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司马台 |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部120公里的险关重镇古北口境内,此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一段偏离原北齐长城基础的明长城,也是至今仍保留代长城原貌的一段古长城。 司马台长城,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构思新颖、形态各异,它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地,形成一段“奇妙的长城”。 综观司马台长城,可用“险、密、全、巧、奇”五字概括。险: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蜿蜒曲折,惊险无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更是险中有险。天梯是单面墙长城,坡陡墙窄,最窄处不足半米,呈直梯壮沿山体上升,两侧更是陡峭悬崖,置身其上,俯首下望,令人目眩。天梯顶端,便是天桥,长不逾百米,宽只有一砖,约40厘米左右,两侧又是悬崖绝壁,令人不寒而栗,英雄气短,游客把这儿称作咫尺天涯。虽然名为天桥,但到这里的人们却都说:“过桥难,难于上青天”,这里可说是明长城中依山设险,险上加险的最险要地段之一。密:是司马台长城又一特点,两敌楼相距最近仅43.8米,最远600米,一般都在100-------200米之间,若按当时明代筑长城的规定,每500米修敌楼一座的话,可见此段长城是一例外。全:是指敌楼和城墙的建筑形式奇特多样。从外观来看,敌楼有单眼楼、双眼楼、三眼楼、四眼楼和五眼楼,有单层楼,上下相通的双层楼和三层楼。它们均为空心敌楼,大小不一、形态组合各异,是按驻军的官衔等级,驻防人数以及地势险要程度分别来建造的。从内部结构来看,有砖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又有单室、双室、多室之分;房间布局有“田”字、“井”字;楼顶变化多端,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覆斗顶;就连门窗也新颖别致,有边门、中间门、有砖券和石券,还有技艺精湛的雕花花岗岩石门。这是长城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司马台长城东段的仙女楼和望京楼就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敌楼,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的制高点,海拔986米,为空心三眼楼,二层砖石结构。这里视野开阔,隐约可见北京城轮廓,故称望京楼。望京楼头,东观“雾灵积雪”、“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壮丽关山,尽收眼底。仙女楼是敌楼中建造得最美的一座,掩映在老虎山腰的树丛中,下部条石合缝,上部磨砖达顶。内部用青砖砌成两道大拱,三条甬道,十个券门。顶部正中心砌成蜘蛛网状的八角藻井,四边砌四个砖柱,游人在里面轻轻放歌便能发出悦耳的回音。门券上还有并蒂莲花浮雕,整个敌楼处处给人以精巧、细腻、秀丽之感。仿佛它不是人间战争的防御设施,而是一座仙境楼阁。此外、城墙的构造更是匠心独运,富于变化。因地形和军事上的需要,城墙又分为单边墙、双边墙和障墙,有砖砌、石砌及砖石混合砌,城墙上的箭孔疏密也从几十个直到上百个。巧:体现为进可攻,退可守,步步为营的障墙。而小天梯上的障墙,可谓登峰造极,在20多米的垂直落差内从最顶上的障墙箭孔,一直可以通过所有障墙的射孔,到达最下的射孔,精巧之至,另人赞叹。由此可以想像昔日戌边将士苦战御敌的战争场面。奇:构筑在溶洞上的长城,洞与城的巧妙组合,在整个明长城中绝无仅有,令人称奇叫绝。 司马台长城虽以山势险陡、长城雄奇为主景,却不乏碧波荡漾、湖光帆影的优美环境,长城角下的鸳鸯湖赋予了这段长城以灵性,清澈的湖水,是由水量充沛、四季凉爽的冷泉和冬季热气喷涌、水温常年在38℃的温泉汇聚而成的,湖水冷暖各半,经东历夏,从不结冰。夏季里荡舟湖上,清风徐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司马台长城不仅有奇丽的风光,亦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库。今年来,在这段长城上发现了许多长城文物,其中:有石刻“题名碑”,碑上记载着当年修建长城时的情况以及与建城有关的-的名字,同时这里还发现几处城墙和敌楼上有带戳印文字的砖,上面刻的都是参加修建长城的军队名称和年代,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五年宁夏营造”等等。长城砖上带有戳印文字,在其它长城上也是及为少 见。在修复这段长城清基过程中,又清出一批出土文物:有当年守城将士使用过的各种武器,其中有铁炮、石炮、铁镞铁铳、手雷、三眼铳。铁弹丸、火药勺等,还有守城战士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有锄头、铁铲、菜刀、铁灯碗等等,以上这些文物很珍贵,它为研究明代长城及明代历史提供了价值很高的事物资料。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司马台长城则是这份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段长城,并满足广大中外游客更好地领略长城的风采,司马台长城景区一手抓文物保护工作,一手抓旅游开发建设,使司马台长城这一世界文化瑰宝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的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 司马台还为游客提供登城隐形索道、游览峡谷索桥、鸳鸯湖上泛舟、游泳、垂钓、住宿、小型会议、山寨野味等服务。6月举办司马台长城国际滑翔节、8月举办文化节、9月举办登城比赛。 注意事项:由于司马台长城山路险峻,所以游客们万不可图一时之快而骑马登城,当您遇到什么问题时,可以拨打电话69031051向景区求助。 交通:宣武门、东四十条乘游12路(只有双休日、节假日有车)直达。旅游车来回车费约60元左右。 http://www.simatai-greatwall.net/ 司马台村 司马台村 如今在司马台村司马台景区检票处,游客只需将印有条形码的景区明信片门票在检票设备前轻刷一下,系统就会自动放行。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该景区推出了北京市首个“智能化邮资明信片门票售检系统”,游览后,游客还可将已含有邮资的明信片门票寄给亲朋好友或收藏。 司马台村位于古北口镇东部,司马台长城脚下,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全村共有390户,1116口…… 详细++ |
古北口 | 古北口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古北口在北京市北面约125公里处,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是北京通往内蒙古大草原的重要孔道,位于密云县与河北省滦平县之间。其背依盘龙、卧虎二山,南接青风、叠翠二岭。潮河由北向南穿关而过。敌楼屹立在山巅,长城腾飞过潮河,似一条纽带把两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长城脚下的三座水门横跨在潮河之上,古北口关城及其水门,使这里的长城更具特点。 古北口自古就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曾因关西南有卧虎山而称为“虎北口”。在唐代称为“虎白口”,曾设东军、北口二守护卫。五代时为战场,宋代是使臣出辽必经之地。金代称留斡岭,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建铁门关。元代为大都(北京)至上都(内蒙)的必经之地。明初在这里设立千户所,以后又升格为古北口路,管辖附近的15个关口,派重兵严加把守。古北口一带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559年)就修有长城,那是北齐政权从今大同市附近修到渤海长达1500公里长城的中间一段。不过那时的长城工程简陋,墙体多用黄土夯筑,经过久远年代的风雨剥蚀,如今已踪迹难觅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古北口长城均为明代所修。 |
古北口长城 | 完全原汁原味的野长城,更适合探险徒步的人前往。长城的山不高,上山的路都被大小石块铺满。从高处往下望,长城蜿蜒曲折,夕阳西下,更有寂寥之感。一些路段是残垣断壁,刮大风的时候最好别去,有一定危险。长城周边还有杨令公庙、蟠龙山、古北口抗战遗址等景点。 用时参考 1天 交通 1、东直门、西直门汽车站乘到承德、滦平、围场、丰宁方向的长途车至古北口收费站下车 2、东直门汽车站乘980路至密云鼓楼站,再转乘开往南天门的密云25路前往,从鼓楼步行到密云25路发车站需时15分钟左右。发车时间:密云6:10-18:20每1小时一趟车。 自驾车可从北京出发,出四元桥,沿京顺路到枯柳树环岛,走密云方向,过牛栏山环岛,沿101国道直行,经密云县城、太师屯,即可到达古北口镇。 门票 古北口长城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其中卧虎山长城段、蟠龙山长城段门票均为25元,司马台长城段门票40元,金山岭长城段门票65元(淡季55元)。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古北口村 |
司马台长城 | 司马台长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 以“惊、险、奇”著称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全长19公里,共有敌楼35座,是我国唯一一段保留明代原貌的古长城,是戚继光在此督建时所创建。这段长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 司马台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跨谷索桥似长虹横贯东西。西段山势较平缓,20座敌楼至今保存完好;东段长城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在山峰之巅密布着15座敌楼。“仙女楼”建筑精美,汉白玉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过“仙女楼”即是长不逾百米、两侧断崖绝壁、却只有一砖之宽的“天桥”,能过此桥者实为登城好汉。“望京楼”是北京市至高点,海拔986米,登上望京楼,游客们东可看“雾灵积雪”,西望长城雄姿,北观塞外风情,南眺京城灯火。 司马台还为游客提供登城隐形索道、游览峡谷索桥、鸳鸯湖上泛舟、游泳、垂钓、住宿、小型会议、山寨野味等服务。6月举办司马台长城国际滑翔节、8月举办文化节、9月举办登城比赛。 司马台长城集万里长城的各种特点为一身。就拿城墙来说,此段有单面墙、双面墙、梯形石墙;敌楼的样式来说,有两层、三层、扁形、圆形、拐角形、两眼、三眼、四眼、六眼、二十四眼;而顶部样式,许多是司马台长城独有...... 司马台长城东段最奇妙的还在于“险”,长城似巨龙蟠伏于绝崖峭壁之上,横亘东西,千米之内,密布14座敌楼。特别是在陡立的山峰一侧,耸起一架天梯,天梯倾斜度为85度,下临悬崖,宽仅容脚,几近直立,且无扶手,长约百米,宽仅一砖,左右两侧皆是900米的深渊,此处只能四肢爬行而过,令人胆寒! 司马台长城有两个最有特色的楼子。一个是“仙女楼”,传说是由一个羚羊变成的,因莲花仙女居这而得名,它形体修长、长年在白云中若隐若现,恰似不愿出门的少女,汉白玉石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为万里长城上所仅有。第二个楼叫“望京楼”,海拔986米,是北京文物最高点,站在此楼手可接天,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住宿信息 县内有20多家风格独特的旅游宾馆可以投宿。若住在民俗村农家,又便宜、又干净,也很有情趣。交通信息 在宣武门或东四十条乘游12路公共汽车可直达; 东直门乘918路到密云县城,然后转乘大、小公共汽车直达。 旅游车来回车费约60元左右。餐饮 长城上餐馆很多,别忘了吃“侉炖鱼”。这种鱼烹法可有讲究,一定要用鱼生的河水,此地农家有谚:“原河水煮河鱼,美得不用提”。调料只放大葱、大蒜、盐,开锅后鱼香扑鼻,鱼汤雪白似奶,就着黄澄澄玉米面饼子和小米绿豆稀饭,令京城人“食而忘返”。栗子席中的栗子红扣肉条,栗子白扣肉条,也别忘一品,还有全鱼席,山野菜都要食用一次,吃个新鲜。价格说明门票:30元;隐形索道:20-30元;索桥:5元地址密云县东北不古北口镇境内; 用时参考 3小时 交通 公共交通: 1、北京旅游集散中心发车地点:天安门发车中心(每日)、宣武门发车站(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发车时间:6:00-9:00(天安门发车中心),6:30-8:00(宣武门发车站) 2、在北京东直门乘980路到终点站密云县城,6:00-19:00,15元,60公里,2小时路程。在车站马路对面转乘私人面包车,60公里,1个小时左右。100元/车,30-40元/人,可以拼车,可以砍价。 3、到密云后,搭去古北口的车到分岔路口,然后包车到司马台。玩后包车回到分岔路口,搭承德到北京的车返京。 4、每年4到10月,也有旅游大巴可以到司马台长城,发车地点在宣武门天主教堂外的广场上。 自驾:京承高速至第24(司马台)出口,过收费站向右转,沿着去雾灵山的路往巴各庄方向走,巴各庄有一条水泥路,沿此路一直走到头,直插长城。此小路穿过山上的“林”字,一直通到望京楼。 门票 司马台长城门票40元/人(单游需预约)、司马台长城导游票100元/人、长城索道(单程)80元/人、长城索道(双程)120元/人。特殊优惠政策详见游览区现场公告。 开放时间 开放区域:司马台水库东段1-10楼 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按规定时段分批次集中乘坐免费摆渡车至长城脚下。进入长城景区参观,预约成功保证游览名额。约游览批次:每天三批(10:00、12:00、14:00) 冬令时(11月-次年3月):8:00-17:30.长城清场时间为18:00;夏令时(4月-10月):8:00-18:00,长城清场时间为20:00 景点位置 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司马台村 司马台村 司马台村 如今在司马台村司马台景区检票处,游客只需将印有条形码的景区明信片门票在检票设备前轻刷一下,系统就会自动放行。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该景区推出了北京市首个“智能化邮资明信片门票售检系统”,游览后,游客还可将已含有邮资的明信片门票寄给亲朋好友或收藏。 司马台村位于古北口镇东部,司马台长城脚下,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全村共有390户,1116口…… 详细++ |
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 | 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古镇内,整组建筑由正殿、东西配殿、正门及侧门以院墙围合而成。纪念馆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以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展示了关于1933年古北口战役的事迹。其东侧是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河东村 开放时间: 8:00-18:00 |
杨令公祠 | 杨令公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令公祠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河东村,是宋辽时期当朝政府与人民为了纪念名将杨业而建,杨令公祠为两进院落,前后两层大殿,占地600多平方米,前殿内塑杨家男将;后殿内雕杨家女英,前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房和禅堂,在山门外东西两壁墙上,书写着高约1米的8个大字“威震边关,气壮山河”。 古北口镇 古北口镇位于密云县东北部,东邻新城子乡,南接太师屯镇,西连高岭镇,北隔长城与河北滦平县相望。东经117°17′30″--117°03′58″,北纬 40°36′38″--40°42′23″。距密云县城55公里。京通铁路斜贯镇境西北部,设古北口站。101国道(京承公路)纵贯全境。程控电话密布全镇,交通、通讯便利。 全镇总面积84.71平方公里。境内有万沟 架…… 详细++ |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在北京市古北口镇南关外国道西侧长城脚下,用黄沙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称“肉丘坟”)。墓的四周用青砖砌着2米多高的花墙,东南方向有一门,门楼高3米。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遗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用黄沙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称“肉丘坟”)。高6米,底部直径15米,墓的四周用青砖砌着2米多高的花墙,东南方向有一门,门楼高3米。门垛两旁写着一幅挽联,上联是:“大好男儿光争日月,”下联是:“精忠魂魄气壮山河”,横批是“铁血精神”。在墓前方竖着一通高2.5米花岗岩石墓碑,碑额中间镌刻着:“癸酉年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落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三月立”。 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结束后,在古北口东南两关,大街小巷尸横遍地,山谷田野,到处都有阵亡将士的遗体。牺牲在路边街巷的将士,由群众掩埋在菜窖里,山谷田野的遗体则由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领人择地掩埋。后来,即中日“塘沽协定”签定后,由国民党中央政府起运500具尸骨赴蚌埠立墓另葬,还有一些尸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捐款,古北口商务会牵头,请道人王乐如组织群众,再次从田野山谷收敛尸骨360余具,在古北口南关外西山根处挖了一个大坑,把这些尸体全部埋在坑内,一层苇席,一层尸体,共埋3层,最后在上边堆起一个高大的坟头(从此人们就称它为“肉丘坟”)。在坟头的四周砌起一道花墙,在花墙的门垛上写上挽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在坟前竖立一通墓碑。从此,这个公墓即成为炎黄子孙抵御外侮入侵的历史见证。可惜,在“文革”期间,此墓遭到破坏,墓碑被推倒,花墙被拆毁,坟头险些被铲平。 1993年,由密云县政协倡议并牵头与县政府共同操办,对公墓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地修复,同时又新建一座“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和碑亭。碑亭内竖立一尊长2.7米、高1.5米、厚0.3米的黑色理石镌刻的卧碑,卧碑的正面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亲笔题写的“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12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卧碑的碑文背面详细地记述着长城抗战古北口的战役的全部经过。 |
司马台长城客栈 | 司马台长城客栈为世界文化遗产。 司马台长城客栈地处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境内,它西临卧虎山,蟠龙山长城,东邻享誉国内的雾灵山主峰;位于被誉为“中国长城之最”的司马台长城脚下,集吃、住、娱、购于一身,是司马台长城景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山庄由此得名。 司马台长城客栈的建筑风格属传统的中国北方民宅是四合院,古朴典雅的山庄建筑在古老灿烂的长城历史文化的衬托下更显别致,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诉说中国古代的文明与辉煌的文化,同时也给游人增添了浓厚而神奇的气息。 司马台村 司马台村 如今在司马台村司马台景区检票处,游客只需将印有条形码的景区明信片门票在检票设备前轻刷一下,系统就会自动放行。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该景区推出了北京市首个“智能化邮资明信片门票售检系统”,游览后,游客还可将已含有邮资的明信片门票寄给亲朋好友或收藏。 司马台村位于古北口镇东部,司马台长城脚下,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全村共有390户,1116口…… 详细++ |
地区 | 景点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