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柳州园博园 | 柳州园博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柳州园博园为2011年第一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举办地,是集园林园艺、民族文化、科普科研、旅游展览、生态展示的省级公园。 柳州园博园位于广西柳州市柳东新区九子岭,距离柳州市中心约25公里,占地约68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近 42万平方米,湖体河流水域面积14多万平方米,钢结构波路幕墙室内展馆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于2011年3月30日动工,2011年9月28日试运行,并于2011年10月30日正式开园。 园区布局 柳州园博园具体布局规划有包括18个展园区、滨水休闲区、公共服务区、生态绿化区在内的四大区域,以及主入口广场、形象入口广场、开闭幕式广场、花卉广场、码头广场、温室广场在内的六大广场。此外,还有室内展馆、民俗风情展馆、柳园展馆三大展馆区。 柳州园博园将以保护自然生态和发展园林事业为目标,遵循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生态与城市相融相存的原则,为举办城市留下一个品位高、老百姓喜欢去的公园。 用时参考 2-3小时 交通 快速公交1号线、快1号线区间车、快9号线可乘坐到园博园南门 门票 免费 景点位置 柳州市鹿寨县博园大道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
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 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广西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139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9平方公里。景区内主要地质地貌遗迹有香桥岩天生桥、香桥岩峡谷、九龙洞、响水石林及响水瀑布等50余处,集石奇、洞幽、水秀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被岩溶地质学家称为“中国喀斯特地貌的缩影”和“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地质博物馆”。该景区1988年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9月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鹿寨县香桥岩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在不到4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展示了亚热带喀斯特不同发育阶段的典型地貌景观及代表喀斯特发育过程且极具特色的多种多样喀斯特个体形态,这样高度集成的喀斯特景观资源区在国内罕见。对研究喀斯特发育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普及喀斯特地学知识也有重要意义。在丰富多彩的喀斯特个体形态中,香桥天生桥、中渡塔状峰林、六末铁石林、地下河天窗群、香桥岩溶崃谷、响水低水头瀑布及九龙洞中的脑纹状洞穴沉积等景观,都是我国喀斯特自然景观中的精品,可谓喀斯特地质博物馆,极具观赏性并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 要游览天生桥和九龙洞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景区是一个地下溶洞形成的峡谷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2007西藏圣地婚礼航空旅行白皮书黄金周出游全攻略,入口处隐藏在地面的一道月墙后面。跨过月亮门后,从一个极为普通的山洞进人,顺着石阶而下。初人洞狭窄幽暗,迂回曲折,越往下走反倒越开阔,到了洞底,顿觉豁然开朗。洛清江从脚下奔腾而过,四周峭壁环抱,前方不远即是天生桥。石桥天然生成,横跨在洛清工上。天生桥下的江面上有几块巨石,有人在上面搭了一道“之”字形栈桥,行走其间,分不清是人在桥上,还是桥在人上,趣味十足。顺着天生桥旁的石阶到达桥上,进入一片怪异的石林,左转右拐大约1千米的路程,就到了九龙洞。 九龙洞也是一大地下溶洞,洞内美景有四绝“龙、藤、沙、池”。进洞不远就可以看见云龙升腾,游龙四伏的壮景。四绝中最奇特的是古藤穿,在洞顶一根倒垂的钟乳石中间竟然生出一条大人手臂粗细的植树须根,长达十多米,飘然而下,直垂地面。丝丝根须犹如少女的长发,须端还冒出众多白白的新须。洞内溶岩形成的沙漠景观在别处很少见到,安异的造型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洞内有水自然奇,九龙洞更是有两大天然水池,相伴成为鸳鸯他。池水冬暖夏凉,喜欢游泳的朋友可以去享受一番。 地址:鹿寨县中渡镇 门票:60元/人,学生半价:30元/人 开放时间:9:00-17:30 最佳浏览线路:鹿寨乘中巴到中渡镇(4元),换乘摩托车前往景区(10—15元)。 中渡镇 中渡镇位于鹿寨县西北角,方圆374平方公里,境内奇山秀水,民风淳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古镇,早在三国时就已建县,有“文化古镇,旅游乡镇”之美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以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的九龙洞、响水瀑布、鹰山、洛江古榕等自然风光,以一方保障、香桥石刻、武庙等为代表的洛江文化,在区内外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中渡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 详细++ |
鹿寨月岛湖景区 | 鹿寨月岛湖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鹿寨县月岛湖度假区位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长塘水库,交通便利,距鹿寨县城仅12公里,距离柳州市区52公里。度假区水面及周边岛屿总面积达2200多亩,山环水绕,有四个独立岛屿。逶迤曲折的湖岸线、茂盛葱郁的树林、烟波浩淼的湖水、自然天成的湖湾,构成了独特多姿的自然景观。是集餐饮、住宿、会议、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宝地。 度假区成立三周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承接各种大、中、小会议200多场,度假区内有四合院、木楼、窑洞、宾馆楼等住宿场所,同时能进住250人,是目前柳州地区功能最多,接待量最佳的一个有特色的新型度假区。 度假区内现有:大型歌舞演艺厅、各种体育场所、水上娱乐基地、休闲娱乐保健区、烧烤场、水果基地、宾馆超市等多种休闲娱乐项目,能满足八方游客的各种需求 |
中渡古镇 | 中渡古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渡千年古镇,鹿寨文明的发源地,建于孙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距今将近2000年历史。中渡镇总面积374平方公里,位于鹿寨县城西北26公里,它既是鹿寨融安永福三县的结合部,又是鹿寨县西北边陲的经济重镇,素有"四十八弄的明珠"之称,总人口约5万人。这一对古榕树有600年历史,历经岁月沧桑,仍屹立于洛江两岸。这里至今保留有古城门、城墙、商号,可见当年的商贾云集。 中渡八景之一——香桥仙境:香桥岩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四周青山耸翠,层峦叠嶂。入口处是一个窄小洞口,前行数十步,见到一个钟乳倒挂的大型洞厅,眼前豁然开朗,白云悠悠,别有洞天。遥望,一座天生石桥高拱,宛若长虹,桥面上绿树披荫,藤蔓垂悬。桥下河水汹涌湍急,飞珠溅玉,声如雷鸣,上游碧水宛转,下游潭深水幽,如仙境一般,身入其中,真正能体验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桃源”境界。 中渡八景之二——响水涌泉:洛江上游的响水,两岸山峰对峙,河中有阶梯状的石平台,长约百余公尺,河床落差二十余公尺,河水激越奔腾,飞流而下,轰鸣如雷,故名“响水”。河水落到石平台上,银珠飞溅,如朵朵莲花。大有“层莲翻浪光如雪,十里闻声听隐雷”的情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这就是著名风景名胜“响水瀑布”,由于响水源头从香桥岩地下河涌出,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响水涌泉”、“响水鸣琴”。 中渡八景之三——鹰山挂月:有诗云“一山飞崎洛江边,酷似苍鹰羽翼全;万里晴空天如水,峰顶常挂月婵娟。”位于英山中学背后、旧县村头的鹰山,无论遥望、近看,都非常像一头雄伟的苍鹰。昔人曾在鹰山嘴上题写“鹰山不二”四字,意即此处第一,再无第二了。中渡镇又名鹰山镇,即典出于此。每逢碧天如洗,皓月当空,遥望鹰山,仿佛嫦娥起舞,雄鹰展翅。难怪诗人有“嫦娥戏鹰”的联想。 中渡八景之四——洛江春汛:洛江发源于永福县的喇嗒和香桥岩的地下河。洛江流至黄冕的旧街村与清江汇合,称为洛清江,洛清江流经鹿寨镇、雒容镇、江口乡后汇入柳江。镌刻在江边巨石上的“洛江”两个鲜红大字,年复一年,风雨剥蚀,但仍然分外显眼。洛江江面狭窄,水缓、平静、温柔,在洪水季节也无大害。洛江不仅滋润、哺育沿江数十万亩农田土地,还可发电,也可通航,五十年代以前,50吨的船只可上溯湘漓,下通梧粤。这里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残冬刚过,江水-,鱼跃滩头,燕舞树梢,牧笛横吹,牛儿欢跳,田野秧歌,绿满山腰,一幅“春耕图”和“农家乐”,便在春姑娘的嬉笑声中呈现在人们面前了,很容易使人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名句。前人也非常形象地将这一景观称为“洛江春汛”。 中渡八景之五——西眉烟雨:溯江而上,船移景换,江面波光粼粼,只见远山含黛,近坡浮翠,令人目不暇接,西眉山倒影隐映水中,拔地而起的西眉山,雄奇俊秀,树木葱茏繁茂,山顶炮台凌空而起,在蒙蒙细雨中,山上云缠雾绕,景象颇为壮观。 中渡八景之六——东岭晴岚:东岭,名十二岭,又名十二弄,横列在中渡城东门码头洛江对岸,是古城中渡东南方向的屏障。雨过天晴,或明月当空,嵯峨峥嵘的岭峰在冉冉飘缈的瑞霭中似有若无,确有长江三峡中巫山十二峰的意境。 中渡八景之七——龙潭秋月:龙潭即龙潭河,即月桥村与新县村那一段洛江,碧绿幽兰,深不可望。民间传说有一条黄龙潜藏,故名“龙潭河”。它发怒,洛江便暴涨;它息怒,洛江就平缓。这个传说,可能是我们古老的民族将“龙”当成“图腾”顶礼膜拜演化而来的。 中渡八景之八——独秀凌霄:指朝阳村独寨屯后那座在千顷田畴中拔地而起的孤峰。由此往西行进,至平山镇,一路上还有“三大炮”、“笔架山”等许多直插云霄的山峰,座座雄奇伟岸,千顷良田,村环水绕,很有古人所谓“参天卓立标千古,拔地巍然镇四周”之概。登临选胜,确实“疑在画中游”。 中渡镇 中渡镇位于鹿寨县西北角,方圆374平方公里,境内奇山秀水,民风淳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古镇,早在三国时就已建县,有“文化古镇,旅游乡镇”之美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以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的九龙洞、响水瀑布、鹰山、洛江古榕等自然风光,以一方保障、香桥石刻、武庙等为代表的洛江文化,在区内外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中渡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 详细++ |
鹿寨雒容高岩 | 鹿寨雒容高岩 在雒容镇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处,属石灰溶洞,长约500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叫白象岩,中层叫龙盘岩、下层叫观音岩。三岩景象各异,风光旖旎。观音岩,因设有观音菩萨,故名。从山脚登石阶百余级即是。岩高20余米,宽15米,岩顶若倒挂巨钟,岩之正中,石帘高挂,帘下一墩,观音坐于其中。宋代文人王世则曾在此雅洁幽静之地,攻读深造,后中状元。明崇祯四年知县郭元佐在此立碑一块,镌刻“天然大厦”四字。龙盘岩,因榕根破石而出,酷似一条条巨龙盘缠其间,故名。 岩内有块空心石乳,圆大平滑,敲之咚咚作响,犹如鼓声,离此不远,又是一悬挂空石,击之当当有声,宛如钟鸣。游人至此,无不击之为快。白象岩,高广若厅,中间有一白色石兽,肥耳如扇,巨腿如柱,软鼻长伸,两眼生辉,活似一头白象。故宋转运判官方信儒题写“白象岩”三字于壁上。更有趣者,岩口有一巨石钟乳悬空横卧,光滑平整,形如铺位,人卧其间,冬暖夏凉,快慰难言,故人称之为“仙人床”。高岩,三岩相连,别有天地,奇景使人盘桓,佳致诱人流连忘返。 雒容镇 雒容,是一个具有1300年历史的文明古镇。位于东经109度36分、北纬24度35分。即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东北部25公里,鹿寨县城西南部17公里,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西南向138公里。据广西各县沿革和柳州府志,雒容县志及中渡旧县石碑记载:雒容,汉属潭中县地,唐贞观中年分象地置洛容县,属柳州府,因地处洛清江畔,山青水秀,境内有西桥远眺、东阁朝暾、双童捧日、一柱擎天…… 详细++ |
木龙河漂流 | 拉沟乡木龙河漂流,位于省级公益林保护区拉沟乡木龙村境内。全程7.5公里,河床宽5~30米,正常流量10立方米/秒,两岸风景如画,河水清澈,流急滩多,原始森林茫无边际,古树参天,翠竹连片,享有“天然氧吧”之誉。 鸟类自然保护区,林、鸟、鱼是拉沟乡原生态的“三原色”。34万亩林地,其中18万亩公益林,86.23%的森林覆盖率,把拉沟乡的山装扮得绿油油,拉沟乡成了天然氧吧。1982年,自治区把拉沟乡木龙、大坪两个村划为鸟类保护区,并建立了三个侯鸟监测站,主要保护的鸟类有白颈长尾雉等。目前,拉沟乡的山林里有许多野生动物,有山猪、金钱鸡、果子狸、松鼠等,保护区内还有楠木、香樟、猪血木、紫檀木等珍贵树种。拉沟乡的木龙河和纳盘河如今是鱼的乐园。 景区地址:柳州市鹿寨县木龙村 乘车线路:可在鹿寨县乘开往拉沟乡的中巴车前往 |
山岔湾度假山庄 | 山岔湾度假山庄 |
响水瀑布 | 响水瀑布 |
香桥九龙洞 | 香桥九龙洞 |
鹿寨天生桥 | 鹿寨天生桥为横跨下末地下河天坑、天窗的单拱石桥,桥面绿树山花似锦,桥下钟乳石下挂,水面上游有倒影,下游有水,响声轰鸣,天坑、天窗四周绝壁如削,桥美、水美、山美、跃水美、环境美,人们称香桥的环境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
古亭山 | 古亭山 |
青狮岩 | 青狮岩 |
柳侯公园 | 柳侯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柳侯公园位于柳江北岸中心广场东侧,始建于1906年,面积约20公顷,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于而在原来柳侯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现已发展成为占地15.5公顷的综合性文化公园。 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公园南部为文化古迹区:唐宋的陈迹、明清的石刻,历代修葺的建筑和参天的古木融为一体;中部有儿童游艺场、人工湖、动物园等,儿童游艺场等,是全市最大的儿童乐园;北部是花卉盆景区,位于该区北端的“山水来归”盆景园,为人工制作,极具岭南园林特色。 漫步柳侯公园中犹如身处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文惠路60号(博物馆对面) 类型:城市公园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柳州文庙 | 柳州文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唐以后,柳州文庙几经废兴,1928年,文庙毁于全城大火,主体建筑被付之一炬。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文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唐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举国祭孔,孔庙又称文庙,庙学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1928年,柳州文庙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2009年,柳州市政府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它以灯台为靠、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为国家4A级风景区。 唐贞观年间,柳州始建文庙,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六月,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八月,即着重修文庙,十月完工。柳宗元重修文宣王庙(原址无考),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学说、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进步。1289年(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存于柳侯祠内。1373年(明代洪武六年)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 2009年,柳州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柳州市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柳州文庙重建成为市民关注的亮点之一。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多方考证,最终将新修文庙的选址定在登台山(据市地名办考证灯台山应为登台山)西侧与驾鹤山之间,也就是原柳州市第二塑料总厂厂址附近,工程于2009年10月9日动工,2010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竣工。 现代文庙的重修与重建,已经超越了旧昔“祭孔、办学”的“庙学合一”建制,发展成为守望一个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象征,成为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 【大成殿】 阔七间,进深五间,殿高31.8米、阔49.7米、进深47.5米。盝顶重檐,铜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四周有回廊,环廊宽4米,40根金柱,柱高6米,直径0.8米,紫铜斗拱,雕饰云龙纹;殿脊装饰龙吻,盖黄铜瓦;殿内顶饰小篆《论语》名句;回廊为雕花汉白玉栏杆,四周有台阶可上高台进入大殿;殿前有拜台,复道四通,是进香祀孔之所,陛下为双龙戏珠纹。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具有显著的东方建筑特色。 【杏坛】 杏坛,高9.43米,长8.76米×宽8.76米,平面正方形,四面通达,钢混金柱,重檐青瓦,头檐圆形,二层檐方形,四面悬山,屋盖十字结脊,檐下悬挂“杏坛”蓝底金字匾额。坛基五级,四面上下,汉白玉石雕云头栏杆,杏坛雕梁画栋,精美华丽,从四面观看形状一致,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特点。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崇圣堂】 高28米,长41米,宽33.8米,三层重檐攒尖顶,青灰琉璃瓦,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云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殿内藻井、门窗采用珍贵的楠木装饰,饰仿古彩绘。崇圣堂设计格调高雅,具有南方建筑特色。 【厚德明伦堂】 明伦堂位于大成殿后,上方下圆,重檐赞顶尖,灰色琉璃瓦,高22.5米,宽21.6×21.6米。外廊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饕餮纹、云龙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殿内藻井、门窗采用珍贵楠木装饰,饰仿古彩绘,建筑形式别具一格。 【文昌塔】 文昌塔塔体通高29米(包括塔尖),塔基为正方形,边长约9米。此塔以文昌为名,意在触塔为笔,蘸江为墨,以登台、驾鹤为书案,以天地为画卷,意味着柳州的后起之秀都将扛得起如椽巨笔,肩负历史使命,成为国家栋梁。 【登台亭】 因登台山而得名。其中又寓步步登高,渐臻佳境之意。此亭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形式,依山傍水,横空而出。登陟凭栏,临风试望,碧流青山,虹桥文庙,壶城美景,尽收眼底。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夫子路 类型:古迹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 柳州文庙成人票 ¥30 信息来源:柳州旅游在线 信息来源:柳州旅游在线 |
柳州龙潭公园 | 柳州龙潭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龙潭公园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度),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坐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 龙潭公园园内还建有南方少数民族的村寨、风雨桥,游人可乘矮马旅游车漫游各民族村寨,品尝风味小吃和民族菜肴,参加和观赏壮族的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的笑酒等合唱,其乐无穷。 |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 |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2007年始建,2012年改建,总投资3050万元。田径场占地面积15531㎡,场内绿化草皮面积4703m2,前门、主席台、四周椭圆看台底部采用砼框架结构,顶部为木质结构,充分吸取苗族建筑精髓,突出吊脚、亭脊屋檐翘角、雕刻护栏、盖青瓦等苗族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内涵。内设足球场,8弯道10直道400M标准塑胶跑道,跳高,跳远等运动场地。整体造型新颖、雄浑壮观,被人们形象地喻为苗山“鸟巢”,是自治县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可容纳观众约25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