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扶绥金鸡岩 | 金鸡岩位于扶绥县城西北隅,坐落在浑圆厚重雄伟的笔架山腰间,濒临左江,与扶绥中学隔江相望,北极搀着扶绥海螺集团,南端携着扶南东亚糖业,前方俯瞰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扶绥县城,且胸怀着普渡四面八方各族黎民百姓。这里呈现“草经冬而不萎,花非春也常开”,“饮客为酒多陶醉,留连景色忘路归”的意境。是人们游山玩水,休闲避暑、攀岩观光、朝拜旅游的胜地。 金鸡岩为明代遗址。相传金鸡娘娘于此修道成正果,故名“金鸡岩”。它的神奇毓秀,吸引着古今众多的骚人墨客,名流巨子,专家学者,著名人士,香客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此洞留下“三误三返”游迹;清代名人刘宅俊在悬崖岩壁上刻镌着刚劲有力、熠熠生辉的“鸡岩帆影”题词;道光癸卯年记载着李佑会题刻铭诗。 扶绥籍的革命前辈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甘苦、中央编译局张报、海军少将吴西等著名人士曾多次游览金鸡岩风景区,留下赞颂、祈福金鸡岩及家乡秀美山水的诗篇;如今健在的90岁高龄份额著名作家陆地先生,抒发浓浓的眷乡情怀,为金鸡岩题字赋诗。2008年,承蒙众人意愿,景区投入巨资,改造扩建景观景点,历经一年多的建设,恢复史记本来面貌。修葺后的民间俗神金鸡岩阁、佛教诸神大雄宝殿,在建筑艺术与宗教意义上达到完美神圣的境界。大雄宝殿塑造弥勒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善财龙女)、千手千眼观音、地藏王菩萨等金碧辉煌的塑像;金鸡岩阁塑造着金鸡娘娘、班氏夫人、花木兰、孔家姐、叶家姐、花公花婆、土地公公等九色彩翠华服的塑像,殿阁内壁镌绘生动细腻、古朴高雅屏障壁画。金鸡岩与左江河水、独秀山峰相呼应,与海螺集团、东亚糖厂相辉映,巍巍壮观。 |
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 | 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扶绥县岜盆乡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1年,1982年升格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0483公顷(157245亩),覆盖扶绥县的岜盆、东门、山圩、渠黎、昌平等5个乡镇13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核心区位于岜盆乡弄廪村九重山。九重山是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范围面积约2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品种甚多,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保护区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景观十分奇特,享有“一江千山”、“九幽十频”、“天然迷宫”之美誉。据有关专家介绍,白头叶猴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目前它们也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在我国现有的6种叶猴中——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只有白头叶猴为我国所独有,并且仅仅分布在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目前,国外还没有白头叶猴活体和标本,当地保护好白头叶猴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这里的白头叶猴因为保护不慎出现灭绝,就标志着白头叶猴这个物种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但是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扶绥人非常重视保护白头叶猴,保护区里的白头叶猴数量在逐渐地增多。据调查,1991年发现有166只,1998年发现有188只,2003年发现有319只。据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目前扶绥县是白头叶猴最大的家园,居住最集中、群数最大,数量最多,保护最好。保护区内现在已经有白头叶猴62群452只,黑叶猴5群44只,猕猴650多只。除此之外,两栖动物12种,爬行动物26种,鸟类171种,哺乳动物57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繁多,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头叶猴、黑叶猴、蟒蛇、云豹、林麝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等26种。此外保护区还保存有多种稀有濒危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内已鉴定的昆虫有15目103科387属558种。 保护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蒸发量大,无霜期长,冰雪罕见,夏季易涝而炎热,春夏易旱,冬季干燥微寒。良好的水热条件,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由于保护区处于十万大山的背风坡,因此气候比较干热,特别是河谷地区。保护区周边共有5个自然村1512户3011人,核心区九重山内及周边共有耕地9600亩,其中保护区内有耕地2100亩,主要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保护区周边有耕地7500亩,其中林地面积720亩,针叶樱桃851亩,剑麻280亩,甘蔗5100亩,木薯等经济作物549亩。土地类型分别属国有、集体所有和开荒地。这些年为了保护这些可爱的精灵,当地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扶持、鼓励周边群众退耕还林,把山还给白头叶猴,还特地为白头叶猴设立固定的饮水点,最大限度地为白头叶猴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由于政府的重视群众的支持,保护区内的白头叶猴不断繁衍,出现了人和猴和乐相处的景象。 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关注,先后有广东昆虫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昆明动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嘉道理农场等单位专家教授和学生前来我县保护区考察、研究和教学实习,并接待了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各界人士。1997年、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分别在保护区建立了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生态学行为等方面研究基地。在2002年8月召开的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上,白头叶猴被确定为全球25种最濒危和最需要保护的灵长类动物之一,2004年,白头叶猴又被推选为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吉祥物。2006年3月29日国际灵长类学术首届研讨会在扶绥县召开。 岜盆乡 岜盆乡位于崇左市扶绥县中部,离县城1 6公里,东与邕宁县苏圩镇接镶,南倚山圩镇相连,西与渠黎镇为邻,北靠新宁镇,苏罗公路与正在兴建中的南友高速公路分别横亘东西,纵贯南北,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乡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41个自然屯;2002年末全乡总人口为26919人。全乡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67亩,其中水田1995…… 详细++ |
九重山 | 九重山位于广西省扶绥县岜盆乡自然保护区,距广西首府南宁市区55公里,距南宁机场35公里,距地级崇左市68公里,距凭详友谊关161公里。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自然环境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共有动物物种350多种,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共35种,其中属世界稀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白头叶猴、黑叶猴、云豹、林麝、蟒蛇等30种;共有植物物种11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刺孢苏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七指蕨、枧木、樟木等。 景区内的白头叶猴是世界珍稀濒危动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其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并不亚于中国国宝——大熊猫。与大熊猫相比,白头叶猴不仅种群数量少,生存空间也小,目前,世界仅存白头叶猴700只,而九重山景区内共有40群336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头叶猴家园,这里白头叶猴种群最多,数量最多,生态环境最好,生存条件最理想,是人与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的典型的生物多样性示范点。景区集游览观光、科研、科普考察、生态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特色生态风情区,打造成国际级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条件非常好。 |
左江山水自然风景区 | 广西扶绥县左江旅游区是广西、崇左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主要利用左江扶绥段15座临江岩画群、贝丘遗址、金鸡岩、三姐村(新安村)和三姐墓、抗法英雄班氏夫人庙及镇龙庙遗址、十里画廊、咘尧古城“西牛洞天”,骆越女神、祈福观音、天马五音石和徐霞客“三误三返”赞叹不绝左江扶绥段秀丽的自然山水、厚重的人文历史景观及运营的山秀水电站进行综合保护和开发利用。 旅游区由广西上古梵天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计划开发城区旅游接待服务区、太阳部落民俗体验区、咘尧古街观光游览区、江滨水上休闲娱乐区、江西岸休闲度假区、金鸡岩佛教文化游览区(扩建改造)、龙头丽景观光区、西牛洞天十里画廊观赏区、观光游船项目共9大景区项目。按国家AAAA级景区规划建设,计划总投资6.8亿元,项目开发建设分期实施。其中城区旅游接待服务区(以下简称一期项目)计划投资1.08亿元,已完成征地、迁坟、拆迁和异地安置工作,目前正在开发建设四星级宾馆、度假公寓、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购物街区、景区道路及配套地产项目。一期项目2011年全部建成投入运营。二期项目即太阳部落景区已完成征地迁坟工作,政府供地后开发建设。左江观光游船项目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试业,2010年3月正式运营,将根据客源增量逐步增加高档豪华舒适游船数量,计划开辟如下左江观光游览线路: 1、县城(船)——江西岸(船)——金鸡岩(船)——龙头丽景(船)——将军岭乡村休闲游(车)——县城; 2、县城(船)——金鸡岩(船)——龙头丽景(船)——将军岭乡村休闲游(车)——扬美古镇(船)——南宁; 3、县城(船)——金鸡岩(船)——江西岸(船)——江滨水上休闲度假区(船)——西牛洞天十里画廊观赏区(船)——太阳部落民俗体验区(船)——山秀电站(船)—— 九重山(白头叶猴)景区(车)——上龙谷文化旅游景区(车)——县城。 目前旅游区正在实施开发建设,今后的旅游区将按规划建设成为南宁都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功能齐全、景色优美的国家AAAA级景区。 |
客兰水库 | 客兰水库是广西现存最大水库之一,它位于扶绥县与江州区(原崇左县)的交界处。水库以灌溉为主,兼有 客兰水库一角的景色 -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 水库集雨面积351平方公里,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1959年11月完工,总库容3.23亿立米,有效库容0.46亿立米。枢纽工程包括主坝一座,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38.6米,最大坝高32.7米;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进口宽20米,最大泄量1003秒立米;输水洞为压力隧洞,直径2米,最大泄量20秒立米,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2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 水库原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设计,千年一遇校核;1977年经水文复核,按PMP保坝要求从外坡加高大坝4.72米,坝高由原来28米加高至现在32.7米,改无压梯级放水涵为压力隧洞,工程除险加固于1990年完成。现水库设计洪水位131.9米,校核洪水位136.83米。 |
客兰湖 | 客兰湖位于广西扶绥县西部的东罗镇客兰村,距县城50 公里,距南友高速公路出口20公里。客兰湖拦蓄建造在左江支流的客兰河上,是广西大型水库工程之一。该水库建于1958 年7 月,集雨面积361平方公里,总库容32.3 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600万立方米,水库面积10500 亩,属大(2)型水库。客兰湖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水面宽阔,河谷狭长,水质清澈湛蓝,鱼类丰富,以盛产银鱼、大头鱼出名。湖区内有岛2 个、半岛10 多个。湖泊东岸有壮族英豪吴凌云150 年前建立的“延陵国”遗址。湖内主要有玉带明珠、龙飞凤舞、延陵英魂、双鹭孤飞、山黛牵月、晨星缀湖、壮村0、渔歌晚归等八大景观。 |
那江水库 | 那江水库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左江支流汪庄河上,建于1959年。水库正常库容为1483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41平方千米,海拔为187米 |
大九重山水生态区 | 大九重山水生态旅游区位于广西扶绥县岜盆乡境内,距南友高速公路2公里,距首府南宁市66公里。是以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优美的田园风光、喀斯特山岳景观和清澈的水面为特色,以高尔夫休闲度假、乡村生态民俗体验、山水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高品位的多功能综合旅游度假区。 度假区整体规划面积12000亩。其中核心面积2000亩,计划总投资11.8亿元。一期项目计划投资2.8亿元。这里自然环境幽雅、田园风光优美、山岳景观秀丽、水面清澈,因生态区周边是山峦叠嶂的九重山而得名。 生态区始终把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区文化主题作为度假区开发的灵魂和功能定位,并贯穿于整个游览过程,生态区依托旖旎的自然风光、优雅的生态环境建设乡村高尔夫度假区、山水度假区,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体现山水与人的和谐。生态区建设分别突出了自然生态、山水风光、休闲度假、人文景观的特点,生态区始终按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的。 乡村高尔夫休闲度假:占地面积4725亩,包括36洞、72标准杆、环道6900码符合国际锦标赛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五星级度假商务酒店、高尔夫会员别墅及配套的休闲度假设施。 莱茵河欧陆风情区:占地面积2323亩,以莱茵河为原型,依托婉转曲折秀丽的姑娘河,以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周不同的人文历史为主题,岩岸修建不同风格的别墅、特色商铺和环境景观形成莱茵河四周的四个街区营造异国风情的高档次的游览度假别墅区。 八桂生态民俗村 :占地面积2103亩,以广西的壮、瑶、侗、苗、仫佬、毛南、京族等民族林寨为原型,沿姑娘河和汪庄河两岸建设少数民族村落,开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开展民俗餐饮、乡村休闲度假区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湄公河东南亚风情区:占地面积905亩,策划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为原型、建设度假街区、形成东南亚风情浓郁的旅游度假街区。 高级商务休闲度假中心:占地面积1478亩,修建圣泉、世界SPA中心、国际商务会议中心、度假别墅、高尚公寓、华清湖汇及其他配套设施。 广西户外休闲活动基地:占地面积935亩,建设广西户外运动俱乐部、极限运动表演广场、攀岩场、马术训练基地、山地越野比赛场、中国—东盟国际汽车营地等。 中华岩石文化大观园:占地面积1189亩,规划以体现中国岩石文化为主题,建设奇石馆、岩地文化花廊、摩崖石刻区、壁画展示区、百家岩碑林、岩石植物园、岩石雕塑创作园。 岜盆乡 岜盆乡位于崇左市扶绥县中部,离县城1 6公里,东与邕宁县苏圩镇接镶,南倚山圩镇相连,西与渠黎镇为邻,北靠新宁镇,苏罗公路与正在兴建中的南友高速公路分别横亘东西,纵贯南北,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乡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41个自然屯;2002年末全乡总人口为26919人。全乡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67亩,其中水田1995…… 详细++ |
归龙潭 | 归龙潭旅游风景区位于广西省扶绥县城以北7公里,地处昌平乡平白村群山环抱之中。距广西首府南宁市53公里,景区内峰林林立,景致优美,有岩洞3个,暗河一条,湖潭两个。归龙潭常年泉水喷涌,迂回倒流,水声如歌,泉水冬暖夏凉,水质清澈湛蓝,是理想的天然泳池。 景区内的归龙潭是一奇潭,有百亩之宽,潭泓似湖,宛如圆镜平仰,有水欲注,却无隙外泻。潭面中央,圆形三亩余,数处喷泉常年喷涌,漩涡争秀,景色迷人。 归龙潭有三奇。一奇是水的来源,潭内多处清泉常年喷涌,永不停竭,水质清澈诱人,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价值;二奇是泉水冰凉,水常年恒温8—10℃,为独具特色的冰泉水,可随时取之直接饮用;三奇是在潭西面有一长约五公里的地下暗流流经两山,暗河宽约3—5米,高约4—10米,暗河四周乳石林立,景致迷人。 归龙潭是集登山、观岩、采矿加工(方解石矿脉)、暗河漂流、水上娱乐、旅游朝拜及休闲度假等综合性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区。 |
碧髻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 碧髻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扶绥县渠黎镇南部,距离渠黎街2公里,交通便利,经南友高速、园区大道可直接通往;且有公交车经渠黎林场及岜盆乡通往县城。碧髻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素有“状元村”、“福寿村”等美称。目前全村寿命在70岁以上的村民有73人。建国以来,全村先后考上大学的60多人,其中考上重点大学24人(清华大学3人,北京大学1人,留学海外3人)。 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8年7月开始,碧髻村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区。依村而建的水泥硬化干道、清澈见底鱼塘、青灰琉璃瓦、雪白墙壁装饰的壮族民居、木结构建筑的凉亭改变了原有碧髻村村容村貌。2009年,南宁乐活俱乐部在碧髻村投资建设生态文化村落及书院,成立扶绥县洊沅开心农庄有限公司。碧髻村走“文化立村、品牌兴村、标准强村”战略,时至今日,它已初步形成了融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养生文化与农家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文明旅游格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入碧髻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有两条主要旅游线路。一是从立有“碧髻村”的石刻入口,经由甘蔗田园道路通往村内。可欣赏到美丽的汪庄湖风光、长寿屋、综合大楼、清风亭长廊等,亲身体验壮族农家活等。二是从村左侧进入,沿途可欣赏到进士名楼、壮族民居展馆、农贸市场等,适宜时节,可跟当地居民一起采摘、种植,体验农事活动,还可带小孩体验过山车、跳竹竿舞、唱壮族民歌,打篮球等娱乐活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恐龙公园 | 恐龙公园位于广西省扶绥县山圩镇那派盆地,距广西首府南宁市75公里。恐龙从地球霸主到灭绝,给人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了研究恐龙的衍化、分布、生存与灭绝,多少专家、学者对此孜孜不倦的探索着。扶绥县于1973年和2001年先后在那派盆地出土世界顶级品位的恐龙化石,其中2001年出土“一窝三龙”恐龙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高大、最完整的晰脚类恐龙化石,堪称“稀奇珍宝”。晰脚类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出土,填补了白亚纪时期恐龙化石资料的空白,对研究恐龙化石的衍化、分布以及古气候,古生态等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扶绥山圩渌榜出土的恐龙化石群,经被誉为中国“恐龙王”的赵喜进教授分析,在此发掘到的恐龙化石群具有三特点:1是属于目前世界上从未发现过的晰脚类恐龙新属种;2是个体特别大。从脚至背部就高达6米;3是数量多。在50平方 山圩那派盆地属古生界寒武系沉积的沙岩,也属三叠纪沉积的沙岩,其发育形成的土壤,质地沙壤至沙土,矿质含量较多,目前是世界上储藏有恐龙化石资源最多的地方之一。 恐龙公园以恐龙文化为特色,以突出扶绥—中国上龙和晰脚类恐龙为主题形象,集参观游览,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扶绥中山纪念堂 | 扶绥县东门镇旧城村遗存的中山纪念堂,是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于1936年由越南爱国华侨倡议捐资建造的一座纪念性建筑物。纪念堂是一座具有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方建筑特色的建筑,为一栋二层楼房,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座北向南,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楼前外立面呈八角形,具有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楼房后面部分红墙青瓦,硬山顶,一字脊。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首选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扶绥财神庙 | 扶绥财神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财神庙位于扶绥县龙头镇龙头村兴龙屯,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1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布局为二进院落,建筑面积67.71平方米,座东向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博古脊,青石四角柱础,墙上绘有彩画,雕有灰塑,风格古朴。庙内存有 “圣旨”石刻一通,高1.21米,宽0.72米,厚0.12米,左右各雕有一条长龙,龙首遥相对望,雕刻精美,是左江流域保存最完好的财神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同正石铲遗址 | 同正石铲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同正石铲遗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东街东面2公里处。1960年发现,1973年发掘,揭开面积约50平方米。出土石铲100多件,其中40多件较为完整。遗址中文化层的遗物均为石铲,大部分通体磨光,堆放较有规律,即几件并排,刃部朝天,重叠排放,间衬以小石铲或残铲片,石铲均无使用痕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江西岸贝丘遗址 | 江西岸贝丘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西岸贝丘遗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扶南乡江西村南约800米处。1963年于农业耕作地内发现,1973年9月二次局部发掘,面积约50多平米,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2米余,属于新时期时代晚期遗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逐羊景区 | 逐羊景区是以广西城市职业学院一流的山水园林式人文景观为依托,以双狮峰为载体的园林式旅游风景区。景区内有女娲补天、逐羊园、禅园、沧海桑田、世界音乐广场、九龙八凤壁、山荷园、万物生涧源、人参谷、福园广场等独具华夏传统文化浓郁氛围的人文景观。学生在这里可以充分传承中华传统;游客到此,可以在充满哲理的人文景观群里感悟人生。2011年5月,荣获国家3A级景区称号。 景区的正大门,横卧着形若腾龙,又似江山,前方的两块奇石,一块名曰“枭雄”,一块名曰“卧羊”,三块坚石相映成趣,恰似当年刘邦称王问鼎前做的那个逐羊之梦。为了江山,为了天下而逐羊。枭雄刘邦的一个回首,对此梦境的探索,给了他逐鹿中原的信心,那也是城院人永不停歇的梦,希望城院的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社会找到自己的角色,成为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翁。 九龙八凤壁、沧海桑田、二十八星宿,三者在山下平地上成鼎立之势。二十八星宿在“沧海桑田”上空遥遥守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司其职镇守世界的四方。九龙八凤壁从东面绵延铺展开来,龙的民族、一个新的世界主人在古老的东方腾空而起,俯视眼前这沧海桑田的变幻,这是城院人美好的愿景,也是对学子殷切的期望。 双狮峰是主景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问道台、合玉楼、天福坛伫立在山的北面,各具其形。沿着山脚拾阶而上,每一个走到这里的人,可眺望消逝在云雾里的远山,登上一旁的问道台,问道在于登高在于追求更高的境界,当脚面离开山石,手指抚摸着雕栏画柱,轻柔的山峰就像玉的温润,“合玉为国”,合玉在于立国兴国,天福在于天时地利,在为自己的未来做主的时候,也要考虑打造和谐的氛围,“天时地利人合”,可以让自己走向更高的境界。 山中的“一”、“口”、“田”三个篆书大字镶嵌在视野开阔的平台上,“田”字旁边还有一个小“衣”, 组成“福”字,所以也叫做“福园广场”。告诉世人,无论是哪个朝代哪种社会制度,都应该关注民生。穿小衣种大田过好日子,这也是当家作主的布衣百姓平淡幸福生活的写照。 山的南麓,有三座亭台,名曰“红青亭”、“曳姿轩”、“子生阁”。这三座不高的亭台,绿瓦红柱,衬着山麓边的红花绿叶,散发出勃勃生机。在亭中俯瞰,还可以看到水上乐园游泳池里凫水嬉戏的红男绿女,可以感受到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人参谷”中,层层叠叠的山壁,就地取材人工精雕细琢、形态各异的“人参”,福禄寿的象征——南极仙翁寿星公,置身其中就好像到了仙境般静谧,坐在“期颐居”里,一杯茶,一本书,一首老歌,与青松碧草相伴,即便无青灯古佛也能独享其顿悟哲思。人参、山荷、灵芝、葫芦,雕琢于山体之中,可以让人体会到传统吉祥物传承的文化内涵,从它们身上祈求幸福平安和吉祥如意。 在南峰的山腰处,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身前的平台分成三条路通向山脚,意喻:大彻大悟的“先知先觉”;有了领悟,却缺少灵光一现的“先知后觉”; 缺少思考,也缺少悟性的“后知后觉”。 双狮峰的南峰山巅上,有一尊女娲补天像。她站在双狮峰的最高点,身姿曼妙,右臂弯屈,左手独擎起补天五彩石,柔美而执着,补天之举是那么的坚定不移。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为我们战胜天灾,让人类免于巨大灾难,这是奉献。同时,她也在守望,守望世界沧海桑田的变幻。 景区内,还有飞龙在天、文化百家林等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景观。由师生自主创意、设计、建设的大型标志性人文景观“飞龙在天”,以“龙的脊梁撑起人类文明的天空”为主题,采用中国地图作为布局版图,将中国丰富的历史、地理、人文文化融入园区环境中。文化百家林中将师生推荐的名家名言篆刻于精美的石头上,走在其中,就如身边有百余位名师在诉说人生的哲思。每年的三月还能在此领略到桃花缤纷的美景。 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林荫小道漫步,或是在花畔长椅小憩,或是枕着后脑看着树叶与阳光交织,你都会感受到,那一直萦绕着的,天南之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