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 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左旗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查干敖包庙

查干敖包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查干敖包庙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查干敖包苏木西北部,地处中蒙边境以东20公里,距二连浩特市90公里,距满都拉图镇180公里,是苏尼特左旗13个庙殿遗址中比较完好的庙。此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赐“福佑寺”。地占面积约3718平方米,是典型的蒙藏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群。-庙群毁于文革时期,只有大片遗址。现存“福佑寺”殿和西廊厢房等建筑,恢复了正常宗教活动。与-庙一墙之隔的是我军边防军营。  查干敖包庙,原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著名古刹之一。此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距今已有290年历史。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赐“福佑寺”。因近锡林查干敖包(蒙语谓丘陵的白岗),俗称查干敖包庙。占地面积约3718平方米,是典型的蒙藏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群。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苏木西北部。距离满都拉图镇180公里,中蒙边境以东20公里。  大庙所处地区属沙漠性草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干燥、无霜期短、季节风多,西北风集中于冬春季,年降水偏低(年降水量180毫米左右),且集中于7-8月份,地下水资源缺乏。  查干敖包庙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乾隆四十年(1775)清延曾赐于该庙以蒙、藏、满、汉四种金字刻制的“福佑寺”匾额,但因地名之故,俗称查干敖包庙传沿至今。直到1957年为止,该庙历经五代格根(-)。第五代-查干葛根于1957年圆寂,曾担任过内蒙古佛教协会主席。  寺庙鼎盛时期建筑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数达1217名,主体建筑包括佛殿、庙仓、僧房及其它建筑近2000间,拥有牲畜1.7万多头(只)。庙上曾开办蒙文学校、蒙医诊所、铁木匠铺、毡业社、美工社、印刷社、皮革加工部、纺织部、砖瓦厂等事业。其影响波及内外蒙古,九世班禅曾于1932年6月22日(壬申年五月九日)下塌该庙小驻三天举办佛事活动,使查干敖包庙名声大振。  1937年日伪占领锡林浩特草原,查干敖包庙走向衰落,仅剩僧徒335名。  建国前曾是中蒙两地的佛教活动的要地,又是中国0早期发展革命活动地点之一。“文革”期间,查干敖包庙遭到了严重破坏,除“福佑寺”殿外,其余皆毁。1988年,旗委、政府根据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恢复了查干敖包庙的历史名誉,并对现有的西廊厢房的下层进行了维修,从此该庙恢复正常宗教活动。该庙在近、现代历史上不仅是大漠南北蒙古地区一座藏传佛教圣地,也是做为传播各种文化的学府而远近闻名。五世-扎木彦勒格希德扎木苏是著名爱国人士,他以特有的身份和胆略,曾掩护和救助我军政干部及伤病人员,动员大批-参加解放军,并支援大批物资和战马。  查干敖包庙在0期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的文物及文学作品被毁或被盗,80%以上的建筑被摧毁,仅剩下现在的西拉布仁主、辅三座殿。  苏尼特左旗从1988年开始对查干敖包庙西拉布仁的修复,并征集了部分流散文物,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1995年将查干敖包庙列入为旗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5年对主殿进行了维修,但由于资金缺乏的原因,没能够完全修复,2003年查干敖包庙-在旗政府的帮助下保护性地维修了两侧配殿。  该庙于199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苏尼特左旗人民政府指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查干敖包庙现有-10名,在春夏秋三个季度正常开展宗教活动。由于离边境城市二连浩特比较近(90公里),各地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玄石坡 立马峰

  玄石坡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昌图锡力苏木境内,在昌图锡力苏木乡公所西北方向约3.5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坡上。玄石坡,其实是刻在这里的一块石头上的三个字,旁边还有一块石头,上面刻了“立马峰”三个字。这两块石头旁边还有第三块石头,上面刻了1座香炉,4个马蹄印,还有一段铭文,铭文解释这组石刻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八年(1410)亲征漠北时命人刻的。   大型卧牛石,当地牧民称其为“塔木嘎园哈达”(汉意为“有印的石头”)。其中一块卧牛石的阳面上横刻有“玄石坡”三个楷体大字,每字约60厘米见方,深4厘米。石上有自然台阶。最末一级台阶上凿有10厘米深的香炉一鼎,为祭祀之用。玄石坡碑铭北面9米处,另有一块高1米左右的卧牛石,上刻“立马峰”三个同样大小的字。其背后的石崖上有四个直径17厘米的马蹄印,象征着最高军事统帅乘马伫立之处。在玄石坡东10米和西南6米处的卧牛石上,凿刻有楷书铭文,每字10厘米大小,铭文记载着“玄石坡”、“立马峰”这组铭刻的来由。  据史料记载,这组石刻是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10年(永乐八年)敕命所为。那时,因漠北胡人新罕本雅失里举兵攻打明朝。永乐七年,明朝大将军丘福率军10万北征,结果明军大败,丘福战死沙场。永乐八年,明成祖亲率大军从北京出发,二次北征,沿途节节取胜。为壮声势,明成祖每到一地都要祭祀天地、0,并立石碑铭记。上述两处古迹遗址,是明代皇帝朱棣北伐途中祭天所留遗迹。  玄石坡一带地势平缓,卧牛石遍布于辽阔的草原上,极为醒目、奇特。游人登石远眺时,怀古之情也便油然而生。  立马峰大石壁位于登山途中,由慈光阁前行约五华里的立马桥头,在桥头举首眺望对面立马峰,可见悬崖上一大峭壁,凌空而下,这峭壁就是立马峰大石壁。立马峰大石壁“两厢直削,下临无底”,但就在这大石壁上,竟然刻着“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个大字,堪称全山石刻之冠。石工们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刻下的这些大字,如今成了颂扬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一座“纪念碑”。    满都拉图镇  苏尼特左旗辖镇,旗府驻地。“满都拉图”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兴旺”。1945年为第二苏木,1962年更名贝勒庙苏木,1968年设满都拉图镇,1981年改为城关镇,1982年复现名。位于旗境中部,面积325.6平方公里,人口1.1万。呼(和浩特)锡(林浩特)、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公路过境。镇区分新、旧两区。辖巴彦宝拉格、舒盖图、巴彦孟克、赛罕、呼格吉勒图、达…… 详细++

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浑善达克沙地东西长约450千米,面积大约5.2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  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在沙地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集入小河。这些小河大部分流进了高格斯太河,也有的只流进水泡子里,还有的只是时令性河流。  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有人称它为“塞外江南”,也有人称它为“花园沙漠”。那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多,是候鸟的产卵繁育地,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  浑善达克沙地是许多越野车穿越爱好者喜欢的地方  目前沙地治理效果很好,东线穿越沙地已经比较少看见。当然,也和08年夏天雨水比较充足有关系。   

恩格尔河

  恩格尔河位于满镇东南130公里处,是我旗水草资源富集区,也是锡盟地区万亩以上四大灌区之一,灌区面积二万多亩。灌区内有天然淡水水面,湖内有各种天然鱼类生存,并有蚌、螺、虾等,水生植物茂盛,水鸭、水鸟成群,有天鹅等珍稀动物。现已开发为游泳、垂钓、划船、避暑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度假村。水面荡舟,体会渔家人的生活,或湖边垂钓,怡然自乐,炎热夏季可来此避暑。

宝德尔朝鲁石林

  宝德尔朝鲁岩画群  宝德尔朝鲁岩画座落在苏尼特左旗达来苏木新阿米都日嘎查,岩画分布在  32  平方公里的条带山脉中。主要以凿刻与线划两种手法制作,经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盖山林研究员岩画专家测定(  1994.8  )以突厥蒙、元中世纪及近现代作品,青铜时代作品极少,但也不能排除在外。虽典型作品在这里不明显,但还是存在的,在制作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数量上主要发现一些动物的岩画及一些符号,特别是近现代作品居多,方字真言便占三分之一以上,宝德尔岩画在制作水平上要比呼和朝鲁、巴兰图等有进一步  的提高,但其数量让人很失望,在近  32  平方公里的玄武岩上,分布不到百幅岩画作品,但最让人高兴的是发现  10  余座石板墓,从墓的排列及堆积物来看属于典型的石板墓,根据考古工作者初步鉴定为突厥时代,也为这里增添了光彩。  总之,宝德尔朝鲁岩画的发现,为我旗岩画事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虽然篇幅较少,但也有惊喜,我们认为宝德尔朝鲁岩画和洪格尔岩画不属一个时代,但它的分布范围如此之大也是难得的杰作,相信宝德尔朝鲁的历史考证将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变化提供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  宝德尔朝鲁天然石雕群  位于达来苏木境内,占地  32  平方公里,是一亿二千万年前海底抬升的产物。风景区怪石林立,造型奇特,象哲人深思、如新阿米都日嘎查雄鹰栖息、似群龟蠕动、似骏马奔腾  ......  那景象尤如海市蜃楼在这里展现,被誉为“北国石林”,距旗政府所在地东北  175  公里  ,二连市  198  公里  。宝得尔朝鲁天然石雕群东西  8  公里  ,南北  4  公里  ,由无数的岩石雕刻群组成,其典型特征是一根根一座座石柱拔地而起,这些石林在地表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一块块状如饼子的石头堆积而成,时大时小有的雄伟给人一种险峻挺拔之感,有的俏丽给人一种婀娜多资之感,每根石柱间隔  5  —  7  米  ,使人不得不折服大自然亿万年造化的尤如鬼斧神工凿刻出的北国石林。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用发现的许多贝壳和海螺化石证实,如今的石林,竟是一亿二千万年前的海底世界,这里风光奇特,绚丽多资,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天然的石林造型奇特,景-人,尤如出自高明的能工巧匠之手,置身于其中你不禁会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宝德尔朝鲁天然石雕群除石头的雄伟壮观、千资百态、神奇俏丽外草原景色亦十分迷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在这里可以看到成群的黄羊在草原上奔跑。更为吸引人的是在这里发现的古人留下的线条简洁明了形态各异的各种岩画及文字,证明了早在很早的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该区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岩画的周围有六个泉眼,有一条孱孱不息的小溪,到冬天雾气迷漫仍然流水,十分奇特。   

盘羊自然保护区

  位于苏尼特左旗达日罕乌拉、达来、查干敖包三苏木交界处。保护区总面积为  504  平方公里,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以保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盘羊(目前生活在这一带的仅余  40  余只)为主,同时保护生活在保护区内的其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鸢(别名老鹰、鹞鹰)、黄羊等珍稀动物。本保护区地貌以山地、丘陵、沙地、高平原为主。居住着  500  多个牧民,经济结构以牧为主,有牲畜3万多头(只)。   

恩格尔河度假村

  位于满镇东南130公里处,是我旗水草资源富集区,也是锡盟地区万亩以上四大灌区之一,灌区面积2万多亩。灌区内有天然淡水水面,湖内有各种天然鱼类生存,并有蚌、螺、虾等,水生植物茂盛,水鸭、水鸟成群,有天鹅等珍惜动物。现已开发为游泳、垂钓、划船、避暑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度假村。水面荡舟,体会渔家人的生活,或湖边垂钓,浩然自乐,是炎热夏季避暑与旅游的乐园。

通古尔生物化石产地

  通古尔是我国闻名于世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之一,它是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第三中亚考察团  1928  年发现的,  1930  年他们在这一地区做了大规模的发掘。  通古尔(  Tung-gur  )并不是一个正规的地理名称,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方位,它是(  L  ,  E  ,  spock  )  1929  年根据当地两个井名提出的,我们对通古尔查访核对,发现这一地区有南北两口井,分别叫古林呼都格和冬呼仁呼都格。  现通古尔的含义是泛指整个通古尔地层分布区域,一个西北部高出于周围地面的一个平台,向东和向南该平台逐渐和周围地表融合,通古尔组地层不再出露,仅在其东、南角,因有一盐湖形成陡壁再现通古尔组地层,平台的西北部高出周围地表  40  余米,形成陡壁出露很好,这也是化石最集中的地区。  通古尔组的底部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在本地区没有出露,唯一有下伏地层的是赛汉高毕苏木东北  25  公里处。含有  (Lophiomeryx)  化石的渐新世地层,但亦未见它与通古尔组的直接接触,通古尔在曼德琳出露最好,通古尔组为一套湖泊相沉积为主的砂泥岩(未见底),顶部遭剥蚀常为后期的砂砾岩层所覆盖。根据以往的研究,通古尔动物群共包括  27  种,其中以铲齿象最多,也最为著名。由于化石门类较多,地层层序简单,时代清楚,通古尔动物群很快被国际上确认为东亚中新世纪晚期的一个典型代表动物群。  1959  年,中苏古生物考察团曾试图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和研究(敖尔森查布),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当时大部分标本化石在  "  文革  "  中也失散了,敖尔森查布的考察仅为通古尔增加了两个新种类。  现通古尔动物群化石标本,几乎全部收藏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个层型地点在我国,然而所收藏的通古尔动物群化石标本却极少,这是十分遗憾的。  1986  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锡盟文物保护管理站联合组成了内蒙古通古尔考察队,以中年知识分子著名教授邱占祥为队长(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一九五九年中苏考察团成员)对达布哈尔、准乌古尔南、敖尔森查布、曼德琳查巴、墨尔根、呼尔郭拉金三角架西北约  2  公里及郭尔呼拉金敖日格勒进行了发掘考察。  此次收获最大的是小哺乳动物化石,美国第三中亚考察团和中苏古生物考察团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哺乳动物的采集上,小哺乳动物化石收获甚少。只发现六种而且材料不多。我们通过应用筛选法采集了近3吨砂样,发现了大量的牙齿,计近  2  千件标本,将原有的六种又增加了  22  个新种类,其中最少有3种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石器遗迹

  贝力克河是满都拉图镇和贝勒镇中间流淌过的小河。近年来,自然和生态原因,河水干枯。沿着贝力克河两岸发现了古代瓦片、硅石片、石锄、石摇篮、石碗、刮削器、石锤、石磨棒、石转盘等。石器有白、蓝、绿、紫、粉、黑等丰富的颜色。石器是  5  —  8  千年前的遗址。  图布新胡都嘎新石器遗迹在德力格尔罕苏木境内。发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地形是随着阳面山势的盆地,建筑呈  S  形。所发现的石器中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臼、刮削器、石片等。从形状、技艺看,是新石器时代遗迹。  此外,恩格尔河沿岸,巴彦宝力格苏木境内还发现了很多新石器时代石器和细石器。苏尼特地区多处还继续发现着这样的石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边墙遗址

边墙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当地人称“成吉思汗墙”,又称“金界壕”。是东西横跨在苏尼特左旗的古长城遗迹,全长  100  平方米  。这里的长城遗迹宽  3  米  ,残高  2  米  多,用碎石和土混筑而成。这条长城为金代明昌五年(  1194  年)坡路霍建造的基础上增筑,承安三年(  1198  年)开始使用。墙体侧面挖建沟渠和利用较高地处戍守遗址。长城遗址在冲胡日格音胡都嘎、德木其、乌兰尚都哈希亚图右侧,希日浩来、甘珠尔查干楚路图一带较清楚。哈拉扎盖音哈希亚国科往西,沿着墙体建造较大院落的遗址非常明显。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石头人

  石头人是空厥文化的遗址,这样的石头有  6  个。西侧丘陵上的圆形墓葬中并排着  3  个石头人,在  1  米  平面石板上雕刻的。  3  个石头人的模样是一男、一女和一个孩子。(在“文革”中被受损)巴彦都拉苏木境内的石头人是用花岗石精雕而成;德力格尔罕苏木和白日乌拉苏木交接处石头人与上述石头人很相近;位于德力格尔罕苏木的较突出男性生殖器的石头人在文革中被毁掉;哈日亚图的石头佛像,雕刻精细优美,在文革中头部被打掉。石头人的特点是雕刻细致,形象雄壮而朴实。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转生洞

  转生洞—森吉图峰表示古人崇尚繁衍声息,崇拜女性生殖器官—子宫的遗迹。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说,有驱逐祸害,永世长存或生子繁殖的象征意义。苏尼特地区有  6  座。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洪格尔岩画群

  介 绍 位于苏尼特左旗境内,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珍贵史料。 据专家分析,这600多幅古岩画,都是远古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绘,他们在日常的放牧、狩猎等单调的过程中,在石块上记录下一个个生活的场面,虽然线条简单,构图粗陋,但其形象生动,别具特色,在世界岩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御马苑旅游区

御马苑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蒙古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始建于1996年,AAAA景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占地近2万亩,草场覆盖率100%,是清朝古御马场的所地,纯正的内蒙古草原风情,有京津冀的后花园之称。景区可容纳800人用餐,500人住宿。距离北京320公里,全程高速,交通便利,行车4小时即到。锡林郭勒盟也被称为:中国马都、吉祥草原,是天然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  内蒙古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坚持软件、硬件设施建设齐头并进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5A级旅游区。并按照:人本理念强、文化底厚、服务功能全、旅游环境优、旅游经济活的工作思路发展。2008年以来成功举办3届全国马术大赛,并在2013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马术大赛中,御马苑马术表演队不负众望,大放异彩,分别创造了30秒跃马次数最多和30秒飞马捡哈达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多年来成功接待过多家学校夏令营和企业单位的拓展、拉练等活动。  御马苑旅游区住宿现有:御马苑酒店2-4人标准间208个床位、双标水泥蒙古包20个、豪华战车蒙古包12个、3人公卫普通毡包40个。并配备有:御马苑酒店多功能餐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10-30人特色用餐蒙古包15个、专业赛马场、专业篝火场、卡丁车场、射箭场、御马苑马文化博物馆、御马苑汗血宝马展区(现有32匹和现代化养驯马设备)、人工湖、敖包山等设施,并配有:专业马术演出、蒙古族乌兰牧骑歌舞演出、祭敖包等蒙古族民族文化特色活动。  御马苑旅游区所在地太仆寺旗暑期气温平均在15-25度,空气清新,干燥凉爽,是天然氧吧和避暑佳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白云、璀璨的星空、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让您感到心旷神怡的佳境。御马苑配有大型有机蔬菜产业基地,保证餐饮原料的绿色健康、  备注:6-8月份为当地旅游旺季,房源紧张,接受电话预定,提前预定有折扣。  市场部经理:周建伟  全国服务热线:13241707088  QQ:951801018(空间有照片)  微信:zjw88666  网址:www.yumayuan.net  邮箱:ymy1188@163.com  地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207国道旁御马苑旅游区  北京自驾路线:京藏高速(原八达岭高速)→转京张高速(张家口方向)→142公里处转丹拉高速→182公里处转张石高速→直行(内蒙古方向)→三号地收费站(蒙冀分界)→直行贡宝拉格出口出(有御马苑牌子)→右转到头→左转上207国道→左转200米路右侧→御马苑旅游区。  御马苑旅游区配备有:  一、住宿餐饮服务:  1、住宿:御马苑酒店2-4人标准间(独立卫浴);战车蒙古包(豪华双标、独立卫浴);水泥蒙古包(双标独卫);普通3人毡包(公卫)。  2、餐饮:多功能御马苑酒店大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特色蒙古包包间15个(可容纳10-50人不等)。  ①、早餐:  ▲可提供普通早餐(凉菜、咸菜、包子、点心、草原饼、馒头、果条、稀粥、奶茶、鸡蛋等);  ▲特色蒙古早餐(手把肉、奶食品系列、蒙古包子、蒙古面等)。  ②正餐:(餐厅所用食材基本上产至御马苑有机蔬菜基地)  ▲普通家常餐;各种家常菜  ▲蒙古特色餐(手把肉餐、特色烤全羊、烤羊腿、烤羊排、烤羊肉、下水拼盘、奶食品等)。  ▲莜面餐:多种莜面菜品  ▲特色蒙古涮羊肉:纯正的内蒙古草原有机羊肉  二、娱乐设施服务:  1、蒙古礼仪接待:蒙古族马队迎接;下马酒;敬献哈达等。  2、专业赛马场:曾举办多次中国御马文化节,既中国马术绕桶赛。并每天有小型那达慕演出,即马术表演。也可供客人骑马、骑小矮马、骑骆驼等。  3、专业篝火场:大型草原之夜篝火晚会,并邀请当地乌兰牧骑蒙古族演员为大家献上传统蒙古族歌舞演出,马头琴独奏等。晚会期间还会穿插教客人学跳草原安代舞、草原迪斯科等互动活动。  4、射箭场:专业场地。  5、综合娱乐场:可骑草原摩托、开卡丁车、滑翔机、激光打飞碟、羊拉观光车、马拉观光车、观光自行车等。  6、敖包山:清朝古御马场所在地,多部影视作品外景草场地。可带客人体验蒙古族祭祀。  7、驯养马场:现代化的马舍、专业驯马工具,多马种展示(汗血宝马、蒙古马、顿河马等)。  8、马文化博物馆:近千件文物,展示着马文化和蒙古文化的起源和传承发展的精髓。  9、人工湖:可休闲观光垂钓。  四:购物  景区内有大型蒙古特色产品展示平价超市,草原白酒、奶酒、风干牛羊肉、各种奶食品、牛羊皮制品、牛羊角制品、蒙古刀等。商品种类齐全,货真价实。  五:周边景点  御马苑旅游区周边配套景点:访问当地牧民、马拉盖庙、蹦蹦山万亩草库伦纪念碑等。  大周边临界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多伦县(黑汾河漂流、多伦渃尔汇宗寺、西沙湾等);锡林浩特市(平顶山、弘善达克沙地、贝子庙、柳兰沟、姑娘湖等)。周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怀来董存瑞纪念馆;张北苏蒙烈士陵园  1、玛拉盖庙:玛拉盖庙系原太仆寺旗左旗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竣工于雍正二年,清朝王室钦命“咸安寺”,当地蒙古族同胞称“玛拉盖庙”(即汉语帽子庙)。200多年来,该庙殿堂辉煌,佛经丰厚,清净典雅,四众云集,高僧辈出,闻名遐迩。实属中国古代北方名刹之一。然而20世纪中叶,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昔日名刹几经破坏,时至今日仅存残垣断壁。如今,在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精神指导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玛拉盖庙是蒙古族人民的人文古迹,是清帝国北伐扩边后安抚边境的标志性建筑,是藏传佛教章嘉二世-的遗址。修复玛拉盖庙是居住在贡宝拉格草原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太仆寺旗党委、政府决定,将昔日藏传佛教圣地玛拉盖庙重新修复,使其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2、崩崩山万亩草库伦:为保护草原生态,自治区实行了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工程,万亩草库仑就是我旗围封转移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在贡宝拉格苏木的每一个嘎查都圈出一万亩的草场,用网围栏围起来,不让牛羊等牲畜进入。这样的万亩草库仑在全苏木共有十几个,保护了大片草场植被,是我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之一。2001年7月,-总理视察我旗崩崩山万亩草库仑时,亲笔题词:“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六:当地旅游注意事项::  1、因草原地区缺水,洗澡水有时只有早晚供应。因草原风大,电视信号有时较弱。  2、因为草原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因此草原的大多数酒店,房间都没有空调。  3、内蒙古属于内陆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故带些润唇膏及女士护肤品,多饮水,若怕水土不服可每天在水壶内装酒店白开水。  4、内蒙古海拔在1500米左右,阳光在6—9月直射较强故可带些防晒霜。(在5—9月温差比较大,可多带些衣物、羊毛衫为宜)。  5、内蒙古饮食以北方菜系为言主,口味相对较重,此外贵宾们会品尝到当地风味—手推扒羊肉,若吃不惯羊肉,也有其他餐,不必担心,会满足众多游客口味。  6、内蒙古自古以来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贵宾抵达,定会以酒相迎,但不会强迫一饮而进,不适饮酒  者一定要接过银碗,以表示礼貌.  7、若客人想要在大草原上骑马畅游,可带手套及旅游鞋。骑马漫游草原时,请不要站在马的后面和右  面,以免引起危险。因内蒙古人驯马时习惯站在马的左边,故马的左边是安全的:骑在马上千万不要  相互打闹(特别是不要在马上接电话),更不要随意抽打人和自己的马,以免受惊吓造成不测。如骑马到牧民家作客时,离蒙古包很远就要下马,以免惊动蓄群,进蒙古包时,要从左边进,不要踩门槛,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8、草原午餐时尽量不要喝酒,以免影响下午活动,特别是想骑马的客人。草原用餐时有献歌敬酒仪式  (中餐或晚餐),在敬酒之前要多吃饭菜,特别是菜和奶茶有合胃解酒的功能。  备注:  旅游旺季6月-8月份,房源紧张,接受电话预定,提前预定有折扣。

多伦湖

多伦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多伦湖景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资源特色上具有全区唯一性的优势,近年来环多伦湖自行车公路赛已经成为该地区一大旅游品牌,具备打造4A级景区的先决条件。多伦湖自开发以来,一直注重生态建设,并不断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河独特的农家游、采摘游等旅游项目。特别是2010年以后,到多伦县游山玩水、钓鱼、滑沙,感受生态美景的游客呈直线上升趋势。多伦诺尔湖总面积2.2平方公里,湖内多涌泉,水质优良,以盛产鲤鱼而闻名。相传,原来多伦诺尔湖内并没有鲤鱼,康熙皇帝在达里诺尔湖钓过鱼后,来到多伦诺尔湖,见湖中无鱼,偌大水面,白白空余,便叫人用骆驼从黄河驮来数十尾鲤鱼,放养湖中。至今人们仍把多伦诺尔称鲤鱼泡子。当年用牛皮口袋驮来的数十尾鲤鱼的后代不断繁衍,成为这里的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苏尼特左旗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满都拉图镇 达·拉布吉 (1803~1856) 蒙古族 乌兰图娅 孟都 蒙古族 查干敖包庙 玄石坡 立马峰 浑善达克沙地 恩格尔河 宝德尔朝鲁石林 盘羊自然保护区 恩格尔河度假村 通古尔生物化石产地 新石器遗迹 边墙遗址 石头人 转生洞 洪格尔岩画群
查干敖包镇 达·拉布吉 (1803~1856) 蒙古族 乌兰图娅 孟都 蒙古族 查干敖包庙 玄石坡 立马峰 浑善达克沙地 恩格尔河 宝德尔朝鲁石林 盘羊自然保护区 恩格尔河度假村 通古尔生物化石产地 新石器遗迹 边墙遗址 石头人 转生洞 洪格尔岩画群
巴彦淖尔镇 达·拉布吉 (1803~1856) 蒙古族 乌兰图娅 孟都 蒙古族 查干敖包庙 玄石坡 立马峰 浑善达克沙地 恩格尔河 宝德尔朝鲁石林 盘羊自然保护区 恩格尔河度假村 通古尔生物化石产地 新石器遗迹 边墙遗址 石头人 转生洞 洪格尔岩画群
巴彦乌拉苏木 达·拉布吉 (1803~1856) 蒙古族 乌兰图娅 孟都 蒙古族 查干敖包庙 玄石坡 立马峰 浑善达克沙地 恩格尔河 宝德尔朝鲁石林 盘羊自然保护区 恩格尔河度假村 通古尔生物化石产地 新石器遗迹 边墙遗址 石头人 转生洞 洪格尔岩画群
赛罕高毕苏木 查干敖包庙 玄石坡 立马峰 浑善达克沙地 恩格尔河 宝德尔朝鲁石林 盘羊自然保护区 恩格尔河度假村 通古尔生物化石产地 新石器遗迹 边墙遗址 石头人 转生洞 洪格尔岩画群

苏尼特左旗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