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苏木雅 (1948~2011)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苏木雅 (1948~2011.2.27) 笔名乌·苏木雅。蒙古族。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人。 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公社副书记,苏尼特右旗旗委办主任,苏尼特右旗旗委副书记、常务副旗长,镶黄旗旗长,中共锡盟党校校长,中共二连市委常务副书记,锡盟交通处调研员,2001年至今任中共二连市委调研员。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阿云嘎、赛音巴雅尔、乌·苏木雅三人小说集》、《高耸入云的山峦》、《雄威的圣山》,诗歌集《牧人之家》,学术纪实集《阳光下的那仁宝力格》,学术作品《知识的烛光——献给西苏旗蒙中校庆47周年》、《朱日恒珍珠》,散文集《我绿色的夏令营》。作品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两次、内蒙古日报征文一等奖、内蒙古日报建国50周年征文一、二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语征文二等奖等。 [以上内容由"为什么"分享。] |
日·额尔登木图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日·额尔登木图 (1961~) 笔名额鲁特。蒙古族。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1985年任二连浩特市教育局副局长,2004年升任局长。2001年起任二连市作协主席。内蒙古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长青天》,杂文选集《心路》,小说《山坡下的饮水井》等。散文《迟到三百年的醒悟》获《花的原野》杂志社“银星奖”,《二十一世纪蒙古人》等两篇散文被选入内蒙古中学《蒙语文》教材。200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2008年获“内蒙古民族文化功勋者”称号。多年从事教育理论研究,著有《人的素质构成与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等论文。 [以上内容由"昨日黄花"分享。] |
徳穆楚克栋鲁普 (1902~196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徳穆楚克栋鲁普(1902年-1966年),人称德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人。1908年袭札萨克多罗杜稜郡王爵职,1913年北洋政府授为札萨克和硕杜稜亲王,主张内-。抗日战争时期与日本侵略军合作在察哈尔、绥远两省境内(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建立了傀儡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并担任要职。 新中国成立后,德王作为蒙疆首要战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押,1950年被囚禁于张家口。1963年被特赦,并被聘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1966年病亡。 [以上内容由"江山小米"分享。] |
额仁淖尔苏木 | 额仁淖尔苏木位于苏尼特右旗所在地赛汉塔拉镇西北12公里处,辖6个嘎查,1个生态移民示范园区,草场总面积4512平方公里,总人口703户、2280人,其中牧业户数为513户、2016人,其中劳动力1373人,贫困户194户、721人,分别占37.8%、35.7%;通电户48户,深机井80眼,已通电20眼,现有维蒙特节水灌溉设备2处、1800亩。开发高产饲草料基地3044亩,有标准棚圈313处,围栏草场1444平方公里(216.6万亩),人均纯收入1979元,现移民105户、357人,奶牛349头。 额仁淖尔苏木有牧民自愿组建成立的苏尼特骆驼文化协会、马文化协会、西门塔尔肉牛繁育协会和苏尼特羊协会和青贮玉米种植牧-合体等经济合作组织。 额仁淖尔苏木境内有着历史悠久的自然生物遗产,千年古树、古岩画、巴音宝力嘎神泉、脑木根敖包及国家级保护动物盘羊、石羊、野驴、黄羊等,现策划将于开通此旅游项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查干敖包 | 位于锡林浩特市西30余公里处,是附近十分有名的历史悠久的敖包山。山体大而高,位于辽阔的典型草原区里,有鹤立鸡群之感。敖包蒙语意即“堆子”,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而成祭山神、路神、祈祷丰收和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现在,敖包在牧民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从而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查干敖包正规而宏大,用石块垒成,有12个石堆,中间最大,顶端插有柳条,形似烽火台。牧民非常重视祭敖包活动,往往在祭祀前数十天便开始准备,宰杀牲畜,置酒买祭品,祭祀时十分隆重、严肃,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念咒。游人如有幸赶上这一活动,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而在这敖包山上,远望草原十分开阔。而山脚下的碱湖,则是另一番景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毕鲁图庙 | 毕鲁图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毕鲁图庙是苏尼特右旗最早建成而且仅存的一座寺庙,始建于1708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每年农历6月13日,毕鲁图庙进行“庙敖包”祭祀仪式后,还进行一种宗教活动,那就是千盏灯会。届时-们聚集在一起。点燃千盏神灯,诵经拜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蒙奸苏尼特德王府 | 蒙0苏尼特德王府坐落在锡林郭勒盟距苏尼特右旗40多公里的208国道穿城而过的朱日和镇以东5公里处乌苏图敖包山脚下。蒙0苏尼特王府是晚清时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区和民族风格。在我国蒙古族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1863年(同治二年)由蒙古王爷德王之父杜棱亲王那木济勒旺楚克参照皇宫建筑造型建造的。 德王,全名为德穆楚克栋鲁普,字希贤,1902年2月出生于察哈尔部正白旗。他的父亲那木济勒旺楚克,是锡林郭勒盟盟长兼苏尼特右旗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德王年满18岁后,在王府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他开始亲执政务。五年后升任锡林郭勒盟副盟长,1931年任锡林郭勒盟盟长。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地区一些上层人物搞独立自治运动。在西部地区,德王等部分王公于1932年在百灵庙发表通电,提出“蒙古高度自治”,最后在-政府许诺下,成立了一个蒙古地方自治委员会(简称“蒙政会”。1935年,德王与李守信等组建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德王作为历史过客已经永远走了,但当年他居住的官邸――德王府却依然留存在苏尼特右旗草原上,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德王府始建于1868年,由德王的祖父为德王的父亲那木济勒旺楚克承袭锡林郭勒盟盟长而建造,占地2.2平方公里。原有房83间。这是一座既有藏传佛教建筑风格,又有清朝末年汉族宫廷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同时还是蒙古民族特色极其浓厚的建筑群,造型宏伟,结构独特,建造坚实,雕刻精细,绘画美观。它还模仿了北京皇宫的形式,飞檐翘角既精巧,又古朴。正殿、配殿、厢房组成两个四合院,以及两侧结构近乎一致的偏殿、厢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诸多殿堂依据不同的用途,朝不同方向建造在各自不同的位置上,使整个王府形成了左右对称的结构。殿堂边角均刻画有猿猴攀柱、喜鹊登梅等象征佛教意义的图案。檐下每根椽头部都绘有牛、马、羊、骆驼等图画,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王府正殿的门板上镶有九颗铜钉、两侧蹲坐石狮,显示王府的贵族气派。王府正殿前竖立着两根十余米高的“查迪格”(即“坚杆”,正殿后面竖立着“苏鲁锭”(又作“苏勒德”),偏殿前有蒙古包群,大院两侧南北向延伸着一百余米长路段百十根拴马桩。 在那过去近80年漫长的岁月中,德王府始终是苏尼特右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民国时期(1912~1949,在德王府周围先后建起了军队、衙门、学校、医疗机构和寺庙、工厂、店铺、合作社、公司等近20个部门。特别是王府学校、兴蒙学校、女子学校、-医校等学校,在当时很有影响。 第九世班禅应德王的邀请,于1931、1933年两次驾临德王府附近的温都尔庙。德王则在温都尔庙为班禅修建了驻锡讲经庙堂。 1933年3月,德王在王府建立蒙古军官学校,不久又建立蒙古干部学生队。建立如此正规的军官学校和少年军事学校,在蒙古军事史上也是首次。在德王府建立的女子学校,结束了当地妇女无权接受教育的历史。 1945年9月底,-来到德王府,向参加“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各方面人士和青中年学生宣传0的民族政策,分析中国和世界形势及前途等。在此基础上,改组了“临时政府”,-为主席。不久,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乌兰浩特成立。 苏尼特右旗文物保管所经过多年搜集资料,目前已建立健全了德王府文史档案。本着尊重历史,从反面教育后人的宗旨,旗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德王府的部分建筑,还制作了王府泥塑全景模型。德王府现为锡林郭勒盟西部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旅游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赛汉塔拉镇 | 赛汉塔拉镇为文化旅游景点。 赛汉塔拉镇位于苏尼特右旗中部,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人口相对集中、产业比较密集,是全旗建制较完整、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中心城镇。全镇土地总面积为3307.4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3294平方公里,辖7个嘎查、12个社区居委会、1个生态移民示范园区和1个种畜场,总户13932户,总人口40041人,其中牧业户835户,牧业人口2809人,分别占总户和总人口的6%和7%。2006年日历年度牲畜总头数为73047头(只),其中大畜1862头、小畜70197头只。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865元和2248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赛汉塔拉旅游园 | 赛汉塔拉旅游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赛汉塔拉旅游园位于赛汉塔拉镇东南6公里,有208国道直通北京600公里,北至二连边城106公里。呼锡公路通呼市260公里,格根塔拉度假村158公里,锡林浩特360公里。旅游园是以自然生态风光为主,以人造设施为辅的景观园区。 主要景区有:为浇灌1300亩草场建造的人工湖;恐龙博物馆,顺着人工湖向南行300米即到,馆内展出恐龙化石模型;野生动物园,由博物馆顺花砖路行走200米即到;休闲广场,也是园区的餐饮中心;赛马、摔跤、射箭场,从餐饮住宿部向东南行走500米即到,是蒙古族娱乐活动中心;蒙古茶吧,供应各种蒙古奶茶,各种奶食品,民族小吃;金顶大帐,为纪念成吉思汗而建,大帐中放置了四米高的汉白玉成吉思汗雕像;家庭牧场,园区向东行8公里即到,可体验真实的牧民生活。 内蒙古锡林郭勒 赛汉塔拉镇 察哈尔右翼前旗辖乡。“赛汉塔拉”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好草滩”。1961年建赛汉塔拉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旗境中部,距旗府20.5公里。面积98.6平方公里,人口1.4万。玫(瑰营)花(村)公路过境。辖赛汉塔拉、水泉、沙泉、大-营、土布栋营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莜麦、马铃薯,牧业以牛、羊为多。.……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