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通辽市 >> 奈曼旗

奈曼旗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位于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境内,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与恢复、水上乐园、民族风情园、渔村、沙湖国际垂钓竞技中心、国际射击中心、自驾车露营地、湿地观景区(鸟类动物园)、北疆水乡和科普宣教、科研监测、防御灾害等系统工程。旅游区具有湿地、沙湖、草原、森林等优势旅游资源,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计划2018年申报国家4A级旅游区,2025年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以上,可安置从事旅游、环保、餐饮、住宿、文化、运输、土特产品销售及果蔬种植等1200人就业。  沙湖国际垂钓竞技中心,建设地点位于奈曼旗孟家段水库管委会办公区南侧,是集休闲娱乐、竞技比赛、旅游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垂钓中心总占地面积134亩,其中休闲垂钓池占地23.5亩、儿童戏水池占地11.5亩、竞技比赛池占地15亩,其他附属设施占地160亩。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的90%,预计八月份完工,完工后将举办首届国家级垂钓竞技比赛,现在的情况如下↓↓  旅游区依托孟家段水库而建,水库始建于1958年,库区面积90平方公里,设计库容1.08亿立方米,最大分洪流量315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1.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28万亩,可养鱼水面3万多亩,有鱼池287个,宜林地1万多亩,农田1000多亩。孟家段沙湖是目前我国沙漠淡水湖蓄水量最多、植被景观保护最好的的沙湖。2015年,孟家段湿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八仙筒镇  八仙筒镇地处奈曼旗中东部。镇政府座落在京通铁路和国道111线附近。南邻固日班花苏木;西邻白音他拉苏木及苇莲苏乡;北邻平安镇及明仁苏木;东邻东明镇,地理位置优越,国道111线和京通铁路横贯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备。全镇土地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9万亩;辖区5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5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0.8万人。是一…… 详细++

奈曼蒙古王府

奈曼蒙古王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奈曼王府博物馆位于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境内,是内蒙古自治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蒙古王府之一,是清代奈曼旗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2013年,奈曼王府博物馆以其独有的文物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建于清同治二年。原分东、西两院,东院为卫队驻地,现已不存;西院为王爷府第,门前有大石狮一对,现存建筑为回廊式四合院布局,具有清末悬山滚龙脊、雕梁画栋、红柱回廊等特点,鲜明反映出封建王公的等级尊严。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奈曼蒙古部归附,崇德元年编此部为奈曼旗,封衮楚克为扎萨克多罗郡王,世代承袭。共传14代郡王,先后建过4个王府。此为11代郡王德木楚克扎布所建,但在十二代郡王玛什巴图尔时始迁入居住。是内蒙古境内唯一保存较好的王府,现已修复为王府博物馆。  奈曼王府占地31000平方米,有房屋191余间,呈院中有院格局。建筑全部采用青砖青瓦,墙体磨砖对缝,屋脊呈硬山滚龙脊,檐头规则地排固着兽面瓦当,前廊后厦,典雅考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遗存为研究清代边塞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少数民族风俗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奈曼王府以其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古建筑风貌,成为展示奈曼旗蒙古族历史风情的窗口。  如今,奈曼旗王府博物馆重新策划布展后的陈列展览分三大类型:复原陈列(共29个展厅)、专题陈列(共6个展厅)及参与性陈列(1个展厅)。展出区包括中路王府主殿堂及王爷寝宫区、东路王府内务及亲族居住区、奈曼旗古代地域史陈列、清代奈曼旗蒙古族风俗文化陈列、清代奈曼旗藏传佛教陈列、宝石柱老人艺术成就展览等,展出镇馆之宝元代金冠饰、辽鎏金铜面具、元代双龙纹鎏金银项圈、清手提团寿银香薰等国家一级文物。  旅游时间:这里处于暖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因地形以沙漠、草原等为主,所以日照较强,来这里旅游,一定要准备一些防晒品。  景区交通:可以从通辽长途汽车站乘到奈曼的长途汽车,也可以在库伦旗乘长途汽车到达奈曼。  旅游住宿:  通辽宾馆、奈曼旗交通宾馆、奈曼旗宾馆等。  当地美食:哈达火烧、手扒肉、烤全羊和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等。  当地特产:奶酒、燕麦片、熏鸡、素锅盔等。  周边景区:勃隆克沙漠旅游区、热水塘温泉、赤峰市后召庙辽石窟寺、赤峰市辽太祖陵、赤峰市喀喇沁旗王府、赤峰市布日敦沙漠旅游区、赤峰市达里诺尔湖、赤峰市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赤峰市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赤峰市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赤峰市阿斯哈图石林、赤峰市辽中京遗址、赤峰市大明塔、赤峰市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生物圈等。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王府街  类型:博物馆历史建筑   

萧氏家族墓地

萧氏家族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氏家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又称萧绍矩家族墓地。在庙山南坡,地表有建筑遗址。  1983年清理砖砌单室墓一座,1985年又清理砖砌多室墓二座,其中一座是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辽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第二子-国王耶律隆庆之女,生于统和十九年(1001年),卒于开泰七年(1018年),卒年十八岁。驸马萧绍矩是辽圣宗仁德皇后之兄。  合葬墓为砖砌多室穹隆顶墓,由墓道、天井、墓门、前室、左右耳室、后室组成,全长16.4米。后室有木质椁室,内置尸床、供台。墓道壁及前室绘夫妇日常生活图画。墓主身着冠、靴,金银殡葬服饰,出土有金、银、铜、玉、瓷、玛瑙、琥珀等质料佩饰及生活器皿、马具等达3227件。  2006年5月,萧氏家族墓作为辽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龙尾巴沟

  龙尾沟风景区位于青龙山镇东15公里的卧龙村,青龙山主峰东侧,总面积约3500亩。由自然生态植被和水保治理生成植被构成景区秀美的风光。春夏秋三季林木枝繁叶茂,花草郁郁青青,珍禽野兽隐没于丛林深处。根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有树种资源18科68种,野生草木植207种。其中尤以药用草木植物出名,有人曾挖到过野生人参,采摘过野生灵芝。野生动物有野鸡、野兔、狐狸、獾、貉、鹞子、杜鹃、云雀等约200余种。这里是奈曼旗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青龙山的子妹山青凤山巍峨耸立,奇竣险拔;龙井泉涓涓细流、滋润大地。龙泉寺残存的庙台、契丹辽墓群遗址为景区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景点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卧龙村  

舍力虎旅游区

  舍力虎旅游渡假村距奈曼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镇南15公里,位于舍力虎水库库区北沿,水面在沙海绿荫之中,旅游区中风景秀丽、水茵相映,触目可人。内有游泳场、滑沙坡、钓鱼池、游船坞、观海亭等娱乐场地,还有九九曲水、八柳英姿、鱼跃湖、鸳鸯桥、三义洞、野花坛、“江南渔村”等观光之处。游中“腹饥”更有惬意的“全鱼宴”,煎、炸、溜、炖、红烧、清蒸、浇汁、油焖,宴上名肴:红烧鲤鱼、清炖鱼头、干炸白条、淡炒万鱼、银鱼清汤....服务楼设施齐全,适宜游中小憩,也接待会议。   大沁他拉镇  大沁他拉镇位于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北邻巴嘎波日和苏木、西与敖汉旗常胜乡、义隆永镇毗邻,东与白音他拉镇相邻。    大沁他拉镇是旗政府所在地,总区域面积556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辖八个居委会、44个嘎查村,现有耕地面积8.9万亩,有林地面积18万亩,荒山、荒沙面积40万亩,有机电井800眼,实现机井灌溉面积6.8万亩…… 详细++

经缘寺

经缘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经缘寺,俗称于胡硕庙,位于大沁他拉镇章古台村,距奈曼旗政府所在地10公里处,该塔原建于清乾隆年间,一九三七年东迁至胡硕庙朝克沁(大经堂)西侧偏北,并如前制扩尺一倍的规模,按原造型重建。由去五台山朝拜途经奈曼的一个喇嘛(通晓建筑)负责重建监修之责。共沿革历史建成近300年,重建后历史68年,现存白塔一座,为自治区级文物古迹。该塔又是以胡硕庙为代表的奈曼二十四座失存寺庙的重要的历史见证。   景点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章古台村  

孟家段旅游区

  孟家段水库库容面积40.8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08亿立方米。库区距奈曼旗所在地——大沁他拉镇86公里,距通辽153公里。  库区周边植被丰茂,鸟类繁多,库内鱼种齐全,鱼类达30多种,其中甲鱼和银鱼为该库区特色鱼种,其营养价值极高。整个水面呈现出水中有岛,岛中有鸟的迷人景色。现库区已建成1200平方米客房楼一栋,可具备同时接待100人住宿,200人用餐的接待能力。主要游乐项目有:水上娱乐、岛上垂钓、水上捕捞、品偿鱼家风情等项目。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  大沁他拉镇  大沁他拉镇位于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北邻巴嘎波日和苏木、西与敖汉旗常胜乡、义隆永镇毗邻,东与白音他拉镇相邻。    大沁他拉镇是旗政府所在地,总区域面积556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辖八个居委会、44个嘎查村,现有耕地面积8.9万亩,有林地面积18万亩,荒山、荒沙面积40万亩,有机电井800眼,实现机井灌溉面积6.8万亩…… 详细++

青龙山洼

  青龙寺位于青龙山洼旅游区内,在青龙山山腰之上,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清代奈曼旗二十四座庙宇之一。曾以地势险要、自然环境优美、建筑艺术精湛、佛学精深、佛事活动丰富及故事传说神奇而闻名于关东各地,引来四面八方游客前来朝拜。关帝庙、老母庙、九圣神祠、圣水灵泉等庙宇建筑群与周围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一处美丽的风景区。   景点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奈曼旗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章古台佛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章古台佛塔,是奈曼旗清代-教重要建筑遗迹之一,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该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章古台苏木所在地以东120米的高地上,远距10里可见,颇为壮观。该塔由青砖砌筑,塔前是被拆毁的胡硕庙遗址,方园一平方华里,布局至今依稀可辨。塔身高4丈余,底宽2丈多,共分5阶。上两阶呈圆状,有铜顶箍,十三天,佛眼等。佛眼分东、西、南、北四向,内有四尊佛像,为首者是-教鼻0喀巴,佛眼四向还挂四个响铃,风吹铃鸣,轻风微响,疾风骤鸣。下三阶呈方型次第积迭,构强固的塔基。  第二阶四面刻有该塔的募捐和设计者的名单,现已驳落不全。每阶都有神像浮雕,四面对应,工整美观。  据考证,该塔及胡硕庙均系清朝中叶所建,至1949年已传七世,约200余年。塔与庙为一组建筑,同是佛门标志,当年香火颇盛,为奈曼四大庙之一。土改时,胡硕庙被拆除,-走散,仅余此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奈曼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大沁他拉镇附近,自古以来,大漠戈壁,就是人迹罕至、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  宝古图,蒙古语为有鹿的地方,一卷黄沙淹没了-与昔日繁华。  宝古图沙漠没有胡杨林,却有肆意的怪柳。据说胡杨树,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  景点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大沁他拉镇附近  

燕长城

燕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燕长城穿越通辽市南部奈曼旗和库伦旗,境内段长徼约125公里。燕长城从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苏木荷叶花嘎查延伸进入奈曼境内土城子乡的高和,经七家子、杏树园子等村,直达牛河边,后以河代城,北溯20公里,又起自牛河东岸继续向东延伸,经-山北麓、扣根南、朝阳沟等地,伸向库伦旗平安乡的西下洼,再向东延伸,直至库伦旗先进苏木,然后进入辽宁省阜新县境内。通辽市境内燕长城段为夯土板筑,残高1米至2米,底宽6米至8米。  土城子乡  土城子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东南部科尔沁草原腹地,西与赤峰市敖汉旗毗邻,南与辽宁省北票市接壤、北与旗政府大沁他拉镇交界。土城子镇为历史古镇,此原为燕国都城。大安6年在此设置属饶州道。。因当时防匪,筑有巨大的土城墙,所以取名土城子。 土城子镇蒙古语意为(忠实)位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东南部科尔沁草原腹地,东经118°21′,北纬43°05′,西与赤峰市敖…… 详细++

陈国公主墓志铭

陈国公主墓志铭为文化旅游景点。  奈曼旗青龙山公主附马合葬墓里出土的一盒墓志铭,是迄今为止在哲盟发掘众多的辽墓中唯一出土的墓志。墓志用绿色砂岩携刻,志石与志盖均为正方形,边长89,5厘米,通高28厘米,4个斜面上线刻有12个大致相同的人物,头顶着十二生肖,中央阴刻篆书“故陈国公主墓志铭”,志石厚12厘米,楷书志文书法工整,字迹完好。它的出土,补充了《辽史》记载中的不足之自,开拓了辽史研究的新课题,为考据辽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怪柳

  来到奈曼旗的中东部,你就会看到一株株、一片片奇形怪状的柳树,象奔马、象巨龙、象雄师……只要你展开想像,就能够跟眼前的形象对上号。说起柳树,在人们的心目中应该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妩媚,然而矗立在你眼前的却更象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它高大、粗壮、树皮暴裂、满身疤痕。让人吃惊的是即使树身烂空,它也能枝叶茂盛,蓊郁苍翠,使人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它的生命力。  怪柳其实就是旱柳,人们也叫它疤拉柳、王八柳,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从奈曼旗穿境而过的教来河曾有过两次洪水泛滥的记录,洪水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教来河沿岸淤积了千顷沃土;洪水过后形成了大面积的柳树天然林,成为奈曼旗主要的森林资源,从此柳树与奈曼的人民结下了不解亡缘。斧把、锹把、镐把想用就到柳林内砍,柳木柔软轻巧;车、犁、椽、檩想用也到柳林,天然资源多的是,随时可用。春秋季节,奈曼旗少雨多风,沙尘滚滚,这些柳村林便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冬天是柳树的枝叶又成为牲畜的可口牧草,据材料介绍,柳叶营养丰富,对毛质的提高影响很大,农牧民朋友对这些可能不全理解,但他们懂得在秋末把未落叶的柳枝砍下压植起来,到冬天柳叶还是绿绿的,牲畜非常爱吃,农牧民朋友的话也实在,他们说喂这东西赶上喂料了,于是柳林又成为空中牧场。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观念淡薄,柳树的无私奉献导致了人们无休止的索取,人们砍木材、砍枝杈,甚至为多发枝杈将树头砍掉。这些天然柳林终于不堪重负,大部分被毁掉,所剩的也都是伤痕累累,由于人们年复一年地砍伐树杈,往往是旧伤未复又添新伤,一年一年的伤口不能愈合,形成了病瘤一样的大疤,也形成了现在这样奇形紧状的景观。即使这样,这些怪柳也没中止过奉献。在柳树转皮的季节,人们把新发的柳枝割下去皮,制成白条,然后再编成工艺品。望着精美细腻的柳编工艺,有谁能想象得出这些工艺品原来是从这些丑陋的怪柳身上孕育出的呢!  从五十年代到世纪末,这些天然柳林伴随了奈曼人民五十个春秋,不知不觉中柳树情思已溶入人们的文化之中,有人根据古人以柳寄别情的诗情,将奈曼的柳树演义成一段缠绵的仙女与人们的爱情故事,这些柳树便是仙女对善良的人们的回报;也有人把柳林演义到八仙中去,说这片柳树是韩香子拆柳成笛用的。不论怎样的传说都表达了人们对柳树的情思,也许是越要失去的东西也越觉得珍贵的吧,人们对现在仅存的天然柳树更加珍贵起来。值得庆幸的是奈曼旗人民政府已把天然柳树列为天然保护工程,在八仙筒林场设立天然保护区5万亩,还成功地进行了截头定向培育的试验,这些几乎被视为薪材的天然柳将重新为奈曼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长寿村

  平均寿命83.36岁,村民们少病绝癌,世代长寿,人均寿命始终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这样的一串数字资料,记录了一个大山深处被称为  “长寿村”的小村。这就是一个仅有18户,76口人的奈曼旗新镇山咀村石场洼屯(原白音昌乡山咀村),创造了“长寿村”神话的“世外桃源”。  三面环山的石场洼屯,坐落在盆地之中。背靠着盛产同样闻名中外的  “国字号”品牌“中华麦饭石”的平顶山矿脚下。在苍松的点缀下,如同一块玉石深藏在群山的怀抱里,整个村庄像人间仙境一般,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太阳穿过的早晨,烟雾缭绕,偶尔一两声的鸡鸣狗吠,让人感到犹在世外桃园。自然生成的古榆树一丛丛一簇簇的生长在村子的山坡上,那干裂的布满深深皱纹的树皮,和裸露在外的被岁月打磨的树根,见证了这个小村的沧桑。虽然是一个只有十余户的小村屯,但住户分散,稀稀疏疏,南北绵延足足有两公里之多,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在村子中间穿过,流淌在家家户户的门前,人家就在岸上住,现在这条河已经很少有水流,已经变成了一条河滩路把各家各户连在了一起。据当地群众介绍,这里村民们少病绝癌,世代长寿,人均寿命始终超出全国平均水平,都能活到80多岁。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长寿村”的石场洼屯。20年前,曾有人专门到该村进行调查,并撰写了题为《长寿村的秘密》的调查报告,刊发在《上海科技杂志》上。20年后,这个长寿村又有什么变化,我们再次来到这个村。  1898年,一位叫张连科的人看中了这里环境,  更看中了这里的石山……  追溯小村的历史,简单得似乎丁点不惹人注意,没有谁去详细的考证过,只知道早在1898年,一位叫张连科的山东人看中了这里环境,更看中了这里的石山,石质好,便于开采加工,更适合农耕用石具,就这样,迫于生计,他领着会石匠活的儿子在这里定居下来。从此,张氏家族便与这里的石山,与这里的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终年上山采石,打磨碾子、石磙等石器,然后再将打琢的石器运出山外卖掉,养家糊口。于是,张连科家族世代生活在这个村庄。曾经周边乡镇的石器大都出自这里,出自张氏家族。  说起石场洼屯的长寿,最早居住在这里的张连科家族最有发言权和见证权。张连科家族先后有7代人居住生活在这里。这个家族中陆续有十余人辞世,除非正常死亡外,寿命普遍高,一家中人口最多时为祖孙五代同堂。他们这里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健身方式,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养生秘方和什么长寿秘诀,更没有什么遗传基因,张连科祖籍山东,据他后人讲,他老家那里的亲人寿命也就是六七十岁,有的活了40多岁就过世了。他们都和其他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方式和周边的群众一样。张连科的后人,现年68岁的张玉芝老人,她还有已经80岁的身体健壮的婶婆婆高素珍,每逢春节她还要去给婶婆婆磕头拜年。据她讲:村里没有把长寿当回事,觉得是很平常的,七八十岁的老人看家望门,还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清晰,记忆力很好,说话口齿清楚,那是很正常的事。  来到张玉枝的婶婆婆高素珍老人家里,我们看到,已年过80的老人家皮肤依旧很细腻,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她说指着窗外说:“昨天,我在家看门,来了三群羊进我家的场院,我都把它们都赶到山上去了。”老人说的时候还是一脸的轻松。她的儿媳左凤枝这样说到:“我婆婆别看80了,一点病没有,我们上山干活,她还在家给我们做饭看门侍弄园子。”  张玉芝老人的四儿子张学龙给我们列出了他家的家谱,我们看到了他前四辈人具体寿命,平均年龄都在83岁以上。  据了解,这个屯除张连科家族外,其余迁入石场洼主要从事麦饭石开采加工的11户村民,在这20多年来也都人人健康,无病无灾,过着幸福的生活。  长寿,无疾、水神奇,“长寿村”的“三奇”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破解石场洼屯的长寿之迷,先后有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对这里的水、土、矿石等进行了化验测定,发现了这里有大量高质量药物矿石—麦饭石。村里发现麦饭石矿藏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争相打听询问,使得山谷中的小村屯一时间变得更加神秘。此后,慕名而来的人们多了起来,连村民也记不起接待了多少批次,昔日平静的小村庄变得热闹起来,吸引了众多世人的目光。前来考察的有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有取走水样进行化验的,有来采集麦饭石样石的,有来搞开发洽谈的。就这样,小村因石而建成,因长寿而闻名,又因麦饭石而驰名。  人普遍健壮长寿,是“长寿村”的第一奇。小村村民世代健康地生息就是广为传颂的佳话。或许你只是听别人讲过这里的人们健壮长寿,而没到过石场洼村,没有与村民面对面交谈了解过,没有见过村里人的神态。百闻不如一见。走近村民,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皮肤细嫩,人人都是满面红光,看起来都没有他们自己的实际年龄那样大,显得都很年轻。尤其年长者神采奕奕,身体硬朗,大都耳聪目明,而且还能帮助家人干一些体力活。这里的村民不但健壮而且长寿。据年长者回忆,除非正常死亡外,都是无病而终,村里人寿命最高的是92岁,寿命最低也达67岁,平均寿命83.36岁,这均比周边的群众平均寿命高。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的人均寿命是71.8岁。  无村医无疾病无瘟疫,是“长寿村”的第二奇。这个小村建村百余年,就是一部传奇史。之所以这么说,是缘于小村建村至今从未办过诊所,没有过村医,即使有村医,在这个村里也没有行医售药的市场,原因就是这里的村民都健壮长寿,根本没有得过肠胃、心脑血管及癌症等大病,也从没有患过这样那样的疑难杂症,既使是一般性的头痛脑热也很少吃药。在这个村屯,不但人不患病,而且连畜禽也没有得过瘟疫,即使周边的村庄传染口蹄疫、鸡瘟等疫病,而这个村屯的畜禽却安然无恙,似乎各种瘟疫都不敢侵袭这个“神仙福地”。  那么,到底这长寿的神奇在哪里呢?村里有人说:“我们这儿是宝地,水土好!”事实也是如此。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考察论证,石场洼的神奇来自神石—中华麦饭石。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麦饭石状如握聚一团麦饭,有粒如豆如米,其色黄白,甘、温、无毒,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早在1983年,我国地质科研工作者对麦饭石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工作,最后筛选出4个矿点标本,经国内外专家鉴定,确认内蒙古奈曼旗平顶山所产麦饭石之品质为最佳,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可以用于水质净化、污水处理,并且对细菌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饮用麦饭石水,可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健胃、利尿、保肝和防衰老作用,对人类大有益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命名为国字号“中华麦饭石”,注册商标为“灵玉牌”,由此中华麦饭石也成为我国的健康神石。  这样,谜底可以揭开:尽管没有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尽管人们不懂得养生之道,但生活在石场洼的人们因与麦饭石相伴,却无时无刻不在麦饭石的呵护下,保健身体,益寿延年。追根溯源,是麦饭石给予小村石场洼的长寿秘诀和神奇魅力;是中华麦饭石赋予了这个小村的长寿的神奇与神秘。      新镇  新镇1954年为奈曼旗第六区,1956年撤区划为马家洼子乡,1958年改为新镇(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新镇乡,2000年撤乡建新镇镇,同年12月,原朝古台苏木与新镇镇撤乡并镇,定名为新镇。新镇位于奈曼旗东南部,科尔沁沙地前缘。南与阜新市毗邻,东与库伦旗相连,北边与科尔沁区勾通。全镇辖33个行政嘎查村,87个居民小组。镇政府所在地为新镇村,地处大扣线距大沁……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古代遗址

古代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遗址  大营子遗址:位于义隆永乡大营子村西1.5公里的西梁。分布面积3000平方米,地表采集的石器有石锄、石斧、夹砂褐陶残片,纹饰以压印“之”字纹为主,属兴隆洼文化类型。  柳树底遗址:位于义隆永乡大柳树底村南偏东40°处,遗址为西北东南走向,西从大柳树底村东到谢家营子村东南。地表遗留了大量三足器和口沿、腹壁、石斧等,属于红山文化类型。  满得图遗址:遗址位于治安镇满得图村已经干涸的池沼边缘,沙丘地带的底部。遗址发现大量红色彩陶片(有的带黑道纹饰)和夹砂“之”字纹陶片。陶器有盘、瓮、罐,石器有斧、石镞、石磨盘,骨器有骨锥、骨刀数十种,还有一些较大型的生产工具。如此类红山文化遗址、遗迹,奈曼旗固日班花、章古台、图勒恩塔拉、巴嘎波日和、奈林、浩特、苇莲苏、平安地等苏木(乡)均有发现。  上石碑村遗址:遗址位于白音昌乡上石碑村,采集的遗物有陶鬲、陶罍、陶罐、质地为夹砂褐陶,多为手制饰以绳纹或素面,同属于本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  经过多次文物普查,此类型文化遗址在奈曼义隆永乡、青龙山镇莫家湾子、牤牛河北岸、土城子杏树园子村均发现大面积遗址。  扣根村遗址:遗址位于新镇乡东南2.5公里处。遗址出土了折腹罐、四耳红陶罐、石斧、铜戈、青铜刀。从出土器物表明,铜器虽数量不多,但已有铜制武器,随着青铜器的出现,逐渐代替了石器,这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类型遗址。古城址  土城子古城:古城位于土城子乡土城子村西南0.5公里处,城的东西多沟壑,南北多台地。古城近四方形,较为完整,周长1419米。城墙高度4--6米,底宽10----14米,均为夯土板筑,有南北两门。城内有大量战国和秦汉时代的陶片和建筑构件。据考证此城是汉代新安平县治所。  善宝营子古城:善宝营子古城位于奈曼旗南湾子乡善宝营子村东南0.5公里处。北距燕长城30公里,牤牛河在古城西南西北向东南流过。古城近方形。四角正处东西南北方位线上,现存东北、东南、西北三面墙垣,墙残高4米,周长1350米。1973年吉林省考古队对古城进行考古钻探和发掘,出土2000余件燕秦汉历史遗物,其中在一陶器上刻有秦始皇26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残部。据考证,此城是后汉废弃的辽西郡六县之一的文成县治所。  西孟家段古城:古城位于平安地乡西孟家段村北,距该村约1公里,城东北约1.5公里处,是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处。城址已被河水冲毁,轮廓不辨,只剩遍地残砖断瓦。据考证,此城是辽代龙化州故址。  五间房城堡:五间房城堡在土城子乡古城东南4公里处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土岗上,东距五间房村约250米,城堡呈正方形,东西北三面为夯土板筑墙。南接烽燧。烽燧的南、东面临深谷,此遗址发现战国、秦、汉遗物很多。  奈曼旗经过多次文物普查,辽代古城还有白音昌乡酒局子古城址、南湾子乡半拉城子古遗址、太和乡舍力虎古城遗址、太和乡偏坡营子古城址。古墓葬  陈国公主与附马合葬墓:位于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斯布格图村西的山南坡上,墓主人陈国公主耶律氏为辽圣宗侄女,驸马萧绍矩为圣宗齐天皇后之兄,历任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公主死于1018年,年仅18岁。  1986年6月6日,由内蒙古考古所主持发掘,共用了65天,全墓由墓道、天井、前室、东西耳室、后室组成。墓穴南北全长16.4米。墓道斜长6.5米;前室南北3.48米,东西1.93米,高2.65米;主室椭圆形,东西径(短轴)4.38米。壁画绘于墓道东西两侧,前室东西两壁及顶部。壁画内容有人物、马匹、仙鹤、云朵、日月、星辰等。后室有砖砌尸床,公主与附马尸体头东脚西,仰身直肢,头枕银枕,身着银丝网络,戴金面具,着银靴,胸佩琥璎珞,束带。公主头戴琥珀头饰,颈戴琥珀珍珠项链,两腕各戴一双金镯,每个手指各戴金戒指一枚,身佩金荷包等。随葬晶共3227件(组),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成,用金约1700克,用银约1万多克。墓中随葬晶丰富多彩,而且保存完整,有些精品为首次发现。代表性的随葬品有鎏金银冠、金面具、银丝网络、金花银靴、琥珀璎珞、玉柄银刀、金带挎、银挎蹀躞带、镂雕金荷包、缠枝花纹金镯、金花银枕、乳钉纹玻璃瓶、提链水晶杯、胡人驯狮琥珀佩、琥珀鸳鸯、双鱼形玉佩、动物形玉佩、绿釉长颈瓶、花口白瓷碗、鎏金铁马镫、缀玉马胸带等。  后双山子墓群:位于新镇乡东北12公里处。1990年秋,后双山子村村民修筑梯田埂时,发现人骨胳和部分陶器,-物部门清理,共发现100多个墓。属于夏家店下层墓群,这是一处排列有序,聚族而葬的墓地,出土的陶器有鬲、罐、壶、豆等300余件。  下地古墓群:古墓群位于青龙山镇西北7公里下地村的台地上,墓为直身仰卧葬,墓四壁用石垒砌,上盖石板。殉葬品有陶鬲、陶、罍、陶罐、质地为夹砂泥质褐陶、饰以绳纹或素面。  杏树园子村古墓群:古墓群位于土城子乡东北10公里处,杏树园子村北小山上,从墓0土陶鬲、陶豆、鬲足数件,陶片数件,质地为夹砂褐陶,多饰以绳纹。  酒局子古墓:辽代,座落于白音昌乡酒局子村东北约200米处。1991年秋,村民大修鱼鳞坑时,挖出此墓。早期被盗,墓内被土填满,所有墓内瓷器全部被破坏,经过认-复后共计出土40余件文物。尤其是石棺的浮雕艺术和被破坏的定窑瓷可堪称辽代一绝。长城、佛塔  燕长城:奈曼旗境内段长约125公里。燕长城从赤峰敖汉旗宝国吐苏木荷叶花嘎查延伸进入奈曼旗境内土城子乡的高和村西岗岗后,经塘坊、苇塘沟、七家子、杏树园子等村,直达牤牛河畔。后以河代城,沿河北溯20公里,又从牤牛河东岸的牡石沟起继续向东延伸,经-山北麓,穿入新镇乡大榆树村,经扣根、哈日干图到朝阳沟,延伸进入库伦旗平安乡的西下洼。长城均以夯土板筑,现今底宽6米,残高1--6米,沿长城设有城堡、烽燧、关隘等。  和硕庙佛塔:位于章古台苏木所在地,建于清代中叶,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该塔由青砖砌筑,塔身通高约13米,底宽约6米,塔上圆下方,共分5阶。上两阶呈圆状,有铜顶箍、十三天、佛眼等。佛眼分东、西、南、北四向,内有四尊佛像,为首者是-教格鲁派鼻0喀巴。下三阶呈方形,每阶有若干佛像浮雕,四面对应,工整美观。墓志  辽代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中的墓志置于墓的前室中央,刻志文石料为绿色砂岩,志石志盖一合,呈正方形,边长89厘米,通高28厘米。盖盝顶,中部高16厘米,志盖四个斜面上用线刻十二生肖像,人物头顶为生肖,身着长袍,双手持笏板于胸前,而偏右侧身站立。四角各线刻一朵牡丹花,盝顶为平面正方形,边长50厘米,中央分三行阴刻篆书“故陈国公主墓志铭”8个大字。志石厚12厘米,志面四边线刻双栏,填几何纹,栏内刻有楷书汉字志文27行513字,字迹工整清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奈曼土城子城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奈曼土城子城址,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土城子乡土城子村西南1公里处,城的东西多沟壑,南北多台地。古城近四方形,较为完整,周长1419米。城墙高度4--6米,底宽10----14米,均为夯土板筑,有南北两门。城内有大量战国和秦汉时代的陶片和建筑构件。据考证此城是汉代新安平县治所。  全城是一座400×400平方米的方形古城址。城墙四角正处在东南西北方位线上。残高4-5米底宽15-20米,城之南北各一城门。古城内西北角建有90×90平方米的正方形小城(居民称之为马圈),东开门,高处达3米多,底宽5米。在城内拾到大量战国、秦汉时代的陶片、货币、兵器、建筑构件等。史料记载,此城乃为战国东汉时代的古城,形制保存完好。土城子这个地区名也由此城而命之。   文物价值  土城子古城由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升级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土城子古城榜上有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奈曼旗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大沁他拉镇 格日勒图 蒙古族 奈曼蒙古王府 舍力虎旅游区 孟家段旅游区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经缘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八仙筒镇 格日勒图 蒙古族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青龙山镇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新镇 长寿村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古代遗址
治安镇 格日勒图 蒙古族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东明镇 格日勒图 蒙古族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沙日浩来镇 格日勒图 蒙古族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义隆永镇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固日班花苏木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白音他拉苏木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明仁苏木 格日勒图 蒙古族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黄花塔拉苏木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土城子乡 格日勒图 蒙古族 燕长城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苇莲苏乡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国有六号农场 孟家段湿地旅游区 奈曼蒙古王府 萧氏家族墓地 龙尾巴沟 舍力虎旅游区 经缘寺 孟家段旅游区 青龙山洼 章古台佛塔 奈曼宝古图沙漠(奈曼沙漠) 燕长城 陈国公主墓志铭 怪柳 长寿村 古代遗址 奈曼土城子城址

奈曼旗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