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柳侯公园 | 柳侯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柳侯公园位于柳江北岸中心广场东侧,始建于1906年,面积约20公顷,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于而在原来柳侯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现已发展成为占地15.5公顷的综合性文化公园。 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公园南部为文化古迹区:唐宋的陈迹、明清的石刻,历代修葺的建筑和参天的古木融为一体;中部有儿童游艺场、人工湖、动物园等,儿童游艺场等,是全市最大的儿童乐园;北部是花卉盆景区,位于该区北端的“山水来归”盆景园,为人工制作,极具岭南园林特色。 漫步柳侯公园中犹如身处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文惠路60号(博物馆对面) 类型:城市公园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马鹿山奇石博览园 | 马鹿山奇石博览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马鹿山奇石博览园位于柳州市河东新区东环大道272号,占地面积91.51公顷,市委、市政府投资6.7亿元,是以山水为骨架,奇石文化为内涵,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奇石主题公园。该项目被列入2010-2012年柳州市十大旅游工程之一;由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代建,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初步竣工时间为2011年9月。目前,柳州奇石馆及周边道路、山体目前已经移交给我园管理,绿化标段暂未移交。马鹿山奇石博览园2012年12月初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马鹿山位于柳州市区东部,陡峭双峰耸立,直刺蓝天。《柳州府志》载:“马鹿山在城东,两山宛如鹿形,牝牡相逐。”徐霞客当年游柳州即从马鹿山一带入境,游记说:“江之东为洛容界,江之西为马平界。登西岸,循山濒江南向行,是为马鹿堡。” 主要景点 博览园的核心景区——柳州奇石馆,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13米,是一座呈流线状的仿奇石造型的建筑,大气简约,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2011年10月28日,原箭盘山奇石园内的“八桂奇石馆”整体搬迁入馆后正式对外开放。馆藏精品数千件,均为东方明珠、稀世珍玩,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奇石馆,拥有“天下第一奇石馆”、“奇石梦之馆”的美誉,是“石都柳州”最具特色的旅游点和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第六、七届“柳州国际奇石节”盛会、国内和国际奇石大展的主展赛场。[1] 所获荣誉 2013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入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赏石文化研究中心、入选“柳州市博物馆群第二批单位”及“新一代柳州八景”等。 |
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 | 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展览该馆位于河东新区河东公园旁文昌综合楼东侧裙楼内,馆内布展面积达到2300平方米,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的城市规划展览馆。柳州古代的建制沿革、民国时期的珍贵图片、当代城市面貌的巨大变迁、未来规划的迷人前景,都可在馆内一览无余。展厅中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是一个按1:750比例制作,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沙盘模型。沙盘微缩展现了总面积5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柳州市区城市概貌和自然概貌。 采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演绎出柳州城市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浓缩了柳州建城二千余年的地理、生态和人文内容,是展示柳州“全景”的一扇新窗口。 展览馆共分两层,充分利用了柳州本地的山水风貌作为展厅布景的设计元素,以母亲河柳江作为主线,串起全馆的18个主题展厅。主题展厅包括“历史回顾”、“整体规划”、“景观走廊”、“产业布局”等,展板背景、图像演示、地板装饰等,处处有柳江的影迹,参观者置身其中,像是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顺水泛舟,通览古今,感受未来。 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柳江东岸,文昌综合楼东裙楼内,是一处展示柳州城市规划建设成就的专业性展馆。展览馆以“规划让柳州更美好”为主题,展示柳州的历史进程与未来的展望,是游人系统了解柳州历史沿革、城市发展和变迁的最佳去处。 展览馆共有两层,一层主要展示柳州的历史发展,其中最抢眼的要数按照1:750比例建造,反映整个柳州规划和现状的大型沙盘,整个柳州的轮廓都能尽收眼底。另外,还有城市景观走廊、百里柳江的虚拟漫游等,也不容错过。二层则主要展示柳州及周边县市在桥梁等重点工程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关于民族风情、文化旅游等内容,着重挖掘文化底蕴和展望美好规划前景。展览中除了图文资料的展示,还有一些触摸板之类的多媒体应用,游人可在互动中通过多种感官和视角了解柳州,不会觉得枯燥无聊。 地址:柳州市城中区文昌路66号 类型:展馆展览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772-2660037 开放时间: 9:00-12:00,13:00-16:00,周日的下午(13:00-16:00)因设备维护而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信息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信息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
柳侯祠 | 柳侯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衣冠墓。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年),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当地百姓建了罗池庙祭祀他。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祠堂改称“柳侯祠”。 现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祠内陈列有许多文物及史料,反映了柳宗元的生平和政绩。 交通可在市内乘2路、6路公交车前往。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价格:30元(1.2米以下儿童免费,学生凭有效证件半票。) 开放时间:8:30-17:00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文惠路60号柳侯公园内 类型:陵园/墓地祠堂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灵泉寺遗址 | 柳州灵泉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2006年8月至10月,柳州市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会同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今灵泉寺东南80米处的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经过发掘清理,揭露地下遗址约300平方米,清理出灵泉寺3期建筑遗迹:一期约为唐代,二期约为北宋末期至南宋中期,三期约为明代中期。自治区考古研究所所长谢日万到现场考察后说,“这是目前广西所发现第一个唐宋时期建筑遗址,该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广西唐宋建筑研究的空白,更为历史文化名城柳州补上了唐宋文物遗迹缺失的遗憾,也为广西这方面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实物证据。”鉴于灵泉寺遗址具有标尺性作用,谢日万提出,把该遗址建成广西唐宋遗址的断代依据,其出土的器物作为那一时期物品标准器。 根据各种历史资料整理,灵泉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大云寺,后焚毁。北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重建,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改名为天宁万寿禅寺;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寺院扩建完成,改名为报恩光孝禅寺。据张翀《募修灵泉寺小引》记载,明代万历(公元1573—1620年)间重修了灵泉寺。历史上的灵泉寺屡废屡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冬,柳州地方人士再次集资重建。现存的灵泉寺为1986年重修。 在北宋王安中《新殿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元祐三年,始以柳州灵泉寺为十方。崇宁中,改曰天宁万寿禅寺。柳治水北几五百年,灵泉在水南立鱼山趾,寺蔽于仙弈之腋。唐刺史柳侯记二山水石洞穴鱼鸟草木最详,寺独不录,又不得例大云见于它文。问之父老,昔盖陋甚。自变律为禅,乃始大作门堂楼殿,欲以冠冕南方,未讫者十五。”据此文介绍,唐代的灵泉寺非常简陋,从宋代才逐渐兴盛,直到成为“广右第一”。考古现场发掘的出土文物,为王安中的文章提供注解和证据,为灵泉寺的变迁提供了坚实的物证。 遗址的青砖地面北部西侧,有一道长4.2米、宽0.2米、深0.30米的沟渠。水沟两侧铺砖,砖上一面饰着精美的“回”文图案,但奇怪的是,饰有图案的砖面是靠着泥土一侧,平时并不能为人所见;而且这种纹饰在秦、汉时期比较流行,到了隋唐时期,“回”形纹饰基本上就不再出现了;另外,水沟走向与青砖地面不平行,甚至于青砖地面东西的两道墙基也是不平行的。沟渠的用途和时代是一个不解之谜,青砖地面上的不对称建筑又是一个难解的疑团。 |
柳州西来寺 | 柳州西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柳州西来寺位于雅儒路临江巷西侧,面临柳江,为柳州市尚存古寺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西来寺位于青海省东部,距省会西宁50多公里。西来寺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坐落在乐都县县城东关街。据说修寺中资金发生困难,眼看就要半途而废,施工主人们想再出远方化布施。晨起,在院中发现两骆驼,背负重囊,朝东而卧。邑人们认为是行脚驼峰,驼主会来赶走。迟至日中,未见驼主,始派人到处寻找,夜幕降临,未见赶走,于是有人解囊启袋,发现满是白银,约有九千余两。得此银后加快了进度,增建了殿堂。竣工后为寺命名时,人们以为如无西来之资,此寺难以完工,今能完工实乃西主资助之力。故定名“西来寺”。另一传说曰,有人在河边拾得一铜佛,为之建寺,特名为“西来寺”。西来寺占地面积 2184平方米。寺院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是青海境内保存完好的古寺中典型的汉语系佛寺。寺内主要建筑建在坐北朝南的中轴线上,由山门、中殿、大殿和东西两厢堂馆组成两进院落,庭院内绿树成荫,陪衬着佛殿走廊朱红色檐柱和石绿色斗拱。山门宽3间,进深1架,中为门廊,东西为泥塑四大金刚。进入山门为前院,面对山门为中殿,东西两厢为堂馆,殿、堂均为硬山式建筑,中殿主供阿弥陀佛。大殿面宽5间,进深3架,单檐歇山顶,矗立在台基上,大殿内供三世佛,中间释迦牟尼,两边为文殊、弥勒,还有阿难、迦叶、弟子、比丘等。东西两面山墙供菩萨四尊。整个墙面以半立体式浮雕着山水、人物、建筑、树木、珍禽、异兽等。该寺保存完好,西来寺现为乐都县历史文物博物馆,陈列乐都地区收藏和出土的珍贵文物以及原寺院遗存的24幅明代卷轴佛像画。 门票 5元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柳州市雅儒路临江巷西侧 |
柳州市博物馆 | 柳州市博物馆位于广西柳州市人民广场东侧,交通便利,是一座拥有先进设施与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柳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1958年,原址在柳州市五一路6号,2003年7月搬迁到现址。建筑面积12872平方米,占地面积26亩,展厅面积5800平方米。历经43年的建设,已逐步发展成为桂中地区文物保护、文物展示和文物研究的中心。 柳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光秀丽,人文鼎盛。从远古人类留在白莲洞的足音,到唐代俊伟柳宗元释奴办学的举措,至明清贤良惠及乡里的恩泽,丰厚的文化积淀滋养着柳州人,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柳州文化,一如浩荡柳州江、千年流芳。 展览将柳州五万年的悠久历史有机地贯穿起来,既突出重点,又纵览全局。通过布景方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实体,生动而详实地再现柳州历史风貌,以经典的亮相展示古城风采,以经典的力量呼唤文化传承,以经典的链环绵延古城文明。 馆藏各类文物36000多件,以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民俗文物较为突出;以西周云雷王纹青铜角形器、战国扁钟、汉代虎钮錞于、铜镜和铜鼓以及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清“四王”、近汉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为珍贵,许多馆藏文物颇具地方特色,因其精美罕见而成为国之瑰宝。基本陈列有《柳州历史文化陈列》、《柳州少数民族风情展》、《古代青铜陈列》、《古代书画扇面陈列》、《古代陶瓷陈列》,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柳州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和悠久历史。 |
柳州军事博物馆 | 柳州军事博物馆于2009年初开始筹建。今年4月初,军博园选址定于“东堤春晓”一带。整个设计主要以江、岸、馆为主,“江”上停放海军赠送的退役“清远号”猎潜艇;“岸”上陈列广州军区赠送的59-1式130毫米加农炮、59式100毫米高射炮、59式中型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空军赠送的初教6型教练机、歼5、歼教5、歼6、轰5等军用飞机。 柳州军博园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博物园,是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确定的全国8个国防教育主题公园试点单位之一。军博园展馆内依次设置了中国海军、陆军、空军、二炮和武警共5个展区。每一个展区都有文字、图片、影像和模型,让参观者对中国军队的发展历程、装备等有最直观的认识。 军事博物园项目一期已于2011年6月1日竣工并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军事博物园二期工程将建设军事拓展训练中心、军事主体体验馆、学生军训基地、双拥成果展示区。建成后将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唯一的、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参与性最强的综合性国防教育主题公园,是本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之一。军事博物园以“博览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为主题,融教育、体验、旅游于一体、具有开放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特点,让人们在参观游览和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了解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柳州市城中区东堤路 乘车线路:乘26路公交车到高新开发区下车后步行前往 |
柳侯祠 | 柳侯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衣冠墓。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年),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当地百姓建了罗池庙祭祀他。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祠堂改称“柳侯祠”。 现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祠内陈列有许多文物及史料,反映了柳宗元的生平和政绩。 交通可在市内乘2路、6路公交车前往。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价格:30元(1.2米以下儿童免费,学生凭有效证件半票。) 开放时间:8:30-17:00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文惠路60号柳侯公园内 类型:陵园/墓地祠堂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张翀墓 | 张翀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柳州张翀墓位于市郊柳东乡油榨村旁坡岭上,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从底坡至墓位标高35米。自一级墓台起始至墓座,长90米,宽30米。从下至上共3级墓台。一级墓台左、右分立石狮1对,稍上分立石羊1对,再稍上分立石虎1对。往上数道石级至第二墓台,左右分立石马1对,稍上则为相对而立的执笏翁仲(石人)。最后至第三墓台,左右分立石龟1对。右面石龟驮“皇明谕祭碑”,高约2米,近墓两侧还有石龟1对。三级墓台上部左、右侧有片石档土墙。墓体高1.92米,直径6米,用料石围砌。基顶球形顶戴。墓碑文字:“明故刑部侍郎兼都察御史嘉议大夫显考鹤楼张公之墓”,署款:“万历九年辛巳吉日,孝男仕、佩,孙继昌,曾孙秉忠同泣血立”。碑高1.45米,宽0.85米。张翀墓曾多次被盗掘,墓座及各种石雕经长期风化己有残失毁缺。近年由市文管会办公室维修。 |
柳州柳候公园 | 柳侯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北岸,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它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2009年12月7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重点公园,柳侯公园榜上有名。由此,柳侯公园也成为广西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公园。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古典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柳州的柳侯公园有详尽记述。 公园内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园中还有盆景园、动物园和儿童乐园等多姿多彩的游玩场所和设施。柳侯公园犹如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 |
鹅山公园 | 鹅山公园定名为柳州“鹅山青少年公园”,是广大青少年寻幽探奇、游乐的理想之地。园内在要景点有鹅之门、索首缆车、鹅山笑佛、柳侯读书洞、风寸亭、猴面石、山顶观景台、鲤鱼跳龙门、犀牛望月、闻笛亭、冠亭、射击场、综合大世界游乐场等设施 鹅山公园,位于柳州市西侧,紧邻柳州火车站。鹅山,为柳州市区第一高峰, 是柳州名胜之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五言诗《登柳州峨山》传世,并记入游记中。古人曾以“鹅山柳水”来概括柳州的山 光水色。鹅山因山体概貌独特、险峻而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鹅山公园定名为柳州市“鹅山青少年公园”,是广大青少年寻幽探奇、游乐的 理想之地。园内主要景点有鹅之门、索道缆车、鹅山笑佛、柳侯读书洞、风 雨亭、猴面石、山顶观景台、鲤鱼跳龙门、犀牛望月、闻笛亭、冠亭、射击场、综 合大世界游乐场等。 交通 2路 7路 11路 14路 20路 27路 29路 35路 40路 门票 免费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西侧 |
廖磊公馆 | “廖磊公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柳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地址,没有对外开放。 廖磊公馆是廖磊将军于1930年到1937年任第7军军长驻军柳州时自己兴建的住宅。廖磊将军在柳州进行一系列利国利民活动的历史见证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这座建筑为研究建筑艺术、结构科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交通 坐14路、30路、105路、69路到东门站 门票 无 开放时间 现为一个单位办公地址,未对外开放。 景点位置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中山东路36号 |
柳州奇石馆 | 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奇石专类馆。柳州奇石馆是马鹿山奇石博览园的核心景区,由奇石展区、文化展示区、休闲区、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厅组成,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奇石专类馆 景点位置 马鹿山奇石博览园位于柳州市城中区东环大道232号 门票 当地人20元,外地人50元柳州奇石馆 |
柳州体育中心 | 东面是环境幽静的马鹿山公园,北面是鹿山花苑住宅区,西南面背靠波光碧绿的柳江河,三面连接城市道路,地理环境优越,空气清新,交通十分便利。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东环路西侧 |
地王大厦 | 地王大厦是广西最高的建筑,在顶层的观光区可以饱览柳州风光,柳州的夜景全区最美,在303观景平台有种别样的体验。 景点位置 柳州市广场路10号地王国际财富中心 |
柳侯祠碑刻 | 柳侯祠碑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柳侯祠碑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心柳侯祠内。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得名),为纪念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柳侯祠从唐代建成至今,历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及扩建。现址为明代柳侯祠庙址,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上重建。解放后,柳侯祠几经修葺,现存的柳侯祠建筑结构为清代三进制木砖结构,面积约2000平方米。祠堂大门上高悬的“柳侯祠”金字匾额系当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的手迹,豪迈奔放,苍劲挺秀。门联为韩愈诗句集结而成,书曰:“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为清末永州知府杨翰所书。 头进保存有自宋至今的历代碑刻30余块,其中的两块“荔子碑”嵌座在中殿最为引人注目处。右侧为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所刻原件,左侧为仿宋的清代复制品,碑文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因其句首云“荔子丹兮蕉黄”,后人便称“荔子碑”。诗赞柳侯,作者韩愈,字为苏轼亲笔,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故后人亦称之为《韩文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此碑为柳侯祠的镇祠之宝,其刻石技艺刀法恣肆狂放、深浅奇正、随笔赋形,与苏轼雄奇、深厚的书法相得益彰,被人推为苏轼书法碑中第一。碑刻中还包括《柳州罗池庙碑》、两方元代刻的柳宗元石刻像,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壁间悬挂柳宗元生平资料及后人的书画作品。 二进为中厅,有石井两口,古色斑驳。柳宗元到柳州后,为解决百姓吃水问题,派员勘地寻源,挖井引水,这两口石井是纪念柳宗元为民掘井而设的,是柳侯“有德于民”的见证。 第三进的正殿中央,有一尊柳宗元三彩陶塑像,头戴褐色幞头、身着唐朝官服、手执狼毫,凝神攻读。与柳宗元塑像同时引进的还有19尊唐代著名诗人三彩陶塑像,其中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等人。殿堂正中的玻璃柜里,金丝绒衬着一块残碑,为“龙城石刻”文曰:“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原碑出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因碑文首有“龙城柳”而得名,据说一同出土的短剑上有与其相同的铭文,故又称“剑铭碑”。传为柳宗元所书。此外,柳侯祠内还有两口清代大钟,一铜一铁。 祠内最主要的文物收藏为历代碑刻,至2000年柳侯词共收藏自宋至今珍贵碑刻45方。另外,现代著名的碑刻有郭沫若先生1961年2月10日的题诗、杨成武将军1993年春的题词、-总书记1996年到柳侯祠留下的题字等。 2006年柳侯祠碑刻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