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哈布图哈撒儿旅游景区 | 哈布图哈撒儿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哈布图·哈撒儿是蒙古乞颜部也速该的次子,圣主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撒儿的子孙众多,世代繁衍。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阿鲁科尔沁、茂明安、乌喇特、四子部落以及青海和硕特部、阿拉善额鲁特部、卫拉特和硕特部等都是哈布图·哈撒儿的后裔。今蒙古国境内也有一部分哈布图·哈撒儿后裔。今天,达茂旗80%的蒙古族是哈撒儿的后裔。哈布图·哈撒儿生于1164年,卒于1213年。哈布图·哈撒儿自幼善射,箭法超群,“哈撒儿”就是凶狠、烈性的意思。在成吉思汗统一北方各部落和建立大蒙古帝国的大业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高原后,改变了过去蒙古部落的旧制度,实行千户制,把蒙古统治地区的土地属民分别赐予皇室成员和战争中的功臣。他将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周围的草原以及千户居民分给了哈布图·哈撒儿。后人为了祭奠哈布图·哈撒儿,设立祭奠堂,每年举行祭奠活动。一年举行五次,分别是农历二月、五月、七月、十月的二十七日和除夕,其中五月和十月为大型祭奠。茂明安人祭奠祖先哈布图·哈撒儿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记载。公元1633年,茂明安人随后金政府调遣,从呼伦贝尔草原西迁来到阴山时,把祭奠堂随部落迁到这里。后来因为晚清政府牧地垦荒,迫使部落一迁再迁,随之搬迁四次来到这里。“文革”期间遭到了破坏。1988年,达茂旗政府为保护名胜古迹,重建哈布图·哈撒儿祭奠堂。现今,哈撒儿祭奠堂位于达茂旗明安镇镜内,其风格为平顶藏式建筑与蒙古建筑的融合。 |
百灵庙 | 百灵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百灵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政府所在地。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百灵庙系达尔罕贝勒庙的转音,亦称乌力吉套海(吉祥湾)召庙群。庙宇由5座大殿、9顶佛塔和36处藏式结构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各处殿塔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彩绘着佛经里的人物故事,造型生动,构图细腻。清康熙皇帝御赐“广福寺”牌匾悬挂于大佛殿正门上方。 据记载,庙内香火最盛时-达1200多名。百灵庙自建设以来,一直是达尔罕草原商旅云集和物资的集散地,素有草原码头之称。是内蒙古北部政治、经济、佛教-活动的中心,也是漠南通往漠化、新疆等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2月和同年11月,先后爆发的百灵庙武装抗日-和百灵庙战役,曾经震撼中外。百灵庙城周共有9个隘口,俗称为九龙口。出西口1公里处的山顶,有康熙营盘遗址,是清代康熙皇帝于1694年率军亲征噶尔丹叛军路经此地的驻跸之所,至今尚有石砌旱井和兵寨残垣可供游人盘桓。1963年以后,百灵庙已辟为旅游胜地,国内外游客除参观古朴雄伟的寺庙及古迹外,夏季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 上世纪30年代,这里曾相继发生百灵庙-和百灵庙战役而名震天下。汽车驶过清澈的百灵河,扑入眼帘的是一尊立马扬刀的骑兵雕像和耸立在山包上的抗日武装-纪念碑,昭示着蒙古民族打响抗日救国的第一枪的伟绩。在内蒙古草原上,百灵庙是最令蒙古人骄傲的革命圣地之一。1936年2月21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罪恶计划,时任0西蒙工委书记的-等同志,领导百灵庙蒙政会保安队千余名爱国士兵,毅然举行了武装-。 百灵庙大捷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士气,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陕北的毛泽东主席即电傅作义:“绥远抗战胜利,为全国抗战的先声”,给予高度评价。著名记者范长江翔实地报道了这次抗战的经过,称赞说:“这次战役,揭开了民族光荣历史的新页。” 除了寺庙里那些金顶红檐的楼宇外,百灵庙镇给人的印象是一座新城,兴衰与战火并没有给它留下太多的痕迹。明亮的大道、宽阔的庙前广场、浓郁的商业气息,穿着入时的行人,处处透出强烈的现代气息。 城中清康熙帝赐名的广福寺,又称“贝勒庙”,后因当地百灵鸟多而讹传为“百灵庙”。寺内建筑为藏式结构,各处建筑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彩绘着造型生动的佛经故事。据说这里过去有36处院落,是一座宏大的-教寺庙。而今天,不少建筑已被毁。 据传说,在康熙西征时曾驻兵于庙南的女儿山,夜闻百乐争鸣,山后又有二泉奔涌,似二龙戏珠,于是建庙以压王气。20里之内不许住有人家,以阻遏新天子之降生。 但因-众多,香火旺盛,这里还是发展为城镇。 百灵庙周围峰峦叠嶂,气势峥嵘,山有九口,畅通四方,逢山洪暴发,婉若九龙戏水。这里是草原商贾云集之地,是张家口通向新疆乌鲁木齐及天山南北和呼和浩特通向乌兰巴托的两条古“驼道”的交汇点,为交通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今天,百灵庙是达茂草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达茂旗还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乡,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神奇土地。旗委办公室主任王义说,近年来,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旗里移民扩镇,正在投资1亿多元改造城市,正在建设成一座美丽的草原城市。 百灵庙镇 百灵庙镇是达茂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辖区面积为69.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驻镇机关87个,全镇总人口为2.8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53万人,流动人口0.3万人。全镇划分为8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委会和1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59人,其中居民党员202人、农牧民党员18人、干部职工党员34人。全镇辖有4个二级部门,分别是城管大队、环卫站、计…… 详细++ |
满都拉口岸 | 满都拉口岸 满都拉口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边境苏木(乡)满都拉镇,达茂旗正北方124公里处,中蒙边境757界碑处,是1992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开通的二类季节性公路口岸。2001年10月,中蒙双方外交部正式批文,使开放满都拉口岸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距包头市290公里(达茂旗驻地百灵庙距包头飞机场170公里),距呼和浩特市288公里,距乌兰巴托约500公里。口岸距满都拉镇20公里,距珠巴音火车站213公里。经该口岸由呼和浩特和包头市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行程将比现在途经二连浩特口岸缩短三分之一。蒙方对应口岸为蒙古国东戈壁省哈登宝力格县杭吉口岸,距东戈壁省哈登宝勒格县60公里。连接口岸的公路是211省道。 为配合满都拉口岸开关,2002年以来,包头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满都拉口岸。达茂旗把满都拉苏木作为一个镇的建制分为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居住区、仓储区、工副业区、商业贸易区、公共活动中心区、公园和防护林带等区域,并对这些区域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设计,力争使满都拉口岸尽快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个经济繁荣发达、生态环境良好、城镇功能齐备、社会秩序稳定、集边境贸易和口岸旅游为一体的一流口岸。满都拉管理部门有:旗口岸管理局、海关、边检武警部队、检验检疫局。 口岸占地面积113467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324平方米。目前口岸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建设完成了140多公里光缆通讯和移动、联通基站各一座,20.8公里的疏港柏油路从满都拉口岸直通满都拉镇,百灵庙镇(达茂旗驻地)——满都拉口岸二级油路已开工建设(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140.3公里),2008年完成,该公路是包头市区通往满都拉口岸的唯一通道。建设完成了口岸贸易区和口岸宾馆。2003年8月满都拉口岸成为呼和浩特关区口岸中首家实现口岸电子报关、报检和畜产品油脂化验服务功能的口岸,2005年又实现网上支付税费。 |
天堂草原旅游景区 | 希拉穆仁大草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开发最早的外事接待旅游景区,美誉度早已飞声海内外,每年绿草如茵的夏秋时节,都吸引30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达茂旗政府审时度势,为提升希拉穆仁大草原旅游接待环境、设施和服务,把希拉穆仁大草原万亩优良天然草场以招商引资进行大范围旅游开发。借大型旅游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塑希拉穆仁大草原旅游新品牌和新形象。天堂草原旅游景区就是在此背景下,投资1500万元着力打造日接待量800—1200人的具有浓厚蒙古民族特色的大型草原文化旅游景区——天堂草原! 天堂草原旅游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以北90公里处的希拉穆仁大草原(俗称“召河”)天鹅湖畔。景区西侧天鹅湖有六千亩水面,东侧遥望千年红格尔敖包,南侧是一望无垠的平坦广阔大草原,北侧是绵延无际的平缓丘陵。天堂草原旅游景区是希拉穆仁大草原规模、档次、接待设施最完善的大型草原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拥有召河最美的天然大草原,也是距离呼和浩特市最近的交通最便利的大型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现景区已建成21米直径的歌舞餐饮大包,可同时容纳240人就餐。7米直径的豪华王爷雕刻接待包2顶。一个豪华接待大厅。两个民族用品商店。6米直径的豪华蒙古包60顶。豪华标间22间。5米直径的三人传统包30顶。5米直径的地铺传统包20顶。司陪房20间。以及围绕着18根高耸苏鲁锭的气势恢弘的敖包广场,面积40m×40m的篝火广场。 天堂草原旅游景区力争在广大同仁的支持和鼓励下,建成集吃、喝、玩、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草原文化旅游风景区。 |
龙梅玉荣 | 现存龙梅玉荣旧居土房两间(1951年建),其中陈列龙梅玉荣曾经用过的简单生活用品、生平简历、黑白照片、英雄小姐妹事迹文字介绍等。每年旅游旺季时可接待小规模团队与游客(食宿简陋蒙古包)。由于资金缺乏,投入不足,接待条件远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草原英雄小姐妹草原旅游区,距呼和浩特、包头较近,交通便利。在170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草原上,民族风情浓郁,人文古迹众多,古老的民族文化和现代英雄形象交相辉映,不仅成为了休闲避暑、领略民族文化、观光旅游的好去处,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作为国内独有的全面介绍展示“草原英雄小姐妹” 英雄事迹的纪念性景区,是草原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旅游资源。现旗委、政府、明安镇人民政府正在招商引资,全力打造3A级旅游景区中。与吉穆斯泰成对峙的相距2公里处的巴音宝格达敖包周长30米、高达3.5米。是全旗最大的敖包,是清代达尔罕、茂明安部落共同祭奠的敖包。敖包前有石制的香炉,从敖包俯视,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四周环山,石林遍野,与吉穆斯泰相映成趣,各有千秋。 详细地址:达茂旗明安镇希拉朝鲁嘎查 |
包头广福寺 | 包头广福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广福寺 广福寺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是内蒙古塞北草原重要的-教活动中心,历史上与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布楞寺齐名,是漠南佛教圣地,九世班禅大师曾在这里讲经布道。公元1670年,由归化席力图召第四世-阿卜干拉布腾指导设计庙型和规模,制定了建庙方案,并呈报康熙皇帝恩准。公元1702年正式破土施工,模仿归化席力图召的建筑模式,采用京、藏两种风格,利用三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建成了朝克沁独宫。康熙皇帝为庆贺建庙嘉奖诺内亲王,赠送朱墨《甘珠尔经》赞礼,赐名该庙为“广福寺”。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匾额,并盖有康熙皇帝御玺。寺内设大-席位,按照黄教法规广招信徒。该庙很快就成为漠南地区信徒最多、权势最大的-教圣地之一。因是贝勒王主持兴建的庙,当地群众称“贝勒庙”,汉语音译“白林庙”。后德王自治时“蒙政会”设在此地,取“人杰地灵、百灵相助”的吉祥之志,遂改称“百灵庙”。广福寺共建有八座殿堂,分五大学部,即朝克沁拉桑、却伊拉拉桑、纠德巴拉桑、满巴拉桑、东音科尔拉桑。 |
希拉穆仁草原 | 希拉穆仁草原:蒙语意为“黄色的河”,位于呼和浩特以北100公里。希拉穆仁草原,俗称“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边有清代-庙“普会寺”而得名。“普会寺”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34年,雕梁画栋,颇为壮观。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场,每当夏秋时节绿草如茵,鲜花遍地。 普会寺背后环绕着希拉穆仁河,跨过河上大桥可达阿勒宾敖包山上观赏草原风光,一望无际的景色,使人如痴如醉。这里有蒙古包62顶,其中现代化星级标准的蒙古包30顶供游客下榻。更有别具风味的民族食品供您去品尝。欣赏完了那古朴的建筑,再去那广阔的草原上感受一下美丽的大自然所给我们的天然避暑山庄的风采吧。 昼夜温差较大,盛夏之夜,也凉爽似秋。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有专供-避暑的行宫—普会寺,此寺气势宏伟,是各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希拉穆仁河川流不息的从寺旁流过,给寺庙增加了动感的美。当你静静的躺在秀美的希拉穆仁河畔,聆听着这天籁之音,会解除你工作中的烦恼,平静你烦燥的心情。在这儿有令人向往一睹其风采的敖包、秦汉时期修建的长城,心动不已的草原日出、日落,这一切都让人终身难忘。 当你来这儿旅游,热情好客的草原人会手捧洁白的哈达,端上醇香的美酒,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来招待你,在这热烈的气氛中你会品尝到具有浓厚草原风味的奶茶和奶食,以及美味的手扒肉。希拉穆仁草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它南迎呼和浩特的暖风,北聆百灵庙的铃声,因清王朝赐名的“普会寺”-寺屹立河畔,又名召河。草原的夏秋,香花遍野,芳草依依,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羊、马、牛、驼,一群群,一片片,或疾驰,或漫游,象彩霞在天际飘动,也像仙女撒下的珍珠、玛瑙,落在银链般的希拉穆仁河两岸。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好客的蒙古族主人将会捧出鲜洁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醇香的奶茶待客,草原食品那特有的风味将透入您的心田…… 希拉穆仁草原上的普会寺,当地人称召河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草原上众多庙宇殿堂古迹之一。普会寺座北朝南,长方形院落,院中排列着三重殿阁,为汉藏混合结构。两层楼阁,造型优美,庄严宏伟。在草原腹地能见此殿宇,足以使人惊叹200多年前蒙汉能工巧匠的技艺。当您来到美丽的希拉穆仁草原,或骑金驼漫步或乘骏马奔驰,或登高远眺,草原的美景将像一个神奇的梦,使您回味无穷。希拉穆仁草原 |
吉穆斯泰 | 吉穆斯泰 吉穆斯泰,汉语意思是花果山。从百灵庙镇出发,向西北26公里处,山势呈“入”字形,由东而西,自然风景独特,环境幽雅,怪石林立,奇峻险要,岩石造型奇特,自然成型,神韵天成,树木葱茏,野草丛生,燕舞莺歌。遍布山野的山丹花、双心果树等奇特风景令游人流连忘返。“神风洞”、“巨莽吞食”、“水帘洞”、“三巨鸟”等,形象各异,惟妙惟肖。吉穆斯泰是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的外景拍摄地。 |
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 | 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 1936年2月21日,百灵庙蒙政会保安队千余名爱国官兵, 在-等0员的策动下,云继先、朱实夫、云尉等带领全体官兵1千余人举行武装-,脱离德王把持的蒙政会,打响了蒙古民族-日本帝国主义的第一枪。起义部队被当时绥远的傅作义部队收编,这支部队在-等0员的领导下,在以后的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89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女儿山上修建百灵庙抗日武装-纪念碑;同年10月,纪念碑建成。纪念碑坐东面西,大理石构筑的方行塔基上是粗线条的抗日战士浮雕“群英图”,四蹄腾空、昂首向前的战马上是一名战士高举战刀、威武雄壮、所向披靡的飒爽英姿。碑的主体是直立的长方体柱,两面是分别用蒙汉文字书写的“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 |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 |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 1964年2月9日(农历腊月26日),龙梅玉荣姐妹俩替父亲出去放牧集体的羊群。因遭遇突袭的暴风雪,追随羊群,与暴风雪搏斗了一昼夜,直到筋疲力尽,昏倒在雪地里。10日上午,冻僵不省人事的龙梅、玉荣被当地牧民发现后,及时送往矿区医院抢救。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亲笔题词,高度赞扬她们大公无私的拼搏精神,号召全区青少年向“草原英雄小姐妹”学习。她们的英雄事迹,通过新闻媒体传遍了全国各地。艺术界又将她们的事迹搬上了银幕舞台。近半个世纪以来,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名字在大江南北享誉四方,她们的光辉事迹蜚声海内外。作为集体主义的精神楷模成为一代代青少年学习和工作的榜样,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少年儿童,成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光辉典范。 |
普会寺 | 普会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会寺始建于1636年(崇德元年,崇祯九年)属内属旗,实行的是都统制(也叫总管制)直接受清朝理藩院辖制。为了感谢朝廷的恩惠,六世-用自己从外蒙古带来的钱财,在希拉穆仁河畔修建了一座佛教寺院。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竣工。乾隆皇帝赐名“普会寺”并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为该寺题写了匾额。这座庙就是保存至今的召河大庙。后来,普会寺就成为席力图召的避暑召。席力图召六世-在希拉穆仁河畔建“普会寺”后,把召河一带的牧民全部变成庙属牧民,称作“黑徒”。这时的军政大权全部归寺庙,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格局。席力图召札萨克大喇嘛掌管一切大权,分管希拉穆仁一切事宜。希拉穆仁的百户牧民,分为八个十户,选定八名达日嘎。又派两名宰桑分别管理东、西各四个达日嘎。庙内喇嘛等级分明,主要有札萨克大喇嘛、大喇嘛、大德木其、德木其、格思贵等。满都拉口岸199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季节性对外开放二类口岸,2002年12月23日实现首次开放。2004年开始,每年开放时间为3、5、8、11月的16日—30日。2009年2月,国务院同意满都拉口岸对外开放,口岸性质为双边季节开放的公路客货运输口岸。同年,满都拉口岸开始实现临时开放并进口蒙古国矿产品。2011年和2012年召开的《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执行情况第三轮和第四轮司局级会晤上,中蒙双方同意将满都拉—杭吉口岸扩大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 详细地址: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希拉穆仁镇 |
敖伦苏木城遗址 | 敖伦苏木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敖伦苏木古城又称“赵王城”、“五英雄城”。城址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960米,南、北长约570米,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城墙的四面辟有城门,四角筑有角楼。城门、角楼与城墙的的轮廓清晰。城墙墙基宽约3米,残高2~3米。城址内发现有建筑遗址17处,高台和土包99处。城东300米处还发现有墓地一处。此外,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 --敖伦苏木古城遗址位于百灵庙东北约28公里处,这座古城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姻亲之部——汪古部的首府,因座落在艾不盖河北岸,那时艾不盖河名叫黑水,当时称为黑水新驿。又因汪古部赵王世家居住此城,也叫“赵王城”。 --敖伦苏木古城建于元泰定元年(1323年),不仅有着高耸雄伟的殿堂,豪华雅致的宫邸楼阁,还有鳞次栉比的街衢商店和金碧辉煌的“德风堂”等文化、宗教大厦等建筑物,成为当时汪古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座古城是蒙古高原上仅次于元上都的第二大城池,也是欧洲文明传入东方的第一大城市。同时,它也是沟通西北蒙古高原和内地之间的要冲。该城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考古价值,处于保护和未开发状态,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今日置身古城中央,漠南烽烟若在眼前,美妙神奇的“36敖包”、“五英雄城”的传说源远流长,从古城的断壁残垣中,隐约可见当年汪古部赵王世家的繁盛。 |
红格尔敖包 | 红格尔敖包 红格尔敖包是乌兰察布草原上最大的敖包。 敖包的历史渊源于蒙古族从古到今崇拜山峰、泉水,不能随便挖土、取石、拔草,保护草地的原貌。历史上蒙古各部又为纪念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而用石头垒成的石堆,也是-英灵的地方。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遗物。敖包又是草原人们祭天求雨的祭坛,也是驼路的路标。佛教传入后,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使它在原有祭奠内容上增添了不少宗教色彩。牧人庄严的祭敖包活动,是祈盼平安、风调雨顺和牛羊肥壮。这时,一般都要在敖包山下举办那达慕活动。 红格尔敖包有两个传说,一个是与尽孝道有关,牧民为了救助患病的母亲得到敖包相助。另一个是出征的将士祈求胜利平安。每年的农历5月18日举行祭敖包活动,祭祀敖包时,周围的牧民都会带上祭祀品来,把供品放在敖包前(喇嘛颂经吹法号,焚香点火),牧民们面向主祭,围跪在敖包前,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最后,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要围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敖包祭祀活动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 |
西河水库旅游度假村 | 西河水库旅游度假村是国家A级旅游接待景区,位于西河乡南3公里处的羊油坊水库,水库面积2000多亩,蓄水量最深处8米,预计可一次性接待300人就餐、100人住宿。西河水库旅游度假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有橡皮船、快艇可供游人乘坐,有鲤鱼、鲫鱼、武昌鱼、草鱼可供游人垂钓。 包头深居内陆,地处蒙古高原南部,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4℃,冬季寒冷、冰封雪飘,春季多风沙,夏季凉爽,景色宜人,秋季瓜果飘香。 |
吉穆斯泰 | 吉穆斯泰 |
草原岩画 | 草原岩画为文化旅游景点。 草原岩画 草原岩画是达尔罕草原先民的图腾崇拜、祭祀的写照,同时也是劳动的诗歌。被凿刻在大漠深处、山峦之间。岩画诉说着远古游牧民族的文化、艺术与神秘简易的信息。据史学家研究考证,最早的创作始于一万年以前,最近的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草原岩画富集于查干敖包、都荣敖包苏木的推-庙文物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