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 >> 桂平市

桂平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桂平市区内,以城郊1公里处的西山名胜为主体,包括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太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紫荆山壮村瑶寨风情,天南福地洞天罗丛岩及白石洞天、麻洞荔枝之乡和浔州古城风光,北回归线标志等景观景点组成的集锦式大型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桂平西山以"石奇、树秀、茶香、泉甘"著名。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浆,有被誉为"广西茅台"的乳泉酒,有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矿物元素的"罗汉果露"等饮料,甘冽爽口。每值盛夏,乳泉边备有竹筒,供过往行人取水畅饮,舀一筒子泉水,慢慢啜饮,诚是一大乐事,被誉为西山一绝。  桂平市区以西为广西中部龙山山脉的一部分,素"乳泉摇篮"之称。因这一带系中生代花岗岩,地下水附存于岩体的理裂缝之中,积水成泉。这种泉水的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含有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据说只有抗州的虎跑泉才能与之媲美,有人作过一次表演:直至投入113枚,水在杯口鼓得像面包一样,却未外溢,把"满则溢"的规律打破了。看到这种特殊物理现象的人,无不叫绝。当地群众更加引以自豪。桂平有一首采茶调,就是赞美乳泉的:"花罅石,花罅石,乳泉水,西山茶。此话不与俗人讲,俗人听了要出家。"  在一块花岗苦巨石之上,一棵根须裸露的奇妙大树,盘根错节长在石上。巨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色(20张)石底下就是"乳泉"二字,为古人所书。泉深1米许,冬不涸,夏不溢。据《浔州府志》记载,乳泉"清冽如杭州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现代科学化验证实,这种现象为氡气所。当氡气随泉水喷出,速度很快,便出现乳白现象。  西山景区历史悠久,原是佛教胜地,现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佛教建筑、庙宇,如龙华寺、李公祠、洗石庵、乳泉亭和飞阁等。历代文人学士留下赞赏西山的诗词对联达4000多首。  西山四绝  1、林秀  西山丛林如海,郁郁葱葱,林木覆盖率达98%,有成木13万多株,木材积蓄量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美景(15张)达1.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松树、榕树、樟树和鱼尾葵,人称西山丛林“四大家族”。树龄达二三百年以上的古松、古榕、古樟,共有500多株。在洗石庵右侧,还有几株广西罕见的光叶合欢树,树拔参天,是建筑的栋梁之材。1943年出版的《旅行杂志》上有人介绍,说西山浓荫蔽天,“很像杭州的云栖竹径,又象灵隐寺的飞来峰路,但树木的种类之多,姿态的清奇,又比灵隐好多了”。  2、石奇  西山上的石头属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距今约1.8亿年的中生代早期,具有“粗莽唐突”的特色,千姿百态,各擅其妙。有状若石台的棋盘石,有不知从何而来的飞来石,有的如大山平地拔起,有的似猛虎蹲伏路旁;吏隐洞系由三块巨石互相支撑而成,姚翁岩则是在一块如山的巨石一侧突然凹陷天然形成的一处洞穴。正如巨赞法师在《桂平的西山》一文中所说:“就是(西山的)石头,也比(杭州西湖)飞来峰有味,好像千奇百怪而又善意迎人地布置着”,毫不夸张。  3、泉甘  龙华寺侧有乳泉。这是一眼宽深各约1米的古泉,东不竭,夏不溢。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和22-22摄氏度的水温。《浔州府志》说,此泉清冽如杭州之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水质明净,含杂质特别少,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软水。泉水中含天然氧特别多,这种氧能够同茶和酒中的杂质起化学作用,把杂质挥发掉。因此用乳泉水泡的茶特别香,用乳泉水酿的酒特别醇。  2、茶香  西山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泉甘土沃,早在唐代便开始在山上种植茶树。到了明代,西山茶已早粤、桂、湘等地享有盛誉。民国《桂平县志》记载: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观音岩下,低株散植,绿叶铺棻,根吸石髓,叶映朝暾,故味甘腴而气味芬芳,炎天暑溽,避地禅房,取乳泉水煮之,扑去俗尘三斗,杭州龙井未能逮也。  西山旧八景  1、风云之旅:金田起义旧址  2、佛教圣地:  3、山水之旅:大藤峡风景区  4、避暑天堂:龙潭国家森林公园西山风景名胜区  5、道教奇观:白石山风景区  6、奇异之旅:大平山风景区  7、岩月奇景:罗丛山风景区8、璀璨明珠:北回归线标志园  西山新八景  1、灵湖叠翠  进入山门径直前行,约半里,右侧有个幽美的人工湖。这是1954年兴建的西山水库,又称灵湖。湖上碧波荡漾,四周峰环翠绕,水光山色,交相辉映,为西山增添无限风光。步过九曲桥,可到湖心岛。岛上林木荫蔽,远望绿舟浮水。湖滨西侧有游泳池,盛夏时节,游人或荡舟湖上,或戏水碧波,各得其乐。玩倦了,还可以在湖畔“灵湖茶厅”吃些茶点,小憩片刻。  2、险峰朝阳  观音岩的右前方危崖奇特,有一方亭耸立于危崖之上,面对东方。摄影爱好者多喜欢在此拍摄西山日出的照片,故名朝阳亭。若凭栏远眺,景象开阔壮观,似乎更胜龙华寺。这就是西山新景中的“险峰朝阳”。  3、虹桥鼎泉  由“一步登天”往上攀登,约500米,可见八字石悬崖峭壁险路之间,一桥飞架,状若彩虹,又叫虹桥。登临桥上。俯视山下,宛若置身云端。桥旁有涓涓细流自崖壁间流出,汇成一眼清泉,它与乳泉其实同出一源。  4、长峡会仙  在虹桥之上约100余米。峡长40米,两旁峭壁高耸,中间一条小路,仅容1人通过。峡中习习生风,仰首只见蓝天一线,因此又叫“一线天”。民间传说,有缘份的人往往可以在在这里和神仙相会。长峡南端入口处石壁上,刻有宽能法师题写的“神仙峡”三个大字。原来,会仙峡又叫神仙峡。  5、龙亭观日  耸立于会仙峡之下的悬崖绝壁上,为两层六角亭。檐脊上饰以六龙,翘首欲飞,气势不凡。这里是西山风景区的最高处,如鸡鸣即起,登临此间,可尽情观赏“龙亭观日”新景:江流尽头处,先是莽莽苍苍,混沌一片,渐渐由暗转明,现出熠熠霞光;顷刻间旭日如火,喷薄而出,冉冉上升;继而金光万道,辉映浔、黔、郁三江。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田园阡陌、一派生机,气象万千。  6、栈道悬碧  由龙亭缓步下山,要走一段长约300余米的傍山栈道。栈道沿崖壁盘曲而下,用水泥铺设石级,宽约1米,旁置栏干。因地势高耸,游人走在上面,会有一种历险而不畏其险的感觉。从栈道上眺望,三江浩荡,大地苍茫,别是一番状观景象。  7、松海听涛  走完栈道,越过密密丛林,可到“听松轩”。这里松林如海,山风吹拂,发出阵阵涛声,象平地扬沙,象幽谷夜雨,象大海恕潮,象深山虎啸……前人有诗为这一情景写照:“倏然一榻卧山高,梦熟旋闻众虎嗥,起视千林摇曳动,大风吹激怒于潮。”  8、濂溪飞瀑  由听松轩向北沿石级而下约五六十米,便到濂溪,旧名鲶鱼溪。因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号濂溪)曾来桂平讲学,常游西山。后人遂以他的别号命名此溪,濂溪长年流水淙淙,溪水依山势下跌,若逢雨后山泉陡长,银流飞泻,远望如白练高挂,又似绿海腾烟。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山峰雄伟挺拔、重峦叠嶂,公园内峡谷纵横、溪流密布、山泉四溢、瀑布深潭众多,穿行于峡谷中,或在险峻的山坡间走过,或涉足于溪流之中,都能感受到那一抹让人神轻气爽的清凉之意。而公园里的大峡谷漂流则让这一清凉达到顶峰,让人在感受清凉、刺激、快乐之时,还能亲近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呼声。  位于桂平市西北面的金田林场和大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内,距市区23公里。北回归线横穿公园南部,是桂东南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孑遗植物宝库和广西小西双版纳,成为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交通桂平——龙潭公园专线车9路。  门票/开放时间50元(含景区交通费)    广西贵港市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北回归线标志公园位于广西桂平市城东约5公里石咀镇小汶村南梧二级公路旁,因公园建在北回归线上而得名,广西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就建在该公园内。主体工程于1996年11月1日动工,1997年6月21日竣工落成。  北回归线标志位于东经110°08'36",北纬23°26'17"。此标志占地2462平方米,塔高17.2米,跨度26米,象征极线,犹如长虹般美丽的弧柱穿过象征地球的直径为6米的大球体,球体中间有一个10公分的窥阳孔。  窥阳孔下睹骄阳,可真正领会到地球斜着身子在黄道十二宫之间转动,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摆动的大自然奥秘。太阳光经此孔直射在正下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的桂平点上。标志的东西方向嵌有宽5厘米,长20多米的北回归线标志指示线,也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站在这里,可以一只脚踩在热带上,另一只脚踩在温带上。站在标志正中的桂平点上发音,声音特别洪亮,好似使用麦克风一样,在该处相距32米的南北两地说悄悄话,竟似通电话般清晰,沿东—西弦线分别向外沿伸,洪亮贯顶的声音逐渐减弱,极为有趣。这是全球9个北回归线标志中唯一有强回音的标志塔。

大藤峡风景区

大藤峡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藤峡位于黔江下游,其出口处距桂平县城约8公里。峡以桂平、武宣两县交界的横石矶为入口,弩滩为出口,全长44公里,均在本县境内。峡的两岸奇峰耸峙,急流险滩时隐时现,陡坡、深谷、悬崖、峭壁、支流相间。夏日滩涛翻滚,洪波击岸;秋天碧波荡漾,江山辉映,是广西境内最典型的峡谷风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到此,曾作《大藤峡游记》一文记之。  明代初年,大藤峡爆发了大规模的瑶族农民起义。起义军前赴后继,坚持武装斗争近200年。峡的北岸碧滩、仙人阁、三妹洞、九层楼等处,均为当年的古战场。  弩滩在大藤峡出口处,因滩险水急如弩而得名。两岸礁石岩巉,水下暗礁四伏,漩涡回环,狂澜倒卷,险象丛生。大藤峡诸滩以此为最险,旧时船行至此,旅客往往烧香念佛,峡口北岸有甘王庙,也是祈求菩萨保佑平安之意。而船只触礁沉没事故仍时有发生。解放后几经疏浚,水势减缓,并增设导航设施,但仍不宜夜航。近年计划兴建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大藤峡电站,即在此处。  石鸡、石狗、石鼓在弩滩之上10余里,峡的北岸,有嶙峋怪石成片突出江心,其状或如鸡、或如狗、或如鼓。传说这是明代瑶民起义军领袖侯大狗布置的神鸡、神狗、神鼓,明军由水上来攻,这些石鸡、石狗便会高声鸣叫,给起义军报信,让他们做好准备。敌人败走时,又会擂响战鼓,为追歼残敌的起义军助威。朝廷知道了这个秘密,派来一艘满载官兵的大船,想把石鸡、石狗、石鼓统统敲掉、砸碎,不料船进峡口,忽然狂风大作,滩水怒吼,官兵的大船被掀翻了,流到桂平城郊,搁在西山脚下的河岸上,就成了现在的覆船岭。  大藤渡江处由石鸡石狗石鼓再上,约六七里,江岸南北俱有巨崖突出江中,江面陡然变狭,传说这里当年有大藤如斗横架江上,昼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故名大藤峡。明代瑶民起义军曾藉为津梁,与明军周旋。后被明军砍断大藤,改名断藤峡,并在崖壁刻“敕赐永通峡”大字。  侯大狗像在“敕赐永通峡”摩崖石刻的对岸,四方山半腰悬崖绝壁上,隐约可见一个五官俱全、扎着头巾、英姿勃勃的人物头像。据说这便是侯大狗(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军领袖)的造像,乘坐柳、梧班轮经过这里的旅客,都以目睹这一天然形成的头像为快。  碧滩都城峡的中段有个险滩,叫浪滩。浪滩之下不远有小圩,叫碧滩圩。这里前临滚滚大江,背枕崇山峻岭,是进出过去瑶民聚居地罗渌洞(上洞、中洞、下洞)的必经之地,地势高耸,江中来往船只历历在目,上瞻浪滩,下控四方石一带河面,侯大狗领导农民起义,曾在此构筑营盘,并在营盘中间修建“皇帝殿”,作为起义军聚众议事之所。“皇帝殿”一侧有炮楼,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后人称为“碧滩都城”,都城遗址至今仍隐约可辨。  九层楼在碧滩圩以北约10公里。这是一座方圆数里,高耸入云,林木荫蔽、气势磅礴的大山。四周群峰簇拥,有如众星拱月,瑶民起义时的重要战略据点,侯大狗曾率领义军在此与敌人作殊死战斗。沿石径攀登山巅,至今仍可见到当年起义军构筑的城堡和水井。距城堡不远堆放大批石块,这是起义军为抗击敌人准备的武器。  南木镇  南木镇位于桂平市的北部、市城区黔江北岸即是南木镇辖区,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13公里。地理座标北纬23°20′,东经110°5′。东临浔江,南沿黔江,西与西山镇接壤,北邻金田镇,镇境内西北部为山区,北东南浔江沿岸和西南黔江沿岸属平原、丘陵相间,呈东西走向,西北边界有大平山和大塘顶,云台岭,西南部有纸条岭等,主河流有沿西南界的黔江末端和东南边界的浔江,南渌江贯穿境…… 详细++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中山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广西桂平市市区,原属明代京官马文祥私人花园,旧称马家园,后又称芥园、浔州公园,1936年辟为中山公园,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园内浓荫覆盖,古榕婆娑,花径回环,绿草如茵,桥影碧波,亭台错落有致,环境整洁幽雅,有各种大小乔、灌木约4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榕有40多株,珍稀名贵树有桂花、玉兰、银杏、水杉等,建有水上世界、游泳池,南门有美食茶廓、溜冰场、假山、喷泉、金鱼池、动物园等,还有童车、小火车、升降机、碰碰车、漂流船、游船、逸逸马等娱乐设施。逢节假日,游人如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30万人次,是桂平市主要旅游景点之一。近年投资扩建改造的桂平中山公园桂平广场等程已全部完工,公园新建园门前站立的孙中山铜像和仿古建筑为公园增加了不少特色....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桂平白石山

  白石山  白石山在县城东南35公里,麻垌圩西北8公里处。海拔650米,道书称“白石洞天”,在全国三十六洞天中名列第二十一。宋代开始在山上修建寺观,明代以后成为游览胜地。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并写了《白石山游记》。山之东为独秀峰,孤峰插天,西为莲花蕊,又称鹅头峰,奇怪险阴,是白石山的主峰,山麓有寿圣寺,炼丹灶,不远处还有飞鼠岩,都是吸引游人的奇特景观。  面壁僧  游人登山,将到山麓,可见悬崖峭壁之下有一石,高约2丈,状如人立,面朝石壁,头戴“僧帽”,身披“袈裟”,旧县志称之为“面壁僧”。  寿圣寺  在白石山麓,旧名三宝殿,又称寿圣院,谷称大寺,宋嘉祐三年(1058年)动工兴建,历10年而成。明正德年间扩建,万历年间(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重修。寺门匾额“寿圣寺”三字为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赵顼敕赐。寺前有用朱砂石雕砌的牌坊,坊高7米,宽6米,上刻“仙宫”二字和栩栩如生的八仙像,系明万历年间所建。寺的前座是三宝殿,后座高阁巍峨,左右为客厅、僧舍。寺之右侧有会真观。桂平解放后,该寺屋大半改为校舍,归白石小学使用。  “白石洞天”摩崖石刻  寿圣寺后面峭壁千仞,上刻“白石洞天”四字,字体甚大,每字约1平方丈,为明代末年本县举人杨大节所书。传说他为了写好这几个大字,付出了长达10年的艰辛劳动。事后,他特地写了一首《纪兴诗》:“乘兴摩崖十八年,漫将名姓立崖前,山灵自有生花笔,倩我狂书塞洞天”。佃看“白石洞天”四字运笔遒劲,确有“狂书”之味。  漱玉泉  寿圣寺后峭壁下有圆珠池,又称漱玉泉。这是一眼方圆约2米的山泉,传说过去每到晨昏寺僧敲响钟鼓之时,泉水便会象滚水似的涌起。清同治《浔州府志》也有这样的记载,但据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此说纯属牵强附会。明崇祯十年(1637年)七月廿三日,徐霞客专程到白石山考察,他在游记中谈到了这件事:“峭壁下有圆珠池,水自半崖滴下者,下秋圆潭承之,无他异也。……按志:山北有漱玉泉,而《西事珥》与《百粤风土记》俱谓其泉闻钟鼓则沸溢而起,止则寂然,诧以为异。余谓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侯泉而鸣钟鼓,非泉之闻声而为寂沸之。及抵白石,先询之三清观,再征之白石寺并漱玉之名,不知何指,而闻钟泉沸之说,山僧茫然。洵皆好事之言也。”经过后人长期观察,证实徐霞客的记述是科学的、准确的。而泉水清澈见底,四时不涸,且甘甜可口,游人至此,口干舌燥,钦之不啻琼浆玉液。  炼丹灶  出寿圣往右行约1里,有个宽约100余平方米的岩洞,叫三清岩。岩洞之前有庙宇,内供道教尊奉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等三位神仙,因称三清观。洞厅一侧有洞穴,宽约1平方米,据说此洞开与北流县勾漏洞天相通,东晋有名的道家葛洪常由此洞来往两地炼丹。至今,洞穴旁尚有炼丹灶遗迹及葛洪塑像。  环山古城堡  在白石山麓,可见一道土夯的城墙环绕半山,每隔一二百米有城门与外面相通。这道环山古城墙建于清咸丰年间,即太平天国中期。那时,由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沿西江而上,攻占浔州府城,定为秀京,建立了大成国。在此期间,浔州府、桂平县的地方-只好跑到白石山,依山凭险,筑起城墙,维持其反动统治。从此,这道蜿蜒曲折、有若玉带的“小长城”,便成了白石山的奇景之一。  苍玉峡  又名青玉峡,俗称洞门巷,是攀登白石、进入洞天的必经之路。峡的两旁峭壁千仞,悬崖峭壁之间,一条宽仅2米、高约三四百米的石巷穿崖而上,中有石阶,游人攀登在险陡的石阶上,仰望天空,只剩下一道弯弯的蓝线,故又称“一线天”。  云梯  在苍玉峡之上,酷似高悬云端的一把梯子,因名云梯,又叫“三十六阶”,隐寓“脚踏云梯上青天”之意。梯凡136阶,系在一块长形巨崖上开凿而成的石磴,宽约1米,陡而险,足有70度以上的坡度,游人攀登其上,一种如李白诗中所说的“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感觉油然而兴,胆小者往往望而却步。  会仙观  由云梯再上数百米,有个大岩洞,洞开厅内有“神仙脚印”,“白石洞天”指的就是这个地方。明代在此建造了接连5间庙宇,叫会仙观。内供神像数十尊,均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其中一个脸颊精瘦,双目炯炯有神,双肋肋骨历历可数,人称“瘦仙”。可惜经过“文革”-,所有神像已荡然无存。会仙观外有会仙亭,相传有缘份的人,可以在这里和神仙相会。  飞鼠岩  白石山以西数里有飞鼠岩。一座石山,两块如山大石互相撑持,构成“八”字形的洞口,这就是飞鼠岩。岩的四周丘陵起伏,利于飞鼠栖息活动,岩内洞厅高50余米,宽30余米,深20多米,栖息飞鼠数以下万计,每到傍晚时分,飞鼠成群结队由洞中飞出觅食,黑压压的一大片,在空中形成一朵乌云,发出类似海涛一样的巨大响声,景象常壮观。

桂平东塔

桂平东塔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塔又名鹿峰塔、德星塔,位于鹿峰山顶。宋治平年间,进士孙颀为桂阳监使时始建,后倾覆。明嘉靖十年(1531年)复建,万历元年(1573年)竣工。  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八面,高30.18米,第一层直径11米多,塔身中空,有阶梯可绕行至顶层。每层每面有券门或假券门,层与层之间飞出短檐,转角处嵌有石枋,似檐之翘角,每一翘角上吊一铜钟,微风吹拂,钟摇铃响,叮叮悦耳。塔顶有铸铁相轮及宝瓶。如今,与鹿峰寺、鹿峰晚照、拙翁岩、欧阳海塑像等景点合为东塔公园。在桂平市区东4公里、浔江岸边,隔江与宾山寺相对峙。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知县刘万安建,成二级而卒。崇帧年间(1628-1644)御史李仲熊、知府葛元正增建成9级。  古人为何建东塔?有三说。一因塔形下圆而上尖,形状似笔,人们称塔为文笔。东塔建于浔江之畔,寓意是将文笔饱蘸浔江之水,谱写桂平灿烂辉煌的文化和诗篇。另一说,桂平是个竹筏之地,黔郁双江环绕城郭,相汇之水滚滚东流,竹筏极易被洪水冲走。建立东塔,像竹竿插住竹筏,使洪水无法冲走。这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再一说是求得四峰并峙,相互辉映。整个桂平市山峰林立,南有白石双峰,西有西山、马骊,北有紫荆、五指,唯独东方缺少屏障和高峰,在东面建立东塔,让塔尖直冲云霄,与群峰相对,达到四方平衡。  广西境内与东塔同时兴建的古塔,很多已坍塌不存,而东塔建立后,历经地震的摇撼,雷电的袭击,风雨的荡涤却岿然不动,是何奥秘?原来东塔极为雄伟坚实,全塔采用砖木结构,基底用每块数百斤重的基石深砌至石层,基础无比坚固。墙垣坚厚,底径12米,墙厚4米,塔高50米,八面空心锥形,有门进出,每层均有通风之孔,每级的填心拱门漆以银珠,八角用铜丝串吊风铃,塔尖用千多斤重的铜葫芦罩顶,起着防雷避电袭击作用。  东塔四周的水光山色,景致天然。远处,西山飘来松涛茶香;近处,浔江似碧玉罗带,环绕塔旁。对岸的宾山,浓郁蔽日,充满生机。而最令人神往的奇景是东塔回澜。东塔回澜是浔州八景之一。此景最妙处是四季有别,早晚不同。冬春晴天,早上旭日东升,塔影横跨浔江,衬着缓流层叠的波浪,塔身上尖下圆,八面棱角光照不同,斜影返照对岸宾山的浓阴,这时阳光微红,水色银白,浓树绿荫回环起伏,便天然地形成五颜六色的百褶裙,时聚时散,在江水浮动,蔚为奇观。夏日,江水暴涨,塔的上游是铜鼓滩,牙石作声,漩涡倒转,惊涛回荡,长达数里,把东塔在浔江江中的倒影分为几节,浮游江面,浪高处依稀可见塔尖,铜葫芦也时隐时现,隐多于现。别具一番奇异景象。秋日,和风日丽,晚霞夕阳斜照东塔,倒影返照浔江,波浪时起时伏,呈现着各种不同的变化。一忽儿塔影像九节钢鞭,时断时边;一忽儿又像弧形弯子,酷弯子射月。

罗丛岩

  天南福地罗从岩  罗丛岩座落在莲花山脉前沿零星分布的岩溶残丘地带,东南距郁江河畔的白沙圩约8公里,距县城35公里,属思建村范围。在方圆五六公里的平原上,平地崛起石山9座,当中一座高70米,长约350米,宽80米,座北朝南,状若覆舟,被誉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南福地”和桂平八景之一的“罗丛岩月”,指的就是这座石山。  罗丛岩内有古人类洞穴遗址,1980年,自治区和县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岩洞内发现了大量夹砂陶片、磨光有肩石斧、螺狮胶结层、兽骨、野猪牙齿等遗物,说明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曾在这里生活栖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龙岩附近的一个小岩洞里,至今还保留着相当明显的文化层,文物考古人员在这里采集到石器、陶片、螺狮壳等遗物,现存县博物馆。  罗丛岩成为风景名胜,始于宋代皇祐年间(1049年至1054年)。那时,程颐、程颢自洛阳至龚州(今平南县)省父,随同他们的老师周敦颐一道“遍游浔郡诸名胜”,曾经在这里筑室为居,读书讲学。后人在他们的旧居遗址建周程三夫子祠,今祠已不在,但用大块石灰石垒砌的墙基犹存。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专程前来游览考察罗丛岩,并在他的《粤西游记》中有所记述。  罗丛岩山体内溶洞遍布,岩道通透,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分布其间。较著名的有风岩、黑岩、月岩、水岩。  风岩  又称正岩。岩洞入口石壁上刻“天南福地”几个大字,过去道家有神仙居住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罗丛岩便是七十二福地之一。进入洞门,便觉飒飒凉风迎面而来,风洞之名因此而得。洞厅宽10米,深40米,可同时容纳二三百人憩息。洞厅内原有大佛像和十八罗汉,今已不存。岩洞尽头处有一圆形小洞口通出洞外,光线从外面射入,有如一轮明月正照游人,“罗丛岩月”一景由此而来。  黑岩  由风岩尽头处右拐,便到黑岩。游览黑岩游人须事先准备火把或手电筒照明。岩道迂回曲折,起落跌宕,无数的钟乳石分列两旁,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形成仙人床、寿佛椅、和尚念经、石狮、石虎等奇异景观。岩洞尽头处有个圆形洞厅,栖息着无数蝙蝠,游人进入,蝙蝠受惊拍翅乱飞,发出一种有如险滩急流的响,异常壮观。  月岩  又称水月岩,在风岩之西。岩洞若雄狮张口,外高里低,呈倾斜状,岩洞入口上方和两侧青藤缠绕,攀崖附壁,下面是一泓清泉,水清见底,鱼游水中,历历可数。岩洞宽约1亩许,但是据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大力士能在洞口外把石块扔到岩壁里边。岩洞上方刻有《仙乐歌》,仰头可见。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桂平市北部大藤峡腹地,距市区约35公里。东邻该市南木镇上岭村,南联西山镇上桐村和金田林场的六冲分场,西接金田林场的黄茅尾分场,北靠紫荆镇的木山村,地处北纬23度32分  -23度34分  ,东经109度56分-109度59分之间,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于1983年2月由桂平县人民政府批准,同年6月建立保护区管理所。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植物桫椤(树蕨)、圆籽荷和珍稀动物鳄蜥及其森林生态环境。这里山体陡峻,沟壑纵横,雨景充沛,有节理发达而奇特的地理结构,状丽多姿的山水风光,芬芳醉人的奇花异草,罕见的热带林木和珍禽异兽,是桂东南较为完整的热带、亚热带自然季雨林区。有“小西双版纳”之称。  大平山地形复杂、构造奇特,沟谷多呈“V”字形,有的呈“U”字形,成90度角的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从沟底抬头仰望,往往只见蓝天一线。由盘迭至上的岩石形成的一座座山峰,有如其大无比的千层糕。由峰顶俯瞰山下,只见丛林莽莽,在茫茫云海中时隐时现,变幻无穷。由于林木葱郁,水源丰富,大平山瀑布特多,-山天桥瀑布飞流直下,一泻百余米,响声如雷,水花飞溅数十米以外,景象尤为壮观。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华寺、洗石庵  龙华寺  始建于宋朝,殿阁雄伟巍峨,香火甚盛,是中国重点佛教寺院。现为广西佛教协会会址所在地。  洗石庵  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庵内有大雄宝殿、妙虚楼、半青阁、舍利灵塔等,是中国重点佛教寺院。  舍利子  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洗石庵原主持释宽能法师生前住持西山洗石庵数十年,潜心修佛、积德行善、道行高深,深受民众敬仰。其1989年圆寂后除平生所佩菩提子佛珠在1600度高温下尚有48颗不被熔化外,更产生了世界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比丘尼的三颗灵骨舍利子,声名远播海内外。令天下多少善男信女对能亲临西山洗石庵,敬香一柱,参拜舍利子一番,向往不已!

上国村

  村里经济能人多,分布在各个行业。种植经济果树1500多亩,仅此一项,村民年收入1000元以上的农户达35%以上;村民年人均收入2万元,95%的农户住楼房,全村共拥有轿车50多辆、电脑200多台,98%以上的农户有彩色电视机,摩托车普及率达95%以上。近年来,该村整治村容村貌,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实现村屯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洁化、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2年4月,0承办了游人如织的中沙镇首届杜鹃花节。

西山镇前进村

  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秀丽的水域风情、浓郁的乡土气息、丰富的土特产等特色旅游资源,是广西首批“特色旅游名村”。目前有大水车度假中心、自然山庄等旅游观光和餐饮为一体的农家旅游点,可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漫步在滨水步道之上,微风徐徐扑面而来,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和悠悠的鸟鸣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有一种“蝉燥林更静,鸟鸣山更幽”的诗意。

乳泉古井

  乳泉古井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为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  级别:县级  时代:1865年  地址:位于桂平市大洋镇新和村尾湾屯丹竹岭上  保护范围:以坟珠为中心,四周向外扩10米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相同。  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桂平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木乐镇 碧山公祠 覃敷谦墓 覃上进墓 覃上进家族墓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木圭镇 楚臣海润公祠 新兴桥 庙前冲遗址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木根镇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石嘴镇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油麻镇 有理惜字炉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社坡镇 白土冲陶器厂 云卿杨公祠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罗秀镇 高冲山 植棠冲村古民居群 西冲村大渡槽 罗秀当楼 新垌铁屎寨遗址 罗秀冶铁遗址 伟扬窑址 旺发寨铁坵坟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麻垌镇 麻垌当铺 桂平盘古庙 麻垌谏知铁丘坟 桂平寿圣寺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社步镇 社步窑址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下湾镇 岭营嘴遗址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中沙镇 尚德堂民居群 万华寺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大洋镇 寻欧福兴寺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 大洋桥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大湾镇 榄冲平遗址 天堂十二山头御寇义勇墓 大湾牛骨坑贝丘遗址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白沙镇 屈氏太后墓 罗丛岩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罗丛岩洞穴遗址
石龙镇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蒙圩镇 窑岭村窑址 流澜摩崖石刻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西山镇 桂平李氏宗祠 谭氏家族墓 西山石刻 黄浦军校旧址桂山钟楼 吏隐洞 唐御史李公祠 洗石庵 蔡碧珩墓 西山乳泉井 桂平观音岩寺 宋薄尉杨祖佑墓 九层楼瑶民义军战斗遗址 桂平窑址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南木镇 大藤峡风景区 弩滩巡检司城址 总兵堆 大藤峡勑赐永通峡石刻 弩滩甘王庙 江倪口遗址 南木宾山寺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江口镇 安贞堂 龙门滩遗址 太平军行营指挥部遗址—石头脚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金田镇 武平贵三县农军指挥部旧址—盘龙新屋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古战场遗址—风门坳 蔡村江冼氏牌坊 南王冯云山在古林社住址 吴巽亭公祠 武靖州城址 北王韦昌辉故居遗址 太平军总部—莫村 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镇 蓝江冲蓝缸遗址 太平军总部—紫荆茶地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马皮乡 思明堂 马皮乡万安寨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寻旺乡 滩头盘古庙 大塘城遗址 上塔遗址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罗播乡 李小岑故居的花厅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厚禄乡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垌心乡 桂平西山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大藤峡风景区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白石山 桂平东塔 罗丛岩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上国村 西山镇前进村 乳泉古井 新村三湾御寇殉难义民合葬墓冢 金田起义地址 紫荆山景区

桂平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