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忽必烈夏宫 | 忽必烈夏宫位于正蓝旗敦达浩特镇东15公里处,东经114°55′14″,北纬41°46′71″,其西南距正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上都镇15公里,东北距元上都遗址2公里,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517公里,距锡林浩特市238公里,距304省道2.5公里它是正蓝旗重要旅游环线(上都镇~忽必烈夏宫~元上都遗址~乌和尔沁敖包~小扎格斯台淖尔鸟类栖息地~桑根达来镇~上都镇环线)中的重点旅游区。 忽必烈夏宫旅游度假区,是以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登基继承汗位,建立大元帝国,并将上都长期作为元朝的夏都背景而取名的。是参观元上都遗址,领略金莲川草原风光的最佳驿站。每当盛夏来临,大气磅礴的元上都遗址,一望无际的金莲川草原金莲花遍地盛开,龙岗山上座座敖包(烽火台)遥相辉映,蜿蜒曲折、川流不息的上都河,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草原画卷。景区集娱乐、餐饮、察哈尔民俗风情展示、体验牧人生活、研究蒙元史及察哈尔文化功能于一体。旅游区占地0.91平方公里,以5个固定式大型蒙古包为主体,周围星罗棋布地遍布了传统的木制蒙古包,可同时接待500人就餐、250人住宿,自来水、水冲式卫生间、淋浴等服务设施齐全。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日照数为2947-3127小时之间,全年平均降水量365毫米,蒸发量为1925.5毫米。最高温度为35.9℃,最低温度零下36.6℃。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短促,秋季凉爽湿润,气温变化剧烈、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能充沛,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年平均风速4.5米/秒,无霜期110天,冬季平均积雪期180天左右,最大积雪厚度20厘米。 北部沙地分布有柳灌丛、沙蒿、木草植被,一般由柴桦、灌柳、叉分蓼、唐松草、沙芦草、沙蒿、小叶锦鸡儿组成植物群落。南部低山丘陵区,山体阴坡为岛状灌木林,主要植物有虎榛子、草本有贝加尔针茅、线叶菊、羊草、杂类草等。 夏宫位于内蒙古锡盟正蓝旗金莲川草原上,马可?波罗于公元1275年夏天来到上都,忽必烈皇帝在上都大安宫中接见了马可波罗,并且命他在各地采风。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详细地描述了元上都周围的草原风光以及各种神奇景象,包括成群的天鹅与白鹤在古城上空飞舞的景象。他还记述了蒙古皇帝在元上都周围划定禁猎区以繁殖飞禽走兽的情况。在元上都草原周围,不但栖息着野鹿、狼、狐狸、野羊、野兔,还生活着许多天鹅、鹰、白鹤、灰鹤、野鸭、鹭鸶等,它们在草原上以及湖泊、水泡、树林中觅食、嬉戏、繁殖,成为一大景观。随着周围的生态保护,成千上万的候鸟又飞回到夏宫草原上。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这里建成了周边独一无二的蒙古大营,绚丽多彩的蒙古族服饰,充满民族风情的蒙古包,多姿欢快的民族演出,组成了一幅独特蒙古族风情画卷! |
灰腾草原 | 灰腾草原,蒙古语为“寒冷的山梁”,位于市南35-50公里处。这里是锡林浩特市著名九景之一,国家级草原保护区5处核心区之一,它全称叫巴彦乌拉灰腾草甸草原核心区之一,又称灰腾锡勒天然植物园。 这里是典型的草甸草原,牧草植物繁盛,夏秋野草茂密,郁郁葱葱,各种野花竞相怒放,争齐斗艳,虫声悦耳,空气清新。环境自然天成,决无污染,好一派远离城市的世外桃园,是锡林草原最佳的旅游地,这里绿草、蓝天、白云构成一幅草原自然的美丽画卷。 这里天然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黄花、防风、黄芩、知母、北柴胡、沙参等多种药用资源。每当盛夏酷暑全国很多游客来此避暑观光,感受“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生态环境。 这里盛产口蘑、金针黄花。神奇的蘑菇圈,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明灯高照的夏夜,常有一群手撑白伞的仙女,从天飘然而下,来到美丽的人间草原,在绿草如茵的草地嘻戏、舞蹈,天明前返回天宫。第二天,那里的草丛间,便生长出象征仙女们倩影的白蘑。 灰腾草原位于灰腾玄武岩台地之上,海拔1300米左右。典型草原又称干草原或真草原,是构成锡林郭勒草原的主体部分,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中,旱生丛生杂草居多,代表群落有大针茅、克氏针茅、羊草、糙隐子草、冰草、冷蒿、百里香和多根葱群落。初春,在遥看草色近去无的草原上,最先绽开的小叶锦鸡儿,鹅黄的花朵显得娇嫩欲滴,为草原的复苏撒下第一缕温馨;仲夏,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偶有一束二色补血草(干枝梅)的粉紫相间的花映入眼帘;深秋,金黄色的草原上,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的果实吐出一丝丝白色的长须,就象一条条白色的轻纱,飘动在草原上;隆冬,整个草原被大雪覆盖,各种植物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灰腾草原位于锡林浩特南的锡张公路55公里处,是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交错观光点之一。该处位于灰腾玄武岩台地之上,海拔1300米左右。 在典型草原区,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典型草原的景观、植被,而且还可以看到地表有玄武岩体裸露,到处可以看到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岩块。在路边几百米处已发现一处火山熔岩留下的地下长廊和多处火山熔岩洞,静静地等待着勇士探险的脚步。草甸草原处于草原向森林的过渡地段,是草原群落中喜湿润的类型。盛夏的草原自然景观十分秀丽:浓郁的花草香气扑鼻,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墨绿色的草原上,波浪起伏,到处鲜花盛开,淡紫色的飞燕草花、火红的山丹花、一束束粉色的凤毛、一片片金色的黄花,装点着辽阔的草原分外妖饶。因此,草甸草原又有“百花植物园”的美称。 在草甸草原区,旅游者可以看到生长茂盛的草原植被,整体高度可达80厘米以上,仿佛置身于稻菽麦浪之中。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每平方米内大致有20种以上的植物,代表性的植物有菊草科的线叶菊,开小黄花;各种沙参,开兰花如小漏斗;射干鸢尾,开紫色小花。还有豆科植物华北岩黄芪、野豌豆等。在这里,如果游客有兴趣还可以采摘少许所喜欢的野花卉以制成植物标本,但切记不可多拿,这些小花小草也是生命,她们是人类的近邻。在众多植物中,游客可以识别一下常用的药用植物柴胡。这是一种伞形科植物,开黄色小花,拔下闻一闻,味色极浓,其根部可以入药。有名的柴胡注射液,主要成份就是这种植物的根。这个地方还有许多游人罕见的蘑菇圈,里面生长着大量的野生蘑菇。蘑菇是一种食用价值很大,而且有较高医用价值的真菌植物。 |
小扎格斯台淖尔 | 有着“沙地明珠”之称的小扎格斯台淖尔,距元上都遗址35公里。小扎格斯台周围是蒙古族牧民的夏营地,在领略鱼香与湖光水色的同时,您还可以体验蒙古民族骑马、唱歌、摔跤的情趣和手把肉、奶酒的香甜。小扎格斯台淖尔水面面积6700亩,其南部与乌和尔沁敖包林场原始次生林区相连,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草地、山水、林地与沙地融为一体,景致独特。“扎格斯台淖尔”,蒙古语,“有鱼的湖”,在这里,岸上青草成片、野花盛开;水中鱼儿戏耍,野鸟成群;蔚蓝的天空流动着纯色的白云;远处有成群的牛羊在太阳底下懒洋洋地吃着青草。洁白的蒙古包如点点繁星般跌落在绿色的原野上。淖尔的北岸是延绵起伏的沙丘,有许多寺庙的遗址。40年代初期,小扎格斯台淖尔北岸还建有白塔,淖尔四边以铁索相环。 小扎格斯台淖尔水资源丰富,盛产鲫鱼、鲤鱼、草鱼、鲢鱼、泥鳅等。如果有兴致的话您可以亲手垂钓、捕鱼,然后在朋友面前一展厨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一举多得! 小扎格斯台淖尔是沙地内各种侯鸟的乐园,每到夏季,这里鸟类繁多,除百灵外还有天鹅、红嘴鸥、遗鸥、野鸭、灰鹤等。它们将爱巢筑在水边的苇杆间草丛里,产下的各色蛋散布其间,煞是可爱! |
乌和尔沁敖包森林公园 | 乌和尔沁敖包是正蓝旗的最高峰,海拔1794米。据记载,元朝时庶民百姓称此山为万寿山,是皇家狩猎场所,忽必烈皇帝经常在此狩猎,到了清朝,才被划为察哈尔正白牛群苏鲁克祭祀敖包。它位于上都镇东北约30公里,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群山之间。山上有茂密的原始次生林,潺潺的溪流,有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还有很多可以采食的山珍野果。在山上,不仅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享受上天的恩赐;还可以到昌图敖包下的淖尔里去戏水、垂钓;而且还可以拜谒一下神秘的乌和尔沁敖包,参加庄严肃穆的祭敖包仪式。敖包是草原上特有的建筑,它可以为人指路,使人们不至于在茫茫草原上迷失方向;它还可以作为界标,划分出牧场的自然界限;它更是草原牧民们心中的神,主宰着灾患与吉祥。于是,草原敖包祭祀成为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登上高高的敖包山回首遥望,碧绿辽阔的草原在跳跃,金波滚滚的沙地在翻腾,郁郁葱葱的林木给草原与沙海增添了几分壮美!这里一年四季变幻多趣,别有洞天。春天,百鸟啼鸣,花蕾含苞待放;盛夏,满山葱绿,群花烂漫;深秋,层林浸染,秋实正茂;冬季,雪披山谷,银装素裹。密林深处,栖息着狍子、黄羊、山鸡等几十种珍禽异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又是中草药材天然宝库,芍药、当归、黄芪、山丹随处可见,所以才被人们誉为“额木其”敖包,汉意为“医生”敖包。至今当地的蒙医们还定期到山上采摘药材。 |
四郎城古城 | 四郎城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四郎城古城遗城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浩特北两公里处。城址为乌桓游牧故地,故命名为桓州城。始建于金代。古城呈方形,东西长1052.5米,南北宽1136.8米,东西两面城门至今尚可辩认。 城墙夯筑不明显,残高3-5米,每隔60左右米有凸出的马面。城中有建筑台基遗迹,为州府官衙所在。 古城内散布着大量残砖碎瓦,瓦背为素面反面布纹,砖多是灰色素面,有少量沟纹砖。古城内曾出土过粗瓷双耳罐铁斧及定窑、钧窑瓷片。 文物保护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3处,其中,古遗址516处,四郎城古城为其中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正蓝旗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 正蓝旗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正蓝旗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西起正蓝旗黑城子与河北省交界处,沿上都河途径上都镇,东至五一牧场元上天地旅游区,以河道为中心,南北宽50—100米范围内的狭长地带,规划建设面积1195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8869.76公顷,自然湿地为8734.34公顷,人工湿地为135.42公顷。 公园水系形成大面积河滩沼泽湿地,是候鸟迁徙、鱼类等生物生息繁衍的重要场所,滦河的重要水源,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就座落在上都河畔。由于过去长期依水而居,沿河放牧,牲畜严重超载,林地、草场遭受破坏,出现河水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湿地萎缩,湖泊干涸等情况;另外上游截流拦坝,加之近年来气候高温干旱,致使河流水量显著减少,湿地面积逐渐缩小,湿地生物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生态功能脆弱、局部区域甚至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湿地公园的建立,有助于获得更多国家项目资金支持,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加强对现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湿地环境。同时开发旅游资源,集湿地、草原、文化、地质、沙地于一体,多样性丰富的生物,成为公众亲近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体验乐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侍郎城 | 介 绍 在正蓝旗境内,有一座建筑于金代的古城遗址——侍郎城。这座古城遗址亦呈方形,分外城和内城,四面城墙多为土建,周长达4公里多。 据考证,侍郎城为金人桓洲所造,是金朝皇帝赐于官僚的封地。目前,这座古城仅存城墙遗址,可看出外城和内城均有城门和护城洞,城墙上有护台。这座古城遗址已于1987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金莲川 | 介 绍 金莲川草原地处正蓝旗闪电河沿岸,川中长满金莲花,花色金黄,七瓣环绕其心,一茎数朵,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灿然,因此此地取名为金莲川。辽代为桓州辖地,是辽朝皇帝和契丹达官贵族们的游猎避暑之地。金朝历代皇帝也把这里作为夏“捺钵”的避暑胜地。金莲川又为蒙古王室成员避暑狩猎行宫。忽必烈还以此为创业根据地,招募天下名士,组成了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此即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金莲川赏花的最佳时间为夏季。 |
白音查干敖包 | 介 绍 白音查干敖包,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西42公里处路南端。“白音查干”蒙古语即富饶之意,白音查干敖包,就是富饶的地方。这里山体高大,在辽阔的典型草原区里,有鹤立鸡群之感。 祭祀白音查干敖包始于贝子庙第一代-巴拉吉尔隆德布时代,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贝子庙的历代-专祭这个敖包。白音查干敖包的祭敖包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七。祭祀完白音查干敖包的当天,一般还要到位于该敖包东北方向(约四公里)的宝力格敖包祭祀。 白音查干敖包北侧山下是一片储量丰富的芒硝湖,湖边鹅卵石下涌动着清凉的优质矿泉水,这一碱水共生一处的奇观令人感叹。 交 通 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经棚镇乘坐班车可达白音敖包,约75公里。 |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盐池附近,总面积10471公顷,核心区面积29.9公顷。已建成的有恐龙科普馆、恐龙化石埋藏馆、矿物晶体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等。公园于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09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集遗址保护、科普教育、旅游参观为一体的综合展馆。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和花岗岩石林景观,结合独一无二的恐龙景观文化资源,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边境贸易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口岸特色浓郁、城市景观优美、极具旅游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和地域上的组合特点,将公园划分为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遗迹景区、二连浩特口岸文化景区和宝德尔花岗岩石林景区。另外,在公园周边还规划了一系列地质遗迹科学考察点,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43.2平方千米。 二连浩特地区目前共发现恐龙化石二十余种,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改变了国际科学界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传统理论,成为中国古生物界对于鸟类起源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2007年底,《时代》周刊将二连巨盗龙的发现评选为2007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旅游路线 目前二连还没有直航飞机,飞机场正在拟建中。到达二连浩特的途径只有乘火车和乘汽车或自驾车走公路到达二连。 包头、呼和浩特、集宁的游客可以乘呼和浩特至二连浩特的火车到达二连浩特,也可以乘汽车通过呼市——二连、集宁——二连的国道到达二连。 北京的游客可以直接乘坐北京——二连或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联运火车到二连。 西部地区如银川、兰州、西安、成都的游客可乘当地始发的火车到在呼和浩特后,再换乘火车或汽车到达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旅游路线的起点都是由二连开始,所以游客们需集中到二连浩特市住宿,然后开始旅游活动。 游客们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和爱好选择旅游路线,可选择一天游、二天游或三天游旅游,旅行社尽最大努力让游客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最多的内容,不虚此行(各景点活动内容请参看地质公园景区介绍)。 一、一日游路线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1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哺乳动物产地——午餐在恐龙化石产地——返回。 2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二连盐池——哺乳动物产地——午餐在二连盐池——返回。 3 二连浩特——国门——界碑——蒙古扎门乌德市——午餐在市内——返回。 4 二连浩特——市效蒙古风情游(骑马、骑骆驼、参观骑马射箭、品尝蒙古风味的奶食品和烤全羊、手扒肉等,活动时间较长)——返回。 5 二连浩特——市效蒙古风情游(骑马、骆驼、品尝蒙古民族美味佳肴,时间较短)——榆树沟(百年古榆)——返回。 6 二连浩特市内游——参观恐龙博物馆——中心大街——联检大楼——火车站——集贸大厦——外贸交易大市场购物——午餐在市内。 7 二连浩特——登敖包看日出——榆树沟——市效风情游(就餐)——返回(各景点时间较短)。 8 二连浩特——查干敖包庙(进庙看神、拜佛、随喜功德求菩萨保佑)——恐龙化石产地——午餐在查干敖包庙——返回。 9 二连浩特——榆树沟(看百年古榆、苍翠茂盛的榆树、在榆树中穿行休闲、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无限乐趣)——野餐——返回(注意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不要乱丢东西,垃圾要带走)。 10 自驾车一日游 二连浩特——查干敖包庙——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岩画——洪格尔岩画群——返回(自带相机画具在此开展摄影留念、素描、写生等,午餐自定)。 以上旅游路线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体力爱好,选择任意一条为一日游,可以选择两条路线为二日游,也可以选择多条路线为多日游,机动灵活。 二、两日游 两日游主要是指当天不能返回二连浩特市,需要在外面住宿过夜的旅游活动。 1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产地——哺乳动物化石产地——查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干敖包庙(住宿)——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岩画——洪格尔岩画群——返回(可以逆行旅行)。 2 二连浩特——郊区蒙古风情游(骑马、骑骆驼、看射箭经赛、晚上看篝火晚会)——住宿蒙古包——登敖包看日出——榆树沟(看百年古榆、榆树林、野餐)——返回(可以逆行)。 两日游返回二连浩特市以后,还可以继续选择一日游路线一条或多条变两日游为三日游或多日游,视游客具体情况而定,给游客最大的自由和活动空间,让游客们怀着希望和期盼而来,带着丰收的成果和愉快的心情而回。 |
御马苑旅游区 | 御马苑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蒙古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始建于1996年,AAAA景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占地近2万亩,草场覆盖率100%,是清朝古御马场的所地,纯正的内蒙古草原风情,有京津冀的后花园之称。景区可容纳800人用餐,500人住宿。距离北京320公里,全程高速,交通便利,行车4小时即到。锡林郭勒盟也被称为:中国马都、吉祥草原,是天然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 内蒙古太仆寺旗御马苑旅游区,坚持软件、硬件设施建设齐头并进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5A级旅游区。并按照:人本理念强、文化底厚、服务功能全、旅游环境优、旅游经济活的工作思路发展。2008年以来成功举办3届全国马术大赛,并在2013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马术大赛中,御马苑马术表演队不负众望,大放异彩,分别创造了30秒跃马次数最多和30秒飞马捡哈达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多年来成功接待过多家学校夏令营和企业单位的拓展、拉练等活动。 御马苑旅游区住宿现有:御马苑酒店2-4人标准间208个床位、双标水泥蒙古包20个、豪华战车蒙古包12个、3人公卫普通毡包40个。并配备有:御马苑酒店多功能餐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10-30人特色用餐蒙古包15个、专业赛马场、专业篝火场、卡丁车场、射箭场、御马苑马文化博物馆、御马苑汗血宝马展区(现有32匹和现代化养驯马设备)、人工湖、敖包山等设施,并配有:专业马术演出、蒙古族乌兰牧骑歌舞演出、祭敖包等蒙古族民族文化特色活动。 御马苑旅游区所在地太仆寺旗暑期气温平均在15-25度,空气清新,干燥凉爽,是天然氧吧和避暑佳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白云、璀璨的星空、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让您感到心旷神怡的佳境。御马苑配有大型有机蔬菜产业基地,保证餐饮原料的绿色健康、 备注:6-8月份为当地旅游旺季,房源紧张,接受电话预定,提前预定有折扣。 市场部经理:周建伟 全国服务热线:13241707088 QQ:951801018(空间有照片) 微信:zjw88666 网址:www.yumayuan.net 邮箱:ymy1188@163.com 地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207国道旁御马苑旅游区 北京自驾路线:京藏高速(原八达岭高速)→转京张高速(张家口方向)→142公里处转丹拉高速→182公里处转张石高速→直行(内蒙古方向)→三号地收费站(蒙冀分界)→直行贡宝拉格出口出(有御马苑牌子)→右转到头→左转上207国道→左转200米路右侧→御马苑旅游区。 御马苑旅游区配备有: 一、住宿餐饮服务: 1、住宿:御马苑酒店2-4人标准间(独立卫浴);战车蒙古包(豪华双标、独立卫浴);水泥蒙古包(双标独卫);普通3人毡包(公卫)。 2、餐饮:多功能御马苑酒店大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特色蒙古包包间15个(可容纳10-50人不等)。 ①、早餐: ▲可提供普通早餐(凉菜、咸菜、包子、点心、草原饼、馒头、果条、稀粥、奶茶、鸡蛋等); ▲特色蒙古早餐(手把肉、奶食品系列、蒙古包子、蒙古面等)。 ②正餐:(餐厅所用食材基本上产至御马苑有机蔬菜基地) ▲普通家常餐;各种家常菜 ▲蒙古特色餐(手把肉餐、特色烤全羊、烤羊腿、烤羊排、烤羊肉、下水拼盘、奶食品等)。 ▲莜面餐:多种莜面菜品 ▲特色蒙古涮羊肉:纯正的内蒙古草原有机羊肉 二、娱乐设施服务: 1、蒙古礼仪接待:蒙古族马队迎接;下马酒;敬献哈达等。 2、专业赛马场:曾举办多次中国御马文化节,既中国马术绕桶赛。并每天有小型那达慕演出,即马术表演。也可供客人骑马、骑小矮马、骑骆驼等。 3、专业篝火场:大型草原之夜篝火晚会,并邀请当地乌兰牧骑蒙古族演员为大家献上传统蒙古族歌舞演出,马头琴独奏等。晚会期间还会穿插教客人学跳草原安代舞、草原迪斯科等互动活动。 4、射箭场:专业场地。 5、综合娱乐场:可骑草原摩托、开卡丁车、滑翔机、激光打飞碟、羊拉观光车、马拉观光车、观光自行车等。 6、敖包山:清朝古御马场所在地,多部影视作品外景草场地。可带客人体验蒙古族祭祀。 7、驯养马场:现代化的马舍、专业驯马工具,多马种展示(汗血宝马、蒙古马、顿河马等)。 8、马文化博物馆:近千件文物,展示着马文化和蒙古文化的起源和传承发展的精髓。 9、人工湖:可休闲观光垂钓。 四:购物 景区内有大型蒙古特色产品展示平价超市,草原白酒、奶酒、风干牛羊肉、各种奶食品、牛羊皮制品、牛羊角制品、蒙古刀等。商品种类齐全,货真价实。 五:周边景点 御马苑旅游区周边配套景点:访问当地牧民、马拉盖庙、蹦蹦山万亩草库伦纪念碑等。 大周边临界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多伦县(黑汾河漂流、多伦渃尔汇宗寺、西沙湾等);锡林浩特市(平顶山、弘善达克沙地、贝子庙、柳兰沟、姑娘湖等)。周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怀来董存瑞纪念馆;张北苏蒙烈士陵园 1、玛拉盖庙:玛拉盖庙系原太仆寺旗左旗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竣工于雍正二年,清朝王室钦命“咸安寺”,当地蒙古族同胞称“玛拉盖庙”(即汉语帽子庙)。200多年来,该庙殿堂辉煌,佛经丰厚,清净典雅,四众云集,高僧辈出,闻名遐迩。实属中国古代北方名刹之一。然而20世纪中叶,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昔日名刹几经破坏,时至今日仅存残垣断壁。如今,在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精神指导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玛拉盖庙是蒙古族人民的人文古迹,是清帝国北伐扩边后安抚边境的标志性建筑,是藏传佛教章嘉二世-的遗址。修复玛拉盖庙是居住在贡宝拉格草原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太仆寺旗党委、政府决定,将昔日藏传佛教圣地玛拉盖庙重新修复,使其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2、崩崩山万亩草库伦:为保护草原生态,自治区实行了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工程,万亩草库仑就是我旗围封转移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在贡宝拉格苏木的每一个嘎查都圈出一万亩的草场,用网围栏围起来,不让牛羊等牲畜进入。这样的万亩草库仑在全苏木共有十几个,保护了大片草场植被,是我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之一。2001年7月,-总理视察我旗崩崩山万亩草库仑时,亲笔题词:“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六:当地旅游注意事项:: 1、因草原地区缺水,洗澡水有时只有早晚供应。因草原风大,电视信号有时较弱。 2、因为草原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因此草原的大多数酒店,房间都没有空调。 3、内蒙古属于内陆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故带些润唇膏及女士护肤品,多饮水,若怕水土不服可每天在水壶内装酒店白开水。 4、内蒙古海拔在1500米左右,阳光在6—9月直射较强故可带些防晒霜。(在5—9月温差比较大,可多带些衣物、羊毛衫为宜)。 5、内蒙古饮食以北方菜系为言主,口味相对较重,此外贵宾们会品尝到当地风味—手推扒羊肉,若吃不惯羊肉,也有其他餐,不必担心,会满足众多游客口味。 6、内蒙古自古以来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贵宾抵达,定会以酒相迎,但不会强迫一饮而进,不适饮酒 者一定要接过银碗,以表示礼貌. 7、若客人想要在大草原上骑马畅游,可带手套及旅游鞋。骑马漫游草原时,请不要站在马的后面和右 面,以免引起危险。因内蒙古人驯马时习惯站在马的左边,故马的左边是安全的:骑在马上千万不要 相互打闹(特别是不要在马上接电话),更不要随意抽打人和自己的马,以免受惊吓造成不测。如骑马到牧民家作客时,离蒙古包很远就要下马,以免惊动蓄群,进蒙古包时,要从左边进,不要踩门槛,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8、草原午餐时尽量不要喝酒,以免影响下午活动,特别是想骑马的客人。草原用餐时有献歌敬酒仪式 (中餐或晚餐),在敬酒之前要多吃饭菜,特别是菜和奶茶有合胃解酒的功能。 备注: 旅游旺季6月-8月份,房源紧张,接受电话预定,提前预定有折扣。 |
多伦湖 | 多伦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多伦湖景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资源特色上具有全区唯一性的优势,近年来环多伦湖自行车公路赛已经成为该地区一大旅游品牌,具备打造4A级景区的先决条件。多伦湖自开发以来,一直注重生态建设,并不断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河独特的农家游、采摘游等旅游项目。特别是2010年以后,到多伦县游山玩水、钓鱼、滑沙,感受生态美景的游客呈直线上升趋势。多伦诺尔湖总面积2.2平方公里,湖内多涌泉,水质优良,以盛产鲤鱼而闻名。相传,原来多伦诺尔湖内并没有鲤鱼,康熙皇帝在达里诺尔湖钓过鱼后,来到多伦诺尔湖,见湖中无鱼,偌大水面,白白空余,便叫人用骆驼从黄河驮来数十尾鲤鱼,放养湖中。至今人们仍把多伦诺尔称鲤鱼泡子。当年用牛皮口袋驮来的数十尾鲤鱼的后代不断繁衍,成为这里的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
锡盟蒙古汗城 | 锡盟蒙古汗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蒙古汗城位于锡林浩特至林西公路沿线,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彦乌拉镇15公里,交通便利,空气清爽,草原风光旖旎。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蒙古汗城景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以蒙古民俗文化观赏、休闲娱乐和草原观光为主。全方位、多角度向游客展示蒙古民族博大精湛的文化。 蒙古汗城筑风格以元朝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部落风格为准,整体上由以金顶大帐为中心的各种蒙古包群体组成。一座固定式多功能蒙古包金顶大帐,外观体现民族特色,内部设计突出宫廷风格,面积为260平方米,是景区的综合性娱乐场所。景区现有大小蒙古包60多个,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200人食宿,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接待能力,已形成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会议于一体的综合0体系。 漫步在蒙古汗城,拥着蓝天白云,携着绿色和风,人们可以领略恬静、秀美的草原景色;可以参与骑马、乘驼、坐勒勒车、射箭、草原高尔夫球等娱乐活动。还可感受淳朴的民俗风情,能看到丰富多彩的草原“那达慕”,古老神秘的“祭敖包”,绚丽斑斓的乌珠穆沁服饰;品尝飘香的奶食、绵醇的奶酒、鲜美的手把肉;倾听悠扬的马头琴音乐,欣赏节奏明快的歌舞,还可融入到蒙古婚礼的队伍中,体验别具一格的蒙古婚俗魅力。 |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余脉的西麓,位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东南部55公里处。自然保护区的南部与赤峰市的塞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坝---石鹏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相邻,西、东北部分别于西乌旗其他乡镇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 118度03分45秒—118度48分36秒,北纬44度18分21秒—44度34分52秒,保护区总面积为989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391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44.4%;缓冲区面积1588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16.1%;实验区面积3912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39.5%。保护区内有林地面积为60078.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7%;草原35091.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5%;湿地3760.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该自然保护区内的“古日格斯台山”蒙语命名,汉译为“有狍子的山”的意思,该山海拔为1957米,是锡林郭勒盟最高的山。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8年,2008年5月,被评为盟级环境教育基地,2012年1月,经国务院办公厅审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锡林郭勒盟境内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有管理人员25人。保护区管理处现设6个科室,分别为办公室、保护科、科研监测科、宣教科、计财科、社区服务中心。下设二个林业公安派出所,2个管理站,7个管护点,3座瞭望台,有专职护林员70名。 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最典型、最完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处于东亚阔叶林与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针叶林、草原与森林双重交汇过渡的典型地带,是连接各大植物系的纽带和桥梁。自然保护区生物类型多样,动植物物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有森林、沙地-伏沙地复合群落、灌丛、草原、草甸、湿地6大植被类型,包括了10个植被亚型、47个群系组、80个群系。 经实地考察,区内有苔藓植物22科75种,大型真菌植物16科52种,其中可食用真菌有蒙古口蘑、野蘑菇、金针磨、木耳、毛木耳等30余种,药用真菌有大马勃、小马勃、紫马勃、灵芝等10余种;维管植物94科330属654种6变种,有野大豆、草苁蓉、沙芦草、内蒙古大麦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有山丹、芍药、龙胆、沙参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20种;有甘草、秦艽、达乌里龙胆、防风、黄芩、远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6种;有猪毛菜、蕨菜、黄花菜、山葱、龙须菜、野韭菜等野菜100余种。 由于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隐蔽、觅食、栖息和繁殖条件,成为野生动物活动场和避难所,每到繁殖期,有大量的黑鹳、大鸨等珍稀濒危鸟类来这里繁衍生息。经调查确定,保护区内现有脊椎动物66科223种,其中鸟类有165种,兽类有44种,爬行类有5种,两栖类有3种,鱼类6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大鸨、金雕、丹顶鹤4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琴鸡、鸿雁、大天鹅、灰鹤、大雁、燕隼、青羊、马鹿、雪兔、狼、草原雕、猞猁等2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脊椎动物名录》中记载的33种,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1种,被列为《世界受胁鸟类》的有5种。 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水资源,流径7万多平方公里乌珠穆沁盆地的9条河流,其中有5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属乌拉盖水系,河流总长度为1123公里,流域面积1639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保护区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涵养着乌珠穆沁盆地70%的河流量,是乌珠穆沁草原人民生产生活的生命线与经济线。 保护区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对保护区主要路口及重点保护区域制定了防火宣传及爱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对保护区四至界限埋设界桩。保护区每年利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环境纪念节日,通过媒体、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活动,以此提高人们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意识。所以,内蒙古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是集保护、科研、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类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 1、保护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北麓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及其所包容的物种多样性。 2、保护乌珠穆沁盆地国际重要湿地乌拉盖水系河源湿地生态系统。 3、保护栖息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马鹿(东北亚种)、斑羚、青羊、野猪、猞猁等大型野生动物种群。 4、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黑鹳、金雕、丹顶鹤、黑琴鸡、红脚隼、黄脚隼、蒙古百灵、兀鹫、蓑羽鹤及其珍稀濒危鸟类的繁殖地。 |
汇宗寺 | 汇宗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汇宗寺位于县城北部,距汽车站2公里,乘3路公交车即可到达,景区开放时间为8:00——18:00点。 景区简介:300年前,在广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的南端,崛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落,它就是曾经闻名中外的多伦诺尔汇宗寺。但眼前的汇宗寺似乎看不到它的恢宏和神秘,因为这只能称作汇宗寺遗址了。只有原来汇宗寺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尽管如此,你也不虚此行,我们可以从汇宗寺遗址所留下的历史信息中,了解到二三百年前蒙古高原上深刻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现实。 汇宗寺是-教格鲁派寺庙,也就是俗称的黄教寺庙。-教就是指藏传佛教,它分为多种教派,最初主要有宁玛(红教)、萨迦(花教)、本布(黑教)、噶举(白教)等。-教传入内蒙古地区是在十三世纪初,也就是元朝初年,先后由花教和红教占统治地位。到了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针对红教的不太守戒律等做法,西宁人宗喀巴对-教进行了一次改革,主张“敬重戒律”,提倡苦行,不娶妻,禁饮酒,戒杀生等。其继承衣钵的方法则以“转世”代替“父子相传”。宗喀巴创立新的宗派后,为了与红教相区别,便穿黄衣戴黄帽,因此被称为黄教,通常也称“格鲁派”。黄教出现以后,赢得了蒙古族首领的大力支持,在内蒙古地区广泛传播。清朝确立统治后,也极力推崇黄教,内蒙古地区掀起了建造-庙的热潮。 至于汇宗寺的兴建,还要从康熙皇帝说起。康熙8岁登基,16岁亲政,他为了巩固政权,一连解决了几个很重大的问题,这就是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宝岛台湾。之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北部边疆蒙古人的问题。恰在此时,西部蒙古的噶尔丹力量强大,征战四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兴兵侵占了漠北的外蒙古,外蒙三部溃败。在大-哲布尊丹巴的带领下,进入内蒙古向康熙帝求援,清政府将哲布尊丹巴安置在水草丰美、位置适中的多伦诺尔草原。两年之后,噶尔丹以追赶哲布尊丹巴和土谢图汗为名,攻入内蒙古,清廷边关危急。康熙帝率大军与噶尔丹开战,在多伦东北的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第二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率文武百官在多伦诺尔草原组织了外蒙古三部和内蒙古四十八旗的大会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多伦诺尔会盟”。会盟中,外蒙古三部正式归附清朝,按照内蒙古的管理形式设旗编佐,纳入到清朝的统治范围内,这样,清朝的北方版图正式划定。为了体现这次会盟意义的重大,蒙古各部王公建议修建一座-寺庙,做为永久纪念。康熙帝十分赞同,下诏书在多伦诺尔建一座寺庙,庙宇建成之后,康熙帝让章嘉-作寺庙主持,并在多伦设立了管理整个内蒙古地区-教事务的机构,即多伦-印务处。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时候,康熙帝看到多伦的寺庙建设的相当华丽,来自蒙古各地的僧人都能潜心理佛,蒙古各部也经常到这里聚会,龙颜大悦,为寺庙赐名叫“汇宗寺”,意思是“佛法无二,统之一宗”,并亲题匾额,御书汇宗寺碑文,立汉白玉碑一对,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详细叙述了建寺缘由及过程。 章嘉-仓:汇宗寺能够闻名于世的原因,还在于它宏大的规模和浓重的政治色彩。章嘉-进驻多伦以后,迅速形成一个庞大的转世-系统,由他的这个转世系统统治着整个内蒙古的1800多个-寺院。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蒙古地区上下各界都“惟-之言是听”,-控制着人们的精神思想。章嘉住持的汇宗寺自然就成了整个内蒙古的精神思想中心。随着章嘉-在内蒙古影响越来越大,清政府任命他为“大国师”,并作出明确规定,分别由0管理藏南地区、班禅管理藏北地区和青海地区,章嘉管理内蒙古地区、哲布尊丹巴管理外蒙古地区的-教事务,这样“四大-”系统的势力范围从地域上划分的就十分清楚了。而章嘉又以“大国师”的政治身份,高于其他三位-。历世章嘉都倍受清朝皇帝的尊崇。雍正五年十一月,雍正帝为庆贺内外蒙古及西北地区全部归附清朝,强化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下诏书在汇宗寺以西一华里的山丘上,又建造起一座更加华丽的寺院,赐名“善因寺”,与汇宗寺一并交与章嘉管理。 多伦-庙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两座主体庙,即汇宗和善因寺;第二部分是十三处转世-仓,每一处寺院居住一位-,分别来自于西藏,尼泊尔、青海、蒙古各地的高级僧侣,具有代表一方的意义,接受章嘉-的管理;第三部分是十座官仓,汇宗寺和善因寺各五处;另外的120多处四合院式的当子房,蒙古各旗各占据一处院落,作为各旗与清政府取得联系的办事机构。整个寺院占地面积超过700多亩,拥有僧众3000多名,拥有的沙弥那尔户(租银地)人口有两万多人,形成了一个有权力有财产的-庙之城。可惜的是,从1913年以后,由于政治局势的日益变化,多伦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战争频繁,汇宗寺屡遭破坏,到1945年底,已是残垣断壁,再加“文革”的破坏,往日的辉煌已随历史而湮灭。2001年汇宗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之后,进行了大量的维修工作,现在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恢复后的少部分殿宇。 章嘉仓供奉的分别是阿弥陀佛、燃灯佛、弥勒佛、药师佛、佛祖如来及其两位弟子、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还有章嘉-,门口供奉的是五姓财神。 除了供奉有各种铜佛像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琳琅满目的唐卡了。唐卡是画在绢布上的卷轴画,悬挂在寺庙店堂内。一般以布或绸为画心,画心周围用各色锦缎或金、银、宝石镶边,上有天杆、帽头,以绸纱作画帘,携带方便,也便于保存。 汇宗寺各殿所收藏的唐卡,大多以西藏风格为主,融入了蒙古绘画艺术。画的内容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宗教题材,画的多是佛像、菩萨像、佛教大师、历代0-、班禅-以及章嘉-、哲布尊丹巴-的肖像,或者是佛教故事、宗教教义、与宗教有关的神话传说等;另一类是反映蒙-民生活中灿烂多彩的各个方面,题材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生活习俗、天文历算、藏医、藏药、蒙医、蒙药等内容。从色彩上看,有八种色调。红色代表勇猛、庄重,金色代表富丽堂皇,银色代表典雅,黄色表示高贵,白色表示洁净,蓝色表示喜庆,黑色表-严,绿色表示宁静。 |