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盐池附近,总面积10471公顷,核心区面积29.9公顷。已建成的有恐龙科普馆、恐龙化石埋藏馆、矿物晶体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等。公园于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09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集遗址保护、科普教育、旅游参观为一体的综合展馆。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和花岗岩石林景观,结合独一无二的恐龙景观文化资源,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边境贸易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口岸特色浓郁、城市景观优美、极具旅游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和地域上的组合特点,将公园划分为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遗迹景区、二连浩特口岸文化景区和宝德尔花岗岩石林景区。另外,在公园周边还规划了一系列地质遗迹科学考察点,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43.2平方千米。 二连浩特地区目前共发现恐龙化石二十余种,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改变了国际科学界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传统理论,成为中国古生物界对于鸟类起源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2007年底,《时代》周刊将二连巨盗龙的发现评选为2007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旅游路线 目前二连还没有直航飞机,飞机场正在拟建中。到达二连浩特的途径只有乘火车和乘汽车或自驾车走公路到达二连。 包头、呼和浩特、集宁的游客可以乘呼和浩特至二连浩特的火车到达二连浩特,也可以乘汽车通过呼市——二连、集宁——二连的国道到达二连。 北京的游客可以直接乘坐北京——二连或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联运火车到二连。 西部地区如银川、兰州、西安、成都的游客可乘当地始发的火车到在呼和浩特后,再换乘火车或汽车到达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旅游路线的起点都是由二连开始,所以游客们需集中到二连浩特市住宿,然后开始旅游活动。 游客们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和爱好选择旅游路线,可选择一天游、二天游或三天游旅游,旅行社尽最大努力让游客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最多的内容,不虚此行(各景点活动内容请参看地质公园景区介绍)。 一、一日游路线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1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哺乳动物产地——午餐在恐龙化石产地——返回。 2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二连盐池——哺乳动物产地——午餐在二连盐池——返回。 3 二连浩特——国门——界碑——蒙古扎门乌德市——午餐在市内——返回。 4 二连浩特——市效蒙古风情游(骑马、骑骆驼、参观骑马射箭、品尝蒙古风味的奶食品和烤全羊、手扒肉等,活动时间较长)——返回。 5 二连浩特——市效蒙古风情游(骑马、骆驼、品尝蒙古民族美味佳肴,时间较短)——榆树沟(百年古榆)——返回。 6 二连浩特市内游——参观恐龙博物馆——中心大街——联检大楼——火车站——集贸大厦——外贸交易大市场购物——午餐在市内。 7 二连浩特——登敖包看日出——榆树沟——市效风情游(就餐)——返回(各景点时间较短)。 8 二连浩特——查干敖包庙(进庙看神、拜佛、随喜功德求菩萨保佑)——恐龙化石产地——午餐在查干敖包庙——返回。 9 二连浩特——榆树沟(看百年古榆、苍翠茂盛的榆树、在榆树中穿行休闲、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无限乐趣)——野餐——返回(注意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不要乱丢东西,垃圾要带走)。 10 自驾车一日游 二连浩特——查干敖包庙——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岩画——洪格尔岩画群——返回(自带相机画具在此开展摄影留念、素描、写生等,午餐自定)。 以上旅游路线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体力爱好,选择任意一条为一日游,可以选择两条路线为二日游,也可以选择多条路线为多日游,机动灵活。 二、两日游 两日游主要是指当天不能返回二连浩特市,需要在外面住宿过夜的旅游活动。 1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哺乳动物化石产地——查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干敖包庙(住宿)——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岩画——洪格尔岩画群——返回(可以逆行旅行)。 2 二连浩特——郊区蒙古风情游(骑马、骑骆驼、看射箭经赛、晚上看篝火晚会)——住宿蒙古包——登敖包看日出——榆树沟(看百年古榆、榆树林、野餐)——返回(可以逆行)。 两日游返回二连浩特市以后,还可以继续选择一日游路线一条或多条变两日游为三日游或多日游,视游客具体情况而定,给游客最大的自由和活动空间,让游客们怀着希望和期盼而来,带着丰收的成果和愉快的心情而回。 |
二连浩特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示范区 | 二连浩特创建的品牌景区名称为:二连浩特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示范区。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示范区被列入国家旅游局2015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它包括6个组成部分:现有的国门景区、恐龙地质公园、伊林驿站博物馆,规划建设中的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边民互市贸易区、二连浩特城市客厅。 旅游区总面积92.5平方公里,空间上分为北、东、南三片。其中,北部片区22平方公里,包括国门景区、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边民互市贸易区,位于北部边境,连为一片,北抵中蒙国界并有9平方公里跨越国界属于蒙古国领土,南部衔接城市建成区,西抵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西边界,东抵国门景区东边界;东部片区70平方公里,包括恐龙地质公园、伊林驿站博物馆,该片区东至二连浩特市界,包括伊林驿站遗址,西、北、南至恐龙地质公园边界;南部片区0.5平方公里,为二连浩特城市客厅。 跨境旅游的特殊魅力与实际载体是旅游区的核心资源。跨境旅游是比边境旅游更有吸引力的旅游特色,各国游客在跨国境的旅游空间中自由行动、交往、游乐,是当前我国没有的特有旅游体验,资源特殊性很强。二连浩特市是中蒙两国边境经贸合作最重要的区域,规划建设中的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中蒙两国各9平方公里,合作区内封闭管理,人员可以在区内跨国境线自由流动,这将是旅游区核心资源的特殊载体。 为把二连浩特城区整体创建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创建为中蒙跨境合作旅游示范区,我们始终不懈努力,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通古尔恐龙墓地 | 通古尔恐龙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通古尔恐龙墓地位于二连浩特东北9公里处,是一处看起来颇为荒凉的地方,蒿草遍地,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恐龙化石产地。现在此地建有恐龙博物馆。早在7000多万年以前的中生代,这里曾是地球上最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王国。从恐龙之乡出土的这些较完整的各类恐龙骨骼化石,包括恐龙蛋化石和鳄鱼化石等,为人们了解这种早已灭绝的动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在苏尼特右旗出土了亚洲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身长21米,高6米,被定名为查干淖尔龙。据分析,距今7000万年前,通古尔曾树木葱郁、湖泊广布,是一个爬行动物的王国。随着地球的剧烈变迁,山崩地裂,天翻地覆,在这里生存了一两千万年的恐龙和许多爬行动物灭绝了,这里便成了世界著名的动物化石宝库,通称为“通古尔”高地、“恐龙墓地”。 早在十九世纪初叶,通古尔就吸引不少国家的考察队和探险队。据专家介绍,内蒙古是马的故乡,在距今1000多万年前,通古尔盆地就已生活着马的始祖三趾马了。迄今为止,在通古尔一带已发现的恐龙化石有亚洲似鸟龙、欧洲式阿莱龙、姜氏巴克龙、蒙古满洲龙等。从1959年开始,中国的地质、考古、古生物学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较完整的鸭嘴龙类“巴克龙”骨架以及小型食肉恐龙化石。最近几年又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化石标本,堪称世界罕见的珍品。近年来在苏尼特右旗境内的查干淖尔碱矿附近挖掘出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是目前亚洲最大、最为完整的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这具恐龙化石属晰脚类,是恐龙家族中最大的一种,身长21米,高6米,体重近百吨,现已定名为“查干淖尔恐龙”。 通古尔是我国闻名于世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之一,它是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第三中亚考察团1928年发现的,1930年他们在这一地区做了大规模的发掘。 通古尔(Tung-gur)并不是一个正规的地理名称,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方位,它是(L,E,spock)1929年根据当地两个井名提出的,我们对通古尔查访核对,发现这一地区有南北两口井,分别叫古林呼都格和冬呼仁呼都格。 现通古尔的含义是泛指整个通古尔地层分布区域,一个西北部高出于周围地面的一个平台,向东和向南该平台逐渐和周围地表融合,通古尔组地层不再出露,仅在其东、南角,因有一盐湖形成陡壁再现通古尔组地层,平台的西北部高出周围地表40余米,形成陡壁出露很好,这也是化石最集中的地区。 通古尔组的底部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在本地区没有出露,唯一有下伏地层的是赛汉高毕苏木东北25公里处。含有(Lophiomeryx)化石的渐新世地层,但亦未见它与通古尔组的直接接触,通古尔在曼德琳出露最好,通古尔组为一套湖泊相沉积为主的砂泥岩(未见底),顶部遭剥蚀常为后期的砂砾岩层所覆盖。根据以往的研究,通古尔动物群共包括27种,其中以铲齿象最多,也最为著名。由于化石门类较多,地层层序简单,时代清楚,通古尔动物群很快被国际上确认为东亚中新世纪晚期的一个典型代表动物群。1959年,中苏古生物考察团曾试图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和研究(敖尔森查布),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当时大部分标本化石在"文革"中也失散了,敖尔森查布的考察仅为通古尔增加了两个新种类。 现通古尔动物群化石标本,几乎全部收藏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个层型地点在我国,然而所收藏的通古尔动物群化石标本却极少,这是十分遗憾的。 198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锡盟文物保护管理站联合组成了内蒙古通古尔考察队,以中年知识分子著名教授邱占祥为队长(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一九五九年中苏考察团成员)对达布哈尔、准乌古尔南、敖尔森查布、曼德琳查巴、墨尔根、呼尔郭拉金三角架西北约2公里及郭尔呼拉金敖日格勒进行了发掘考察。 此次收获最大的是小哺乳动物化石,美国第三中亚考察团和中苏古生物考察团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哺乳动物的采集上,小哺乳动物化石收获甚少。只发现六种而且材料不多。我们通过应用筛选法采集了近3吨砂样,发现了大量的牙齿,计近2千件标本,将原有的六种又增加了22个新种类,其中最少有3种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
二连浩特恐龙博物馆 | 二连浩特市是内蒙古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恐龙化石产地。早在七千万年前,二连盐池一带遍布湖泊沼泽,气候湿热,密林丛生,是恐龙生息繁衍的乐园。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俄国奥勃鲁契夫院士开始,100年中,先后有俄、美、加等国和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在这里进行过6次大型考察和挖掘,已陆续发现盘足龙、欧氏阿菜龙、鸭嘴龙、似鸟龙、甲龙、角龙化石十余种以上,大量较完整的各类恐龙骨骼化石出土,其中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创我国最早记录。 地处内蒙古北部的二连盆地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被古生物学家称为“恐龙墓地”。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因此科研价值极高。一九九八年内蒙古在这里建立了二连盆地--查干诺尔恐龙化石自然保护区。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陈列有古生代海洋动物化石;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两具白垩纪恐龙装架栩栩如生,至今已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不少人留下了“恐龙之乡,名不虚传”的赞叹。 最近一段时期,恐龙化石重大发现的新闻接连从这个盆地传出。2000年8月,内蒙古博物馆的专家发现了大面积的恐龙骨骼化石埋藏层,被世界著名恐龙专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董枝明称为“在古生物化石发掘史上也堪称难得一遇”。后中国的古生物学家又向外界宣布,二连盆地发现镰刀龙类恐龙的一个新化石,专家给命名为“内蒙古龙”。 发现这些恐龙化石的专家们兴奋地认为,二连盆地恐龙化石区在世纪之交发现丰富的恐龙化石,对于提高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内蒙古的知名度,以及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建议,在科学发掘、研究和保护的前提下,应尽快筹建一座遗址博物馆,并借此推动自治区旅游业和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据自治区政府传出的信息,二连盆地恐龙遗址博物馆工程目前已逐步开始启动。 有关信息说,这座大规模的恐龙遗址博物馆的馆址,被初步论证选在发现大面积恐龙骨骼化石埋藏层的中心区域,这里位于内蒙古的边境口岸二连浩特市东北八公里、海拔九百余米的地势开阔区。 |
生命之源 | “生命之源”城市标志建筑矗立在市新华街与前进路交汇处街心路口,它以新颖别致的风格向世人展示口岸城市的建筑形象。 中央三根粗大的柱子最高19米,呈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排列,每根柱子直径70厘米,相互距离4米。从远处看,竖立在花坛中央的三根柱子高低有序,色泽有别,给人一种造型别致、气势恢宏、构图简洁的感觉。 柱子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代表我市在不同时期分别建成的输水管线。其中,红色的柱子代表1982年铺设建成直径300毫米预应力水泥管道;蓝色的柱子代表1993年11月18日建成直径为400毫米的球墨铸铁水管;另一根银灰色的柱子代表2002年6月建成直径400毫米的PVC输水管。第二层意思代表三根柱子象征中蒙俄三元文化交融。 从正南方看,呈巨形阿拉伯数字“56”形状的不锈钢将三根柱子紧紧环绕,它象征我市1956年建市;同时标志着我市城市供水是从56公里的齐哈日格图引入。 该标志被命名为“生命之源”,其目的是唤起全市人民树立强烈的节水观念,携手共建节水型城市。 |
“伊林”驿站 | “伊林”驿站为二连浩特文物保护单位。 二连盐池西北岸边有一处占地约1600平方米的建筑遗址。该遗址便是张家口—乌兰巴托途经二连盐池的“伊林”驿站。该驿站初设于清朝“嘉庆”25年(公元1820年),蒙语名曰“伊林”驿,汉语为:“纪元、初始”之意。到清朝“光绪”15年(1899年)架通“张—库”电话线,该处设立电报局,为通往欧洲的电报放大信号。这时用汉语书写的“伊林”驿站已变成“二连”驿站。 1918年,由于大成张库汽车公司开通了张库大道,这里又设了“滂北”打尖站,蒙语名曰“哀饮大北数”,汉语意为:有盐的驿站欢迎、欢送远道的人们。1943年日军占领该地,驿站废弃。目前“伊林”驿站遗址已列入市重点文物单位。 |
恐龙遗址 | 恐龙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二连地区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及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素有“恐龙之乡”的美誉。恐龙遗址位于距市中心9公里的二连盐池一带,早在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这里湖泊密布,气候湿热,密林丛生,是恐龙生息繁衍的乐园。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100年中,先后有俄、美、加等近十个国家和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在这里进行过七次大型考察和挖掘。陆续发现盘足龙、欧氏阿莱龙、鸭嘴龙、似鸟龙等十余种恐龙化石,出土了大量较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其中,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创我国最早记录。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新联检楼 | 二连市公路口岸新联检楼位于前进路最北端,占地面积34.3万平方米。最大货运吞吐量为240万吨/年,客运量300万人次/年。有联检楼、海关特检区货检大楼、货运报关楼、边检营房以及相配套的口岸监管等设施。新联检区设有四进四出八个通道,北出口与蒙古国边境相接,南出口经市区与208国道相连。该区集通关查验,仓储运输,生活服务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报关报检和税费征缴工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扎门乌德 | 扎门乌德口岸是蒙古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与二连市隔界相望,两市区相距9公里。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平方公里,人口约8500人,主要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市区内居民主要从事商贸和服务业。市内主要景点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车站大楼、欧式风格的站前广场、苏和巴托纪念碑、政府办公楼、小木楼、蒙古包群、百货商店等。距市区3公里处有一度假村,在此可骑马、狩猎、观看篝火晚会,可充分领略到蒙古民俗和歌舞文化等异国风情。蒙古国正在建设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该区属蒙古国境内关外形式运行的单独保税区,计划建设商贸区、加工区、娱乐-区、国际机场。外商进入将享受免征关税等优惠政策,外国公民可凭护照免签证或持本国身份证自由出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玉龙栈 | 二连浩特市虽然座落在自古人迹罕至的大戈壁滩上,但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遗迹,既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玉龙栈。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的汉唐丝绸之路和以大都(今北京)为起点的元朝草原丝绸之路。元朝草原丝绸之路又分二道,南道从大都开始经上都(今蓝旗)、丰州(今呼和浩特)、居延(今额济纳)、哈密,西接波斯道之后,通往地中海沿岸各国,马可波罗正是沿着此道来到元朝的,北道从大都开始经上都、哈喇合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阿尔泰,西接钦察道之后,通往欧洲各国,法国人鲁卜鲁克等西方使节正是沿着这条路来到蒙古帝国的首都间,今二连盐池北岸设立玉龙栈。此驿站在清朝时期又成为通往草原茶丝道上的重要站点,并称为“伊林”驿站。清朝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廷架设的通往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电话线经过此驿站,并在此驿站又设电报局。1918年旅蒙商创办汽车公司,开通张库大道,又在此驿站设“滂北”打尖站。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驿站遗址,今天仍然依稀可见,显得特别珍贵,成为二连浩特市因路兴盛的历史佐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恐龙化石 | 二连浩特市是我国及亚州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加拿大、美国、比利时、苏联等中外科学家多次来二连浩特市进行科考和挖掘,发现了鸭嘴龙、似鸟龙、霸王龙、甲龙、蜥脚龙等门类繁多的恐龙化石,形成“二连恐龙动物群”,由此赢得了“恐龙故乡”的美誉。目前,是我国及亚洲晚白垩纪动物群代表,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2000年8月至10月间,中国与比利时联合恐龙考察团在二连盐池发掘出了200平方米以上的恐龙化石埋藏区,在这个埋藏区内有30厘米厚的化石埋藏层,化石为层层相互叠压,错综复杂,场面壮观,观赏突出,面积之大,化石之多是近百年少有的科学发现。二连浩特市十分重视恐龙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不仅保护市郊的恐龙墓地,而且在市内于1989年建成252平方米的恐龙博物馆后,又于2002年9月28日新建成一处2000平方米的国内第二家、区内独一家恐龙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化石和珍贵照片。 恐龙是许多大大小小种类不同的一大群早已灭绝的古脊椎动物。据考证,最早的恐龙生活在大约2亿2000万年以前,最后一批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以前。他们在地球上大约生息繁衍了1亿5000万年。恐龙是陆生动物优势物种,无论体形还是主宰地球的时间跨度,恐龙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陆生动物。他们有直立的四肢、灵敏的头脑,并遍布于世界各个角落。200年来科学界认出了至少800多种恐龙,最近的评估说明,还有三倍数量的恐龙尚未发掘出来。 恐龙与现存的蛇、鳄、蜥蜴等同属于一个大类,在动物分类上都属于爬行动物。“恐龙”这一名称最早是由英国的古生物学家欧文于1842年创建的。欧文在创建这一名称时,主要想概括当时已被发现的一些个体巨大,样子有点可怕的像蜥蜴一样的古代爬行动物,他把它们叫做“恐怖的蜥蜴”。我国的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把它译为“恐龙”,是因为我国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为鳞虫之长,把希腊文“蜥蜴”(Sauria)译为“龙”是泛指古代的恐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二连盐池 | 在距二连浩特市东北8公里处有一片盐湖,这就是“额仁达布散淖尔”,现译为“二连盐池。”大约在六七千万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恐龙出没在这个绿色的大千世界中。后来,恐龙以及其它爬行动物都在地壳运动中葬入地下。浩瀚的水面由于气候干燥而逐渐蒸发,形成了今天的二连盐池。 二连盐池是陆盐湖,现湖长4公里,宽3公里。1984年建立二连盐厂,当时的盐储量约733万吨,水储量约171亿吨,由于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当时原盐年产量达3000余吨。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多风少雨蒸发量大,二连盐池成了典型的沙下盐湖,现年产量达1000余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二连国门 | 介 绍 二连国门被誉为中国的北大门。国门矗立于中蒙边境,为桔黄色多层砖混结构,距国境线106.5米,门楣上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塔楼中空,可拾级而上。楼顶雅致敞亮,并环以围栏。凭栏远眺,向北可见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蒙古国边城扎门乌德市、政府办公大楼、民居及蒙古包群等异国风光;东西远眺,有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令人心旷神怡;向南俯瞰,一睹北疆明珠——二连浩特之风采。国门下的中蒙列车轨道,是连接今蒙古乌兰巴托、俄罗斯莫斯科和中国北京的陆路交通大动脉,被誉为“欧亚大陆桥”。 矗立在中蒙边境,二连——扎门乌德口岸的815、816号界碑是中国边界站点惟一的一处双号双立界碑,它距二连浩特市和蒙古国的扎门乌德市均为4.5公里。中蒙两国边境线上长达40年之久的357号界碑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光荣退役(此界碑现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天,815(1)、815(2)、816(1)、816(2)号四块界碑分别矗立在两条铁道的两侧,在大理石的碑身上,两面分别嵌有两国镀金国徽,气派非凡。游人可在这庄严神圣的界碑前留影纪念。 扎门乌德口岸是蒙古国对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距二连浩特市不足5公里。扎门乌德市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人口1万人左右,市区内的居民主要从事商贸和服务业。扎门乌德市内不仅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车站大楼,还有欧式风格的站前广场,以及蒙古国的民族英雄——苏和巴托的纪念碑。另外,宏伟的政府办公楼、小巧玲珑的木制楼、还有蒙古包群等都值得一游。距市区3公里处有一个度假村,游人可以在此骑马、狩猎、观看篝火晚会及风情表演,充分领略蒙古民俗风情和异国风情的歌舞文化。 内蒙古锡林郭勒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东山墓地 | 东山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东山墓地位于锡林浩特市东部14公里处,1993年发现距今约七百年左右的辽墓地。出土了三十多件文物,出土文物中有白鹤图纹铜镜、铁锁、水晶顶链等贵重随葬品。这些辽墓群大约占地两亩,据估计是辽中晚期所葬。辽墓的发掘对研究辽文化及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内蒙古锡林郭勒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御马苑旅游区 | 御马苑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蒙古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始建于1996年,AAAA景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占地近2万亩,草场覆盖率100%,是清朝古御马场的所地,纯正的内蒙古草原风情,有京津冀的后花园之称。景区可容纳800人用餐,500人住宿。距离北京320公里,全程高速,交通便利,行车4小时即到。锡林郭勒盟也被称为:中国马都、吉祥草原,是天然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 内蒙古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坚持软件、硬件设施建设齐头并进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5A级旅游区。并按照:人本理念强、文化底厚、服务功能全、旅游环境优、旅游经济活的工作思路发展。2008年以来成功举办3届全国马术大赛,并在2013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马术大赛中,御马苑马术表演队不负众望,大放异彩,分别创造了30秒跃马次数最多和30秒飞马捡哈达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多年来成功接待过多家学校夏令营和企业单位的拓展、拉练等活动。 御马苑旅游区住宿现有:御马苑酒店2-4人标准间208个床位、双标水泥蒙古包20个、豪华战车蒙古包12个、3人公卫普通毡包40个。并配备有:御马苑酒店多功能餐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10-30人特色用餐蒙古包15个、专业赛马场、专业篝火场、卡丁车场、射箭场、御马苑马文化博物馆、御马苑汗血宝马展区(现有32匹和现代化养驯马设备)、人工湖、敖包山等设施,并配有:专业马术演出、蒙古族乌兰牧骑歌舞演出、祭敖包等蒙古族民族文化特色活动。 御马苑旅游区所在地太仆寺旗暑期气温平均在15-25度,空气清新,干燥凉爽,是天然氧吧和避暑佳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白云、璀璨的星空、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让您感到心旷神怡的佳境。御马苑配有大型有机蔬菜产业基地,保证餐饮原料的绿色健康、 备注:6-8月份为当地旅游旺季,房源紧张,接受电话预定,提前预定有折扣。 市场部经理:周建伟 全国服务热线:13241707088 QQ:951801018(空间有照片) 微信:zjw88666 网址:www.yumayuan.net 邮箱:ymy1188@163.com 地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207国道旁御马苑旅游区 北京自驾路线:京藏高速(原八达岭高速)→转京张高速(张家口方向)→142公里处转丹拉高速→182公里处转张石高速→直行(内蒙古方向)→三号地收费站(蒙冀分界)→直行贡宝拉格出口出(有御马苑牌子)→右转到头→左转上207国道→左转200米路右侧→御马苑旅游区。 御马苑旅游区配备有: 一、住宿餐饮服务: 1、住宿:御马苑酒店2-4人标准间(独立卫浴);战车蒙古包(豪华双标、独立卫浴);水泥蒙古包(双标独卫);普通3人毡包(公卫)。 2、餐饮:多功能御马苑酒店大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特色蒙古包包间15个(可容纳10-50人不等)。 ①、早餐: ▲可提供普通早餐(凉菜、咸菜、包子、点心、草原饼、馒头、果条、稀粥、奶茶、鸡蛋等); ▲特色蒙古早餐(手把肉、奶食品系列、蒙古包子、蒙古面等)。 ②正餐:(餐厅所用食材基本上产至御马苑有机蔬菜基地) ▲普通家常餐;各种家常菜 ▲蒙古特色餐(手把肉餐、特色烤全羊、烤羊腿、烤羊排、烤羊肉、下水拼盘、奶食品等)。 ▲莜面餐:多种莜面菜品 ▲特色蒙古涮羊肉:纯正的内蒙古草原有机羊肉 二、娱乐设施服务: 1、蒙古礼仪接待:蒙古族马队迎接;下马酒;敬献哈达等。 2、专业赛马场:曾举办多次中国御马文化节,既中国马术绕桶赛。并每天有小型那达慕演出,即马术表演。也可供客人骑马、骑小矮马、骑骆驼等。 3、专业篝火场:大型草原之夜篝火晚会,并邀请当地乌兰牧骑蒙古族演员为大家献上传统蒙古族歌舞演出,马头琴独奏等。晚会期间还会穿插教客人学跳草原安代舞、草原迪斯科等互动活动。 4、射箭场:专业场地。 5、综合娱乐场:可骑草原摩托、开卡丁车、滑翔机、激光打飞碟、羊拉观光车、马拉观光车、观光自行车等。 6、敖包山:清朝古御马场所在地,多部影视作品外景草场地。可带客人体验蒙古族祭祀。 7、驯养马场:现代化的马舍、专业驯马工具,多马种展示(汗血宝马、蒙古马、顿河马等)。 8、马文化博物馆:近千件文物,展示着马文化和蒙古文化的起源和传承发展的精髓。 9、人工湖:可休闲观光垂钓。 四:购物 景区内有大型蒙古特色产品展示平价超市,草原白酒、奶酒、风干牛羊肉、各种奶食品、牛羊皮制品、牛羊角制品、蒙古刀等。商品种类齐全,货真价实。 五:周边景点 御马苑旅游区周边配套景点:访问当地牧民、马拉盖庙、蹦蹦山万亩草库伦纪念碑等。 大周边临界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多伦县(黑汾河漂流、多伦渃尔汇宗寺、西沙湾等);锡林浩特市(平顶山、弘善达克沙地、贝子庙、柳兰沟、姑娘湖等)。周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怀来董存瑞纪念馆;张北苏蒙烈士陵园 1、玛拉盖庙:玛拉盖庙系原太仆寺旗左旗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竣工于雍正二年,清朝王室钦命“咸安寺”,当地蒙古族同胞称“玛拉盖庙”(即汉语帽子庙)。200多年来,该庙殿堂辉煌,佛经丰厚,清净典雅,四众云集,高僧辈出,闻名遐迩。实属中国古代北方名刹之一。然而20世纪中叶,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昔日名刹几经破坏,时至今日仅存残垣断壁。如今,在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精神指导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玛拉盖庙是蒙古族人民的人文古迹,是清帝国北伐扩边后安抚边境的标志性建筑,是藏传佛教章嘉二世-的遗址。修复玛拉盖庙是居住在贡宝拉格草原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太仆寺旗党委、政府决定,将昔日藏传佛教圣地玛拉盖庙重新修复,使其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2、崩崩山万亩草库伦:为保护草原生态,自治区实行了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工程,万亩草库仑就是我旗围封转移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在贡宝拉格苏木的每一个嘎查都圈出一万亩的草场,用网围栏围起来,不让牛羊等牲畜进入。这样的万亩草库仑在全苏木共有十几个,保护了大片草场植被,是我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之一。2001年7月,-总理视察我旗崩崩山万亩草库仑时,亲笔题词:“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六:当地旅游注意事项:: 1、因草原地区缺水,洗澡水有时只有早晚供应。因草原风大,电视信号有时较弱。 2、因为草原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因此草原的大多数酒店,房间都没有空调。 3、内蒙古属于内陆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故带些润唇膏及女士护肤品,多饮水,若怕水土不服可每天在水壶内装酒店白开水。 4、内蒙古海拔在1500米左右,阳光在6—9月直射较强故可带些防晒霜。(在5—9月温差比较大,可多带些衣物、羊毛衫为宜)。 5、内蒙古饮食以北方菜系为言主,口味相对较重,此外贵宾们会品尝到当地风味—手推扒羊肉,若吃不惯羊肉,也有其他餐,不必担心,会满足众多游客口味。 6、内蒙古自古以来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贵宾抵达,定会以酒相迎,但不会强迫一饮而进,不适饮酒 者一定要接过银碗,以表示礼貌. 7、若客人想要在大草原上骑马畅游,可带手套及旅游鞋。骑马漫游草原时,请不要站在马的后面和右 面,以免引起危险。因内蒙古人驯马时习惯站在马的左边,故马的左边是安全的:骑在马上千万不要 相互打闹(特别是不要在马上接电话),更不要随意抽打人和自己的马,以免受惊吓造成不测。如骑马到牧民家作客时,离蒙古包很远就要下马,以免惊动蓄群,进蒙古包时,要从左边进,不要踩门槛,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8、草原午餐时尽量不要喝酒,以免影响下午活动,特别是想骑马的客人。草原用餐时有献歌敬酒仪式 (中餐或晚餐),在敬酒之前要多吃饭菜,特别是菜和奶茶有合胃解酒的功能。 备注: 旅游旺季6月-8月份,房源紧张,接受电话预定,提前预定有折扣。 |
元上都遗址 | 元上都遗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处的金莲川草原上,因地处滦河北岸又有滦阳、滦京之称。 元上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夏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于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在中国北方草原上建立的都城,与元大都(今北京市)共同构成元朝两大首都,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被称为“世界的心脏”、“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曾与巴黎、罗马等大都市闻名于世。元王朝在1256年至1358年统治的百年间成为横跨欧亚的强大帝国,征服了四十国,拥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的。在其作为都城的时期,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元代创制的火铳(最早的火炮)等传播到欧洲;而西亚、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宗教、艺术、医药学也在同一时期传到了中国。 就是这样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都市,在1358年时被农末起义军所焚毁,之后又几经战乱,最终荒废成为“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尽管这座古城已被战火焚毁,但它的各方面的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它不仅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对于研究元朝历史及蒙元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族人民的宝贵遗产。它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仍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它是一个朝代的记忆载体,同时也记录了生活在金莲川草原上的察哈尔蒙古族的伟大的历史变容。 元上都遗址于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讨论并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