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赤峰市 >> 红山区

红山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赤峰植物园

赤峰植物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赤峰植物园座落在赤峰东郊的红山麓畔,全园占地四百亩,是一处集科研、科教、科普观光、游乐于一体的北方植物大观园,赤峰植物园的前身是树木园,1987年在市区两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正式引种建园,1998年,经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专家设计将树木园开发成植物园,并于1999年5月2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赤峰植物园是一处集科研、科教、科普、游乐于一体的北方植物大观园,植物园的前身是城郊林场树木园,其主要功能是引种训化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园林绿化和荒山造林的新树种,为当地园林绿化、荒山造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为科研、科教、科普提供实习基地,从而改变本地区园林绿化,荒山造林树种单一的现状。  植物园占地面积400亩,经过近十年的建设,现已有树种44科、94属、245种,加上二百多种花卉盆景,现在植物已达500多种,真正成了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植物的大观园,几年来,赤峰植物园不但为赤峰人民提供了一处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的植物生态园林,而且引进了疯狂老鼠、碰碰车、摩天环车、海盗船、蹦极等大型娱乐设施,新建了水上乐园、忘忧园、赛车场等娱乐场所,并部分免费向游人开放,短短的几年,植物园成为远近闻名的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的旅游圣地,使游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认识自然、学习自然,从而爱护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  赤峰植物园被红山区环保局定为赤峰市环境教育基地,最近赤峰植物园还被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赤峰植物园年接待中外游人60余万人次,年创收250余万,赤峰植物园以植物园为主,树木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因为它的前身是赤峰红山区城郊林场树木园。树木园主要功能是引种训化北方半干旱及周边地区树木,以改变赤峰地区荒山造林品种单一的状况。自树木园建园来,先后从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引进优良树种四是四科九十二属二百四十五种,植物园开业以来,曾接待过布赫等国家领导人,植物园的建成也到动了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南山生态园

南山生态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南山生态园位于赤峰南端、距城区约500米处,占地1.1万亩,是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经济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园区。2006年通过国家A-景区验收,并获得水利部批准的全国第六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园区内林木植物有落叶松、油松、枫树、杨树等四十余个树种;野生草种有差不嘎蒿、沙蒿、苍耳、蒲公英、马齿苋、百里香等38个品种;药用植物有甘草、志远、柴胡、防风、枸杞等26个品种。植被覆盖率现已达90%。随着植被环境的改善,园区内除山鸡、兔子数量增加外,还出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猪獾等,候鸟、留鸟数量也大大增加,现在南山生态园真正成了春华秋实、鸟语花香的生态园区。  生态园于2003年初启动建设,目前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园区建设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精品的原则,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保护三个方面入手,因势筑园、就地造景、突出特色,高标准、高质量建造生态精品工程和辽文化园区,全力打造生态南山、人文南山、旅游南山和全民健身南山。历经几年的建设,生态园的面积由原来的7700亩增加到11000亩,园区投资600余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信,现在南山生态园已得到了市民的认可,每天都有许多游人,尤其大型节假日每天游人达到上万人。  生态园作为赤峰市中心城区的生态屏障,以“城市森林”定位,加强生态建设。几年来,在园林规划、造林种草方面,采取乔灌结合的立体栽培技术,丰富林木树种,增加绿化美化面积,共造林整地6000亩,栽植各类树木100余万株,造林密度已达90%,建设园林苗圃300亩、观光采摘园500亩,完成了环山主干路行道树栽植。北坡新增绿化面积1500亩,累计栽植3米以上油松、柏树和枫树8000余株,使园区正门、健身广场、契丹广场多年的黄土高坡全部覆盖上绿色,特别是2006年政府拿出本级财政资金120万元在敖包西坡1700亩荒坡上栽植了11万株油松小苗,07年政府租赁文中镇土地  3328  亩,由南山生态园负责绿化,08年投资20余万元进行养殖场拆迁后绿化建设,新建了一个带有围封隔离带的杏树园,新栽植杏树2100多株,杨树1800多株。  09年赤峰市提出利用四年的时间打造森林城市的目标,今年是南山启动建设的第一年,按照市政府利用四年的时间打造城市森林为目的,今年是南山启动建设的第一年,计划投资480多万元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建设,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2个品种5万余株,绿化面积达2500亩,覆盖了15个-。由于今年早春,时间紧、任务重,植树季节强,2500亩的绿化工程分成四个标段,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恒达公司中标1、2、3标段,北京中天园林公司中4标段,工程资金采取施工单位全部垫付的方式,工程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以5、3、2比例分三年付款,即09年末付款工程总额的50%,2010年付款工程总额的30%,2011年按成活率结算余款,要求成活率达到90%以上。在此期间施工方负责养护三年  。  为配合绿化工程建设,投资50万元进行绿化水源工程建设,铺设管路4500多米,打水源井一眼,架设高压线路850米,50KVA变压器一台,二级提水一处,工程已经完工,现在西坡、北坡绿化水源问题得到了解决,为更好的完成绿化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  生态园区总面积11000亩,由于只有一条油路,每逢节假日人员车辆拥挤,雨季道路泥泞,为适应生态园区的发展,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09年预计投资300多万元进行道路修建,对原有6.8公里环山油路油面进行养护,新修6公里油路,其中包括园区通文-三线的南环路、通八里铺公墓的西环路。为了方便游人上山,增加入园路口,新建休闲健身广场—东山门、北山门-腰道、佛塔-环山主路等,贯通了各景点,工程完工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有一个新的飞跃,此项工程将于09年内完成。  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生态园以生态为基础、以辽文化为底蕴,进行了以辽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建设。截止目前,累计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契丹广场、辽代观音、图腾柱广场、辽古墓博物馆、辽艺术石窟等十多处反映辽代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其中反映契丹历史的契丹广场占地5000平米,投资102  万元,广场中的大型浮雕壁画  -----契丹王朝曾获2004年全国首届壁画大赛优秀奖。  随着南山环境的不断改善,来南山休闲健身的市民逐渐增多,为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2008年区政府投资320余万元建南山休闲健身广场,在广场规划建设中贯彻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以“生态”作为建设广场的主题思想,利用绿化带和现状树等资源优势,营造“生态化公园、人性化空间”园区,建成后将是赤峰市一处面积规模大、档次高的休闲健身场所,为社会各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创造出一处性质不同、功能多样、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空间环境,是南山生态园十一五规划建设中的又一亮丽景观。08年已完成场地清理、回填土方、混合沙垫层、场内排水、厕所土建、环保砖铺装、踏步台阶垫层制作等工程,09年完成亭廊外装修、厕所装修、护坡制作扇形广场及园路、菲鲁姆水泥压花制作、台阶踏步、花岗岩板铺装等建筑工程,植物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已经开始,投资69万元打造园林绿化景观,栽植国槐、油松、云杉及各类花灌木14600株。  为打造夜色南山,区政府投资124万元、采用LED投光灯和数码流线技术对南山多普勒气象塔进行亮化,工程于08年9月30日竣工,现在夜间的雷达塔绚丽多彩,已成为赤峰一座地标性建筑。  今后南山生态园将继续加大投入进行生态建设,使其发挥“城市森林”之功能,欢迎广大朋友来南山生态园观光、旅游。   

长青公园

  长青公园是我市市区内由史以来第一座综合性公园,始建于1959年,位于城市的中心,现占地面积6.3公顷。1966年曾改名为人民公园,1982年又恢复长青公园。60年代公园共有动物两种,后逐渐增加了孔雀、海狸鼠、狼等。61年建成温室,64年建知春亭、环园路并引进棕熊,65年筑假山,后经过长青人的努力建设,现园内有景点十余处。整个园路贯通、景致怡人,各类植物近百种,3199株,动物种类45种,500余只,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雅的休闲娱乐场所。  公园大门高9米,宽40米,造型中西合璧、气势雄伟,面向西北,和文化广场、博物馆构成了赤峰市中心的一道靓丽风景。  公园北部是人工堆造的微地型,在起伏的土丘之间用青石板铺设了曲折的小径,余下就是那如毡子似的草坪。在那绿油油的草垫之中,零零星星的点缀着各种灌木以及假山、图腾、园林小品。在微地型的最东面有一古亭,那便是知春亭。该亭建于1964年,当时流光异彩,梁、拱、斗上雕龙画凰,0时,知春亭通体被油成红色,98年得以重新修整。一进大门,为一片树林,名曰“百木林”。该林内植树木百余种,有的生长近百余年。只看那松树高大挺拔、丁香树古态龙钟、各现势态。每天,晨练的人们在这里打拳、练功、锻炼身体,并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清馨。园中的主要景点要属假山,假山位于公园的中心部位,其山东部是一片桃林。每年清明节后,纷纷绽放,届时那满树满枝、灿烂动人的桃花,使整个园子弥漫着扑鼻的花香。山上设亭,型为六角,名为“秋韵亭”。山下建池,名为“鹅池”。白羽红掌的鹅嬉戏水中,别有一番田园风趣。假山西是新建的一处花坛,坛内植各类奇花异草20余种,与其配植的树木近百种。  游长青公园,观赏动物是一重要情趣。现长青公园有动物种类45种,500余只。其中猕猴0只,大型猛兽6只,大型禽类200余只,小型鸟类200  余只,其它草食、杂食动物45头只。  猛兽馆内有大型猛兽6只,其中非洲狮3头,一大二小,引进于石家庄和唐山。纯种东北虎一只,从天津动物园引进,现5岁,有个可爱的名子叫  “大宝”,金钱豹二只。猛兽馆于2000年对外开放,添补了赤峰地区观赏性动物无猛兽的历史空白,深受市民的喜爱。  在假山西、猛兽馆东侧,便是水禽馆。馆仙有水禽10种,80多头,有白枕鹤、赤麻鸭、豆雁、羽鹤、天鹅等。  散养园位于公园的东部区,占地约2000平方米,园内投放动物15个品种,350多头只。该园集园林地形、小品和水面一体,动物在园内自由散放,您可以和鸸鹋、蓝孔雀、小鹿、珍珠鸡等可爱的小动物亲密接触。其园内造景自然和谐,塑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华芳园在散养园的北部,两园一体,华芳园内摆放种类盆景、花卉。园内设牡丹园一处,每当夏至,园内百花争艳、芳香怡人,是一个供人息戏的好地方。长青公园是赤峰游艺项目最多的公园,园内设游乐场两处、旱冰场一处。游艺设施有碰碰车、电瓶车、孩子堡、登月火箭等大中小型项目13种,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的不同需求。  长青公园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大门北为赤峰公共汽车始发站。还是赤峰市民集中休闲、娱乐、享受绿色的重要场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人们对公园的环境和景点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对公园建设的投入,从而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完善城区绿色环境的整体结构。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红山遗址群

红山遗址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城东北3公里红山北麓。为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存,距今约五千年。“红山文化”由此得名。包括聚落古遗址和古墓葬等。出土新石器和青铜器时代陶器、石器、骨器。以细泥彩陶和石耜最重要,在北方农业发展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红山区文化局、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红山史前遗址群进行考古调查,除实地考察了日本人1935年发掘的红山后第一、二地点的保存现状后,新发现了红山文化中期聚落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祭祀遗址、小型城址、夏家店上层文化墓地各一处,为全面认识红山史前遗址群的重要学术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发现的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位于英金河东岸的一级阶地上(编号为第三地点),遗址地势平坦,现为耕地,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春耕过后,地表清晰可见呈不规则圆形的灰土圈,共有20余个,直径最大的约有7米,均成行排列。根据以往的发掘经验判知,每个灰土圈代表一座半地穴式房址,地表所见灰土实则为房址内的堆积。地表采集到红山文化泥质红陶、灰陶、夹砂灰褐陶片,可辨器型有钵、罐和瓮。典型纹样有压印规整的之字形纹和成组压划线纹,彩磨光,器身两侧及前端锋部留有明显的使用痕迹,长26、宽14厘米。从地表采集到的陶片和石器标本看,该聚落的年代与红山后第一地点西水泉蜘蛛山红山文化遗存大体相当,应属红山文化中期,距今约6000~5500年。  新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祭祀遗址位于红山区武装部大楼西南侧的山丘顶部(编号为第五地点),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势东高西低,呈斜坡状。遗址的外围筑有石墙,采用石块叠砌法垒成,墙体依山势走向分布。地表采集遗物主要有夹砂灰色、灰褐色陶片,可辨器型有敞口折沿罐、小口鼓腹罐、尖锥足鬲等,还有少量的打制石器。从遗迹的形制及采集陶片标本看,该遗址应属于典型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祭祀遗址,距今约4000~3500年。  新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小型城址位于赤峰市区南部敖包山西南侧的坡地上(编号为第六地点),地势东高西低,呈缓坡状。城址高出周围地面约2~5米,平面呈方圆形,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墙体用自然石块垒砌,东侧墙体较直,北、西、南三侧墙体略外弧,墙体宽度为1.5~2米。城门在东南角,宽约2米。城内地表自东北至西南略倾斜,从中部自然凹坑的断面看,为较纯净的灰土堆积。地表采集到灰色、灰褐色夹砂陶片,可辨器型有罐和瓮,器表施以较规整的绳纹或凹弦纹,还采集到3件较完整的打制亚腰石铲。从地表采集到的陶、石器标本和城内的灰土堆积状况推断,这是一处典型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小型居住性城址,距今约4000~3500年。  新发现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墓地位于第三地点西南侧的山坡上(编号为第四地点),地势自西南至东北倾斜,遍部沙棘。地表暴露出夏家店上层文化小型石棺墓10余座,均用自然石块垒砌,平面呈长方形,长约2米,宽约1米。  2006年5月,红山遗址群作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阿斯哈图石林

上海泰会生活文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海泰会生活文化园(AAAA级)  作为点缀在上海东畔独具特色的大型文化艺术地标,泰会生活文化园,是上海最大的民营博物馆,馆面积约20000平方米,涵盖金刚博物馆、茗约茶仙子、古建筑、琉璃世界等多个板块。  泰会生活文化园,是刚泰集团历时两年,倾力打造的一座集艺术博览、茶文化、古建筑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优质品牌服务的大型文化艺术综合体,由刚泰集团首席文化顾问、知名学者余秋雨先生题写牌匾。  泰会生活文化园以“引领中国式生活方式,传播中华文明价值”为理念,专门为传播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规划建造的中式生活体验环境,是名家荟聚、名品汇集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全新演绎。  金刚博物馆作为泰会生活文化园内最大亮点之一,包含近现代大师馆、油画馆、古代石雕馆、海上画派馆、雕塑馆、翡翠馆、精品翡翠馆、文房古玩馆、玻璃艺术馆、临展馆这十大展馆,拥有书画、雕塑等各类珍稀藏品4万余件。  坐标:浦东新区园中路888号

夏家店聚落遗址

夏家店聚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夏家店聚落遗址位于赤峰街东15公里英金河北岸临河一带的小山岗下。196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工作队在夏家店村首次发现。该遗址中有两种文化性质的堆积。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物有: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和夹砂褐陶次之,还有少量的红陶和黑陶。陶质坚硬,火候较高,陶色较纯。器形有尊、钵、罐、鬲、、盆、鼎、瓮、圈足器、纺轮等。  石器,有打制的窄顶宽刃石锄,磨制的长方形石铲、石刀、石杵、石球等。其它还有骨镞、骨匕、骨针、骨锥、卜骨、骨管、蚌饰等。还有狗、羊、鹿、牛等兽骨。  “夏家店上层文化”遗物有:陶器,陶质疏松粗糙,火候较低,红陶较多,褐陶次之。器物表面多经压磨,显出光泽,器表有纹饰的较少,器形有鬲、、罐、豆、钵、纺轮、陶坠等,均为手工制作。  石器数量较多,大多经过打制成形,再磨制加工。器形多为生产工具。主要有斧、锤、石刀、盘状、环状器、杵、臼、石坠、磨石和石范等。  其它有三棱锥形骨镞、骨锥、骨匕、骨针、针管、穿孔骨器、骨珠、卜骨、角器、蚌器等。还有狗、猪、羊、牛、马、鸡等骨骼,其中猪、狗为最多。  夏家店聚落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原始文化遗存。由于这两种文化同处一个遗址之中,而文化面貌又截然不同,所以考古界把它们分别命名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赤峰地区出现最早的青铜文明,其年代相当于夏、商—西周中期。  “夏家店上层文化”在赤峰地区也可以称“东胡文化”,其年代上限当在春秋以前,下限应在以燕秦为代表的战国文化到达这里之前。  赤峰市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类型之间的发展序列提供了极好的相对层位和实物资料。

红山军马场

  天鹅之美:眼睛习惯了南方水草丰美的你,一定会被内蒙古红山军马场以及金山岭长城的北国风景的大气所震撼。广阔的草场,浩瀚的-和清澈的湖泊,使这里变成了河的源头、花的世界、 林的海洋。秋天,成熟斑斓的颜色,更使这一段旅程成为摄影发烧友趋之若鹜之地 。    丑小鸭轨迹:红山军马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端的乌兰布统古战场核心区,秋天到来,恍如一幅缤纷灿烂的油画。到了红山军马场,找个清晨,趁天还黑上-山去看日出,这里是军马场看日出的最佳位置。从山顶上往下看,整个草原仿佛就在脚底,清爽的晨风轻吹,草甸上翻滚着翠绿的波浪,极目远眺,草原与天空连接在一起,一条金色的线向两边无限延伸。当太阳渐渐升起之时,天空中的大片云彩逐渐变成粉红色,由远及近地向我们飘来,顷刻间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光影的脚步漫及这个草原,所到之处,树木、草丛、花朵霎时明亮起来。相信这里的日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除了军马场,金山岭长城也是摄影师的心水地点。古代为军事的需要,这段长城多建在险峰峻岭之上,蜿蜒曲折巍峨壮观,所以金山岭段与八达岭段相比,金山岭更显得气势磅礴。1992年,亚洲飞人柯受良就是在这里驾驶摩托车成功地飞越长城,为金山岭添上灿烂的一笔。    资讯加油站:    交通:广州飞北京,由北京西直门乘坐北京至围场县的长途客车,抵达围场县后换乘去红山军马场的小公共汽车。    住宿:红山军马场有很多招待所、旅馆、饭店,食宿很方便,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选择。贵的有1000多元一天的日式别墅,100多元的标准间;便宜的有各种私人开设的旅馆,卫生状况尚可。

魏家窝铺遗址

魏家窝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窝铺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部约2公里处的台地上。2008年5月该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首次被发现。2008年10月到11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实地测量与勘探,初步确认该遗址总面积约9.3万平方米,是一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遗址。  2009年至2011年期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已先后三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3,300平方米左右,确认房址103座,灰坑201座,灰沟4条,灶址12座以及其他遗迹等,出土了陶器、石器、动物骨骼、蚌器等大量遗物。  2009年7月,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28座,灰坑8个,灶址3个,墓葬2座,灰沟1条。房址皆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面积8~60平方米不等,门道在南侧,大部分为生土居住面,瓢形灶多位于房址中部。灰坑一般为圆形筒状,也有椭圆形的。  2010年7~10月,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发掘区域位于遗址的东部。本次发掘面积4117平方米。共发现红山文化时期房址36座,灰坑62个,灰沟2条,灶4座。  房址均为地穴或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多样,有圆角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等,房址的面积在10~50余平方米不等。墙残高约60多厘米至数厘米不等。剖面形状基本为直壁。灰坑的坑口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圆角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坑体结构有直壁筒形、倒梯形、袋状、锅底形等;坑底形态有平底和二层台等样式。两条灰沟均位于遗址的东侧,对其他遗迹呈环绕之势。  遗址内出土遗物十分丰富,以陶器为主,按用途可分为陶容器和陶制品两大类。陶容器可分夹砂、泥质两类,夹砂陶数量较多,泥质陶次之。纹饰以之字纹最多,刻划纹、戳印纹、压印纹次之,还见有少量的编织纹、弦纹和彩绘陶。彩绘陶以红彩居多,图案有弧线条带纹、折线纹、几何状方格纹,三角纹等;黑彩数量较少,图案有弧边三角纹、平行折线纹等。陶器以平底器为主,还包括少量圜底器和有足器。器类有筒形罐、斜口器、釜、双耳罐、瓮、鼓腹罐、盆、钵、碗、鼎、器盖、杯等。陶制品有陶纺轮和陶球等。  遗址内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石器和少量骨角制品。石器主要有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包括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锛、穿孔石刀、石耜、石砧、磨石、石镞、石饰品、石叶、刮削器、砍砸器等。  2011年7月~10月,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本年度的发掘区位于整个魏家窝铺遗址的东北部分,北邻2010年度发掘区,东部与南部为待发掘区。2011年度整体发掘面积为4204平方米。共确认房址39座,灰坑56座,灶址5座,灰沟2条,出土大量陶器、石器、蚌器以及动物骨骼等。  房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址,从可以确认的房址平面形态来看,这些房址大部分呈方形或圆角方形,个别房址平面形态略呈梯形,直壁或斜直壁,地面基本平坦或略有起伏,绝大多数房址中央位置可以确认相互连接的灶坑与火道,基本上与火道方向一致的房址壁上确认门道,门道大部分斜坡状,偶有水平台阶的设置。  灰坑的坑口形态大部分为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少有不规则形;坑壁大部分为直壁或斜直壁,个别灰坑为袋形灰坑;坑底大部分平底,部分灰坑坑底略呈斜坡状或起伏状。灰坑内出土的遗物有陶器、石器、蚌壳以及动物骨骼等。  灶址与房址内发现的灶址结构一致,大小相当,推测应为房址被完全破坏后所残留遗迹,部分灶址周边还有极为零星的踩踏面,也能说明这一点。大部分灶址内仅出土零星陶片,个别灶址不出土任何遗物。  2条灰沟分别位于2011年度发掘区的东部(G3)与西南部(G4),呈南~北走向与西北~东南向走向,其中G3为2010年度发掘区的延伸部分,剖面呈“V”字形。G4在2011年度发掘区中首次确认,剖面呈“U”字形。  出土陶器按质地可以分为夹砂陶、泥质陶两大类,从数量上来看,夹砂陶的数量要相对多一些,主要是夹砂黑陶与夹砂灰陶,泥质陶数量相对较少。夹砂陶器器身所施纹饰以之字纹、刻划纹与戳印纹居多,此外还有部分附加堆纹、压印纹等,器底多为蓆纹,少数夹砂陶器口沿或者器身还饰有小钮或乳突。夹砂陶器的器类有筒形罐、斜口器、釜、杯等器类,其中筒形罐的数量最多。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近郊,濒临英金河,西南距赤峰市区3公里,南距北京420公里,距承德220公里,铁路、公路交通均很便利。  公园于1991年11月经林业部批准建为国家森林公园,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9%。整个公园分为红山区、北山区、东山区和西山区四部分,分别生长着品种繁多的典型北方树种,主要有黑松、云杉、落叶松、杨、柳、榆、柞、桦等,形成了内蒙草原上难得的森林风光。此外,还有各种药材植物和野生动物。  园内还有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主要景观红山山石呈红色,红山和赤峰皆因此而得名。园内共有47峰,山势宏伟壮观,自然形成了众多形象逼真的造形,主要有靠山佛、卧驼峰、将军石、一线天、金蟾望月等。红山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文化名山,是中华民族文明和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有众多人文古迹,如远古太阳神像、战国燕长城遗址、辽金文化遗存及木兰碑等,这里出土的古代碧玉龙被称为“天下第一龙”,享誉中外。  近年来园内新建了佛亭、龙涎池、邀月亭碑廊、聆风轩、弥勒佛像等人工景点,先民村、碑林、钓鱼池等也在规划筹建中。目前园内已开设了高档饭店、蒙古包式旅馆及其他服务设施,并推出了独具蒙古草原特色的骑马、跑骆驼、蒙古长调牧歌等民俗旅游项目和烤全羊、手扒肉、奶茶、奶酪、酸奶等蒙古风味食品。  

红山后聚落遗址

红山后聚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红山后聚落遗址位于赤峰市区东北英金河东岸红山最北山峰的东坡及南坡,文化内涵丰富。遗物中有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泥质红陶罐、彩陶钵、盆、碗及夹砂“之”字纹直腹罐等。石器有磨制石犁、磨棒及细石器等。青铜时代“夏家店文化”的素面磨光褐陶鬲、灰色绳纹陶罐、夹砂素面红陶罐、鬲等。  红山文化遗址早在本世纪初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日本人鸟居龙藏,1908年,探查了赤峰城北英金河畔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33年,日本人牟田哲二把红山一带出土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重要文物窃给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上治寅次郎。后又和鸟取森男、金子健儿等进行调查,并将一部分文物盗去赠给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同年秋,以德永重康为首的“满蒙调查团”来到赤峰,对红山遗址进行了挖掘。1935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滨田耕作等人又进行大规模的挖掘盗走大量文物。其后,出版了《赤峰红山后》一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对红山文化进一步做了科学的调查和发掘,全面认识了红山文化的内涵。据碳—14测定,红山文化的年代距今5500年左右。当时的人类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并创造了较发达的原始农业文明,对赤峰及东北地区的原始社会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赤峰清真北大寺

赤峰清真北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  清真北大寺建于1739年,历经200余年不衰,保留了原有的古朴风格,这里是穆斯林聚礼朝拜之处。寺院的建筑由正殿、配殿、望月亭、沐浴室等组成。正殿又分为宝刹、大殿、瑶殿3部分。其中宝刹是教徒礼拜时整衣、脱鞋处;大殿是礼拜场所;瑶殿则直通望月亭。望月亭高30米,顶部为铜质,俗称金宝顶。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夜节,寺院里都彩灯高悬,钟声不绝,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小河沿文化遗址

小河沿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小河沿文化遗址其年代晚于红山文化,早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介于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文化之间的重要类型。距今约4500年,考古学上命名为“小河沿文化”。代表性遗址有三道湾子、南台地、四棱山等

赤峰市植物园

  赤峰植物园以植物园为主,树木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因为它的前身是赤峰红山区城郊林场树木园。树木园主要功能是引种训化北方半干旱及周边地区树木,以改变赤峰地区荒山造林品种单一的状况。自树木园建园来,先后从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引进优良树种四十四科九十二属二百四十五种。  一九九七年全国旅游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式之下,市区两级政府和城郊林场就树木园现有植物品种多,生长良好,已初具绿色园林雏形的情况,确定了把树木园改建为赤峰植物园的发展方向。1998年初,红山区城郊林场聘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专家设计一组对树木园改建植物园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一期工程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于1995年5月2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赤峰植物园一期工程完工后,建成了门区,树木专类区,儿童娱乐区,  花卉观赏区,珍惜植物区,水上乐园区,森林功能区,盆景观赏区了望畅想区,别有洞天区等十六景区。成为赤峰地区唯一一处认识自然,学习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的只旅游圣地。在一期工程的后续工程中,先后动工兴建了‘忘忧园‘和‘水上乐园‘忘忧园主要以木质结构综合健身功能为主,其中的木制亭廊,仿古水车,成,中,少年陆地滚筒。水上浮梯等休闲项目令游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水上乐园则以各种水上悬吊铁索健身项目为主,空中飞渡,高空铁索悬浮吊桥,水上滚筒,等无不给游人增添了新鲜刺激过瘾的新感觉。深受游人喜爱。同时许多个人投资者在植物园投资的许多大型游乐项目。如摩天环车,疯狂老鼠,UFO空中脚踏车。飞车冲浪,  豪华转马等二十余种游乐设施,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旅游时间:春季、夏季最佳。  景区交通:赤峰市区6路公共汽车直达。  自驾指南:赤峰植物园坐落于赤峰市东部红山麓畔,距市中心3公里。  旅游食宿:内蒙古赤峰市达里湖达里诺尔宾馆、赤峰宾馆、达里湖度假村、赤峰黄金大厦。  当地美食:哈达火烧、哈达饼、对夹、手扒肉、烤全羊、奶制品。  当地特产:巴林鸡血石、赤峰艺术挂毯、麻黄草。  周边景区:赤峰市荟福寺、赤峰市响水玉瀑、赤峰市根丕庙、赤峰市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勃隆克沙漠旅游区   

二道井子遗址

二道井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道井子遗址 位于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2009年考古六大发现之一。  当初这里并不叫“二道井子遗址”,而是叫“大灰包”遗址。记者了解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之所以被俗称为“大灰包”,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古人在选择住址时有一定的要求:向阳、周边具备水源和能够控制一定的耕种范围。房子建好以后,生活中用火产生的灰烬就倒入房边的灰坑或直接堆在房子周围,时间长了,随着房子逐渐破旧、倒塌,外面的灰堆也越来越大,古人便把旧房子用灰烬予以回填,在旧房址之上再建起新房子。如此若干年后,房子越建越高,就形成了“大灰包”。   建筑规模  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小型聚落,遗址看上去呈东高西低之势,南北两侧有自然冲沟,现在东、南、北三侧聚落环壕仍依稀可见,在环壕内侧已发现城墙遗址,以东北部城墙保存最为完整,城墙为层层黄土堆筑而成,在城墙外侧抹有多层草拌泥。城墙内侧房址与城墙修缮过程基本同步,随着城墙的不断加高、修缮,城内居址层层叠压,形成高于周围地表的“台城”。   文物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蜘蛛山遗址

蜘蛛山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蜘蛛山遗址位于赤峰街区旧北大桥西侧蜘蛛山,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发掘。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6—8米,分别有新石器时代、夏家店文化和秦汉时期三个不同时代的内涵。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层0土有红山文化的彩陶等珍贵文物。秦汉时期文化层0土了秦国统一后颁行的标准量器——秦陶量。器表印有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时颁诏天下的“诏书”,是秦国统一天下,势力到达赤峰地区(辽西郡、右北平郡)的珍贵实物例证,为研究东北地区古代地理疆域提供了重要资料。蜘蛛山遗址(H42木炭)距今3965±90年,树轮校正为4360±140年。其测定年代木炭出于遗址的早期层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赤峰博物馆

  赤峰市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区文化广场的北侧,1959年成立昭乌达盟博物筹备处,1963年成立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1987年更名为赤峰市博物馆。赤峰市博物馆坐落在赤峰市中心城区文化广场的北端,建筑风格体现了东方古典建筑庄重典雅和现代建筑流畅简洁的完美结合。馆舍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馆藏文物1万余件,图书资料几千册。博物馆主要有文明之光、青铜时代、草原帝国三大展区。文明之光展区主要介绍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的文物精品展。青铜时代展区主要介绍创造了草原青铜文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草原帝国展区主要介绍辽文化、蒙元文化专题展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克什克腾石阵景区

克什克腾石阵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区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在距离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约40公里的北大山上,国家AAAA级景区“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意思是“险竣的岩石”。景区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3公里,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700米左右。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由于各方面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等多项殊荣。并成功打造了“山水草原,北方石林”这一旅游品牌,成为内蒙古地区的著名景区。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同云南石林相比,虽然都叫“石林”,可形成的原因却不同,石林的形状也不同。云南石林石头的纹理是垂直上下的,似刀劈斧砍;而阿斯哈图石林石头的纹理是横向的,一层一层,像千层饼。阿斯哈图石林也叫做冰石林,是世界上罕见的、形态和成因在全球都具有代表性,并且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地貌景观。  举目眺望,阿斯哈图石林之间,那茂密的原始白桦林枝繁叶茂,偶有獐狍野鹿悠闲自得地穿行其中,草地上杂花缤纷,蝶舞蜂飞。给峥嵘挺拔的石林,平添了几多温情,几多风韵。远处那平坦开阔的草原上,星星点点的毡房和成群的牛羊,仿佛是在绿海中浮动。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共有四个核心景区,其中一景区:它是阿斯哈图石林中最大的一个区,它将石林之秀、石林之美、石林之灵、石林之形集于一身,是石林中的代表性景区。主要景观有:月亮城堡、鱼尾塔、将军床、平衡石等。二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有拴马桩、三结义等景观。三景区主要景区有试剑石和鲲鹏落草原等,鲲鹏展翅九万里,栖居草原不思归。翘首而卧的鲲鹏与蓝天、草原相谐成趣,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地处高山草甸草原与原始白桦林的交汇地带,这里植被茂盛,植物资源丰富,因季节的不同而姿彩各异,魅力纷呈,可谓景因时移,景随时转。阿斯哈图石林一年四季景色分明,春天,山花烂漫,蝶舞蜂忙,夏天,凉爽宜人,鸟语花香,秋天枫叶如丹,层林尽染,冬天群山逶迤,银装素裹。  

红山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西屯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三中街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阿斯哈图石林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永巨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东城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南新街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站前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铁南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长青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哈达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阿斯哈图石林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西城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桥北街道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红庙子镇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魏家窝铺遗址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赤峰博物馆
文钟镇 魏家窝铺遗址 赤峰植物园 南山生态园 长青公园 红山遗址群 阿斯哈图石林 夏家店聚落遗址 红山军马场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后聚落遗址 赤峰清真北大寺 小河沿文化遗址 赤峰市植物园 二道井子遗址 蜘蛛山遗址

红山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