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通辽市 >> 开鲁县

开鲁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开鲁县佛塔

开鲁县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鲁县佛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城开鲁镇东南隅,又称开鲁白塔,是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9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长城以北仅存的元代塔式建筑。  开鲁佛塔,西北东南朝向,通体白色,塔高17.7米,大青砖彻筑。砖厚6厘米,宽15厘米,长32厘米,比今天通用的红砖长8厘米。全塔由塔座、塔坛、塔身、塔顶几部分构成。须弥塔座方形,长6.55米,宽6.33米,多级砌建,总体上收,墩实厚重,沉稳生根。塔座正面有一高约1米,宽约70厘米的砖碹塔门。塔座立足低洼水泽,抗住浸泡,千年不倒,不愧基础。塔坛分上下两个部分。下如倒置的钵盂,弧形圆柱与力学支撑完美结合。上为方形,砖块叠筑,层次伸缩。塔坛东西南北四面有佛龛,龛中金佛结跏趺坐,面慈含笑。塔身为八角密檐十三层,逐层上收。各层高度比例,计算精准,十分的匀称。这十三层是代表佛教中的十三层佛天。相传,那是佛祖修身的地方。塔盖上有黄铜塔顶,金光映日,灿烂辉煌。  该佛塔造型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其形制原始、古朴典雅,不失为草原佛教建筑之杰作,就其密宗佛教在我国北方传播而言,应是唯一一座能够代表元代早期-教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  2001年6月,开鲁县佛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鲁镇  开鲁镇位于开鲁县中部,是开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全镇总区域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40公顷,辖32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状况:   全镇总户数1.6万户,农业人口2.1万人5800户,总人口6.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万人。     资源与产业特点:   该镇耕地肥力较高,土壤为中性土壤,农业是主导…… 详细++

玉带游园

  玉带游园修建于2001年,以开鲁镇老北城墙外城壕为水带而建。著名书法家康新民题写园名。   开鲁镇  开鲁镇位于开鲁县中部,是开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全镇总区域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40公顷,辖32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状况:   全镇总户数1.6万户,农业人口2.1万人5800户,总人口6.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万人。     资源与产业特点:   该镇耕地肥力较高,土壤为中性土壤,农业是主导…… 详细++

古榆园

  古榆园位于开鲁县西20公里大榆树镇内,此园始建于1985年,1999年、2002年曾先后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已达10万平方米。  古榆园内分为三个景区,即:古榆景区,围绕千年古榆,建有长寿塔、法门塔、古榆神象、九龙壁、康熙大帝象、圣水井、蛇仙洞等八大景观;古寺景区,建有天增寺大殿、菩萨殿、居士林、魁星阁等景观;园心景区,建有文化长廊、亭台楼阁、拱桥等人文景观。  园内古榆树龄已逾千年,依然枝繁叶茂,树高25米,接天拿云,树围7米多,需4人合抱方能围拢,4条主干分别指向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宛若盘龙。榆树根深叶茂、虬枝繁盛、树干粗壮,覆盖方圆约500平方米。  2005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新修建的天增寺大雄宝殿举行开光大典,至今香火日盛。园内两佛塔由鲜花绿树簇拥,佛光闪现,熠熠生辉。  古榆园乃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建筑,是人们观光、理佛、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处。  1989年,古榆正式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古榆园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点),2008年,晋升为“AAA”级旅游景区,通辽市业绩突出旅游单位。  1989年,古榆园被正式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千年,实至名归。2002年9月9日,古榆文化协会成立,重新规划建设古榆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古榆园分为三个景区。一、古榆景区:围绕千年古榆,修建长寿塔、法门塔、古榆神、九龙壁、康熙大帝、圣水井、蛇神洞八大景区;二、古寺景区;在古榆钱园内重新修建清康熙年间的天增寺,殿内供奉三世佛,观音、普贤、文殊三菩萨,古八罗汉,武圣关公和福、禄、寿三星,香火日盛。香客络绎不绝;园心景区:围绕园心湖,修建  文化长廊、亭台楼阁、水上凉亭、拱桥等人文景观。建成后的古榆园将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是人们休闲旅游、渡假的理想去处。届时古榆景区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大榆树镇  大榆树镇境内生长着一株古老而神奇的榆树,据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据专家讲无论她的年轮及雄姿均属国内榆中之王,大榆树镇因此而得名。   全镇区域面积16.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3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土质肥沃,有西辽河、北干河二条河流贯穿全境,全镇总户数6738户,总人口24661人,辖14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是个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农业镇。 …… 详细++

南湖生态公园

  南湖生态公园始建于2001年,著名书法家康庄题写园名。

柴达木

  柴达木,是义和他拉苏木一个嘎查,地处坨甸相间的草原区,并有天然的柴达木湖和沙榆林独特景色观。近年来已开辟为民族游点。

圣水井

  在古榆东北角处,有一水井,名之曰圣水井。  相传康熙东征,走敖汉,过奈曼,大队人马行进在沙地上,饥渴难忍,康熙见远处云蒸霞蔚,地气天气相接,不是水乡,必是泽国,挥手道:那不是水吗?泽龙见招,率两条青鱼,穿沙而来,青鱼过处,碧波随至,形成河流,流水清澈见底,汩汩作响,解了康熙兵马的口渴。后来,百姓把这条河叫教来河,意为康熙皇帝教来的河。  到辽河北岸,见原野多榆树,下湿绕蒲苇,群鸟高飞呜叫,鱼在水中畅游,龙心大悦:又行百里,见到古榆树,粗需几人合抱,枝冠笼盖亩许,表皮纹路深达半尺,枝干如虬龙,榆钱若霞光,风景神韵,气象万千。龙心大大喜悦。下马巡视一周,在东北角处接过侍从的长枪,嘿的一声插入泥中,再嘿的一声拨出,一股清泉随之喷涌而出,如白练随风飘扬,将士争相取饮,水质甘洌爽口,康熙遂封之为:墨水井。  后来这里人烟渐盛,有人为井砌石,以保水的洁净。后人们争相传诵,饮此水不染瘟疫,能驱百病。为此,来这里的游人不饮圣水井的水,实在为一大憾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开鲁魁星阁

开鲁魁星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古榆园的西北角,有一座古典式建筑“魁星阁”。  “魁星阁”整个院落占地625平万米,王建筑两座370平方米,回廊80延长来,为文化长廊。刻有中国散文诗学会主席柯蓝老人的散文诗。院中心两个金鱼池以玉栏桥连接。院内两块分别是刻有寓意深刻昀艺术字碑,一块为独占鳌头,一块碑刻有连体字,“和、善,唯,呈”。  大厅正中孔子塑像,为“至圣先师”、儒家鼻祖。  大厅两侧“翰墨轩”,“异宝轩”分别为书画展及部分历史文物展。  中间大厅是中堂,是接待名人,雅士的地方。  整个书院充满了文化气息,也是文人墨客书画、创作、养心,修身、居隐的理想所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牵手草原度假村

  该村是一处既有浓厚草原风情的蒙古族餐饮、又有中西合璧的豪华餐饮、更有返璞归真的东北农家生活。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到马背上的乐趣,领略蒙古包的风情,是避暑保健的天然氧吧,是度假休闲的绝好去处。

通辽大青沟

通辽大青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西部沙海里,有一条长达24公里的沙漠大沟。沟上沟下树木葱郁,鲜花盛开;沟底处千万条淙淙泉水汇成一条长长的溪流,清澈透明。沟的两岸树草丛生,常绿树与落叶树并存,乔木与灌木掺杂,鲜花与绿草相间,溪流与明沙相依。这就是被称之为科尔沁沙地绿色明珠的大漠奇观——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位于科左后旗境内,距沈阳200公里,距通辽市区80公里,总面积12.5万亩。  保护区是科尔沁沙地在相同纬度上,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沙区原生林。该保护区境内分布着蒙古、华北、长白山三个区系的植被,这里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水资源丰富,保存着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发现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673种,隶属105科348属,其中:蕨类植物17种,隶属10科11属;裸子植物6种,隶属2科4属;被子植物650种,隶属93科333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曲柳、核桃楸、黄波罗、紫椴、刺五加等。本区对农林牧生产有益的禽类较多,仅食虫益鸟就有9目17科38种,如啄木鸟、黑枕黄鹂、杜鹃、燕子、猫头鹰、伯劳、云雀、柳莺、苇莺、黄胸觋秃鹫、雕、鹰等。还有害鼠天敌狐狸、沙狐、黄鼬、山狸子、艾虎子。野生动禽还有狼、獾、貉、山兔、沙鸡、野鸡、灰鹤、刺猬等。该区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在小溪和塘坝里还有鱼类资源,如鲤、鲫、鲢、粘鱼、草鱼、嘎鱼等。  区内大小青沟纵贯南北,呈"Y"型分布,沟长24公里,深约100米,宽200~300米。现已查明的植物有700多种,动物17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这里沟深林密,风景独特,素有"沙漠绿洲"之美誉。大青沟地貌怪异,景观奇特。沟下原始森林奇花异树,纯乎自然,为沙海一绝。五月杏花六月桑,八月山里红到家,这里到处闪烁着生命的灵光。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枫叶似火,冬天云雾蒸腾,到此一游,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大青沟的气候十分宜人,是一处理想的旅游、避暑、消闲、度假胜地,每到盛夏季节,八百里沙海热浪翻滚,可一步入大青沟,尤其是走进沟底则暑气顿消,心旷神怡。若在冬季,北国千里冰封,雪花飘舞,可在沟底却温暖如春,泉水叮咚,甚至还跃动着绿色的生命。来到三岔口,展现在您眼前的是一派壮丽景色。登高远眺,大小青沟象二条巨蟒,成“人”字型在这里汇合,烟林苍茫,气势宏伟。俯瞰沟底,墨绿色丛林中一方方嫩绿色的稻田,颇具北国江南的味道。  大青沟旅游项目独具特色,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的前提下,现已开发建成了漂流探险、大漠漫游、草原赛马、民俗风情等项目。大青沟可分为三个景区,即大青沟远眺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景区和小青湖度假村景区。游览全程须二日。一日游,青沟远眺,佛光普照,绿野试马,蒙古式狩猎,原始森林览胜,天然沙滩浴场;二日游,漂流探险,草原牧歌,沙漠探险,小青湖垂钓,草原篝火等。  大青沟地处西辽河流域南部的科尔沁沙地中,沟内保存着珍贵的阔叶树种混交林,沟上为沙丘草原和疏林地,与周围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高等植物有767种,其中水曲柳、胡桃楸、天麻等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茂密的森林植被,被誉为摪税倮锖岛中的一颗明珠。  沟内古树参天,-莽莽;林下遍生奇花异草,林间栖息珍禽异兽;谷底泉水叮咚,四季涌流;由泉水汇成的小溪长年不冻,苍茫-常常因此而云遮雾障。小青沟虽“小”,却以湖光山色向人们展示出另一番胜景。大小青沟交汇处,三岔合一,碧海接天,幽谷森森,风光旖旎,令人叹为观止。更兼保护区由起伏无边的沙地草原所环抱,因而,宜人的景色、奇特的地貌,众多的物种和古朴自然的草原风光,无不让来这里避暑休闲、度假科考的人们流连忘返。经过十几年的大规模建设,保护区已在景点开发、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各个方面,具备了大量接待境内外游客的能力。近三年,游客进入量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在迅猛增加。古老神奇的大青沟正以其原始自然、古朴纯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迎接每一位热爱大自然的朋友,投入它梦一般温馨的怀抱。  地址: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西南25公里处  类型:森林湖泊户外运动漂流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0元    甘旗卡镇  150522100001 121 民族社区第一居委会 150522100002 121 民族社区第二居委会 150522100003 121 铁东社区第一居委会 150522100004 121 铁东社区第二居委会 150522100005 121 铁西社区居委会 150522100006 121 团结路社区居委会 150522100…… 详细++

库伦三大寺

库伦三大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库伦三大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驻地库伦镇中部。库伦是17世纪建立的古城。城内依北高南低的斜坡分层建筑有壮观的三大寺:兴源寺、福缘寺、象教寺。库伦旗是清代内蒙古唯一实行政教合一的-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圣地”。兴源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缘寺为财政中心,象教寺为-住所。

僧格林沁王府

僧格林沁王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僧格林沁王府,原为“科尔沁郡五府”,1855年,著名爱国将领、本旗第十任札萨克郡王僧格林沁因战功显赫,被清廷晋升为亲王,赐“博多勒嘎台”号。此后,旗的名称也改为“博多勒嘎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王府改称为博王府。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王府院落呈正方形,占地约4万平方米。博王府,现仅存珍贵的正殿五间,后仓九间。  僧格林沁,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后旗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其父布和德力格尔,史书称壁启,是吉尔嘎朗镇巴彦哈嘎屯人,家境贫寒。道光五年七月(1825年),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代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突然病逝,因索王无嗣,奉帝谕科尔沁左翼后旗从索王近亲家族的青少年中选嗣。僧格林沁虽然只有十五岁,但科尔沁蒙古的优秀血统成全了这个英雄少年。道光皇帝选中了他,使他成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而索王的妻子又是道光皇帝的女儿,论辈分僧格林沁为道光皇帝的外甥,深得皇帝的宠爱。僧格林沁为人忠厚,保持了科尔沁人特有的忠诚、直爽、憨厚和热情奔放的个性。选嗣前僧格林沁曾在昌图文昌宫读过三年书,他天资聪明、富有进取心。清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晋升为亲王,后赐博王,建博王府,后升为元帅,明列清末四大元帅之首。其他三位元帅是左宗堂、曾国藩、李鸿章。  僧格林沁王府是清代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居所,为研究我国的反外来侵略提供重要的史实和资料。僧格林沁王府建筑风格独特,前廊后翘,雕梁画栋,是北方与中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为研究清代建筑风格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僧格林沁王府是北方草原文明的象征、是汉文化、蒙古族文化和满文化融合的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化遗产。  2006年5月,僧格林沁王府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吐尔基山墓

吐尔基山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尔基山墓,辽代古墓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乌兰敖道苏木楚鲁吐村。  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及左右耳室组成。墓道为长斜坡墓道,长48米,两壁石墙残高约10米;墓门口有封门石封住,在甬道中间有一道木门,两扇对开,每扇门各有上下三排鎏金铜门钉,每排6个;墓室近似正方形,为叠涩顶,墓室四壁的壁画绝大部分已经脱落,藻井上面绘有月亮及太阳图案。耳室位于墓室的前部,呈长方形,左右耳室均有木门。葬具有彩绘木棺、内棺及棺床。彩绘木棺以红、黑两色为主色,上面雕刻有仙鹤、凤、缠枝牡丹、祥云等图案,其中仙鹤、凤以及牡丹花叶子为贴金,四周悬有铃铛,在棺盖上面还有三个葫芦状鎏金铜饰件。内棺的棺盖正面有三团贴金龙纹图案,在两侧各有一对贴金凤展翅飞翔,神态生动。内外棺之间夹有丝织品。彩绘木棺棺床为须弥座状彩绘棺床,共由8层组成。墓主人身穿11层衣服,其中一件保存完好的罗裙上发现了带有晚唐风格的对凤图案。  墓葬0土了大量的铜器、银器、金器、漆器、木器、马具、玻璃器和丝织品。铜器有钟、铜铃、牌饰、铜泡等,大部分为铜鎏金。其中的鎏金铜牌饰上面战+刻精美的乐舞图案;金银器上面战刻有栩栩如生的金龙和双狮以及鸾鸟、形态各异的人物和动物图案。这些精美的随葬品,对于丰富辽代的文化交流、艺术等方面认识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看,墓葬风格接近于晚唐和辽代早期的风格,应为辽代早期契丹贵族的墓葬。彩绘木棺和棺床,在内蒙古尚属首次完整发现。  吐尔基山墓的发现,是近年来辽-古的重要发现,在研究辽代的社会风格、风俗习惯、服饰、艺术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吐尔基山墓作为辽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位于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境内,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与恢复、水上乐园、民族风情园、渔村、沙湖国际垂钓竞技中心、国际射击中心、自驾车露营地、湿地观景区(鸟类动物园)、北疆水乡和科普宣教、科研监测、防御灾害等系统工程。旅游区具有湿地、沙湖、草原、森林等优势旅游资源,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计划2018年申报国家4A级旅游区,2025年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以上,可安置从事旅游、环保、餐饮、住宿、文化、运输、土特产品销售及果蔬种植等1200人就业。  沙湖国际垂钓竞技中心,建设地点位于奈曼旗孟家段水库管委会办公区南侧,是集休闲娱乐、竞技比赛、旅游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垂钓中心总占地面积134亩,其中休闲垂钓池占地23.5亩、儿童戏水池占地11.5亩、竞技比赛池占地15亩,其他附属设施占地160亩。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的90%,预计八月份完工,完工后将举办首届国家级垂钓竞技比赛,现在的情况如下↓↓  旅游区依托孟家段水库而建,水库始建于1958年,库区面积90平方公里,设计库容1.08亿立方米,最大分洪流量315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1.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28万亩,可养鱼水面3万多亩,有鱼池287个,宜林地1万多亩,农田1000多亩。孟家段沙湖是目前我国沙漠淡水湖蓄水量最多、植被景观保护最好的的沙湖。2015年,孟家段湿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八仙筒镇  八仙筒镇地处奈曼旗中东部。镇政府座落在京通铁路和国道111线附近。南邻固日班花苏木;西邻白音他拉苏木及苇莲苏乡;北邻平安镇及明仁苏木;东邻东明镇,地理位置优越,国道111线和京通铁路横贯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备。全镇土地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9万亩;辖区5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5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0.8万人。是一…… 详细++

通辽阿古拉草原

   在科尔沁大草原腹地,保存着一块十分完整的原始草原――阿古拉草原旅游区,距通辽70公里,距大青沟100公里。蒙古族聚居比例达100%。阿古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1650年设“府”建旗,是一代名将僧格林沁的家乡,双合尔山在草原上突兀拔起,方园占地百余亩,山高近百米,以“天下第一大敖包”之称称奇宇内外,其成因乃千古之谜。山上有一座清朝雍正年间修建的古白塔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其建筑制式和造型完全仿北京北海公园之白塔,并称“中华宇内姐妹双塔”。山脚下曾有过清朝年间所建的双福寺-庙九九八十一间,巍峨壮观,与北京雍和宫如出一辙,形神俱备。双福寺在香火鼎盛时期曾有-1300多名,除格根-以外,曾有4位转世-延续,极为显灵。阿古拉还是全国著名的蒙古族叙事民歌之乡。民间也曾流传着大量真实可歌可泣的达那巴拉、金香、扎那、巴力吉尼玛等传奇故事。草原深处世代家居的阿古拉人民能歌善舞,长期保留着蒙古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阿古拉草原旅游区资源得天独厚,在东北区独树一帜。保存完好的万亩原始湿地,风光无限。协日勒万亩封山乔灌丛林,春花秋实,翰海滴翠,位于双合尔山下的白音查干淖尔湖,分“东湖”和“西湖”,稳定水面达4000多亩。四周草木丛生,万鸟云集,已成为北方独具特色的候鸟乐园。

奈曼蒙古王府

奈曼蒙古王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奈曼王府博物馆位于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境内,是内蒙古自治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蒙古王府之一,是清代奈曼旗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2013年,奈曼王府博物馆以其独有的文物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建于清同治二年。原分东、西两院,东院为卫队驻地,现已不存;西院为王爷府第,门前有大石狮一对,现存建筑为回廊式四合院布局,具有清末悬山滚龙脊、雕梁画栋、红柱回廊等特点,鲜明反映出封建王公的等级尊严。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奈曼蒙古部归附,崇德元年编此部为奈曼旗,封衮楚克为扎萨克多罗郡王,世代承袭。共传14代郡王,先后建过4个王府。此为11代郡王德木楚克扎布所建,但在十二代郡王玛什巴图尔时始迁入居住。是内蒙古境内唯一保存较好的王府,现已修复为王府博物馆。  奈曼王府占地31000平方米,有房屋191余间,呈院中有院格局。建筑全部采用青砖青瓦,墙体磨砖对缝,屋脊呈硬山滚龙脊,檐头规则地排固着兽面瓦当,前廊后厦,典雅考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遗存为研究清代边塞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少数民族风俗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奈曼王府以其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古建筑风貌,成为展示奈曼旗蒙古族历史风情的窗口。  如今,奈曼旗王府博物馆重新策划布展后的陈列展览分三大类型:复原陈列(共29个展厅)、专题陈列(共6个展厅)及参与性陈列(1个展厅)。展出区包括中路王府主殿堂及王爷寝宫区、东路王府内务及亲族居住区、奈曼旗古代地域史陈列、清代奈曼旗蒙古族风俗文化陈列、清代奈曼旗藏传佛教陈列、宝石柱老人艺术成就展览等,展出镇馆之宝元代金冠饰、辽鎏金铜面具、元代双龙纹鎏金银项圈、清手提团寿银香薰等国家一级文物。  旅游时间:这里处于暖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因地形以沙漠、草原等为主,所以日照较强,来这里旅游,一定要准备一些防晒品。  景区交通:可以从通辽长途汽车站乘到奈曼的长途汽车,也可以在库伦旗乘长途汽车到达奈曼。  旅游住宿:  通辽宾馆、奈曼旗交通宾馆、奈曼旗宾馆等。  当地美食:哈达火烧、手扒肉、烤全羊和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等。  当地特产:奶酒、燕麦片、熏鸡、素锅盔等。  周边景区:勃隆克沙漠旅游区、热水塘温泉、赤峰市后召庙辽石窟寺、赤峰市辽太祖陵、赤峰市喀喇沁旗王府、赤峰市布日敦沙漠旅游区、赤峰市达里诺尔湖、赤峰市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赤峰市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赤峰市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赤峰市阿斯哈图石林、赤峰市辽中京遗址、赤峰市大明塔、赤峰市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生物圈等。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王府街  类型:博物馆历史建筑   

开鲁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开鲁镇 勒·敖斯尔 蒙古族 蔡秀文 李向义 (1927~2017) 高洪波 顾焕金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大榆树镇 勒·敖斯尔 蒙古族 蔡秀文 李向义 (1927~2017) 高洪波 顾焕金 古榆园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黑龙坝镇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麦新镇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义和塔拉镇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建华镇 勒·敖斯尔 蒙古族 蔡秀文 李向义 (1927~2017) 高洪波 顾焕金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小街基镇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东风镇 勒·敖斯尔 蒙古族 蔡秀文 李向义 (1927~2017) 高洪波 顾焕金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吉日嘎郎吐镇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东来镇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清河牧场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辽河农场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保安农场 开鲁县佛塔 玉带游园 古榆园 南湖生态公园 柴达木 圣水井 开鲁魁星阁 牵手草原度假村

开鲁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