载:“五峰山,在县治东二十五里,五峰高耸,松柏万千,苍蔚深秀,分域而生,移栽互埴则不荣,根巨末锐,形类犀角,俯临滹沱,似人俯首而卧。旧志所谓地角枕流,为崞县八景之一。中峰圣母殿泉水出神像下,祷雨辄应。通志云:天涯为天涯,五峰为地角。”历代名士墨客曾游五峰山络绎不绝,并留有许多诗赋。唐懿宗大中八年,由国子监毛博士出任简州刺吏的雍陶曾于十年间两游五峰山,写下了四言绝句:“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 人尘埃。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建在中峰之上的寿宁寺,山门悬匾“五峰圣境”。接官厅面宽三间,内部陈设唐代以来各种佛像45尊。圣母殿亦为三间,有圣母等塑像六尊。传说,此圣母由原来民间贤淑善良的线姑娘坐化,主管风调雨顺,座下一眼山泉,历史上原平境内逢有大旱,乡民多来此处祈雨,流传众多美妙的故事。而令,这里风景优雅,成为人们欣赏大好河山的旅游胜地。寿宁寺内,还保存有清康皇帝御笔“五峰化宇”真迹。寿宁寺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十年碑载:“上下左右基址布置咸有条理-----于至顺元年重修,洪武十年再度修葺。”这通石碑将有史记载的重修时间追溯到了元代,而去年新修千佛殿时从旧址挖出了隋唐时代硕大的宝装莲瓣柱础石和灰色大板瓦,是当年古庙遇火毁损后残存的遗物。由此可以断定,寿宁寺建寺初始时间最迟应在隋末唐初。相传,清顺治帝福临第四子玄烨出征边地,战事失利遭遇饥渴,遇一妇人食物相助。玄烨感其恩德,问其住址,妇答曰:山西五峰山。玄烨即位登基后,派员专访五峰山,结果在崞县东五峰山见有一座圣母庙,才知当年相助之妇原来早成神仙。遂颁诏下旨,敕封为“金天圣母”,于四月初六亲往祭之。之后,康熙帝号令崞县知县于每年四月六日代帝而祭,五峰山寿宁寺便由此建起一座为祭圣母线娘娘而专设的官厅(即今罗汉堂,也叫三圣殿)。  五峰山外围练家岗村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济寺。寺庙坐北向南,创建于唐,重修于宋,建筑完整,其中正殿为宋代建筑。神台上有宋代彩色泥塑10尊,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与五台山中心区宋代彩塑别具一格,跟太原晋祠宋塑属同一流派,是研究五台山外围佛像艺术的典型实物。大殿内,还保存有宋、明时期木雕像150余尊,姿态各异,刻工精细。殿内悬有联匾,-:“宝殿巍峨,已接三清法界;天香缥缈,如游九府神宫。”五峰山周围,是原平市杏子的集中产区。每逢杏熟季节,香飘十里,吸引着许多远方商贾。     走高速,崞阳出口下来后,走到丁字路口向左拐向北走,走几百米就向东的岔口拐,然后直走就到大阳 (丁字路口)再向南走1公里左右 ,可以看到西头村站牌 ,向东有一个坡 ,一直往上走到井沟,从河槽穿过就可以到庙门了。7、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五峰山  五峰山,海拔1523米,山势奇特,中分五指,故名。位于彭阳县城东16公里处的城阳乡韩寨村。北依长城塬,南濒茹河,西临深涧,东接山谷。漫山沙棘葱笼,松柏苍翠,山桃成荫,花红似火,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似镶嵌在茹河北岸的一颗绿色宝石。身临其境,有无法言表的诗情画意。 "山竖五指称奇香,粉云艳染春锦秀。"五峰山上的庙宇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庙院6处,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大小殿宇50余间。五峰之上均建有亭、阁、楼、榭,建造精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香古色,气势宏伟。  殿内塑像五官特异、各显神威,有的青面獠牙,凶相毕露,有的眉目清秀,和善文雅,工艺精巧,栩栩如生。殿内壁画,各呈风姿,皆含寓意。  当地群众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附近居民皆要上山进香,夜摆面灯,由上而下,十步一盏,绕五峰一周,数里长的灯队,弯弯曲曲,金光闪闪,状若一条火龙摇头摆尾。是时,当地百里以内的社火云集山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彩旗如潮,群情激昂,竞相对诗,相互竞艺,共祝吉祥,蔚为壮观。

原平大营温泉

原平大营温泉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原平大营温泉疗度假区,位于崞阳镇北5公里的大营村。据测定,水温57℃,水中含有氟、硼酸盐、硅酸盐、氡气等。其中硼酸盐水可以治疗皮肤病、粘膜伤口和溃疡等;硅酸盐水可治疗牛皮癣、湿疹、痒疹、炎症等。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泉水含氟,对银屑病疗效颇佳,高氟地下热水可以使人体某些免疫能力增强。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这里分别建有四个休闲宾馆,四个游泳池、酒店四大休闲度假区,还有百套别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专家称为“华北第一泉”,“华北旅游度假集散中心”。  景区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北郊20公里处

崞阳文庙

崞阳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崞阳文庙(第四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原平市崞阳镇文庙街  始建于元代,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主要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等,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  大成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殿顶施绿、黄、蓝琉璃饰件。  崞阳文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文庙街。据光绪版《崞县志》记载,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后经明、清两代修缮。东西长114.5米,南北宽146米,占地面积16717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和大成殿。现存建筑大成殿、戟门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庙内存元碑1通,清碑6通。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文庙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朱氏牌楼主坊

  朱氏牌楼主坊,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镇阳武一村中,据牌楼题记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主坊位于村中,坐东朝西,四柱三楼重檐歇山顶,长15米,高10.54米,建于高0.94米的束腰须弥座上,束腰部雕有各种人物故事图,正面雕有四个力士。额坊下四柱方形,前后有戗柱支持。戗柱上有魑首缠绕。明楼略宽,两次楼稍窄,明楼雀替上镂刻有二龙戏珠图。上置额坊及楼匾,分别署“咸丰五年九月男武访畴谨建”、“旌表资政大夫庠生武烈之妻朱氏节孝坊”。两次楼雀替上镂雕丹凤朝阳,额坊上分别署“柏舟失志”、“竹帛流芳”,上下坊上均雕有二十四孝图、人物故事及花鸟走兽等图案。下层檐坊木构石雕斗栱,五踩重翘,上层檐坊木构石雕斗栱,三踩单翘。坊前设有石雕、旗杆各一对。配坊坐北朝南,四柱三门,单檐歇山顶。牌楼石刻神兽、人物、楹联。1982年维修。196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大牛店镇  "  大牛店镇位于原平市区西20公里,北邻大林乡;南接解村乡;西连轩岗镇;东靠西镇乡。全镇人口22557人,户数6987户,耕地3301公顷,种植以玉米、高粱为主。近年来,养猪业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养殖专业户,截止2004年底全镇猪存栏20160头,为全市之首。 交通方面,铁路、公路交错,十分便利。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考察投资。".……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原平寿宁寺

原平寿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寿宁寺,位于原平市中阳乡井沟村东约5000米的五峰山腰。坐北朝南,东西长53.6米,南北宽69.29米,占地面积371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元大德年间(1297-1307)重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嘉靖年间(1522-1566)、清康熙六十二年(1722)和咸丰年间(1851-1861)屡有修葺、扩建。“文革”受损严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寺僧人主持复修、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由东院、中院、西院三座院落组成。中院中轴线建有照壁、牌楼、大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碑廊。东院中轴线仅存圣母殿,两侧为碑亭。西院中轴线有官厅、大悲殿,两侧为僧舍,寺内存明代木雕像和铜像36尊,明碑2通,清重修及功德碑14通。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中阳乡  "  中阳乡位于原平市东北约15公里,北邻苏龙口镇;南接子干乡;西隔河与新原乡、崞阳镇相望;东连东社镇。全乡总人口14571人,总户数4492户,耕地面积为4296,大部分为旱地。种植以玉米,小杂粮为主,山区出产山杏和红枣,且多年来当地百姓有加工果脯的习惯,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养殖以猪、鸡及大牲畜为主。 交通方面,有市乡公路连接崞阳镇和市区,十分方……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东社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头村

----

上社村

----

北头村

----

上庄二村

----

合村村

----

薛家庄村

----

上庄四村

----

上庄一村

----

南河底村

----

北庄头村

----

西岔村

----

东山底村

----

刘河底村

----

康村村

----

峪里村

----

西头村

----

朱东社村

----

都庄村

----

中三村

----

王东社村

----

东闫庄村

----

沟里村

----

西山底村

----

上庄三村

----

永兴庄村

----

观里村

----

营房村

----

东岔村

----

拴马坡村

----

北河底三村

----

白塔岗村

----

王北尧村

----

王南尧村

----

枣坡村

----

老师村

----

尧山村

----

贵儒村

----

里城村

----

南旺村

----

磨湾村

----

北河底二村

----

北河底一村

----

赵村村

----

温东社村

----

南庄村

----

石地坪村

----

东社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