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僧格林沁 (1811~1865)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僧格林沁(1811—1865.05.19),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晚清名将,蒙古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人,贵族出身,善骑射。道光五年(1825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旋入京,为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 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1854年俘林凤祥,以功晋封博多勒噶台亲王。又俘虏李开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十年(1860年)因为骄傲轻敌、指挥失误,用骑兵对英法联军作正面进攻,致使所部马队不敌联军炮火而溃,继而冲乱步队;其后又惊慌失措,率先溃逃,遁往京城西南,听任联军在圆明园、京城肆虐,被清廷革去爵、职,仍留钦差大臣。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再入山东,在菏泽高楼寨之战中,中捻军伏击,所部7000余人被歼,率残部退据郝胡同,又被包围。半夜突围,逃至吴家店,被斩杀。僧格林沁是清廷倚重的大将,善于治军,所部为清军精锐。但任性骄横,不谙敌情,恃勇少谋,作战往往只图近利,谋不及远,终于覆军丧命。此后,清廷只得依靠曾国藩等汉族军事统帅以及湘、淮军。 早年经历 据《蒙古世系》记载,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五日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日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幼年,僧格林沁因家境贫寒,曾随父亲布和德力格尔为富人放牧。12岁时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 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 道光六年(1826年),赏用朱缰。道光九年(1829年),赏穿黄马褂。同年二月,命管上虞备用处事。九月,命管火器营事。 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九月,为后扈大臣。 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二月,充谙达(督领侍)管虎枪营事。七月,命总理行营。十二月,为阅兵大臣。 道光十六年(1836年),授镶白旗满洲都统。1837年(道光十七年),赏用黄缰。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为正黄旗满洲都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充右翼监督,署正蓝旗满洲都统。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五月,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镶黄旗蒙古都统。一月,道光皇帝驾崩,僧格林沁为顾命大臣之一。九月,命往密云县剿匪,授左翼监督。十二月,嘉奖僧格林沁清除匪患之功,赏四团正龙补服并准予穿用。 屡立功勋 咸丰元年(1851年),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署銮仪卫事。曾请旨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佃农抗租斗争。 咸丰二年(1852年),上 书逮捕佃农抗租领头人吴宝泰等下狱。主持道光帝梓宫迁葬,恭谨从事,赏加三级。 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受命督办京城巡防,任参赞大臣。此时,太平天国已定都天京,并派兵北伐。僧格林沁受命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扑五营及察哈尔各官兵,并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蒙古诸王劲旅出京。八月,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入京畿重地。咸丰帝亲自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授予僧格林沁,命其率军进剿。九月,设防紫荆关。十月,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开战。北伐军损失惨重,退到连镇一带。咸丰四年(1854年),又在连镇大败北伐军,咸丰帝赐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称号。 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僧格林沁整军再战太平军,破东连镇木城,太平军冒死冲突,僧格林沁尽歼之,生擒太平天国北伐军统帅林凤祥。 因此殊功,咸丰帝于二月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赏朝珠一盘、四团龙补褂一件。四月,诏世袭罔替,俸银加倍。六月,在山东冯官屯剿灭太平天国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5-6] 林凤祥、李开芳都是太平天国的名将,骁勇善战,僧格林沁在两年之中,大小数百战,全部殄灭,无一漏网,因此威名震于海内。 抗击英法 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命僧格林沁署镶红旗汉军都统。 咸丰八年(1858年),直隶总督谭廷祥及托明阿防守天津大沽海口战败,清廷主和派与英国代表签署《天津条约》。僧格林沁得知后,向咸丰帝奏请,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主张调用全国之兵员,倾全国之粮食,整顿军队,把西方侵略者赶出去。但因主和派占上风,他的意见未被采纳。 咸丰九年(1859年),咸丰帝命僧格林沁至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僧格林沁吸取第一次大沽口战役失败的教训,积极筹建大沽海口和双港的防御工事,整肃军队,做好反侵略的各项准备。 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率领所谓换约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舰队由一艘巡洋舰和13只炮艇组成,行至天津大沽口时,藐视中-队的设防,不听中-队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胆地闯入大沽口,激起了中国官兵的极大愤慨。僧格林沁下达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相持数日,英法联军军舰撤走。 这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中-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清廷对僧格林沁和有功将士大加奖赏。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对此事给予充分关注与肯定。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兵败退驻通州。咸丰帝下令拔去僧格林沁三眼花翎,削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职。继而再战,又败于张家湾、八里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毁。主和派大臣埋怨僧格林沁触怒了洋人。咸丰帝革去僧格林沁郡王爵仍留钦差大臣职。 复起剿捻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四起。清廷恢复僧格林沁郡王爵,命其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根据僧格林沁的奏请,其哲里木盟长职由达尔罕亲王索特那木彭苏克补授。 同治元年(1862年),赏还博多勒噶台亲王爵,不久诏世袭罔替。朝廷授权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渡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清军也损失惨重。 战死沙场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僧格林沁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随后陷入重围。五月十八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被一捻军士兵诛杀在麦田,终年55岁。僧格林沁战死疆场,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 由于僧格林沁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听说他去世的消息,百姓罢市,巷哭野祭。灵柩返回北京时,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声震地。 清政府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同治帝和慈禧亲临祭奠,赐谥号“忠”,配享太庙,在北京、山东、河南、盛京等地建“昭忠祠”,并绘像紫光阁。在科左后旗吉尔嘎朗博王府东建祠堂一座供奉僧王图像。在额布力尔协日嘎地方另建僧王塑像祠一座,并绘像紫光阁。 同年七月,清政府派员护送僧格林沁的灵柩北上,安葬在科尔沁左翼世袭旗陵(今辽宁省法库县四家子乡公主陵村)。 轶事典故 僧格林沁治军有两个特点:一是军旅所至,首先下令安民。他吃饭时接到报告,说哪里发生了扰民事件,立刻停止用餐,翻身上马,怀揣馒头数个而往。二是军旅途中,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不眠他不入帐,士卒不饭他不用膳。有一次军粮断绝,只剩胡萝卜数石,部下以此充饥,难以下咽,僧格林沁就坐在军帐前连吃数根,意犹未尽,众将士见了,不敢再有怨言。 历史评价 《清史稿》:“僧格林沁忠勇朴诚,出於天性,名震寰宇,朝廷倚为长城。治军公廉无私,部曲诚服,劳而不怨。其殄寇也,惟以杀敌致果,无畏难趋避之心。剿捻凡五年,扫穴擒渠,馀孽遂为流寇,困兽之斗,势更棘焉。继事者变通战略,以持重蒇功,则僧格林沁所未暇计及者也。然燕、齐、皖、豫之间,讴思久而不沫,於以见功德入人之深。有清籓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同膺侑庙旷典,后先辉映,旂常增色矣。” 恒福:“(僧格林沁)与士卒誓同甘苦,风雨无间,劳瘁至今,其忠勇朴诚,实为奴才所不及。” 刘体仁:“僧王将蒙古铁骑,驰逐中原,可谓勇矣,而计谋不定,故无成功之望。” 震钧:“生平忠节,可与定边超勇亲王并峙。其不可及者,则有数端。自兵民既分,遂不相入。虽节制之师,不扰民者有之,断无民愿兵之来者,惟王异是。闻山左人言:捻匪之乱,王驻兵于彼凡数年。它将非养寇自重,即弃民不顾。惟王专以救民为心,凡捻踪所及,王必追踪而至。首令保护百姓,故民皆仰之如父母。” 蔡东藩:“自曾国藩战胜江湖,而湘军遂横厉无前;自僧格林沁肃清燕鲁,而京畿乃完全无缺。南有曾帅,北有僧王,是实太平军之劲敌,而清祚之所赖以保存者也。” “僧亲王锐意平捻,所向无前,戮张洛型,诛苗沛霖,铁骑所经,风云变色,乃其后卒为张总愚等所困,战殁曹南。盖有勇无谋,以致于此。” [以上内容由"mzmsky"分享。] |
民珠尔 (1911~1948)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民珠尔,蒙古族,1911年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盒宝屯。幼年因家庭生活困难,给人放牛羊谋生,自学蒙文字母。 1936年,民珠尔参加了乌力吉敖其尔的部队(乌力吉敖其尔,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地下工作者),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在军队里,他作风正派,积极上进,有正义感。1945年8月,乌力吉敖其尔率伪蒙军第九师公开宣布起义,民珠尔任第二十八团第二连连长。他对士兵亲如兄弟,抽空与士兵一起学习文化,讨论时事、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讲军人的职责等等。同年9月,随乌力吉敖其尔、毕力格吐率领起义的官兵赴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集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帮助下,武器装备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又提供了被服、军马和鞍具等。1947年6月,民珠尔回来时已成为一名优秀的民族干部,任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第二连副连长。由于他思想进步,头脑灵活,打仗勇敢,组织指挥能力比较强,同年9月份任第十一师参谋处参谋。 1947年12月底,内蒙古骑兵第十一师为了扩充部队的战斗力,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军队,解放内蒙古,决定在锡林郭勒盟一带招兵买马。师参谋处参谋民珠尔愉快地接受了司令部-交给的这一任务,带领一名通信员在进步的蒙古族青年中做思想工作,宣传蒙古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的道理,从而,使当地蒙古族群众踊跃送子参军,拿出好马献给部队,积极投入到家乡的解放运动。 一天,民珠尔到达西乌珠穆沁旗境内时,在很远的一座小山包上看见了我军的联络旗语,他就和通信员快马加鞭跑了过去,走近一看埋伏的却是国民党军队,发现上当为时已晚。原来自己部队内部出现叛徒将我军的联络旗语泄露给了国民党部队。民珠尔当即拔出手枪与通信员一起掉转马头边打边撤,这时埋伏在附近国民党军队十几个士兵一拥而上,民珠尔和通信员终因子弹打光,寡不敌众而被捕,被带到敌人住地关押起来。关押几天后,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小头目与民珠尔见面说:“我听说你打仗很勇敢,很有指挥能力,像你这样的人才在共产党部队里真是大才小用了,还是跟我们一起干吧!只要你说出共产党主力部队现在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和武器装备情况,我保证你很快就升官发财……”民珠尔未等敌人说完就怒视大骂到“你们这些0!要收买我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我是不会说出我军情况的,要杀就杀!”由于民珠尔态度坚决,敌人关押几天后,又将他带到多伦县,给他端来酒和肉,并说:“你在共产党军队有这样的待遇吗?只要你跟我们一起干,天天有好吃好喝的”。对此,民珠尔横眉怒视,不予理睬,采取了-的方式与敌人做斗争。这样持续三四天。 1948年1月上旬的一天,敌人枪杀了民珠尔的通信员后,又把民珠尔捆在马桩上,刚开始用马鞭抽打,后来凶恶的敌人用刀把他的一只耳朵割下来,用刀在他脸上乱划口子。但他咬住牙关,威武不屈,只字不吐。敌人又把另一耳朵割下来时,民珠尔血流如注,当即昏厥过去。敌人往他身上浇凉水,当民珠尔稍有苏醒时,骄横的敌人洋洋得意地问他:“现在怎么样?到底说不说?”他使尽全身力气,痛骂敌人:“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要杀就痛快点!蒙古族人民不会放过你们这帮混账0的”。敌人十几次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用尽招数最终却是徒劳,丧心病狂的敌人已无计可施,残酷地将其活活打死。 蒙古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民珠尔,为了内蒙古草原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37岁。 当地政府为了纪念民珠尔,缅怀他的英雄事迹,教育后人,特意在固阳为他建立了纪念碑,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白满心) [以上内容由"牵着回忆"分享。] |
阿穆尔灵圭 (1886~193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阿穆尔灵圭(Amurlingkui),(1886-1930),是出生在哲里木盟科左后旗的人。僧格林沁曾孙。1891年袭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常年驻京,历任八旗都统、总司(宫廷)稽察守卫事宜王大臣。新政时期,上奏清廷在蒙旗勘修铁路,在本旗兴办新式学堂,并在北京主持创办了以"振兴蒙古"、"增殖蒙人生计"为宗旨的蒙古实业公司。 主要事迹武昌起义后,以"钦命办理各盟蒙旗事宜"衔赴内蒙古东部,筹划征调蒙兵协助镇压反清革命。返回北京后,与那彦图等蒙古王公通电拥戴袁世凯。清帝退位后,任大-都翊卫使,加入拥袁进步党并任名誉理事,为临时参议会议员、第一届国会参议员、宪法起草委员、政治会议议员、安福国会参议员等。1912年10月,代表北京政府参加了长春哲盟十旗王公会议。 [以上内容由"丫头"分享。] |
周君球 (1930~200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周君球同志生平(1930-200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周君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7月3日12时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75岁。 周君球同志1930年1月出生于哲里木盟科左后旗。早在1947年就参加了中共科左后旗旗委组织的群众性业余文艺工作队,以后,业余文艺工作队改编为旗委基干宣传队,周君球同志随之成为旗委基干宣传队的一员。1950年由旗委介绍,考入内蒙古行政干部学校学习。1950年11月由行政干校毕业,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财政部工作。期间,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宣传活动,受组织委派先后两次参加赴朝慰问团的工作。1954年7月至1955年7月,在中央财政干部学校第一期预算专修班学习。1955年7月至1968年10月,任内蒙古财政厅科员、副处长。196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0月至1969年1月,任内蒙古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总校后勤部科长。1969年12月至1975年12月,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后勤部副处长。1975年12月至1980年3月,任内蒙古农管局计划财务处副处长、处长。1980年3月至1983年9月,任内蒙古财政厅副厅长、厅长。1983年9月至1988年10月,任内蒙古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1988年10月至1991年3月,任内蒙古党委-部部长。1991年5月任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92年4月兼任内蒙古政协秘书长,1996年10月退休。 周君球同志长期从事财政工作,是内蒙古财政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担任财政厅领导期间,他针对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狠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有限的财力得到了充分合理的使用,保障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基层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地为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注重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财政工作经验,言传身教地培养了一大批财政工作专业人才,为自治区财政金融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担任自治区政府秘书长期间,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机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主持自治区党委-部工作期间,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和沟通,认真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党外人士的积极性,为我区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在自治区政协工作期间,从政协工作实际出发,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周君球同志离开工作岗位后,依然十分关心党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带病参加政协机关和所在支部的学习,积极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付出了最后的精力,保持了一名老党员的革命本色。 周君球同志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家属子女从严要求,他襟怀坦白,团结同志,作风民主,顾全大局,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 [以上内容由"无冕之王"分享。] |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1812~185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妃嫔,咸丰帝养母,恭亲王奕訢生母,先祖来自蒙古科尔沁左右翼,死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 在道光一朝,博尔济吉特氏最高被封为皇贵妃,未被道光帝封为皇后。咸丰即位之后,封养母博尔济吉特氏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依照皇太后规格奉养。咸丰五年,太妃病笃,晋封为康慈皇太后,不久病逝,葬于慕陵妃园寝(后改称慕东陵)。全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成为世祖孝献皇后之后既非前朝皇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以上内容由"红与黑"分享。] |
和彦苓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和彦苓,女,蒙古族,1961年6月生,内蒙古科左后旗人,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内蒙古党校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教授。 1978.10--1982.08华东化工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学工程专业学习 1982.08--1996.03包头医学院卫生系教师(其间:1984.09--1985.01兰州大学化学系进修班学习) 1996.03--1997.12包头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基础实验室副主任 1997.12--2000.11包头医学院检验系党总支委员、副书记、副主任 2000.11--2003.06包头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00.09--2002.0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现代管理与决策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3.06--2005.11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2005.11--2013.04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厅级)(其间:2006.08--2009.01内蒙古党校研究生班公共管理专业在职学习) 2013.04--2015.04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15.04--2018.0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党委书记 2018.01--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党委书记 [以上内容由"lky"分享。] |
洛布桑 (1925~201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洛布桑,蒙古族,1925年11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1945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蒙自治政府宣传处干事、科右前旗减租减息工作团干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机关报《群众报》蒙文、内蒙古周报主编、蒙文部主任,内蒙古日报社副总。1960年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毛泽东选集》翻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72年8月后,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蒙古语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并主持工作。1977年11月,参与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筹建,任蒙文室主任,局党委书记、代局长。1982年8月,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1988年6月,当选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12月离休。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以上内容由"猜不中结局"分享。] |
葛尔乐朝克图 (1925~1999)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葛尔乐朝克图 (1925~1999) 蒙古族。内蒙古科左后旗人。中共党员。1946年参加解放军,历任骑兵师政治部保卫科长,军区政治部文教科长、编译处长、大军区政治部报社社长及文化部副部长,呼和浩特警备区顾问,副军职。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作协第三届副主席,名誉主席,翻译家协会名誉主席。曾获三级解放勋章、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散文集《大路》、《葛尔乐朝克图小说选》、《葛尔乐朝克图文论集》、《宁折不屈》,长篇报告文学《雁之歌》,中篇小说《路》,《儿童幽默小品集》,话剧剧本《参加咱队伍去》、《我们的誓言》,电影文学剧本《友谊的光芒》,译著《呐喊》、《鲁迅小说选》、《马可·波罗游记》、《普兰·卡尔宾游记》、《威廉·鲁布鲁克游记》、《契诃夫小说选集》等。其作品曾获内蒙古文学创作、评论、翻译等各类奖项12次。 [以上内容由"kangqing"分享。] |
苏和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苏和,男,蒙古族,1956年9月生,内蒙古科左后旗人。197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参加工作。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运输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82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运输专业。1988年任内蒙古机要通信局副局长。1990年任呼和浩特市邮政局副局长。1993年任呼和浩特市邮政局局长。1994年兼任呼和浩特市邮政局党委书记。1996年任内蒙古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98年任内蒙古邮政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1999年任内蒙古邮政局局长、党组书记。2004年任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2006年任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以上内容由"热爱晚报"分享。] |
王晓东 (1965~1993)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晓东(1965-1993) 男、蒙古族、1965年出生在哲盟科左后旗甘旗卡镇,198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卫生员,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退出现役,1987年1月被分配到市工商银行乌兰浩特市支行工作,先后任出纳员、会计员。1993年8月8日,为抢救因中毒窒息在自来水主管道阀门检查井中的乌市一中职工袁建智,献出了年仅二十八岁的生命。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以上内容由"cool"分享。] |
吉格木德 (1915~1946)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吉格木德(1915~1946年) 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民国34年(1945年)参加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民国35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喜扎嘎尔旗(今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教导团副团长。同年9月,兴安军区派吉格木德到索伦开展民主建政、减租减息、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宣传发动和进行剿匪、收缴散失武器弹药工作。10月7日夜,教导团领导和机关干部在团部开会,被匪首王殿奎部包围。突围中团长等6人遇难。副团长吉格木德带领20余名机关干部冲出室外。为掩护战友牺牲。 [以上内容由"猪猪在深圳"分享。] |
王明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明义 (1949~)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中文系。1968年赴哲里木盟北部牧区插队。1970年选调进工厂。历任内蒙古通辽市工厂副厂长、市委党校副校长、公社党委书记,哲里木盟盟委-部副部长、政协副秘书长、盟行署副秘书长、盟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开鲁县委书记,通辽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等职,现任市委巡视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科尔沁情思》、《凝神科尔沁》等。 [以上内容由"xz1227"分享。] |
通辽大青沟 | 通辽大青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西部沙海里,有一条长达24公里的沙漠大沟。沟上沟下树木葱郁,鲜花盛开;沟底处千万条淙淙泉水汇成一条长长的溪流,清澈透明。沟的两岸树草丛生,常绿树与落叶树并存,乔木与灌木掺杂,鲜花与绿草相间,溪流与明沙相依。这就是被称之为科尔沁沙地绿色明珠的大漠奇观——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位于科左后旗境内,距沈阳200公里,距通辽市区80公里,总面积12.5万亩。 保护区是科尔沁沙地在相同纬度上,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沙区原生林。该保护区境内分布着蒙古、华北、长白山三个区系的植被,这里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水资源丰富,保存着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发现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673种,隶属105科348属,其中:蕨类植物17种,隶属10科11属;裸子植物6种,隶属2科4属;被子植物650种,隶属93科333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曲柳、核桃楸、黄波罗、紫椴、刺五加等。本区对农林牧生产有益的禽类较多,仅食虫益鸟就有9目17科38种,如啄木鸟、黑枕黄鹂、杜鹃、燕子、猫头鹰、伯劳、云雀、柳莺、苇莺、黄胸觋秃鹫、雕、鹰等。还有害鼠天敌狐狸、沙狐、黄鼬、山狸子、艾虎子。野生动禽还有狼、獾、貉、山兔、沙鸡、野鸡、灰鹤、刺猬等。该区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在小溪和塘坝里还有鱼类资源,如鲤、鲫、鲢、粘鱼、草鱼、嘎鱼等。 区内大小青沟纵贯南北,呈"Y"型分布,沟长24公里,深约100米,宽200~300米。现已查明的植物有700多种,动物17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这里沟深林密,风景独特,素有"沙漠绿洲"之美誉。大青沟地貌怪异,景观奇特。沟下原始森林奇花异树,纯乎自然,为沙海一绝。五月杏花六月桑,八月山里红到家,这里到处闪烁着生命的灵光。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枫叶似火,冬天云雾蒸腾,到此一游,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大青沟的气候十分宜人,是一处理想的旅游、避暑、消闲、度假胜地,每到盛夏季节,八百里沙海热浪翻滚,可一步入大青沟,尤其是走进沟底则暑气顿消,心旷神怡。若在冬季,北国千里冰封,雪花飘舞,可在沟底却温暖如春,泉水叮咚,甚至还跃动着绿色的生命。来到三岔口,展现在您眼前的是一派壮丽景色。登高远眺,大小青沟象二条巨蟒,成“人”字型在这里汇合,烟林苍茫,气势宏伟。俯瞰沟底,墨绿色丛林中一方方嫩绿色的稻田,颇具北国江南的味道。 大青沟旅游项目独具特色,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的前提下,现已开发建成了漂流探险、大漠漫游、草原赛马、民俗风情等项目。大青沟可分为三个景区,即大青沟远眺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景区和小青湖度假村景区。游览全程须二日。一日游,青沟远眺,佛光普照,绿野试马,蒙古式狩猎,原始森林览胜,天然沙滩浴场;二日游,漂流探险,草原牧歌,沙漠探险,小青湖垂钓,草原篝火等。 大青沟地处西辽河流域南部的科尔沁沙地中,沟内保存着珍贵的阔叶树种混交林,沟上为沙丘草原和疏林地,与周围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高等植物有767种,其中水曲柳、胡桃楸、天麻等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茂密的森林植被,被誉为摪税倮锖岛中的一颗明珠。 沟内古树参天,-莽莽;林下遍生奇花异草,林间栖息珍禽异兽;谷底泉水叮咚,四季涌流;由泉水汇成的小溪长年不冻,苍茫-常常因此而云遮雾障。小青沟虽“小”,却以湖光山色向人们展示出另一番胜景。大小青沟交汇处,三岔合一,碧海接天,幽谷森森,风光旖旎,令人叹为观止。更兼保护区由起伏无边的沙地草原所环抱,因而,宜人的景色、奇特的地貌,众多的物种和古朴自然的草原风光,无不让来这里避暑休闲、度假科考的人们流连忘返。经过十几年的大规模建设,保护区已在景点开发、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各个方面,具备了大量接待境内外游客的能力。近三年,游客进入量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在迅猛增加。古老神奇的大青沟正以其原始自然、古朴纯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迎接每一位热爱大自然的朋友,投入它梦一般温馨的怀抱。 地址: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西南25公里处 类型:森林湖泊户外运动漂流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0元 甘旗卡镇 150522100001 121 民族社区第一居委会 150522100002 121 民族社区第二居委会 150522100003 121 铁东社区第一居委会 150522100004 121 铁东社区第二居委会 150522100005 121 铁西社区居委会 150522100006 121 团结路社区居委会 150522100…… 详细++ |
僧格林沁王府 | 僧格林沁王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僧格林沁王府,原为“科尔沁郡五府”,1855年,著名爱国将领、本旗第十任札萨克郡王僧格林沁因战功显赫,被清廷晋升为亲王,赐“博多勒嘎台”号。此后,旗的名称也改为“博多勒嘎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王府改称为博王府。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王府院落呈正方形,占地约4万平方米。博王府,现仅存珍贵的正殿五间,后仓九间。 僧格林沁,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后旗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其父布和德力格尔,史书称壁启,是吉尔嘎朗镇巴彦哈嘎屯人,家境贫寒。道光五年七月(1825年),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代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突然病逝,因索王无嗣,奉帝谕科尔沁左翼后旗从索王近亲家族的青少年中选嗣。僧格林沁虽然只有十五岁,但科尔沁蒙古的优秀血统成全了这个英雄少年。道光皇帝选中了他,使他成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而索王的妻子又是道光皇帝的女儿,论辈分僧格林沁为道光皇帝的外甥,深得皇帝的宠爱。僧格林沁为人忠厚,保持了科尔沁人特有的忠诚、直爽、憨厚和热情奔放的个性。选嗣前僧格林沁曾在昌图文昌宫读过三年书,他天资聪明、富有进取心。清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晋升为亲王,后赐博王,建博王府,后升为元帅,明列清末四大元帅之首。其他三位元帅是左宗堂、曾国藩、李鸿章。 僧格林沁王府是清代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居所,为研究我国的反外来侵略提供重要的史实和资料。僧格林沁王府建筑风格独特,前廊后翘,雕梁画栋,是北方与中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为研究清代建筑风格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僧格林沁王府是北方草原文明的象征、是汉文化、蒙古族文化和满文化融合的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化遗产。 2006年5月,僧格林沁王府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吐尔基山墓 | 吐尔基山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尔基山墓,辽代古墓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乌兰敖道苏木楚鲁吐村。 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及左右耳室组成。墓道为长斜坡墓道,长48米,两壁石墙残高约10米;墓门口有封门石封住,在甬道中间有一道木门,两扇对开,每扇门各有上下三排鎏金铜门钉,每排6个;墓室近似正方形,为叠涩顶,墓室四壁的壁画绝大部分已经脱落,藻井上面绘有月亮及太阳图案。耳室位于墓室的前部,呈长方形,左右耳室均有木门。葬具有彩绘木棺、内棺及棺床。彩绘木棺以红、黑两色为主色,上面雕刻有仙鹤、凤、缠枝牡丹、祥云等图案,其中仙鹤、凤以及牡丹花叶子为贴金,四周悬有铃铛,在棺盖上面还有三个葫芦状鎏金铜饰件。内棺的棺盖正面有三团贴金龙纹图案,在两侧各有一对贴金凤展翅飞翔,神态生动。内外棺之间夹有丝织品。彩绘木棺棺床为须弥座状彩绘棺床,共由8层组成。墓主人身穿11层衣服,其中一件保存完好的罗裙上发现了带有晚唐风格的对凤图案。 墓葬0土了大量的铜器、银器、金器、漆器、木器、马具、玻璃器和丝织品。铜器有钟、铜铃、牌饰、铜泡等,大部分为铜鎏金。其中的鎏金铜牌饰上面战+刻精美的乐舞图案;金银器上面战刻有栩栩如生的金龙和双狮以及鸾鸟、形态各异的人物和动物图案。这些精美的随葬品,对于丰富辽代的文化交流、艺术等方面认识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看,墓葬风格接近于晚唐和辽代早期的风格,应为辽代早期契丹贵族的墓葬。彩绘木棺和棺床,在内蒙古尚属首次完整发现。 吐尔基山墓的发现,是近年来辽-古的重要发现,在研究辽代的社会风格、风俗习惯、服饰、艺术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吐尔基山墓作为辽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通辽阿古拉草原 | 在科尔沁大草原腹地,保存着一块十分完整的原始草原――阿古拉草原旅游区,距通辽70公里,距大青沟100公里。蒙古族聚居比例达100%。阿古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1650年设“府”建旗,是一代名将僧格林沁的家乡,双合尔山在草原上突兀拔起,方园占地百余亩,山高近百米,以“天下第一大敖包”之称称奇宇内外,其成因乃千古之谜。山上有一座清朝雍正年间修建的古白塔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其建筑制式和造型完全仿北京北海公园之白塔,并称“中华宇内姐妹双塔”。山脚下曾有过清朝年间所建的双福寺-庙九九八十一间,巍峨壮观,与北京雍和宫如出一辙,形神俱备。双福寺在香火鼎盛时期曾有-1300多名,除格根-以外,曾有4位转世-延续,极为显灵。阿古拉还是全国著名的蒙古族叙事民歌之乡。民间也曾流传着大量真实可歌可泣的达那巴拉、金香、扎那、巴力吉尼玛等传奇故事。草原深处世代家居的阿古拉人民能歌善舞,长期保留着蒙古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阿古拉草原旅游区资源得天独厚,在东北区独树一帜。保存完好的万亩原始湿地,风光无限。协日勒万亩封山乔灌丛林,春花秋实,翰海滴翠,位于双合尔山下的白音查干淖尔湖,分“东湖”和“西湖”,稳定水面达4000多亩。四周草木丛生,万鸟云集,已成为北方独具特色的候鸟乐园。 内蒙古通辽市 |
通辽三岔口漂流 | 是三岔口景区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这是一项有惊无险的活动,“惊”是在漂流的过程中会遇到几个小障碍,而无险呢即使您掉入水中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因为水深不超过1米,很浅的,但水流湍急,丝毫不会影响到您体验刺激的感觉。坐在艇上悠然而下,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意境,试想一下那幽蓝的天上飘着淡淡白云,两岸是青青的山,绿绿的树,在一弯碧水之上,顺流而下,去体味那种山不转水转,望火楼原始森林景区:包括望火楼、沟下泉流、小桥、嘎达梅林小路、神秘大佛和小和尚等景点。景区内有野生植物709种、动物有134种、中草药有261种,其中包括夫妻树、五兄弟树等特色植物景观。 景点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大清沟旅游区 |
僧格林沁博物馆 | 僧格林沁,1811年出生于科左后旗阿古拉镇白兴吐嘎查,1825年(14岁)被朝廷钦定为科左后旗第十任札萨克多罗郡王。清咸丰五年(1855),僧格林沁曾以钦差大臣之身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率八千蒙古族骑兵在天津大沽口与英法联军血战,为维护国家的尊严立下战功。为此,清廷赐号为“博多勒噶台”,封为亲王。 僧格林沁在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备受重用,身居御前参赞钦差后扈等职,兼哲里木盟盟长,满族八旗,蒙古族十旗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任职四十年间多次奉命出征立下赫赫战功,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为纪念僧格林沁,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旗委、旗政府于1995年投资300多万元,开始兴建了僧格林沁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甘旗卡—吉尔嘎朗公路4公里处,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其中,正殿15间,东西厢房各5间,长廊100多米,另有门厅、耳房和僧格林沁铜像等。整个院落均为仿古建筑群,前廊后梢,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该博物馆是我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文物保护和管理机构。 |
小青湖水上乐园 | 小青湖在小青沟内形成泉湖,是大青沟旅游区最大的水上乐园景区,俗称不夜城。湖底为白沙层,最深21米,有千万道泉眼,湖水就是由这些泉水汇聚而成,湖内有20多种稀有淡水鱼种。 景点位置 |
大青沟民族游乐园 | 大青沟民族游乐园是一个收费景点,里面有射箭、溜索活动。 地址: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 大青沟管理局民族游乐园 |
胡力斯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 | 胡力斯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科左后旗胡力斯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总面积585.72公顷。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
双合尔山白塔 | 双合尔山白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双合尔山白塔座落在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苏木的双合尔山上,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塔身为砖石结构,通高13米,形状似北京市北海公园白塔。塔由塔基、塔座、塔身三部分组成。塔基砖石砌成,高2米,方形,每面长9.1米,南北两侧修有2米宽的台阶,南台阶9层,北台阶7层。塔座,成多棱形,用青方砖砌成,四面有砖雕如意图案和吉祥结,两侧雕蹲形小狮子。塔身分塔底、塔肚、塔底3部分,塔底为圆柱形,3层,塔肚为瓮形,四面刻砖画和文字,文字和图画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塔肚分7层,-的骨灰在其中。塔顶为铸铁金锋形,上有佛教图案,金锋上有铜质鎏金的月亮、太阳、火炬。塔顶的罗伞下悬挂4个铜制小铃。塔身柱为檀香木主芯建成。 地址: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苏木的双合尔山上 类型:古迹古塔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韩州城遗址 | 韩州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州城遗址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浩坦苏木五家子嘎查1000米处。该城方圆数十公里,为平原沙丘,地势开阔,塘泥河自北经东西城墙向西南流去,成为该城的天然护城河。城墙为夯土板筑,细密坚实,残高3.5米。城址东西距离985米,南北距离700米。城有四门,有瓮城保护。全城共建马面23座。城内建筑遗址三处,为官署遗迹。韩州乃辽代重镇,系辽圣宗耶律隆绪并三河、榆州所置,隶属东京道。它曾三迁治所,此遗址为最初的治所,距今约有千年历史。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