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娲皇宫 | 娲皇宫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娲皇宫位于涉县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中皇山上,是神话传说中中华始祖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目前,娲皇宫留有北齐佛教石刻、唐代题记、宋代砖墙、元代石雕、明清建筑等文物珍品,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祀奉始祖女娲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华夏祖庙”。娲皇宫内的精髓是摩崖刻经,面积达65平方米,有-13.7万多字,被称为“天下第一壁经”。 依托这一古建筑群,涉县主打“华夏祖庙娲皇宫”这一品牌,连续举办了四届女娲文化节和九届女娲公祭大典。此外,涉县还举办了全国“女娲文化和摩崖刻经研讨会”、“首届女娲文化高层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发起成立了全国女娲文化联谊会,组织人员对女娲文化进行了研究、整理,创作了长篇诗《女娲九章》、剧本《女娲》等文艺作品。娲皇宫景区还推出了大型表演《娲皇颂歌》、《娲皇神韵》等节目,每天上午十点在景区演出。 现在,娲皇宫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北省诚信旅游景区,入选“河北最美30景”,被评为“河北最具影响力十大文物景观”。“女娲祭典”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五大祭祖大典之一,涉县被评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娲皇宫景区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开发出六大类15种“女娲文化”系列旅游产品,其中“娲娃”及“剪纸四条屏”在今年5月举办的“2012年涉县科技活动周启动暨旅游商品创新大赛”上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剪纸四条屏”在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上获得“文化创意优秀奖”。同时,在娲皇宫枢纽区———游客服务中心增建140平方米的旅游购物中心,专门经营各类旅游纪念品,满足广大游客需求。 |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暨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北省涉县赤岸村。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0领导的几个重要根据地之一。 一二九师司令部暨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自1940年设在涉县赤岸村,长达5年多。司令部大院就在村中央的小山坡上。院内西屋为-司令员的住室,北屋为会议室,南屋为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政委住在西院一幢坐南朝北的房子里。现在司令部大院旧址北屋、东屋和南屋都陈列着反映当时军民光荣斗争史的革命文物和有关资料。 1946年秋,晋冀鲁豫军区领导机关迁到距武安25公里的冶陶村。1947年,0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整党整风和土地工作会议,同年还召开了大军南下会议。现在,当年的防空洞、地道、会议室旧址和部分领导人居住过的窑洞尚存。 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旧址位于涉县西部,距离涉城6.5公里的王堡村。1940年,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政治部从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桐峪村迁驻涉县常乐村,同年移驻王堡村,1945年12月迁往武安。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这里整风学习。政治部旧址现为村民居住,礼堂仍保存完好,现在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以来,涉县清漳河畔赤岸村一带的数十处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旧址,一直是人们观光旅游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1982年7月,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专程回到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参观,并挥笔书写了“勿忘一二九师,激发爱国精神”,赠给涉县人民。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十八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996年11月,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司令部旧址被中宣部列入中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列。 1999年5月至7日,河北省政府拨款15万元,省文物局拨款10万元,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承建,对司令部旧址进行了旧址旧貌复原。 陈列馆 并在司令部旧址北面将军岭北侧,建成了占地方1.3万平方米的陈列馆。馆内陈列的多是一二九师将士浴血太行的实物和文字图片资料,再现了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展览内容丰富、展示形式独特、展示手段先进、参观路线为一条龙回环式结构。馆内以时间为顺序,采取图、表、沙盘、雕塑、及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期间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一二九师将士浴血太行的革命事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向广大观众形象地再现了一二九师将士当年在太行山战斗和生活的精神风貌。 赤岸村 邯郸市涉县西北、清漳河西南岸有一个乡村,因在村西有一道红土岭,故名赤岸村。不过,让赤岸“红”起来的,不是这道土岭,而是与八路军一二九师相关的“红色历史”。在赤岸,一二九师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的序幕,并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同时,“赤岸村还是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首府,而且这里有着北方八路军的‘井冈山’之称。” 129师司令…… 详细++ |
129师司令部旧址 | 129师司令部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9师司令部旧址 129师司令部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涉县城西5公里的赤岸村,由129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和129师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00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边区根据地的腹心地、首府县,地处华北抗战前哨,为华北抗战战略要地,八路军129师在-、-等师-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响了抗日战争中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战役,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在涉县驻扎长达6年之久。建国后,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2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一二九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这块红色热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由下、下、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农家四合院和一个防空洞组成,现存有司令部会议室、军政办公室、作战处办公室及-、-、李达、李雪峰、赖若愚等师-的宿办室和警卫室、伙房等旧居及原物陈列。下院有当年师--、-、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1996年11月,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司令部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将军岭位于司令部旧址西北角百米处,1986年以后,-、黄镇、-、李达、王新亭、袁子钦、赵子岳等七位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山上,从此,庙坡山改名为"将军岭"。1990年10月,-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129师陈列馆位于将军岭北侧山坳,属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于1996年,1998年12月19日正式开馆,依山就势建为两层,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展馆建筑面积2252平方米,由1个序厅、5个展室和1个半景画馆组成。展览内容丰富、展示形式独特、展示手段先进、参观路线为一条龙回环式结构。整个陈列布展内容以时间为序,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8年时间,分为六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向广大观众形象地再现了一二九师将士当年在太行山战斗和生活的精神风貌。 |
太行五指山景区 | 太行五指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行五指山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涉县境内,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83米,山势巍峨峻秀,植被郁郁葱葱,以“雄、奇、险、秀”著称。更为神奇的是,这里一列3公里长的山脉,大自然巧夺天工形成一座仰卧大佛的形状,惟妙惟肖,弥漫着悠远宁静,佛瑞吉祥的信息。 五指山的传说很多,据说在远古时期,南海观音菩萨要到五台山参加文殊菩萨的法会,乘南海巨寿龟从普陀山往北走。由于路途遥远,就让紫微星引路(又称北极星),到了太行紫微山。菩萨悠然前行,忽见群峰耸翠,瑞气升腾。禁不住放缓脚步,待慧眼望去,只见祥云缠绕,佛光呈现。原来是如来佛祖伫立山头,正为美景陶醉。观音菩萨按下云头,急忙近前见礼。只听佛祖说道:“此处山川蕴秀、草木含灵,实是天设佳境,地呈灵宫。我等从南到北,路途遥远,我意在此设一驿宫,你看如何”?观音菩萨应道:“如此甚好,这样众佛家弟子南北往来也有个歇息之处”。佛祖点点头,慢慢挥起左手:“我看这山六峰竞秀,各有姿态,如熊耳耸天,就叫熊耳寺如何?”,观音听后道:“佛祖英明,此名因应地形,因形取名,甚为妥当”。说罢,唤来座下灵寿龟,吩咐道:“我与佛祖前往五台山参加文殊菩萨法会。此建寺之事,着你驻此办理吧”。灵寿龟应喏。观音菩萨说完,便与佛祖驾云而去。灵寿龟建寺之后,也留恋此地,便化形为山,驻扎在此。寺庙建起来后,香火甚旺,百姓祈福求安,灵验异常,僧众越来越多。鼎盛时期,佛家弟子逾千,寺庵24座院落。晨钟暮鼓,诵经礼佛之人络绎不绝,成为晋冀豫交界地区闻名遐迩的开山祖寺。在五指山从北向南望去,山峰呈一座大佛之像,传说是佛祖五台山归来歇息所化。民间传说:考官、 考学、考职,如果准备不足的话, 不妨去临时抱一下佛脚,保你顺利过关,心想事成。这便是临时抱佛脚的来历。 近年,久藏在深闺的太行五指山,已经揭下了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都市人消夏度假寻幽的极佳去处。 从309国道过县城向西,过清漳大桥,左转下道即走上景区道路。在山间穿行不远,就能看到五指山景区那别致独特的古槐形大门,车辆可以直接开进景区。 ■天然氧吧 在景区广场下车,迎面是一座三门四柱的大理石牌坊,古朴典雅而又肃穆庄重。走上台阶,穿过牌坊,一块元宝状的巨石安放在一个圆形平台上,巨石上是我国著名书法大师松阳先生题写的三个楷书大字“五指山”,书体温文尔雅,娟秀中透着灵气。 放眼望去,四周是陡峭的山峰,近乎直立的石壁只插云霄。近处的山坡上,漫山遍野一片翠绿,这是没有被破坏的原始次生林,不时能看到种种野花点缀其间。抬脚向前走,即进入碎石铺成的林间小道。五指山景区开发遵循的是原生态原则,没有大兴土木,就地取材,依山就势,追求原始和天然。 这里完全远离了都市的尘嚣和喧闹,也没有一些热门旅游景区熙攘的游人,在树林间穿行,你可以尽情地呼吸着那没有任何污染的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你会犹如置身世外,忘掉一切烦恼,你能体会到的只有一个字——“幽”。 ■高山草甸 太行山为丹霞地貌,山顶一般都是红褐色-的山石,但五指山景区一带例外,这里的山顶大都比较平缓,且覆盖着厚厚的土层,生长着茂盛的蒿草,形成难得一见的高山草甸。 景区北侧有一块最大的高山草甸,面积达几平方公里,有简易车道通到山脚下,再顺羊肠小道爬到顶端,即来到高山草甸上。这里,茂密的蒿草能及膝盖,冬春季节是一片枯黄,夏秋季节则是遍山绿茵。 这个草甸同时又是一个观佛台,站在这里向东看,是涉县著名的韩王山,向南看,则是新发现的天然卧佛。 ■仰天卧佛 站在山顶草甸极目向南远望,你不能不折服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长达3公里的山体,天然形成一尊大佛形状,自东而西依次是:高高的发髻、额头、眼眉、鼻子、下巴、脖子上的喉结,都是那么逼真,可以说是惟妙惟肖,两手抱在胸前,双脚脚趾朝天。大佛安静地仰卧在太行之巅,似在静听天簌之音,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思和联想。 ■义勇军旧址 五指山不光自然景色优美,还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朝鲜义勇军总部旧址就是其中之一。 朝鲜义勇军由一批朝鲜热血青年在武汉组建,后转战至涉县。1942年7月,朝鲜义勇军总部由司令员武廷率领进驻涉县河南店镇南庄村五指山一带,司令部设在王书文家,1945年8月迁离涉县。在三年多的战斗生活中,义勇军将士高度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创办“三一”商店、太行纺织厂、朝鲜义勇军医院(大众医院)、照相馆等,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八路军一二九师轮训队也在南庄村住了很长时间,从这里走出了大批抗日军政干部。 1942年8月,郑律成(郑律成1914年生于韩国光州,1933年来到中国参加救亡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创作有《延安颂》、《八路军大合唱》等红色经典乐曲,其中《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进行曲》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由0-主席-签发命令,将该歌曲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来到涉县,担任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朝鲜义勇军负责人,1943年与八路军和朝鲜义勇军到涉县五指山开展大生产运动,并以太行山战斗生活为题材,创作了《武装宣传队》的电影剧本。经中韩两国专家多次探访,发现了郑律成在涉县五指山的故居、使用过的水井、开垦的菜地等遗迹。郑小提希望在五指山所在地———涉县南庄村,建立郑律成音乐学校,有关方面决定在五指山建立太行山郑律成纪念馆,这将成为邯郸红色旅游景点的一个新的亮点。 这些抗日旧址都是一些窑洞和半阴半阳的建筑,如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供游人参观游览,缅怀往昔的峥嵘岁月。 ■紫微山庄 山脚下,绿树掩映中,青瓦白墙,一个幽静的四合院,这就是紫微山庄。这里是一处广场和饭店,野味十足。饭菜都是从农家菜园里就地采摘就地加工,新鲜原味,绿色生态无污染,独具特色。天井院中,葡萄架下,沏上一杯香茶,饮上两杯啤酒,简直神仙一样的日子。 如果有时间在这里住上一晚,更是惬意。逢节假日,五指山紫微广场会举办大型篝火晚会。在熊熊燃烧、欢快跳跃的火光中,大家手挽手翩翩起舞,欢声笑语与鸟语虫吟汇成世上最美的旋律。兴尽晚归,住宿在独具特色的乡土风情农家四合院或农家土楼等,尽情体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情画意。 太行五指山的房间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具备自助食宿的便利条件,住在这里你也许会乐不思归的。 贴士 ○太行五指山距涉县城3公里,邯郸旅客沿309国道或青兰高速过清漳河大桥前行2千米,见路左标志转弯就到了。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已开通五指山一日游、过夜游项目,市内各大旅行社均可报名。 ○景区咨询电话:13931032750 |
偏城刘家寨 | 刘家寨地处太行山东麓涉县偏城镇偏城村,建在一处方整的高岗之上,为保存比较完整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群。其始建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现存80%以上为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全部是砖石土木结构,四周用石头筑成高达10米的城墙。据《涉县地名志》记载,宋末元初,刘姓从山西辽州(今左权县)上武里同峪村迁来,由于世代为官,渐成旺族,便将四周以石筑城,设东南北三门,俨然一处小山寨,易守难攻,改名“永安寨”,因地处偏僻,故名“偏城”,因原主人姓刘,故现在常被人称为“刘家寨”。 进入刘家寨,“将军第”“进士府”等古建筑仍然十分威严。沿街门楼,飞檐斗拱十分精美,大门两侧的门楣多为青石竖立,雕刻着各种楹联,高大的门楼、高高的台阶,全部采用青石铺就,底层阶下有排水道,不少上马石和拴马石(石鼻)至今仍保存完好。屋顶多为坡屋顶、出飞檐、圆椽,方砖盖瓦、屋顶压背、两端出兽,许多雕刻美仑美奂。这一古村落有着较高的科学和艺术观赏价值,汇集了建筑学、绘画、文学、书法、雕刻、工艺美术等艺术特点。 古寨没有被开发,保存状况较原始。 六百多年的“插花区” 偏城镇位于涉县县城北部30公里处,它西临山西省左权县,东靠河北省武安市。这个位于两省交界的城镇,自1336年到1940年,历经元、明、清、民国,先后长达六百零四年中,一直是“插花区”—— 一个周邻与山西黎城县全不接壤的城镇,却隶属黎城县管辖。为何如此?问题的答案指向刘震——这位金末元初时的崇州太守。 崇州当时的辖区范围主要是黎城县与涉县一带,但并不包括偏城镇。偏城是刘震的家乡。“或许是出于对家乡的‘关照’,刘震将偏城从别处(行政管辖内)要了过来,归自己管。”此后,崇州辖区内有三块独立的行政区域——黎城县、涉县和偏城镇。 偏城镇于1336年划归山西黎城县管辖。而偏城镇和黎城县之间,又隔着涉县的辽城乡与索堡镇等地区。它是偏城村得以申请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打出的惟一王牌。 “偏城”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它只有北、南、东三个门,而并非四个门。其中缘由,与“五行八卦”有关——北门属水,水生木;南门属火,木生火;东门属木,木木相帮;西门属金,金克木,故而不留西门。 毫无争议的是,刘家寨为刘家人所建。那么,寨子具体为刘家何人所建呢?问题却至今无解。刘家后人只能猜测建寨与刘震有关,他们的理由是,从刘震算起,刘家四代为官,那时,刘家成为当地望族。因此,刘震被后人奉为刘家“始祖”。或许就是在那一时期,刘家建起“永安寨”——人们以青石为砖,垒起10米高的城墙,开了东、南、北三门,设东为正门,上 书“永安寨”。寓意住在寨子里的刘家子嗣“永远安康”。 1940年1月,偏城脱离黎城县管辖成立了偏城县抗日政府,六年后撤县并入涉县,在这7年的时间里,八路军129师先遣团也在这里秘密驻扎,又书写了这处山寨的“红色历史”,在鹿头乡东鹿头村建有“烈士阁”阁名为“偏城县烈士阁”。 “将军第”位于“六门圪廊”南头,它是寨子内最威严的宅院。这处三进院依西高东低山势而建,从正房走到门口,上下落差有9米之高。它与对面的“进士府”都为刘榕宅院。刘家后人说,刘荣是宣统乙丑科进士,正四品昭武都尉官职。 “将军第”与“进士府”——两处院大门上的匾额,都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尤其是“进士府”门上的木雕,据说能完好保存,是因为这处院曾住过一个抗日“杀敌英雄”。偏城镇副书记贾赵全记得,正是这块“杀敌英雄”的匾遮住了“进士府”,所以未曾毁坏。“将军第”曾是偏城县委,而“六门圪廊”北头的第一处院子,又曾是“公安局、看守所”。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偏城镇偏城村 乘车线路:涉县乘开往偏城镇的班车可达。 |
涉县黄花山景区 | 黄花山风景区位于涉县固新镇境内的冀、晋、豫三省交界处,西行二华里进入山西,南行十华里便是河南,地理位置特殊,山势险峻,群峰竞秀,森林茂密,隐天蔽日,四季皆景,春来满山黄花,炎夏松影如荫,深秋红叶遍山,冬天雪原林海。 景区面积五平方公里,有大型溶洞两处,即紫云洞和白龙洞,洞内面积4500平方米,有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种乳石,置身洞内,如迷宫仙境,让人宠辱皆忘,心旷神怡。附属景点有:苍鹰探海、九龙池、八百云梯、松林密道、情人谷、大槐树、高乐宫,是涉县境内独一无二的原始自然景观,也是人们享受自然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深山天堂、人间仙境。 紫云洞又叫苍龙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石笋、石柱、石幔等似雕塑,蔚为壮观,相传东海龙王的四个太子和吕洞宾都曾在这里习功炼丹。洞门口有多块石碑、凉亭、草坪、樱桃树,小径可通山顶。洞口上方有涉县知县杨霆赠书石刻,洞内有正宫、东、西宫;据说东宫门紧闭不开,实为多年水沉积岩堵住门宫口;正宫高大,上倾地面,五色云顶,0状钟乳石常年滴水,地上对应有水池,俗称龙池,有石钟、石鼓,各种兽像,逼真活现;西宫很深,传说无底,地面上倾,0状钟乳石常年滴水岁,沉积岩与地面相连,俗称石柱(龙柱),宫内多石柱,石0状岩石、水池;小口入内又大起来,小口通大口,大口通小口;多红色岩石面,俗称石朱砂。 另一个叫白云洞,洞不深,岩石呈白色,五色云彩顶,0状钟乳石常年滴水,地上有水池,俗称龙洞,洞内多鹅卵石,俗称龙蛋,洞内多雾气,故城白云洞。 2002年县、镇投资开发紫云洞,修石阶路,盖石凉亭,安修洞门,洞内通电按灯泡照明,汽车可通洞口下,洞内多雾气,冬暖夏凉,盛夏凉气寒人,冬季雪天洞口多冰葫芦,洞外气象万千,十分美观。夏季洞内阴暗潮湿,洞外林木、花草郁葱芳香。春秋气候宜人,游人不断。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涉县固新镇境内 乘车线路:涉县乘开往固新镇的班车,到固新镇在乘小巴至黄花山下的黄岩村后步行前往。 |
固新古槐公园 | 河北省涉县固新村有一棵古槐,号称天下第一槐。这棵老槐树高29米,树围1.7米,冠幅直径19米,树龄约2000年左右。树旁立有石碑,刻有“天下第一槐”五个醒目大字。由于年代久远,目前树干、主枝已大部分枯朽,仅东南方向有约占全树五分之一的上部保留一个主枝及部分侧枝仍继续生长延伸,形成覆盖面积半亩之多的新树冠。这株古槐,虽屡遭大自然的侵袭和战火的摧残,历尽千年沧桑,但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茁壮生长着,实为罕见的珍贵活文物。 据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涉县志》载:“古槐树,邑有三,皆植自唐宋。一在故县镇,十大树围,枝叶扶疏,状类蛟龙。”另据固新村《古槐碑记》载:中州胜地古槐着派溯沙侯国(即涉县)属地也,高入云霄,世人罕见。乃中华灵秀之钟,民族之骄也。槐寿几何,有待于考,但有民间佳话盛传;一曰大明正德(公元1506—1521),初业立村,已有千年古槐之说;二曰战国时期,秦兵攻赵东进路过于此,曾歇马饮食;三曰唐代邑翁在此修道,德高好弈,有“先天古槐,后世小仙”之语。据此推究,古槐当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古槐被人们供奉为“仙树”。传说:“光绪之年,大闹饥荒,村人粒粟无存,古槐则大开“槐仓”,日间,饥民采尽绿叶,一夜间,新叶重生,比昨日更盛,救得全村人性命。古槐主干仅丈余,西北老枝早折,折处朽而成洞,主干树皮多处也不复存在了。历经风雨剥蚀,日啮月啃,裸露出的木质都裂成一扇扇不规划的巨形板块。但春夏之交,树头返青苍茂,乡人染疾,仍有求医于槐者,树上时挂“有求必应”、“神槐赐福”等匾额,香火不断,村人引以自豪,更把不满成年子女,锁在树下,让槐仙看管,以求平安。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乡人自发捐资保护古槐,古槐是清漳河畔的文明史的见证。古街、石板路、祠堂、古民居、古水渠,以千年古槐为主题的旅游已形成了规模化的小景区。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固新镇固新村 乘车线路:涉县乘开往固新镇的班车可达。 |
涉县清泉寺 | 涉县清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泉寺位于河北邯郸涉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景点静因寺、南山寺、柏台寺、九龙圣母殿、鲁班岩、朝阳洞、摇铃寨、千年古槐、万年柏等,传说神奇。 寺周有围墙,前有山门,钟鼓楼,有大殿四座, 另有东西配殿、 藏经殿、伽兰殿、仙境台竺。在寺东南,有一建筑,下为石券,深均为三间。石券上刻有“宝访”二字,内书“林泉”。寺内有书法碑刻,艺术精湛,有汉代法道陵所书的”龙“字,康熙帝所书的“虎”字和晋代王羲之所书的“白鹅飞到池中”。张天师的墨宝石刻,山门两侧的一对雄师为华夏仅有。 从石岗村往清泉寺路旁的崖壁上,刻有“唐代叫*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可见唐代已有寺庙,现为明、清修建。寺建于半山,寺周有围墙,山门朝南,自南北中轴线向里,依次有水陆殿、毗卢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轴线两侧为厢房。寺西北角有藏经殿、仙镜台,东南部有伽蓝殿。 水陆殿,又名天王殿,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毗卢殿,又名罗汉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大雄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琉璃瓦顶;荷花池为八边形,周有望柱、栏板等;雷音殿,初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琉璃瓦顶;藏经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顶。20世纪80年代,清泉寺毁于大火,但其基础尚存。 清泉寺规模宏大。由天王、毗卢、大雄、畦音、藏经五大殿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后因火灾将寺大部烧毁,现仍存藏经殿、山门、钟鼓楼等19间建筑。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涉县固新镇石岗村 乘车线路:邯郸客车站乘坐到邯郸的客车;再从县城乘坐到固新镇的城乡公交,中途在清泉寺景区路口下车乘小巴可达。 |
鹿头江家大院 | 江家大院座落在河北涉县鹿头乡东鹿头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有50多个院落和东西两个花园组成。建筑布局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门楼飞檐斗拱、额枋画栋,是典型中华民族民居建筑风格,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在民族民居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欧洲风格,具有中欧合壁的艺术内涵。这些院落的所有门楼都刻有石刻的楹联和装裱精细的门楣匾额,共有50幅。楹联书法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变化万千,书体独特。匾额有木雕、石雕,质地多样,工艺精湛。 在江家大院处处都能感到它那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这里约有30余幅的石刻楹联中,那或正、或草、或行、或隶的石刻字,一一幅寓意深远、耐人寻味的楹联更能激起你探究的兴趣。特别让人感到兴奋的是,不仅有刘墉、林则徐的大字,更有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和曾国藩手下战将杨芳的手书。刘墉的两幅分别为:旧学商量加遂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有猷有为有守,多福多寿多男。民族英雄林则徐书陈文恭公格言一幅为:惜食惜衣非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捻须求已莫求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留得一联为:闲听秋声移竹母;静眠凉月枕桐孙。大将杨芳的字为:识密监亦洞;虑淡物自轻。这些古人的家训或希冀,对于今天的我们,不也是很好的训诫么? 为什么在这大山深处的小村里会留有这么多名家墨宝呢?大约有两个说法可能较为准确。其一,清末明初书法家李中香收藏大量名人手迹,后因贫困寄居并死于江家,这些墨宝也随之流落江家。其二:江氏应璜在任时,与一王姓同僚(安微人)关系甚密,结为把兄弟,后王升京兆伊,此时闲居在家的应璜常到北京去拜访他,可能通过他结识了一些社会名流,加之江本人喜好书法留心收藏,才得到这些名人大家的手迹拓片。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涉县鹿头乡东鹿头村 乘车线路:涉县乘开往鹿头乡的班车可达。 |
熊耳山开法寺 | 熊耳山开法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开法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城东8公里外的河南店镇庄上村西的崇山峻岭(熊耳山)之中,因环寺山峰中有一峰酷似倾听寺院禅声的熊耳,因此,开法寺故又得名熊耳寺。据涉县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兴盛于明清,历经数个朝代的续建、修葺、完善,开法寺的规模一度达到鼎盛,直到解放前夕,该寺仍有4个大殿、院落24套,且占地面积多达20余亩,名冠涉县各寺院之首。 开法寺是佛教十大宗派中的禅宗道场,其中以临济宗发展最为庞大。从现存碑文来看,仅明清时就演派二十代,修行僧众几乎高达500余人,可谓莲池海会,佛教丛林。其中不乏有大德高僧,如清朝时有位常顺和尚,其生平事迹曾被载于《历代高僧传》一书。常顺和尚素能先知先觉,怀大慈大悲之心,经常调治医药,为人治病,无不痊愈者。明间曾流传他为神灵再世,家家供奉他的画像四时祭祀。 开法寺作为涉县的开法祖寺,然而由于历史的变故,许多古刹摹刻被毁损,殿堂遭到拆迁破坏,僧人亦作鸟兽散。庭院荒芜,湮没在寒烟白草之中,众人目睹,心中不免生苍凉起感慨。 往事越千年,而今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当地政府及百姓的关注下,开法寺得到空前的重修,再塑金身,使其旧貌换新颜。如彩绘一新的三圣殿依山就势筑于人工石砌的绝壁之上,刚刚落成的大悲阁将寺院之宝八角琉璃井呵护在内,清冽的甘泉从彩塑观世音手执的金水瓶中溢出,日夜不息,普救众生,滋润万物。而新修的金水桥、莲花池,小巧玲珑,造型雅致;大理石护栏上精雕的各种图案也形象逼真,妙趣横陈。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涉县河南店镇庄上村西 乘车线路:邯郸客车站乘坐到邯郸的客车;再从县城乘坐到固新镇的城乡公交,中途在庄上村下车乘小巴可达。 |
古槐景区 | 古槐,问世已2000余载,根围20m,胸围15.4m,高20m,世人罕见,人称“天下第一槐”,还有“九搂一0”之说。据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涉县志》载:“古槐树,邑有三,皆植自唐宋。一在故县镇,十大树围,枝叶扶疏,状类蛟龙。”另据固新村《古槐碑记》载:中州胜地古槐着派溯沙侯国(即涉县)属地也,高入云霄,世人罕见。乃中华灵秀之钟,民族之骄也。槐寿几何,有待于考,但有民间佳话盛传;一曰大明正德(公元1506—1521),初业立村,已有千年古槐之说;二曰战国时期,秦兵攻赵东进路过于此,曾歇马饮食;三曰唐代邑翁在此修道,德高好弈,有“先天古槐,后世小仙”之语。据此推究,古槐当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古槐被人们供奉为“仙树”。传说:“光绪之年,大闹饥荒,村人粒粟无存,古槐则大开“槐仓”,日间,饥民采尽绿叶,一夜间,新叶重生,比昨日更盛,救得全村人性命。古槐主干仅丈余,西北老枝早折,折处朽而成洞,主干树皮多处也不复存在了。历经风雨剥蚀,日啮月啃,裸露出的木质都裂成一扇扇不规划的巨形板块。但春夏之交,树头返青苍茂,乡人染疾,仍有求医于槐者,树上时挂“有求必应”、“神槐赐福”等匾额,香火不断,村人引以自豪,更把不满成年子女,锁在树下,让槐仙看管,以求平安。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乡人自发捐资保护古槐,古槐是清漳河畔的文明史的见证,您看他遍体的斑斓却是遍体的文字,历经风霜全然挺立,树枝折断不损一砖一瓦落入街头,其高中品格确实值得后人歌颂和供奉。古街、石板路、祠堂、古民居、古水渠,以千年古槐为主题的旅游已形成了规模化的小景区。 |
九龙槐 | 九龙槐风景区处于河北省涉县县城西4公里处,西与华夏祖庙娲皇宫相邻,南与文明全国的 129 师司令部旧址隔河相望,景区面积 150 亩,属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旅游风景区。 景区以一千年古槐为主体,因其古槐枝苍虬,形似九龙而得名,古槐粗约50米,高达39米,气势雄伟,堪称一绝,号称“天下第一槐”古槐奥妙,尤在树内,九屋十八阁启智通窍,古迹阁赏古论今,财旺阁聚财生福,平安阁祈祷顺意,长寿阁延年益寿。整个古槐根深枝壮,树干外侧栈道环绕,高陡悬深,令人生畏,处处体现“奇、物、险、绝“,钟楼鼓楼遥相呼庆,尽可展现古寺神韵,其中尤以槐仙洞最为出名,槐仙之神,增祥纳福,荫蔽九州,吸引众多善男信妇女到此朝拜祈祷。 该景区集自然景观、历史传说、民俗文化、革命教育于一体,景区之内茂树缠绕,花开四溢,朴拙妙曼,立体成形,山脚下涉县第一大河—清漳河绕槐而过,河中自然形成九龙潭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游船垂钓,快艇飞驰,令人留恋忘返,堤岸垂柳丝丝,绿草茵茵,环境清新,且古槐因历史悠久,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如:汉文帝赏槐自乐,李自成兵困槐柃,慈禧赤足治疾,古槐荒年赈济民等,而置留于此的闯王宝刀已成为景区“镇槐之宝”这些历史典故更赋予九龙槐以神奇色彩,而歼 7 式战斗机,苏 T3 式坦克落户景区,让您在欣赏优美景色的同时,再次目睹军事风采,重温革命峥嵘岁月。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县城西4公里处 乘车线路:从邯郸客车站乘坐到涉县的客车;到涉县县城换乘开往索堡镇的班车中途在九龙槐风景区下车可达。 |
涉县将军岭 | 将军岭位于涉县赤岸村北,原名庙坡岭。1986年后,因-、-元帅,黄镇、李达、王新亭上将等原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人的骨灰相继撒在这座山冈上,将军岭由此得名。整个将军岭占地6000多平方米,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将军岭下的惊人发现——长平之战遗址。1990年10月,-亲笔题写了岭名。这里是除北京八宝山外,安葬共和国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 历史遗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场考察认为将军岭尸骨坑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以及规模最大,也是最具文物价值的长平之战尸骨坑遗址。此坑所埋赵军官兵尸体至少超过百具。此坑和附近的二号坑均为深坑,不像秦军专为掩埋战俘尸体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沟大壑。秦军将战俘尸体抛入沟内,再填上一层薄土加以掩盖。只是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斗转星移,才使这些尸骨深埋地下。 抗日战争时期一二九师官兵与当地群众共-建的长达27公里的漳南大渠,涉县人民在渠边修建了“思源亭”和高12.9米的漳南大渠纪念碑,从岭下登上129级石砌台阶,是-元帅的纪念亭,整个将军岭占地6000多平方米,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将军岭前远山含黛、近水跃金,将军岭上瀑布垂崖、台阶俨然,将帅雕像肃穆庄重,松柏荆棘蔽翳幽深,现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将军岭前远山含黛、近水跃金,将军岭上瀑布垂崖、松柏蔽翳,将帅雕像肃穆庄重,台阶俨然曲径通幽,与司令部旧址、129师陈列馆融为一体,现已成为一处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涉县九峰山森林公园 | 九峰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涉县东北5公里处,园区面积6平方公里,属天然人工混合林。九峰山森林公园山势雄峻,峰峦秀美,素有“涉县美景数九峰”之美誉。 园内峰高沟深,气势巍峨,鬼斧神工,天然而成,或如猛兽,或如人形,依形而名曰:望月峰、卧狮峰、南北武仕峰、佛指峰、乇玺峰、虎象峰、情侣峰、神龟峰是也。沟有盘茶、杏树等九沟,峰谷交错,熔融—体,构成—幅壮丽的山河美景。九峰山山石凌增,苔藓斑驳,藤罗掩映,松柏葱茏,奇花烂灼,百树、百花、百草、百药、百鸟、百虫,不胜枚举,更有青溪泻玉、瀑布龙潭、吊桥飞渡、石阶穿云、楼台亭榭、长廊山门。登斯山则心旷神怡,足避暑休闲、游览玩赏之胜地。山脚之下有碧霞祠,至今有八百年历史,原有泉水从洞口流出,后被洪水淤没。碧霞祠常年香烟不断,香客如云,四时赐福,八方求佑。另有大寨脑山大王遗址,为明末崇祯十七年之事。还有九龙潭、白蛇、黄狐、妖牛等神话传说,不一而举。来此—游,定会领略其间的精妙蕴含。 公园内有九座奇峰,座座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所以叫九峰山。它们分别是望月峰、卧狮峰、南、北武仕峰、佛指峰、玉玺峰、虎象峰、情侣峰、神龟峰。九峰山山石凌增,苔藓斑驳,藤罗掩映,松柏葱茏,奇花烂灼,百树、百花、百草、百药、百鸟、百虫,不胜枚举,更有青溪泻玉、瀑布龙潭、吊桥飞渡、石阶穿云、楼台亭榭、长廊山门。登斯山则心旷神怡,足避暑休闲、游览玩赏之胜地。 九峰山森林公园山中有九峰(虎头峰、观音峰、天柱峰、神龟峰、情人峰、猿人峰、卧佛峰、雄狮峰),十八景(驼山、象鼻山、大寨脑、神龙潭、仙人洞、飞天石、付家寨、野人谷、石板笼、碧霞祠,月亮弯,连理树、神农屋、太师椅、百米峡、石树人、南方大峡谷、武士山)等多处名胜。河北涉县九峰山森林公园可见狐狸野兔出没,雉鸡鸦鸽栖翔,还可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是太行山中不可多得的生态园。河北涉县九峰山森林公园有绵延一万余亩的天然、人工混合林,古藤缠绕、郁郁葱葱、曲径通幽。林中有2000多种植物,汇集了三省七县所有植物种类。 地址:邯郸市涉县九峰山 类型:山 |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位于河北省 邯郸市涉县城西北的索堡镇弹音村。距邯郸市区104公里。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于1941年7月18日成立,1942年2月,从涉县靳家会村迁此,1945年迁往涉县下温村,同年12月迁至武安县下柏树龙泉村。管理全边区的政务,对边区施政、颁发命令纲领,制定实施方法、规程及特别地区之单行法规。杨秀峰、薄一波、戎伍胜任正副主席,下设秘书处、财政厅、交通厅、教育厅、税务总局、军区司令部、高等法院等。1945年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行署,22个专署,154个县,东起津浦路,西至同浦路,南抵陇海路;北接石德、正太线,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的部分地区。全区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551万。1948年9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为一独立的四合院,由正房、北屋、戏台和西耳房组成. |
常乐龙王庙正殿 | 常乐龙王庙正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又名常乐寺,位于涉县城西北25公里常乐村南边,坐西向东。龙王庙正殿面阔三间10.10米,进深两间12.15米,高6.55米,占地面积97.49平方米。单檐悬山布瓦顶,琉璃瓦剪边,梁架大木彻上露明造,六椽栿用四柱,施隔架科斗栱,前后檐普柏枋上施五铺作单昂斗栱,补间斗栱耍头后尾挑于金槫下,檐下施木柱,下施素面覆盆式青石柱础。明间后金柱上施彩绘蟠龙,中开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在庙的廊墙和山墙上各嵌题记碑一个,简述了乾隆四十六年重修及捐助人等,为河北省较早的古建筑之一。 龙王庙正殿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代表了该地区的建筑工艺与水平,对于研究当时的工艺技术、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历史意义。弥补了该地区这一阶段建筑史上的历史空白,对研究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建筑特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