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北海 >> 合浦县 >> 廉州镇

廉州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海角亭

  介 绍 海角亭位于合浦县廉州镇西南面,今廉州中学内,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为纪念汉代合浦太守孟尝而建。亭以海角为名,是因此地当年滨临大海,“在南海之角”之称。 海角亭分两进。 第一进为门楼。门楼正中是大圆拱门,两旁是耳门。正门上方嵌着“海天胜境”四字。耳门上还分别雕有“漱月”“澈云”字样。门楼正中处一块约90公分、宽约50公分的石碑上刻着清代陶冶一笔写成的“鹅”字。 第二进是亭的主体建筑。朱红墙壁,琉璃碧瓦,雕梁画栋。亭成正方形,前后门相通,左右门窗对衬,四周有回廊,刻有各种动植物图案和历史故事人物。亭前柱联:“海角虽偏,山辉川媚;亭名可久,汉孟宋苏。”亭后方立有巨碑“古海角亭”。亭内后门上方原悬挂一幅“万里瞻天”匾,为苏东坡所写,但该亭几经兴废,真迹早已荡然无存。现悬于亭中的一幅字,乃集东坡字体仿制而成。交 通 到北海汽车总站乘北海—合浦的快班车(5元)。      广西北海市  廉州镇  概况 廉州镇地处北部湾畔,是合浦县人民0所在地,合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面积229平方公里,辖29个村(居)委会,耕地面积4047.3公顷,2001年末,全镇人口15万,是合浦县第一大镇。325、209国道、南北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过境,距北海国际机场仅16公里,离北海港30公里,钦北铁路在廉州南郊设站。海、陆、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 详细++

惠爱桥

惠爱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爱桥原名金肃门桥,俗称旧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的西门江上。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995年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惠爱桥的桥梁结构和设计独具匠心,在广西属首创,在全国也属罕。惠爱桥为东西走向,为三铰拱人字架结构,拱脚支撑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桥墩幄上,桥墩旁还设有砖砌弧拱式泄水孔,桥全部为木质结构。  惠爱桥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以后),嗣后年久桥记,经崇桢8年(1635年)、清康熙18年(1679年)、乾隆2年(1737年)多次重修,光绪13年(1887年)毁于火。清宣统元年(1909年)廉州绅商募款重修,宣统3年(1911年)落成现桥。据说桥为当地泥水工匠出身的蒋邑雍设计并承包施工。  3桥体结构惠爱桥为东西走向,为三铰拱人字架结构,拱脚支撑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桥墩幄上,桥墩旁还设有砖砌弧拱式泄水孔,桥全部为木质结构。木料是来自印尼产的坤甸木,质坚而耐腐。惠爱桥在建造之初,只有跨中的上下节点及拱脚节点设角钢夹板,其余部分均无任何铁器,民国年间才在其他受力点加角钢夹板。惠爱桥跨度为26米,净跨度为18.4米,桥面宽2.75米,桥掩体高5.64米,桥顶覆盖瓦面,以防雨水从杆件的上端渗入。整座桥的结构和设计实在巧夺天工。

合浦汉墓群

合浦汉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浦汉墓群位于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境内,是一处包括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社会各阶层的墓葬群。  合浦汉墓群主要分布在禁山、康南、平旧、杨家山、中站、廉东、涌口、廉北、堂排等村所辖区内,总面积约69平方公里。墓群内包括墓葬近7000座,现已发掘400余座。墓葬形制有土坑墓和砖石墓两种。墓室除放置棺具的主室外,有的还有耳室或侧室。墓道多数为斜坡式,个别为阶梯式。墓群内还出土了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陶器、玉器以及水晶、玻璃、玛瑙、琥珀等随葬品万余件,其中包括铜凤灯、铜屋、玻璃杯碟等罕见的珍品。  合浦汉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汉代中国南部地区的丧葬制度提供了完备的实物资料。此外,墓葬0土的琉璃、玛瑙、琥珀等“舶来品”,对了解汉代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国家文物局)古汉墓   廉州镇  概况 廉州镇地处北部湾畔,是合浦县人民0所在地,合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面积229平方公里,辖29个村(居)委会,耕地面积4047.3公顷,2001年末,全镇人口15万,是合浦县第一大镇。325、209国道、南北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过境,距北海国际机场仅16公里,离北海港30公里,钦北铁路在廉州南郊设站。海、陆、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 详细++

合浦东山寺

合浦东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合浦东山寺,原名灵觉寺,东山寺,是宋宝山成禅师创建,明永乐十年(1412)高僧珏静重修,后再经明万历、清康熙年间多次重修。寺共四进,砖瓦结构。第一进山门,门额“东山寺”三个字,为进士喻俊所书,字体浑厚苍劲;第二进为天王殿;第三进为大雄宝殿,建筑保持宋代风格;第四时为观音殿。合浦东山寺曾是安南王李日尊于大越昌符年间的行宫,是合浦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明朝时曾被评为“廉阳八景”之一。只可惜,在解放后,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合浦东山寺屡遭不测,殿宇被拆除,佛象遭碰坏,一片凄惨景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1年,合浦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宗教政策,把修复东山寺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此,合浦东山寺正在一天天恢复其原貌,整个东山寺的面貌宛然一新。现在大雄宝殿和观音殿正在进行紧张的修复之中,相信很快就会与游人见面。合浦之有寺庙,以东山寺为始。秦汉之际,南越王赵佗驻军合浦,设行宫作大本营,指挥训练水师,筹集军粮,反击入侵的瓯雒-队。汉末三国纷争,合浦郡时为吴土,时为晋地,战事频繁,南越王行宫由是湮没。晋兴,郡人在行宫故地建灵觉寺,为广西现存最早的两间寺庙之一,故有“三廉古刹”之称。  南朝萧梁时期,天竺高僧达摩渡海而来,到东山寺参禅礼佛时,赞东山寺有“佛光云霞”之瑞。隋唐一统,佛教兴盛,灵觉寺一度以达摩之言改称“云霞寺”。宋,宝山成禅师拜缘至珠城,因闻达摩之名及所留圣迹,遂立愿重修扩建寺庙,寺成,以达摩所创禅宗传至五祖弘忍东山开法,史称“东山法门”,故以“东山”为寺名,以示系出禅宗“东山法门”之源。时为一方胜景,岭南名刹。那时,东山寺建成四进,南北两庑。其一山门,其二金刚殿,其三大雄宝殿,其四观音殿。供奉四大天王,佛祖释迦牟尼及阿难和迦叶、十八罗汉,观音大士,0天尊诸法相。由是,东山寺佛缘深厚,名声显于三廉,功德广播八属。东山寺的规模宏大,结构布局严谨,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韦陀殿、藏经阁、阅经堂等建筑。  最具特色的还有灵觉寺的大铜钟,此钟不但规模上在岭南居首位,而且还有灵性,相传此钟曾得到路过合浦的高僧大师点化。每当钟声敲响,震荡十里。清代著名学者鲍俊有诗赞东山寺钟声:“风送梵钟喧上界,雨余贝叶满东山。清声嘹亮鸣蝉静,枯坐跏趺老衲间。”钟声响时,蝉鸟都噤声了,由此可知东山寺此钟确实不同凡响。合浦东山寺

合浦汉墓博物馆

合浦汉墓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合浦汉墓博物馆  合浦县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廉州镇中山路中山公园内。合浦县博物馆的陈列以《合浦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展》为主。展厅以木制展板分隔成四个展室,展览面积238平方米,展品250件,以青铜器、陶器和琉璃、琥珀、玛瑙、水晶和金银玉石等制品为主。其中,铜凤灯、铜屋、铜提梁壶、三足铜盘、铜魁等具有南方青铜器精巧细致的地方特色。带有干栏式结构特征的陶楼,显示出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日常居住条件。展品中有一件东汉早期的铜提梁壶,内盛液体至今仍保存。  博物馆馆藏有文物3150件,以汉墓出土文物、清代书画和扇面为主。其中,以汉墓出土的完好的玻璃杯、玻璃碟、铜屋、铜井、铜灶、金带钩、玉壁和传世的铁斗、铜钟等更是珍贵。曾出版合《浦文物简介》、《合浦文物古迹》、《合浦汉墓出土文物讲解》。  合浦古墓群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城东郊,南起环城乡禁山村,北至清江村,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  目前在合浦古墓群清理、发觉的古墓1200多座,出土了珍贵文物超过万件。其中有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古钱币,以及舶来品香料、玻璃器皿、碧琉璃、水晶等饰物及工艺品和外国风格的黄金饰物。是国内外著名的大型汉墓群之一。1996年,合浦古墓群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的古墓以汉墓为主,也有少数汉、晋、南北朝、宋、明、清各代的墓葬。1972年在此出土文物245件,其中铜凤灯、铜屋、铜匾、三足盘等文件等五件文被送往日本、加拿大、等7个国家展出。随后,又在堂排村等地发掘五座古墓、出土器物360多件,其中有陶器、铜器、琉璃、水晶、以及大量文五铢钱和料珠,还有北方民族常用的代钩。据考证,这种代钩在春秋时代传入中原。这说明合浦在两千年前与中原地区就有这密切的联系。  古墓群的出土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艺、南北方交流、以及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每周二至日开馆。  每天上午  8:00  -  11:00  -  下午  14:30  -  17:00  (6月-9月为  15:00  -  17:30)  开放。

星岛湖旅游区

  介 绍 星岛湖旅游区位于北海合浦县西北部24公里处的洪潮江水库,距离北海市区50公里,约1小时的车程。大大小小1026个岛屿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撒落在方圆600平方公里的绿水碧波上,星岛湖因此得名。 星岛湖气候宜人,湖面宽阔,水绕青山,景色十分迷人,该处还建有“水浒城”,是中央电视台拍摄《水浒传》的外景基地,已成为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星岛湖旅游区还设有相思园度假村、迎宾馆、餐厅、游泳场,游乐场、商店等设施,成为集观光旅游、运动娱东、休闲度假、会议接待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旅游区。交 通 1、可到北海汽车总站乘北海—合浦的快班车(车票5元)。下车后乘摩的或三轮车至合浦电影院。这里从7:00-16:40每40分钟有一班星岛湖旅游巴士(车票3元),下午17:40最后一班车返回合浦。 2、合浦汽车站到北海的快班车6:30-21:00,每10分钟一趟,票价5元。 3、自驾车的游客可以驾车沿北海—南宁高速公路行至星岛湖段交汇处,再北行7公里即可。 合浦汽车总站电话:0779-7204268门 票/开 放 时 间 门票:东区10元,西区8元。景区内乘船游览10元。         广西北海市

北海红树林

  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东南部沙田半岛东西两侧,距北海市区115公里,它是国务院1990年9月批准建立的第一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保护区海岸线总长50公里,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和海域各4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保护的是海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该保护区重点保护着海洋珍稀红树林植物十三种,以及海洋浮游植物九十六种,鱼、虾、蟹、贝等海洋动物二百五十九种,鸟类一百零六种,昆虫二百五十八种。该保护区一九九三年加入中国人口研究保护区,二00一年一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其生物多样性对国内外的教学、科研、生态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世上植物,一般是籽生,然而红树林却是“胎生”。“海上森林”红森林位于北海合浦县山口镇英罗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60公顷,是中国大陆海岸发育较好、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不久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红树林树冠茂密,木古茎苍,根系发达,盘根交错,嶙峋如蛟。   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光热充足,港湾深入内陆,封闭较好,海水污染程度低,理化性质稳定。保护区内红树林面积7.2平方公里;有红海榄、秋前、木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植物,这里的红树林,特别是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在我国已极为罕见,十分宝贵;高大通直的木榄林是广西海洋唯一的幸存者,保护区内已知有拟蟹守螺,招潮蟹,相手蟹,鼓虾等多种海洋动物,红树林水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美人鱼(儒艮)和海牛栖息的好场所,也是白鹭等许多海鸟的栖居地。在红树林保护区域可以观赏到跳鱼上大树,海蛇舞红林的奇观。    山口镇  概 况 山口镇位于合浦县的东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的交汇处,325国道和新建的大西南主动脉渝湛高速公路穿镇而过,14公里处两个港口即英罗港和沙田港分列东西两翼。区域条件优势,海陆交通十分便利,是连接“两广”乃至大西南的交通咽喉。全镇下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总人口7.3万人,辖区面积123.6平方公里。  环境资源 山口镇资源丰富,有优质高岭土达…… 详细++

合浦文昌塔

合浦文昌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合浦文昌塔位于广西合浦县城南约3公里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塔为八角形,高约36米,塔座8.1米,内径2.6米。为7层叠涩密檐砖塔,其造型从底层向上逐层收窄,塔顶为一红胡芦。每层开着东西通风门,即坤门与凤门,其余是作装饰之用的假门,塔内有阶梯盘旋而上。塔身为白色,角边和拱门边为红色,红白鲜明,既朴素又美观。登塔眺望,北海远景尽收眼底。文昌塔的取名,是取南方丁火文明之义。  文昌塔现为广西南部宝塔之冠,这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及建筑力学都有较大的价值。文昌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曾修葺了五次,最后一次修葺于1985年。文昌塔高37米,为平面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塔,第一层直径8.56米,塔身座北向南,每层角檐上有一鳖鱼,下有一个"龙吻",内边楼级原先是木板,到最后次修葺改为水泥结构,四周铁水管栏杆也是最后次修葺时装上的,塔顶有铁圆轮及铜座覆盖(铜座在1950年台风时失落)。文昌塔曾经历五次修葺,塔的修葺是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的。塔的第一次修葺是在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第二次是嘉庆元年(1796),这一次修葺后,到第二年的5月23日夜:"塔顶火光冲天直驱云汉,城中居民悉见之。越日,塔忽无故倾颓"。自此,嘉庆二十二年(1817),邑绅士集众捐资四千余金,进行了第三次重修;第四次修葺是在1959年,人民自筹资金七千元修葺的;第五次是1985年12月,旅日华侨谭树钊先生捐资五万八千元,作了最近次修葺。文昌塔雄伟壮观,"凌空耸秀与文笔对峙,塔之得名其以此。"该塔于1982年公布为高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浦文昌塔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士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群,此外,合浦文昌塔还有国家级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南国星岛湖,该湖面积6660多公顷,有大小岛屿1026个,风光秀丽。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筹拍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外景拍摄基地“水浒城”在此建成并投入使用,增加了该旅游区的景点设施。它与北海银滩相辉映,形成一咸一淡的旅游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合浦县制造炮竹、烟花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合浦县志》有记载。目前生产的炮竹,由于制作方法,配料和编结技巧不同,有单响、双响、连环响和母鸡带子(即把大炮竹间插编进小鞭炮中)等品种。这些炮竹都具有响声清脆、宏亮等优点。而烟花的品种共有两百多种。这些产品,约有三分之二远销美国、荷兰、瑞士、日本、东南亚、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北海市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前身为合浦县博物馆,馆区占地面积13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总投资800多万元。馆内建筑有仿汉石阙大门、汉墓保护展示厅、主体中心文物陈列厅、办公楼、保安宿舍楼等仿汉代风格建筑,是区内唯一以汉文化展示为主的遗址类博物馆。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修复、陈列合浦汉墓出土文物为主,兼藏本地传世文物,藏品的种类丰富、历史悠久。馆藏文物多达5200余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77件,三级文物289件。文物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至两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以及当代的重要文物。种类涵盖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玻璃器、铁器、水晶玛瑙、琥珀松石、书画扇面、历代钱币、古瓷器、明清家具、古册籍、碑刻、竹木象牙工艺品等。馆藏文物以汉墓出土的带酒铜提梁壶、玻璃杯、六字铭文出廓玉璧、金、玉带钩、紫水晶长串穿珠等闻名于世,反映了汉代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悠久历史。  主要文物:  1、西汉羽纹铜凤灯  西汉羽纹铜凤灯,为西汉时期的金属器,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铜凤灯以动物油和植物油为燃料,点燃后烟雾顺着喇叭形灯罩进入凤凰腹腔,腹腔装有清水,烟雾经过滤再排出,达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的效果,这也是最早具有环保理念的灯具。  2、西汉羽纹系链铜小扁壶  西汉羽纹系链小铜扁壶,是一种盛酒器,壶小圆口且带盖,通体刻划有羽毛纹、菱形纹,这些纹饰是南方骆越民族常用的纹饰,这是中原汉文化和岭南越文化交流、融合的物证。  3、波斯陶壶波斯陶壶,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波斯陶壶,也是唯一一件东汉时期的波斯陶壶,比扬州出土的隋代波斯陶壶早500年左右,是汉朝与波斯交往的重要物证。  4、罗马玻璃碗  合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海外玻璃器。产自地中海地区的罗马玻璃碗,目前全世界仅发现3件,一件在日本美秀博物馆,一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还有一件就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5、海蓝宝石  海蓝宝石中以浅蓝色的天青蓝最为名贵,目前馆藏的这四颗正是该颜色。这四颗海蓝宝石色泽明亮、璀璨夺目。馆藏的这串项链正是当年一位徐闻县令珍藏的佩饰品。  景区地址:北海市合浦县定海南路81号  乘车线路:在北海乘至合浦的大巴,再转至景区的中巴即可

合浦大士阁

合浦大士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士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城东80公里的山口乡永安古城遗址中。  永安城滨临北部湾海边,是中国古代沿海地区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哨防之一。大士阁俗称“四牌楼”,创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是永安城中的佛教建筑,原有许多佛像,因为供奉着观音大士,故而得名。  大士阁由两座敞开式的亭阁相连,以后座的四柱厅为中心,面阔三间,进深六间,无廊、无天井相隔。阁的立面为上、下两层,上层作0式,用木板围护,设有门窗,地面铺设木板;下层是无围护的敞开式,整个的构架用榫卯连接,柱头斜向上作出三跳华拱,承托着阁的外檐。阁重檐歇山式顶,每顶九脊,脊上施有精致的花纹装饰,有凤凰、二龙戏珠、鸟、树、奇花异草等浮雕,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大士阁虽然建造于明代,但多采用早期的建筑手法,如:柱头有的分成梭形柱,柱础雕刻古朴的宝相莲花,角柱的侧脚升起,梁架上保留有两瓣驼峰,有托脚及攀间等,其建造特点与手法均有宋元建筑的遗风,是研究中国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大士阁   山口镇  概 况 山口镇位于合浦县的东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的交汇处,325国道和新建的大西南主动脉渝湛高速公路穿镇而过,14公里处两个港口即英罗港和沙田港分列东西两翼。区域条件优势,海陆交通十分便利,是连接“两广”乃至大西南的交通咽喉。全镇下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总人口7.3万人,辖区面积123.6平方公里。  环境资源 山口镇资源丰富,有优质高岭土达…… 详细++

龙湖山庄

  合浦县龙湖山庄位于广西合山高速公路白沙出口1公里处。居于广西合浦县东片乡镇的中心位置。距离北海市铁山港东岸开发区5公里,合浦县城60公里,北海市区90公里,玉林市博白县城80公里,广东湛江市区10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山庄风景优美,山清水秀,人才辈出,此乃百年寿星居住之山庄。各种亚热带林木、果树、花卉二百多种,香山鸡嘴荔枝远近闻名。山庄内绿树成荫,四季如春,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淳朴自然。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大型山庄,有游泳池、乒乓球、台球、气排球、篮球、网球、自动麻将台、钓鱼、烧烤、土窑等活动场所,占地面积约200亩。  山庄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评为“三星”级农家乐,以农家特色专一经营:农家鸡、土鸭、土鹅、野生河、海鲜、水库鱼、山珍海味,绿色环保的山村有机菜,原始生态绿色健康食品等美味佳肴为主。有优雅舒适的就餐环境,山庄餐厅可承办1000多人的宴席。  信息来源:北海市农业局  信息来源:北海市农业局

大浪古城遗址

大浪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时代:汉  大浪古城遗址因位于石湾镇大浪村而得名,2003年6月,广西文物工作队向外界发布:这是目前发现的合浦第一个西汉中期前后与海上丝绸之路记载年代相吻合的大型聚落遗址。  大浪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城垣各长215米,呈正方形,城基宽18米。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文物工作队在大浪古城遗址范围内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刻划纹和几何印纹陶片。有泥质陶和夹质陶两种,颜色以灰黑色为主,少量红色和灰色,纹饰有方格纹、米字纹、水波纹、回字方格纹、席纹等十多种,纹饰纤巧繁缛、拍印清晰,与当地发现的东汉墓甚至西汉晚期的出土遗物迥然不同。其中还发掘了20多个十分规整的柱洞初步分析为杆栏式建筑,应该是望楼之类的建筑。  经过研究和测试,广西文物工作队认为其年代当属西汉早中期。遗址的发现对汉代合浦郡的历史变迁,汉代海上“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都具有很好的考古研究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坡亭

  东坡亭位于合浦师范学校内,绿水环绕,风景绝佳。  相传苏东坡于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在合浦时住清乐轩,虽只两个月,却写了《雨夜宿净行院》、《记合浦老人语》等诗文。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清乐轩故址修建东坡亭。此亭历代重建几次,现亭为1944年重修。  东坡亭为砖木结构建筑,主亭正门上端挂着“东坡亭”的大字匾额,为40年代广州大榕寺主持铁禅和尚手迹。正面壁上有诗人刻像,像上方“仙吏遗踪”四大字体古朴浑厚。像的左上方是诗人在合浦作的诗文碑刻十余件。亭内正面壁上嵌有苏东坡石刻象及其他诗文碑刻十余件。亭东约30米有东坡井,为廉州四大名井之一,相传为苏东坡亲自所挖,喝井中之水后,赴考文士可金榜题名。  亭东侧为“东坡公园”。亭阁湖水环绕,波光潋滟,垂柳成荫,风景优美。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合浦旅游胜地。  苏东坡被贬廉州的传说:  相传苏东坡是因为改错了老师王安石的诗而被贬黄州、儋州和廉州。有一天,苏东坡看到王安石的两首诗稿,其中三句是“吹落黄花遍地金”、“明月枝头叫”和“黄狗卧花心。”苏轼心想“黄花(菊花)怎会落瓣?月亮又如何能叫?黄狗更不可能卧于花心。”于是提笔将三句分别改成“秋花不比春花落”、“明月枝头挂”和“黄狗卧花阴”。王安石看后连连摇头“太自负了,要给他点教训。”遂将苏轼贬至黄州等地。  苏轼到黄州(今湖北黄州)后,看到这里的菊花是落瓣的;到儋州(今海南)看到一种叫做“明月”的鸟啼叫枝头;到廉州后知道这里有种狗罗花花心中的虫子叫做“黑狗、黄狗”。始知不了解生活常识的其实是自己。当然,苏轼被贬主要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传说不等于史实,只是民间的野史趣谈而已。  交通  在合浦县城汽车站乘摩的到合浦师范学校即可。  门票/开放时间免费

廉州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廉州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