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 东乌珠穆沁旗

东乌珠穆沁旗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金斯太洞穴遗址

金斯太洞穴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旧石器、商  金斯太洞穴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是旧石器时代至商朝草原先民的居住遗址,洞穴宽16米、深24米,其堆积层厚达5米,共分3层。在最下层的堆积物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5万至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物,有石砧、石锤等工具,还有野马、披毛犀、野鹿和转角羚羊等动物的骨骼并已呈部分石化,其中野马的石化骨骼为最多。考古专家认为,这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原始先民,主要以猎取野马为生的生活状态。  在中层和上层的堆积物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3万年至3000年左右的文物遗存。特别是上层文化遗存出土了大批灰色、黑色的陶器碎片和少量的铜制品。陶器的主要器型有鬲、罐、杯和三足瓮等,均为手制,火候较低。中层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细石器和一些骨制工具。金斯太洞穴遗址的发现表明,至少在1万年以前,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就有人类居住。它对于研究内蒙古草原古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研究我国北方古人类生活环境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北方地区畜牧业的起源,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位于巴彦乌拉镇东南50公里的群山之中,属小兴安岭末端,已被列为区级生态保护区。这里有38种树木成荫,113种草本植物覆盖大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动物的“乐园”。天鹅、斗鸡、马鹿、狍子等几十种珍希动物自由生活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林木葱郁,景区甚多,有刀劈斧凿的“半拉山”,抱揽苍松翠柏的庙子沟;怪石林立如险关隘道的朝阳沟,珍禽出没的天然动物园额木图、宝格道乌拉。绿树环抱的山河草地给人以至纯至美的享受。   

白桦林度假村

  白桦林度假村离旗驻地五十公里,位于旗东南,占地1000公顷,景区内有白桦林、起伏的沙丘、迪彦郭勒河水从旁流过,沙丘中生长着山丁、山里红、臭李子等野生小果木;沙地中长满古榆树,夏季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贵乐斯太矿泉位于东乌旗原额仁高壁苏木,是由8眼含不同矿物质成分的泉眼组成,因其排列呈太极形,因此在当地素有八挂神泉之称。  贵乐斯太矿泉距旗府120公里,邻303省道,2004年开始建设以疗养、休闲、康体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矿泉含有丰富的偏硅酸,并含有锶、锂等元素,对风湿、类风湿、胃病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并有促进胃肠蠕动、利胆等作用。矿泉区内拥有8眼泉眼,其功效各不相同,泉水清凉爽口,余味甘甜。景区内设有招待所、蒙餐食堂,与周边草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乃林郭勒景区

  乃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乃林河,位于东乌旗满都呼宝拉格镇,距旗府210公里,303省道横贯全镇。  乃林郭勒是内蒙古最美丽的夏牧场,在这里仍保留着传统游牧文化的影子。这里水草丰美、景色怡人、生态完好、民俗纯朴,这里是魅力的天堂草原,这里是游牧文化圣地,这里具有内蒙古标志性的草原河流,这里是天鹅、大雁的栖息地。每到夏季,这里山花烂漫,牛羊似锦,给你绘织出一幅幅浑然天成的美丽画卷。景区可同时接待200名游客,景区设有白石山观景区、金界壕、牧人度假村、观鸟塔等景点,并设有博克、骑马、套马、驯马、坐勒勒车、牧羊等活动项目,可举行篝火、小型那达幕等,2006年被锡盟旅游局授予三星级“牧人之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珠恩嘎达布其镇

  珠恩嘎达布其镇地处中蒙边境,镇内设有国际客货陆路一类口岸,该口岸于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常年开放口岸。该口岸的常年开放,不但对繁荣嘎达布其镇经济、促进双边贸易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该镇以及东乌旗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拉动作用。  人们往往把口岸或边境只当作出国旅行的必经之地,而其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它前往旅行的目的地,但是,现在已有大量的游客把边境地区当作旅游目的或目的地之一,致使不少边境地区、边境口岸本身就成为非常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边境风貌具有新、杂、特的特点,其氛围、神秘、差异对旅游者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嘎达布其镇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边境、口岸、国门、界碑,并具有很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通过口岸的连接,又具有异国风情的吸引力,距其50公里即乌镇至嘎镇途经我旗乌里雅斯太山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自开通以来,两国边民就开始了商务、民间、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双边地区人员开始了互相探亲访友等旅游活动。随着东乌旗把旅游业做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边境旅游做为国际旅游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全旗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4年以来,东乌旗政府多次与蒙古国苏赫巴特省、东方省进行了洽谈,双方初步达成旅游合作意向,并确定了一日游、二日游、五日游等旅游线路,但是由于是季节性开关,边境旅游一直是处于商务旅游为主,年均跨境游客1万余人次。目前,中蒙边境旅游还仅限于民间探亲访友和边境地区小型旅游团旅游。该口岸还没有正式申请开展跨境旅游业务。  目前,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已成为东乌旗重要的旅游景区,现已开辟了乌里雅斯太镇——乌里雅斯太山景区(距嘎达布其镇50公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旅游线路。2006年,嘎达布其镇开办了两户“牧人之家”(即以牧户为旅游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2006年前往口岸观光的游客达到1万余人次。  珠恩嘎达布其镇的发展,主要功能以商贸流通、旅游为主,也是我旗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因此,该镇的发展必将带动全旗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成为全旗乃至全盟旅游发展的一颗新星。  东乌旗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对应蒙古国毕其格图口岸,对外可辐射蒙古国苏赫巴特、东方、肯特三省,对内可连接内蒙中部以及东北部分地区。由于中蒙边境旅游距离近、交通方便、语言障碍少、花费较低等方面原因,由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跨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加。因此,东乌旗党委提出了加快三产,搞活口岸贸易和旅游经济,把口岸贸易和旅游业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经济发展思路。为加快我旗发展边境旅游提出了发展的思路,我们开展跨境旅游的总体思路是:以常年开放口岸为契机,积极加快口岸旅游设施建设,广泛开展边境旅游宣传,把跨境旅游打造成为东乌旗最具吸引力、最具亮点、最佳旅游的活动内容,并以此全面带动东乌旗旅游业的发展。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乌里雅斯太山

  介 绍 乌里雅斯太山景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乌里亚斯太镇西北,北依口岸珠恩嘎达布镇,是东乌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乌里雅斯太山,蒙古语意为“有杨树之山”,主峰海拔1050米,被人们称为“草原上平地突起的一座神山”。山势雄伟,巍峨秀丽,与无垠的草原融为一体。登到山顶俯瞰大地,东乌草原的迷人风光尽收眼底。古往今来,乌里雅斯太山一直就是当地牧民敬重的地方,也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内蒙古锡林郭勒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御马苑旅游区

御马苑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蒙古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始建于1996年,AAAA景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占地近2万亩,草场覆盖率100%,是清朝古御马场的所地,纯正的内蒙古草原风情,有京津冀的后花园之称。景区可容纳800人用餐,500人住宿。距离北京320公里,全程高速,交通便利,行车4小时即到。锡林郭勒盟也被称为:中国马都、吉祥草原,是天然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  内蒙古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坚持软件、硬件设施建设齐头并进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5A级旅游区。并按照:人本理念强、文化底厚、服务功能全、旅游环境优、旅游经济活的工作思路发展。2008年以来成功举办3届全国马术大赛,并在2013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马术大赛中,御马苑马术表演队不负众望,大放异彩,分别创造了30秒跃马次数最多和30秒飞马捡哈达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多年来成功接待过多家学校夏令营和企业单位的拓展、拉练等活动。  御马苑旅游区住宿现有:御马苑酒店2-4人标准间208个床位、双标水泥蒙古包20个、豪华战车蒙古包12个、3人公卫普通毡包40个。并配备有:御马苑酒店多功能餐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10-30人特色用餐蒙古包15个、专业赛马场、专业篝火场、卡丁车场、射箭场、御马苑马文化博物馆、御马苑汗血宝马展区(现有32匹和现代化养驯马设备)、人工湖、敖包山等设施,并配有:专业马术演出、蒙古族乌兰牧骑歌舞演出、祭敖包等蒙古族民族文化特色活动。  御马苑旅游区所在地太仆寺旗暑期气温平均在15-25度,空气清新,干燥凉爽,是天然氧吧和避暑佳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白云、璀璨的星空、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让您感到心旷神怡的佳境。御马苑配有大型有机蔬菜产业基地,保证餐饮原料的绿色健康、  备注:6-8月份为当地旅游旺季,房源紧张,接受电话预定,提前预定有折扣。  市场部经理:周建伟  全国服务热线:13241707088  QQ:951801018(空间有照片)  微信:zjw88666  网址:www.yumayuan.net  邮箱:ymy1188@163.com  地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207国道旁御马苑旅游区  北京自驾路线:京藏高速(原八达岭高速)→转京张高速(张家口方向)→142公里处转丹拉高速→182公里处转张石高速→直行(内蒙古方向)→三号地收费站(蒙冀分界)→直行贡宝拉格出口出(有御马苑牌子)→右转到头→左转上207国道→左转200米路右侧→御马苑旅游区。  御马苑旅游区配备有:  一、住宿餐饮服务:  1、住宿:御马苑酒店2-4人标准间(独立卫浴);战车蒙古包(豪华双标、独立卫浴);水泥蒙古包(双标独卫);普通3人毡包(公卫)。  2、餐饮:多功能御马苑酒店大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特色蒙古包包间15个(可容纳10-50人不等)。  ①、早餐:  ▲可提供普通早餐(凉菜、咸菜、包子、点心、草原饼、馒头、果条、稀粥、奶茶、鸡蛋等);  ▲特色蒙古早餐(手把肉、奶食品系列、蒙古包子、蒙古面等)。  ②正餐:(餐厅所用食材基本上产至御马苑有机蔬菜基地)  ▲普通家常餐;各种家常菜  ▲蒙古特色餐(手把肉餐、特色烤全羊、烤羊腿、烤羊排、烤羊肉、下水拼盘、奶食品等)。  ▲莜面餐:多种莜面菜品  ▲特色蒙古涮羊肉:纯正的内蒙古草原有机羊肉  二、娱乐设施服务:  1、蒙古礼仪接待:蒙古族马队迎接;下马酒;敬献哈达等。  2、专业赛马场:曾举办多次中国御马文化节,既中国马术绕桶赛。并每天有小型那达慕演出,即马术表演。也可供客人骑马、骑小矮马、骑骆驼等。  3、专业篝火场:大型草原之夜篝火晚会,并邀请当地乌兰牧骑蒙古族演员为大家献上传统蒙古族歌舞演出,马头琴独奏等。晚会期间还会穿插教客人学跳草原安代舞、草原迪斯科等互动活动。  4、射箭场:专业场地。  5、综合娱乐场:可骑草原摩托、开卡丁车、滑翔机、激光打飞碟、羊拉观光车、马拉观光车、观光自行车等。  6、敖包山:清朝古御马场所在地,多部影视作品外景草场地。可带客人体验蒙古族祭祀。  7、驯养马场:现代化的马舍、专业驯马工具,多马种展示(汗血宝马、蒙古马、顿河马等)。  8、马文化博物馆:近千件文物,展示着马文化和蒙古文化的起源和传承发展的精髓。  9、人工湖:可休闲观光垂钓。  四:购物  景区内有大型蒙古特色产品展示平价超市,草原白酒、奶酒、风干牛羊肉、各种奶食品、牛羊皮制品、牛羊角制品、蒙古刀等。商品种类齐全,货真价实。  五:周边景点  御马苑旅游区周边配套景点:访问当地牧民、马拉盖庙、蹦蹦山万亩草库伦纪念碑等。  大周边临界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多伦县(黑汾河漂流、多伦渃尔汇宗寺、西沙湾等);锡林浩特市(平顶山、弘善达克沙地、贝子庙、柳兰沟、姑娘湖等)。周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怀来董存瑞纪念馆;张北苏蒙烈士陵园  1、玛拉盖庙:玛拉盖庙系原太仆寺旗左旗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竣工于雍正二年,清朝王室钦命“咸安寺”,当地蒙古族同胞称“玛拉盖庙”(即汉语帽子庙)。200多年来,该庙殿堂辉煌,佛经丰厚,清净典雅,四众云集,高僧辈出,闻名遐迩。实属中国古代北方名刹之一。然而20世纪中叶,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昔日名刹几经破坏,时至今日仅存残垣断壁。如今,在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精神指导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玛拉盖庙是蒙古族人民的人文古迹,是清帝国北伐扩边后安抚边境的标志性建筑,是藏传佛教章嘉二世-的遗址。修复玛拉盖庙是居住在贡宝拉格草原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太仆寺旗党委、政府决定,将昔日藏传佛教圣地玛拉盖庙重新修复,使其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2、崩崩山万亩草库伦:为保护草原生态,自治区实行了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工程,万亩草库仑就是我旗围封转移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在贡宝拉格苏木的每一个嘎查都圈出一万亩的草场,用网围栏围起来,不让牛羊等牲畜进入。这样的万亩草库仑在全苏木共有十几个,保护了大片草场植被,是我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之一。2001年7月,-总理视察我旗崩崩山万亩草库仑时,亲笔题词:“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六:当地旅游注意事项::  1、因草原地区缺水,洗澡水有时只有早晚供应。因草原风大,电视信号有时较弱。  2、因为草原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因此草原的大多数酒店,房间都没有空调。  3、内蒙古属于内陆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故带些润唇膏及女士护肤品,多饮水,若怕水土不服可每天在水壶内装酒店白开水。  4、内蒙古海拔在1500米左右,阳光在6—9月直射较强故可带些防晒霜。(在5—9月温差比较大,可多带些衣物、羊毛衫为宜)。  5、内蒙古饮食以北方菜系为言主,口味相对较重,此外贵宾们会品尝到当地风味—手推扒羊肉,若吃不惯羊肉,也有其他餐,不必担心,会满足众多游客口味。  6、内蒙古自古以来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贵宾抵达,定会以酒相迎,但不会强迫一饮而进,不适饮酒  者一定要接过银碗,以表示礼貌.  7、若客人想要在大草原上骑马畅游,可带手套及旅游鞋。骑马漫游草原时,请不要站在马的后面和右  面,以免引起危险。因内蒙古人驯马时习惯站在马的左边,故马的左边是安全的:骑在马上千万不要  相互打闹(特别是不要在马上接电话),更不要随意抽打人和自己的马,以免受惊吓造成不测。如骑马到牧民家作客时,离蒙古包很远就要下马,以免惊动蓄群,进蒙古包时,要从左边进,不要踩门槛,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8、草原午餐时尽量不要喝酒,以免影响下午活动,特别是想骑马的客人。草原用餐时有献歌敬酒仪式  (中餐或晚餐),在敬酒之前要多吃饭菜,特别是菜和奶茶有合胃解酒的功能。  备注:  旅游旺季6月-8月份,房源紧张,接受电话预定,提前预定有折扣。

多伦湖

多伦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多伦湖景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资源特色上具有全区唯一性的优势,近年来环多伦湖自行车公路赛已经成为该地区一大旅游品牌,具备打造4A级景区的先决条件。多伦湖自开发以来,一直注重生态建设,并不断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河独特的农家游、采摘游等旅游项目。特别是2010年以后,到多伦县游山玩水、钓鱼、滑沙,感受生态美景的游客呈直线上升趋势。多伦诺尔湖总面积2.2平方公里,湖内多涌泉,水质优良,以盛产鲤鱼而闻名。相传,原来多伦诺尔湖内并没有鲤鱼,康熙皇帝在达里诺尔湖钓过鱼后,来到多伦诺尔湖,见湖中无鱼,偌大水面,白白空余,便叫人用骆驼从黄河驮来数十尾鲤鱼,放养湖中。至今人们仍把多伦诺尔称鲤鱼泡子。当年用牛皮口袋驮来的数十尾鲤鱼的后代不断繁衍,成为这里的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盐池附近,总面积10471公顷,核心区面积29.9公顷。已建成的有恐龙科普馆、恐龙化石埋藏馆、矿物晶体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等。公园于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09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集遗址保护、科普教育、旅游参观为一体的综合展馆。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和花岗岩石林景观,结合独一无二的恐龙景观文化资源,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边境贸易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口岸特色浓郁、城市景观优美、极具旅游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和地域上的组合特点,将公园划分为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遗迹景区、二连浩特口岸文化景区和宝德尔花岗岩石林景区。另外,在公园周边还规划了一系列地质遗迹科学考察点,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43.2平方千米。  二连浩特地区目前共发现恐龙化石二十余种,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改变了国际科学界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传统理论,成为中国古生物界对于鸟类起源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2007年底,《时代》周刊将二连巨盗龙的发现评选为2007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旅游路线  目前二连还没有直航飞机,飞机场正在拟建中。到达二连浩特的途径只有乘火车和乘汽车或自驾车走公路到达二连。  包头、呼和浩特、集宁的游客可以乘呼和浩特至二连浩特的火车到达二连浩特,也可以乘汽车通过呼市——二连、集宁——二连的国道到达二连。  北京的游客可以直接乘坐北京——二连或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联运火车到二连。  西部地区如银川、兰州、西安、成都的游客可乘当地始发的火车到在呼和浩特后,再换乘火车或汽车到达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旅游路线的起点都是由二连开始,所以游客们需集中到二连浩特市住宿,然后开始旅游活动。  游客们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和爱好选择旅游路线,可选择一天游、二天游或三天游旅游,旅行社尽最大努力让游客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最多的内容,不虚此行(各景点活动内容请参看地质公园景区介绍)。  一、一日游路线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1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哺乳动物产地——午餐在恐龙化石产地——返回。  2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二连盐池——哺乳动物产地——午餐在二连盐池——返回。  3 二连浩特——国门——界碑——蒙古扎门乌德市——午餐在市内——返回。  4 二连浩特——市效蒙古风情游(骑马、骑骆驼、参观骑马射箭、品尝蒙古风味的奶食品和烤全羊、手扒肉等,活动时间较长)——返回。  5 二连浩特——市效蒙古风情游(骑马、骆驼、品尝蒙古民族美味佳肴,时间较短)——榆树沟(百年古榆)——返回。  6 二连浩特市内游——参观恐龙博物馆——中心大街——联检大楼——火车站——集贸大厦——外贸交易大市场购物——午餐在市内。  7 二连浩特——登敖包看日出——榆树沟——市效风情游(就餐)——返回(各景点时间较短)。  8 二连浩特——查干敖包庙(进庙看神、拜佛、随喜功德求菩萨保佑)——恐龙化石产地——午餐在查干敖包庙——返回。  9 二连浩特——榆树沟(看百年古榆、苍翠茂盛的榆树、在榆树中穿行休闲、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无限乐趣)——野餐——返回(注意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不要乱丢东西,垃圾要带走)。  10 自驾车一日游  二连浩特——查干敖包庙——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岩画——洪格尔岩画群——返回(自带相机画具在此开展摄影留念、素描、写生等,午餐自定)。  以上旅游路线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体力爱好,选择任意一条为一日游,可以选择两条路线为二日游,也可以选择多条路线为多日游,机动灵活。  二、两日游  两日游主要是指当天不能返回二连浩特市,需要在外面住宿过夜的旅游活动。  1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哺乳动物化石产地——查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干敖包庙(住宿)——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岩画——洪格尔岩画群——返回(可以逆行旅行)。  2 二连浩特——郊区蒙古风情游(骑马、骑骆驼、看射箭经赛、晚上看篝火晚会)——住宿蒙古包——登敖包看日出——榆树沟(看百年古榆、榆树林、野餐)——返回(可以逆行)。  两日游返回二连浩特市以后,还可以继续选择一日游路线一条或多条变两日游为三日游或多日游,视游客具体情况而定,给游客最大的自由和活动空间,让游客们怀着希望和期盼而来,带着丰收的成果和愉快的心情而回。

锡盟蒙古汗城

锡盟蒙古汗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蒙古汗城位于锡林浩特至林西公路沿线,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彦乌拉镇15公里,交通便利,空气清爽,草原风光旖旎。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蒙古汗城景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以蒙古民俗文化观赏、休闲娱乐和草原观光为主。全方位、多角度向游客展示蒙古民族博大精湛的文化。  蒙古汗城筑风格以元朝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部落风格为准,整体上由以金顶大帐为中心的各种蒙古包群体组成。一座固定式多功能蒙古包金顶大帐,外观体现民族特色,内部设计突出宫廷风格,面积为260平方米,是景区的综合性娱乐场所。景区现有大小蒙古包60多个,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200人食宿,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接待能力,已形成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会议于一体的综合0体系。  漫步在蒙古汗城,拥着蓝天白云,携着绿色和风,人们可以领略恬静、秀美的草原景色;可以参与骑马、乘驼、坐勒勒车、射箭、草原高尔夫球等娱乐活动。还可感受淳朴的民俗风情,能看到丰富多彩的草原“那达慕”,古老神秘的“祭敖包”,绚丽斑斓的乌珠穆沁服饰;品尝飘香的奶食、绵醇的奶酒、鲜美的手把肉;倾听悠扬的马头琴音乐,欣赏节奏明快的歌舞,还可融入到蒙古婚礼的队伍中,体验别具一格的蒙古婚俗魅力。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余脉的西麓,位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东南部55公里处。自然保护区的南部与赤峰市的塞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坝---石鹏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相邻,西、东北部分别于西乌旗其他乡镇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 118度03分45秒—118度48分36秒,北纬44度18分21秒—44度34分52秒,保护区总面积为989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391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44.4%;缓冲区面积1588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16.1%;实验区面积3912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39.5%。保护区内有林地面积为60078.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7%;草原35091.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5%;湿地3760.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该自然保护区内的“古日格斯台山”蒙语命名,汉译为“有狍子的山”的意思,该山海拔为1957米,是锡林郭勒盟最高的山。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8年,2008年5月,被评为盟级环境教育基地,2012年1月,经国务院办公厅审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锡林郭勒盟境内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有管理人员25人。保护区管理处现设6个科室,分别为办公室、保护科、科研监测科、宣教科、计财科、社区服务中心。下设二个林业公安派出所,2个管理站,7个管护点,3座瞭望台,有专职护林员70名。  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最典型、最完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处于东亚阔叶林与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针叶林、草原与森林双重交汇过渡的典型地带,是连接各大植物系的纽带和桥梁。自然保护区生物类型多样,动植物物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有森林、沙地-伏沙地复合群落、灌丛、草原、草甸、湿地6大植被类型,包括了10个植被亚型、47个群系组、80个群系。  经实地考察,区内有苔藓植物22科75种,大型真菌植物16科52种,其中可食用真菌有蒙古口蘑、野蘑菇、金针磨、木耳、毛木耳等30余种,药用真菌有大马勃、小马勃、紫马勃、灵芝等10余种;维管植物94科330属654种6变种,有野大豆、草苁蓉、沙芦草、内蒙古大麦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有山丹、芍药、龙胆、沙参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20种;有甘草、秦艽、达乌里龙胆、防风、黄芩、远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6种;有猪毛菜、蕨菜、黄花菜、山葱、龙须菜、野韭菜等野菜100余种。  由于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隐蔽、觅食、栖息和繁殖条件,成为野生动物活动场和避难所,每到繁殖期,有大量的黑鹳、大鸨等珍稀濒危鸟类来这里繁衍生息。经调查确定,保护区内现有脊椎动物66科223种,其中鸟类有165种,兽类有44种,爬行类有5种,两栖类有3种,鱼类6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大鸨、金雕、丹顶鹤4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琴鸡、鸿雁、大天鹅、灰鹤、大雁、燕隼、青羊、马鹿、雪兔、狼、草原雕、猞猁等2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脊椎动物名录》中记载的33种,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1种,被列为《世界受胁鸟类》的有5种。  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水资源,流径7万多平方公里乌珠穆沁盆地的9条河流,其中有5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属乌拉盖水系,河流总长度为1123公里,流域面积1639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保护区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涵养着乌珠穆沁盆地70%的河流量,是乌珠穆沁草原人民生产生活的生命线与经济线。  保护区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对保护区主要路口及重点保护区域制定了防火宣传及爱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对保护区四至界限埋设界桩。保护区每年利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环境纪念节日,通过媒体、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活动,以此提高人们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意识。所以,内蒙古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是集保护、科研、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类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  1、保护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北麓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及其所包容的物种多样性。  2、保护乌珠穆沁盆地国际重要湿地乌拉盖水系河源湿地生态系统。  3、保护栖息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马鹿(东北亚种)、斑羚、青羊、野猪、猞猁等大型野生动物种群。  4、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黑鹳、金雕、丹顶鹤、黑琴鸡、红脚隼、黄脚隼、蒙古百灵、兀鹫、蓑羽鹤及其珍稀濒危鸟类的繁殖地。

汇宗寺

汇宗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汇宗寺位于县城北部,距汽车站2公里,乘3路公交车即可到达,景区开放时间为8:00——18:00点。  景区简介:300年前,在广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的南端,崛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落,它就是曾经闻名中外的多伦诺尔汇宗寺。但眼前的汇宗寺似乎看不到它的恢宏和神秘,因为这只能称作汇宗寺遗址了。只有原来汇宗寺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尽管如此,你也不虚此行,我们可以从汇宗寺遗址所留下的历史信息中,了解到二三百年前蒙古高原上深刻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现实。  汇宗寺是-教格鲁派寺庙,也就是俗称的黄教寺庙。-教就是指藏传佛教,它分为多种教派,最初主要有宁玛(红教)、萨迦(花教)、本布(黑教)、噶举(白教)等。-教传入内蒙古地区是在十三世纪初,也就是元朝初年,先后由花教和红教占统治地位。到了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针对红教的不太守戒律等做法,西宁人宗喀巴对-教进行了一次改革,主张“敬重戒律”,提倡苦行,不娶妻,禁饮酒,戒杀生等。其继承衣钵的方法则以“转世”代替“父子相传”。宗喀巴创立新的宗派后,为了与红教相区别,便穿黄衣戴黄帽,因此被称为黄教,通常也称“格鲁派”。黄教出现以后,赢得了蒙古族首领的大力支持,在内蒙古地区广泛传播。清朝确立统治后,也极力推崇黄教,内蒙古地区掀起了建造-庙的热潮。  至于汇宗寺的兴建,还要从康熙皇帝说起。康熙8岁登基,16岁亲政,他为了巩固政权,一连解决了几个很重大的问题,这就是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宝岛台湾。之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北部边疆蒙古人的问题。恰在此时,西部蒙古的噶尔丹力量强大,征战四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兴兵侵占了漠北的外蒙古,外蒙三部溃败。在大-哲布尊丹巴的带领下,进入内蒙古向康熙帝求援,清政府将哲布尊丹巴安置在水草丰美、位置适中的多伦诺尔草原。两年之后,噶尔丹以追赶哲布尊丹巴和土谢图汗为名,攻入内蒙古,清廷边关危急。康熙帝率大军与噶尔丹开战,在多伦东北的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第二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率文武百官在多伦诺尔草原组织了外蒙古三部和内蒙古四十八旗的大会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多伦诺尔会盟”。会盟中,外蒙古三部正式归附清朝,按照内蒙古的管理形式设旗编佐,纳入到清朝的统治范围内,这样,清朝的北方版图正式划定。为了体现这次会盟意义的重大,蒙古各部王公建议修建一座-寺庙,做为永久纪念。康熙帝十分赞同,下诏书在多伦诺尔建一座寺庙,庙宇建成之后,康熙帝让章嘉-作寺庙主持,并在多伦设立了管理整个内蒙古地区-教事务的机构,即多伦-印务处。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时候,康熙帝看到多伦的寺庙建设的相当华丽,来自蒙古各地的僧人都能潜心理佛,蒙古各部也经常到这里聚会,龙颜大悦,为寺庙赐名叫“汇宗寺”,意思是“佛法无二,统之一宗”,并亲题匾额,御书汇宗寺碑文,立汉白玉碑一对,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详细叙述了建寺缘由及过程。  章嘉-仓:汇宗寺能够闻名于世的原因,还在于它宏大的规模和浓重的政治色彩。章嘉-进驻多伦以后,迅速形成一个庞大的转世-系统,由他的这个转世系统统治着整个内蒙古的1800多个-寺院。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蒙古地区上下各界都“惟-之言是听”,-控制着人们的精神思想。章嘉住持的汇宗寺自然就成了整个内蒙古的精神思想中心。随着章嘉-在内蒙古影响越来越大,清政府任命他为“大国师”,并作出明确规定,分别由0管理藏南地区、班禅管理藏北地区和青海地区,章嘉管理内蒙古地区、哲布尊丹巴管理外蒙古地区的-教事务,这样“四大-”系统的势力范围从地域上划分的就十分清楚了。而章嘉又以“大国师”的政治身份,高于其他三位-。历世章嘉都倍受清朝皇帝的尊崇。雍正五年十一月,雍正帝为庆贺内外蒙古及西北地区全部归附清朝,强化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下诏书在汇宗寺以西一华里的山丘上,又建造起一座更加华丽的寺院,赐名“善因寺”,与汇宗寺一并交与章嘉管理。  多伦-庙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两座主体庙,即汇宗和善因寺;第二部分是十三处转世-仓,每一处寺院居住一位-,分别来自于西藏,尼泊尔、青海、蒙古各地的高级僧侣,具有代表一方的意义,接受章嘉-的管理;第三部分是十座官仓,汇宗寺和善因寺各五处;另外的120多处四合院式的当子房,蒙古各旗各占据一处院落,作为各旗与清政府取得联系的办事机构。整个寺院占地面积超过700多亩,拥有僧众3000多名,拥有的沙弥那尔户(租银地)人口有两万多人,形成了一个有权力有财产的-庙之城。可惜的是,从1913年以后,由于政治局势的日益变化,多伦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战争频繁,汇宗寺屡遭破坏,到1945年底,已是残垣断壁,再加“文革”的破坏,往日的辉煌已随历史而湮灭。2001年汇宗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之后,进行了大量的维修工作,现在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恢复后的少部分殿宇。  章嘉仓供奉的分别是阿弥陀佛、燃灯佛、弥勒佛、药师佛、佛祖如来及其两位弟子、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还有章嘉-,门口供奉的是五姓财神。  除了供奉有各种铜佛像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琳琅满目的唐卡了。唐卡是画在绢布上的卷轴画,悬挂在寺庙店堂内。一般以布或绸为画心,画心周围用各色锦缎或金、银、宝石镶边,上有天杆、帽头,以绸纱作画帘,携带方便,也便于保存。  汇宗寺各殿所收藏的唐卡,大多以西藏风格为主,融入了蒙古绘画艺术。画的内容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宗教题材,画的多是佛像、菩萨像、佛教大师、历代0-、班禅-以及章嘉-、哲布尊丹巴-的肖像,或者是佛教故事、宗教教义、与宗教有关的神话传说等;另一类是反映蒙-民生活中灿烂多彩的各个方面,题材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生活习俗、天文历算、藏医、藏药、蒙医、蒙药等内容。从色彩上看,有八种色调。红色代表勇猛、庄重,金色代表富丽堂皇,银色代表典雅,黄色表示高贵,白色表示洁净,蓝色表示喜庆,黑色表-严,绿色表示宁静。   

乌珠穆沁草原

  介 绍 乌珠穆沁草原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区域。主要是指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镇)和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这里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号称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称。 乌珠穆沁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文化习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素以“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游牧文化之源”而著称,传统的蒙古搏克、悠扬的乌珠穆沁长调、斑斓的乌珠穆沁服饰、古老的游牧文明,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乌珠穆沁文化。   这里所辖的景点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蒙古汗城”;有再现古老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景观的“游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区”。这三处景点是游客观赏秀丽草原景色、领略游牧民族风情的首选之地。 春季,冰消雪化,草地复苏、返青绿草逐渐取代残留枯草,马兰花摇曳报春,草原焕然一新;夏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蓝天白云,远山近水相映,翠绿如茵的草地上,百花斗妍,百鸟争鸣,人欢马叫,牛羊遍野,洁白的蒙古包星罗棋布,编织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蔚为壮观的画卷。西乌旗自古还素有“百灵鸟之乡”的美称,每年成千上万的百灵鸟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乌珠穆沁草原又一壮丽景观。    内蒙古锡林郭勒

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山西会馆位于多伦城区的西南部,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旅蒙商集资兴建的。建馆的目的,就是为方便山西同乡来往交流,并为刚来此地的乡友提供落脚安身之处。山西会馆是多伦老城区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清代古建筑群,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了。会馆座北朝南,大致可分为住宿区、娱乐区、商会议事区和关帝庙。   会馆的大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牌楼,雕梁画栋,晋商之富由此可见一斑。大戏楼是会馆的一座“明星”建筑。这座大戏楼全由方形条石砌成,恰好是一个“凸”字型。台上有粗粗的明柱支撑这戏楼的前半部分,楼顶四角鸟嘴似的正檐斜刺苍穹。其东南角,上面悬挂一面明镜,面向西北,可以映照数里外的善因寺。据考古学家介绍,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形式的,在中国仅有两座。会馆的娱乐区就主要以这座大戏楼为中心。每年的五月十三开台唱戏,一直唱到秋后天凉。到六月十五多伦庙会期间,会馆内的演出活动往往达到热潮。正月十五左右也要演出几日,所唱剧种自然非山西梆子莫数了。   会馆西侧,矗立着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的立身汉白玉塑像。1933年6月下旬,吉鸿昌将军率抗日同盟军主力,经过五天五夜激战,终于攻下多伦城。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队依靠自己的力量打下的第一座县城,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信心。    内蒙古锡林郭勒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处的金莲川草原上,因地处滦河北岸又有滦阳、滦京之称。  元上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夏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于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在中国北方草原上建立的都城,与元大都(今北京市)共同构成元朝两大首都,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被称为“世界的心脏”、“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曾与巴黎、罗马等大都市闻名于世。元王朝在1256年至1358年统治的百年间成为横跨欧亚的强大帝国,征服了四十国,拥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的。在其作为都城的时期,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元代创制的火铳(最早的火炮)等传播到欧洲;而西亚、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宗教、艺术、医药学也在同一时期传到了中国。   就是这样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都市,在1358年时被农末起义军所焚毁,之后又几经战乱,最终荒废成为“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尽管这座古城已被战火焚毁,但它的各方面的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它不仅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对于研究元朝历史及蒙元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族人民的宝贵遗产。它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仍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它是一个朝代的记忆载体,同时也记录了生活在金莲川草原上的察哈尔蒙古族的伟大的历史变容。  元上都遗址于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讨论并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

东乌珠穆沁旗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乌里雅斯太镇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道特淖尔镇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嘎达布其镇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满都胡宝拉格镇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额吉淖尔镇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巴音胡硕镇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呼热图淖尔苏木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萨麦苏木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哈拉盖图农牧场 金斯太洞穴遗址 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 白桦林度假村 贵乐斯太矿泉景区 乃林郭勒景区 珠恩嘎达布其镇 乌里雅斯太山

东乌珠穆沁旗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