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临高县 >> 皇桐镇

皇桐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居仁瀑布

  居仁瀑布位于海南临高县皇桐乡居仁村西部附近,距县城以东20公里。古称“古银瀑布”,这里是一个大潭,有居仁三潭九曲之美称。瀑布系平川落差而致,落差20米,幅面20米,幅宽400平方米;周围怪石林立,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后面树木茂密,宛如碧海,屹立在怪石上,枝繁叶茂,覆盖如亭。错节盘根,透出倔强的生命力。处处花香鸟语不断。居仁瀑布西侧顶端挺着两株古榕树,树底有几块巨大的怪石,其中一块书刻着“海南一绝”四个大字。怪石上面,飞瀑倾泻,开如苍龙吐珠,蔚为奇观。怪石底下有一个大黑洞,即“观音洞”,瀑布从悬崖经壁飞泻而下,似烟如雾,锁住洞口,犹如《西游记》神话传说的水帘洞。吸引无数游人慕名前来观赏。1962年作家田汉曾来此参观,赞叹不已。临高县已将其范围划定为县级自然保护区。  居仁村  居仁村委会位于皇桐镇北部,距离皇桐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左右。居仁村委会有训道村、富理村、居仁村、美偶村、美裔村五个自然村,有367户,总人口1659人。居仁村委会全部属于汉族,民风纯朴,有一定的民俗,比如居仁村的东坡节(农历二月十二),富理村的冼太夫人纪念日等。耕地面积3292亩,村民主要种植香蕉、橡胶、水稻。…… 详细++

临高角

  临高角,位于海南临高县北端,北临北部湾,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地处海口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之间,距县城10公里。  简介    临高角是琼州海峡突出中的一岬角,三面环海,有7公里长的海岸线。岬角顶端有250米长的天然拦潮礁石堤直伸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说。登临堤上,  临高角  可观海上日出奇景。岸边一公里长的沙滩东西两侧是天然游泳场,一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海底平坦,沙白如面,清洁柔软;一边波涛滚滚,白絮阵阵,煞是气势磅礴,素有“南海秋涛”之称。岸上有古烽火台和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琼海关建造的一座高22米、宽1.88米的,灯光可照数十里,指引船只夜间航行的铁灯塔,是著名的国际航标。海岸上绿林成带,花草丛生。1950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全线登陆,解放海南岛。1995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暨解放海南纪念塑像奠基仪式”在临高角隆重举行。为临高角增添了更加光辉的色彩。  临高角岸上有千米海滩,海水澄澈,白沙洁柔,椰林洒绿,阳光充足,是海南西海岸的优良天然泳场之一.沙滩东西两侧,西边叫“大鹏湾”,风平浪静;东边波涛滚滚,秋风吹处,涛声不绝,人称"南海秋涛".这里有百年前建造的古灯塔,是著名的国际航标1950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海南利用木帆船横渡琼州海峡,首先在这里登陆。   传说     美丽的海南临高角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临高角下居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她与雷州半岛灯楼角下的一位英俊的青年深深相爱。他俩下决心要筑一条堤堰,把灯楼角与临高角连接起来。他俩的诚心感动了海龟和海鸟,它们帮忙垒 起礁石 堤堰,快要合口了,被巡海的夜叉看见了,竟呼风 唤雨,把堤堰冲垮,仙女和那青年殉情大海。男的变成灯楼角,女的变成临高角,岁岁年年长相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高山岭

    高山岭。  古称毗耶山,海拔高  193米,位于县城西北部3.6公里处,是临高“八大景点”之一,亦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岭上有神石、神湖、怪石、了望塔和奇花异草;岭中有“一湖”(千镜湖)“一池”(斑鸠池),为火山爆发所致,常年不涸;有汉代青州人王氏迁居此山而产生的“毗邻灵石”,传说印度婆罗教大师毗耶神曾到此地,方志又称此石为毗耶灵石,毗耶神就住于此石中,这就是毗耶灵石;有公元1314年建成的高山神庙。是融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旅游点。传说此山神极灵验,每天到此抽签问卜的游客络绎不绝。登临岭顶,极目远眺,四方娇媚的江山尽收眼底,向北看,北部湾海面翻涌浪涛,点点渔帆,历历在目;向东看,美丽文澜江象一条白玉带飘过风光旖旎的临高县城;往西看,新盈港波光粼粼,船只在碧海中来往如织;俯视山下,村庄屋宇,纵横交错,茫茫绿野,无际阡陌,令人心旷神怡。高山岭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游客避署和观赏游览的乐园。

临高角解放公园

  临高角解放公园  临高角解放公园位于临高县西北边,于2007年4月建成,占地260亩,分成解放海南热血丰碑瞻仰区、解放海南陈列馆和纪念馆区、解放海南-广场、观海亭、会议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等6大区域。  公园建有滨海文化长廊,扩建-活动绿地广场,重建陈列馆和纪念馆,配备多媒体影视机,再现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千帆竞发渡海作战解放海南的情景,兴建观海亭、多功能会议大楼和休闲度假宾馆,配套海上娱乐设施,开设滨海旅游项目。  临高角解放公园是融教育、展览、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文化景区。临高角解放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海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先进性教育基地。  临高角解放海南纪念塑像于1996年10月建立。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主要由“解放海南纪念塑像”、“多媒体演示中心”组成。纪念塑像高l8米,花岗岩砌成,屹立于临高角海滩礁石上。塑像中渡海作战的解放军战士高举钢枪,寓意渡海作战任务的胜利完成;琼崖纵队战士高举红旗,寓意琼崖革命23年英勇斗争,红旗不倒。塑像底座正面是国家主席-题词:“军民共铸热血丰碑,解放海南业绩永存”,背面为解放海南岛战役简介。多媒体演示中心面积1100平方米,分为展厅和幻影成像厅两部分。展厅主要展示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相关的影视资料与实物展览,同时展示了琼崖革命英勇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幻影成像通过先进的技术,描述了海南解放前夕琼崖纵队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的感人场面。  

百仞滩

  百仞滩。  明代叫“百人头滩”。滩中多奇岩乱石,千姿百态,远望像人头聚簇,故取此名。此滩位于文澜河下游,在县城东北约  4公里处。文澜河水,自南往北流经此滩,由于河床弯曲,水流湍急,遇到岩石的阻拦,形成急泻而下的百仞瀑布,其浪花泛白,涛声宏大,远在十里外的临高县城都可以听到轰轰作响的滩声,这是“百仞滩声”的由来。这里自然风景有声有色,历代一些名人骚客常到此吟诗作对,岸边留下了许多诗文石刻,各种诗歌题词石刻达18处,吟诗咏词106篇。现代诗人田汉于1962年夏访临高,也曾到此“一驻鞭”,挥笔题诗记游.

地下瀑布

  在临高县皇桐乡的一片平原和丘陵之间,一条河流在古榕树林里突然消失了,在地下形成了一道瀑布。由于藏匿在悬崖底,这道“地下瀑布”鲜为人知。  该瀑布藏匿在临高县皇桐乡的一片平原和丘陵之间,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突然遭遇断层,一头栽进深涧中形成。至于何时形成,至今无人考证。它叫古银瀑布,人们习惯叫它“地下瀑布”。   

临高角滨海游览区

  临高角滨海游览区  临高角滨海游览区。是省政府第一批批准设立为省级十大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规划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其位于本县西北部沿海,海角三面环海,岬角直伸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说,岬角东侧海底平展,海水碧澄见底,沙滩洁白柔软,是个良好的天然滨海浴场,素有“南海秋涛”之称。

临高冼太夫人庙

临高冼太夫人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冼太夫人庙位于文贤村内,又名文贤庙,建造时间已经难以查考。冼夫人(522-602),南北朝时高凉郡(今阳江、电白、高州一带)人,梁高凉太守冯宝妻。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文武双全,韬略高超。在中央王朝(自汉元帝始)放弃了对海南岛的实际统治权580年之后,冼夫人奏请梁武帝在海南设立崖州,恢复对海南岛的实际统治。并接受皇帝任命,亲自主持海南岛归属中央政权的重建工作。冼夫人身逢乱世,历梁、陈、隋三代,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决心不变。从冼夫人建议设立崖州到她的孙子冯盎总管海南3州12县止,将近110年时间,海南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作为南越俚僚(黎族)首领,冼夫人身体力行,促进民族团结。长期以来,在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多好事。在治理如今的两广地区和海南岛期间,冼夫人惩治-,平定叛乱,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开创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世代深受两广地区和海南人民爱戴景仰。最近几年间,皇桐镇政府陆陆续续下拨一些款项进行修缮。冼太夫人庙,造型美观,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香烟徐徐,承载了无数人的期待,沉淀 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临高县已将其划为县级重点文物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临高角

  临高角,位于海南临高县北端,北临北部湾,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地处海口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之间,距县城10公里。  简介    临高角是琼州海峡突出中的一岬角,三面环海,有7公里长的海岸线。岬角顶端有250米长的天然拦潮礁石堤直伸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说。登临堤上,  临高角  可观海上日出奇景。岸边一公里长的沙滩东西两侧是天然游泳场,一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海底平坦,沙白如面,清洁柔软;一边波涛滚滚,白絮阵阵,煞是气势磅礴,素有“南海秋涛”之称。岸上有古烽火台和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琼海关建造的一座高22米、宽1.88米的,灯光可照数十里,指引船只夜间航行的铁灯塔,是著名的国际航标。海岸上绿林成带,花草丛生。1950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全线登陆,解放海南岛。1995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暨解放海南纪念塑像奠基仪式”在临高角隆重举行。为临高角增添了更加光辉的色彩。  临高角岸上有千米海滩,海水澄澈,白沙洁柔,椰林洒绿,阳光充足,是海南西海岸的优良天然泳场之一.沙滩东西两侧,西边叫“大鹏湾”,风平浪静;东边波涛滚滚,秋风吹处,涛声不绝,人称"南海秋涛".这里有百年前建造的古灯塔,是著名的国际航标1950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海南利用木帆船横渡琼州海峡,首先在这里登陆。   传说     美丽的海南临高角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临高角下居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她与雷州半岛灯楼角下的一位英俊的青年深深相爱。他俩下决心要筑一条堤堰,把灯楼角与临高角连接起来。他俩的诚心感动了海龟和海鸟,它们帮忙垒 起礁石 堤堰,快要合口了,被巡海的夜叉看见了,竟呼风 唤雨,把堤堰冲垮,仙女和那青年殉情大海。男的变成灯楼角,女的变成临高角,岁岁年年长相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茉莉轩

  位于临城镇西北4公里处,在现在的临高师范学校内。茉莉轩原为宋代临高县令谢渥所建的学馆。谢渥在庭院内种了许多茉莉花,故名“茉莉轩”。  简介  位于临城镇西北4公里处,在现在的临高师范学校内。茉莉轩原为宋代临高县令谢渥所建的学馆。谢渥在庭院内种了许多茉莉花,故名“茉莉轩”。宋绍兴  茉莉轩  十八年(公元1146年),宰相胡铨被贬到海南来,他经过临高时,谢渥迎接他到茉莉轩中住了一段时间。胡铨在此写下了一首《题茉莉轩》的诗,从此茉莉轩名声越来越大。据临高县志记载,当时临高县博顿村有个叫戴定实的人曾得到胡铨的指点,因而发奋读书,后来考中举人并在吏部任职。历来人们都把茉莉轩看作是中原文化在临高传播的一个中心。  名字由来  茉莉轩原为宋代临高县令谢渥所建的学馆。谢渥在庭院内种了许多茉莉花,谢渥信仰佛教,取名茉莉,既意为崇佛,又体现地方风尚,故名“茉莉轩”。  历史    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忠简公胡铨被贬到吉阳军(今三亚市崖城镇)编管,他从雷州半岛乘船于澄迈县通潮驿(今老城镇)登岸绕岛西线经临高时,谢渥迎接他到茉莉轩中住了一段时间,并请胡铨书匾题词和演讲春秋大义。胡铨在此曾有诗“眼明浙见天涯驿,脚力行穷地尽头”(《题茉莉轩》)。此后茉莉轩名声越来越大。 据临高县志记载,当时临高县博顿村有个叫戴定实的人曾得到胡铨的指点,因而发奋读书,后来考中举人并在吏部任职。历来人们都把茉莉轩看作是中原文化在临高传播的一个中心。现在是临高师范学校校址。  交通  交通路线 :乘海口至临高的省汽快车,再乘当地摩托车到景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临高文庙

临高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临高文庙,临高文庙位于临高县城美丽的文澜江畔,是海南省现存较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大型古建筑群,位于监高县城美丽的文澜江畔。其主体  临高文庙  建筑由大成殿、大东门、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等组成。大成门前原有棂星门、泮池、金水桥、东斋、西斋等、是临高县著名的旅游胜迹。一九九二年开始,由中央、省有关部门拨款和临高县人民政府出资修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历史  临高文庙原叫儒学,明清时与孔庙合二而一,历称学宫,亦称孔庙、圣殿。  临高文庙于北宋庆历年间,奉诏始建,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南宋绍兴年间移建于现址,毁于元朝。明洪武三年重建于旧址,亦已有700多年。文庙历经明代知县、清代知县募捐修建。民国初年,绅士谭鸣鸾等人组织了几十人,简装轻骑,深入各乡村、墟镇集资大修。据石碑记载,捐款人数达1468名,共捐8768块银元,其中最多者80块。那次大修仍保留明代的布局结构,重修后的文庙为木石结构,由朱壁、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东斋、西斋、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节孝祠、忠义祠、祭器室、乐器室、泮池、泮水桥、棂星门、礼门、义路等组成,面积3188平方米。  临高文庙是临高人民祀祭孔夫子及儒学先贤的公共庙宇。每逢祭孔之日,临城万人空巷,人们争相前往祭拜夫子,体现了临高人崇尚儒学、尊敬先贤的美德。  临高文庙由创建到民国时期,一直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振兴临高文化的最高学府,培养出众多才子贤能。民国中期,新学勃兴,文庙改为临高乡村简易师范,也就是现在临高中学和临高师范之前身。  建筑  临高文庙主体建筑由大成殿、大东门、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等组成。大成门前原有棂星门、泮池、金水桥、东斋、西斋等。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盈古镇

  新盈古镇  这个村子的每个细节都充满了讲述的欲望。这里错落的骑楼老屋和林立的洋楼形成鲜明的对比———用石头砌成的骑楼砖墙呈现黑青,二楼的房间齐刷刷的三扇窗户,一楼的门庭很低,却十分清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临高角灯塔

临高角灯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高角灯塔   海南最古老的灯塔为临高角灯塔,位于琼州海峡西面进口处。建成于1894年,与海口秀英灯塔同属于海南最老的灯塔。1997年5月,国际航标协会把临高灯塔列入“世界一百座文物灯塔之一”。 临高角灯塔,塔高20.6米,灯高20.8米,宽1.88米,射程18海里,钢质结构,周围支撑的钢杆有350条,是海南岛西北部的重要航标。   海南最古老的灯塔为临高角灯塔,位于琼州海峡西面进口处。建成于1894年,与海口秀英灯塔同属于海南最老的灯塔。1997年5月,国际航标协会把临高灯塔列入“世界一百座文物灯塔之一”。 临高角灯塔,塔高20.6米,灯高20.8米,宽1.88米,射程18海里,钢质结构,周围支撑的钢杆有350条,是海南岛西北部的重要航标。   这一座灯塔除了他年代的长久,又包含着海南一段不一般的历史。1760年,台湾澎湖列岛中渔翁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灯塔。作为中国第二大岛的海南岛,虽然四面环海,有着众多的港口、浅滩、险滩和礁石,灯塔出现得却很迟。    1894年,法国人为了从海上入侵中国,首先选择海南岛的临高角和秀英建立了两座灯塔,使宝岛灯塔的开篇多少有些苦涩。1939年,侵琼日军对灯塔的占据更使这段历史充满屈辱。    从临高角灯塔到现在,海南已建成了19座灯塔,就象19个夜明珠一样镶钳在海南这块宝岛上。最可喜的是,今年国家邮政局将出版发行的《历史灯塔》邮票中,临高角古灯塔会在这方寸之间,一展风姿。

皇桐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皇桐社区 居仁瀑布
龙波社区 居仁瀑布
武维村 居仁瀑布
和伍村 居仁瀑布
居仁村 居仁瀑布
金波村 居仁瀑布
文贤村 临高冼太夫人庙 居仁瀑布
潭楼村 居仁瀑布
头文村 居仁瀑布
美香村 居仁瀑布
美本村 居仁瀑布
古风村 居仁瀑布
富雄村 居仁瀑布
龙波村 居仁瀑布
洋黄村 居仁瀑布
和正村 居仁瀑布
群城村 居仁瀑布
中林村 居仁瀑布

皇桐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