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崇左 >> 天等县

天等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万福山

  万福山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等县向都镇中和村以北半公里处,距县城约45公里,距南宁市220公里。万福山孤峰挺拔,壮若竹笋,圆如卓锥,直插云霄,素有“万福洞天”之称,是“深藏于桂西群山中的一座小巧玲珑的幽宫”。1672年,当地群众为护崖,在万福山半山腰建起了万福寺。万福寺由弥勒殿、天梯、观音殿、天桥、如来殿、风洞等组成。万福寺依山而立,寺门左侧覆盖着一棵巨大的万年古榕,正门上镌刻着“万福寺”三个字,庙门两侧立着两根木柱,柱上镶有一副对联:“文笔纪春秋万古常青昭日月,武功扶汉宋两朝义勇壮山河”。天梯由弥勒殿直上左转即是,因险而得名。天梯右侧石壁上有灵猴献桃、狮子戏球等雕像,是建寺时刻的。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在天梯尽头有一钟乳石狮子在些雄踞。天桥位于天梯上部,全部用优质木料制成,悬空而搭,此景是万福山上观景之佳处。风洞位于万福山半山腰,整个洞形象葫芦,前洞塑在如米全身,称如来殿,后洞有宋朝壮族英雄侬智高的遗迹,此洞洞中有洞,四面皆通,洞内石壁上留下了康熙、乾隆年间不少石刻碑文,天桥上悬挂的石刻“南疆永固”更是研究清代南方壮族地区人文景观的重要史料。1037年,徐霞客到天等考察时曾三游此山,并给予很高评价。1937年3月13日,-同志在此召集向都县委书记陈鼓涛、向都县苏维埃政府领导林柏及赤卫军干部林华封等8名地下工作者开会,运筹部署左右江革0据地的建设工作。

安宁洞

  位于天等镇百灵村埂放屯,距县城约2公里的虎岩山中,距南宁市180公里。安宁洞是1997年日本岩溶专家考察组发现的。该洞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均相通,总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游程约5000多米,一共有31个景厅,洞中央有一口竖井,抛石块听不到石头落地声,高深莫测;洞内还有一个约50多平方米的水池,雨季水深达2.5米,而且池中水温冬暖夏凉,是一个难得的天然游泳池。安宁洞高爽幽深,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石笋、石柱、石塔、石幔、石瀑、石花等。有的像石林盆景,惟妙惟肖,有的像擎天玉柱,高大雄伟;有的像龙宫峨阙,光怪陆离;还有的像玉女坐莲、定海神针等等,形态各异,形象逼真。安宁洞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保持在20-25℃之间,空气又非常清新,是适宜四季游览的一个难得的地方。安宁洞是目前我县发现的最大的一个溶洞,由于洞景奇特,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1999年5月,天等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计通过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将安宁洞划为天等风景旅游保护区的意见》,明确界定了安宁洞景区的保护范围。安宁洞是目前天等县发现的最大的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丽川秀峰

  丽川风光  丽川风光主景区位于县城北面约1公里处,主要由丽川独秀峰和丽川河组成,景区占地面积9.8公顷,属于自然风景类。  丽川独秀峰矗立于丽川村营坡屯旁,高63米,因孤峰独秀而得名。独秀峰山上古树丛生,树上古藤缠绕,每到秋季,一粒粒红豆落到地上,是年轻人上山拾红豆寄相思的好时节。山顶上古堡屹立。1996年,天等全县干部职工捐资在山顶上修建了六角凉亭,并修通了环山通道,成环形阶梯的山道直达山顶。登临远眺,县城全景尽收眼底。峰前丽川河绕山而过,山清水秀,奇景天成,山水、农舍相映成趣。  丽川河发源于宁干乡,由宁干流经都康乡、天等镇的红岭村、盛典村,最后流入地下河,河流全长10多公里。河水从独秀峰的山脚绕山而过,河上有一五拱古石桥,古桥上游有拦河坝。水从坝上飞泻而下,水花四溅,形如瀑布。多水季节更为壮观。夏日,丽川河是游泳爱好者的必到之处。每到下午,水上人头点点,成为丽川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河两岸古树繁茂,有大小叶榕、马狼树等,沿河延伸约5公里长。站在独秀峰顶上远眺,宛如一条绿色的盘龙向前奔腾。岸边田园似锦,稻浪翻滚,芳草如茵;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青山浴水,飞花点缀,刹似一幅美丽的图画,令人赏心悦目。有人赞美丽川风光为“青山如玉簪屹立,绿水似罗带回环”并不过分。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丽川景区成为原南宁地区八大美景之一。广西电影制片厂的《杜鹃声声》曾以丽川风光作为外景地来拍摄。  二战时期,红七军二纵队曾到此打土豪、筹军饷,具有革命纪念意义。

狮山银湖

  狮山银湖属人工湖,位于天等县西部的宁干乡那利屯,湖尾连着广西最大枧木林场九十九岭的头岭,离县城约20公里,距南宁市200公里,是天等县重点中型水库,水库于1958年5月建成并投入运行。银湖水面面积为1400多亩,集雨面积为41500平方米,总库容为1642万立方米,是宁干乡、都康乡、天等镇等3个乡镇的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和县城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银湖像树叉一样分叉,水带狭长,湖内有一半岛和一座孤岛,还有一口泉池。湖底面像锅形,中间深四周较浅,周围山峰由于受库水长年冲刷,岩石是阶梯状延伸至湖尾。白天鹅年年光临银湖,野鸭时常出现,一年四季,湖区鸟语花香,曲水通幽,水面宽阔,风光景色独特,环境优雅,是休闲、娱乐和渡假的好地

龙角天池

  龙角天池位于天等镇仕民村龙角屯后的半山腰,因池水高出地面而得名。  龙角天池水面面积303亩,水的最深处有37米,平均水深15.1米,池水大旱不干涸,久雨不外溢,水位平稳,水面升降仅1米左右,天池水清澈碧绿,高山平湖,风景秀丽,晶盈剔透,像是一块无瑕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池水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可数,加上这里远离村庄,环境幽雅静秘,水中常有野鸭出没,山鸟争鸣,是个难得的天籁村。  天池迷人的地方不仅是它迷人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天池的本身存在的诸多谜团。一、天池水是如何形成的,是何时形成的;二、天等是石灰岩地区,按理说石灰岩地区是无法储水的,龙角天池周围也找不到隔水层、它又为何能够储水呢;三、天池水从何而来,又流向何处,为什么池水一年四季如此清澈、水位保持如此稳定;四、天池里无人放鱼,但曾有人钓上23公斤的大鱼,也曾有人在傍晚时分从山上看见有大鱼在天池中互相追赶,激起大层波浪,因此,天池里的到底有多少大鱼、有多大的鱼、至今无人知晓,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大家一起去探讨。  至于天池的形成,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天旱无雨,居住在下面这个山弄里的赵、黄两姓氏人家,为争这后山唯一泉水而大动干戈,在他们争斗得最激烈的时刻,突然天空中金光闪闪,一青衣仙女手执金簪飘然而至,口中念到:赵黄一家亲,应有兄弟情,若能相言和,泉中水自清。说完,仙女化作一条青龙,金簮变成了龙角,只见龙角往泉眼一点,瞬间泉水冒涌奔腾,一下子就漫过了半山腰。人们惊呆了,于是和好如初,为了记念仙女的恩德,大家一致同意把这个村庄取名为“龙角屯”,山泉就成了“龙角天池”了。

龙蟠山

  位于县城南面,距城南只一射之地,离南宁市182公里。有公路直达山脚,该山蜿蜒起伏,山势险峻,而且山的形状如龙蟠而得名。龙蟠山坐镇天等城南,因山上树林繁茂,地势险要,天等县城先民为了避匪乱,在崖岩上建岗楼。为了纪念圩主,还在半山腰上建了一座古庙,常年香火不断。清朝元帅苏元春到天等视察时,为了防御外患,也筹集资金在山顶建起了炮台炮墩和城墙。二战时期,龙茗县(现天等县龙茗镇)农民起义军也在龙蟠山上举办军事培训班,并在此召开革命誓师大会。龙蟠山还有一口古泉,常年喷水从不枯竭。近年来,当地群众又筹资建起了观景厅和登山道,龙蟠山是避署和休闲的好去处。

丽川森林公园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派替湖位于县城南面,距县城约1公里,距南宁市180公里,紧临天等至大新二级路,水面面积约300亩,是一座能调节水位的湖泊。派替湖水域开阔,湖水清澈,湖上散落着几座小岛屿,岛上径石嶙峋,花草丛生,湖的东南面有两座山很像阳朔的碧莲峰和九马画山,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溶洞,洞内钟乳石奇异别致,山水倒映,景致万千,湖光山色,俏丽俊秀。湖水上端连着河道,湖心底有泉水喷涌,湖水常年不涸,湖的南端有一堤坝,可调节水位,也可用作农田灌溉,此湖是水上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江海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天等万福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万福寺  万福山古名独秀山,位距天等县向都镇北郊1公里处,孤峰拔地而起,圆柱形如卓锥。高约60米,腰径约50米。四周一派良田。河水流经山下,公路直达山前。山的西面有宽敞溶洞,洞分3层。清康熙拾壹年(公元1672年),当地群众沿山洞口建起寺庙,取名万福寺。洞的下层建成文武庙,供奉孔夫子、关公、岳飞等3位历史人物。长年香烟缭绕,钟声轻扬。庙门刻一副对联曰:  文笔纪春秋万古纲常昭日月  武功扶汉宋两朝义勇壮山河  二层为观音寺,内供观音菩萨。两边廊柱上各塑有蛟龙,盘柱而上,栩栩如生。可惜在极左年代被打烂,痕迹仍留。寺门上挂一匾额曰“慈云广被”。  古时,寺庙曾有和尚住持,周围群众常到洞里求神拜佛。  三层是一大洞口,穿山而过。洞前石壁上架一天桥,用枧木构成。虽经300多年之久,仍固若金汤。登桥远眺,向都山城尽收眼底;移眼脚下,如置身于云端,不禁心惊肉跳,胆小者均不敢上。天桥旁的悬崖上刻有“南疆永固”4个大字,立于山前公路上远远望去,赫然入目。洞内地面上置有石桌石凳,古色古香,供游人休息玩乐。石桌旁有天然石狮、石龟,伴着游人嬉戏。洞顶钟乳石倒挂,犹如盏盏天灯,为游人照明。后洞口石壁上刻有“风洞”二字。站在此后洞口,清风拂面,凉爽清幽,犹仙境也。放眼遥望,山后小河蜿蜒,数座小山包立于河边。前人形容为“五马沿江走,三星水上浮”,蔚为壮观。风洞旁有两个小洞,一洞通后山脚,一洞通后山顶。小洞内石上有一脚印,相传为宋朝侬智高的四弟侬智会留下的脚印。  寺内石壁上,有多处摩崖石刻,为文人墨客所题。  山内另有多处小洞石室,洞内漆黑,洞道蜿蜒曲折,需持照明灯具方能往游。  万福寺自古乃为桂西名胜游览景点。洞内石壁上留下了康熙、乾隆年间不少石刻碑文,天桥上悬挂的石刻“南疆永固”更是研究清代南方壮族地区人文景观的重要史料。1037年,徐霞客到天等考察时曾三游此山,并给予很高评价。1930年3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此召集向都县委书记陈鼓涛、向都县苏维埃政府领导林柏及赤卫军干部林华封等8名地下工作者开会,运筹部署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如今,每年大年初一,当地群众扶老携幼前往游览,路上游人络绎不绝,洞内爆竹声响彻云霄,欢声笑语,十分热闹。  在通往万福山路边左侧,有龙神山清风岩。距万福山约600米。立于洞口,洞中吹来习习凉风,乃夏日避暑胜地。同万福山遥相呼应,组成一名胜游览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赵墓

赵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赵墓

天等崖壁画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百灵岩  位于城南三公里处有一岩洞,前有碧湖,后有靠山,下有常喷玉液的山泉,汇成奇丽壮观的外景。洞内三连接,奇峰峥嵘,光景陆离,琳琅满目;有四时田园风光,擎天巨柱,柱身怪形奇态,有如嶙峋竞舞,双龙争珠;还有五级瀑布,雪白冰山,长江三峡,梧桐双柱,石头钢琴和仙女下凡等景点,真是奇幻多姿,晶莹耀眼,引人入胜。  后山耸翠,悬崖峭壁,夹谷幽深。封山绿化,将可成为自然动物保护的幽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天等清风岩

  清风岩

百感岩

  百感通天岩  位于县城西北45公里处,与万福山相对望的百感山中,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当年在向武作十六天之游中重点考察的风景点,他对此岩记载最详细,评价也最高,他写道:“百感洞,雄遂宏丽,曲折窈窕,杳渺幽闭,堪称名壁……”并赞美此岩为“西来第一”。  百感山,平阴独峙,其中有百感岩、百感东岩、百感前下岩、百感下岩等四岩,即水游乘船游览,徐霞客赞美此岩洞为“阴水通源飘渺掩映,神仙奥宫”百感岩内宽外夹,可容数千人的溶洞,定神一看,果然龙宫峨阙,赫然大观、晶莹耀眼,飘渺若云。内有宋朝壮族民族英雄侬智高在此驻兵托营时辎轳下及的遗物,有小合“慈云莲座”雄伟壮观,结构奇特的观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和现时开发利用的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天等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天等镇 安宁洞 万福山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龙茗镇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进结镇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向都镇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福新镇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都康乡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宁干乡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驮堪乡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东平乡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进远乡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上映乡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把荷乡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小山乡 万福山 安宁洞 丽川秀峰 狮山银湖 龙角天池 龙蟠山 丽川森林公园 派替湖 江海崖 天等万福寺 赵墓 天等崖壁画 龙茗飘岩 百灵岩 天等清风岩 百感岩

天等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