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 |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于一九九八年八月八日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落成,总面积3800平方米,民俗厅面积800平方米,成就厅519平方米,民俗厅分为历史经济与民俗风情两个分厅,其内容分为历史、经济、村落家园、饮食服饰、文化艺术、民间工艺、民族体育等敖包祭把、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13部分内容;成就厅设在二、三楼。 环型厅,展示四十五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莫力达瓦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两个部分内容交相辉映,光彩夺目,全面系统的展示了达斡尔民族的历史沿革、传统民族文化的演变和继承发展,展示了偏远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概貌,深情沉歌了党的民族政策。博物馆造型独特,别具一格,庄重而典雅。室内大厅通天吊灯光芒四射,辉煌壮观,给人以美的感受。展览厅第一厅展出达斡尔族的历史沿革和传统生产方式。厅内大屏幕上有风光灯箱图片。展示英力达瓦山山水水的天然风光,有造型独特的反映达斡尔族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的四幅浮雕,有典型的达斡尔民居院模型,三个景色秀丽的动物标本景厢,61英寸大型彩色投影机,随时为您播映民族歌曲,历史资料,文化艺术和新闻等电视节目。第二厅为民俗风情厅,内展屏风灯光图片、雕刻艺术、人物腊象、车马标本、劳作用具、工艺美术、图腾神像等备种实物和图片两仔余件,以较大规模、较全面系统、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达斡尔族的过去和现在。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两岸、嫩江流域广大地区。现分居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人口约13万人。达斡尔族历史悠久,尚武崇文,是祖国北疆的开拓者和保卫者之一。于17世纪初从黑龙江北岸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及嫩江平原广大地区。在清代与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共同抵抗沙俄侵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北部边捷。民主革命时期在中国0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历史贡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达斡尔族由衰弱走向繁荣,充分享受着民族区域自治权力,建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达斡尔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祖国多民族花坛中的一朵奇葩。 达斡尔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多业为主,原始经济始于狩猎、捕鱼和采集业。后逐步拓展到畜牧、农耕、俄未放排、烧炭、手工业等多种经济领域。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达斡尔族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有了开拓发展的广阔空间,并显示出了地区优势,形成了初具规格的现代格局。 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家、歌唱家、演奏家、书画家、摄影家、雕塑家等文学艺术人才,形成了达斡尔族传统民间艺术群体,开创了达斡尔族文化艺术的新天地。 达斡尔族没有文字,清代多用满文记述本民族的历史及民间传说。达斡尔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民歌民谣、民间身春、民间舞蹈、工艺美术、绘画雕刻等都十分发达。造型艺术工艺细致,造型生动,图案古朴典雅,风格清新秀丽,独具民族特色,表现了达斡尔人的审美情感和创造智慧。 达斡尔族是酷爱体育的民族。除曲棍球外还有射箭、赛马、摔跤、颈力、拉很、目店棋等多项传统体育活动。曲棍球达斡尔语称为“贝阔”和“颇列”。70年代中期,成立了第一支曲棍球队,推动了我国曲棍球事业的发展,莫旗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敖包祭,始于早期狩猎时代。每年春秋,人们便杀猪宰牛做贡品置于敖包前进行祭典,祈求大自然诸神赐福人间,保佑氏族兴旺,粮丰人安,随着时代的变迁,祭敖包已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利用祭敖包的机会,进行物资交流、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成为达斡尔族传统的民族节日。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的。博物馆的建立,为广大观众认识了解达斡尔族提供了可视性很强的形象资料,成为爱国主义,民族传统、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 |
金边壕 | 金边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坐落在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内的金代军事防御工程称之为金边壕,二十年代人们又把金边壕称之为金长城,总之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称呼,曾经还有人称它为金边堡、壕堑等,历史上称它为泰州边壕或长春边堡。还有的一部分史籍称它为成吉思汗边墙(边堡、边壕)。可想而知,金长城这个金代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它的修筑存在至今吸引了多少有识之士对它的探索和迷恋。金长城经过国内考古专家多次挖掘考证,却认为是金代军事重要防御工程。它的修筑起因是,那时黑龙江省境内松花江流域有一支女真族完颜阿骨打部,这支女真族生活于有森林、草原、田野的松花江流域,这里又能狩猎,又能畜牧,也能种地。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草质优良是个得天独厚的最适合居住地。由于天时、地利、人和,女真族逐渐强大起来,于公元1115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建都谓:"会宁",国号称金。 公元1121年蒙古兴起,也就是后来的元朝,面对已经崛起的金,展开了全面的战争,多次派兵攻金。金为了抵御外侵,组织人力修筑"边壕"军事防御工程,当时人们把防御工程叫"界壕",这个"界壕"于公元1138年(熙宗)金天眷年间动工,到1198年竣工,历时60年。 金边壕东北路东端起点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北面8公里嫩江西岸的前后7家子,自西南延伸进入阿荣旗,再从阿荣旗向阳峪乡进入扎兰屯市大河湾镇,连接扎兰屯市四乡四镇,在扎兰屯市境内全长140公里,在哈多河乡以南75公里处进入兴安盟扎赉特旗,从那一直延伸到内蒙古西部河套,全长五千多公里。现在,金长城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省的分界线。 在扎兰屯市境内这段"界壕"是金长城东端起点部分,全都是单墙单壕,城墙绝大多数湮没在沙草之中,残址一般高2米,高处有8米左右,墙外15-20米处为壕堑,宽为2-6米之间不等,深为3-4米,墙内每隔10公里左右,设有一个戎堡为夯土板筑成,周边长为180米,呈正方形状,似城廓模样(主建筑已不存在了),折马面(箭垛)开两个门,格局大体一样。 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南10公里处金长城戎堡遗址,保存较好,其规模轮廓依稀可见,在此曾经出土金代陶片、箭镞等文物若干。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将金长城全线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惟有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这一段金长城保存得最好,适合观光旅游。 |
曲棍球场 | 曲棍球场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或达旗)被称为“曲棍球之乡”,曲棍球运动在这里已开展了近千年,已成为达斡尔民族的骄傲和象征。在这里,小到几岁的孩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挥起球杆一显身手。曲棍球这个接力棒始终代代相传,热爱曲棍球事业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早在1989年莫旗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曲棍球之乡”这是对莫旗曲棍球运动发展的一个肯定和鞭策。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共选录了518项,内蒙古自治区共被收录17项,其中呼伦贝尔市有3项,而莫旗就有2项,一项是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另一项就是达斡尔族的“曲棍球竞技运动”。由此可见,莫旗的曲棍球运动不仅受到了国家保护,而且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达斡尔族曾经历过抗击沙俄,戍边卫国的战斗,在长期的战斗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机智果敢、勇于拼搏、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这些特质与生俱来,成为发展曲棍球运动的内在优势。今天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饱含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曲棍球运动,已成为达斡尔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莫旗为全国培养了大批曲棍球健儿。如今的内蒙古队从教练员到队员均属莫旗人。1978年8月,当时莫旗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莫旗曲棍球队代表黑龙江省一队参加全国曲棍球比赛,夺得第一名。1979年10月代表内蒙古一队的莫旗曲棍球在北京参加全国曲棍球比赛,再次夺得第一名。1980年11月,以莫旗曲棍球队10名队员为主的中国队,赴新加坡参加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预选赛,战胜了世界十强之一的马来西亚队,获得第三名,在赛场上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轰动了国际体坛。亚洲曲棍球联合会秘书长阿苇夫先生赞扬说:“中国只用三、五年时间能够打败象马来西来这样的强队是令人吃惊的。”1990年12月,莫旗曲棍球的郭旭东被抽到亚洲曲棍球联队参加在马来西亚举办的首届五洲杯曲棍球比赛,这次比赛亚洲联队获得第一名。1980年,莫旗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开创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之先河,1982年该队以内蒙古队名义参加全国第七届曲棍球赛,以2战2胜的成绩夺得第一名。 |
尼尔基水利枢纽 | 尼尔基水利枢纽 尼尔基水利枢纽位于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的嫩江干流上,坝址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左岸为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乡,下距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公路里程约189Km。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由北向南流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三省(自治区),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三岔河汇入松花江,干流全长1370Km,流域面积29.7万Km2。枢纽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64万Km2,占嫩江流域总面积的22.4%,多年平均径流量104.7亿m3, 占嫩江流域的45.7%。 尼尔基水利枢纽是国家十五计划批准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项目之一,具有防洪、工农业供水、发电、航运、环境保护、鱼苇养殖等综合效益,是嫩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治水旱灾害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实现"北水南调"的重要水源工程。 尼尔基水利枢纽水库总库容86.11亿m3,其中防洪库容23.68亿m3,兴利库容59.68亿m3,总装机为25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6.387亿Kwh。 工程建成后,可使齐齐哈尔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枢纽至齐齐哈尔河段的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齐齐哈尔以下到大赉段的防洪标准由35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在设计水平年时,水库为下游城市工业生活供水10.29亿m3,可满足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等重要城市用水;农业灌溉供水16.46亿m3, 可使下游灌溉面积发展到454万亩;为航运供水8.2亿m3,环境供水4.75亿m3,湿地供水3.28亿m3,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及生态环境。同时可增加黑龙江省电网调峰容量,缓解电网调峰容量紧缺和水火电比例严重失调问题。 |
萨满文化博物馆 | 萨满文化博物馆 投资1200多万元的萨满文化博物馆于2005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在2007年6月份完工,萨满文化博物馆总高为 26.5米,其中萨满铜像高21米,展馆建筑面积740平方米。 萨满文化博物馆处在青山碧水之间,景色怡人,集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蒙古、满、朝鲜、锡伯、赫哲八个民族的萨满文化展品于一身,博物馆共分为六个单元进行展示,搜集制作了26件萨满服饰及萨满神偶、神鼓、图片、文字资料等300余件,并以丰富的展品、生动的文字说明、大量图片资料充分向人们述说着人类远古的文明。北方少数民族的原生态信仰文化。 萨满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中国北方民族历史上发生和发展的原初信仰属于这一文化范畴。萨满文化与氏族血缘制度和狩猎、游牧文化的生产力有着密不可的联系,并与他们的历史文化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因此我们称萨满文化为原生态民俗信仰文化。萨满文化又是一种综合性原生态文化现象,也是北方民族各种文化形式的一种源泉和母体文化。它涉猎到了北方民族口传历史、经济生活、认识观念、道德规范、口传文学及艺术、社会文体活动,民间习俗,医药知识等诸多领域。而且是北方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点的核心,并成为了北方民族世代享用的民俗文化和创建新民族优秀文化的源流。 我们所展示的北方民族萨满文化只是萨满文化积淀的冰山一角。通过粗犷的展示,我们希望有助于对不同民族原生态文化的认识,从而达到彼此理解与尊重,加强民族凝聚力。更希望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它应有的历史作用。 |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导 游 公园内景点有达尔滨罗、石海、神指峡、达尔滨湖、四方山天池、烟囱石等。 看 点 达尔滨罗的“罗”是小湖的意思,它的湖面仅1平方千米,是一个火山堰塞湖,别看湖面小,这里的日出可是相当漂亮的,每当红日初升,湖面就会升起一股氤氲之气,经久不散。 石海得名于毕拉河北岸的一片火山岩,方圆有几十千米,其间生长着珍贵的落叶乔木--黄菠萝。 神指峡景区则位于毕拉河下游,是大兴安岭惟一的一条大峡谷,河谷长70千米,深30?50米,谷内景色非常壮观。 介 绍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诺敏河与毕拉河流域的中上游,大兴安岭的东麓南坡,林区风光十分优美。 交 通 可以先到鄂伦春旗的大杨树镇,从大杨树镇乘长途汽车到诺敏河农场,再与当地联系租车前往。 内蒙古呼伦贝尔 |
巴特罕公园 | 巴特罕公园 巴特罕公园中古朴的猎人骑马放鹰雕塑、代表达斡尔族及自治旗的昨天、今天、明天的3块浮雕墙,用火烧板、步道板铺装和绿化相结合,衬托出达斡尔民族种植的黄烟叶形状、大轱辘车以及民族乐器木库莲的形状。用曲棍球和球杆装饰的文化长廊,侧面有羊、鹿、鱼等动物及鱼罩、烟叶、大轱辘车等,体现了浓浓的民族气息,让你领略达斡尔族特有的文化魅力。清晨,来到这里练剑、打太极拳的老人络绎不绝;到了晚上,这里聚集了扭秧歌、跳舞、滑旱冰、赏喷泉的人们,构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一条蓝白相间的围栏、两条绿化带、8个雕塑组成了美丽的带状公园,随着水流,伴着鲜花,映衬在蓝天下,宛如一个身着彩裙的淑女在翩翩起舞。旗花雕塑位于城西三角地中心,基座是达斡尔族民族乐器木库莲形状,雕塑是旗花——映山红形状。木库莲代表达斡尔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映山红花象征莫旗人民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最壮观的还是西外环岛雕塑群。雕塑群由一个鲁日格勒主雕塑、4个圆雕和4个浮雕组成,主意为——迎接八方宾朋。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翻译成汉语是“燃烧”或“兴旺”的意思,反映了达斡尔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的早期狩猎时代。4个圆雕(达斡尔族迎亲、鲁日格勒舞蹈、达斡尔族放排、曲棍球)和4个浮雕(工业、农业、科技、尼尔基水库)寓意着自治旗经济建设兴旺发达。 |
龙岩山景区 | 龙岩山景区 龙岩山位于莫尔道嘎镇中东侧,海拔1000米,东西长70余里,西坡横田一条长200余米的龙形巨岩,龙头高耸,威武峥嵘;龙身苍劲,铁骨铜甲;龙尾挺峭,深藏山中,龙岩山因此而得名。龙岩山上天然林生长茂密,樟于松,落叶松,白桦、山杨等兴安主要树种应有尽有,杜鹃,刺莓,百合,柳兰等各类花卉比比皆是。山前建有游人登山甬道,山后建有车辆盘山公路。游人登临,不论是步行还是坐车,穿行于绿色廊道之中,均会惑悟到大兴安岭的幽野新奇。龙岩山风光旖旎。春天,寒雪初融,达子香顶雪开放,如胭似霞,红遍山谷,秋天,霜染叶红,-风卷浪涌,云清气爽,满山斑斓:冬天,大雪纷飞,山林裹纱铺絮,雾淞满枝,晶莹剔透。胜景之最当数夏季,届时花木繁茂,鸟语花香,特别是雨过初睛,清晨登上山顶,山下,秀美的林城炊烟袅袅,宁静安逸;山上,幼林明亮母林幽。待到朝霞乍露,淡粉色的云霞在森林间升腾,如果幸运则可见东方天际霞光四射,显现出佛光闪烁,好一派吉祥气象。著名摄影家白海琦在国际摄影大赛上获金奖的《升腾》即摄于此。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尔道嘎镇中东侧 |
大汗凭吊 | 大汗凭吊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龙岩山上,公园内环周竖立着各-牙军旗,迎风招展,18米高的大汗戎装跃马,拉弓射雕的巨型雕像矗立其中,雕像旁,蒙古式的点将亭台威严肃穆,两侧有刀,枪,矛,叉等古兵器分架排列,在上马石,饮马坑和隐匿于树林边的汛鹿、熊等动物雕塑小品的衬托下,整个公园生发着一种气吞山河的英准气概。 |
莫力达瓦巴彦国家湿地公园 | 莫力达瓦巴彦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莫力达瓦巴彦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巴彦鄂温克民族乡,沿甘河流域,规模面积3285.6公顷,全长20.8公里,湿地面积3016.8公顷,总投资为1500万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