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赤峰市 >> 阿鲁旗 >> 绍根镇

绍根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赤峰阿鲁科尔沁湿地经过几年的有效保护和管理,保护区内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地进一步恢复,湿地已经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现在,已有150多种珍稀鸟类在这里栖息、繁殖。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草原比较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沙地草原,它不像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那样平平展展,一望无边,但它更富于变化,更表现多姿。两水之间,两丘之距,一洼洼盛满了绿,一洼洼盛满了蓝。绿色延伸到山巅似乎嘎然而止,翻丘越岭,又是一片碧绿的原野呈现眼前。就在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草原上,生命之绿如一首写不完的诗、唱不尽的歌儿,婉转悠扬地弥散。那充满浓郁民族风情、高亢嘹亮、荡气回肠的蒙古族长调,在草原上生生息息,世代相传。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自古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旅游、围猎场所,这里曾是隋唐时期逐水草而居的契丹民族的游牧地,明代,游牧于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贝尔湖一带的阿鲁科尔沁部昆都伦岱青率部适居,始名阿鲁科尔沁,意即“北方弓箭手”,阿鲁科尔沁草原即由此而得名,这里曾被古人赞誉为“六月驼毛飘满地,浑疑春风落杨花”的富庶之地。  春季的阿鲁科尔沁草原,清新而秀丽。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山更青,水更绿,浓妆淡抹,青翠欲滴,整个草原笼罩在如氤的水雾里,眼前朦朦胧胧,脚下真真切切。纵马驰骋,如鸟儿飞翔,恍若能听得见绿草欢快地伴唱。冬天来临,一场大雪,远山、近树全都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中,莽莽草原便没有了边际。置身于冰天雪地,有如走进梦幻的童话世界,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春季,冰雪消融,候鸟云集,雁飞鹤舞,欢叫不绝;夏季,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百花争妍,姹紫嫣红;秋季,秋水涟涟,牧草悠悠,风吹草低,始见牛羊;冬季,河湖冰封,银装素裹,北国风光,醉人心扉。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集湿地自然景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典型性于一体,其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阿鲁科尔沁沙地美就美在它虽为沙地,却沙中有水有鸟有绿色,绝不单调,也绝不重复,沙地中成片的黄柳,满坡的锦鸡儿,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沙蒿、差巴嘎蒿,或多或少,或浓或淡,给沙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春季,锦鸡儿花开遍地,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秋季,麻黄草硕果累累,红艳诱人,漫山遍野。……。阿鲁科尔沁沙地景观,别具一番风味,使人目不暇给,流连忘返,据了解,阿鲁科尔沁湿地是以保护北科尔沁沙地草原、林地、河流、湖泊和沼泽型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地处科尔沁沙地北部的生态屏障,面积之大,在内蒙古地区较少见,因为这里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致使来这里栖息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

巴彦花水上乐园

  巴彦花水上游乐园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距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36.3公里,依山傍水、风景迷人。  游乐园是在巴彦花水库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巴彦花水库1958年10月开始动工修建,历经三年的时间,于1961年末竣工,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它是截欧木沦河水依山拦坝而成的人工湖。水库分主坝和副坝,主坝两侧连着陡峭的山峰,正常水面5000余亩,总库容量3412万立方米。  游乐园地处草原深处,尤如一块“明镜”镶嵌在碧野之中。南侧大堤巍然横卧于千亩水面,宽阔浩淼,四周水草肥美,牛羊成群,骏马奔驰。晴日里,湖面上水鸟成对,野鸭成群,白云、峰峦、松榆倒映水中,水波荡漾,鲤鱼抛金,白鲢洒银。极目远眺,迷人的草原风光尽收眼底。  游乐园以水上游乐项目为依托,开设的项目有:手划船、游艇、脚踏船、快艇、垂钓等。游客既可乘欣赏山水景色,也可泛舟于天水之间;既能乘风破浪,体验惊险刺激之妙趣,又可独赏幽然清雅之佳镜。怡情悦目,涤虑0。游乐圆设有洁净、舒适的客房、小会议室、冷饮店、卡拉OK舞厅,不仅能为旅游者休息提供方便服务,还可以接待小型会议。  游乐园还备有地方特色饮食,游客可以在劳顿之余,走进洁白的蒙古包去欣赏蒙古族马头琴悠扬的乐曲,品尝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佳肴“天然烤全羊肉”,还可以亲临蒙古族传统娱乐篝火晚会。“天然全鱼宴”是用水库自产的鲤鱼、白鲢、鲫鱼、武昌鱼、河蟹等烹饪而成的天然美味,也是闻名遐尔的饮食佳品。  这里交通、通讯设备齐全,设有饭店、旅店和商店。旅游者既可爬山越岭、观赏大自然风景,也可以划船游艇、钓鱼消遣,还可以漫步草原,领略独具特色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族文化。  来到巴彦花水上乐园,一定可以丰富你的旅行生活,让你吃的高兴,玩的开心,住的方便,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查干浩特遗址

查干浩特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干浩特遗址位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现属罕苏木查干浩特嘎查管辖,白城古城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土城城址,至今内城是城墙和宫殿基址仍未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很早以前便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该城始建于辽并沿用到明代末期,查干浩特古城址已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干浩特古城是蒙古君主朝代的末代皇帝——察哈尔林丹汗(蒙名力克登可汗)的京都,目前学术界认为该城始建于辽并沿用到明代末期,白城在明代晚期作为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治中心在罕苏木境内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据文献记载,察哈尔传至林丹汗时期,政治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其版图“东起辽东,西至河套”,号称“四十万蒙古国主”,成为蒙古诸汗中势力最大的可汗,明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会同归附的蒙古各部进攻察哈尔部,三年以后攻入林丹汗都城,俘虏林丹汗之子额哲,察哈尔部从此归属后金, (林丹汗离开后,都城起火,宫殿焚毁,由于额哲在后金大军攻城之时便弃城投降,使城内其它建筑和城墙未遭破坏,得以保留。城址规模宏大,城内建筑布局主次分明,结构严谨,城分内外两重,呈“回”字形布局,城郭东西长而南北短,外城平面为长方形,东北和西北角筑有角楼,并且辟有南北两座城门,南城墙的东西两侧局部利用了东西棋盘山作为天然屏障,并且沿山脊底凹处或缓坡地带修筑了石城墙,在两座山峰之间的山空处采用夯筑城墙,在山的阳坡、山顶西侧和山阴坡分布着4座大型殿基址。

宝善寺

宝善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善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驻地达兰花,蒙名为巴拉奇如德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原址在西拉木仑河北岸,赐汉名宝善寺,后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迁于今址。  宝善寺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建筑群,系典型的藏式建筑,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原建有8座大殿,总建筑面积为11762平方米,现存的萨布腾拉哈木宫、苏克沁独宫2座大殿和1座葛根正殿,是阿鲁科尔沁旗寺庙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萨布腾拉哈木宫分前后两院,前部分是寺庙主持葛根生活居住区,后部分是庙宇举行宗教活动区。主要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逐级而上,层迭有致,其余建筑物分列两厢,相互对称。前有花墙横栏,中间甬道相连,后殿坐北朝南,明柱高矗。精美古建筑群的布局、风格、雕刻、图饰和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寺庙建筑结构、绘画艺术、宗教流传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宝善寺查玛舞最为著名,“弥拉查玛”由五世葛根罗布桑普日来扎木苏根据弥拉的传略创作的。这部“弥拉查玛”与其他寺庙的查玛有很大的区别,是研究藏传佛教、蒙古族风俗历史不可多得的史料和文物。  2006年5月,宝善寺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度03分至119度39分;北纬44度41分至45度08分,总面积106284公顷。保护区以阿鲁科尔沁旗罕山林场为主体,北与本旗的罕苏木苏木毗邻;南与巴林左旗和本旗的罕苏木苏木接壤,东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相连,西邻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  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中部,是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森林与草原、华北植物区系与东北植物区系过渡的典型地段,有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茂密、草原广袤、溪流纵横、物种丰富。对阻挡蒙古高原风沙向南侵袭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保护区的主要你保护对象为:保护大兴安岭南麓山地典型的过渡带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西辽河源头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栖息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马鹿(东北亚种)种群;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黑鹳及其它珍稀濒危鸟类的繁殖地。  高格斯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得以保存了众多的生物物种。初步科学考察证实,保护区有7个植被型、33个群系;有苔鲜植物132种、蕨类植物10种、种子植物700种。发现中国苔藓新记录种1种、内蒙古新记录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种、列入《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植物5种,有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2种;有野生大型真菌160种。有脊椎动物241种,其中鱼类11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7种、鸟类182种、兽类37种;有大鸨、大天鹅、蓑羽鹤、白枕鹤、黑琴鸡、雕鸮、乌雕、红脚隼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8种、有马鹿、猞猁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2种。有昆虫1293种。其中有中国昆虫新记录种1种。在保护区境内发现半翅目昆虫新种一种,定名为巴氏直缘长蝽,保护区是该种昆虫模式标本采集地。  高格斯台罕乌拉是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森林、草原中发育的泉水,汇成了黑哈尔河、苏吉河等十四条河流,向东流入松辽平原的西辽河,向西流入内蒙古高原,是沿河流域人畜引水的生命源泉。  高格斯台是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野生马鹿的家园。大鸨、黑鹳、蓑羽鹤、黑琴鸡等珍稀濒危鸟类均在此筑巢繁殖;这里保存了我国马鹿(东北亚种)十分重要的野生种群,无论春夏秋冬,都随处可见马鹿活动的踪影。  高格斯台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这里不仅有多样的生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留的丰富地质景观。步入高格斯台,冰川切割形成的三角面、冰坎地貌、心形山、冰川漂砾等地质景观随处可见,是学习地质知识的天然教科书。  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1997年经阿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晋升为市级保护区;2001年晋升为自治区级保护区。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罕山自然风光旅游区

  罕山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175公里。该区总面积146.8万亩,属大兴安岭岭南山地与科尔沁沙地缘的交汇地带,是天然次生林区,也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的综合性旅游区。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生物物种多样而丰富,有山地、森林、裸岩、湿地、河流、草原等多种复杂的景观类型。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罕山周边地区是蒙古族世代生息、繁衍之地,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草原那达慕”、“祭敖包”、“阿鲁科尔沁部落婚礼”、“阿鲁科尔沁民歌”等传统体育和节庆活动都能让游客领略到蒙古民族勤劳、勇敢、热情、豪放的民族风情。到此旅游,可品尝到纯天然绿色食品、干果、鲜果、野生蔬菜、蘑菇和各种森林小产品。

宝山壁画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藏文物有2133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43件,二级文物8件。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里的山水秀美、林草茂盛,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日、美、德、加、英、韩国的文物专家专程来此进行过文物考察,举办过文物研讨会,对宝山壁画给予高度的评价。  

百兴图自然风景区

  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境内,距镇政府所在地西北22公里,海拔920米。从一九九九年开办旅游区。这里公路四通八达,自然环境优美,是旅游者的最佳选择。造型别致的蒙古包建筑、艳丽多彩的蒙古族服饰,风味独特的蒙古族食品、充满诗意的蒙古族歌舞、博大精深的蒙古族文化、以及充满民族风情的蒙古族习俗礼仪、成为游人参观、访问的独特资源。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有文物2122件,一级文物148件,二级文物8件。宝山壁画是珍贵文物的其中之一。  耶律慈特墓志  刻于辽道宗大康八年(1082年)。1997年夏被盗墓者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白音温都苏木沙日宝特嘎查的一座辽墓中盗走,后于当年8月被当地-门追回。志盖中央台面部位刻篆体契丹小字,志石刻契丹小字墓志28行。墓主卒于大康七年(1081年),享年38岁,因其生平事迹不显赫,墓志用很大的篇幅详述其家史,从墓主人的第七代先祖开始记载。墓志原石现存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有关情况介绍见刘凤翥《最近20年来的契丹文字研究概况》(《燕京学报》新11期,2001年11月)。墓志目前尚未发表。  宝山壁画  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里的山水秀美、林草茂盛,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日、美、德、加、英、韩国的文物专家专程来此进行过文物考察,举办过文物研讨会,对宝山壁画给予高度的评价。  玉斧,长8.5厘米,宽2.5-5厘米,厚1.5厘米,1978年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塔拉苏木巴彦诺尔大队征集。  勾云形玉佩,阿鲁克尔沁旗公安移交品!!!尺寸不详!!!   

坤都镇蒙元沙湖夏令地

  阿旗坤都镇阿日宝力格嘎查“蒙元沙湖夏令地”旅游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天山东北部,距天山30公里,处于满金芒哈沙带腹地,是沿河沼泽地带,属坤都镇阿日宝力格嘎查行政管辖范围。旅游区面积4万多亩,阿日宝力格诺尔面积4000亩,湖水主要来源于宝尔罕山脚下绿色净土泉水,形成沙湖,沙湖周围有湿地、沙地、草原交错,草甸、水泡、季节河并存。拧条、黄柳、麻黄、山杏、甘草、沙篷、胡枝子、羊草、百里香、芦苇、马蔺等植物生长于沙湖周围。鸟类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大鸨,二级保护鸟类天鹅等。  “蒙元沙湖夏令地”旅游区以草原风情、蒙古民族游牧文化、度假休闲旅游为一体,游览草原风光、湿地风光、湖水风光、沙地风光。蓝天白云、清澈湖泊;茵茵绿草、洁白毡房;金色沙滩、崇山峻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  走进蒙元沙湖夏令地,你可体会到飞鸟成群,天水一色!也可体会到蒙古人最原始、最淳朴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蒙古族兄弟姐妹将以特有豪爽、奔放与深情厚意迎接您到来!你可体会到蒙古人赛马、套马、坐勒勒车、观鸟垂钓、沙漠探险、欣赏蒙古博克表演!让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热情和美好希望;让那嘹亮悠扬的蒙古长调伴你直至夜深……当一回蒙古人,做一天牧民!   

宝山罕苏木墓群

宝山罕苏木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台乡宝山村西1.5公里,是辽代(公元916年-1125年)贵州墓;罕苏木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东南约30公里的古日板呼舒牧村东北的“裂缝山”南,为辽代耶律羽之家族墓地。  宝山墓群长方形茔园,面积达3400平方米,夯土筑围墙,东、南各设一门,有瓮城。茔园内有10余座墓,至少列为三排。其中1号墓壁画题记为天赞二年(公元923年),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契丹贵族墓。1、2号墓室内饰有精美彩绘壁画,以高逸图、降真图、寄锦图、颂经图等为代表。画面布局较好,用笔简练流畅,纤毫入微。特别是画面中众多盛装女子,无论从神态还是服饰都可窥见唐和五代遗风,充分展现了辽初绘画艺术的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及学术价值。

达哈拉湖水利风景区

达哈拉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达哈拉湖水利风景区  阿鲁科尔沁旗达哈拉湖水利风景区位于内蒙古赤峰,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草原、湖泊、沙地、绿树相得益彰,面积1000亩以上的湖泊达8处之多。其中,达拉哈湖面积为8000余亩,属淡水湖,盛产鲤鱼、鲢鱼、鲫鱼等各种鱼类,湖的四周芦苇密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巴拉奇如德庙

巴拉奇如德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达兰花嘎查境内。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原有8座大殿,现存2座,先后6世葛根转世。香火最盛时-达800名。巴拉奇如德庙现存的部分建筑是阿旗寺庙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庙。“弥拉查玛”是该庙五世葛根罗布桑普日来扎木苏根据弥拉的传略创作的,与其他寺庙的查玛有很大的区别。此庙的精美古建筑群的布局、风格、雕刻、图饰和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耶律羽之墓群

耶律羽之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内蒙古十大发现--耶律羽之家族墓群。阿旗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历史就有5000多年。全旗境内有古遗址204处,古窑址7处,古墓葬190处。耶律羽之家族墓群是其中之一,在阿旗罕苏木苏木古日班呼硕嘎查的朝格图山南麓。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辽代前期墓葬,其墓室建造之豪华,结构精细考究,犹如地下宫殿。尤其墓室地面采用琉璃砖铺砌,整个墓室典雅豪华,四壁溢彩,这在以往发现的辽墓中尚无先例,堪称一绝。1992年,经国内权威机构评定,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此墓周围群山环绕,草木茂盛,近年来,全国各地文物专家和日、英、美、德、加、韩国等国外专旅游观光者先后慕名而来,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集观光旅游、考古、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景。  旅游时间:可选择7-10月份去,其他季节风沙会很大。阿旗天气变化很大。  景区交通:可坐车到赤峰,市区内有直达景区的旅游大巴。  旅游住宿:可选择到当地牧民家中住宿。  当地美食:哈达火烧、手扒肉、烤全羊和各种各样的奶制品。  当地特产:奶酒、燕麦片、熏鸡、素锅盔等。  周边景区:勃隆克沙漠旅游区、热水塘温泉、赤峰市后召庙辽石窟寺、赤峰市辽太祖陵、赤峰市喀喇沁旗王府、赤峰市布日敦沙漠旅游区、赤峰市达里诺尔湖、赤峰市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赤峰市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赤峰市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赤峰市阿斯哈图石林、赤峰市辽中京遗址、赤峰市大明塔、赤峰市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生物圈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根坯庙

根坯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根丕庙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北部、巴彦包力格苏木境内,亦称“拉西根丕庙”,汉名“广佑寺”。根丕庙背靠群山、腹临平川,风景秀丽,幽雅。根丕庙建于嘉靖20年(公元1815年),盛时-数达320名。丙子年间,杨松-第二世罗布桑年日格巡游各地,选地建庙,路过这里,看见此地山势险峻,地势平坦、森林密布,水草肥美、风水脉络清晰,便选定此地建庙。  根丕庙曾被捣毁,现存的庙宇是1981年修复的,其规模只是过去的一部分。寺内有三座大殿,正殿为佛祖殿,殿内供奉着20多尊佛像,县挂着30多个五彩米希尔(佛教饰品),是-念经的地方。佛教经典《甘珠尔经》、《丹珠尔经》共326卷,也存放在这里。主殿两则有配殿,西南侧的称经院殿,东南侧称世界金刚殿。1938年,班禅九世旦毕尼玛曾来此小住,从此这里名声大振,香火日旺。寺里现有-30多人,他们大都学过佛教-,最有名的是转世-吉木彦,为杨松葛根第六世。吉木彦曾在塔尔寺、雍和宫居留学习,精通蒙、藏和日文,并精通-、天文、音乐、哲学等,曾为中国宗教协会理事、内蒙古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旗政协副主席。  根丕庙四周有八个白塔和群山相映,远眺白云蓝天,山头塔形、小溪流水、别有一片风光。这里的建筑规模宏伟、庙宇壮观,影响非常之大。  根丕庙每天香客不断,游人也很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十五、六月初四、九月二十二这里都开庙会,每次约有上千人参加。庙会上既有佛事活动,也搞商品交流。庙里有主持负责整个寺的各项事务,-地寺外各有自己的住所,整齐有序,故此地又被称为“-村”。根丕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藏,它不仅对我国佛教和清史的研究有很大价值,对阿旗的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达拉哈草原旅游区

达拉哈草原旅游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达拉哈草原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斯台镇达拉哈嘎查,扎斯台系蒙古语,为有鱼的地方,以其命名的扎斯台镇距阿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40公里,距赤峰370公里。该旅游点是一个多种旅游资源集聚的地方,草原、湖泊、沙地、绿树相得益彰,风景优美如画。境内仅千亩以上的湖泊就达8处之多,其中达拉哈湖面积8000余亩,属淡水湖,湖里盛产鲤鱼、鲢鱼、鲫鱼等各种鱼类,湖的四周芦苇密布,北面是一望无际的黄柳、沙棘、柠条等沙地植物群落,南部是宽百米雪白的沙滩。东西两侧与其它小湖连接,中部有沙岛一处,春夏季节,白天鹅、鸿雁、灰鹤、水鸭等水鸟嬉戏湖面,景色迷人,妙趣天成。  湖区附属设备完备,先后开通程控电话、旅游公路,湖面周围采取了生物工程建设,种植了垂柳、龙须柳等风景树和杨树、沙棘、白柠条等防风树种。在湖面北部植被较好地带,点缀着一座座蒙古包,旅游项目有草原观光、骑马、射箭、乘勒勒车等具有草原特色的娱乐活动。在湖面四周及中间沙岛上建有凉亭和钓鱼平台,并购进机动快艇和游船,开发了湖区游玩景地,游人既可尽享蒙古包的古朴、奶茶的芳香、纵马奔驰的豪情,领略草原人的强悍、豪放,又可持杆垂钓,湖面泛舟,倚栏观赏水鸟游姿,品味北方草原独特的风光。  达拉哈旅游区最著明的饮食是“全鱼宴”和“全羊宴”。“全鱼宴”和“全羊宴”所用鱼、羊全部是景区自产,而且当场屠宰,现场烹制,因此欣赏“全鱼宴”和“全羊宴”的制作过程也成为景区又一特色。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绍根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绍根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